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清伐谋-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科特说,他没有想到会这样麻烦,因为他没有想到这片土地在这个方面还是白纸一张。

    如果想要自己造炮的话,必须要从最基础的原材料采集开始,然后炼制,用机床切割,还有炮弹,每一发也需要精密的机床切割、制作。

    这一切没有哪一项是可以轻松完成的,想要快速完成必须要在西方的帮助下才有可能,而且还得是从零开始漫长过程。

    (本章完)

第95章 先进火炮() 
两人说了一下午,最后弄得杨越头昏脑胀,最后好言让他们去休息。自己只有准备去联络一下托马斯,看看英国理事会那里能不能提供帮助。

    幸运的是托马斯还在扬州游玩,他还在等待杨越购置的火枪到位,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后,他将会得到一个长假,可以乘船回到爱尔兰的家乡,见自己的妻子。

    杨越坐马车来到托马斯的住所,如今作为对理事会有贡献的功臣,他已不再是像以前那般穷酸落魄了,理事会为他租了一个宽敞干净的大院子,还有一个胖头大耳的洋厨子,好吃好喝的照顾着。

    见到杨越拜访,正在院子里晨跑的托马斯显得极为高兴,背着手鞠了个躬笑容可掬地说:“早上好,我的朋友,我有好消息告诉你,你的武器已经到上海理事会,相信要不了几天你就可以看到了。”

    杨越笑着给了他一个拥抱,然后挥了下手,身后的近卫连忙将抬着的东西放在一起,足足两口木箱子。

    托马斯诧异地指着这两口箱子问:“杨将军,请问这是给我的吗?”

    杨越点头说:“听说你要回去,作为朋友,我没有其他送给你的,这里面全是我们几千年下来的特色玩意,你带回爱尔兰,你妻子和儿子一定会很喜欢的。”

    托马斯好奇心大起,打开一口箱子,里面全是灌制香肠腊肉等等,他用小刀刮下一片,眯着眼品尝着。起身显得十分惊喜:“谢谢你的好意,我家乡的朋友会很喜欢你的礼物的!”

    杨越笑着说:“不过今天来,我还有重要的事情找你商量。”

    见谈正事,托马斯便收回了小刀,邀请杨越去里屋详聊,坐下后杨越便将希望能得到理事会技术帮助的事情告诉了他。

    托马斯想了一阵,有些为难地说:“我的将军,造火炮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容易,因为他不是有材料就可以制作的,就算有材料,扬州也需要上百台精密的车床,还有足够数量的熟练操纵者,这不是有一名专家参与指导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几十万两的投入,才可能建出能够制作精密火炮的车间。”

    杨越沉默了,老实说,在这方面他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他需要重火力武器,而不需要依赖洋人。

    而现在事实证明,他太过自信了,或者是想一口吃成胖子。中华大地现在所造的炮全是明末清初那种大炮,落后西方至少两百年。清朝廷还好些,京师有工部在,数千工人,虽然只能造落后的铜炮,但是聊胜于无。

    而天国才真的是白纸一片,东王殿下根本就无暇造炮,更不用说什么现代化车间,太平军自己手上的炮全是从清军手上抢的,怪不得石达开听说杨越致力于造洋炮就十分上心,他也明白天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见杨越脸色不太好,托马斯觉得自己的话有些让人伤心,略一思考便说道:“杨将军不要担心,万丈高塔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虽然你现在不能自己造炮,但是我可以转告理事会,文翰先生特意嘱咐过我,要尽量满足你的要求,相信如果你通过理事会购置火炮,理事会将会给你极为优厚的价格。”

    杨越听他说完,心中也渐渐释然,他如今只是一个领军将领,就想大搞建设,的确有些操之过急。

    想了一会托马斯的话,他抬头询问道:“如果我订购臼炮、榴弹炮、转膛炮、加农炮各二十门,你可否大概说一下价位,我好有个准备。”

    托马斯闻言,托着脑袋陷入沉思,他并不知道火炮和运输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但是在理事会这么久了,偶尔清政府会向理事会请求购置大炮。理事会一般都是以成本好几倍的天价出售给他们,而且不会太多,物以稀为贵,以免以后不值钱。

    这个价钱他是知道的,一般是上万两银子一门,可是文翰亲口给他说过,要尽量照顾杨将军,思来想去,数字在他脑中到处转,他也说不出个价位。

    于是扭头问杨越:“杨先生能够提供多少银子?”

    杨越装作不好意思的说:“亲爱的托马斯,我营中只有十二万两银子,不知道够不够。。。”

    托马斯拍了一下桌子:“就十二万两吧,每类二十门,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我会将这个初步的约定,写进信里,理事会会仔细计算的。”

    虽然事情还没有说定,但是杨越至少知道个底,心里琢磨着,如果理事会提出要二十万两以下,他就去敲诈敲诈倪锦程和鲍予官的私房钱。

    对于这事,他已经决定无所不用其极,反正不管怎么样,下一次作战,崭新的火炮一定要上战场!

    “那多谢你了。”

    托马斯笑着摇头:“不谢,你是我的朋友,也是理事会的朋友,我么会帮助你的。我马上写信去上海给文翰先生,相信过不了几天就会有消息的。”

    杨越又谢了一声,然后离开了托马斯的住所。

    就这样过了两天,太平军中流传着东王殿下意欲派翼王亲自上阵督战西征,同时而来的还有东王想让杨越率军加入西征,这些消息流传甚广,凯旋营中的士官一到闲暇时间便在讨论者派他们上阵的可能性。

    可是杨越却是不急,他知道杨秀清不是一个乱出招的人,凯旋营现在虽已过了整编阶段,可队列和射击等等都才开始没多久,天国也还没有山穷水尽的地步,哪需要一支新兵部队仓促间参战。

    至于石达开倒是极有可能,舆论普遍认为全面转守的江北大营已经不具备威胁,扬州在石达开的督管下,各方面也都上了轨道。

    特别是新年过后,江北大营传来消息,六十五岁高龄的琦善病死在营中,咸丰帝追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依总督例赐恤,谥文勤。

    江北大营一时间群龙无首,不过朝廷很快就调了一名虎将来接替琦善的位置。来的是凯旋营的老朋友,托明阿。

    这段时间,托明阿走马上任还未到达,营中无首,江北大营混乱不堪,翼王府琢磨着发动进攻。

    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经过扬州武官的建议,石达开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决定守着扬州这座鱼米之乡,为天国继续提供物资。

    虽然没有发动攻击,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清军江北大营对扬州的威胁正在急速下降,也意味着,翼王石达开离开扬州的日子开始倒计时了。

    西征战场现在的进展还不错,每一次战略安排都是远在天京的杨秀清远程指挥的,天国的文武官员都知道,如果派石达开或者韦昌辉亲自挂帅上阵,效果自然要比远程信使传递指令要好很多。

    但是杨秀清却是不愿意放权,每个人都有私心,杨秀清安于现状,尽管他知道让人挂帅指挥效果会更好,但是他就是喜欢自己亲力亲为,这是一种安全感。

    但是杨越知道,这个日子不会太远了,太平天国的煞星即将到来,当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握,事况急转直下,东王最后会选择放手的。

    又过了两天,托马斯上门说理事会的消息传过来了,杨越热情地接待他。两人坐在屋子里,托马斯将信给杨越看。

    看了到后面,杨越顿时喜上眉梢,信中文翰开头就说了一大篇口水话,大概意思就是讲杨越是他的朋友、是理事会的朋友,合作通商云云,然后说给清政府出售火炮,每门至少上万两银子,而且是有价无市,多少官朝廷大员想买都买不到。

    说了大半个篇幅,他终于给出了自己能给的最优惠的价格,臼炮每门两千两、榴弹炮三千两、加农步兵炮三千两、转膛炮八百两,最后他附赠每门炮一百发炮弹,还有十门转膛炮。

    看着杨越的表情,托马斯十分开心,笑着说:“文翰先生是用自己的名义的关系向从购置的火炮,从东印度洋运来,相信要不了一个月时间,杨兄弟就可以看到标志着魔鬼的崭新火炮了。”

    他笑着,其实经过这段时间从理事会资料的了解,他知道这些炮虽然看似价格极低,但卖给杨越,赚头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只是没有卖给清政府那般惊人。

    他们的车间工厂生产线从采集到成品,一路早已熟练形成规模,就拿臼炮来说,一门臼炮成本折算成银子,一千两起跳,两千两封顶,算上雇佣远洋船只的钱,还是小有赚头的。不过文翰给他这个价格,着实是下了一番苦心,也是在华能买到的最低价了。

    杨越不知道他的心思,但是也知道商人不可能做赔钱对的买卖,当即他就下了订单,三十门臼炮可以覆盖性轰炸,十门榴弹炮和十门步兵加农炮,还有他赠送的十门转膛炮,正好十二万两银子。

    杨越虽然不懂炮的制造,但是这四种炮的用途是了然于心的。臼炮和榴弹炮相似,炮弹都是朝天发射,以抛物线轰炸,但是臼炮比榴弹炮炮口抬得更高,射程更远,火力自然更强劲,利用高高的抛物线,更可越过城墙等障碍,攻击城内的敌人。

    因此,他这次才会要三十门臼炮,因为射程广,炮弹可跨越障碍,也就是说杨越将掌握战场控制权!

    (本章完)

第96章 扬州二月() 
有优必有缺,榴弹炮比臼炮贵,就是因为臼炮个头小,需要炮手将其固定在地上开炮,而榴弹炮可以放在地上支撑住开炮。

    在西方战争中,这是个致命的缺点,快速的轻火器部队龙骑兵,装备着骑兵用的卡宾枪,他们如果袭击炮兵阵营,臼炮卸下麻烦,根本来不及,一冲就溃。

    而榴弹炮却可以重新上马车,让马拖着撤离,逃到安全的后方。

    而清军现在所用的红衣大炮,就类似于榴弹炮,只不过射程威力装填各方面都不及洋人的榴弹炮。

    而加农炮和转膛炮,都是直射性的火炮,需要布置在阵列的前方。杨越订购十门加农炮的原因,只要是因为它有着步兵的噩梦——榴散弹,

    榴霰弹是一种炮弹,弹壁薄,内装火药及小钢珠或钢箭、钢珠等。

    在西方不用说,双方都是火器部队,火炮对轰。

    但是在这里,和清军作战,白刃部队偏多,如果成群结队的敌人迎面冲来,一发榴散弹正中,成百上千的钢珠四散爆开,那是怎样的杀伤力?

    基本上是成片成片的倒下。毫不客气的说,对于冲到面前的敌人,榴散弹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而转膛炮,是斯科特的最爱,就像是一种连发的巨型火枪,更像是还未脱胎换骨的马克沁水冷重机枪。

    射程比燧发火枪差不多,但是炮弹大小的子弹却是源源不断射击,两名炮手只需要不停的向后面装填就可以保持火力。类似于炮版重机枪。

    杨越签了字,然后就让鲍予官带他去领了一万两订金,从英国理事会购炮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然而斯科特虽然不需要着手造炮的工程,但是他对这个时代的火炮理论却是杨越所需要的。

    如今他住在凯旋营的驻地,每天那六百名炮营的士兵进行体力训练后,就会开大课,斯科特做老师,把火炮的理论知识从基础开始,传授给他们。

    康纳也是,三千名步兵,每个连,隔半个月就会有一场理论课,康纳用理论只知识和图一起,让士兵知道自己手中火枪分为哪几个结构,按下扳机,弹丸是如何发射出去的,以及发生最常见的卡壳等现象该如何应急处理。

    一下子从办工厂的技术者变成了老师,康纳还好些,他习惯了随波逐流,看着下面上百颗认真专注的眼睛,也很有成就感。

    斯科特就不行了,他认为他来到这片大陆是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在得知杨越订购的火炮清单后。他立刻将六百名学员分成了四个部分,教会他们自己将要操作的火炮。

    转眼间,到了二月,扬州的雪渐渐的变小,最后停了。留在街上还未化的雪成了稀罕物,娃娃小孩争先恐后的玩着雪仗。

    从北伐战场来了人,是林凤祥派来求援的,路过扬州的时候杨越和顾大均陪着东王接待了他们。

    他们只有十几个人,全部是林凤祥手下信任的老兵,看见石达开和杨越之后,个个皆是痛哭流涕。

    由他们传来的消息说,林凤祥和李开芳的北伐军未能攻下天津,沿途民兵组织受到官府蛊惑,组成民练,积极抵抗北伐军将士。

    如今北伐军人困马乏,难以为继,周围有胜保上万清军,还有僧格林沁的三万蒙古铁骑,北伐军只剩下万人左右,林凤祥和李开芳难以再攻,只好驻守在天津附近的静海和独流两地。

    天津一带,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按照他们说的时间,到现在的二月,传信过来的时间,林凤祥和李开芳已经在那里守了三个月了。

    石达开叹了口气,扭头看了一眼杨越,北伐提出之时,杨越就极力反对,那时众王尽皆目高于顶,认为北伐两万余人足矣。

    没想到他们却都错了,石达开也是现在才知道,遥远的北方,受朝廷蛊惑严重,还认为太平军是杀人饮血的贼寇、野蛮人,所以积极组成民兵对抗北伐,北伐举步维艰。更不用说,八旗精锐僧格林沁那三万蒙古铁骑。

    十几人狼吞虎咽的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就要立刻启程去天京面见东王,石达开看着他们浑身破烂,布条裸露,露出里面伤痕累累的身体。

    就让人拿了十几套干净衣服出来,却没想到他们摇头反对,说要保持这个样子,让东王知道北伐兄弟们正在受的苦,坚定东王派援军的信念。

    石达开只好作罢,让顾大均派了几个人领着他们去天京,然后和杨越一起回了翼王府。坐在马车上,杨越看见石达开脸色沉重,知道他还在想着北伐将士的安危。

    杨越同样担心,这么久了,经常想起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大哥林凤祥,他是太平军中的第一个朋友。

    可是事与愿违,很多事情不是他能改变的,至少不是现在他能改变的。

    过了半响,他说:“翼王放心,东王会派援军去救他们的。”

    翼王抬头看着他:“你愿意做统军之将吗?”

    “当然愿意。”

    石达开笑了,杨越也无奈笑了,刚才只是一句玩笑话,凯旋营近三千新兵,哪能这么快派上战场?北上的路不好走,相信现在几位王都深有体会。

    石达开知道,东王是个念旧的人,林凤祥是从金田起义一路杀出来的老将,还有北伐军,不少都是太平军的老底子,不管是他还是洪秀全,都不会就这样轻言放弃他们的。

    更何况,北伐军已经打到天津附近了,和京师仅一步之遥。

    当雪全部化去,扬州已是二月,这是花开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街上,商铺纷纷开门,古老的扬州城重新回到了喧嚣。

    从上海来的船只几经辗转到了扬州,光膀子大汉丝毫不惧怕凉丝丝的天气,口中呼着热气。

    在吆喝声中,一箱箱用铁钉钉牢的货箱堆积在码头上,足足两百箱,堆成了小山。

    周围好奇的妇女抱着孩子,看着从船上下来的那几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洋鬼子,调皮的孩子偷偷脱离母亲的视线,屁颠屁颠地跑着地跑到洋人面前,叉着腰用粉嫩的小手指着鼻子说:“娘,看,洋鬼子!”

    引得周围窃窃私笑,托马斯见他们笑,也没听明白这个光屁股娃刚才说的什么,正好今天心情很不错,回国的船票理事会已经替他准备妥当,大炮的交托将由另一个文员来进行。

    他笑着摸了摸这个娃的头,然后从怀里拿了个牛奶糖,给到娃娃手里,男娃耷拉着脑袋,看着这白色的包装纸,根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一旁的鲍予官见了,给马明龙说了两句,然后马明龙走过来,拿了两个铜板放在男娃的小手心,摸了下他头说:“快去买糖葫芦吃,不要在这里,要不然叔叔要打你屁股!”

    男娃吓了一跳,握紧手里的两个铜板一溜烟的跑回去了,朝着街对面的吆喝的小贩。

    。。。

    鲍予官用劲搬开木板,杨越伸手从木板里拿出一把火枪,火枪被油纸包裹着,抹在手上十分油滑。他前后端详了一下,瞄了一下准信,点了点头。

    托马斯走过来,对专注的杨越说道:“朋友,怎么样?”

    杨越对他笑了一下,有些为难地说:“嗯,没问题,不过我需要带回军营让士兵尝试一下。这些枪这么远运来,难免有些可能会在运输上出故障,所以。”

    托马斯很爽朗的给了杨越一个微笑:“没事的,密斯托扬,我的船票在下个星期二,你有充足的时间,如果有破损的,我可以发信让理事会的一对一对换。”

    杨越很高兴,他刚才担心自己的谨慎会遭到他的埋怨。

    最后将火枪全部带了回去,经过士兵亲手的试射,剔除了二十几把因为船上受潮而生锈的火枪,这些都是无法发射的火枪。

    托马斯知道后也很爽快,二话不说就写信让上海再运三十把来,上海在第二天就托快船送来。

    杨越将字签了,给了应给的银子,这笔交易就完成了。

    托马斯走的前一天,念他来扬州虽久,却没有真正逛过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于是,杨越亲自担任他的导游,陪他在扬州逛了一圈,将扬州大街小巷的小吃尝了个遍,吃得托马斯捂着肚子笑,连连赞叹这个国家地大物博,什么新奇的都有。

    第二天,托马斯收拾好了东西,在两个理事会的同事陪伴下就要登船,见杨越带着人来送他。托马斯连忙放下自己手里的行李,跑过去给这位东方的友人一个拥抱。

    过了会他放开,眼睛有些不舍:“密斯托杨,我在爱尔兰的城堡里会想你的,希望你给的香肠能够我的孩子享用。”

    杨越和善地笑着:“如果不够就写信回来,我会很期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