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向国家申请了专利,并且以3000万美元的天价把这项技术卖给了美国通用食品公司。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代冰箱的发明者美国人巴尔卡。
巴尔卡是一个懂得怎样垒高自己的人,这垒高就表现在他具备了一种发现的目光,表现在他具有成功的毅力和能力。收获是播种的孪生兄弟,巴尔卡就是经过自己不懈的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把自己垒高,实际上就是说人要站得高些。站得高了,不但能有幸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的诗篇。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这诗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你可能没有成为一个美丽的词,一个引人注目的句子,一个惊叹号,但你依然是这生命的立体诗篇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停顿、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足以使你放弃前嫌,萌生为人类孕育新的歌声的兴致,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诗意。
最可怕的人生见解,是把多维的生存图景看成平面。因为,那平面上刻下的大多是凝固了的历史过去的遗迹。人生不能像某些鱼类躺着游,人生也不能像某些兽类爬着走,而应该站着向前行,这才是人类应有的生存姿态。
当把自己垒高时,就还原了世界与人生的多维生存结构的真面目,自己也就不会因为那幅被自己心理扭曲造成的虚幻现实所淹没。
投票面前
改革并非总是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无情竞争,有时候,退让,或许也是一种更积极的进取。
几年前,一家锻压铸造厂生产任务不足,面临亏损困境,厂里进行减员分流,把减员指标分到各车间、班组,要求以末位淘汰制的方式来压缩员工。
仓库有6位员工,是清一色40多岁的女工,她们平时团结一心,工作十分出色,历来被评为先进班组。但这6人中也分到一个减员指标,要按照末位淘汰制办法,由员工互相打分,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前5个留下,第6个被淘汰掉。
班长参加车间的动员会议回来,苦思良久,觉得太残酷,不忍向员工开口。但员工们却早已知道,大家说,总有一个人要走,大家投票吧,每人提一个,谁得票多谁就走。
于是组长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让大家写上将被淘汰的“末位”,也就是要走的那第6个人的名字。当组长将6张纸一一打开来,看见的却分别是6个不同的名字,原来,每个员工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第6个是自己。于是,一直到规定截止的日期仍迟迟不能淘汰出来。与此同时,厂长却收到了这6位职工呈递的辞职报告。接着,这6位员工都办理了辞职手续。
然而这6位员工并没有各奔东西,在辞职后的第二天,大家又聚在一起,共谋出路。她们思来想去,除了原来的仓库管理工作,大家都没有其它特长,但作为家庭主妇,买菜烧饭却是每天的功课,大家决定从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入手,办一家小吃店。
就像原先在厂里工作时那样,齐心合力,不计较,肯吃苦,小吃店越办越火,规模越来越大,后来有一天,竟兼并了那家濒临倒闭的厂子。几年过去了,已经发展成一家餐饮连锁集团。
说到当初为什么“第6个”是自己,这6位女工说,无非是想证明,改革并非总是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无情竞争,有时候,退让,或许也是一种更积极的进取。
平稳心态
我见过很多人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非常高,总是实现不了,于是越来越灰心,最终连目标也没有了。
几年前,我的状态糟透了。当时一个朋友跟我说,高处有月亮,但是假如你的目标是苹果,就不必飞得那么高。因为,如果你的目标是苹果,而你飞到1万米高空,那么你既得不到月亮也看不见苹果。对于月亮来说,1万米和0米没有什么区别,而对于苹果来说,没有那么高的苹果树。
正是那时我总结出过好日子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适当地降低飞行高度。我见过很多人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非常高,总是实现不了,于是越来越灰心,最终连目标也没有了。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直“待价而沽”,她有体面的职业、良好的教育背景,而且人也很能干,一段锦绣前程展现在她的眼前。但是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这让她很不满意,她觉得至少应该有男人来爱她她有那么多的可取之处。她等了很久,以致后来开始抱怨自己“曲高和寡”。
第32节:死囚犯的最后选择
一个听她抱怨的人说:“既然你觉得高处不胜寒,为什么不下来一点呢?”于是,这个女人就稍微降低了一点自己的“飞行高度”,也就是说她不再像展翅高飞的雄鹰一般,对男人一律采取“鸟瞰”的态度于是立刻发现自己有好多选择对象。
有的时候,美好生活就在离你很近的地方,但是因为你把目光投向很远的地方,结果错过了。有的时候,只需要降低一点点,生活就会好很多,信不信由你。
我们的需要其实并不多,有时太过充足的物质反而会成为我们的负累。正所谓“量体裁衣”,合体就已足够,再要多的,不是浪费吗?
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
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地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
死囚犯的最后选择
请将我的肾脏移植给那位女大学生,她还很年轻,她还很美好,还很有作为,她的生命不应该这样短暂,让我一个有罪之人,为她的年轻生命做最后一件事吧。
一上午了,死囚站在铁门里,隔着铁栅栏看着外面的世界。看管过来问死囚:“临别还有三天了,你还有什么最后的要求吗?”死囚说:“能不能给我些报纸看?”
死囚最早就是看报纸发家的,那也是一次很偶然的机缘。一次走累了,坐在马路牙子上,随手拾起一张破报纸,就看到了一条致富消息,死囚就去干了,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越偏越远。
看管给死囚拿来一沓报纸,死囚仔细看着报纸,挨着生命的最后日子,突然他被本市晚报上的一条消息吸引住了。消息说,本市某大学一名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患了尿毒症,虽然生命对她来说已经不多了,可她很乐观,在医院里还坚持学习,很是让人感动。挽救女大学生的惟一办法就是换肾,但是需要一大笔医疗费,女大学生没有钱,也没有人给她提供肾源,她只能等待着死神一天天临近……
死囚突然大叫看管,看管不悦地说:“死到临头了你还叫什么?”死囚平静下来说:“我要……我要纸和笔,我要写一份遗书。”看管给死囚拿来几页纸和一支钢笔,死囚不看报纸了,开始垫着报纸写遗书,死囚写道:
我的头脑坏了,我的灵魂扭曲了,我的心黑了,可我的肾脏还没有坏,还很年轻,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请将我的肾脏移植给那位女大学生,她还很年轻,她还很美好,还很有作为,她的生命不应该这样短暂,让我一个有罪之人,为她的年轻生命做最后一件事吧。我知道移植肾脏还需要很多钱,我有一笔存款不是我犯罪所得,是我用血汗挣来的,是干干净净的钱,我把这笔存款送给这名女大学生,作为她换肾的医疗费,假如可能的话,让我临死之前,看一眼这名女大学生,也许这是我的奢望……
三个月后,晚报又登出了一则消息,大概内容是:本市患尿毒症的女大学生移植肾脏成功,女大学生病愈出院,重返大学校园……一日傍晚,在一条通向西方的大路边,烧着一堆晚报……
经营有声有色的人生
如果你能在看重自己的前提下,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建立起自信心,就能揭开自己人生的新的篇章。
爱因斯坦在20世纪50年代曾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恳请他去当以色列总统。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若能当上犹太国家的总统,在一般人看来,自是荣幸之至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爱因斯坦竟然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近10万美元。不仅自己多年用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拥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建立了辉煌的业绩。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艰难甚至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但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选择职业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无需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重要的是,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的职业。把自己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经营出有声有色的人生。
问你自己
一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千万别自以为是,别盲目冲动,更别擅自坚持做使你可能后悔的事,“三思而后行”,结果会比较好!
美好的愿望
十多年前,在我的绘画班上,有个很有才气的小男生,因为愈画愈有兴趣,所以立志将来要作艺术家。
有一天,他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将来要进美术系。”
啪!话没说完,他爸爸就赏他一记耳光:“你要饿死!”
他按着脸,不服气地说:“人家刘老师,还不是美术系毕业,也没……”
啪!又是一记耳光:“你又不是刘老师!”
小男生不敢多说了,乖乖听从父亲的指示,投考五年制的专科,学电机工程。
如果我当年没有听话
20年不见,今年春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于是请他吃中饭。
坐在我对面的他,已经不是小男生,而是35岁在美国拥有几百位员工的“大老板”。
第33节:美好的愿望
“幸亏那时候,你听了你父亲的话,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我说。
他笑笑:“您怎么不说,如果我没听我老爸的话,现在国际画坛上,又多了一位大画家呢?”
他的话使我想起高中时代的自己。当我大学联考填志愿的时候,别人都填六七十个,我却只填了三个美术科系和一个国文系。
我的导师跳了起来,说我应该进外交或新闻系,将来才能有成就。
可是我的母亲没说话,只淡淡一笑:“你觉得那是你的志趣,就好。”
于是我成为了画家,也成了大学教授。更因为画展的丰厚收入,我敢于尽兴地写作,也成了一个所谓名作家。
我的母亲跟那学生的父亲完全相反,我不是也有成就吗?
夏日剧场的史都华特
当然也有许多就是不听话而坚持走自己路的例子。
像老牌影帝,曾获奥斯卡金像奖的詹姆斯·史都华特,当年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毕业,没当建筑师,却去参加一个“夏日剧场”,到处跑码头、演戏。
据说詹姆斯的父亲气得把鞋子摔到墙上。可是,詹姆斯成功了,连百科全书上都有他的小传。
更好的例子是美国微软公司创立者比尔·盖茨,他的父亲是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妈妈是老师。比尔·盖茨从小功课好,18岁进哈佛大学。但是,19岁那年,盖茨居然自己申请退学,跑去搞电脑。
我常猜想当时他老爸、老妈的反应,最起码如果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我会跳起来。
但是,比尔·盖茨如果当时不那么决定,可能有“坐拥364亿美元电脑王国”的今天吗?
你自己才能决定
“我对某科有兴趣,我爸爸偏不准我念。”
“我不想考大学,想去创业,我爸妈就是不同意。”
“我只想把英语先念好,自己出国读书,不想在国内继续念下去。可是我妈坚持要我把大学读完。”
“我爱音乐,要跟朋友组个乐团,可是我爸说我要是那样,就脱离父子关系。”
总接到年轻朋友这样的信,问我该怎么办。让我头疼的是:“既然你说父母不是你,不能为你决定;我也不是你,我又怎么为你决定呢?”
我们都只有一生,选了这个,很可能就永远失去了那个。如同我的学生所说,他假使选择美术系,今天可能不是成功的大老板,而是伟大的画家。
所以,你永远在选了梨之后,都可以猜:如果挑苹果,会更好。也可以在大家都赞美苹果的时候,毫无遗憾地说:“我仍然相信我的选择最正确。”只是,当那些已经尝过各种水果,有许多人生阅历,又深爱你的人,对你说“挑苹果吧!不会错的”时,你是不是该听他的?还是坚持自己、始终无悔?
各位年轻朋友!对于你该听自己的,还是听父母的,我只能说:“别问我,问你自己!如果你还不能独立、不能坚持、不能无悔,就最好别擅自‘坚持’做你可能‘后悔’的事。相反的,如果你认为符合做主的条件,坚信自己能成为另一个比尔·盖茨,谁又能阻拦你呢?”
铁罐的悲剧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但人贵有自知之明。“铁罐”的悲剧,正在于它的盲目性;而“陶罐”的不朽,就在于它清楚自己的实力。
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另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着,现出了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就是盛东西,并不是用来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消灭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说,都高兴地叫了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橱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华光可鉴。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的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道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像美丽的陶罐,它尽守自己的本分,不逞强,亦不炫耀。最后,守得云开见月明,成为人们珍藏的文物。
别让负面的批评阻碍你
曾几何时,我们因为别人的批评而沮丧,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人要选择为自己而活,需要很大的勇气。就是那种笃定的坚持,成就了你的人生。
有一些别人的批评是值得听的。对于改进工作的建设性讨论,是进步的重要动力所在。知道你的错误并改正,才能有所长进,因此,能以鼓励的方式指出你的错处的人,是最好的顾问。但是,在确定自己终身职业的时候,坚持自己做决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轻易听从别人的评判,你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最终一事无成。
艾列克在大学主修音乐。同学鲍波对他那种对音乐全然地投入、每天花那么多时间练琴的精神而感到相当敬佩。毕业后。艾列克顺利申请到了奖学金继续深造。
不久后,鲍勃顺道去拜访他。艾列克告诉鲍波他每天仍苦练8~10个小时的琴。鲍波并不感到意外,他相信艾列克成为钢琴家的梦想最终能够实现。
第34节:不在失败中放弃选择
1年之后,鲍勃又见到艾列克。不料,艾列克却整个人都变了。
他申请到最好的音乐学院的奖学金,但只读了8个月就中途辍学了,他之所以做此决定,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常常在不同的听众面前演奏,并接受到各类批评有的极中肯,有的却是恶意攻击,他难以承受住这些批评,从此一蹶不振。
当鲍勃再看到他时,他已有整整1个月没碰他心爱的钢琴了!他深陷沮丧,令他的父母也十分担忧。
不管鲍勃怎么劝,都没法让艾列克释怀。那些无谓的批评像利剑一般刺入他的心中。他在心理上无法面对恶意的批评,因而丧失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他决定改行去做老师,回大学去拿教育学位,不过,不管朋友和家人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