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烦通报,吕布求见左中郎将。”

    这座府邸,便是皇甫嵩临时的居所。

    “将军已经睡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来禀报。”门仆也不多问,直接一口否决。

    “事关数万条性命,还请小哥通融一二。”

    门外的吕布尽量表现得谦卑,可越是这样,门仆就越不将他放在眼中,不耐烦的朝他甩了甩手:“你这人耳背听不进话是吧,快走快走,别在这里碍眼找事。”

    不吃软的,那就休怪吕某得罪了。

    吕布眉头一挑,伸手发力推门,门后的仆从哪斗得过吕布的气力,身体不由往后一倒,重重跌坐在地上,疼得‘哦哟’连天的叫唤。

    得知有人硬闯府邸,各处夜间的巡卫很快就往门口这边聚集过来。

    吕布一路打进府内,前来拦道的巡卫倒是有些身手,不过想要生擒于他,还是差上不少的火候。

    仅仅半炷香的功夫,十几名好手都被撂翻在地。

    府内如此大动静的打斗,很快便惊醒了睡梦中的皇甫嵩,他仅穿了件寝睡的赤暮薄衫,套上鞋履,快步出了屋子。

    当看清闯府之人的面貌时,皇甫嵩叫了声住手,并让巡卫各自退下。

    随后,皇甫嵩将吕布带至书房,虎着张脸询问于他:“这么晚了,不去寝睡,来我这里作甚?”

    若不是他较为看好吕布,早就让人将其拖下杖责二十军棍。

    你以为夜闯将军府邸,是闹着好玩儿的?

    “恕末将斗胆,想请将军饶过这些俘虏性命。”吕布开门见山,语气笃然。

    皇甫嵩显然没有料到吕布是来说这件事情,微怔之后,出言说道:“关于这个问题,不是已经盖棺定论了吗?”

    吕布便将方才戏策所讲的方案,全盘说与皇甫嵩听。

    左中郎将听完,眼神中流露出极为复杂的神色。

    良久,他才呼了口气,拍着吕布左肩,摇头说道:“奉先啊,你能有这种想法很好,可我做了近二十年的臣子,从先帝薨逝,到陛下即位,再至如今。陛下是何等性格,我再也清楚不过……”

    吕布抱拳,再次说道:“布愿以性命为保,恳请将军施恩。”

    “好吧,既然奉先有此执念,我便权且一试。”

    吕布走后,皇甫嵩坐于文案桌前,拿过一卷空白竹简,提笔写道:臣皇甫嵩诚惶,以告陛下,臣不负圣望,于潩水剿贼略有小胜,然俘贼四万余众,不知如何惩处。臣听闻,自高祖起,以仁孝治天下……

    奏简写完,皇甫嵩差人八百里加急,星夜送往洛阳。

第二三零章 有趣的家伙() 
在天子的回复诏书下发之前,皇甫嵩明确答应吕布,可以暂且不动这些俘虏性命。

    吕布心中的大石算是落地,在他看来,陛下稍有宽仁体恤之心,便不会要这些俘虏性命,毕竟他们都曾是大汉的子民。

    眼下当务之急,应是迅速出兵支援曹操,并且夺取阳翟。

    攻取阳翟的计划,吕布昨夜已经给出。

    皇甫嵩觉得可行,便让吕布领军去同曹操汇合,并要二人齐心协力从蛾贼手中,夺回城池。

    吕布抱拳接下任务,领着两千骑出了新郑,飞奔阳翟。

    站在城头送行的朱儁望着匆匆远去的两千骑军背影,有些不解,他问向皇甫嵩:“义真,你为何如此信任此人?”

    两人相识多年,所以朱儁很清楚,吕布并非皇甫嵩的亲朋后辈,也不是他皇甫家的门生故吏。

    皇甫嵩收回目光,悠长的叹了口气:“公伟兄,你我头上皆已生出白发,还能熬得几年?”

    大汉朝的江山,终究还得靠这些拔萃的年轻后生双肩来扛。

    新郑到阳翟,百余里的路程。

    吕布麾下骑军尽是鲜卑人的良马,在当天的黄昏日落,就已赶到阳翟城外,同曹操的队伍聚合。

    正在同夏侯渊商讨事略的曹操听说吕布率军前来,丢下手头事务起身,满脸笑容的亲自相迎,爽朗笑着:“哈哈哈,奉先,居然是你。”

    曹操比吕布大上五岁,叫吕布奉先也不无过错。

    只是这样的称呼,只有长辈或者关系较为密切的友人才会如此。

    两人关系有这么亲近吗?

    吕布并不这么认为,当初在新郑城门口,他可是差点就要了曹操性命。

    极具穿透力的目光射进曹操的眼眸深处,似是想看出几分带有掩饰的端倪。

    对视之后,吕布下马走到近前,瞥了眼曹操右臂缠着的巾条,出声问道:“骑都尉,胳膊无碍吧?”

    “没事没事,一点皮外伤罢了。”

    说着,曹操摆摇两下胳膊,脸上带笑的应答起来。

    然而在他心里,却有股极为强烈的直觉告诉他,眼前这个看似平和沉静的飞将军,对他依旧藏有浓浓的警惕和防备。

    至于为什么,曹操想不清楚。

    他没问,因为他知道,就算问了,吕布也不会说。

    关于攻取阳翟的作战计划,吕布倒是同曹操一五一十的全盘说了。

    “别等明日了,就现在,趁着天色尚晚,他们更不容易辨出真假。”听完计划的曹操决策果断。

    吕布同样有此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即刻整合队伍,往着前方的城池出发。

    军队行至城外半里地时,曹操从马背下来,对着身旁的夏侯惇吩咐道:“元让,去拿根粗绳子来。”

    夏侯惇也没多想,既然曹操要用绳子,想必自有他的道理。

    粗绳取来,又听得曹操说道:“来,将我捆上。”

    “哈?”

    夏侯惇满脸发懵,脑筋一时间转不过来,这是要闹哪出?

    吕布眼角微缩,他大概能够猜到曹操的用意。

    “做戏嘛,就得毫无破绽才行。”这是曹操的原话。

    夏侯惇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将曹操双手捆上,并将绳索的另一头,交到了波才手里。

    一行人,很快抵达阳翟城下。

    夜间的城头燃有火把,现在还未至深夜,加上天上高挂的明月,守城士卒自然远远的就发现了这一股形迹可疑的队伍。

    有人去通禀了守城将军何仪,等到何仪来到城头时,城下的队伍已然逼近至了护城河前。

    “开门开门!”走在前方的波才,大声嚷道。

    何仪觉得这声音似是有些熟悉,但有了上一次汉将诈城的经历,他不免警惕了许多,探头问道:“城下何人?”

    “何仪,你是眼睛瞎了,还是耳朵聋了,本帅都不认识了吗!”波才大声喝骂起来,他抬起头,在月光和火光的映照下,显现出他的面庞。

    “是大渠帅,大渠帅回来了!”

    看清波才的样貌后,城头立马有不少的士卒精神振奋,大声欢呼起来。

    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个时候回来,何仪心中打鼓,小心翼翼的试探道:“渠帅,不是说你被汉军俘虏了吗?怎么又……”

    从潩水逃回阳翟的士卒,早已将波才被俘之事,说与了何仪。

    这件事情在黄巾军中,也不算什么秘密。

    城头上的士卒听到这话,松懈的心立马又重新悬在半空,波才此番回来,该不会是替汉军前来攻城的吧?

    “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质问本帅了,嗯?”波才脸上的阴寒与躁戾表现得恰到好处,关于此事,戏策早就教他对过口词,如果一味的解释,反而容易令人生疑。

    为了获取士卒信任,波才手臂微微用力,将双手反捆背后着的曹操,拉至近前。

    城头的士卒往下方细细一看,心情顿时轻松了不少,这不是前几日诈城的那个汉将吗?没想到居然落到了渠帅手中。

    何仪心中再无疑虑,下令士卒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城上不远处,两个头裹黄巾的少年低声私语。

    “奉孝,你怎么看?”

    白狐脸的郭嘉摊手表示:“我能怎么看,准备逃命吧。”

    徐庶立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这伙人也是诈降,那为何我看不出一丝迹象?”

    “我也看不出哪里不对,但要往细里一想,这件事却经不起推敲。”

    作为叛乱朝廷的地方势力头目,被官军擒获,没被斩首示众不说,反而还带回来这么多的骑卒,换作是你,你信吗?

    徐庶顺着这方面琢磨了下,好像还真是这样。

    波才那身武艺,在外行人眼里,兴许有些本事,可要真动起手来,徐庶都有把握能够将其制服,仅凭这点本事,根本不可能从汉军手中逃出。

    想通了这点,徐庶反倒有些好奇了,他问郭嘉:“那你这回怎不去告知何仪?”

    提起这个,郭嘉似是有些愠恼,冷哼骂道:“他?简直愚不可及!”

    前两日波才被俘的消息传回,郭嘉就曾暗示过何仪,完全可以借机担任起新的大渠帅。

    然而这厮根本就没那种野心和想法,还说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他不是那块料,也干不了那种缺德事。

    既然你都没有上进的心思,那我又何必帮你?

    郭嘉同徐庶悄悄挪着脚步,摸到下梯的石阶处时,他不由往下再看了一眼,目光定格在曹操脸上。

    他忽地笑了起来,嘴角微微上扬,道了声:有趣的家伙。

第二三一章 鞭笞() 
悬于半空的吊桥在铁链拉索的哗啦声中,缓缓架在护城河的上方。【。m】

    城门打开,波才轻夹马腹,领着身后的数千兵马鱼贯而入。

    入了城中,夏侯兄弟下马替曹操解开双手。

    曹操活络两下手腕,朝向吕布说道:“吕将军,你去城中解除蛾贼们的夜间警备,我带人去城头,擒捉贼将。”

    由于曹操所带的皆是歩卒,而吕布麾下又全是骑卒,如此分工,最为妥当。

    吕布点头应允,在内城门口与曹操分兵两路,率领骑军往城内驰去。

    下城迎接的何仪走到城梯半道,便撞见了上城的曹操。

    “是你!”

    何仪手指着来人,神色震惊,仅在这短短刹那,他已然明白一切。

    夏侯惇不待曹操开口,箭步上前,眼中杀机凛冽,手中长枪直接攻向何仪要害。

    曹操急呼一声:“元让,留他性命!”

    夏侯惇闻言,在那泛寒枪尖即将刺进何仪胸口之际,角度往上一抬,抵在何仪咽喉,并低声喝道:“想活命,就别乱说话。”

    跟在何仪身后的几名小卒,哪经过这种场面,一时间全都怔在原地,没了主意。

    何仪是死是生,其实于曹操而言,并未有太大影响,但他始终有些地方想不明白,便问何仪:“说说看,你是如何识破我的?”

    刀斧加身,何仪不敢有丝毫隐瞒,就将当日郭嘉所言,尽数告知曹操。

    曹操合上眼角,眯起了他独有的小眼珠子,审视着何仪,随后又问:“这是你想到的?”

    “不是,是个弱瘦小子。”何仪很老实的便将郭嘉供了出来。

    “他人呢?”

    “就在城上。”

    “走,带我去找他。”

    擒住了何仪,在曹操的恩威并施之下,城头的黄巾军纷纷弃械投降。

    然则搜遍整个城头,却连郭嘉的毛都没摸着一根。

    城内很快有了响动,四处惊噪声起,传遍了整座城池。

    吕布差人守住各处门口,进行强势镇压,除了极个别的顽固分子,其他人都很识时务的放下兵器,选择了归顺。

    兵不血刃的拿下阳翟,吕布差人赶往新郑,将此事报知左中郎将。

    收到吕布传来的喜讯,皇甫嵩心情大好,往朝廷写了捷报。于五日之后,又率着一帮子世家大户,以及两万士卒成功抵达阳翟。

    好在这回世家老爷们总算通了点良心,杀猪宰羊,犒赏此番作战有功的勇猛将士。

    城中的驻军营地,皇甫嵩还特意给吕、曹二人,开了场庆功宴。

    自南下平叛以来,这么多天的苦熬,不单单只有士卒身心疲乏,他们这些主帅将军,也从未有过一天安稳,时刻都在提防蛾贼的突然来袭。

    今夜,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踏实的好觉。

    军营的主帐中,觥筹交错。

    将领们脸上泛起红光,你一杯我一杯的喝得胡话连天。

    “中郎将,那些俘虏都还好吧?”被灌了不少酒的吕布想起了这事,举盏问向皇甫嵩,言语间略有醉意。

    此话一处,帐内热闹的氛围陡然直降,所有人在这一刻,都如同被施中魔法,定身变成了哑巴。

    众人的反应已然说明一切,吕布又不是傻子呆瓜,如何会猜不到问题的答案。

    他将酒盏里的满杯酒水狠狠吞下,借着那一股直冲脑门的灼辣烧心感,拍桌起身手指皇甫嵩,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难受而又失望的情感混杂在一起,满是苦涩。

    不是答应过我,不杀降的吗?

    “奉先,你喝醉了!”曹操最先反应过来,强行按下吕布抬起的手腕,给夏侯兄弟使了个眼色,三人架住吕布就往外拖。

    出帐之时,曹操也不忘回头说道:“诸位将军,你们接着喝,我先带吕将军出去透透风,给他醒酒。”

    走出大帐,酒劲冲头的吕布脚步轻忽,有些站立不稳,全靠夏侯兄弟左右夹住两边胳膊,才不至于摔倒。

    “孟德,怎么处理?”夏侯惇看向曹操,对这个曾在新郑城外击伤他兄弟二人,还差点要了曹操性命的青年将军,实无半点好感。

    另一边的夏侯渊则更是直接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吕布此人是敌非友,并且武力冠绝三军,留下来绝对是后患无穷,不如趁他醉酒,一了百了。

    反正他都替曹操扛过许多回罪名,也不差这一次两次。

    曹操对夏侯渊的暗示选择了视而不见,他的心胸倒是放得很开,“先扶回营帐,让他好生歇着吧。”

    自少年时起,曹操便喜欢结交天下英雄豪杰,对于吕布,早在听闻其平鲜卑之时,就已有了结交之意。

    一个肯为低贱俘虏而向皇甫嵩拍桌叫板的人,肯定也不会是穷凶极恶之徒。

    虽说不明白吕布究竟为何要杀自己,不过就近两日的表现来看,吕布对他的敌意,似乎正在逐渐减少。

    途径校场,围着许多汉军士卒。

    有个光赤着上半身的汉子被绑在刑架上,皮肉血糊一片,头顶散落的头发遮住了面庞,看不清模样相貌。

    执刑官吏手中握着带有荆棘的藤鞭,手往后一扬,狠狠一鞭子抽了上去。

    啪!

    “陛下圣明!”

    啪!

    “陛下圣明!”

    每一鞭落下,受罚的汉子不仅要忍受身体传来的巨大疼痛,嘴上还要大声喊着‘陛下圣明’。

    足足五十鞭,将他浑身血肉打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行刑完毕,两名士卒上前解开绑住其手臂的绳索,那汉子身体不受控制的往前一栽,昏死了过去。

    曹操上前一看,心中有些震惊,此人竟是助他们夺城的有功之人,波才。

    前些日子,天子收到皇甫嵩的奏报,请示该如何对待归降的蛾贼俘虏。

    刘宏是何等阴戾乖张的性子,照他的想法,所有敢拿起武器反叛朝廷,妄图颠覆他江山的人,统统都得杀光,一个也不留下。但皇甫嵩奏简中说的也不无道理,各地蛾贼人数加起来已逾百万,杀之无益,不如收而用之,使天下百姓以赞天子圣名。

    刘宏觉得这提议不错,但第一批俘获的蛾贼必须得死。否则,又怎能杀鸡儆猴,显示出与他作对,是何样的凄惨下场。

    后面再有俘虏,只要肯归降朝廷,便不再予以追究,以彰天子胸怀。

    至于波才,斩首分尸亦不为过。

    不过嘛,既然他有戴罪立功的想法,那就暂且留着,倘若真能立下功劳,便赏他五十鞭条,以示对他为贼时的惩处;如若不能,就让皇甫嵩将他的头颅,送至洛阳。

第二三二章 双雄() 
走过校场,离宿寝的营帐已然不远。【。aiyoushenm】

    脑袋昏沉的吕布心中忽然翻江倒海,他蛟目微张,挣开夏侯兄弟的搀扶,往前踉跄几歩,杵着大腿膝盖,哇哇呕吐起来。

    被吐在地上的黏状物液,混合着还未消化去的酒水,散发出极为刺鼻的浓烈气味,在周围散开。

    曹操上前,刚伸出手,吕布便陡然回头,双目如恶狼般凝视着他,充满戒备。

    夏侯兄弟见状,立马绷紧了神经,微弓身躯蓄势待发。

    曹操却并未撤回手掌,往吕布后背处轻轻拍了拍,又顺着脊背骨往下来回抚了抚。

    吕布脸上的神情一滞,愕然十足,随后呼了口浊气,自嘲一笑。

    吐完之后的吕布,神志明显清醒了不少。他并未急着回营,而是坐在一处草坪,回头问向曹操:“你觉得那些战俘,当杀吗?”

    “杀不杀,不是你我说了能算。”

    曹操给出个隐晦答案,在他看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朝廷为了确保万一,即便杀死一些蛾贼,其实也并无太大过错。

    两人家世出身不同,眼界高低远近,自然也有着极大区别。

    曹操不肯明说,吕布反而直言不讳:“我甚至开始怀疑,这样迂腐滥杀的朝廷,是否还值得将士们去豁出性命?”

    很多事情,只有在醉酒之后,才越是清醒。

    上位者们嘴上说着宽贤仁厚,爱百姓如子。实际上呢,视人命如草芥,任意践踏欺凌,数万条性命,眼睛都不眨一下,说杀就杀。

    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大的讽刺吗?

    这些话着实将曹操给惊着了,他心中猛地抽搐了好一阵子,眼角也随之跳抖个不停。幸好四周除了夏侯兄弟,再无他人,否则此事一旦传出,往大了讲,可是要杀头的罪名。

    他赶忙打住吕布,口气略带责备道:“奉先,这种话怎可乱讲!”

    曹操年前当过一段时间的议郎,自然晓得官场中的黑暗。

    然则汉王朝衍变到如今的混乱局势,却绝非陛下之过。曹操始终以为,一切皆因天子被近旁小人蒙蔽了圣听,才导致蛾贼事起。

    所谓的小人,指的便是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之流。

    曹操不想谈论这个话题,吕布便不谈。

    平复下心境,吕布侧头而望,带着具有试探的语气问道:“倘若将来有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