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人带马,一枪贯之!
腾跃半空的战马重重摔在了里飞沙扬起的前蹄之下,双腿夹着马腹的梁纲也一同随之坠地,本来放言要斩杀马超的他,被摔了个七荤八素不说,咽喉处更是鲜血狂涌。
“你、你……”
梁纲抬头仰望起高坐的马超,声音里透着恐怖惊骇的沙哑,他拼命的用手堵着溢血的咽喉位置,可仍旧没能说完一句,便咽气身亡。
仅仅一合,梁纲战死。
马超瞥了一眼地上的敌将尸首,脸上表情很是失望,袁术好歹也是一方大佬,怎么就派了这么个弱鸡将领统兵。
他还没有过瘾,敌将就已经死了。
好不容易才等来袁术军,马超哪肯就这样收手,他望向迎面杀来的袁军士卒,手中长枪斜握,卯足体内气机,猛地大吼一声:“马超在此!”
袁军士卒听得这声大吼,想到刚才梁纲给出的承诺,顿时蜂拥而来。后面冲锋的步卒根本还不知道,他们的将军梁纲,已经折在了这员小将手上,而且连一合都没能撑住。
望着滚滚冲向自己的敌军,马超稍稍活络两下肩部,眼眸中兴奋之色大涨,长枪一转,跃马冲向前方。
疾驰的里飞沙冲进敌阵,好似一名游泳健儿,猛地栽进翻滚激流的海浪里,溅起一大团雪白浪花,撞飞了一排排接踵而来的袁军士卒。
长枪所至之处,血雨翻洒。
根本无人可当。
三千羌骑跟在马超身后,将突破的裂口越撕越大。
袁术军这个时候终于意识到了敌军的可怕之处,他们虽有万人,可根本架不住羌骑的突杀。几个来回冲锋,便将他们的阵型打乱,切割成了十几小股,致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左右也被打乱成散沙。
阵型一乱,又少了大将指挥,袁军士卒眨眼间就开始溃散败亡。
“不要乱!给我顶住!顶住!”
袁军中的校尉们大声呼吼,想挽救败势。
然则此刻,哪还有人愿意听他们指挥,三千羌骑不断来回冲锋,收割着鲜活的生命。就像是一群饿得嗷嗷叫的野狼在羊群里肆虐,手中的兵器,就是他们最为尖利的獠牙。
“别让这些家伙逃了,给我杀!”
马超见袁军呈溃败之状,哪肯就这样轻易的放他们逃走,当即大喝起来。就算不能全歼袁军,也至少要给他们在灵魂深处,烙上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
袁术军在前方逃亡,马超率军在后方狂追。
由于马超从战马到甲胄兜盔,皆是雪白,驰骋的身影好似一阵激进的漩涡飓风。所以在此战之后,马超声威大震,在袁术军中,被冠以了‘白夜叉’之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回到军营,羌骑们在归途中,俘获了不少辎重物资,通通带回军营。
下了马背,马超将兜盔交于亲兵拿着,接过递来的凉水大饮了两口,脸上满是快意舒坦:“痛快,哈哈哈……痛快!”
这一仗没能俘虏多少敌军将士,究其原因,是马超懒得俘获那些倒地哀嚎的伤兵。这些人带回军营里不仅耗费草药,还得搭上许多口粮,马超认为实在没有必要。
最后还是逄纪坚持,才捎了几十个袁军士卒回来。
一番审问之后,逄纪对袁军的动向大致有了了解。
“孟起将军,下次若有敌情,还是请您三思而行,切勿冲动,以免重蹈颜良的悲惨下场。”逄纪捻动下颌短须,他知道马超不喜欢听这些嗦,但他作为随行军师,还是有必要劝谏一番。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哪天吃了败仗,主公问责,他也好有个说辞。
“逄军师,某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实话与你说罢,这些时日我带人外出巡哨,虽然没能等到袁术大军,却也早已把周遭都转了个遍,地形如何,有无设伏的可能,我心中有数。”
此番打了胜仗,马超心情不错,也就对逄纪坦诚以告。
当初在攻打兖州的时候,马超就被于禁阴了一次,差点中伏身亡。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经过那次事件,马超长了不少记性。
再加上这些年受责罚时的兵书抄写,即便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马超也具备了一定的战略眼光。
逄纪听完之后,这才发现,眼前的青年将领,早非昔年的西凉莽将,当即后退一步,拱手致歉道:“是吾小觑了将军,我在此向将军赔罪。”
马超摆了摆手,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另一边,从前方溃败的袁军士卒,一连往南逃了近百里,才逃回到纪灵所率的主力军营地。
“什么,先锋部队全军覆没!”
听着眼前狼狈不堪的士卒禀报,纪灵神色大惊,那可是足足三万兵马!
逃回报信的士卒点了点头,向纪灵诉苦起来:“敌军突然出现,又全是骑兵,尤其是对面的白甲骁将,尤为厉害。咱们的步卒阵型几下就被冲垮,首位不能相顾,弟兄们坚持不到多久,就没了士气,大伙儿各自逃命……”
“梁纲呢!他干什么吃的!”
纪灵猛地一拍桌子,黑着张脸,大声喝问。
见到纪灵发怒,士卒浑身战栗,垂低起脑袋,怯声回答:“梁将军自恃勇武,带头发起冲锋,结果被敌将一枪挑死。”
一枪就挑死了?
纪灵心中莫名的有些发凉,要知道,梁纲的实力可不弱啊!
即便是他,要胜梁纲也得在十合左右。一合击杀,莫说是他,就是主公帐下,亦无人有此本领。
纪灵挥了挥手,让士卒退下。
随后,纪灵独坐帐内,深皱起眉头。
看来,得另做打算了。
第九三六章 汝南()
豫州以南,与荆、扬两州交界之地,是为汝南。
当年蛾贼暴乱之后,汝南地区声势浩大,尽管后来被朝廷强行镇压,但小规模的流寇仍旧数不胜数,时常滋扰汝南各地,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直至近几年新的郡守上任,多用贤吏,汝南一带才渐渐安稳下来。
新任的汝南郡守姓钟,单名一个‘繇’字,颍川长社人,今年四十有九。
相传年少之时,钟繇与叔父钟瑜去往洛阳,途中对面走来一个道袍破旧的游方术士,看到钟繇后就对钟瑜说:“此子面相富贵,将来必有大成就,不过他此生会有两次水淹之祸,请远离水祸而行。”
道士走后不久,钟繇与叔父从一座桥上经过,本来温驯的坐骑忽地发起狂来,将他掀落入河,差一点就被河水淹死,幸好被人救了回来。
念及方才道士之言,果然应验,叔父钟瑜这才明白遇见了世外高人,赶紧回头去寻,结果却如何也寻不着那道士。
自此之后,钟瑜对他的这个侄儿格外器重,也时常叮嘱钟繇绕水而行。
汝南郡很大,在豫州六郡之中,几乎占据了总面积的一半。
钟繇能够坐稳郡守之位,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站在他背后支持的庞大钟家。
钟繇的祖父钟皓,与颍川地区的陈、荀淑、韩韶三人并称为“颍川四长”。其学识渊博,门下学生千人,朝廷曾多次邀请其出山为官,都遭他拒绝。因其高尚的品格,加上渊博学识,所有在整个豫州都具有很高的威望。
汝南这个地方,本是袁家的地盘。
提起汝南袁氏,当今天下谁人不知,那可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庞大氏族。
然则,十几年前,蛾贼爆发之初,汝南当地的官府士族遭到大肆屠杀。袁氏族人在关键时刻,弃了汝南当地的官吏、百姓,悄然南迁至淮南,躲过了这一劫难。
可也因此,致使许多人都对袁家怀有怨言。
相比之下,豫州其他的陈、荀、钟、郭几家大族,尽管遭到了蛾贼的猛烈冲击,却仍旧组织兵力顽强抵抗,最终与朝廷联合,强行镇压下了这场暴动。
所以即便后来袁术派孙坚打下过豫州,统治也没能长久。孙坚死后,豫州重新沦为颍川世家的盘中之物,直至后来,兖州牧曹操大力提拔荀、陈等世家子弟为官,才勉强将豫州收入囊中。
可惜好景不长,曹操在兖州的大败,导致后来豫州分裂为众多派系。其中小部分支持归顺吕布,毕竟吕布对豫州世家也是颇有重用,不少有才干的世家族人接连被调往长安,在天子殿前任职。
当然,大多数世家还是选择了作壁上观,两不相帮。
唯一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一向处于中立阵营的钟家,这一次却罕见的站在了曹操这边。
就在前不久,汝南郡守钟繇拒绝了高顺驻军汝南的提议,并且在此之后不久,将北上讨吕的荆州军引入汝南,与高顺在里丘展开对峙。
这一举动无疑是昭告天下,他钟家要与吕布为敌。
刘琦带着十万荆州军入驻汝南,声势浩大。加上钟繇之前罗集的汝南兵马、以及一些反对吕布的地方势力,双方兵马合在一起约莫近二十万人。
汝南郡府。
取下兜盔的刘琦露出一张略显英气的脸庞,在他左右站着蔡瑁、张允两员大将,一众荆州将领依次跟在二人身后。
望着堂中身穿郡守官服的儒气男人,刘琦拱手抱拳:“侄儿见过叔父。”
见到刘琦,钟繇显然颇为高兴,当即站起身来,绕过身前矩形的长方案桌,快步走了过来,笑着说道:“许久未见,你竟也这般大了,记得我上次来荆州小住,你可还是个小不点。对了,这些年,景升兄可还好?”
“承蒙叔父挂念,家父一切皆好。”刘琦如实回答。
钟繇点了点头,招呼起刘琦等人各自落座。
前些时日,朝廷将刘表从宗室谱上除名,冠以‘叛贼’之名,钟繇起初还担心爱惜名声的刘表会因此而一蹶不振。如今听刘琦说起没事,他也就放心了许多。
一番闲絮之后,话题自然聊到了军事方面。
先是袁绍军先锋大将颜良被杀,后是袁术军在山桑遭马超杀得大败,这对被世人看重的袁家兄弟,竟先后吃了败仗。
而抵在汝南前方的吕布军大将,同样也是名声很响的人物,据说他统兵至今,从未有过败绩,乃是吕布的绝对心腹高顺!
“叔父不必长他人志气,侄儿此番领兵前来,就是要拔了吕布的这颗虎牙!”对于钟繇的担忧,刘琦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他的声音铿锵,带着莫大的自信。
作为刘表的长子,刘琦今年已经不再年轻。
时光荏苒,父亲刘表对他的关心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娶了蔡氏之后。蔡氏表面上对刘琦关爱有加,暗地里却屡屡刁难,至于其中缘由,刘琦心里清楚。
蔡氏生有一子,名为刘琮。
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刘琮想要继承父业,兄长刘琦无疑是这条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刘琮如今还小,很多事情还不明白,可作为母亲的蔡氏,自然会为他铺好前面的路。
即便刘琦不与弟弟刘琮相争,蔡氏也绝对会想尽办法的除去这个隐患。
就在刘琦日日忧愁之际,刘辨登门找到了他。在刘辨的巧言令色下,刘琦也为了证明自己,向父亲提出了领兵讨贼的请求。
刘表年事渐高,早已没了建功立业的豪迈雄心,只想守稳荆州之地,可他见儿子如此意气蓬勃,颇有几分自己年轻时的风采,心中很是高兴。
另一方面,刘辨又献计蔡氏,言吕布如何如何凶悍,刘琦此番领兵,只会是凶多吉少,万一死在了外面,岂不省去了一番功夫。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侥幸得胜,也可以在归来的途中,安排杀手伺机铲除刘琦。
蔡氏听刘辨这么一说,心情大为高兴,当晚就向刘表吹起了枕边风,说刘琦年岁不小,也该出去历练历练。否则没有功勋业绩,将来很难服众。
内外使劲儿,起初如何也不肯出兵的刘表,竟也答应了下来。
第九三七章 战败()
在汝南郡城歇整些许时日,刘琦率军向北推进。
双方在赭丘城以东三十里的原野,展开对峙。
高顺军八万,刘琦、钟繇军十七万,建寨驻营,暗地里互相试探。
大战一触即发。
高顺军的驻营。
来往巡逻的哨卒持握长兵,神情严肃,一双双眼睛警惕的左右巡视,整个军营内外,部署之森严,别说敌军细作,就是一只苍蝇都别想钻进。
双方交战,最忌军情泄露。
熟悉高顺的人都知道,高顺行事沉稳持重,从来不会犯轻敌、大意的失误,对事物的审视度量,几乎一丝不苟,说是心细如尘也不为过。
高顺为人刚直威严,不喜饮酒谈笑,而每每当他看起地图时,则如同入神进画一般,整个人可以长时间的一动不动。
因此,吕布麾下不少熟识的将领都喜欢玩笑称呼他为‘高木头’。但即便如此,高顺在军中亦是深得将士们的爱戴。
高顺大权在握,自然免不了一些小人的妒忌眼红,甚至有人私下向吕布进谗,言高顺兵权过重,若生异心,必为大祸,请谨慎防之。
吕布对此一笑置之。
主帅大帐里,身穿将军甲的高顺正襟端坐,目光炯炯有神,眼睛上方的两条卧峰眉稍向外张,国字脸上神情专注。透过帐顶的光线落在他的脸上,将他刚毅的轮廓勾勒得棱角分明,散发出一股阳刚而稳重的大将气势。
前几日,捷报接连传来,先是麴义在东郡大破袁军大将颜良,接着又是他的女婿马超在山桑斩杀袁术军先锋梁纲,将袁术大军威迫得倒退数里……
而原本据守陵的张辽也将兵马分出了大半,向豫州西南方向推进,一路上以无敌之势横扫各地县乡,直至昆阳,准备配合从关中出兵的张鲁,将从南阳方向进军的张绣,一举歼灭在他的老窝边境。
其他几路大军都在努力的斩将杀敌、捞取功勋,唯有高顺按兵不动。
他与荆州军已经对峙有大半月了,这些时日,双方试探性的交锋过几次,每次都是点到即止,谁也没有亮出底牌,可越是如此,南边的局势就越是紧张,连带空气里都弥漫着浓烈的火药气味,一触即炸。
将目光从地图上收回,高顺眼神深邃,荆州军打得什么主意,他心里清楚,无非就是想把他牢牢耗死在这里,阻止他向兖州进行回援。
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先锋军虽然战败,但这仅仅只是开头,等到他们的主力大军压进时,那才是真正的战争开始。
所以,高顺必须得尽快解决掉南部的荆州军和汝南军,然后向其他路进行增援,以缓解他们线上的压力,从而为主公的正面战场,赢得更多的时间。
然则令人愁闷的是,荆州军挂帅的刘琦虽然主战,但他的随行参军蒯越却是坚持走消耗的路线。此人不仅出身望族,更是刘表手下极具智谋的贤能,刘琦对他也是多有倚重,遂听取了蒯越之策。
得想个法子,诱荆州军主动出击才行。
高顺揉了揉额头,再度思索起来。
“将军,大事不好了!”
此时,外面风风火火闯进一员将领,体大腰粗,乃是骁骑校尉潘凤。
高顺略带责备的看了潘凤一眼,后者立马就意识到了行为太过鲁莽,于是退出帐外,在外边大声禀道:“将军,末将潘凤,有事求见!”
高顺道了声‘进来’,潘凤这才正规正矩的走进。
“将军,方才接到战报,张辽将军在昆阳以南遭到张绣伏击,伤亡巨大。昆阳告破之后,他率着残余部众,正向陵方向退走。”潘凤神情尤为凝重的禀报起来。
什么!
听得这个消息,高顺眼眸压敛,心中为之一沉。
张辽的统兵能力毋庸置疑,他出身将门,从小就熟读兵书韬略,不仅弓马娴熟,排兵布阵也同样不在话下,是下一辈中被主公吕布寄予厚望之将才。
然则,张辽居然败了,而且败得如此之快,令人来不及反应。
这个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包括高顺在内。
在众多讨伐吕布的诸侯中,就属张绣兵马最少,仅仅三万人,和袁绍、刘表这些动辄十万二十万兵马的大佬,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然则就是这样一个藏在南阳、名声不显的家伙,居然击败了张辽!
高顺皱眉,根据校事署暗谍的情报,昔年董卓死后,张济引兵入荆州,与刘表交战,中流矢而亡。张济膝下无子,侄儿张绣便继承了张济的兵马,成了新的掌权人。后来刘表派人召诱,谈判成功之后,遂将南阳借于张绣栖身,同时也利用张绣抵御荆州北方的外敌。
但关于张绣的情报,除了勇猛之外,校事署并未给出过其他的有效信息。
若是光凭勇猛冲阵,绝对不至于将张辽打成这个落魄模样。
“来传消息的人呢?”
高顺从思绪中回过神来,问向潘凤。
“就在帐外。”
“叫他进来,我有话问他。”
潘凤点了点头,提高声量喊了声‘进来吧’,帐外便有一名神态憔悴的士卒走进,浑身染了许多尘泥,风尘仆仆,显然是经过了多日的奔波劳累。
“小人拜见高将军。”尽管身心疲惫,士卒仍不忘抱拳见礼。
高顺让他坐下说话,然后询问起来:“把你知晓的遇伏经过,全部说一遍与我听听。”
士卒说了声‘是’,回忆起数天前的那场伏击战。
当时,张辽是先接到了汉中郡守张鲁的书信,称已经袭取了张绣后方的大本营宛城,要张辽在前方拖延张绣几日,等他捣毁了老窝,再来个前后夹击,一举灭了张绣这股势力。
后来,张绣似是得知了这个消息,连忙率军回撤。张辽思虑之后,分了一部分兵马驻守昆阳,以防万一,结果却中了张绣军的调虎离山之计,丢了昆阳不说,还被张绣引进一处死谷。
激斗之中,张辽被流失射中胸口,然后又遭张绣手里的长枪给挑伤了右肩,若非手下将士死战,可能他们全都已经葬身在了谷内。
…………
(朋友们,情人节快乐啊!作者君在此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愿看本书的单身汪们,早日找到另一半……)
第九三八章 高顺的思虑()
听完士卒心有余悸的回忆,高顺低沉起眼眸,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