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同探讨、补充、编撰,另外,还有明家书坊今后需要扩大一项业务,即将开启,也需要您的才华阅历!”

    明中信望望黄沮,看,这就是我为孙先生找的施展才华的地方!

    黄沮见明中信如此护犊子,失笑不已,不就说了你明家学堂一些弱点嘛,我不也是为了书院丧失伯复如此人才感到可惜吗?大家立场不同,当然想的说的也会不同!何至于如此斤斤计较!

    这两本书在座众人皆已看过,自然知晓二者的功用,前者也就罢了,毕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才能得出结论。

    后者却无需时间长了,此次县试、府试、院试就可检验其功效。

    但在座众人,除黄举这几位未曾参加科举的官场新人外,其余诸位皆是饱读诗书,科场经历丰富,自然了解其对科举的作用,本来就好奇明中信怎会与陆明远一起编撰如此图书,如今岂不乘此机会问个明白!

    “中信,此书真乃你与陆明远先生所作?”唐逸之问道。

    “错了,中信岂有如此才学,此书乃陆明远陆先生凭借其科场经历,仔细揣摩,编撰而成,中信只是受托进行了整理校稿。陆先生只是为答谢于中信才将中信名讳附于其上!”明中信惭愧道。

    哦,大家恍然大悟,就说了明中信如此年轻,科举都未参加几次,岂有如此阅历才华编撰此书。然而,心中却又有些遗憾,毕竟这个天才也是有缺陷的,总感觉不太完美!

    “冒昧问一下,此书还有几卷?”黄举插话道。

    黄沮见此书后深赞对参加科举的利处,责成黄举三人仔细研读,说他们此次科举一定会用到的!而三人经过研读八股文确实有些精进,所以不免期待后面还有几卷,此时忍不住问了出来。

    “放肆,这岂是你能问的?”黄沮申斥道。

    科举考试指导用书本来就非常稀少,更何况读书人皆敝帚自珍,不愿将经验与大家分享,怕别人挤占自己的科举名额。

    如今明家愿意拿出此书,已经很难得了,哪能指望还有多少,即使有,也不一定会拿出来。所以黄举此番问话有些犯忌讳,故而黄沮才予以申斥,就是怕明中信多心,说他们觊觎此书,心生疑虑,让本来与明中信缓和的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

    “无妨,陆先生还在整理,此前已经出了三册,今后可能还会有一些吧,不过不会多于五册吧!”

    顿时,黄举等人一阵窍喜。

    唐逸之等人也是为之惊诧,此书虽是陆明远所写,但刊印却属于明家管辖,明家为何要将此决窍公布天下,自己藏私岂不会令明家读书人得利更大?

    众人一阵不解。

    难道真如明中信所说,他希望带领少年人打造更加繁荣更加强大的大明?

    一定是的,否则就解释不通!孙宇此时心内却异常坚定。

    唯有有此无私胸怀者才能说出今日之少年大明说!

    众人也不再纠结于此,却见梅林上前道。

    “明公子,此诗稿梅林不敢接受,物此奉还!”说着,将手中诗稿递还给明中信。

    明中信正色道,“梅前辈,此诗稿不是给你的!”

    众人一阵讶异,这也太直接了吧!梅林能受得了?

    梅林却也是一脸尴尬。

第110章 萧飒留坑() 
明中信停顿后,继续道,“这是给一位真正的读书人的!您看,从提出问题开始,您丝毫未曾对中信本人提出质疑,而是始终以诗作上佳而喜,以诗作平平而忧,看得出,您是位追求学问极致的真正读书人,所以这份诗稿您受之无愧!”

    梅林一阵激动,一直以来,周围人皆不认同他,说他不合群,一味孤芳自赏。

    他一度怀疑,自己这般一心精研学问,追求极致,真的是错了吗?如今,中信居然一眼看穿了自己,说明他理解自己、欣赏自己,还通过赠送诗稿表达对自己的肯定,这不是知己还有什么样人才是知己!

    众位师长则讶异于明中信敏锐的观察力。

    唐逸之等人也听说过梅林此人,他十四岁入科场,二十岁中秀才,之后科考屡次不第,毫不气馁,在家专心治学,找寻不足。同窗、好友皆说,他孤傲不逊,难以相处,纷纷离他而去。

    如今一见,才知闻名真的不如见面,看这诗词会友上的一番表现,这是一位真正的谦谦君子啊!怎会被人传出如此不堪传言?

    看来传言不可信,谣言不能听啊!

    如明中信,如梅林!二者皆为一时之俊杰君子!唐逸之免不了在心中一番感叹,如果自己今日不来,依旧听信传言,就真的错怪了这两位俊杰君子!想及此,不由得为之庆幸不已!

    黄沮、孙宇、钱师爷也是一阵唏嘘,人生真是无常啊!谁能想到,这两位一直被人误会的俊杰君子今日居然相互相识相知了!

    “好了,好了,梅林你就收下吧!这也是你们之间相识相知的见证了!”钱师爷打圆场道。

    梅林收拾心情,也就不再推辞,收回了诗稿。

    “中信的相知梅某记下了!”

    虽是相识相知,但却有一股悲凉之气,让场中一时冷场。

    “中信,钱某有一事相求!”钱师爷见事情圆满解决,正色向明中信道。

    “哪能让您说求呢?这是要折煞于我啊!您说!”

    “那我还真得难为你一下啊!今日你所做诗词能否给我们再写一份?”钱师爷调笑道。

    “这”明中信一阵沉吟。

    一时间,众人皆望着明中信,等待他的回复。

    明中信知道,估计这就是黄沮、唐逸之留下来的缘由了!

    “听闻你书法精湛,别具一格,老夫也想见识见识!”唐逸之发话了。儒学署教官发话岂能不听!

    “不错,文会后听闻你又有新的书法大作,可惜未曾亲见,今日也想再来见识一番。”黄沮也来凑热闹了。

    罢了,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那就来个与众同乐算了!

    本来读书人讲究含蓄内敛,而今日自己如此锋芒毕露,太过高调了,生怕引起儒学署教官的反感,在县试时给自己穿小鞋。

    既然唐逸之都如此说了,那就顾不得了!

    反正自己今日之后也要潜心治学,静待县试,就再高调一回吧!

    明中信心一横,吩咐道,“笔墨伺候!”

    笔墨备齐,明中信挥毫拨墨,笔走龙蛇,一篇《沁园春恨》不到一盏茶时间就一挥而就。

    众人围上前来,观赏词字。

    望着这篇词作,黄沮、孙宇为之一惊。

    明中信今日居然改变了书体,全文皆为行书。

    “在用笔上,以中锋为主,笔画起止有断有连、有虚有实,清爽利索,虽然变化多端,然而最终能一气呵成,自然流畅。整体笔势圆融婉转、飞动轻灵、开合有度、收放适宜。好字,好字!”唐逸之赞叹道,早就听说这明中信楷书书法精湛,文笔纯熟,没想到他的行书也是这般精谨纯熟。

    此时也不再客气,直接将词稿拿在手中。

    众人来不及抢夺,暗自叹息,不过好在明中信还在写稿,暗下决心,下次必定抢到!

    《沁园春天衢》《少年大明说》迅速写就,这次却是草书。

    一时间,黄沮与钱师爷冲入场中争先抢夺。

    望着二人那般模样,明中信讶然失笑。

    唐逸之这次却稳稳坐定,笑看二人争抢,他已经有佳作在手,不好意思再争。

    实则,他心中无比后悔,那两篇草书更见功力,不应该早下手的,真是失策啊!

    孙宇却退出了争夺,皆因黄沮乃他师长,他岂能与师长相抢,更何况就是抢到出会被黄沮以师长身份强行要去,所以也就不再加入抢夺者的行列,而且自己都马上是明家学堂的人了,大不了以后再问明中信要,相信明中信驳不会他的面子。

    因此,孙宇可真的稳坐钓鱼台,笑看这场抢夺好戏。

    最终,钱师爷抢到了《少年大明说》,黄沮则抢到了《沁园春天衢》,二人皆是一副满意模样,爱不释手地观赏词稿。

    接下来,明中信又安排宴席,致谢各位师长的鼎力相助。

    一时间,明府觥筹交错,酒意酣然。

    众人皆是满意而来,尽兴而归。

    “明中信!”萧飒咬牙切齿地说着这三个字,仿佛要将他揉烂撕碎!

    旁边的萧森一一向他汇报了诗词会友的种种情况。

    看到自己的精心谋划被如此轻易地破解,一直以来,自信狂傲的萧飒很难接受此次失败的结果。

    “公子,此次小人确实有些大意了,小看了这明中信。没想到他如此老辣,居然将大家尽数蒙蔽了!”萧森偷眼打量着萧飒,小心翼翼地道。

    “不怪你,咱们都小覤这明中信了!这次怪我疏忽大意,但下次一定不会了!”萧飒平复一下心情,冷静地道。

    萧森暗自松了口气,只要不怨自己就好。

    面对暴怒的萧飒,萧森的压力太大了。

    “公子,那下步如何进行?”

    “算了吧,明日就回府城。你一露面我们就暴露了,再留下来,恐怕不会有太大作为,等到了府城我们再收拾他!”萧飒冷静地分析,“不过,在走之前,给明中信留个坑,恶心恶心他!”

    “您是说?”萧森一脸奸笑道。

    “不错!就是那个坑!”萧飒一脸笑意。

第111章 县试来临() 
在县试前两个月,明府陆续推出了十期《明堂文规》,每期皆不同,而且对科举考试的分析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深刻,L县的读书人皆为之疯狂。

    钱师爷与明家的来往也愈加频繁。

    孙宇则住进了明府,熟悉明家学堂的运作方式。

    在见到《明堂文规》后,深入研习了《明堂文规》,并将其中所得经验一一教导明中信。

    明中信一阵哭笑不得,但又不能说《明堂文规》是自己所作,况且归元塔书阁中科考题目众多,四书文、五经文各种类型皆有,自己根本不需要再学习这些写作技巧。

    然而,孙宇毕竟博学多才,做四书文的经验还是不错的,而且他还将自己临考应试的一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明中信。

    明中信听得津津有味,倒也获益良多。

    另外,黄举、王琪、李玉等人也时不时上门与明中信探讨县试科考题目,实则是在窥探《明堂文规》新篇是否出来,却被孙宇抓住,与明中信一起研习,纷纷叫苦不堪。

    除却这些琐碎小事外,明府居然再未发生任何出乎意料的事,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了两个月。

    明中信心中有些奇怪,为何近两个月如此平静,难道那知府公子知难而退了?

    平静也好,否则自己还得分神应付。

    最好是知府公子已经放弃针对明家,回转了府城!

    否则,自己应对他,再加上还要参加县试,这对自己来说,还真的有些左右为难!

    不过也不能大意,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万一突然来一下,明府也不一定能够承受,还是谨慎一些吧!明中信吩咐明家各路生意,皆要小心谨慎,万不可大意!

    然而,直到临近县试,再无动静!

    终于来了!

    县试终于来了!

    明中信吊着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

    明日即将举行县试,明府却乱成了一锅粥!

    老夫人大呼小叫,支使仆役们忙开了,准备这准备那,一件件皆得亲自过手过眼,她满意后,才允许放入大竹篮之中。

    决定学子命运的一天终于到了,从客栈、家中走出的学子书生或焦虑不安或踌躇满志,手提考篮,走向考场。

    明中信也不例外,辞别紧抓不放、嘱咐来嘱咐去的大母,踏上了去县衙之路。

    他带了一大堆东西,衣食住写样样俱全:一个大竹篮,其中放了一件羔裘,果脯、糕点、熟食、水杯等吃喝物件,一件薄褥子,还有最不可或缺的文房四宝。

    当然这些东西皆被仆役所拿,明中信则是一身轻松地踏步而行。

    明中信随大家前往县试考场。

    明中远为他介绍过县试考场。

    考场设在县衙不远处的一座集市之中,集市中早已搭设了考棚,面南背北,最南方东西各设置了一个辕门,供人员进出,被用木栅所围,形成一个大院,大院北面为正门,也叫“龙门”,取鱼跃龙门,一步登天之意。龙门后乃一大院,供考生候考唱名之用,龙门前有三间大厅,中间为过道,考官坐西间,面东点名,再往北即为考场,内摆长条桌、长条凳,桌案上贴纸,上写某字几号。

    此时,辕门处站着五名小吏,检查考生的证明以及随身所带行李,检查异常仔细:被褥、衣裳、鞋袜皆一一检查,看有无挟带,甚至内衣都得检查,糕点食物皆被切开检查,而后才允许考生进入大院,静候唱名。

    黄举等人早已来到辕门外,见明中信来到,上前一阵寒喧,静静等待入场。

    明中信随着大队伍向前移动,渐渐地来到了小吏面前,将考篮递给小吏供其检查。

    却见一位小吏上前与明中信面前的小吏耳语一番,二人换过,明中信也不以为意,静待检查。

    这位小吏低头将考篮中的东西一一检查,被褥一一检查,食物一一切开,但却越切越小,最后居然被切成了粉状,这就有些过份了。

    明中信一阵心塞,有必要这么细致嘛!然今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算了!平复心绪,准备进场。

    “脱掉长衫!”小吏吩咐。

    明中信照指示而做。小吏接过长衫一阵摸索,放在考篮之上,一不小心,衣衫掉进了考篮,食物沾在了衣衫之上。

    “不好意思!”小吏向明中信投以抱歉的眼神。

    “无妨!”明中信一皱眉,神识微动,投在了小吏身上,却感受到了小吏那微弱的敌意。

    这是为何?明中信玩味地看着小吏。

    小吏依旧是一脸地公事公办,“脱掉内衣!”

    “什么?”明中信身后的读书人皆是一脸地不可置信,难道今年的县试如此严格了?望望其他小吏的检查,却只是在身上摸索一翻就放行了,看来只有自己这支队伍的检查如此严格。

    哎,咋自己等人滩上了这样的事了。众人心中一阵抱怨。

    明中信冲着小吏饱含深意地笑笑,依旧照指示行事,我倒要看看你还能如何?

    内衣依旧无挟带!

    “爬下!”小吏吩咐道。

    明中信这可就不愿意了,问道,“为何?”

    “检查谷道!”小吏面无表情道。

    众人为之哗然,这可真是奇闻,县试从未有过先例要检查谷道的。

    当然,认真来讲,小吏并无过错,毕竟谷道也是可能进行挟带的,然而检查读书人的谷道,可就有些侮辱之意了!这绝不能忍!

    “到底是何人要你如此?”明中信面色阴沉,紧盯着小吏的眼神道!

    小吏也盯着他,慢慢道,“此乃科考检查程序!”

    “是吗!为何他们不检查?”明中信指着其他队伍道。

    “此乃我的职责,在我看来,就得检查谷道!”小吏面无表情。

    还行,看来幕后黑手还真的选了一个好棋子!明中信心中恨得牙痒痒。

    这些手段虽上不得台面,也不会将你怎么样,但是,太恶心人了!

    然而他却也不会任人拿捏,如果今日被如此羞辱,势将成为自己一辈子的笑柄,以后还在仕途之中如何抬得起头!

    接受检查,成为笑柄!不接受,则退出县试!这是要毁了他的科举之路啊!绝不能妥协。

第112章 县试开考() 
看来,还真得用特殊手段了!明中信心中下定决心,待要运用神识,却听旁边有人道。

    “这是怎么了?”

    明中信转头望去,却见唐逸之正站在小吏身后。

    有小吏上前将事情一一说明。

    唐逸之皱皱眉,他也不能说小吏是错的,人家也是尽忠职守。

    看看明中信,转头对那位小吏道,“行了,检查谷道,确实有辱斯文,我作保他并无挟带,呆会去找我要保书,让他进去吧!”

    明中信以为那位小吏可能会坚持已见,没想到却直接退开,让他进考场。

    明中信也是一脸愕然,难道官大一级真的压死人?

    如果真的针对自己,不可能如此虎头蛇尾啊?难道自己冤枉他了?这位真的是履行职责的好衙役?

    明中信躬身向唐逸之致谢后,提着考篮,进入考场。

    明中信走过辕门,来到大院,等待吏员唱名叫号。

    不一会儿,主考官柳知县来到,却见他身着二梁冠,腰佩银革带、琉璃佩,身穿带有练鹊图案的三色花锦绶,异常地精神抖擞。

    他站在台阶上勉励了一番学子们,然后宣布本次县试共考四场,每场的考试内容、纪律等等。

    知县大人宣布完后,站立台阶之上纹丝不动。

    教官唐逸之率众教官向主考官柳知县行礼后,站于柳知县身后。

    做保禀生一一上前向主考官、教官行礼,站于一旁。

    小吏上前开始唱名,考生一一上前领取答题纸,并由做保禀生确认后进行“唱保”,意为此乃自己做保的考生,无误!

    考生才一一进入考场。

    明中信被唱保领取答题纸后,施施然跟着考生们来到考棚。

    明中信的考棚座位乃西首第三的丙叁号。

    明中信来到座位,核对后,将答题纸放好,从篮中取出文房四宝,一一摆好,试一试墨砚,为即将来临的考试做足准备。

    而后,再从上到下检查了一遍考棚,看是否有人事前藏了东西,杜绝被陷害的可能。

    科考秩序井然森严,估计刚才小吏找事也就只是小小干扰一下自己的思绪罢了,他应该知道自己在L县的名声,做得不会太过!

    明中信虽然心中笃定,但在每个细节依旧极为谨慎,毕竟,不能阴沟里翻了船啊!

    孙宇为他讲过,县试第一场为正场,考四书文两篇、试贴诗一首,字数不得超过七百字。

    当当当!随着锣响,考生已全部入场,唐逸之带领差役开始巡场并让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

    等衙役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