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勋到底是沉稳干练的西凉名将,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他拉住吕布腕袍,出言提醒:“奉先,你先冷静一下。此事可能没有你我想的那般简单,说不定叛军是故意放徐校尉出来报信,好引诱我们前去。也许他们早已设下埋伏,就等着将我们一网打尽。”
盖勋话里的意思也不是不救,而是要有计划的执行,不能头脑发热的鲁莽行事。
“等你计划好了,我二哥的尸体,可能早就凉了。”
吕布丢下这么一句,在盖勋愕然的神情下,朝他抱了个拳:“郡守的顾虑我知道,的确,此行存在极大的可能性被伏击。但严义不仅是我大汉朝的将军,更是在下的二哥,于公于私,就算是狼窝虎穴,某也要走上一遭!”
第二八二章 山穷水尽()
凉州东部多山,海拔较高,在显亲和略阳两县交界的群山环绕之下,形成了一处难得的平野河谷,山清水秀,水流潺潺。汉阳本地的百姓将这里称之为奚河谷,意为安静祥和。
谷内有两条来自不同方向的河水,自西北流向东南。出了河谷之后,两条河水与渭水相汇,再往东绵延两百余里流经陈仓,注入浊河的主道。
故而整个封闭平阔的河谷之内,也仅有这三个出入口而已。
然则就是这么一处世外桃源之地,此刻却充斥着与其极度不服的喧闹嘈音。上万匹战马在河谷之中奔腾嘶鸣,厮杀双方口中所爆发的愤声怒吼,更是直冲云霄。
流出的清澈河水,被染成了赤红,浸着无数热血儿郎为之付出的牺牲。
这一切,还得从十天前说起。
十天前,右路主帅兼破虏将军董卓攻占叛军据点陇县,率军前来与暂驻成纪县的严义汇合,哪想半路遭遇叛军袭击,差人求救严义。
严义当时也没多想,他见那求救信上盖有董卓的将军印章,就未疑有他,带着麾下五千甲骑急忙赶往救援。
在此之前,严义和董卓的关系一般,仅仅只是打过几回照面。他不喜欢董卓那股子像悍匪似得嚣张跋扈劲儿,而且董卓这个人心术不正,野心勃勃。
但眼下事关紧急,两人又都是替朝廷效力,个人恩怨暂且放于一边,救下董卓及手下数万将士,才是当务之急。
严义集合完手下将士,带着五千甲骑一路狂奔,途中都未作歇息,直接赶到书信中所说的地点。
然则等严义赶到之后,静悄悄的深林里,没有丁点儿响动。莫说上万的汉军将士,以及前来袭击的羌人叛军,甚至连人的影子都没瞧着一个。
难道董卓已经遭遇毒手?
严义脑中蹦出这个想法,然则他很快便摇了摇头。董卓这个人虽然性情骄纵跋扈,但他的本事手段都远非常人能及。再者说了,董卓手底还养有一大帮子的心腹死士,有他们在侧,根本不可能让叛军损伤董卓半根毫毛。
那人呢?
正当严义轻扯下颌胡渣思忖之际,林中外围突的响起三两梆子声,接着喊杀之音大震,数不清的叛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合围而来。
“驴草的,上当了!”
严义咬牙低骂一声,转眼间就冒出这么多的叛军,他哪会不知踏入了敌人设好的圈套。
将军印绶极为重要,象征着身份,叛军能够用这个来引诱他出击,就很足以说明问题。如今看来,只存在两点可能:要么是董卓被叛军俘虏,抢了他的将军印,要么就是他跟叛军串通好了,沆瀣一气。
不管是哪一点,情况都不容乐观。
“走!”
严义大吼一声,想往北退回成纪。既然董卓不在这里,那他们就必须尽快突出去才行。
叛军显然料到了这点,早就设下重兵,切断北边的退路。
严义几番冲杀都未能得逞,再加上叛军故意将他们引到这深林之中,就是为了不让他们发挥出冲锋的优势。
重甲骑杀伤力大,其弱点也很明显,消耗快,经不起持久作战。
北退无门,严义只能带着手下将士且战且退,准备往南去找盖勋汇合,再做他法。
他却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那位李姓谋士的算计之中。
数万叛军一路锲而不舍的追击围杀,对他们来说,严义手下的这批甲骑,实在太过碍事。
平野冲锋,严义根本不惧这些叛军,可如今在山岭之中窜逃,地形的限制,使得重甲骑失去了最大的优势。
叛军追击的人数超过五万,硬碰硬的厮杀,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严义这般安慰着自己与手下将士,几天奔逃下来,从起初的骑着马跑,到后来索性弃了马匹,改为徒步在山野间而行。
几十斤的甲衣披挂在马背,身上还坐个同样穿着重甲的士卒,如此下去,战马早晚得活活累死。
严义正是因为明白这点,后来才放弃了骑马奔逃。地形限制了他们,也同样限制了叛军的追击速度。
一路上风餐露宿,饿了就在沿途摘些野果充饥。到了夜间,就随便找个山洞,进行歇息。天当铺盖地当床,他们应当庆幸现在还不是冬天,否则就得活活冻死在这连绵的山岭之中了。
这一天,严义带着手下将士走下山去,进入到奚河谷内。
一望无际的平野,遍地的青草之间,盛开着许多小小的花朵。
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凉爽山风,令身心俱疲的将士们感到心旷神怡。他们趴在河边,用水奋力的拍击到脸上,亦或者将整个脑袋都浸入河里,享受着新生。
老天不负,总算是活下来了。
近两日,羌人的叛军没有再度追来,也不知去向了何方。
严义手下的五千士卒,在一次次的浴血搏杀中,仅剩两千不到。
“这是何地?”吃完两个野果,严义振作起精神,询问身旁副将,他从没听说汉阳郡内,还有这么一处地方。
从出成纪县的那天算起,至今已整整十天。
“回禀将军,此处名为奚河谷,乃是群山环绕所形成的一处天然河谷……”徐蔺侃侃而谈,还顺带给严义讲起了关于这奚河谷的一些民间传说。
大致了解之后,严义招呼着休憩完毕的士卒再度上路出发。凉州叛军肆掠,只要还没到汉阳城内,就不能掉以轻心。
徐蔺跟在严义身旁,指着前方:“将军,等出了这河谷,天黑之前,我们就能抵达汉阳郡城。”
严义点了点头,等他回去重整好旗鼓,定要将这伙叛军通通剿灭。
然则快要走至出口处时,前方河畔的平野之上,立着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披头系巾,露着右边臂膀,尽是叛军装束。
与此同时,后方也响起了沉重的步伐声,以及战马的咴咴低鸣。
驴草的玩意儿!
这句骂词从严义咬紧的牙缝中蹦出,他深吸完一口气后,总算明白了。怪不得这两天羌人不见了踪影,合着早就在这儿等着他们。
去路和退路俱被羌人封死,值此一战,十死无生。
严义的脸上露出少有的凶狠之相,凝聚的眉峰之下更是眼神决绝。他将手中长枪一指,朝向前方那些数以万计的叛军,啸吼冲天:杂碎们,来啊!
第二八三章 等一个人()
河谷右侧的高山,在其接近顶峰的位置,有一块横生突兀的巨石。远远看去,就像天上的某位谪仙人施展大神通,将这块巨石硬生插进了陡峭的山壁之外。
站在巨石上的共有三人,呈‘品’字形站立。一名中年文士,以及两位羌人的大豪帅。
两位豪帅的来头不小,一位是负责进攻汉阳的句就羌首领滇吾,另一位则是负责陇县周围的罕羌首领,弥定柯。
为什么盖勋一直找不到滇吾的队伍,就是因为他率军来了陇县这边,同弥定柯共同对付严义。
至于这位中年文士,相信不必说都知道,董卓的女婿——李儒。
而那位在汉阳城内监控姜家的魁实男人,见到李儒,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上一声姐夫。也是李儒向他承诺,只要搞定姜家,就会在董卓面前替他谋个校尉的职位。
这场叛乱,就是李儒向董卓证明他实力的最好作品。
从最初的谋划,到后来暗中牵线搭桥,进行布局落子,将整个汉王朝的大军玩弄于鼓掌,皆是他一人之力。
陇西这边的羌人豪帅,九成都和董卓攀有交情。他们敬重于董卓的义气豪爽,并立下誓言,愿意听从董卓的调遣和指挥。
至于陇西以外的那些羌人族支,多年饱受当地汉家官吏的压榨剥削,生活得极为困苦艰难,心里对大汉朝的统治早就是一万个不满。
积攒的怒气聚在一起,只差一个点燃的火苗,就能将其彻底引爆。
而李儒,就是这根火苗。
他带上钱财,面见各地的羌人首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怂恿得这帮羌人对汉王室的愤怒高涨。在他的煽动之下,不久就爆发了这场叛乱。
董卓起初只是想在陇西,当个山高皇帝远的执宰者。反正这些羌人大佬都跟他关系不错,想要统治陇西这一带,轻轻松松。
然则当李儒加入之后,这位满腹谋略的儒士对此不敢苟同。
既然有实力,为什么还要偏居一隅。就算在凉州当了皇帝,也依旧是个穷皇帝,有什么意思。
这番话令董卓醍醐灌顶,他是个腹有大志的野心家,能够吃肉,就绝不会碰骨头。
而何况,前些年他替朝朝廷东讨黄巾,耗费钱粮士卒无数,功劳没捞着不说,最终还受了牢狱之苦,罢官免职。
如此不公的对待,若还能忍,那他就不叫董卓了。
岳婿两人一拍即合,董卓想要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李儒则是想向董卓证明自己的价值,帮他开拓更为广阔的版图。
这番话令董卓醍醐灌顶,他是个腹有大志的野心家,能够吃肉,就绝不会碰骨头。
而何况,前些年他替朝朝廷东讨黄巾,耗费钱粮士卒无数,功劳没捞着不说,最终还受了牢狱之苦,罢官免职。
如此不公的对待,若还能忍,那他就不叫董卓了。
话说回来,三路大军共同出发,两路损兵折将大败而退,只有董卓这里安然无恙。将来此事上报至朝廷,天子会怎么想,满朝大臣又会怎么想?
到那时,董卓必将成为抗击叛军的主要力量,据守关中。
等到坐稳关中之后,下一步就是将獠牙慢慢往东伸向洛阳。
当然,这也需要新的契机才行。
李儒给这个计划定的期限,十年之内。
下方河谷的战斗激烈,李儒却无心观赏,他将两只手掌弯曲成半圆,十指抵在一起。从他的角度,透过双手合成的圆圈望下,仿佛这一双手笼罩了整个河谷。
身旁的两位豪帅见李儒气定神闲,再加上刚刚又特意放走一名汉人,他两有些弄不明白,发着撇脚的汉音问道:“李功曹,我们还在等些什么?”
“不着急,且再等等,正主就快来了。”
在董卓麾下挂名决曹掾史的李儒微敛双眸,绽放寒光。他故意让人放了个鱼饵出去,为的就是要钓盖勋这条大鱼。
早些年前,董卓就曾多次拉拢盖家。结果嘛,自然是盖勋不识好歹,还斥了董卓一番。
董卓心中虽有不忿,但念及盖勋在凉州的声威,事后也没有对他痛下杀手。
然则到了李儒这里,这位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谋士先生,他的宗旨就是替董卓铲除路上一切的绊脚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严义如此,盖勋也同样难逃此劫。
如果此番盖勋来了,李儒就趁机将其带来的汉军一网打尽;如果不来,回去就让董卓状告他个玩忽职守,见死不救,眼睁睁的看着数千汉军将士陷于死地。
或许在外面,两军相遇会有无数种的可能性,然而在这谷内,就只会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死。
两位豪帅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眼前这位文绉绉的汉人文士,看似人畜无害,但他眼眸深处的那抹阴毒,令他们都觉得后背生寒。
河谷内的战斗快要接近尾声,汨汨的鲜红血液在原野上流淌,给那些白色的小花换上了新的色彩。
数万叛军围攻之下,严义及麾下没了马匹的汉军将士,能够死撑到现在,已然超出了许多人的设想范围。
整个河谷长近二十里,中间这一片,几乎全是汉军将士的尸首。
严义背靠两名近卫,拄着枪杆,面庞和衣甲上尽是粘稠的血液。他环顾四周一眼,如今还能战斗的将士,不过百余人。
只需再过片刻,他们就都会死绝在这里。
“阿大,阿二,你两带着弟兄们投降吧。”
体内气机紊乱的严义喘着粗息,心中的希望磨灭,嘴里的语气也变得沉重了起来:“这场仗是我们输了,再打下去,一个也活不了。”
天地间,有过瞬间的死寂。
山风拂过,同样从西北方向吹来,却再无半点凉意,只有从头到脚的彻骨之寒。
回想当年,他从并州出发赴任西凉,带了二十名身手拔尖的家仆护卫。而如今,就只剩身后背靠的两人而已。
怎么着,也得留个带信儿的回去。
“将军,那你呢?”背后的两名汉子同样是呼吸急促。
“我是大汉的将军,断然没有被叛军俘虏的这种说法。”严义平淡的语气里,有着不容置疑的果决。
说完这句,他反而有些释然了,微微偏头,多了一份寻得归宿的宁静:“到时可能还要麻烦你两,把我的尸首运回,告诉我父亲,他的儿子是堂堂正正的战死沙场,没有给他丢脸。”
“韩步武愿随将军,誓死不降!”
不等两人做出回复,距此不远的一位百夫长,将手中断截的长枪捅透冲来的叛军士卒,虎吼连天。
背靠严义的两名汉子,心照不宣,默默的念了声:“我兄弟二人,亦如此。”
许多士卒已经无力发声,可他们仍然缓慢的团聚到了严义周围,用各自行动表达着奋战到底的决心。
第二八四章 吾辈往,雄天下()
靠拢过来的士卒们灰头土脸,浑身上下流血的伤口多得数不清楚,全凭着心底的意念,强撑最后一口气,与叛军鏖战厮杀。
凉州甲骑创建于两百年前,光武帝时期,伏波将军马援为针对羌人游骑而精心打造的重甲骑兵,在克制羌骑这一方面,起到了莫大的功效。
多年的传承,数不清的凉州汉儿郎以入甲骑营为荣,没想到传至今日,居然要全军覆没在这河谷之中。
“将军,下令吧!”
士卒们望向严义,投来的目光里眼神决绝,视死如归。
“且让我等,最后在吼一次出征时的壮言。”
严义卯足体内气劲,朝着周围士卒高声大喊:“凉州甲骑,袍泽何在?”
“吾辈往,雄天下!”
仅存的数十人推开身前羌兵,仰天激奋大吼。
严义此刻也扔掉了手中长枪,拔出插入地面的大砍刀,猛地冲上前去,将前方杀来的叛军士卒,从天灵盖往下的整个身躯劈作了两截。
滚烫的血液溅了一脸,严义口中爆发而出的仅有一个字,声雷滚滚:杀!
“杀杀杀!”
士卒们齐声呼应,于死亡的边缘,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双方再度厮杀到了一起。
长枪断矛,尸体横陈,流动的血水,惨痛凄厉的吟呻哀嚎,将这座静谧祥和的世外桃源,彻底变成了地狱里的修罗场。
山壁上的李儒稍微望了眼下方,脸上没有丝毫怜悯与同情,有的只是平淡如常的无动于衷。在他眼里,只要能够达到目的,死多少人,都无甚紧要。
流往渭水方向的河畔,扬起了烟尘。
李儒嘴角微微斜勾,浮露起不出所料的得意笑容,道了声:“呵,来了。”
火焰般的赤菟四蹄横冲,率先杀入谷内,从背后突击,撞得前方的羌人士卒人仰马翻。破开一道裂口之后,紧随其后的汉军骑卒,接连不断的加入到了战场之中。
待到这股子汉骑全部进入谷内之时,那道破开的防御裂口又重新合上,比起之前,严实了何止数倍。
李儒脸上明显很是失望,眼中添了几分阴骘。
他,失算了。
来的汉军尽是骑卒,人数大概在两千左右。他这些天辛辛苦苦布局这么久,想吞掉的可不止这么点儿人!
“盖勋老儿,你可真是老谋深算,是我低估了你。”李儒略显愤懑的低声说着,眯合起的双眸里寒芒跃动。
在李儒看来,盖勋是害怕前来送死,又不肯背上见死不救的罪名。于是就使出这么一手,派个两三千人来意思一下,不管救不救得了,起码态度到了,也不会让别人揪住辫子,坏他名声。
而事实上却是,汉阳城内人心不稳,盖勋和吕布必须留个人坐镇城内。吕布执意要来,因为这件事情交由任何人去办,他都不会放心。
于是盖勋留守汉阳,城中骑兵大半调给了冯御去押运粮草,剩下的仅有三千不到,故而只分给了吕布两千余骑。
此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和叛军交锋,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救援严义等汉军将士回城。
李儒由于儿时的性格影响,导致其心态卑劣,所以看人看事的时候,总会往阴暗的方向去想。
吕布手握画戟,骑着赤菟趟过河水,目光焦急的四处扫动,于茫茫战场之中,寻找着严义的身影。
手中画戟翻旋飞舞,如噬人的猛兽发出阵阵低吼,将一名名袭杀而来的羌人骑卒挑下马背。
战场之中的吕布却无心杀戮,应付着周遭敌人的同时,放眼望去。河谷内一片混乱,无数叛军士卒的身影在眼帘晃动,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耳中,根本听不清在喊些什么。
两千骑融进战场,在近五万叛军的围剿之下,如泥牛入海。
河谷南北长达二十余里,汉家骑卒在这里面的行动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不是人人都有赤菟,也不是人人都有吕布那般骁勇的武力。
还未走至半途,这两千汉骑就被左右两翼不断进攻冲锋的叛军冲散,散落各处。
河流上方,严义身边仅有七八名士卒还在强撑死战,作为主将的他气力也几乎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