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叫庄里的家丁用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曲,酿酒。
一边还吩咐王四带人收购酒。
将近一个月,史进派人收购了将近一千斤高粱酒。
宋朝的高粱酒的酒精度数在5%—20%间,属于低度酿造酒。
史进将这些酒买回来,就是想通过蒸馏提纯,增加酒的酒精度数。
史家庄后院,一间瓦房内。
史进早已经叫人砌好了厨灶,厨灶上是一口大锅,这口大锅有点像是加了锅盖的古代火锅炉。
厨灶添柴烧火后,大锅底部的低度酿造酒经过加热,因为酒精和水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的酒精先蒸发。
蒸发的酒精蒸汽上升,通过大锅出气口,遇到锅盖遇冷,从锅壁上化成液体流下到锅中间的环形沟槽中,然后顺着沟槽底的一根细铜管,流出大锅,流进酒坛。
很快,随着酒坛的积累。瓦房内,弥漫着浓郁的酒香。
“好浓烈的酒香!”史福抽动着鼻子说道,“大郎,这酒?”
“我打算卖酒,增加庄里的收入!”史进答道。
史福可算是一个酒鬼,没事就喜欢喝上几杯。最喜欢的就是羊羔酒了。
现在闻着这浓郁酒香,史福心里就像挠痒痒一样,迫切地想尝一口。
听到史进说是卖的,史福眉开眼笑地说,“既然如此,那我尝尝这味道怎么样!”
看到史福用竹勺从酒坛里乘一勺,史进忙劝说道:“福叔,这酒烈,浅尝一口就行!”
史福忙不在乎地喊道,“二三十斤都喝不醉我,这点酒算什么!”
听到史福这样说,史进笑眯眯地看着史福一口将竹勺的酒喝光。
酒一下肚,顿时一火辣的暖气从胃直冲史福的脑门。
他的脸都挤在一起,眯着双眼,半响无语。
好一会儿,史福才长呼一口气,开口第一句就是大喊道,“好酒!”
史福粑粑嘴说道,“大郎,这什么酒,好烈!”
史进笑着说,“福叔,这酒就叫烧刀子!”
史福喊道,“好名字,这酒味浓烈,似火烧,不正是烧刀子!比起我们宋人来说,契丹人和党项人可是更爱这烈酒的,不过他们的那些和大郎的酒相比简直就是白开水!只要将这酒贩卖到大辽,大夏,只怕他们都要抢着来买。”
史进问道,“富叔知道有谁来往这两国的商人吗?”
这下问住了史福了,能来往两国贸易的商贩背后都有通天的本事的人,真的不是小小史家庄管家可以结交到的。
“老身到是知道有几个常年在两国边境行走的商贩,但他们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家伙。只怕做不得这等大买卖!”
史进看着这三十坛烈酒,搔了搔头发。
这烧刀子史进是打算一斤一两的价格卖出去的。
这价格可不低,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家能喝的起。是特意卖给那些达官贵族、富豪绅乡。
史进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看来要先打开销路!”
华阴县现在的最火热最高档的酒楼就是自己的福春楼了。
只要将酒放在那里销售,绝对是可以打开销路,同时将名气也传出去。
但这样被动的销售,不知道多久才能将烧刀子的名气打出去,这可不是史进想要的。
史进决定去大城市去贩卖,打开销路。
这天史进,带着十个庄客以及两车新酿制的烧刀子前往京兆府治县长安。
第19章 贩酒(下)()
日午时分进入长安,史进让王四领自己去全城最大的酒楼,一是吃点东西,二是寻机把酒卖了。
“公子,这就是长安最大的酒楼。”王四把史进领到一酒楼前说道。
“哦,富荣楼。名字到还不错。不知东西整么样,王四你以前来过吗?”史进看着眼前的三层砖木结构的酒楼觉得:“不错,跟周边的楼房比起来,那真是非常高大上!”
“回庄主,我以前只是一个穷苦人家。哪里有钱来这里,只是先前采办的时候来过这里,听人说过此楼乃是长安最好的!”王四回答说。
“那我们俩就在这吃一回,连带的把酒卖了。”史进说完拉着王四进入酒楼。
进得富荣楼,史进一行人,在小二的带领下上了三楼。
此时正是饭口之时,这三楼之上十分的热闹。
史进在一个楼梯口处开了两桌,还别说,这酒楼的厨艺还不错。
虽然比不上自家的福春楼,但也吃得不错的。
吃饱了,王四高喊了一声:“小二,结账!”
那小二颠颠得跑过来,麻利的清点了一下这两桌的酒菜,高声喊道:“客官,连酒带菜一共三两六百四十文!”
王四掏出四两银子扔在桌子上,说道:“到也不贵,给,四两银子。多的算是你的赏钱!”
小二大喜,连忙说道:“谢客官赏!”
不过,没等这名小二拿起桌上的银子时。王四喊道:“这菜也罢了,只是你这酒我们吃得十分的不痛快。你们却是个怎么的说法?”
小二一听就愣了,可嘴上却不敢怠慢。小二笑着谨慎地说道:“这位爷,我们这里的玉壶春酒可是全长安最好的!”
“休得啰嗦!叫掌柜的来。”王四在一旁拍桌子喝道。
小二知道糟了,心想:得了,遇上了一个刁难的客人了,这个赏钱十之八九要泡汤了。
小二忙说道:“几位爷别生气,小的这就把掌柜的喊来!”
王四挥手喝道:“还不快去!”
听到喊声,一直在酒楼照看生意的掌柜急忙走上楼。“何事惊吵?”
“掌柜的,有两伙人吃完饭后,觉得酒不好。谁不知道我们酒楼的玉壶春乃是上等美酒。他们分明是来闹事的!”伙计跑到掌柜面前躬身道。
掌柜没理他,对着史进说到:“东家不在,我乃此店的掌柜。不知二位有何贵干?”
史进见老者说的到也客气者随即答道:“你这酒淡而无味,我喝的甚是不爽。”
掌柜拱手喊道,“客官,休要焦躁。我这酒是全长安最好的,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史进喊道,“是吗,王四拿酒来!”
王四当即将一坛酒端了上来。
王四当即将酒坛子搬上卓说,史进指着酒坛说:“掌柜的,您老也尝尝我的酒。”
掌柜看到王四将酒坛子拿出来,老于世故的他哪里还不明白眼前的这伙人是干什么的。
掌柜的眼里充满了不屑地说道,“客官,我们这里已经有上等的美酒。你还是去别处推销吧!”
看到掌柜连品尝烧刀子的机会不给,史进当即急了。
连品尝都不品尝,怎么能让别人知道这酒的滋味。
史进眼睛一转,想到伟人曾经的销售手法。
史进当即一掌将酒坛从桌上推倒。
碰!
二十斤重的坛子砸在地板上破碎。
烈酒流出,顿时一屋子浓烈的酒香味道。
一些酒鬼闻到那酒香,不由得深呼了几口,想将酒香都吸进肺。
不少人喉咙痒痒,眼红不已,勾出了馋虫,恨不得跪下地上,将地上的酒添干。
当中有几个人比较机灵,听到之前史进和那掌柜的谈话,立马喊道,“这样的酒你还有吗?”
史进点头说:“当然,这位仁兄你想买一坛尝尝吗?”
“多少钱?”
“20两!”
听到史进说一坛子酒要20两,顿时无数人深吸了一口气。
宋徽宗期间一石粮食大概要一贯钱,即1000文铜钱,这一坛子也就是20斤,竟然要20两银子。
一斤一两,这简直太贵了!
而且这酒好不好喝,都不知道。
花20两买一坛子酒有点太太冒险了,刚才出口询价的那位人问道,“我能先买个2两尝尝嘛!”
“可以,125文!”
那个人听到,咬了咬牙喊道,“好,那就来2两!”
史进一收到钱,王四打开封泥,用竹筒勺子倒出2两,装在一瓷碗。
那个人急忙端起那碗,捧至鼻下深深地闻了一下,然后干了一口,顿时一连串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从他嘴里传出。
长呼一口气后,大喊一声,“好酒!”
一喊完,他又迫不及待地喊道,“给我来一坛!”
史进一听,心中暗想:好家伙,这家伙真的是及时雨、赛孟尝,这下老子的酒想不畅销都难了!
果然,当这个家伙喊出了好酒后,在座的很多都纷纷喊道,“给我来一斤!”
“我要半斤!”
“我要一坛!”
王四一边收钱一边给那些买酒的人倒酒。
史进拍了掌柜的一下说道:“掌柜的,现在你确定不想购进我的酒!”
掌柜看着那些抢购的食客,随即清醒过来,转身说道:“虎子,快叫东家来,有好酒。”
又对史进躬身道:“二位请稍后,此酒太过昂贵,我做不了主,请到内院稍坐,东家马上就来。”
史进二人被让到内庭,不多时,伙计领一身穿绫罗绸缎的瘦子进来。
只见此人一进屋就对着史进拱手道:“鄙人就是本小店的东家王贵,不知贵客驾到,有失远迎。失礼了,失礼了。”
史进见他说的客气也回了一礼。
张成接着说道:“听伙计说贵客有烈酒意欲出售,可否让我品尝一番?”
“好的,没问题。”随手把一坛开封的酒递了过去。
王贵接过,用自家的勺子从中倒出一杯,一口喝下去后,良久喊道,“好酒!好酒啊!不知两位贵姓,家住何地,从何而来?”
“免贵,姓史,华阴史家庄人!”史进答道。
王贵拱手说道,“哦,原来是华阴史员外,贵店想每月包下贵庄的这烈酒,一坛子7两,不知如何!”
史进听到哈哈大笑说,“王老板好手段,7两买进,十几两卖出,一进一出,就赚几两。”
王贵听到史进的略带讽刺的话,根本不在意地说,“史员外,你也要知道,我们买进这些酒也有风险。万一销量不好,就砸在自己手里了。而且这么多酒也不知道要销售到几时,这当中的风险不小啊!”
史进当然不可能相信王贵说的话,北方人有多少喜欢这烈酒,史进又如何不知道。
不过是为了抢时间,不愿意去耗时间去建立销售渠道。
不然史进怎么会愿意将酒卖给你酒家,自己贩卖就算二十两三十两都能卖地出去。
史进微笑着说,“王老板,我们明人不说暗话,一坛10两不二价,如果王老板不愿意,那史某就找另外一家!”
王贵听到眼睛一转,好似一副勉强为之地说,“哎,为兄也是贪爱这杯中之物,摆了摆了,既然史员外如此,那王某也只好忍痛买下来。”
史进没理会王贵的抱怨,说:“合作愉快!”
王贵没有听到这句话,但想想也觉得不错,忙拱手说,“合作愉快!”
总算打开了烈酒的销售,史进也松了一口气。
这一批酒只是试验品赶得紧,只蒸馏了这么多。回去收购多一些粮食,米酒,定能制造更多的烈酒。
史进已经想到大把大把的银子进账的好日子了。
将银子保管好,史进大手一挥,说:“走,我们好好庆祝一番!”
第20章 火炭赤马(上)()
史进一边安排家丁制酒,一边修整门户墙垣,安排庄院,设立几处梆子,拴束衣甲,整频刀马,准备随时迎战少华山的贼寇,
初冬10月,清晨的一丝丝冷风吹来让人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在这冷风中,史进领着一大群护庄队在田间道路上进行着长跑晨运。
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训练,现在史进已经是带着护庄队进行负重40斤10里路长跑。
史进放慢了脚步,跑到护庄队一侧,对着他们喊道,“加油,加油,还有2里路就到终点了。先跑到终点的,老规矩有肉有菜,最后的除了喝干粥外,还给老子去洗马桶,懂了吗?”
听到史进的喊话,庄客齐声喊道,“是,教头!”
洗马桶本来就是一个遭罪的事,更何况是这冬日寒风萧瑟的日子。
庄客都不由地都加快了脚步,冲向终点。
史进看着卖力在跑的150个庄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回想一下自己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呀!
又要练武,又要着赚钱,又要训练这帮不省心的家伙。
现在终于熬出来了,武功也算有小成。
家里的产业虽然不是日进千金,但每个月也有六七千两银进账。
护庄队也训练出一批,也终于不用再自己手把手教,一切都上了轨道。
自己来大宋将近一年的时间,除了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外,最重要的就是种下了一颗种子。
一颗能够让华夏重新成为世界之巅的种子。
现在就等着他生根发芽了!
史进带着庄客跑完步回到史家庄,走进自己的院子,随手脱下有些汗渍的衣衫。
立马就有家丁送上热汤水,冲了个澡,穿上干爽的衣服。
看着一旁忙着干活的家丁,史进心里是感叹。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有钱人家就是享受啊。
没有热水器是吗?有人工。
没有洗衣机是吗?有人工。
没有空调是吗?有人工。
一大帮人伺候就是舒服呀!
正在家丁伺候下,史进美滋滋喝着粥的时候。
王四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嘴里还大声地喊道:“庄主快来瞧瞧,小的给你找到了一件好东西!”
史进听到问道,“哦,什么好东西。竟让你小子这么激动!”
王四忙喘息气说道,“庄主随我出去看看便知道了,小的敢保证,庄主看到一定会高兴的!”
“是吗,那就看看。如果不满意的话,我就罚你去训练场操练一天!”史进笑着打趣说。
听到去训练场操练一天,想到那魔鬼训练。王四顿时吓得打了一个颤。
但一想到那件东西。王四顿时又充满自信得喊道,拍着胸口喊道,“庄主放心,绝对是好东西。庄主要是不满意的话,小的立马去训练场!”
看到王四这么有信心,史进到是对王四找来的好东西充满了好奇。
站起,史进走到外头一看。只见一赤发黄须、骨瘦形粗的高个子拉着三匹马的缰绳,站在门外。
一看那高个子当前牵着的那匹马。
就算史进这不懂马的人一看那高个子牵着的马,不由得大喝,“好马!”
与家里的那几匹驽马不同,那好汉签着三匹马当中为首的那匹火炭赤马,红的似火,纷身上下没有半根杂毛。
马身高大威猛,大骨架,大蹄碗,从头至尾,长有一丈二,从蹄至颈,高有八尺。
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势。
史进在一旁看了,按捺不住心中的喜爱,一个箭步跑了过去,手摸着马儿,嘴里说道:“哪里寻的好马?真是好马呀。”
史进转头看向王四说,“王四,如此好马你是如何得来的?”
王四忙说道:“好叫少庄主知道。今天小的去长安酒楼交货,碰上了一个马贩。这个家伙从北地那里贩的好马回来,欲往中原高价出售。不想那长安那些人不是好东西,愣说这几匹马不值钱,想低价买回去。两方谈不拢闹僵了。我在一旁听见了,看了那马匹甚是威武雄壮,定当不错。知道少庄主喜欢宝马,就特地将他引荐到这里。那人听得烧刀子是我们庄出产的,也同意。但条件是就想以好酒置换。”
史进点点头说,“王四你干的不错,等下领赏!”
王四一听立马俯身喊道,“谢少庄主!谢少庄主!”
史进转身刚想询问马贩这匹马的价格时,注意到那马贩的样子,心里一突,心想莫非是那个人。
史进走过去抱拳喝道,“史进看此好马,一时失态,怠慢了这位好汉,恕罪恕罪。敢问尊姓大名?”
那个马贩拱手答道:“不敢当。小的是涿州人氏,姓段名景住。”
反正马就在眼前,也不急于一时去驾驶。
“哎呀,原来是段兄。史进有失远迎,来,快随史进进庄一叙!”史进携住段景住的手,同行到庄上来。
史进直请到厅前,家丁忙送上茶水。
两个聊了几句闲话,史进说道:“段兄,那匹马我很喜欢,我要了,你说个价!”
段景住感动地喊道,“别的人,没有一两千,段某是断然不肯卖的。但史庄主既然如此识货,小的作价五百两卖于你!”
一旁的王四一听,立马高声喊道,“这厮好不生事。之前在长安,你可是喊价250两。怎的到了这里是坐地起价啊!”
段景住听到脸色微红,之前在长安时,自己确实是开口250贯,这不是看史进非常喜欢这匹马,才坐地起价嘛。
虽然感到有些,但多年的盗马贩马生涯,让段景住脸皮练厚。
他说道,“250两是另外两匹马的价钱,这匹可是千里马,价值千金。说是500两都是看在庄主是好马之人,我才折价出售的!”
王四听到段景住在狡辩,顿时发怒地喊道,“你”
史进伸手打断了王四,说道:“段兄——”
还没说完,段景住已站起来说道:“不敢,不敢,史庄主叫小人绰号金毛犬就好了!”
史进挥挥手说道:“不必客气。段兄,你的马就按你说的价格成交。而且我还想要再三四十匹马。当然不需要这等宝马,普通的马匹就行,你可能办到?”
第21章 火炭赤马(下)()
史进挥挥手说道:“不必客气。段兄,你的马就按你说的价格成交。而且我还想要再三四十匹马。当然不需要这等宝马,普通的马匹就行,你可能办到?”
冷兵器时代,骑兵是陆战之王。
要想争霸天下,在南方一只精锐的水师必不可少。
在北方,自然是需要一支精锐的骑军。
大宋没有养马地,华夏最好的养马地方,两个在辽国,一个在西夏。
也正因为没有骑兵,所以自宋朝建国以来,对外基本都是守势。
也正因为如此才被后世称之为弱宋。
但想训练出一支骑军,非常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