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海贼悍匪。所以公子欲征兵,需谨慎行事。”

“操!”

曹朋忍不住,爆出了一句粗口。

“好了,此时到此为止!”

“那凶手……”

“这件事,咱们慢慢调查。当务之急,是要使海西保持稳定……冯超,你设法把巡兵召回来,不要征召太多,一百足矣。想必这一百个巡兵,还不会刺激到那些海贼的凶性。就由你和文珪带领。”

冯超和潘璋相视一眼,躬身道:“卑下遵命!”

……

海西的粮价,终于回落。

虽然大部分贾人持观望的态度,但是五千石粮米投入海西集市,还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陈升的家产,还在清理之中,所有的店铺商行,被尽数封闭。

而在陈升死后的第三天,县衙再一次发布了一份公告。

陈珪在广陵,开革了陈升的陈氏子弟身份。并郑重表明,支持邓稷在海西县的作为,陈氏子弟,不得触犯律条。

这一份公告发出,顿时在海西县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就说,我就说应该去拜访邓县令嘛。”

一帮贾人聚在一起,激烈的争吵起来。

“我早就知道,邓县令非等闲人。你们看,你们看,现在连陈老太爷都出面发话……这,这,这该如何是好?”

“你他娘的混当!”

一个贾人站起来,骂道:“当初就是你说,不要理睬邓县令。

结果我们都受了你的蛊惑……现在,你又来埋怨我们?怎么这道理都在你那边,怎么说都是你正确。”

“我……”

“好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

一个老贾人开口,“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说什么都没有用处。当务之急,是要设法修复和邓县令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把市价回落,让邓县令感受到我等的善意。如果再不遵从邓县令的命令,只怕下一个陈升,就是你我中间的人……还有,我们必须要设法,和邓县令取得联系。此前邓县令在县衙设宴邀请我们,结果我们一个都没去。现在,恐怕我们再去请邓县令,已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人,代我们去向邓县令说项。”

“王成!”一个贾人脱口而出。

“对,就是王先生!”

“王先生还是有眼光啊,比咱们这些人,都有远见……邓县令设宴那天,只有王先生和麦老爷去了。估计麦老爷是不太可能为咱们说项,不如咱们去找王先生?他是个好人,绝不会坐视我等受那陈升狗贼的牵连。”

“对,我们可是本分人,都是陈升狗贼惹出的麻烦。”

人常说,这商贾无情。

前些日子,邓稷在他们口中只是个‘狗官’,而今,陈升又成了他们口中的‘狗贼’。

世事变幻,真是奇妙!

老贾人叹了口气,“既然如此,那就由我去拜访王先生,请他为咱们美言两句吧……”

第132章 夏虫不可语冰(上)

王成果然是一个热心肠!

“此事,关系海西的稳定。既然马老亲自前来,我自当尽力为诸公说项……只是,诸公此前所为,的确是有些过了。如果说邓县令设宴邀请,你们碍于陈升的淫威而不敢去,倒也是情有可原。可为什么陈升死了,你们却迟迟没有行动?若我是邓海西,也一定会很生气。”

“我等糊涂,糊涂啊!”

贾人们一脸的尴尬,连连作揖。

好在王成并没有就此事在说下去,送走贾人之后,他便备车前往县衙。

可没想到的是,邓稷竟然不在海西县。

原来,陈珪开革了陈升的陈氏子弟身份后,还邀请邓稷前往广陵一叙。作为邓稷的上官,而且还是广陵郡首屈一指的世族,陈家可说是给足了邓稷面子。而邓稷作为陈登的下属,按照礼节,本应该在上任前就去拜访陈登……所以,陈家既然开口,广陵之行也就刻不容缓。

“胡班,那濮阳先生在吗?”

“回王先生的话,濮阳先生与我家主人,一同去了广陵。”

王成问道:“濮阳先生也去了,那如今谁留在县衙?”

“哦,是我家公子!”

“曹公子吗?”

“正是……公子本来也应该前去拜会陈老太爷,只因为身子不舒服,所以就留在了海西县。”

“这样子啊!”

王成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王先生,可要见我家公子吗?”

“哦,既然公子有恙,那我就不叨扰了对了,邓县令可提过,准备何时征召兵马,围剿海贼?”

“这个嘛……”胡班摇摇头,“主人好像没有提过这件事铲除了陈升之后,主人也只是命人召回了一百巡兵,交由冯超和潘璋执掌而已。其他的……哦,我想起来了,主人还说,必须要加强对集市的治理,还说准备出台一个……那名字太拗口,我有些想不太起来……哦,治安管理条例。”

“啊?”

王成一脸愕然。

“那是什么东西?”

“全名叫做海西县北集市商业区治安管理条例,具体是什么内容,就不是小人能够打听的事情了。”

“海西县北集市商业区治安管理……条例?”

这一长溜的名字,的确是有些拗口。

王成搔了搔头,偷偷塞给胡班一贯钱,而后告辞离去。

这个劳什子商业区什么条例,究竟是什么?

王成一头雾水的走了,胡班看着他的背影,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铜钱,轻声笑了起来。

“胡班,你笑个什么?”

“哦,刚才又有人过来询问,我依着公子的吩咐回答,又得了一贯赏钱。”

“娘的,公子这一手,可真高明。”

“那是……我这一晌午,就得了快两贯钱。不过说起来,还是王成大方,一出手就是一贯。”

和门丁说笑两句,胡班就走进了县衙。

他绕过衙堂,穿过夹道,走进一个拱门,便来到了曹朋所居住的跨院。

跨院里倒是很安静,一间书斋,两排厢房,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胡班走到书斋门口,敲了敲门,把房门拉开。

“公子,王成来了!”

“他来干什么?”

曹朋坐在一堆案牍中,正在翻个不停。

胡班进来,他头也没有抬起来,直接发问道。

“他是来见主人……不过主人不在,他就没有再说求见的事情。”

“那他有没有说其他的事?”

“哦,他只是问了一下,主人何时平剿海贼。”

曹朋身子一颤,从案牍中抬起头。

“他一个教书先生,怎么对打海贼的事情这么热心?

我记得他第一次拜访我姐夫之后,便慌慌张张的对外宣扬,险些让我姐夫陷入尴尬的境地。”

“这个……小人就不太清楚了。”

曹朋脸上带着一丝疲倦之色,直起身子,轻轻搓揉太阳穴。

这两天,的确是把他累坏了!

为了查找关于鱼吻铜镇的事情,他几乎翻遍了档房里的案牍。不得不说,古人记载的档案,往往是寥寥数语,便说明了很多问题。曹朋好歹也重生了快一年,对于东汉末年的修辞造句,多少有些了解。可了解归了解,当他把这些案牍拿出来查阅的时候,着实是太辛苦。

一句话,往往要反复推敲,才能弄清楚一些意思。

曹朋正捧着一部类似于海西地方志的竹简,上面记载的,大都是一些神神怪怪的事情……

就类似于,地方传说?

恩,好像《搜神记》那种类型的志怪体。

放下竹简,曹朋从案牍中起身,顺手抓起两枚婴儿拳头大小的玉球。

这对玉球是从陈升家里抄没而来,据说是陈升最为喜欢的东西。曹朋是觉得,这玩意儿看上去挺像后世的健身球,所以便留了下来。两个白玉球在他手中滚动,不时发出清脆声响。

“这位王先生,对打海贼的事情,倒是热心的有些过分。”

他走出书斋,抬起头,看了一眼阴沉沉的天空。冬天的海西就是这样,湿漉漉,潮乎乎,让曹朋多少感觉不太舒服。他在门廊上缓步而行,胡班则在他身后,不急不慢的跟随着……

“胡班,陈升的家产清点如何?”

“夏侯大哥还在清点。他早上走的时候还说,陈升的家产是在太庞大,一时间很难清点出来。”

“恩,让夏侯做这种事情,的确是有些难为他了。”

陈升生前的生意,涵盖了金市、粮米、木作、布庄等行业。

此外还有典当,田庄等各种生意,五花八门,非常繁杂。而且,还需要清点人口,登记造册,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海西现登记在册的,有大约三万余人。可这是两年前的人口数量。现在的海西,究竟有多少人口?谁也说不清楚。地方土豪,家中多有蓄养的奴仆。这些奴仆属于土豪们的私有财产,并不在户籍上显示。陈升占有海西大片良田,那么他名下的奴仆,究竟有多少人?还需要仔细的盘查和清点……夏侯兰打仗可以,做这种事,却不上手。

没错,陈升死了!

邓稷也似乎在海西站住了脚。

可实际上呢,邓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来一套完善的成员班子。

一般而言,一座县城,除了县令之外,还需要设立县丞一人,管理文书、仓狱;县尉一至两人,管理治安。县丞和县尉以下,还有主簿、功曹、掾、史等职务。另外还必须有三老,里长等最基层的吏员。县令或者县长,是由朝廷任命。但州郡同样可以过问县里的人事。

不过海西的情况特殊,陈登并没有插手其中。

而今,邓稷已经打开了局面,那么一套幕僚班子的建立,就迫在眉睫。

县丞的职务,已被濮阳辏У5保幌匚韭铮懿趾拖暮罾级寄芄怀鋈巍2芘笙衷诘闹拔瘢呛N飨乇堋?墒导噬夏兀掷镆还惨仓挥心且话俣啾怼7氤鋈伪苁罚髓拔苻颍丫钦龊N飨氐奈渥傲α俊S嗾撸钊缁Р堋⒎ú堋⒉植堋⒐げ艿戎拔瘢写τ诳杖薄�

想要治理好海西县,单靠邓稷一个人,并不现实。

濮阳辏У难史浅3鲋冢纱碚庑┧鍪拢疵庥行┎蛔恪�

所以当务之急,邓稷需要征辟一个主簿,还有各部功曹,然后才算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班子。

可想要建起一套班子,真的很难。

没才能的人,用了也是白用;有才能的人,谁又会愿意屈居邓稷一个普通县令的手下做事?

曹朋拍了拍额头:得要给姐夫,找些帮手了!

他突然停下脚步,扭头问道:“胡班,我让你放出去的消息,你可曾放出去了?”

“公子,都放出去了……不过,他们都问我,那什么条例,究竟是什么?”

曹朋微微一笑,“该告诉你的时候,我自然会告诉你!”

“喏!”

“好了,你先下去吧。”

胡班躬身退下。

曹朋在回廊上慢步行走,手中的玉球,越转越快。

鱼吻铜镇!

神秘的凶手……

还有那传说中的宝藏。

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想这件事,脑海中也渐渐的形成了一条脉络。

根据海西地方志……哦,就是那本志怪体的竹简上记载:李广利在投降匈奴人之前,的确是埋藏了一大笔财富。可是,从汉武帝至今,数百年间竟没有人找到这笔财富的所在,连那座所谓的迷宫,渐渐的也就成了一个神话传说。到如今,这传说已不太为人所知道了。

李广利的宝藏…鱼吻铜镇…近年来海西县令离奇的死亡…麦成在县衙的驻留……

所有的一切,似乎隐隐把矛头指向了麦家。

而这个麦家,又是海西本地的豪族,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很高的声望。

陈升别看表面上霸道,可若是和麦家相比,那就是一个渣麦家,才是真正的海西一霸!

曹朋可以毫不留情的对付陈升,但却不代表,他可以对付麦家。

前世,他凭着一腔热血,不畏权贵,到头来落得个家破人亡;这一世,他反复告诫自己,不要去充当英雄所以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曹朋决定暂时隐忍,先不急于来破解这个谜团。

毕竟,邓稷还没有在海西县扎下根……

还有一件事,王成这两天好像很活跃。

也许是处于刑警的本能,使得曹朋从一开始,便对王成有一种警觉。

根据他得来的消息,王成的确是个好人。他为人豪爽,他乐善好施,他不求奢华,过近乎苦行僧一样的生活。这样一个人,真的很完美。但也正是这种完美,让人感觉着王成不真实。

好像,是刻意做出来的完美!

如果真是如此,他为何要做出这个假象?

大善之下,必有大恶。这是曹朋的感觉……王成对平剿海贼的热诚,更令曹朋感到了怀疑。

呼……

还真是一桩复杂的事情!

曹朋深吸一口气,在回廊上站下。

冬雨,淅淅沥沥的下起来,曹朋却意外的发现,在院墙的一角,一朵梅花,正在悄然绽放!

第132章 夏虫不可语冰(下)

在忧心忡忡中,海西县的贾人们,渡过了两天的辰光。

邓稷,终于回来了!

不过他并非是一个人回来,除了濮阳辏Ш退煌乩粗猓损⒒勾戳肆礁鋈耍幻妒准丁�

这首级,正是陈升之子陈夔的首级。

当日陈升出事,陈夔得知以后,便逃离海西,到广陵避难。

但他如果只是求一容身之所也就罢了,偏偏还挑拨离间,试图挑动广陵陈氏与邓稷发难……陈珪得知后,一不做,二不休,命人斩了陈夔。此次邓稷前去拜访,陈珪用陈夔的这颗首级,表明了他的立场。他表字汉瑜,自然尊奉汉室。邓稷是汉帝官员,他理应协助行事。

除此之外,陈登得知邓稷手下无可用之人的时候,便主动向邓稷推荐了两个人。

这两人,一名名叫步骘,字子山,比邓稷大两岁,是广陵郡淮阴人;另一个名叫卫旌,就是广陵县本地人,表字子旗,与邓稷同岁。

说起步骘,也是有来头的人。

据说步骘的祖先,是周代晋国大夫杨食。因其采邑在‘步’这个地方,所以便以‘步’为姓。

后步氏族人有步叔,曾为孔丘弟子之一。

秦汉之交,步氏族人有为将军,因功而得淮阴侯,步氏便成了淮阴大族。

步骘便是步氏子弟,但并非嫡支。他父母早故,孑然一身,与卫旌交好。二人白天种瓜,夜间读书,在当地也小有名气。步骘本人,精于各种学问和技艺,堪称是博览群书,宽雅深沉。而卫旌则性情刚直,有钟离昧的风范,好兵法,喜商君书,素以步骘为兄长而侍……

如果换一个人,未必能看得上邓稷。

步骘虽是士族出身,但说较起来,倒是和邓稷颇为相似。

邓稷的祖上,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邓禹。到了邓稷这一辈儿,和步骘一样,都属于远支。

祖上的荣光他们没有享受到半分,同为庶出子弟,也受过族人的逼迫。

邓稷是当了小吏,而步骘则跑去种瓜。两个人,颇有些同病相怜之意,再加上濮阳辏У难对ú苋菀妆愕玫讲芥锏娜峡伞3碌乔鬃酝萍觯芥镆膊缓猛拼恰6遥饽暝轮止现站坎皇且蛔ぞ玫氖虑椤6旧碛置挥泄γ胍竦靡桓龊们俺蹋⒎侨菀椎氖虑椤�

所以步骘得陈登举荐,邓稷亲自登门,便表示愿意相随。

卫旌呢,则是以步骘马首是瞻。而且海西距离广陵也不算太远,他干脆随步骘,一同前往。

步骘清瘦,大约有174左右的高度。

卫旌则敦实许多,170的身高,配合他的身材,看上去很壮实。

曹朋乍听步骘之名,心里面也是一怔。

步骘,这名字听上去,怎么觉得这么耳熟?

卫旌倒是不太清楚,好像三国演义里没有出场;但步骘……曹朋肯定,他在三国演义中露过面。

“此乃我妻弟曹朋,字友学。”

邓稷在府衙内,为步骘两人引见曹朋。

“就是濮阳先生所说,通读《诗》《论》之曹友学?”

“呵呵,就是他!”邓稷笑道,“不过通读《诗》《论》,倒是有些过誉。他如今忝为我的兵曹,执掌海西兵事……友学,子山兄学问出众,你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他多请教。

从今日起,子山兄便是我海西主簿。”

曹朋连忙行礼:“小弟曹朋,见过两位兄长。”

步骘露出和善的笑容,连忙搀扶曹朋,“步子山不过一落魄之人,得邓县令看重,前来投靠,日后还需曹小弟多关照。”

他言语间,没有那种士人特有的高傲,声音听上去很清雅,喜怒不形于色。

曹朋连忙客套,“小弟不过尸位素餐,那当得‘关照’二字?子山先生能来,我总算可以松一口气。”

“哦?”

“如今海西百废待兴,许多事情杂乱无序。

小弟对这案牍之事,素来敬谢不敏,却被邓海西强拉来,清点账册户籍。这两日,小弟正为此而头疼。子山先生一来,小弟总算可以脱身出去……呵呵,日后就要多辛苦子山先生。”

步骘原以为,曹朋会有所刁难。

在他看来,曹朋或许真有才华,但不免年少,心气高,会恃才自傲。

好不容易在海西站住了脚,身为邓稷的妻弟,在海西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过来,等同于是要抢夺曹朋的权力。步骘甚至做好了准备,来迎接曹朋的刁难。哪知道,曹朋居然这么爽快的把手中的事务交出来。言语间,更听不出半点的埋怨,似乎非常开心。

这个少年,很有意思!

步骘心里面暗自赞道,但脸上依旧带着和煦笑容。

“小子倒也知事……”

卫旌突然开口,脸上露出嘲讽笑容,“不过,你小小年纪,又有何德能,做这海西兵曹呢?”

“子旗,不得无礼。”

步骘闻听,连忙开口想阻止。

但很明显的是,他还是没能拦住……

他清楚卫旌的想法:卫旌并不想过来,只因为自己要来,不得已相随。

其实,在陈登推荐他二人前,步骘和卫旌已准备离开广陵,前往江东谋求出路。虽说广陵现在太平,可是在平静中,却激流暗涌。有志之士,大都能感受到这股激流所含的力量……如果长此以往下去,这广陵郡,势必会成为战场。反倒是江东之地,如今还算是安全。

曹朋诧异的看着卫旌,突然笑了。

“阿福,不得无礼!”

邓稷对曹朋,再熟悉不过。

每当他露出这种看上去人畜无害的笑容时,往往会有凌厉的反击。

“子旗先生所言极是,小弟的确是无甚德能。不过,小弟听说,有志不在年高……甘罗十二岁可以为相,霍骠骑十七岁便成为骠姚校尉,随卫大将军击匈奴于漠南,以八百人歼两千余人,俘获匈奴相国与当户,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三军,而被拜为冠军侯!

小弟今不过十四,仍一无所成。

所做之事,不过杀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