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他是过来人,自然知晓,这京师不仅是全天下最繁华最富庶的地方,更是吃人不吐骨头,人心险恶异常的场所,既然再次踏入此地,他就必须做好一切的应对准备,也为明中信扫平那些心怀叵测的势力。

    明中远却是满眼不舍,虽然他并不理解明中信所言,但他确信明中信不会做出无脑的举动,但是,他却很是心疼,毕竟,那些一定是明家的财物,舍财而去,岂能心中无碍?

    故而,在明中信问出那话之后,他们齐齐摇头,表示没有意见,反而是欣慰的欣慰,高兴的高兴,不关心的不关心。

    “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咱们就愉快地决定了!”明中信笑笑,一锤定音。

    “对了,石大哥,还有什么要问的?”

    石文义定定心神,揭过此节,“对了,之前大家皆在,人多嘴杂,我也就没有细说,你们在云南行省用的那瞬间连续发射的火器究竟是何物,是否也包括在进献的东西之内呢?”

    “自然包括!”明中信点头应承。

    一听此言,石文义宽心大放,这就没问题了。否则,如果有什么疑问,下面的事情也不好再说了!

    “对了,中信,关于你们在云南行省平定叛乱之事,你终究还得写出一本奏折来,我怕如果由我回报,会有所差异,到时,引起什么误会,可就不好了!”

    “也好!”明中信点头应道。

    “还有,你见过那萧特使无数次,不知道是否了解他究竟是何方人氏?咱们也好制定个方向,缉拿于他!”石文义期盼地望着明中信,毕竟,相比于此次前来询问,他更关心那萧特使的来历,那萧特使可以算是弥勒会的核心人物,如果有他的信息,还能够抓到他,那自己可就立下大功了!

    明中信轻轻摇头,“我也不知他是何人,只知晓,那家伙定然是山东行省人氏。”

    真的?石文义眼前一亮,有这个方向,自己就可以着手调查了,毕竟自己在山东行省呆了那么长时间,总算是对山东行省的情况了解异常,有这条信息,再从明中信嘴里得到一些细节,也许还真能将那萧特使捉拿归案。

    明中信皱眉回忆,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看看石文义,轻出一口气,欲言又止。

    “中信,还有何信息,但讲无妨!”石文义自然看到了他的表情,难道中信还有什么重要信息?连忙追问道。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明中信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回道,“但是那特使给我一种极其熟悉的感觉,像极了我印像中的一个人!”

    “何人?”石文义眼光大亮,心中的希望无限扩大,依明中信那般精明谨慎之人,他既然如此说,必然有了七八成的把握,连忙追问道。

    “其实,那人你也认识!”明中信看看他。

    “我也认识?”石文义一怔,疑惑地看着明中信。

    “不错,就是那萧公子!”

    “萧公子?”石文义一阵疑惑。

    “不错,萧公子,萧飒!”

    什么?石文义瞪大双眼,万分震惊地望着明中信。

    而旁边的张采甚至将手中的笔掉落地上都不自知,也是一脸的震惊。

    “你,你可,知道,知道,他,是何,何人?”石文义结结巴巴道。

    “不就是济南府知府的公子吗?”明中信说出口之后,反而表现得云淡风轻。

    “那你可知道,这萧知府究竟是何人弟子?那萧飒又拜了谁为师?”石文义强行将情绪稳定下来,一脸的肃然道。

    “我怎会知晓!”明中信一脸的理所当然,回了一句。

    “大哥啊!那萧知府可是与当朝辅臣谢大学士同出一门,而且当初那萧公子拜入了谢大学士门下,学艺两年,之后因故回归了济南府!”石文义无语地看了他一眼,知道他不清楚,但又不甘心,只能向明中信解释道。

    “那又如何?”明中信一脸的不以为然,“就算他是谢大学士的亲儿子,就不可能是弥勒会余孽吗?”

    这话问得,石文义无语至极,不是说不可能,而是人家既然有那么大的靠山,远大的前程指日可待,为何要掺乎这种掉脑袋的事,还入了弥勒会,这得有多脑残啊!况且,那人自幼就被称为神童,绝不会的,绝不会!

    “你不用大惊小怪,我又没让你一定相信,我这也只是猜测,我又没说一定是,你只要留心注意就可以了!再说,你还可以派人去查查那萧飒的行踪啊!两相对照,自然一切明白!”明中信翻个白眼,一推二六五。

    石文义轻叹一声,大哥啊,就算你这猜测,也能把人吓掉了魂啊!不过,明中信的话也真心在理,既然有了怀疑,那就去查证,总好过自己在这儿疑神疑鬼。

    旁边的刘大夏皱眉不已,但却没有插言,只是望着明中信,眼中闪过一丝犹疑。

    陆明远却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丝毫不以为意。

    “行了,石大哥,你的疑问皆在这份册子当中,你回去好好看看吧!”明中信从袖中取出一物,扔给石文义。

    石文义猛然吓了一跳,不过武人的身手,令得他一个急手,抓住了明中信扔来之物,细看之下,哟,还真是一本小册子!

    再一听明中信的话,差点吐血,和着自己问了这么半天都是白问啊!你小子早就准备好了,却在此消遣于我!

    早知道这样,我费那么多唇舌干嘛呀!

    张采也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他可是在那儿一直小心翼翼地记录,却原来,自己的记录真的是白费啊!

    “刘老,您有什么要问的?”明中信扔出小册子之后,不再理会他们,转头冲刘大夏问道。

    “我?”刘大夏一指自己的鼻子。

    “对啊!您有什么要问的?”明中信点点头。

    “行!那我就问问,我派出去的人好用吗?”刘大夏稍作沉吟询问道。

    “您是说,李老的那些家丁是否好用吧?”明中信轻声笑笑,一脸的戏谑之色。

    刘大夏一怔,转而轻轻摇摇头,指指明中信,“就知道瞒不过你小子!”

    “行了,您回去就给李老带个话,之前的事一笔勾销,此番中信承情了,来日必有一报!”明中信苦笑一声,应诺道。

    “你!”刘大夏一听,皱眉不已,“还放不下?”

    “理念不同,恕中信无法前嫌尽释!”明中信正色道。

    唉!刘大夏轻叹一声,知晓明中信乃是一个有主见之人,既然如此,也就不为已甚,不再提李东阳了。

    明中信在说完之后,轻声打了个哈欠。

    “好了,中信也累了,有事情明日再说吧!”刘大夏一见,也就乘势就坡下驴,缓缓站起身形。

    石文义与张采对视一眼,再看看明中信的苍白面色,不忍再打扰于他,也站起身形离去。

    刘大夏看看他们离去的身影,轻轻抚了一把袖子,转身来到陆明远面前,郑重其是地拱手道,“陆先生一向可好?”

    陆明远看看他那瘦小的身形,轻叹一声,不答反问,“刘大人也老了啊!”

    明中信却是对这一幕毫不吃惊,稳坐在那儿看着二人,他感兴趣是他们的对话内容。

    “是啊!一别经年,咱们都老了!”刘大夏望着两鬓斑白的陆明远,轻叹一声。

    二人对视着,无语而望。

    久久,陆明远轻叹一声,“行了,今日就这样吧,来日再叙!”

    刘大夏轻轻一点头,深深一躬,转身而去。

    “陆兄,此番只怕你又要卷入这朝堂之争了!”望着一脸唏嘘的陆明远,福伯在旁轻声道。

    “嗯!既然来了,就不怕!”陆明远轻哼一声,看了一眼福伯,“你个老小子倒是老实,这么久了,居然没有被他们发现!”

    福伯轻笑一声,并不答话。

    明中信见刘大夏走了,也不追问二位,站起身形。

    旁边的赵明兴立刻过来扶住了明中信,“教习!”

    “陆先生,就由福伯安排于你,我就先去歇息了!”明中信冲陆明远笑道。

    “嗯,去吧!”陆明远轻轻点点头。

    明中信在赵明兴的搀扶之下回去歇息,毕竟,这一路虽然有些悠闲,但真心劳累啊!

    陆明远看着明中信的背影,眉头一皱,转头问道,“福兄,京师的情形如何?”

    福伯轻叹一声,“虽然情势紧张,但终究他们不敢随意开战!”

    “是吗?”陆明远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不过,依他们的尿性,也确实会谋定而后动,不明情形之下,自然不会轻举妄动!”

    “你来了,我也就省心了!”福伯笑笑。

    “你个老小子,别想躲清闲,虽然中信会将这些事处理得妥妥当当,但终究他还太过年轻,朝堂之上的波谲云诡还是认识不清啊!”陆明远轻叹一声。

    “这不你来了嘛?自然不会让少爷吃亏的!”福伯笑道。

    “哼!看情形吧!”陆明远轻哼一声,翻个白眼,“对了,我睡哪里?”

    “当然是老规矩!池塘边!”福伯轻笑。

    “亏你还记得!”陆明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是回忆的光芒。

    福伯也是眼中寒光一闪,仿佛陷入了回忆。

    大厅之中瞬间进入了宁静当中。

    就在明宅安静之时。

    王守仁也在御书房见到了弘治。

    之前在大殿之上一番回奏,程序井然地将一应过程走完,该赏的也赏了,该嘉奖的也嘉奖了,但弘治并没有放王守仁离去,反而让他到御书房回禀。

    王守仁自然不敢怠慢,于是来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中,一应阁老、各部尚书尽皆在座。

    官位最小的也就是王守仁了,之前有钦差头衔,他还能与各位平起平座,毕竟,身负皇命,贵为钦差,但如今该封赏的也封赏了,钦差职事自然是交回了陛下手中,现在,他不过升任为从五品的刑部主事而已,与人家自然是天差地别,好在,现在他简在帝心,毕竟,此次的差使办得太溜了!令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各位阁老尚书也对他和颜悦色,并不因他官位低下而有所怠慢。

    但他却小心翼翼,不敢稍有差错。

    “陛下驾到!”一个声音响起。

    在座的众人瞬间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弘治帝缓缓走了进来,在龙案之后坐定,环视一圈。

    “见过陛下!”在刘健的带领下,大家站起身形,冲弘冶行礼。

    “众卿平身吧!”弘治一抬手。

    弘治待大家重新坐定,看着最后面的王守仁轻笑一声。

    “王卿此次差事办得漂亮,辛苦了!”

    “此乃微臣本份,也是各位同僚齐心协力所办,不敢当陛下如此赞誉!”王守仁连忙站起,冲弘治一拱手,谦逊道。

    弘治轻笑,满意地点点头。

    “王卿此次前往南疆,立下如此功劳,还望今后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啊!”

    “微臣自当效力,义不容辞!”王守仁表决心道,毕竟,人家陛下都这般勉励自己了,自己岂能坐视不理!

    “好,好!”弘治连声叫好,“不过,为何那明中信不亲自前来领功呢?”

    弘治的突然转移话题,令王守仁心中一沉。

    而旁边的刘健却是面容不惊,轻抚长须,默然不语。

    李东阳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谢迁却是眼中闪过一丝阴冷,冷冷地望着王守仁。

    其余各位尚书大臣们各怀心思,但却直直望着王守仁,眼中神光莫测,显然是在看,王守仁要如何答话?

    而弘治问完之后,一脸的玩味,也在看着王守仁。

    王守仁稍作沉吟,轻启唇齿,向弘治禀报道。

第八百零三章 殊荣临府() 
    “启禀陛下,之前微臣的奏报中提到过,明师爷在云南行省平乱之时,被弥勒会余孽袭击,重伤昏迷几近月余,前些时日刚刚醒转,身体虚弱,无法前来觐见陛下,臣在此代他向陛下请罪!”说着,王守仁缓缓跪伏于地,请罪道。

    “罢了,罢了!”弘治一听,深深看了一眼王守仁,这小子,自己还没有发雷霆之怒,他就直接请罪了,这是要堵自己的嘴啊!

    想不到啊,想不到,他与明中信居然如此相得!

    “起来吧!那明中信也是因公负伤,无法前来,恕你无罪!”弘治摇头道。

    “谢陛下宽恕!”王守仁规规矩矩磕头谢恩,随后归座。

    “那明中信伤势可还很是严重?”弘治询问道。

    旁边的陈准瞅了一眼弘治,这不明知故问吗?您还不知道吗?早在之前,咱就已经将明中信的伤势情形告知了您!您可是一清二楚啊,现在却在这儿装傻充愣!

    然而,这些话语也只能在心中腹诽,无法宣之于口,否则,自己这项上人头只怕早已被砍了。

    “谢陛下关心,明师爷已经清醒,只需要静养,不日即可痊愈!”

    “嗯!那就好!记得,要代朕,向他表示慰问!”弘治轻轻点点头。

    “臣领旨!”王守仁连忙站起身形,冲弘治行礼,同时,心中有些羡慕,这家伙,陛下亲自下旨代他慰问,这是多么大的恩典啊!

    “对了,你也走了一趟南疆,对南疆形势有何见解?”弘治不以为意,转移话题道。

    王守仁沉吟片刻,抬头看看弘治,眼中闪过一丝犹疑,终究没有忍住,探手从袖中取出一物,双手高举过头,“启禀陛下,此乃是微臣对南疆形势的一些拙见,呈请御览!”

    啊!弘治愣了,不由得看了一眼刘健等阁老大臣,这家伙,居然早有准备?

    刘健等人也是心中一动,这还真是个有心人啊!

    陈准自是上前取过那物呈递给弘治。

    “启禀陛下,此奏章乃是微臣依据明师爷的分析,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拙见整理而成!”王守仁朗声道。

    弘治目光一凝,怎么哪哪儿都有这明中信呢?

    “另外,明师爷也有奏对让臣代为呈递陛下!”王守仁从袖中再次取出一份奏折,躬身呈递。

    这还没完了!弘治眉头紧皱,望向王守仁。这小子,究竟还有多少奏折藏着,想着,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王守仁的袖子。

    陈准再次跑下去,接过奏对,呈回龙案之上。

    终究王守仁此番功劳过大,他也不好责备,低头先行观看明中信的奏对,毕竟,他也很是好奇,那明中信还有什么奏对呈上!

    然而,待他看过之后,双目圆睁,不由得抬眼望向王守仁,颤抖着声音问道,“这,这,真的是明中信所呈?”

    “启禀陛下,微臣不敢歁君!”王守仁连忙躬身回道。

    那意思就是,真的是了!弘治心下明了,但面上的震惊之色并未褪去。

    刘健等阁老大臣不由得一阵疑惑,究竟是何奏对能够令得陛下色变,难道这明中信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而李东阳却是一脸的紧张,那家伙,又要闯什么祸吗?

    而谢迁却是面上泛现笑容。

    “陛下,难道那明中信有什么大逆不道之言冲撞陛下吗?”刘健忍不住开口问道。

    “刘卿自己看看!”弘治却是并不答话,反而拿起奏对,递向刘健。

    陈准自然接过奏对,过去递给刘健。

    刘健也顾不得自持,接过奏对,低头观看。

    片刻之后,刘健也是双手颤抖,面现激动之色。

    这下,大家更加好奇了,这明中信究竟出了什么幺蛾子,居然令陛下和首辅如此激动?

    “行了,让大家都看看吧!”弘治发话了。

    一瞬间,李东阳迫不及待地从刘健手中取过奏对,低头观瞧。

    随后,李东阳面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摇头叹息不已。

    之后,奏对在大臣们手中传递。

    片刻之后,御书房当中一片赞叹之声,而谢迁却是满面的震惊,这,这是真的?

    “陛下,大喜啊!”刘健站起身形,满面激动地冲弘治躬身恭贺道。

    “陛下洪福!”众大臣纷纷站起身形恭喜道。

    弘治抚须而笑,志得意满。

    王守仁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一丝钦佩,还是明师爷明智啊!

    “王卿,明中信说何时进献?”弘治按捺不住,询问道。

    “启禀陛下!明师爷说了,此事事关我大明百年基业,不敢懈怠,而且万不能泄露,故此,在此奏请陛下成立专门的机构,接收这些技术,否则泄露的话,于我大明危害甚大啊!”王守仁躬身回禀道。

    “嗯,不错,不错!”弘治连连点头,转头望向刘健等道,“刘卿,你速速组织阁老们商讨成立一个组织,接收这些技术,万万不能泄密!”

    “臣遵旨!”刘健自然应诺。李东阳、谢迁等自无异议。

    “明师爷说了,不只是要成立机构,他还想着,将那些工匠也进献于皇上,并入那专门的机构!明家一个不留!今后,也绝不会再制造一枚一把!”王守仁继续回禀道。

    啊!这下,刘健等眼中精芒大盛,这家伙,明中信还真是贴心啊!居然进献得如此彻底!

    那般厉害的利器,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如果依然被掌握于明家,只怕明家不日就会大祸临头了!毕竟,哪个皇帝也不会允许能够危害到社稷的武器掌握于个人,甚至是家族手中,不会有好处,反而是一枚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引爆,倒不如光棍一些,直接尽数进献于皇上,那样的话,也许还能得到一些实质的好处!

    这家伙,聪明啊!众大臣久经官场,皆是老狐狸,此时也不由得在心中对明中信竖起了大姆指。

    李东阳更是欣慰地点头不已。

    谢迁却是有些恨得牙痒痒,他知晓,明中信如此聪明,尤其是经此一事之后,现在这般简在帝心,今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啊!如果知晓自己所做的事,日后只怕会对自己不利,不行,必须想办法打压这小子,不能让他泛起来!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当然,他也不会蠢得在弘治帝龙心大悦的情状下给他添堵,这笔帐今后再算吧!

    “好,好!陈准,你且派御医前去明宅为明中信诊脉疗伤,争取让他早日痊愈!”弘治冲陈准吩咐道。

    哟,这就是简在帝心了!看,立刻就有待遇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