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可能这么快!”

    师逸房连忙去仔细看明中信列出的那些奇怪符号和竖式,明中信也不说话,微笑着将宣纸递给他。

    然而师逸房,看了半天,此算法究竟如何却不得而知。

    毕竟那些0123等究竟为何?“×”“-”“+”“÷”是何意?他一无所知,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算法。

    师逸房抓耳挠腮,如痴如醉,却不得而知。

    师逸房换上笑脸讨好道“东家快将这算法说与我听听。”

    明中信笑道,“先生可信我能够几日算出帐目?”

    师逸房迟疑道,“东家此种算法只是解题,算帐却并非这么简单!”

    明中信却也不说话,拿起一支毛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壹为1,贰为2,…玖为9,零为0。正是阿拉伯数字。

    明中信在宣纸之上列出三个表格,上书,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不错,明中信正是将复式记账法搬到了这儿。

    明中信一边写,一边为师逸房解释。

    师逸房在见到简化后的数字时已经震惊了,在见到复式记帐法后却一时茅塞顿开,如同一个小蒙童般,听得如痴如醉,不住地点头,心中暗叹东家才是真正的算学天才,竟然能够想到如此巧妙的计帐方法。

    用阿拉伯数字和四则运算,再加上复式记帐法,要想算出这些店铺的流水帐,不要太简单了。

    至此师逸房对明中信这个东家心服口服。

    师逸房一脸兴奋地趴在桌前,而神思早已不在明中信的身上,手拿纸张,嘴里念念有词,手指写写画画,沉迷于算法当中,不断验证自己新学到的四则运算和复式记账法。

    ………

    忽悠了师逸房后,明中信与福伯来到门外。

    其实,明中信对师逸房也是挺佩服的,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尤其是复式记帐法,明中信自己学习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时间的,但师逸房仅只让明中信说了一遍就了解了,此人在算学上真可称的上是天才了。

    看来,自己的计划能够更快的进行了!

    “少爷,技堂已经布置好了!”正是福伯。

    “走,咱们去看看!”

    明家大院整体面南背北,是按照“三宅六院九天井”设计的,高墙深院,大门进入,是为天井,其后为正房,五开间,均为封装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进深16。1米,开间13。6米,一脊两堂,层面盖蝴蝶瓦,两侧带厢房,中为院落,平面呈不明显凹字形,四周墙体封护,从天井采光,侧面有小门。总体布局独具匠心:大院以各房院的中轴线为中心,向两侧辐射布局,每排房子右面有一条胡同,前面又设一条深巷,每巷住四户,并联成一个整体。在整体布局中,居民可随意横向、纵向穿行,整座大院形成一处纵横连接、攻防兼备的院落组团。

    福伯将技堂设在了东面院落,前为学习之所,五开间设为五班,分别学习不同技艺,左右厢房为休息之所,最后为实验之所。

    明中信在福伯带领下一一查验,心中十分满意。

    但望着仅有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余者皆无的讲台之上,一时觉得少了什么!

    对了,黑板!

第7章 布局生意(一)() 
明时还没有黑板这一新事物!

    就教学而言,明时上课皆是以沙盘写字,往往写上一个字,沙盘便要推平,先生仅仅是对学生演示这字体写法而已。

    而且,沙盘柔软,以树枝在其上书写,与毛笔技法相同。

    但明中信的技堂只是教授学生工法、技法,与科考无关,倒也无大碍。

    因而,教课没有黑板,写起东西来很不方便,而且拿粉笔写写,也比沙盘好用。

    不过如今制黑板、粉笔会很难,只好制作“白板”和炭笔了,这些都是现成的。

    “福伯,你记一下,制作几块白板,也就是找块木板,大致9尺长,3尺宽,上面涂上白漆。每间都放上一个,竖着挂在墙上,每块白板配上些炭条,大致半尺长,手指粗细即可。开学前必须挂上!”

    “福伯我让你找的人都找来了吗?”

    “少爷,都在下面候着呢!”

    “走,见见去!”明中信顺手从桌上拿起一摞纸。

    “少爷,这位是粮铺明管事!”

    “明管事,今后我们粮铺除粮油以外,将醋、酒纳入重点售卖。从即日起,你大量收购高梁、大麦、豌豆,在此期间还要留意这几样东西,有的话也收购回来,并问明出处。”

    说着,明中信递给明管事几张图画。

    “这”明管事为难地望着明中信。

    “好了,资金随后给你打过去,剩下的照做。”明中信一锤定音。

    “是!”明管事喜笑颜开地退下。

    “少爷,这位是租田王管事!”

    “王管事,你下去和佃农们说,明年我们将收回田地,统一种植,让佃农们做好准备!当然,我们可以雇佣他们,但必须按我们制定的种田标准进行种植!”

    “这是具体雇佣事宜,你依照此书向佃农宣传。”说完,明中信递给王管事一张纸。

    王管事接过去仔细一瞧:

    雇佣契约

    甲方:佃农姓名、男、住址

    乙方:明家、男、住址

    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契约。

    1、期限:年月日起至年月日

    2、甲方任务:完成当年种植任务

    3、乙方每月为甲方发放铜钱20文。

    4、在雇佣期间,乙方为甲方缴纳官府田租。

    5、甲方在被乙方雇佣期间,劳作受伤由乙方为其付治疗费用。

    6、甲方在被雇佣期间被乙方发现有偷奸耍滑行为,不好好进行种植的,乙方有权解除契约。

    甲方画押:乙方画押:

    见证人{里长}画押:

    “待遇太好了,这下那些佃农们可要乐坏了。”王管事欣然离去。

    “少爷,这位是工坊李管事!”

    “东家!”李管事上前施礼。

    “好了,我就不客气了。李管事,你看这些东西能做出来吗?”明中信说完,从手中的纸中选出几页纸递给李管事。

    李管事接过去,看了一下,抬头道,“这是…”

    “其他你别管,能不能做出来?”

    “这…,我得回去和工匠商量一下。”

    “好,但要记住,千万保密,而且这些图纸每个东西都要分开让不同的人做,全图只能你知道!明白吗?!下去吧!”明中信嘱咐道。

    “是!”

    “这位是书坊明先生。”

    “东家。”明先生施礼道。

    “族兄请座!”明中信站起身形回礼道。

    明先生落座。

    书坊涉及读书,因而选了一位科考无望的明家读书人掌管。这位明远明先生正是明中信的族兄,年已四旬。

    “这位是酒楼吴掌柜。”

    “东家!”吴掌柜上前施礼。

    “吴掌柜,你先看看这个。”明中信递给他几页纸。

    “族兄,请看。”同时也递给了明先生。

    二人拿过纸张,低头观瞧。

    《虞舜大传》、《武松传》两本说本,还有一摞纸为图画,却正是《武松传》的图画版本。

    大舜是一位政绩卓著的远古大帝,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明君、贤臣、孝子的典型,大舜确有其人,大舜是山东人,大舜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源头。《虞舜大传》讲述了大舜一生的壮举和伟业。

    《武松传》以武松为主题,共讲述了八个武松的小故事,分别为景阳冈打虎、武松报兄仇、大闹狮子楼、醉打蒋门神、火烧快活林、夜闯鸳鸯楼、吊打白虎山、智取二龙山。而且《武松传》还是连环画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可以为下一步书市的复起做准备。

    两本说本在山东本地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人看过新说本后,惊喜地望向明中信,但也有几丝疑惑。

    “吴掌柜,酒楼可有说书人?”

    “没有,说书人只有在茶楼、茶肆才有,酒楼面对人群不一样,因而没有。”

    “可能请几个过来。”

    “这倒是可以!”

    “信弟,你找说书人回来为何?难道让他们在酒楼中说书吗?”明远插话道

    “不错。我准备让他们说这两本说本,族兄看可以吗?”

    “可以倒是可以,但说书人需要打赏,我们请他们要不要收呢?”

    “族兄,打赏皆说书人其所有,我们为他们供应茶水和糕点。”

    “如此的话,岂不是等于我们为他人做嫁衣裳?!”明远更加疑惑。

    “呵呵,族兄,说书人能够为我们吸引来客源啊!有客源,那点打赏我们就不要放在眼里了。而且他们只在大堂说书,二楼、三楼的客人如果想要听书,除了到大堂听书,只能请说书人上楼,我们可以在二楼、三楼设置限额,只有消费够十两银子、五十两银子,才能请说书人上楼,说书人的赏钱依旧归其所有。如此,我们还看在眼里吗!?”

    “而且,在大堂靠近说书人案桌的位置摆放两张好点的椅子和桌子,供上好茶、干果、点心,样样俱全,但每天要花上二钱银子,咱给他机会,让他既能占好位子听书,还能有脸面,坐得舒坦没人跟他争跟他抢,这才叫享受。”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这两个说本印成书册,凡是在二楼、三楼消费的客人,每桌赠送一本,而每本都比说书人讲的要多上十回。二楼比大堂多十回,三楼比二楼多十回。”

    明远还未如何,旁边听着的吴掌柜双眼放光,他已经预想到酒楼的生意会如何火爆了。

    而且,通过赠送书册,还把书市带动起来,既然在二楼三楼吃饭,花十两二十两银子,就不会介意去书坊买本说本,

    东家真是天才啊,这都能想到,按照东家说的做,吴掌柜可以预想到离明家的复兴不远了。

    但还有个硬伤,厨师不行啊!这是酒楼的根本!

    想到这,吴掌柜的眼神暗淡了下来。

    “吴掌柜,因何愁眉不展呢?”暗中观察吴掌柜的明中信笑问道。

    “东家,您说的都对,客源也能吸引而来,但酒楼的根本是饭菜,厨师不行,饭菜不好,只听书就好了,酒楼的生意依旧不会有太大起色啊!”

    “呵呵!”明中信将手中剩余的纸张递给吴掌柜。

    吴掌柜一脸疑惑地接过纸张,“呀,这,这是……”

    “不错,你看如何!”

    旁边看着的明远,一脸疑惑,伸手向吴掌柜要道,“我看看!何物竟能让你如此震惊?!”

    红烧大虾、九转大肠、密汗梨球、清汤柳叶燕菜、四喜丸子、坛子肉、糖醋鲤鱼、一品豆腐、油爆双脆

    “菜谱?…信弟,这从何而来”

    明中信神秘一笑,“书中而来!”接过明远手中的“菜谱”。

    “吴掌柜,你先选个信任的厨师,找福伯报道,我会在技堂教授他厨艺!另外,你明日将说书人找来,我有话要嘱咐!”

    “是!”吴掌柜恭敬地应道,脑中却已经转开,应该找哪位相好的厨师,这等好事可不能流落到外面。对了,自己的妻侄不就是厨师吗,虽然技艺不行,但胜在是自己的亲戚,而且东家最主要要的是忠心啊!行了,就他了!

    望着吴掌柜的背影,明中信暗自点头,不错,此人应该可以信任!

    “信弟,你将这些技艺传给外人,真的好吗?”明远疑惑地问道。

第8章 布局生意(二)() 
“族兄,这些我都和祖母商量过了,她也同意。”

    “但这………”

    确实,这时代,有一门手艺,都是传子不传女的,都是为后人着想,都信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算教授徒弟,也都会留一手。象明中信这么大方的还真没有。

    当然,明中信也没有那么傻,真的就将这些技艺无偿教授给外人。而是他有底气,这些却不能对明远明说!

    “好了,族兄,不说其他了,书坊那边今后还得仰丈您经营。”

    “有这两个说本,都编辑成册刊印出来,卖到城里和四周的乡镇,生意一定不错。”一直以来,书坊不死不活,仅只是印一些四书五经等教学类书籍,受众很低,只是给社学提供教材,也只是收取学生半价,每年入不敷出,还得明家其他商铺贴补。如今如果有这些说本,市场能够打开,至少能够供销平衡,明远有信心大展拳脚大干一番。

    “族兄,这却不忙,待得酒楼生意红火后,再刊印即可。我有事相询。”明中信看到明远热血沸腾的样子,有些好笑,明白他在想什么,但理实不一定如他那般称心。

    “你说。”明远

    “书坊现如今如何印书?一日能够印制几册?能否印制彩色书籍、彩色图画?”

    明远定下心神,为明中信一一介绍。

    此时印刷为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木活字、铜活字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书籍统一为字型方正的宋体字,印刷完之后通过工人排列页码用线进行装订。

    明家书坊工作时间短,待遇好,明家在乡里声誉不错,技术一流、工作娴熟的工人都愿意为明家服务,所以工人工具材料都是现成的,只要说本到位,马上就能开工。

    明远将样稿也带来了,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本线装书递给明中信。

    明中信接过样稿,哦,字体太大,句里行间没有标点符号,一书通读,还得自行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进行断句,这样读起来太费力。

    说本本就是休闲读物,面向的读者也是市井中人,照老样子印的话,会影响故事的可读性,阅读效果不佳,进而会影响到销售情况。

    不行,看来真得引进标点符号了!

    想及此,明中信从袖中拿出一张纸,递给明远。

    明远好奇地望望明中信的袖口,信弟这真是百宝箱啊,一张接一张,真是神奇啊!

    明远观瞧纸张,却发现正是一些奇怪的符号,“这是……”

    明中信一一为其解释,纸上正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主要有逗号、句号、冒号和引号,它们主要在书中负责进行断句。

    “族兄,请看!”明中信将说本再次指给明远看。

    “哦,…”明远再次观瞧,却感觉加入这些符号后,一部说本读起来更加的通顺流畅易于理解。

    “如何?”

    却没有反映,却原来明远已经又一次进入了说本的世界,只顾看书,哪里还记得明中信。

    明中信失笑,推一推明远。

    “族兄,如何?”

    “噢,不错,不错………”明远十分不舍地抬头望着明中信,眼中一片折服。

    “咱们商量一下,这两个说本如何推向市场?”明中信向明远询问道。

    “这,正如你所说,我们先印十回一本,再印二十回一本,依据说书人的说书进度来推向市场!将所印说本分别放在酒楼的二楼三楼,以此来吸引客人!”

    “这都是我说的,你有什么建议?”

    “这…,可以,可以在酒楼外墙张贴一些纸张写明说本章回,还有将我们在二楼三楼的优惠写在纸上张贴,另外,…再在酒楼门前放放鞭炮,吸引老乡们,…再让小二大声念,争取让所有老乡们都知道。”

    不错,不错,这位族兄管理书坊有些屈材,也是一位经营能手啊!但让他去经营酒楼,肯定不会去,这些读书人将身份看得很重,不会屈尊的!可惜了!不过以后书坊的经营倒是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了!

    “咱们可以雇佣闲人在大街上到处敲锣打鼓,将这些意思大声宣传,那不是更能让老乡们知道地快吗?”明中信补充道。

    “是啊,还可以将我们的计划进一步告诉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这样搞一次!”

    ………………………

    二人不断讨论探讨,明远也不断给予明中信思路,明中信也不断对明远提出的思路进行补充。不知不觉中,明中信将各个商铺的一些思路拿出来,一起与明远探讨,明远也往往能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明中信有很大的启发,毕竟明远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啊!

    不管如何,二人对将明家的书坊打造成集编、刻、售为一体的专业书行充满信心。

    “好了,族兄,具体事宜你与吴掌柜联系吧,这里有件东西请你看看!”明中信从袖中取出一摞纸,递给明远。

    “咦,信弟真是百宝箱吗?!”明远接过,一看,首页却是四个大字“幼学琼林”。

    “好书,好书!”明远看完后连连称“好”,“这是你所作?!”

    明中信点头应是。

    “一朝开慧,不得了啊!”明远望着明中信,摇头叹道,然后再次低头沉溺于“幼学琼林”。

    “族兄,族兄……”

    “啊?”明远不明所以地抬头望向明中信。

    “族兄,你可以拿回去观瞧!”明中信言道,“此书可还能用于启蒙?”

    “能,太能了!”明远瞪大眼睛,“这书不能,何书可以启蒙?!”

    “那族兄可以拿回去慢慢观瞧,但却需先印两百本,用于学堂授课!”

    “好,好!”明远将“幼学琼林”入袖中转身就跑,好似后面有人追赶一般。

    “族兄,还有这…”明中信一指旁边的《虞舜大传》、《武松传》两本说本。“这些也需印制两百本。”

    “哦”明远尴尬地看了一眼明中信,拿起说本转身就走。

    明中信好笑地看着远去的明远。

    “少爷,还有何吩咐!”福伯请示道。

    “对了,你选择一些忠心的、机灵的仆役,也进入学堂吧!”

    “是!”

    “还有,你将这拿去,按照上面准备!”明中信递给福伯一摞纸,吩咐道,“下去吧!”

    福伯欠身退下。

    明中信起身前往为祖母治病疗养。

    此地民风淳朴,自然没有什么夜生活可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格外静谧,一夜无话。

    翌日,明府门前。

    “请问,明府学堂是在这儿报名吗?”却见一位身着短衫,头戴四方巾,脚踏皂靴,年约十一二的少年上前探问。

    “是啊!”看门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