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一想到甄宓,脑海中便立刻浮现出……

“有请!”

曹朋深吸一口气,将绮念压下。

他揉了揉脸,迈步向花厅走去。不一会儿,就见一个不到三旬的青年,战战兢兢进来。

“罪民甄尧,特向将军请罪。”

甄尧一进花厅,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甄先生,何故如此?这罪民二字,又从何说起?”

甄尧一脸尴尬之色,轻声道:“我等为避难河西,不得不用将军名号,称将军家眷,才得以诸多照拂。只是……甄家今至将军治下,又怎能不与将军请罪?”

“呃……”曹朋脸一红,连忙搀扶起甄尧。

他日间之所以没有表露身份,就是感觉着,有些尴尬。可这件事,终归要有个说法,他也清楚,无可避免。甄宓如今在河西,在他的治下,是一个事实哪怕他为了避嫌,让甄宓住在蔡府。可问题是,蔡府和郡廨比邻而居,也很难说清楚状况。苏双劫持甄宓,曹朋毫不知情……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太相信!

这种事,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爽。

不过既然甄尧来了,总要给个说法才行。

曹朋苦笑一声,“令妹之事,乃曹某之过。先生一家前来,我自当予以关照。”

他犹豫了一下之后,又轻声道:“只是这件事,还是少为人知的好。

还请先生尽力约束家臣,若走漏了消息,与曹某,与先生,恐怕都没有什么好处。先生当知,我家主公世子,因何而遭难。若被人知晓,必会有杀身之祸。”

甄尧脸色变幻,片刻后一咬牙,轻声道:“请将军放心,尧知当如何处理。”

“甚好!”曹朋点点头,“此后,甄家乃河西一部,昔红泽部落之一。这身份,我自会与先生尽力隐瞒。只是从现在起,河西无中山甄氏,还请先生牢记之。”

声音低沉,听上去很柔和。

但是给甄尧所带来的压力,却无比巨大。

曹朋的气场很强,强到了让甄尧胆战心惊的地步。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甄尧当然也很清楚了……你甄家的富贵,我可以保障我也可以保证,令你甄家在河西有一席之地。但是,你必须要将过往都忘掉才行。从今以后,只有河西甄氏昔日中山无极县甄氏一族,已经烟消云散了……

这是一个大方针!

曹丕的死,毕竟干系重大。

哪怕曹操对曹朋再信任,若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未尝不会生出一丝怨念来。

所谓未雨绸缪,大致就是这样。

曹朋,必须要做好被曹操知晓的准备。

好在甄尧这一路,并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有甘宁清楚。

而甘宁,是曹朋的人,所以这一点,曹朋倒是很放心。警告了甄尧之后,曹朋便把话题岔开。他和甄尧聊起来,却发现这甄尧,确有一些本领。他和苏双一样,作为中山大户人家,对商业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不过所不同的是,苏双长于贸易,而甄尧却善于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两人有些重叠,但又能相辅相成。河西郡商业协会,虽说是由李儒监控,苏双打理,但还缺少一个监督。

此前,曹朋手里没有合适的人选。

而甄尧的出现,似乎将这一块短板弥补过来……

“先生,可愿出山,为我谋划河西?”

曹朋心里一动,将河西郡商业协会的事情向甄尧介绍了一下,而后非常期待的看着甄尧。

苏双,劫走了甄宓,令甄家险些陷入万劫不复。

所以甄家决不可能和苏双联手,相反会在恰当时机,对苏家予以制约和报复。

这样一个存在,对曹朋无疑有着极大利益。

特别是在对河西郡商业协会的掌控方面,有甄尧,可以令曹朋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

甄尧一怔,旋即喜出望外。

“尧愿为公子效死命。”

“诶,这大好光景,何言‘死’字?

我不日将往武威郡,屯扎姑臧。甄先生若是愿意,可以随我前往姑臧,一展身手。”

“甄尧,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直到此时,甄尧心里的惶恐,才算是缓解了一些。

不过单只是如此,还不成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曹朋的关系,成为他的心腹……

如何真正进入曹朋的核心幕府?

这恐怕还要从小妹身上着手从刚才曹公子谈及小妹的表情来看,他似乎对小妹并不反感。回去之后,需和母亲商议一样,尽早促成甄家和曹家进一步结合。

想到这里,甄尧已暗自打定了主意!

……

甄家到河西,并没有停留太久。

两天后,曹朋领着步鸾和郭寰,还有蔡琰母女,启程离开红水县,前往姑臧。

而甄家也跟随着曹朋,一同前往。

只是这次离开,甄家的家臣少了一半还多。不少人被留在了红水县,在郡廨效力。表面上看,这些家臣得到了重用。但甄尧却知道,他再也见不到,这些家臣。

既然他们这么轻易的就另投别家,也说明不足以信任。

而随行的八九人,则是甄尧的心腹,甚至还有两个甄氏族人,将成为河西甄氏的核心。有时候想想,或许有些残忍。但为了自家前程,却也不得不狠下心来。

虽说甄家的几若破灭,可一个新的甄氏,将会在西北崛起。

得失之间,甄尧倒是还算看得清楚。

临走时,曹朋正式任命夏侯兰代理红水县长之职,同时委任武亭都尉,河西统兵校尉。河西军事,尽由夏侯兰执掌。这也算是曹朋对夏侯兰这八年忠心耿耿追随的一个报答。虽说只是个千石校尉,但性质却和从前,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权力!

夏侯兰的权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河西五镇,东起大河,西至凤鸣堡,尽归夏侯兰执掌。

同时,曹朋也暗中开始推行府兵制度。在常备军的编制下,进一步加强府兵制的建设。河西五镇,兵农合一,兵牧合一之法,借鉴老秦兵制,以及曹朋、徐庶庞统的整合,还有李儒的进一步改动,渐趋合理,可以尝试着进行推广……

而这份府兵制度,也随着夏侯兰出任统兵校尉的奏折,一同送交许都呈报。

毕竟,擅自改变兵制,那几同于造反。

府兵制一旦在河西推广开来,迟早会被曹操知晓。

与其到时候被动,倒不如主动上奏。权作一个试验田,想来曹操也不会反对。

建安九年六月中,曹朋一行,返回姑臧!

……

“阎行,成公英?”

曹朋抵达姑臧后,便接到了潘璋奏报。

阎行,不就是那位号称凉州第一猛将,曾险些折枪击杀马腾的主儿,韩遂的女婿吗?

他,怎会来投奔我!

要知道,曹朋虽说占领的武威郡,可在表面上,却要听命于韦端父子的节制。

而且他在凉州的根基,并不算深厚。

哪怕是攻取了武威郡,也还算不得稳定……

至少,武威郡九县之中,曹朋并未完全控制。西部三县,为了平抚西凉旧部的情绪,曹朋也不敢大刀阔斧的进行变动。只能在最小程度上,进行一些调整,以免刺激到西凉豪族对他的反感。从这一点而言,曹朋对武威的掌控力,远不如河西五县。当然,曹朋也清楚这一点,有些事情并非能一蹴而就,需慢慢调整。

“按理说,阎彦明当投韦端父子,岂不是更好?”

新任姑臧令赵昂闻听,顿时笑了。

“韦端名为凉州刺史,但并不足以令人信服。

此人有贤名,却胆小如鼠,而且好妒甚重。此前司空任了西部都尉,他便纠结许久。韩遂这个人,好谋,有算计,最清楚韦端性情。要说阎行主动前来相投,我倒是不信。甚有可能,是韩遂临终嘱咐……阎行若直接归降司空,以司空目前的情况,只怕未能有他一席之地。他在中原,并无根基,倒不如留在西凉。

投公子,有几个好处。

而最大的好处,便是在日后,能有人照拂一二。

阎行此人,倒也有些本事。不过我倒是以为,若以才干,倒是那成公英更需重视。”

“哦?”

对于一个老凉州的建议,曹朋又岂能不去重视?

“那伟章先生以为,当如何安置他们?”

“阎行,可留在帐下,不可令其远行……倒是成公英嘛听说,武威县如今尚无安置,只设有军府。成公英久居凉州,善与羌氐交际,何不令其为武威县长?”

曹朋,连连称赞……

第478章 云动(五)

许都,司空府。

卞夫人看上去很平静,并无半点痛失爱子后,等闲女子的歇斯底里,她很冷静。

“大丈夫马革裹尸,乃生平快事。

子桓自幼,便有大志,希望能为司空分担忧愁。今大丈夫得偿所愿,岂不快哉?”

说话间,泪水顺着脸颊,无声滑落。

卞夫人这通情达理,也让曹操心中更感愧疚。

宛城之战,他痛失长子曹昂,更与丁夫人因此而产生间隙,最终劳燕飞飞。原以为回来之后,卞夫人也会如丁夫人那般,却未想到,卞夫人竟如此通情达理。

曹操沉声道:“夫人能如此明事理,操幸甚!”

痛失爱子的悲恸,在历经了血洗邺城的发泄后,似乎已缓解许多。

曹操说罢,叹了口气,便不再言语。

环夫人在一旁心里一动,偷眼向卞夫人看去,暗自敬佩不已。这位出身并不高贵的卞夫人,却有着远比当年丁夫人更可怕的睿智和冷静。在这种时候,她还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恰如其分的表达出,她的悲伤,更使得曹操多出几分爱怜。

友学说的不错!

仓舒未来,最大的敌人不是其他,而是眼前这位卞夫人。

自从听了曹朋的点醒后,环夫人就格外留意。她不但将王双秘密招来,为曹冲护卫,更加强了对曹冲的监管和保护。卞夫人倒是没有对曹冲流露任何敌意,甚至变得格外慈祥。她时常会让人送些点心,说是曹冲读书辛苦,当注意身体。

可越是如此,环夫人就越是感到恐惧。

一个冷静的女人,更加可怕……

虽说环夫人暗中提防,却仍可以觉察到,曹冲对卞夫人由同情,而变得更加仰慕。

这,绝非好现象!

有道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卞夫人越是如此这般,环夫人就越能感受到,在那慈祥背后,所隐藏的杀意……

可她无法拒绝卞夫人释放的善意,还有曹冲,毕竟年幼。哪怕他再聪明,却终究难以分辨,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好在曹冲听话,而环夫人得了曹朋的指点,也没有落井下石。相反,当卞夫人释放善意的时候,环夫人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关怀和体贴。原本应当是被悲伤笼罩的司空府,却因此而变得更加和谐。

在外人看来,会称赞卞夫人的大度,赞扬环夫人的体贴。

但实际上,两人之间的暗战,已到了炽烈的程度。

见卞夫人如此作态,环夫人眼珠一转,突然道:“司空,人言司马八达,仲达最良。他一直跟随子桓,为何没有半点提醒?不知司空,可曾处置了这司马仲达呢?”

司马懿,是卞夫人推荐。

果然,环夫人觉察到,卞夫人的手,突然握成了拳头……

但这女人竟能忍住,没有开口。

曹操蹙眉,“司马懿如今下落不明,中丘战场,也未找到他的尸体。

我曾命人质问过伯达,但他似乎也不太清楚。伯达如今的状况,也不是太好。他在军中,粗衣恶食,极为简朴,以至于身体,颇有不良。此前,他上书请辞,但又建议推行井田……其法虽有非良策,然其心甚善,我亦不愿再责备于他。

司马仲达,是司马仲达,莫去牵累他人。”

“是!”

卞夫人开口,“既然伯达身体不良,何不令其在许都将养?

今张仲景、华元化等皆在许都,正可令他们为伯达调理……子建如今也将十四,平日里和杨修那些人混在一处,谈论诗文。事情虽好,却不免流于浮夸,非是长久之计。我观伯达老成,且才学过人,即便司马仲达,也非乃兄可比……妾请司空,让伯达多多提点子建。唯有如此,子建才不至于走入歧途……”

说罢,卞夫人盈盈一拜,道尽了严母之情。

果然!

环夫人心里又是一颤。

友学猜测的不错,卞夫人开始为子建而筹谋。以前,曹丕在世时,卞夫人一心放在曹丕身上,希望能扶助曹丕成就事业;而今,曹丕不在,卞夫人那一腔心血,必将转到其他人身上。曹植,她想要扶立曹植……所以才要拉拢那司马朗。

“司空,今子桓方故,子建尚未成人。

妾以为,不如让子文回来,也可以慰藉姐姐……而且,子文也是时候,把那婚事了结。”

你想要曹彰领兵在外,将来扶助曹植吗?

我偏不让你如意……

曹操倒是没有觉察到两位夫人之间的那番勾心斗角,反倒是欣慰而笑。

“子文方立新功,只怕未必肯回来。

不过,他年纪的确不小,和孙氏女的婚事,总是要有个决断。那孙氏女虽说是东吴孙氏所出,却也称得上知书达理。这两年,她在府上贤淑,总不成一直耽搁。

孙仲谋……

嘿嘿!”

曹操突然冷笑两声,不再言语。

孙权命太史慈威逼合肥,其野心昭然。

曹操早就清楚,那孙权非等闲之辈,所以也一直有所提防。

这次孙权威逼合肥,与其说是挑衅,倒不如说是一次试探。他在试探曹操的底线,而曹操更清楚他心中所想。孙权攻占了江夏,也在担心,曹操的最终态度。

此子所图甚大,需要早些防备。

可是,如何防范?

曹操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合肥,需有良将出镇,但让谁来接掌合肥,他却至今仍没有一个稳妥的人选。

夏侯渊?夏侯惇?或者曹洪曹休曹仁……

似乎都可以!

但又似乎,都不太合适。

曹操的心思,也随之被转移过去。

环夫人眼睛一转,笑道:“既然如此,何不使孙氏女往日勒去?”

“不可!”

卞夫人闻听,一惊。

以曹彰那性子,若是强压着他,弄不好适得其反。

她也想曹彰回来,陪在身边。可是,她也知道,曹彰那性子,并不适合为继承人。

他太刚直,也深得曹操所喜。

可是,曹彰却不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选。

让他留在河西,说不得还能牵制住曹朋,断了环夫人一臂。将来,也可以帮着兄弟,建立事业。

卞夫人微笑道:“子文难得有此功业,这桩事倒也不急。”

环夫人还要再说,就见曹操一摆手,“此事不急,我自有安排……”

曹操既然这么说了,环夫人自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她向卞夫人看去,却见卞夫人也在看他。平静的面容下,蕴藏着浓浓的敌意……

环夫人知道,她和卞夫人之间的战争,不过刚拉开序幕。今后,她必须要更加小心,这是个大敌!

脸上,露出妩媚笑容。

但是在她眼中,却闪过一抹不示弱的精芒。

……

七月,秋老虎肆虐。

按照原有的历史,曹操这时候本应留在邺城,准备着手征伐袁谭,一直到年末才返回许都。可现在,事情却似乎有了一些些的变化。袁尚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逃出邺城,跑到幽州和袁熙汇合,而是死于邺城之下。同样,平原郡也被攻占,袁谭战死。袁氏三子之中,只剩下一个袁熙,尚在幽州垂死挣扎,而高干则与刘豹联手一处,并与乌丸柯最,幽州袁熙一起,准备和曹军,进行最后决战。

横扫河北,听上去很畅快。

但实际上要执行,却并不容易。

并州幽州,皆苦寒之地,军卒悍勇,是个出精兵的地方。同时由于这里许多异族,有的归化,有的未归化,各方势力纠缠一处,绝非可以一战而功成的事情。

曹操自征伐冀州,至今半载。

青州已全部被他所控制,而冀州大部分地区,也成为他的治下。

骤然获得两州之地,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这时候冒然与袁熙高干开战,势必造成战线过长,而给养无法跟进的窘境。所以,在思忖良久之后,又和其他人商议一番,曹操还是决定,暂时收兵返还许都。同时又派人对冀州青州两地进行安抚,更委派程昱为冀州刺史,尽快令河北稳定……由于连年征战的缘故,冀州目前的情况,也不是太好。特别是曹操春季出击,造成冀州大部分地区绝收。

既然出现绝收,必然会有饥荒,乃至于流民四起,最终会爆发战乱。

为此,曹操下令,从许都库府调拨六十万石粮草,已赈济冀州,缓解饥荒灾情。

这两年,曹操倒是不需要再为粮食而发愁。

海西屯田范围进一步扩大,将海西、曲阳、淮浦、凌县四地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极为独特的大海西格局。整个大海西屯田,占居了徐州总收益的五成以上。

而且,随着海西的发展,两淮人口增加。

加之徐璆在徐州治理井然有序,而新任广陵郡太守徐宣,又是个通晓兵事的人,和陈矫联手,将东吴拒之于大江以南。徐州在过往四年里,可称得上是发展迅速,稳定而繁荣。渐渐的,人口开始猛增。昔日逃离徐州的百姓,开始慢慢的回归。

两淮手工业发展迅猛,涌现出大批的能工巧匠。

而九大行会,在打通了和中原的商路之后,有进一步发展起来,成为徐州不可或缺的一方力量。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河之南在近年来,未发生太大的流民暴动。

整体情况,非常稳定,也给曹操营造了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六十万石粮草,对许都而言算不得什么。在返回许都之后,曹操再次下令,从徐州征调八十万石,运往冀州。如此一来,便可以确保整个冀州,在今冬无需为粮食再去忧虑。

回到书房,曹操刚坐下来,就有人来报:荀彧郭嘉来访。

“请!”

曹操的精神,比之早先在邺城时,已好转许多。

至少没有那么疯狂,没有那么歇斯底里,没有那么暴虐了。不一会儿,荀彧和郭嘉走进来,躬身向曹操行礼作揖。曹操一摆手,让两人先坐下来,自有人取来刚做好的蜜浆。这个时节,气候比较干燥。蜜浆有温补润肺功能,正和季节。

“文若,奉孝,你们先坐。

我这里有一份公文,看完之后,再与你们说话。”

“主公自便。”

曹操也不客套,认认真真,将公文看完。

他沉思片刻,突然道:“我欲在来年收回海西税赋,你们以为如何?”

荀彧一怔,马上回答:“我今日来,也正要商量这件事情……主公对河北用兵,耗费巨大。虽说咱们如今不缺钱粮,可是这治下越来越广,所需要花费之处,也越来越多……冀州就不用说了。但只是平原郡一地,来年至少要投入近百万贯之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