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当当!随着锣响,考生已全部入场,唐逸之带领差役开始巡场并让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

    等衙役走得近了,明中信定晴望去,贴板上用朱笔写着“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这矣。”和“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此两题分别出自《孟子》、《中庸》,前后文明中信都能倒背如流。

    作为拥有归元塔书阁的人,对这些题目,明中信根本无需担心,最多花费点功德在书阁中找一找,实在不行,定位抽奖,一定会找到无数篇佳作,最苦恼的是要用到哪一篇!

    说是这般说,但对于现在的明中信来说,浪费功德找书,实在是太浪费、太心疼了!

    虽然《幼学琼林》和《学堂文规》在刊印后,无时无刻不在收集着功德,但他在这两个月中也在不断地耗费功德,去查书查资料,为明家学堂各堂寻找资料,教授学员,毕竟,现在各堂教习不足,而学员的求知欲太强,学习能力太恐怖,他得随时补充知识,才能让学员们继续。功德每日的消耗令他心疼啊!所以现在功德用一点少一点,实在是严重不足啊!

    况且,他已经得到了唐寅的策论技能,加上研习过《学堂文规》,再有孙宇的教导,写出一篇四时文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只是他的目标是县案首,所以得好好斟酌一番,确保万无一失而已!

    于是,他细细思索,将八股文的各个环节一一对照,并在神识中飞快地进行演练,然后重新进行排列组合,直到确定文章音调和谐,朗朗上口,措词严谨,思维细密,无一丝纰漏,这才满意,最终一篇花团锦簇、文词秀丽的文章落于稿纸之上。

    神识演练,是他在这两个月中练习八股文时,每写一篇都得进行大量修改,而且在明有仁、孙宇的监督之下,还得一篇篇重新书写,太过麻烦,百般聊赖中灵机一动,试着在神识中进行排列组合,没想到,居然神效,大大降低了出错率,减少了重复书写次数,还被明有仁和孙宇赞扬大有精进。

    如此这般,他简直掌握了一门逆天的纠错技能,再不用担心文字写错,段落插错,可以一次性写对写好写完善!

    如今在县试上初次用,简直不要太爽啊!

    如此在神识中完成了两篇四时文、一篇试贴诗,明中信用时简直不要太短了!

    为不引人注目,当这出头之鸟,他刻意降低速度,一字一句仿佛爬一般誊写在试卷之上。。

    然而,就这般慢写,在午时之时也将题目写完了。

    望望周围正在埋头吃喝的考生,明中信一脸无奈,总不能一直坐着等他们写完吧!

    算了,反正这个出头鸟是当定了,他潇洒地站起身形,整整衣袖,拿起试卷和草稿,向考官走去。

    无数道无声羡慕的眼光向他射来,他却视若无睹。

    只见柳知县无声地望望他,面无表情,当场提出了一些对偶诗词题目考校一番,挥手让他离场。

    明中信提着考篮在龙门处等待放排。

    最后凑够人数,放行出排。

    明中信步出考棚。

    “少爷,少爷!”一阵声响,福伯出现在他面前。

    “不是不让你们来嘛!”明中信不悦道。

    赶考之前,他劝住了老夫人等所有送行之人,还嘱咐他们皆不要来考棚等他。说考完,他自会回去。

    现在福伯明显未听取,他自然不悦。

    “少爷,您来!”福伯看看周围的百姓,接过考篮,拉着明中信就走。

    明中信见此,才注意到福伯脸色很难看。

    难道家中有事?不会啊,老夫人那里有神识标识,应该不是!那是什么呢?

    明中信毕竟不是神仙,不可能每件事都猜着,带着一头雾水,随福伯来到一个小巷。

    “少爷,市井之间传言,此次县试已经内定明中信为案首!”福伯一字一句说出了缘由。

    明中信心中一恨,他奶奶的,又是谣言!

第113章 应对谣言() 
却原来,今日开考以后,突然在市井之中,传出已经内定明中信为县案首的谣言,一时间L县沸沸扬扬,争论不断,福伯听闻此事,心中忧虑,未敢告诉老夫人,同时警告下人们,千万不能让老夫人知道。

    福伯安抚府内后,去找寻明有仁、明中远商量,三人一致决定等明中信出场后,一起商量应对办法,所以他才来考场外等候。

    怪不得自己出场后,候场的人们看他的眼光那般奇怪。

    “走,回府!”明中信决定回府再说。

    对手传播谣言的这个时机把握得太好了,自己不在,明家无人作主,暂时无法确定如何应对,而等自己出来,谣言已经传遍全城,自己应对的难度也就加大了,这暗中的对手还真是让人头痛!

    二人回到府中,却见明家所有骨干皆已聚集在武堂,而且都是一脸愤恨的样子。

    见到明中信回来,众人皆是如释重负,面露喜色。

    现在,明中信已经是他们的主心骨了。

    “究竟是何人如此可恶!太卑鄙了!难道是兰家?”明中远恶狠狠道。

    明中信摇摇头道,“兰家不可能,毕竟他们已经无力纠缠于县试,要发力也会是在府试、院试上!现在发力毫无意义。更何况他们还想接手明家产业,接手后还需要依靠明家百年的好名声生存下去,此时绝不会想着坏了明家名声的!”

    “那又会是谁?”

    明中信心中清楚,唯一指向的,就是萧家,知府公子萧飒。

    然而,他现在还不能说,而且今日在考场外的遭遇暂时也不能说,免得徒乱人心。

    “好了,当前散布谣言的人已经不再重要,而是应该想办法将谣言的影响降到最低。”明中信望着众人。

    “不错,谣言这种事,最主要是先止住谣言,或转移谣言!”孙宇道。

    “要想止住谣言,不太可能,只能降低其产生的影响,或制造新的谣言转移乡邻的注意力,或制造更多的谣言,把水搅浑!让人们产生逆反心理,所有传言皆不相信!”明中信道。“下面我说几点。”

    回来的路上,明中信已经心有定计,此时就是实施的时候了。

    “第一,先重点传播黄举的谣言,说他蓄势三年不参加科举只为今朝一举中第,黄沮在这个时间从学院回来就是为孙儿等人活动的,而且他们的目标还不只是冲着县案首,人家的目标是小三元,即县、府、院三案首。而且,将王琪、李玉也带上,在传言中说他们二人也有想法,黄、王、李三家在科举一事上已经面和心不和,各家皆在使力,说不定内定案首的会是其中一家。吴阁主,此事由你去办,派出伙计们到茶楼酒肆去传播。”

    吴阁主应声而去,众人皆是眼前一亮,不错,将黄沮等三家拉下水,人们会难辨真假,自然产生疑虑,这叫浑水摸鱼!

    “第二,找一下梅林以及相熟的读书人,让他们到酒楼市井之中装作气愤为大家解惑,就说明中信在兰亭文会中早已展示了四时文的水准,那可是令黄沮老先生都为之赞叹的!而且,前段时间,一直有谣言说明中信文名是假,乃是请了代笔,但最终明中信用诗词会友证明了谣言纯属子虚乌有,这次会不会又是谣言呢?无需让别人一定相信,只要提出疑问,将此疑问广泛传播开来即可!族兄,请你去办此事!”

    明中远应声而去,抓住谣言漏洞,为人们解惑,再加上读书人在人们心目中的睿智地位,令人们对此谣言产生怀疑,虽无法杜绝,但也令人们不再全信谣言。

    “第三,到黄沮老前辈家中解释,此事情非得已,请他老人家谅解,并约束黄举等三人。并说明此次事件,就当明家欠他们三家一个人情,待日后中信一定加倍奉还。但一定不能让黄举等人知道,再生波澜!此事由孙先生出面为好!您看呢?”明中信说完,站起身形来到桌案前,提笔就写,一蹴而就,将纸张递给孙宇。

    “请孙先生将这两篇四时文和一篇试贴诗交予黄老前辈!就说此乃中信此次县试第一场所作,而且中信决定来日的三场县试皆会参加,最终令这谣言烟消云散!”

    孙宇接过文稿,思索半晌,衡量利弊,现在上门求得谅解总比日后被知道要好很多。

    此时让黄沮知道,虽会让令其心怀愤怒,但总比日后被翻出要好得多。而且,只要好好解释,总能得到谅解的!这是杜绝与黄家交恶的最好方案!

    最终,孙宇点头同意,准备转身而去。

    “孙先生请留步!”明中信叹了一口气,叫住了孙宇。

    从袖中取出一册文稿,交给孙宇,并一阵耳语。

    孙宇脸色一片赤红,“岂能如此?岂能如此?”

    “为了明家,也为了咱们学堂日后的发展希望,请先生助我!”明中信躬身请道。

    孙宇看看明中信,深叹一口气,点头转身而去。

    “什么?这不是败坏黄家名声吗?”黄沮吹胡子瞪眼,恨不能吃掉孙宇,孙宇也是一阵尴尬,他就知道,这份差事太操蛋了。

    但作为加入明家第一次任务,他还真不想搞砸。

    孙宇将手中文稿递给黄沮。

    “这是何意?”黄沮不接,气还气不过来呢,现在哪有心情赏鉴文稿。

    “此乃少东家明中信此次县试第一场所作,请黄前辈指教一二。”

    “有什么好看的!不看!”

    “少东家还说,这篇文稿送给您!”孙宇一脸心疼地慢慢从袖中取出一册文稿。

    “不看,再多的文稿也不看!”

    “真的不看!”孙宇先是一脸高兴地询问道。

    待得到黄沮的否认后,一脸遗憾地就要将文稿收回袖中,添了一句,“今日不看日后可不要后悔!”。

    黄沮望着孙宇的表情变化,心中一阵忐忑,难道真有什么不得了,否则孙宇不会这般表情。

    “算了,还是看看明中信这小子到底搞什么鬼!”黄沮一把从孙宇手中抢过文稿。

    “咦!”黄沮看后,不由得心中一跳,“这,这是…”

第114章 谣言风传() 
“不错,这是策论的写作技巧!本来,明家准备自己刊印供自己社学学堂用的!现在便宜你了!”孙宇一脸沮丧样,好似极其后悔黄沮居然看了文稿。

    “这真的是送给黄家的?”黄沮一脸地不可置信。

    “而且,少东家承诺,明家以后也不准备将此册文稿售出,也就是说,这本文稿明家与黄家共享,不再外传!”孙宇解释道。

    黄沮一时大喜,只要有这些文稿,黄家读书人就可领先其他读书人一步,掌握一些策论技巧,科举中第的希望将增加一成还多!黄家复兴有望矣!

    相比于此次损失一点名声,太值了!就算要求黄举让出案首,也是值得的,毕竟,比起整个黄家来说,黄举太微不足道了。

    而且,依黄举才学,此次县试一定能够中第,县案首对他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

    想及此,黄沮就迫不及待地取过明中信的县试文稿。

    “妙,妙!”黄沮一时间沉浸于文稿的美妙词文当中。

    “咳,咳!”孙宇一阵示意,才唤醒黄沮。

    “这真的是明中信所作?”黄沮抬头问道。

    “是啊!”

    “此文不得案首,天理难容啊!”黄沮一脸激动地道。

    孙宇云淡风清地哦了一声。

    黄沮一时间反应过来,刚才还想让黄举让出案首,现在看来,黄举哪有一丝中案首的机会,想起刚才自己的想法,脸上一阵发烫,真是太丢脸了!

    “少东家还说!”孙宇看到黄沮如此高兴,不敢再说下去,深怕他承受不了打击,晕厥过去。

    “什么?”还有,黄沮好奇道,就以上收获来看,此次名声上的损失绝对是值得的,难道明中信还有好处给黄家?

    “少东家承诺,此次就当明家欠黄家一个人情,来日必当厚报!”孙宇长出口气,终于说出来了。

    黄沮一时间有些呆了,还真的有,而且这可比前面那些有价值得多!就明中信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未来成绩斐然啊!以一点名声的损失换取明中信未来的承诺,真的可以说是赚大发了!

    还好,毕竟黄沮经多见广,迅速回过神来。

    “明公子真的如此说?”

    “您觉得,我会编假话来骗您吗?”孙宇苦笑一声。

    黄沮顿时心中为之雀跃。

    “好,请回复明家主,一言为定。”

    这个老狐狸,让回复“明家主”,意思就是明中信是以明家家主做出的承诺,这是在挤兑明家,警告明中信万不可毁约的!孙宇心中明白。

    “管家,管家!”黄沮叫道。

    “去考场等着,少爷出场,马上将他带回来,不准他有任何异议!”黄沮对着管家吩咐道,这是防止黄举听到传言会有激烈行为,此时最好是配合明中信不发一言,任由谣言肆虐,且看明中信如何应对!

    行了,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孙宇长出一口气,起身告辞。

    黄沮也心中急切地想研读策论的写作技巧,也就不再留客。

    “县尊大人,现在城内谣言满天飞,说是您内定了明中信为县案首。”

    “错了,是传县尊大人内定了黄举为县案首。”

    “不,还有王琪,李玉。”

    一日内柳知县的耳边谣言遍布,而且还一时三变,令他张口结舌。

    这个世界还真的让人难懂!

    而老百姓就更是懵了,这到底哪种传言是真的?

    一件件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好似真有人见过般,然而却没有一个让他们完全信服的!

    到是一些辨论开始了。

    当然,这仅限于读书人中。

    “说明中信内定为县案首,这到可能是真的!

    “为何呢?”

    “你想啊,咱县尊大人与明中信是什么关系?能够为他作序,你想这关系还能浅得了?”

    “那也不可能内定啊?这可是国家抡才大典,岂能儿戏?”

    “傻啊你,既然县尊大人为他作序,说明认可他的才学,既然认可,那么肯定不知不觉间就会偏向于他,这与内定有何区别!”

    “放屁!”旁边一位读书人丙看不过眼,直接上前撕逼。

    “你说什么?”

    “依明中信在兰亭文会与诗词会友上的表现,就算不是内定,只要发挥不失常,也会中第,他需要冒这个险吗?”读书人丙不屑道。

    “对啊,明中信在兰亭文会中早已展示了四时文的水准,那可是令黄沮老先生都为之赞叹的!而且,前段时间,一直有谣言说明中信文名是假,乃是请了代笔,但最终明中信用诗词会友证明了谣言纯属子虚乌有,这次会不会又是谣言呢?”有读书人质疑道。

    “对啊,上次的谣言我就差点相信了,而且现场去见识了明公子的才学,那可真的是不得了啊!”旁边有人被充道。

    “那也可能是为了保险起见啊!”

    “你可真傻,如果科举舞弊被发现那可是要被判下狱的,明中信有必要冒这个险吗?”

    ……

    “你们别再为这个谣言吵了,听说内定案首的是黄家的黄举!”

    “哪里,还听说王家、李家也参与到这个事件去了!”

    “什么?你们哪听说的!”众人纷纷向传播这些新消息的人望去。

    “真的,我在旁边茶楼听说的!”

    “我在知味酒楼听说的!“

    “我在名轩阁听说的!”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插言。

    “黄家?王家!李家!”众人沉吟,对啊,还真忘记了,咱L县还有几大乡绅家族啊!要说这些家族对案首无觊觎之心,那可是笑话!

    “就是,有这几家的话,岂容明中信如此轻易内定,这几家也不会让啊!”有自觉明智之人分析道。

    “但这几家为何现在也无动静呢?”有人提醒道。

    对啊!这些谣言可涉及到了这几家,可为何至今无人出来避谣呢?

    同样的,柳知县也很是头痛,这些谣言唯一一个中心就是他,哪个里面都有他,不过只是人们不敢提及他而已。

    但人们也在时刻观察着他,看着他,只要他有一步行差踏错,也许他的仕途生涯就会产生波折。

    在此关头,他更得随时保持清醒,考虑周详,因此,他不敢随便确定录取人员及名次!

    “东主,明中信在明府门前贴了公告!”钱师爷风风火火进来奏报道。

第115章 公告风波() 
柳知县一惊,这明中信又出什么幺蛾子?

    “什么公告?”

    “他在公告中表示,如果第一场通过,他还将参加余下三场县试,并恳请县尊大人将他的所有试卷皆予以公示,让所有本次考生检验自己是否符合录取名次。如有参加县试学子认为他不符合录取名次,可以书面公示,说出理由,如果理由有理有据,被众位考生同意,并被县尊大人认可,他愿意退出本次县试,下次再考!”

    “他这是要破釜沉舟啊!”柳知县也被明中信的大手笔所惊,一时间竟呆住了。

    毕竟,将自己的试卷公诸于众,这是要有多大的自信,才敢如此做,他难道就不怕人们专门挑刺吗?要知道,文无第一啊,L县读书人岂能让你把他们比下去。不知他是自信爆棚,还是有些傻!

    不过随之,柳知县松了口气,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再左右为难了,只要秉公录取,就不用再担心有人怀疑他徇私舞弊了,而且还能够给人们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印象。

    这次,明中信又为自己解了围,这种既能给自己带来政绩,又不给自己添麻烦,还能为自己解决麻烦的人,自己又怎能不对他另眼相看呢!

    “既然他如此要求,那么就发个公告,昭示百姓,如他所愿!”柳知县捻须微笑道。

    钱师爷张张嘴想要说话,但是,见到柳知县如此高兴,也就无奈作罢,低头应命。

    对于L县百姓来说,今日又将跌宕起伏的一天。

    一大早,明府居然贴出公告:

    “明某中信不才,近日听闻明某居然内定为县案首,明某大愕,如此大的事明某居然今日才知道,怪哉,本人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