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脱贫致富奔-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膏状。夏晓晴熄了灶火,等锅里的温度降成了六十度左右时,把二郎买回来的蜂蜜倒了进去,并把它们搅拌均匀,然后分别用陶罐装了起来,也用蒸煮的方式杀了菌。
  ~~~~~~~~~~~~~~~~~~~~~~~~~~~~~~~~
  有许多人问那个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偏方,我只知道骨髓汤是怎么熬的,那个中药方子弟弟家已经交给了一个军医大做了医学研究,还签了保密协议,所以没办法在这里讲。
  骨髓汤的做法是:牛胫骨两根、羊胫骨三根,胫骨敲断成两半备用。准备好的胫骨需要稍稍除一下血水,然后放到砂锅里加水熬,要熬上四、五个小时左右,以前我外婆每次都要熬上一个早上,熬成那种白色的浓汤,最后熬出来的汤很少,只有一小锅,只够两天的量,每天吃三次一次一中碗的量,最好是在饭前吃,要把骨髓也掏出来吃了哦。(因为里面不能放调料,那汤的味道超级难闻,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下的。我以前去外婆家闻到这味道,连饭都吃不下。)
  关于中药,其实也可以找其他的老中医开方,因为弟弟也吃了其他大夫开的药。
第四十五章 地主婆

()
 “大姐,这三罐枇杷膏是给爹吃的,润肺止咳效果很好,家里有人咳嗽也可以吃。这枇杷膏每天早晚给爹各吃一次,每次取一勺用开水调开就可以了。这三罐是固元膏,专门给娘做来补身子的,每天早上给娘吃上一勺就可以了,这个直接吃就可以了。只是这固元膏脾胃不好的人不能吃多了,怕积食。娘现在身子还有点弱,不能大补,等再缓和一些,就可以改为每天吃两次。”夏晓晴指着做好的膏药,给夏大姐一一讲解道。“切记不要用沾了水的汤勺去取膏。”
  “好的,我都记住了。只是二妞,这些是谁教你做的啊?”夏大姐疑惑道。
  夏晓晴知道大姐会问,早就编好了一套说法,于是便说道:“姐,早上我去抓药的时候,秦大夫出诊去了,没在济世堂里。看我等得着急,上次给我偏方的伙计,就偷偷告诉我,让我去回春堂找胡大夫,说那胡大夫开的药方比秦大夫有效,药钱也便宜。想那伙计也不会骗我,我就去了回春堂。这枇杷膏和固元膏都是,那胡大夫跟我说的,他说爹娘的病除了吃药,还需要靠膏药食补。这些膏药,每日吃上一点,爹娘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这段时间爹娘的病已经大好了,贸然换了药方,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夏大姐虽然对秦大夫印象不好,但还是怕换了大夫,又让爹娘的病反复。
  “不会的,大姐。我把胡大夫的药方跟秦大夫方子比对了一下,差不多就是剂量上有点不同。你就放心吧。”夏晓晴眼睛一转,继续忽悠大姐。
  夏大姐听了妹妹的解释,放下心来不再追问了。
  晚上吃过晚饭后,夏晓晴给爹娘汇报了关于早上买地的具体情况。周二魁带着妻子也特地赶来说明情况。
  果然不出夏晓晴所料,夏家爹娘都无比同情刘家的遭遇,感慨刘家儿女的孝顺,都夸奖女儿做得对。夏晓晴趁着父母心情大好,把自己要买河滩地搞养殖的事也说了出来。陈氏一般不管事,又觉得女儿懂事,她也信任女儿,所以也不反对。夏仕齐虽然知道女儿头脑灵活,但还是觉得她毕竟年龄太小,阅历不够,怕她想的太过容易,最后反倒折了本钱,也就不太愿意买河滩地。
  夏晓晴看到父亲神色不对,知道他必然是不太愿意,就连忙朝周叔和大姐使眼色,让他们帮忙劝说。
  周二魁本来就觉得二妞的想法可行,就大力地劝说起来。夏大姐也不是在一旁帮腔。夏仕齐先还坚持意见,只是架不住这么多人的劝说也就同意了。
  其实夏仕齐也在心里算计了一番才同意的,他想家里上次卖笋赚的钱,现在还有六十一两多银子。买刘家的五亩地要三十两银子,四亩河滩地要十两银子,在加上买鸭仔、鹅仔和盖棚子的开销三两银子,一共就要用去四十三两银子,这样家里也还能剩下十八两银子。而且下半年家里一共就有十一亩田地了,地里收的粮食也够一家人吃的了。家里的主要开销就是给自己和妻子买药,现在自己也好多了,在等一两个月身体好全了,自己也就能出去坐馆挣钱了,家里是定不会缺钱的,想到这些夏仕齐也就同意了。
  “二魁哥,明日一早还是请你陪晓晴和二郎去刘家村买地,这是买地的钱就先放在你这儿,这么多钱放在两个孩子身上我不放心。”夏仕齐让陈氏把买地的钱拿了出来,递到周二魁面前。
  “既然你放心,我就帮他们收着。”看到这么多银子,周二魁也有些不放心让两个孩子拿着,也就收下来。又对夏晓晴和二郎说道:“明日辰时,我在前面路口等你们,不要晚了啊。”
  “知道了,周叔。我和弟弟会准时去的。”夏晓晴笑嘻嘻的应道。
  ~~~~~~~~~~~~~~~~~~~~~~~~~~~~~~~~~~~~~~~~~~~~~~~~~~~~~~~~~~
  第二天一早,周叔就带着夏家姐弟到了刘四柱家,进门就看到赵牙侩早已坐在里面等着了,屋里除了刘家人和昨日来帮忙写契约的邻人外,还有两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壮硕的中年妇人。
  赵牙侩看到夏家姐弟进门,就赶紧帮忙给众人介绍。
  “这位是刘家村的里长,来帮忙做见证的。”赵牙侩指着其中一个衣着较好的中年男子说道。赵牙侩继续介绍剩下的两个人道:“这是河滩地的主家,叫张丰。这是他娘子。”
  看来这河滩地,自己能买得到了,夏晓晴心里一阵高兴。
  赵牙侩又介绍了夏家姐弟,然后就叫邻人开始写契,契约写好后拿给卖家盖了手印,里长也在上面签了字盖了手印。之后赵牙侩又把地契递给夏晓晴让她验看。
  这还是夏晓晴第一次看见古代的地契,觉得非常新鲜,又事关切身利益,便仔细读看了起来,那地契上载明土地数量、坐落地点、四至边界、和买地的价钱,都和夏晓晴知道的情况对得上号。夏晓晴觉得没有问题,就在上面签了字盖了手印,又让周叔把钱付给了刘四柱家和张丰。
  张家人数了钱,又拿出牙钱给赵牙侩,又塞了些钱给里长和邻人,便告高高兴兴地辞了。里长和邻人完成了任务,又得了好处,也跟着告辞了。
  看天色还早,赵牙侩便带着夏家姐弟往镇上走,因为夏家姐弟现在拿着的地契只是草契,只有到官府交了税钱,盖上官府大印才算具有法律效益。
  夏晓晴拿着新鲜出炉的红契一阵激动,这地契上写的是自己的名字,说起来自己也算是个古代地主婆了,哈哈哈哈······。
  赵牙侩看买卖已经做完,也没自己的事了,便告辞去忙自己的事儿了。走时又叫上了周二魁,说要给他介绍一个修补房屋的活计。
  夏晓晴想到自己的养殖事业,便准备再回刘家村。看到已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又忙了一早上肚子也饿了,就准备带着二郎在镇上随便吃点。
  “二郎,我们中午就在镇上随便吃点,等吃完饭我们再去刘家村。这镇上有什么好吃又便宜的?”夏晓晴还没在外面吃过东西,只有咨询夏二郎。
  “我们在镇上吃啊,以前爹带我在镇口吃过素面,味道可好了,我们去吃吧。”夏二郎一直记得几年前在镇上吃过的素面的味道,觉得那是他以前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行,我们就去吃素面。”夏晓晴看弟弟这么高兴,也就同意了。
  夏二郎带着姐姐来到以前吃过的面摊,又点上了两碗他喜欢的素面。


  面摊就位于镇口的街道旁,夏晓晴每次赶集时都会经过,只是平时没有在镇上吃饭的习惯,便没有留意。面摊很小,只有三张桌子,来吃饭的多是些干力气活的粗汉,穿着都有些破旧。面的品种也少,只有素面和肉丝面两种,素面每碗四文钱,肉丝面每碗六文钱,价格适中很适合下层百姓。
  摊主平日做惯了动作很快,几下便下好了面,端了上来,透亮的面汤上飘着少许葱花,和细细油点。夏晓晴满怀期待的吃了起来,只是吃下了第一口后她便后悔了,这完全是名副其实的素面,除了咸味就没吃出其他味来。“二郎,这就是你说的,好吃的素面?”
  夏二郎也惊于这素面的味道,正在郁闷,听二姐一说更是羞愧,便找起借口来,“我记着以前挺好吃的啊,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变味了,肯定是换了摊主。”
  二郎是爹带着来吃的,已经是几年前的事儿了,以前他年纪小吃过的东西不多,觉得外面的东西好吃,现在长大了口味丰富了,这几个月又被二姐做的菜养挑了嘴,自然就觉得变了味。
  “二姐,还是你做的面好吃。”夏二郎现在觉得还是自己家做的东西最好吃。
  夏晓晴在前世就不喜欢吃面,家里会出现的面只有两种,一种是泡面,另一种是袋装的味千拉面。这两种面都有共同的特点,味道好面筋斗。来到古代后,因为都是吃的手擀面,不存在糊面的情况,所以夏晓晴就在面汤上下足了功夫。自己这吃遍现代的人都觉得好吃,二郎当然会觉得好吃。“先吃点垫点肚子,晚上回去姐给你做好吃的去。”
  夏二郎听见姐姐的承诺,高兴坏了,觉得这素面也没这么难吃了。
  看见弟弟吃起来,夏晓晴也跟着大吃了几口,觉得没之前么饿了,便停下了筷子。夏二郎虽然觉得不好吃,但觉得浪费粮食不好,也还是把自己的那碗面吃了个精光,又把姐姐剩下的半碗面也吃了。
  夏晓晴也知道在古代粮食精贵不能浪费,但在前世生活了二十几年,已经养成了奢侈的习惯,一时半会儿还是改不过来。
第四十六章 养殖场
 草草地吃完午饭后,夏晓晴又带着弟弟往刘家村走去。此时刘家人才吃完午饭,家里男人们正坐在堂屋里,商量以后家里的生活安排。家里田地已经卖给了夏家,虽然夏家同意自家继续耕种,但每年要交回六成租子,剩下四成的粮食是远远不够自家人填饱肚子的。刘大贵就想跟几个弟弟商量看看,再去佃上几亩别人家的地回来种。家里没了田地,卖地的钱还了债,剩下的又要留着给爹治病,只靠两个弟弟在镇上打短工补贴,全家十一口人根本是吃不上一口饱饭,。
  刘家人看到夏家姐弟又走了回来,怕他们有什么要紧的事儿要说,就赶紧请他们进屋里坐下说话,又叫了刘大嫂过来陪客人。
  “二娘子,你们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是地契有问题吗?”地契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难道是···,刘大贵想到这里面色发灰,有些担忧地问道:“还是,你不想把地佃给我家种了?”
  “不是的,刘大哥。这五亩地我既然说了,就肯定是佃给你家种的,你就不要担心了。”夏晓晴看刘大贵误会,赶紧解释道。“我来是有点事想请你们帮忙的。”
  “找我们帮忙?”确认了夏家会把地佃给自家种,使刘大贵放下心来。但听闻夏家二娘子是来找自家帮忙的,刘大贵又有些不解,他不知道自家能帮夏家做些什么。但想到夏家的帮助,就热心地保证道:“二娘子,不用这么客气,你是我家的恩人,有什么事尽管说,我们一定给你办到。”
  “是这样的,刘大哥。早上你也看到了,除了买你家的地,我还买了四亩河滩地。”夏晓晴说道。
  “二娘子,你就不该买那河滩地,那地长不出粮食来,你上当了,那张家早就想卖地,附近的人都知道底细,没人愿意买。早上我就想插个空,偷偷跟你说说,哪知道这么快就把契立下了。”刘大贵觉得二娘子心好,肯定是受了张家的骗,才买了那河滩地。
  “刘大哥,那地的情况我知道。我买它来是有用处的,今天我就是为了这事来找你们的。”夏晓晴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我知道你家如今卖了地,再加上刘老爹的病,以后生活想必更困难了。那河滩地我家想在上面盖个鸭舍,以后专门在那里养鸭、养鹅,本来打算在这附近雇两个人帮忙喂养。”
  “既然离你家近,我就想着先过来问问你们家,如果你们家人愿意,就帮我家看着河滩地养家禽。只是我家也没多少钱,最开始每个月只能给你们一百六十文钱,等以后鸭、鹅卖了钱赚了钱,我再给你们涨工钱。”夏晓晴之前想过,这养家禽的工作两个人就够了,每个月一百六十文钱,一年下来也有二两银子,也能买上四石粮食了,是比外面的工钱少点,但是稳定。“这钱是少了点,但养家禽这活,两个嫂嫂也干得,你们全当是贴补家用。”
  刘家人正为今后的衣食发愁,听到夏家二娘子的话,都感激不已,觉得她真正是雪中送炭。
  “二娘子,没想到你小小的人儿就有一副菩萨心肠,之前救了我家公公的命,知道我家困难,又来帮衬我家,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刘大嫂拉着夏晓晴的手,抹着泪说道。“这钱不少,不少。”
  刘家几兄弟也是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道谢,又差点给夏家姐弟磕头下跪了。
  夏晓晴大囧,这刘家人也太淳朴厚道了,之前也是考虑到刘家卖了地生活困难,肯定急切地想找活做,自己这时雇他家帮忙,也是想到刘家劳力多,出两个人的工钱就当于找到一大家人帮忙,这样可以省下许多开支。没想到刘家人只看到自己的好,想到这些夏晓晴觉得自己有点卑鄙,在心里小小地鄙视了一下自己。
  “刘大哥,到时这盖鸭舍的活,也还需要几个哥哥帮忙,我会给你们付工钱的。”夏晓晴想到时帮忙盖鸭舍就给他家一个月工钱,就当是补偿了。
  “二娘子,这工钱这可不敢要,你帮了我家这么多,我们出点力也是应该的。”刘大贵坚持不收。“二娘子,你那天要盖就来叫我们,有什么需要准备的都可以叫我们帮忙。”
  “那行,工钱的事到时再说,这盖鸭舍的事儿,我还得回去仔细想想,等隔两天我再来通知你们。”夏晓晴准备回去把四亩地具体规划一下,争取做到合理搭配,循环利用。
  “要不,刘大哥。这两天你们先帮我,把那四亩地靠东边的两亩先开出来,再帮我买点苜蓿种子,趁中午日头大先晒上两天。”还是先做点准备功夫,免得到时太忙。夏晓晴从钱袋里拿出五十文钱,递给刘大贵说道:“这钱你先拿着,帮我买种子。”
  “用不了这么多,几文钱就够了。”刘大贵看到二娘子给这么多钱,不肯去接。
  “多了就先放在刘大哥你这儿,盖鸭舍也需要买东西,到时也要用钱的。”刘大贵想想也对,也就收下了,还发誓保证绝不辜负二娘子所托,会全心全意帮她盖好鸭舍的。
  ~~~~~~~~~~~~~~~~~~~~~~~~~~~~~~~~~~~~~~~~~~~~~~~~~~~~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两天后夏晓晴就拿着图纸带着小跟班夏二郎去了刘家村,经过她两天的思考,终于规划好剩下的两亩河滩地。
  和苜蓿地相连的那一亩半地,专门用来盖窝棚养家禽,东边养鸡西边养鸭、鹅,中间用篱笆隔开。鸭舍前面河边用木柱和渔网围成方形水池,用来放养鸭、鹅,白天就让它们在河里找食,可以减少饲料用量。
  最后剩下的半亩地,挖成鱼塘用来养鱼,平日鸡鸭的排泄物,就可以直接倒进去喂鱼。鱼塘和麦田之间挖水渠,直接引水到田地里,就可以把种小麦改成种水稻,这样就能实现夏晓晴每天吃米饭的目标。而且鱼塘也可以多放鱼苗,等秧苗稍微长大些,就可以把小鱼放到稻田里,这样既能肥田也不需要鱼料,还可以消灭稻田里的杂草。其实夏晓晴挖这鱼塘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它当成蓄水池,农业生产最怕干旱,如果遇到旱灾自己养的这些家禽可坚持不了多久。
  夏晓晴把规划图摊开来,给刘家人一一讲解。最先就是让刘家人不种麦子改种水稻,刘家人没种过水稻也不喜欢吃米饭,显得有些为难。夏晓晴知道他们的顾虑,向他们承诺以后种出来的水稻,如果刘家不要,夏家都会按市价折成银子给他们。而且还会把稻田养鱼收入的一成给刘家,如果家禽养的好也会有分红。
  刘家人看到夏晓晴的规划图都有些吃惊,他们从没想过能在田里养鱼,还把河面网住用来养鸭鹅。
  “这样能行吗?鱼不吃地里的庄稼啊?”刘大贵怕养鱼毁了庄稼,到时候全家人就要饿肚子了。
  “不会的,鱼只喜欢吃水稻的嫩叶,我们先养在鱼池里,等变成老叶在把鱼放过去就行。”夏晓晴解释道。“刘大哥,你不用担心,这都是农书上也的,肯定没问题,你就按我说的做就成。这几天先把养家禽的窝棚盖好,先把鸡鸭养上。”
  “那行,等割完麦子,我就把地改为水田,窝棚我们下午就开始盖。”刘大贵知道夏家二娘子的父亲是秀才,家里孩子也都会看书认字,既然夏秀才都同意了,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只是他不知道这些都是夏晓晴自己的决定,她准备先斩后奏,等收成了在告诉爹娘,启动资金本来只有三两,也在她软磨硬泡下变成了五两。
  夏晓晴又那了些钱给刘大贵,让他帮忙买盖窝棚的木材和围河需要的渔网,刘大贵接了钱就带着弟弟们忙活开了。夏晓晴也带着二郎去了镇上,她要让赵牙侩帮忙买鸡、鸭和鱼苗,这次需要的数量比较多,自己挨家收购太麻烦了。
  夏晓晴找到赵牙侩大概说了自己的需要,产蛋期的鸡鸭鹅各二十只,鸡仔、鸭仔、鹅仔各二十只,草鱼鱼苗五百尾。赵牙侩又习惯性的翻了一下小册子,就接下了这单生意,答应后天就把货源组织好,并且答应帮忙雇车直接送到刘家村去,夏晓晴提前付了定金。
  夏晓晴每天带着弟弟早出晚归,往返于家里和刘家村。两天后,刘家几兄弟就按照夏晓晴的规划,建好小型养殖场,鱼塘也挖了出来并放了水,紫花苜蓿也种下了。赵牙侩也按照之前的约定,把夏晓晴需要的家禽和鱼苗都送了来。
  买家禽和鱼苗一共花掉了夏晓晴四千三百八十文钱,又给了赵牙侩一百三十文牙钱,这一下就花去了夏晓晴四千五百一十文钱。盖窝棚买木料、买渔网、苜蓿种子又用去一百七十四文钱,夏晓晴五两银子的启动资金一下就只剩了三百一十六文钱。
  紫花苜蓿才刚种下去,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收获,夏晓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