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统,目瞪口呆。

这也是曹朋第一次敞开胸怀,将他的理想,告诉外人。

庞统有一些失落,却又有一些震惊。

不为别的,只为曹朋这一番言语……一直以来,庞统都希望辅佐曹朋建立功业,但究竟是建立怎样的功业?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听上去好像很美,但只是一句空洞的言语。

事实上,国人最喜欢的,不正是如此?

一句句空洞的口号,令多少热血青年为之丧命。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伟人说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才指出了一条明路。

什么是万世功业?

如何为天地立心?如何为生民立命?如何为往圣继绝学?如何为万世开太平?

庞统此时,似乎有了一些明悟。

曹朋对他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他不是一个雄主的料!

他愿意做的,是为这九州大地,存留一分元气……仔细想来,曹朋出仕后功劳卓绝,可是真正参与征战,又有多少?他更多的心思,是放在推广屯田,开设商路,令百姓安居乐业;说他才学过人,可时到今日,他并没有留下太多经典。

曹朋所做的几篇文章,不过是展现自己的风骨气节而已……

而他称得上经典的几部著作,勿论是千字文,还是三字经……曹三篇之名固然响亮,可仔细思想,就会发现他所做的文章,都是在如何开启民智,教育人才上面,而非是为了名留青史,著书立说。

曹朋不愿意争取天下,固然令人失望……

但也就是在这一刹那间,庞统突然有一种莫名的轻松感受。

至少,他是个脚踏实地,认真在做事的人,而不是那种满口道德文章,夸夸其谈之辈。

虽不能辅佐一位雄主,但却可以为生平知己。

人常说,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庞统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付他一生所学的知己。

明明可以篡取天下,却为苍生虑,而放弃了这皇图霸业,是何等气魄,何等胸怀?

良久,庞统站起身来,一揖到地,“我得友学为友,即喜亦悲。

不过,友学不愿让这九州元气丧尽,固然美好,但还请友学为身后谋,多做准备。

庞统不才,愿与贤弟一起,扬威域外,建立不世功业。

但不管友学是否赞同,凉州始终乃友学基业。河西,武威尤为重要。贤弟若决意如此,庞统请为河西太守,举子山武威太守,为贤弟守住这西北大好基业……”

一直以来,庞统跟随曹朋,从来无欲无求。

他没有向曹朋求取过一官半职,身上的职位,大都是曹朋主动给予。

而现在,他却主动求官。

其意下已非常清楚,就是绝不能让河西和武威两郡,落入其他人之手。曹朋愕然看着庞统,他甚至已经做出了,庞统听完他这番话之后,撒手离去的准备。

可是,庞统却留下来。

以庞统之才能,为一郡太守并不困难。

而河西郡,只是一个下郡。其地理位置和面积,注定了河西郡的地位不会太高。

庞统愿意留下来,已显示出他足够的真诚……

曹朋不禁喜出望外,当天便写下奏折,命人六百里加急,送往许都,报备尚书府。

基本上,曹朋举荐的人,大都会被荀彧认同。

庞统出身名门,在许都时,便与荀彧颇有交往,故而困难并不太大。而步骘更简单……他担当过海陵尉,又出任过海西令,主持过海西屯田,政绩卓著。本来,曹操是要把他调过来,担当司空辞曹,那也是一个极为显赫的职务。

可是步骘,却来到了河西。

让他出任武威太守,曹操那边也不会有太多的意见。

不管结果如何,这两人都能够很好得延续曹朋的规划,绝对是最佳的人选……

……

“公子,韦端来了!”

庞德的声音,将曹朋从沉思中唤醒。

他抬起头,举目向远处眺望,眼中闪过一抹森寒,突然道:“走,随我去迎接韦凉州。”

第506章 大丈夫当快意恩仇

韦凉州?

也许在曹朋心里,韦端就是一个伪凉州。抛开私人恩怨不说,这个为牟取私利,将禁运物资贩卖两羌,制造河湟冲突,使得凉州混乱的凉州刺史,根本就不配做凉州刺史。当敌人大军兵临城下,率先逃离,丢掉自己的根基,算得什么韦凉州?

说句心里话,韦端自兴平年间出任凉州刺史,至今已有十年。

可在这十年当中,他为凉州做出的贡献,甚至比不上韩遂和马腾。至少在韩遂马腾的治理下,武威金城两郡,基本上保证了平靖局面。人口虽说没有大幅度的增长,可是却能安居乐业。与异族的相处,也颇为妥当,没有出现大的暴动。

相反,韦端治下的陇西郡,却一年不如一年。

中平年间,董卓出任凉州刺史时,陇西十一县总人口近四十万。其中河关,大夏,袍罕三地人口,超过十万人。而到了建安九年,陇西总人口不足二十万。河关大夏袍罕三地总人口加起来不足三万,比之董卓时期,足足减少了三分之二。

这么一个凉州刺史,如何能让人心服口服?

如果韦端不是出身关中豪门,如果他手下不是聚集了一帮子能臣,凉州早已糜烂不堪。也真幸亏了韦端还算聪明,留住了杨阜赵衢等人,使得汉阳保持稳定。

事实上,曹朋并不知道,他挖走了韦端多少手下。

如今在他手下效力的尹奉梁宽,姜叙赵昂,都是韦端之子韦康的部曲。历史上,韦康被马超杀死后,正是尹奉梁宽姜叙赵昂四人,联手杨阜,外加王灵孔信赵衢等人,将马超打得大败而逃。其中,赵昂更在马超第二次反扑凉州时,九策退敌,建立了偌大功勋。不过,不管怎样,这都无法令曹朋消减他对韦康的仇视。

但在表面上,曹朋还是遵从礼数。《|wRsHu。CoM》

他表现的非常恭敬,带领众人走出十里亭,迎接韦端父子。

见曹朋如此模样,韦端心里的不安多多少少也消减了许多,言语间更不经意的流露出那种世家子弟倨傲之色,俨然是一副上级对下级的嘴脸,令许多人心生不满。

庞德强压着怒气,心中不住冷笑。

庞统面带笑容,站在一旁不言不语……

而曹朋呢,似乎全无觉察,依旧是一副恭敬之色。

韦康心里突然生出一丝不祥的预兆。他觉得,父亲有些过分了可是曹朋等人的反应,却太过于平静。

曹朋是什么人?

也许韦端没有关注,但韦康却留意过。

作为曹操安插在凉州的一颗钉子,同时又是享誉中原的名士,韦康岂能够小觑?

根据他对曹朋的了解,这也是个性情中人!

骨子里,透着一股子傲气,绝不是那种能忍气吞声的主儿。

当初在许都时,曹朋身为越骑校尉,宫中旁门司马,而且在延津斩颜良,诛文丑,俘虏高览张郃,掩护酸枣百姓撤退,保护曹操性命,复又大败袁绍……一系列的功勋,为曹操在官渡进行周全安排,做出了偌大贡献,可谓前程似锦。

偏偏为了伏均纵马撞伤了曹楠一事,此人拼着不要前程,闯进辅国将军府邸,斩杀数人,还看了伏完的手,令其变成残疾,无法在朝中任职。这样一个人,又怎可能忍气吞声?他如今越是表现的平静,韦康就越是感觉提心吊胆……有心想要去提醒韦康,却又被庞德庞明二人,在不经意间把他和韦端分隔开。

按道理,韦康应该紧跟着韦端。

可现在呢,却是韦端走在最前面,曹朋落后半个身子。

庞明庞德兄弟作为曹朋的牙将,跟在曹朋身后。两人都是那种身材魁梧,体格壮硕的大汉,把个韦康挡的严严实实。韦康并没有注意到,当他随着韦端入城后,他那些随从,已经被曹军悄然围住。实际上,他父子二人,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韩德率人,悄然把韦端父子的扈从隔开。

韦端毫无觉察,随着曹朋入了狄道城门,一路直奔州廨。

沿途,只见狄道井然有序,丝毫没有大战之后的混乱……不过,长街两边的商户,大都房门紧闭。韦端倒也可以释然……毕竟大战方止,要正常营业,还需要时间。所以,他也没有在意。但韦康却留意到,路上太过于冷清,除了巡兵严阵以待,基本上看不到一个行人。这哪里是迎接的场面,更像是如临大敌一般。

眼看着韦端已到了州廨,准备进去。

韦康再也忍不住,快走两步,想要呼唤,提醒韦端注意。

哪知道,不等他开口,就感到从身后袭来一股金风。蓬的一下子,脑后遭到了重击,一只大手旋即捂住了他的嘴巴,韦康眼前一黑,顿时昏迷不醒。姜冏一摆手,两个白驼兵上前,便架住了韦康。与此同时,韩德朝着两边曹军一挥手,曹军呼啦啦一拥而上,便将韦端的那些扈从围困中间。有几名扈从想要反抗,却被曹军上前,乱刃分尸。凄厉的惨叫声,惊动了韦端,令他不由得一惊……

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门槛,他刚要收回来,回身观望。

哪知曹朋一探手,蓬的一下子攫住了韦端的手臂,“韦凉州,已经到家了,何故过门不入?”

“你……”

韦端大惊失色,刚要呵斥曹朋,却感到一股巨力,拉着他的身子向前一扯。

韦端噔噔噔,脚步踉跄着,就跌进了州廨大门。

脚下一个踩空,噗通就趴在地上,摔了一个狗啃屎。头上的进贤冠,滴溜溜在地上滚动,衣服也撕扯开了一道口子。鼻子正好撞在一块石头上,疼的韦端眼泪横流,鼻子里流出鲜血。他惨叫一声,捂着脸爬起来,想要开口对曹朋喝骂。

可当他看清楚院中的景色时,那到了嘴边的话语,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只见这州廨前堂,笼罩在一种庄严和沉肃的气氛当中。庭院两边栽种的树木上,挂着一根根白绫,在风中飘飞。两庑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所有的军卒,全都披麻戴孝。而正对着大门的前堂大厅门框上,也挂着两道白绫。站在州廨门口,可以看到前堂的摆设。一张香案,燃着相助,摆放着一个黑色灵牌。

哐当!

一声巨响,州廨大门关闭。

“王公祭祀,典礼开始。”

“曹朋,你干什么?”

韦端话音未落,就见从一旁冲出一个青年,二话不说,一脚踹在他的身上,把韦端踹翻在地。两名白驼兵上前,一巴掌就打乱了韦端的发髻。刚才还耀武扬威的凉州刺史,此刻竟变得披头散发,看上去狼狈的,好像一头丧家之犬般。

庞明上前,将曹朋身上的黑袍脱下,露出一身孝衣。

一名牙兵手持白绫,走过来,缠在曹朋的额头,而后带上披上一件白麻衣。

曹朋,没有去理睬韦端,而是大步上前。

两个白驼兵立刻退到旁边,不等韦端站起来,曹朋探手,蓬的一把抓住了韦端的头发,在手里挽了一圈之后,扯着韦端大步流星向灵堂走去。

“有客祭祀,孝子行礼。”

前堂上,摆放着一个火盆。

王买正跪在火盆旁边……

当曹朋扯着鬼哭狼嚎的韦端走进大堂时,王买伏地一礼。

“猛伯,侄儿来给你报仇了!”

“曹友学,欲反乎?”

曹朋松开韦端的头发,反手就是一记耳光。

这一巴掌,打得极为响亮,韦端噔噔噔踉跄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耳根子边上嗡嗡直响,连脑袋都在发木。半张脸,顿时肿成了馒头状,后槽牙也被打得脱落。韦端吐出一口血水,披头散发的坐在地上,抬头向那灵牌上扫了一眼。

王公猛之位。

王猛?

韦端激灵灵打了个寒蝉,抬起头骇然看着曹朋。

“你,现在明白了?”

曹朋面透杀机,咬牙切齿道。

“韦端,亏你也妄称凉州刺史。

我伯父为你镇守大门,你却为一己之私,置国家而不顾,见死不救……若非石韬幸存,我险些放过了你。今日,我就要在我伯父灵前,将你碎尸万段,为国家,为我伯父,报仇雪恨。”

“曹公子,你休要自误!”

这时候,韦康苏醒过来。

他被白驼兵扔在大堂上,抬头看到那灵牌,顿时就清楚了。

他大声喊道:“家父乃朝廷钦封凉州刺史,乃万石大员……你若杀了我父,也必会受到牵连。不如这样,饶我父子一命,我们可以退出凉州,从此隐世?”

“呸,而休要污了隐世二字。

你父子这等人,方是真正国贼。国家养你,赐你高官厚禄,尔等不思报效国家,却勾结羌贼,残害忠良。隐世者,贤良也似我恩师孔明先生,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此方为真正隐世。而你父子,沽名钓誉,国贼耳!”

曹朋说罢,厉声喝道:“取刀来。”

姜冏二话不说,捧一口牛耳尖刀大步上前。

曹朋伸手接过刀,一把攫住了韦端的衣领子……

韦端这时候也惊慌失措,再也没有半点刺史风范,大声叫喊道:“曹朋,尔若杀我,必有大祸。”

曹朋哈哈大笑,“大丈夫若不能快意恩仇,妄来世上一遭。

今日我杀你,只为我伯父报仇……若朝廷降罪,我自一力担之,死又有何憾。”

说着,曹朋抬手,举起尖刀!

第507章 一世人,两兄弟

“阿福,让我来!”

就在曹朋手中尖刀要落下的时候,王买突然冲上来,一把就抓住了曹朋的胳膊。

“我要亲手杀了,这害死我父亲的混蛋。”

王买的要求,合情合理。

不知是什么原因,当王买冲上来的时候,庞统和石韬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王猛是王买的生父,而韦端坐视王猛被杀,拒不发兵救援,是害死王猛的仇人。

所以,王买杀韦端,天经地义,任何人都说不得过错。

但是,王买想要夺下曹朋的尖刀,却被曹朋手腕一翻,身体随之一动,手臂发力,生生震开了王买的手,而后一把勾住了王买的脖子,头抵着王买的头,恶狠狠的说道:“虎头,我们是不是兄弟?”

“当然是!”

“我父子两代人,承伯父之恩义太多。

我生病的时候,是伯父上山狩猎,为我猎来肉食补身,我至今仍不能忘记。你我从小一起长大,虽非亲兄弟,却胜似手足。伯父是你父,亦为我父,你可有异议?”

王买面颊一抽搐,摇了摇头。

曹朋轻声道:“虎头,这灵堂之上,除了我之外,谁也不能杀了这老贼。你可知道原因?因为这老贼身后,尚有关中望族支持,你若杀他,必受他的牵累……伯父被这老贼害死,我不能让这老贼死了,还要连累你,还得伯父断了血脉。

我则不同!

我若杀他,虽会受到牵累,但却不会送命。

了不得,过个几年,我还能起来……可是你却不一样,你若是沉沦,再无机会。”

韦端父子眼中陡然一黯。

在王买冲过来的时候,他二人心里还有一丝庆幸。

可是当曹朋这一番话出口,却让他们,顿感绝望……曹朋说的没错,如果是王买杀了韦端父子,以韦氏在关中的力量,杀死王买,就如同捻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可如果换成了曹朋,还真就不太好说,韦端身后虽然代表着关中世族利益集团,可是曹朋的身后,也有中原清流名士撑腰。他的老师胡昭,那是中原清流的代表人物。而曹朋本身,因三篇蒙学文章,也得到了不少世族的支持……

曹朋杀了他父子,正如曹朋所言,罪不至死。

可如果王买,乃至于这灵堂上的每一个人,包括庞统在内,都会让事情变得严重。

王买,愣住了!

“虎头,你一世人,两兄弟。

你父亲就是我父亲,我杀了这老贼,就是你杀了这老贼。我已向朝廷荐你为西部都尉,如果我离开凉州的话,我要你好好呆在那里,为我牢牢把持住金城商路。

如此,就权作是我代你出手的代价……”

王买身子,剧烈的颤动。

半晌后,他突然退后一步,匍匐在曹朋跟前,“阿福,我代父亲,给你磕头了!”

“曹朋,你休得自误!”

事到如今,韦端真的怕了,扯着嗓子呼喊道。

可不等他话说完,曹朋一把掐住了韦端的脖子,反手一刀,狠狠的扎在了韦端胸口。

韦端瞪大了眼睛,嗓子里发出嗬嗬嗬的声音,说不出一句话来。

“恁呱噪的畜生,曹某顶天立地,焉能惧你?”

说着,曹朋猛然拔出尖刀。

一蓬温热的心血喷溅在曹朋的脸上,身上……

白麻衣顿时染成了红色,在灵堂一片素白中,透出一抹鲜艳的诡谲。

韦端倒在血泊中,身体抽搐一阵,便气绝身亡。鲜血从他身下汩汩流出,瞬间染红了地面。曹朋一刀下去,只觉积郁已久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说实话,重生东汉末年,除了当年在中阳山,杀死成纪之外,还真没有特别想杀某一个人。黄射也许算一个,邓才也是……但这两个人,在如今曹朋的眼中,不过无名小卒,并不值一提。

他一直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行进着。

虽然偶有大出风头的状况,但在大多数时候,曹朋基本上保持了一种沉默和低调。

因为,他不想做英雄。

前世做英雄的结果,至今仍无法忘怀。

这世上最丑陋的,就是人心……虽说三字经里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但更多时候,人性本恶,似乎更符合事实。曹朋一直忍耐着,一直在观察……斩颜良,诛文丑,并非他本愿。那是各为其主,也算不得是去逞英雄的行为。

就似他和庞统说的那样:重生以来,他算计来,算计去,到头来也不知道诸般算计,究竟是为了一个甚?直到,他杀了马腾之后,突然有一种明悟重生近十载,他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他本就不是一个有太大野心的人,也算不得英明神武,虎躯一震能令天下人臣服的雄主。他来这世上,所为的就是活的精彩。

靠山?

他已经有了!

背靠曹操,还有什么靠山比这个更大?

曹丕死了,司马懿下落不明……而曹彰曹冲,都是他门下弟子,即便是曹操死了,也可以求得一个平安富贵。父亲,官拜城门校尉,坐享两千石俸禄;姐夫如今是东郡太守,如果早个十年,那就是一方诸侯的角色。他还有什么可担心?

活着,以无需再去为那些基本需求而努力。

河西二十载免税,等于是在未来二十年里,把河西交给了曹朋。

未来二十年,河西郡将会创造出何等惊人的财富?曹操他们或许还不清楚,但曹朋却很清楚。坐拥一郡财富,他还需要去为那些琐事而去算计,而去费心?

既然这些事情都不在需要去费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