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末之夺明江山-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这一点,徐义策马飞奔而动,手中长枪倏然刺出,带出一道刺耳的呼啸破空声。

    邓愈抖擞精神,不敢托大,等徐义的铁枪刺近,虎翼流云刀猝然荡起,在半空中将徐义的铁枪劈弹开。

    徐义似乎对邓愈的反应早有预料,他第一枪看似用力极猛,其实是虚招,只见徐义一抽枪身,然后对准邓愈身上的要害一连挑起四五道犀利的枪花,速度之快就像一道道银色电光闪过。

    邓愈脸色微变,暗赞徐义枪术不俗,随后拧起虎翼流云刀迅疾挡去,两人激战十余回合后,邓愈故意露出一个破绽。

    徐义见得,虎目顿时精光直冒,提枪就往邓愈露出破绽的腰部位置刺去,这枪式来的凶猛,一般人根本就躲闪不开。

    不过,邓愈的身体素质极佳,眼见长枪刺来,邓愈侧身一倒,然后单手撑住马背,身体猛地一转,立即站在了马背上。

    邓愈居高临下,挥动虎翼流云刀猛然砍向徐义的脑袋,徐义暗叫不好,这才明白邓愈是故意示弱,为的就是等这一杀机出现。

    徐义的生命遭到威胁,虎目内的惊恐一闪而逝,他猛然逼出无尽潜能,举起枪杆,运起全身力气抵挡。

    邓愈虽然年幼,但力气却颇为浩大,加上借势劈砍,这全力一刀的威力更是惊人。

    虎翼流云刀重重地敲击在徐义的长枪上,巨力袭来,徐义顿时有一种泰山压顶之感,双手把持不住,镔铁长枪直接被压下,狠狠地撞击在了徐义的肩膀上。

    徐义痛吼一声,面色苍白无比,只是,他还没有从邓愈的前一击中恢复过来,邓愈的虎翼流云刀又扑面劈来。

    望着冲向面门的犀利刀锋,徐义惊出一身冷汗,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替没落的大周效忠是多么的愚蠢,想到还没完成的将相之梦,徐义颇为不甘地闭上眼眸,静等死神来临。

    可时间似乎在这一刻禁止,徐义等了许久,想象中的一幕却并没有出现!

    等徐义再次睁开眼睛,邓愈已是策马远去,不过,徐义却生不出逃跑的想法,因为他正被数十柄犀利的铁枪指着,徐义心知自己此刻已经被俘。

    徐义可以算是整个高邮城的防御核心,他是否发挥作用,对周军守城有着直接影响,随着徐义被擒的消息传出,城中周兵战意全无,纷纷选择弃械投降。

    至于张士信,他被破虏军将士生擒时,还在府衙内与小妾厮混,破虏军将士把他从床上拎下来,他的脸上尤是一副不可自信的神色。

    城内战斗全部结束后,邓愈来到府衙查看被抓的张士信,这时,邓愈留意到抓捕张士信的破虏军将士正暗暗窃笑。

    邓愈心下好奇,正要开口询问,这时,邓愈看到张士信和他的三个小妾,正赤…裸着身体跪在大堂内。

    邓愈随意瞅了一眼,发现张士信三个小妾的姿色都着实不错,下一刻,邓愈看到的一幕让他忍不住大笑出声。

    跟在邓愈身后的常遇春、吕珍见邓愈毫无征兆的大笑,也是心下好奇,随着邓愈的视线望去,常遇春、吕珍也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原来这张士信的本钱实在太小,只有普通人的小拇指般大,不注意看的话,还以为是一条大蚯蚓!

    这么小的本钱还敢逞能,学人家夜御三女,活该被破虏军将士鄙视!!!

    这只是破虏军攻占高邮城过程中的一个小小插曲,第二天天亮后,邓愈下令将张士信斩首示众,并将他的头颅悬挂在南门城头。

    高邮百姓从南门经过,看到酷吏张士信那颗惊恐万分的头颅,纷纷拍手称快,虽然还有一个徐义没见到被处置,但张士信被杀,还是让高邮百姓狠狠地出了口恶气。

    对于徐义的处置,许多破虏军将领建议将他斩首示众,以安民心,特别是吃过他暗亏的常遇春,更是扬言要亲自操刀。

    邓愈看了看参军张煜,虽然张煜没有发言表态,但从他的眼神中,邓愈知道,张煜也是赞同将徐义这助纣为虐的愚忠将领斩杀。

    这结果邓愈颇为为难,徐义作为历史留名将领,不仅武艺不俗,在城池,处理政务方面也颇为擅长,正是知晓徐义的能耐,邓愈才没有在昨日对战时,直接将他斩杀,

    徐义默然地跪在堂下,他见破虏军文武都劝邓愈斩杀自己,也是心若死灰,这一刻,他只恨自己一步踏错,胸中抱负没有完全施展,便要陨落黄泉!

    捕捉到徐义眼中闪过的悔恨神色,邓愈突然朗声对徐义喝道:“徐岩川,以你的罪过,本应斩首示众,本帅今天给你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你可愿助本帅打理好高邮全府的政务?”

    邓愈此言一出,破虏军众文武纷纷露出惊讶神色,而徐义更是惊得呆立当场。

    张煜领会邓愈心意,当即大喝道:“徐岩川,大帅饶你不死,准你立功赎罪,你还不快快谢恩!!!”

    徐义被张煜这一喝,当即醒悟过来,连忙感激涕零地跪伏于地,发誓愿为邓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邓愈满意地点点头,破虏军众文武见徐义说得珍重,于是放下心中的反感,尝试着去接纳徐义。

    之后一月,邓愈在徐义的协助下,迅速接管整个张士诚辖地,同时,李恪、董清出兵占领怀远、寿春二县,自此,邓愈占据濠洲府包含濠洲、定远、寿春、怀远四县、盱眙府包括盱眙、泗州、天长三县、高邮府包括高邮、宝应、金湖、兴化四县,拥兵近五万,辖地百姓过百万,根基初成!,,。请:

第125章 称王建国() 
————

    十天后,盱眙破虏将军府,邓愈端坐首位,各文武都是入席,辖地拓展,马壮兵强,一众破虏军文武神情振奋,士气激昂。

    这时,破虏军首席谋士李恪率先出席,侃侃而谈道:“大帅当前坐拥三府之地,雄兵近五万,文有李云起、郭宏琰、张宁嵇、宋子轩、叶维章、徐岩川等人出谋划策,武有胡通甫、董擒虎、张志远、邓伯义、吕国宝、常伯仁、韩济真、祁明泽等将冲锋陷阵,文武班底深厚,王霸之基已成!”

    李恪话音一落,众文武齐齐出列称颂邓愈反元功绩,邓愈细细倾听,已是明了众人心意,当即徐徐起身,凝声说道:“诸公的赞语,实在过誉!本帅临危受命,诸位不以本帅年幼粗鄙,倾力相助,本帅异常感激,如今,本帅已为一军之首,威如诸侯,又还有什么可奢望的?”

    胡大海见邓愈没有称帝立国的意思,当即慨然出列,拱手谏道:“大帅此言差矣!今蒙古鞑子把持社稷,而各方汉族豪强割据一方,百姓无主,终日忐忑,如何安心?大帅智勇双全,仁义布于海内,濠洲、盱眙、高邮三府百姓无不希望大帅进登帝位,名正言顺,安抚人心,以讨鞑子!”

    邓愈闻言,枭目缓缓闭起,摇头说道:“数月前,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小明王’,建国大宋,已收汉人百姓之心,各路义军更是遥尊他为共主,如果本帅贸然称帝,必成众矢之的!”

    如果说邓愈没有称帝的心思,那是绝无可能,只是邓愈知晓,眼下还不到称帝的时机。

    毕竟此时的元王朝虎威犹存,历史上,韩林儿刚称帝没多久,便遭到元王朝的倾力打击,韩林儿、刘福通等大宋高层被元军撵得如同丧家之犬,最后,只能卑躬屈膝地投靠朱元璋,成为朱元璋凝聚民心的工具,在失去利用价值后,更是被朱元璋溺死于瓜步。

    再者,一旦称帝立国,便再无退路,如果实力不够强大,便会遭群狼吞噬,那时,不但牵连家小,就连追随他多年的一众文武,也要落得身死名毁,受后人笑谈的地步。

    众文武见邓愈没了平日那份果断,都脸露异色,此时,唯独叶德新看出了邓愈心中的顾虑,于是出列说道:“大帅不肯称帝立国,是担心事败后牵连众人,但大帅却是不知,我们如果不是依附大帅,哪里会有今天的官爵富贵?大帅昔日豪气干云,为何现在瞻前顾后?”

    “倘若大帅迟迟不肯称帝立国,必会有失众望,只会令敌人有机可乘,即时,三府之地难保,赫赫威名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大帅如此,实在是辜负众望!”

    叶德新一言落下,邓愈猝然睁开枭目,光华璀璨,此时,邓愈眼中渐渐变得清明。

    叶德新见邓愈这般表情,灿然一笑,微微颔首,拱手又道:“如今大帅威震淮南、浙东,三府百姓都愿奉大帅为主,大帅如果没有称帝之意,可暂为吴王,先稳众人之心!”

    此言一出,众文武齐齐出席下跪,朗声喝道:“还请大帅进位吴王,以抚众望!!!”

    喝音回荡,邓愈端坐首位,一时间威严无比,邓愈把手一招,遂叫众人起身,当即应下称王之事。

    一众文武听得,无不欢喜。

    一月过后,李恪在盱眙城外建立一座高台,名为金龙台,金龙台方圆五里,各设旌旗仪仗,三万雄兵,由诸将统领,各摆阵势,威武雄壮。

    一声奏乐,鼓锣大作,三万雄兵列阵相迎,邓愈身穿紫色蟒袍,在百余近卫的簇拥下,策马经过。

    李恪请邓愈登台,进冠冕、受印玺,邓愈定国为吴,众人三跪九叩,齐称吴王。

    随后,邓愈封李恪为吏部尚书,爵位乡侯;张煜为户部尚书,爵位亭侯;宋辰宇为礼部尚书,爵位亭侯;叶德新为兵部尚书,爵位亭侯;郭景祥为刑部尚书,爵位亭侯;徐义为工部尚书,爵位亭侯。

    文职封赏完后,鼓响三通,邓愈站在金龙台上,俯视三万雄军,如似指点江山,封胡大海为征东将军,爵位乡侯;董清为征西将军,爵位乡侯;张棋为征南将军,爵位乡侯;邓铭为征北将军,爵位乡侯;吕珍为镇东将军,爵位亭侯;常遇春为镇西将军,爵位亭侯;韩猛为镇南将军,爵位亭侯;祁洪为镇北将军,爵位亭侯。

    封赏即定,众臣齐谏,暂定都城于盱眙,邓愈采纳众臣建议,命人在盱眙修建王宫。

    当晚,邓愈招来李恪,一同商讨繁荣吴国的事情,濠洲、盱眙、高邮三府近年来战事不断,百姓逃离,农耕废弛,作为邓愈的根基之地,繁荣三府,便成了当务之急。

    在乱世,粮食既是的军事物资,又是吸引流民定居的香饽饽,为此,邓愈和李恪讨论后,计划在濠洲、盱眙、凉州三府广泛推行屯田制度。

    有粮,便可减少叛乱,令百姓、流民安居乐业,而邓愈也不用担心日后大战无粮可用,这可谓是一举多得!

    说到屯田制度,它又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指的是,军队在征战、训练之余,需自食其力开垦种粮,当然这指得只是入伍新兵和普通的卫戍士兵,像经历过数次大战的精锐士卒则此列。

    民屯则指官府为百姓土地和种子,百姓收获的谷物按分成,激励百姓屯田,邓愈提议将屯田的分成定为四六,官府占四成,百姓占六成。

    “吴王,薄赋虽然是善政,但却不能操之过切,意图一蹴而就,以属下之见,屯田分成还得调过来,官府占六成、百姓占四成。需知,普通佃户给地主种地,他们的收获一般只有二三成,官府为百姓土地、种子、耕牛、农具,百姓只需劳作便可得到四成,这对于普通百姓以及随时可能饿死的流民来说,绝对是天大的恩赐!”

    听李恪这么一说,邓愈意识到自己考虑问题有些轻率了,当即认同地点点头。,。请:

第126章 来自海上的威胁() 
繁荣三府,施行屯田制度是一策,而鼓励行商也必不可少,谈到官商合作实行跨区域行商,李恪忽然饶有兴趣地向邓愈问道:“既然要行商,就要有卖品,不知吴王想要行销什么物品?”

    李恪这一问,却是将邓愈问住了。

    邓愈重生前也看过不少穿越,那些穿越主角大多通过发明肥皂、香水、或者酿制蒸馏酒等产品迅速积累财富。

    此刻轮到邓愈需要通过经商,来迅速获取财富时,邓愈一时间竟不知盗版后世什么商品为好。

    一时间,邓愈颇感头疼,想着想着,脑海中突然闪过历史上张士诚的生平事迹:盐贩子出身,称王建国后,通过把持东南沿海盐业成为汉末最富有的诸侯!

    想到这里,邓愈将自己打算重点发展盐业的想法告诉李恪,李恪沉思一阵,也觉得这点子可行。

    随后,邓愈提议在吴国各县开辟低税的交易坊市,并由邓愈的心腹组建海运商队,发展与高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海运贸易。

    同时,邓愈计划将盱眙、泗州的招贤馆推广到吴国各县去,并且,他还打算建个有教无类,为吴国吸纳和培养实用人才的书院。

    “创建书院,不分贵贱教化国民,这是好事!”听懂了邓愈的意思,李恪微微颔首。

    之后,谈到如何稳定地方的问题,邓愈提议将伤兵和退伍老兵,任命为各地的亭长。

    历次战役中,破虏军积累下来了不少伤兵,有些伤愈后,也不适合再上战场,邓愈不愿意抛弃他们,正好借着整顿地方,将他们委任为基层官吏。

    这些亭长的忠诚度足够高,又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眼睛雪亮,身体虽然不适合激烈的战斗,但对付两三个蟊贼无赖却是完全没啥问题。

    “这法子好,既可以稳定地方,又有助于解决将士们的后顾之忧,如果能与军屯制度结合在一起,或许可以做到藏兵于民。”

    邓愈与李恪就这样不断地探讨着如何繁荣吴国的问题,到了夜间三更,方才各自散去。

    看着李恪渐渐远去的身影,邓愈朗声大笑,感慨自己太过幸运,有了李恪协助,他便可以从繁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

    ————

    1355年9月,朱元璋率军攻占乌江镇,并于乌江江畔祭拜西楚霸王项羽。

    1355年10月,朱元璋率军占领和州。

    1356年12月,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归附朱元璋,朱元璋得之大喜,与徐达对视一眼后,朗声大笑道:“东风至矣!”

    1356年1月,朱元璋率军从和洲东渡长江,先克采石,后破太平,大军休整十天后,一鼓作气攻入集庆,将它改名为‘应天府’。

    于此,朱元璋根基初成!!!

    同月,邓愈以胡大海、常遇春为主将,分兵两路,一路攻打扬州、泰州、泰兴,一路攻打如皋和通州,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下五县县城。

    就在大军扫荡五县辖地,准备收尾时,常遇春却是遇到了大麻烦。

    “伯仁居然也会求援?”

    收到常遇春的告急文书,邓愈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尽管邓愈与常遇春相处的时间并不太长,但他对常遇春颇解,这个喜欢单骑踏阵,战必突前的猛将,哪里是个会主动求援,邀请友军来分战功的主?

    既然如此,那通州地界内又哪来这么强大的敌人,强大到让常遇春求援的程度?

    “的确有些麻烦……”

    看完整封书信,邓愈知道为什么连常遇春都要求援,他遇到的对手比较特殊,是以张大虎匪斜眼彪为首的海贼,再加上一路诸侯方国珍!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东南沿海地带出现海贼并不奇怪,尽管元朝在航海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但也没有禁海令一类的东西。

    按照常遇春信中的说法:单是斜眼彪的数千海贼,构不成太大威胁,顶多花点时间就是,但再加上方国珍,就很麻烦了。

    方国珍,字子詹,高大魁梧,面色黝黑,力气赛过奔马,有四个兄弟,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因为被仇人诬告通匪,被迫逃到海上,聚众数千,往来劫掠。

    元末乱世来临,方国珍首义反元,七战七捷,他拥有一支成熟的海军,海上战力强过各路义军、甚至整个元朝,堪称元末第一。

    斜眼彪的数千海贼属于方国珍的外围势力,控制通州沿海地带,老巢在崇明岛。

    以常遇春统领过万吴军的实力,从斜眼彪手中夺取通州沿海地带,并不算太难,但战事一起,麻烦便接连不断。

    斜眼彪这人十分狡诈,在陆地上吃过常遇春的亏后,便采取反复袭扰的方式,不再和常遇春正面交锋。

    吴国当前还没有海军,要想剿灭一击便退的斜眼彪很难,更糟糕的是,如果斜眼彪得到方国珍的支援,那问题的棘手程度更会成倍增长。

    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只能设法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军,然而,在兵种当中,海军的消耗无疑是最大的,无论财力还是时间。

    目前,吴国的有限,想要建设海军就只能削减其他部队的开支,建立起来的海军,对于攻略中原又没有特别明显的帮助,实在是得不偿失。

    况且,海军的建设周期很长,在海军形成战力之前,要如何处理与方国珍的关系?是放任方国珍的外围势力不断袭扰自家地盘?还是先打了再说?

    一系列的问题涌现出来,邓愈只觉一个头有两个大!

    三天后,高邮府府衙内,邓愈向匆匆赶回的常遇春问道:“伯仁,有没有希望收编斜眼彪?”

    常遇春摇了摇头道:“吴王,斜眼彪手下都是积年悍匪,只会拿刀抢劫,他们肯定不会上岸接受收编,再者,斜眼彪是方国珍的外围势力,在我军的海上势力强过方国珍前,斜眼彪绝不敢轻易叛离方国珍。”

    邓愈略一沉思,问道:“从通州沿海,有没有可能用小船潜渡到崇明岛?”

    “吴王可是打算强灭崇明岛上的海贼?”

    常遇春闻言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了下去:“小船渡海问题不大,不过,通州沿海并没有船只,通州战事一起,斜眼彪便将沿海船只扫个精光,眼下,就算是小船,也得现造!”

    斜眼彪的确很狡猾,在与常遇春动手前,就把船只搜罗一空,将海上优势牢牢抓在他的手中!

    “没船?”邓愈口中呢喃,沉思良久后,嘴角溢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既然如此,那咱们就造船好了!”

    五天后,通州沿海地带暗传吴国开始海船的消息,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造船的地址竟然是高邮府地界内的邵伯湖。请:

第127章 海贼探子() 
————

    崇明岛,血鲨寨内,一个斜眼汉子展开地图,对旁边一个疤脸汉子说道:“老三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