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贤妇-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第282章 各凭本事,自掌家业

    房妈原当自己说出那话,周漱定会出言挽留,然后她就可以顺势劝说了。没想到周漱连句客气话都没有,直接说要送她回去。

    一时下不来台,张着嘴呆楞了半晌,不由悲从中来,掩面大哭,“我的命好苦啊,儿子靠不上,闺女不搭理,如今连卖了半辈子命的地儿都待不下去了。

    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若一头碰死了干净。”

    嘴上如是说着,可被周漱目光冷冷地盯着,实在豁不出老脸寻死觅活,只哭得愈发大声了。

    周漱等她哭得差不多了,才又淡淡地道:“前阵子我以房妈的名义资助你儿子开了一间杂货铺,你女儿女婿也开了一座专做瓦盆瓦罐的窑坊。

    他们既肯接受你的资助,就是不恼你了,只是你不回去,他们也拉不下面子来寻你罢了。”

    房妈哭声立时小了许多,心下心下又是意外又是欣喜又是无措。

    意外的是周漱竟背着她资助了她的儿子和女儿,欣喜的儿子女儿肯受“她”的钱财,母子和好有望。虽然恨不能马上回去跟他们一家团圆,可又实在舍不下王府这头。

    猜不透周漱跟她说这事儿的用意,不知该如何接话,只拿帕子捂着脸抽噎不停。

    周漱也不是真想赶她走,不过看不惯她欲擒故纵的小伎俩,更不耐烦她影射简莹,敲打完了便放软语气道:“房妈,我是你一手带大的。这些年你为我劳心劳力,我都瞧在眼里,记在心上。

    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你若愿意留在王府,我自当尽心奉养,保你衣食无忧,安度晚年。

    你若是不愿意,我也会遵从你的意愿,将你送回儿女身边。从今往后,一年四节。必少不了仪礼问候。

    我们之间实没必要虚来虚去。房妈就跟我说句实话吧,你是否真的想回家养老?”

    房妈怕自己说了是,他当真送她回去,再无转圜的余地。可方才说了那样的话。也不好马上改口。便腻腻歪歪地道:“孙子孙女都大了。不用人看,做买卖的事儿我又不懂,怕也插不上手。

    外孙倒是还小。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还能跑到她婆家去住着不成?

    我做活儿做了半辈子,哪是说闲就能闲下来?让我坐吃等死,还不如一刀砍了我呢……”

    周漱知道老人家都爱面子,让她直接改口说要留在王府确实难为她了,便架个梯子给她,“依着我,是不愿让房妈再操劳的。你年纪也不小了,合该好吃好睡,享几天清福才是。

    娘子却说离不了你,央我无论如何也要把你留在府里。”

    房妈讶然地张大了眼睛,“二少夫人……是这样说的?”

    “是啊。”周漱面上泛起些微笑意,“她说我们一下子添了两个孩子,老二又先天体弱,往后需要费神的地方多着呢。

    我要跟随高太医研习医术,不能整日待在后宅。她屋子里又大都是十二三四五的小姑娘,哪里懂得如何照看孩子?

    她出了月子就要帮着母妃料理家务,只有姜妈能够帮着分担一些。可姜妈也不是铁打的,总有打盹儿走神儿的时候,不能时时处处周全。需得有个知根知底,可靠细致的人帮衬着才行。

    现找的话,一时半会儿恐怕找不到那么可心的,便是找到了,也不敢立时就用。若论根底资历,论周到妥帖,哪里还有比房妈更好的人了?

    她叫我问问房妈,能不能委屈您再辛苦三两年,替我们看一下孩子?”

    “说什么委屈辛苦?”房妈再顾不得哭,顺着梯子就下来了,“为二少爷分忧,原就是我的本分,二少爷说这话,岂不是要折煞我吗?

    我还不到五十岁,身子骨也还硬朗着,别说三两年,就是七八年也做得。”

    周漱说那番话,原是想让她念简莹的好。听她一口一个二少爷,只字不提简莹,分明是心存芥蒂了。

    正思忖着要说些什么化解一下,房妈就三下两下擦干了眼泪,迫不及待地开了口,“二少爷,有几句话我不得不跟您念叨念叨。

    您如今住在王府里,不晓得治家不严的厉害。可您早晚是要分府单过,若不能及早划出道道,坏了规矩,到时候再想扳正可就难了。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是自古就传下来的纲法,您可不能听人说几句胡话就犯糊涂,这要是乱了……”

    “房妈。”周漱见她到这会儿还执迷不悟,刚刚平和下来的脸色又有些不好看了,“那天我已经把话讲得很清楚了,我不管什么自古传下的纲法,也不管别人家是如何治家的,我家的规矩由我来定。

    无论有几个孩子,是男是女,我和娘子都会对他们一视同仁。”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明白二少爷的心思。”房妈语重心长地劝道,“可小大少爷是嫡长子,理应担负起顶立门庭,看顾手足的重任。

    未免将来有人不服管教指派,合该从小立威……”

    “不需要。”周漱冷声截断她的话茬,“等他们成了亲,我们会马上给他们分家,让他们各凭本事,自掌家业。有难之时相互支援,无难之时各过各的日子。”

    见房妈愣愣地说不出话来,又缓和了神色道:“因为不是嫡长子,母妃过世之后,我受了多少白眼遭到多少慢待,房妈都忘了吗?

    同样的事情,我不希望发生在我任何一个孩子的身上。房妈若是真心为我着想,就莫再将‘嫡尊长贵’之类的话挂在嘴上。

    我已经放出话去,如果连我的奶娘都要跟我唱反调,日后还有谁会服从我的管教?

    娘子也是一样的,她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是当家主母,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都代表我们夫妻二人的立场,我希望房妈以后能够像待我一样待她。”

    说完站起身来,朝她郑重一揖,“我在这里先谢谢房妈了。”

    房妈忙慌站起来躲开,“使不得使不得。”

    周漱礼数尽到,复又笑道:“房妈这阵子着实太辛苦了,等身子养好了先别忙做事,回去瞧瞧你的儿子和女儿吧。

    一家至亲骨肉总这样生分着怎么行?还是当面把话说开了,及早解开心结为好。

    你也正好借此机会出去走一走,松散松散。”

    ——(未完待续。。)

第283章 何暖苗

    房妈起初不太愿意回去。

    一来是近情情怯,怕自己兴冲冲地回去了,跟上次一样,拿热脸贴了儿女的冷臀;二来放不下王府这边的差事,唯恐自己这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

    被姜妈开解了一番,才不情不愿地回去了。

    简莹很给面子,衣料首饰,活鸡腊鸭,好酒好茶,新鲜的蔬菜水果,收拾了满满一车,还另外送了她小外孙一枚足金的长命锁。

    就是她自个儿,也捯饬得十分精神。簇新的衣裙,大毛的披风,全套的头面。如此盛装,丝毫看不出她是奶娘,倒像哪个大户人家的老夫人。

    房妈一走,姜妈就接手了两位小少爷房里的事务,把六个奶娘调~教得服服帖帖的。

    雪琴和云筝两人联手,发作了两个不知死活、背后嚼舌根的粗使婆子。一时间院风严谨,各个勤恳恭顺,再没有人敢捧着大的怠慢小的。

    房妈只在家待了五天,就急急忙忙地回来了。

    瞧她神采飞扬,精神矍铄,就知道她这一趟回去跟儿子闺女相处得不错。还带回不少东西,有儿子开的杂货铺里的小玩意儿,有女婿亲手烧的瓦盆瓦罐,女儿和儿媳也给两位小少爷一人做了一套小衣裳和小鞋子。

    不知是想通了,还是跟儿女和好心气儿平和了,回来之后态度大改。虽然还是偏爱小大少爷一些,可也不再霸着他不让别人碰了。还时常抱一抱小二少爷,以示疼爱。

    跟姜妈两人你头午我下午,你前半夜我后半夜,轮流照看。两人齐心协力,凡事有商有量的,比以前亲近了许多。

    简莹的奶水依旧不足,早晚一顿,一顿只能喂个半饱。偏她家老二是个嘴刁的,吃了一阵子亲娘的奶就死活不肯吃别人的奶了,把自己饿得直哭。

    周漱叫人从庄子上送来牛乳、羊乳和马乳。煮得透透的喂给他。他同样不喝。

    简莹没辙了,只能依着高太医的法子,狠下心来饿了他一天,逼着他重新喝起奶娘的奶。换老大来吃自个儿的奶。老大有奶就是娘。来者不拒。谁的都照吃不误。

    等热热闹闹地吃完满月酒,也进了腊月。

    在高太医的精心调理之下,小四少爷的胎毒之症基本治愈。身子却变弱了。今个儿拉肚子,明个儿发烧,一个月当中至少有十天是病着的。

    高太医疑心这是圆骨病的表症,一面详细的记录,一面翻阅医书核实,可惜收获寥寥。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济安王和方氏的**,高太医并未说出小四少爷患有圆骨病的事情,除他之外,只有周漱和简莹两人知道。

    方氏不知实情,疑心儿子容易生病,是因为当初没有用亲生父亲的血做药引,自责不已。不再出面料理家务,偶尔看看账本,发落发落管事,把大半的精力都用在精心照料儿子上了。

    简莹为了能让她家老二饱饱地吃上母乳,一心一意补身催奶,也不爱揽活儿来干,是以收送年礼、置办年货和整治宴席的重则大任就落在了孟馨娘一个人的肩头上。

    她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忙完倒头就睡,不知不觉就冷落了浪子回头的丈夫。茗眉因她看得紧,也饥~渴了有些时日,于是趁虚而入,将周瀚拉进自个儿屋子里睡了好几回。

    过完腊八,简莹的奶水渐渐足了,不止能喂饱老二,连老大每天都能跟着蹭上一顿半顿的。俩娃跟比赛一样,眼瞅着长肉长膘。眉眼也已经长开了,有像爹的地方,也有像娘的地方,圆滚滚粉嘟嘟的,很是惹人疼爱。

    简莹和周漱争执了一个多月,也没有就儿子的小名儿达成统一意见。大宝小宝地叫习惯了,索性就叫大宝和小宝。

    腊月二十这天,简莹正和苏秀莲一起哄着孩子,方氏就打发怜珠过来传话,“……外头来了几个人,说是寻亲的。问他们寻的是谁,他们说不出个人名来,赶又赶不走。

    门房没法子,就报到王妃那儿。王妃叫人去细细问了一回,他们说要寻的人是咱们府上的夫人,半年前去开元寺上过香的。

    王妃记得半年前去开元寺上过香的,只有您这边儿的几位姨娘。就打发奴婢过来问问,是不是哪位姨娘的亲人到了?”

    苏秀莲想起那日在开元寺发生的事情,忍不住“呀”了一声,“莫不是来寻萍姨娘吧?”

    简莹也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君萍,赶忙问道:“那几个人可说了他们要寻的人叫什么名字?”

    “说是姓何,叫暖苗。”怜珠答道。

    简莹看了苏秀莲一眼,“那天跳出来的大汉是不是喊萍姨娘‘苗儿’来着?”

    “我当时没在场,事后才听圆子和麦香说的……”苏秀莲努力回想一下,“好像是喊‘苗儿’来着。”

    怜珠见简莹沉吟不语,似有为难的样子,便笑着提醒她,“叫萍姨娘出去见一见,不就知道是不是了吗?”

    “不妥。”简莹不赞同,“君萍什么都不记得了,见了也认不出来。万一来的不是她的亲人,而是骗子,见了面趁她不备做点儿什么,或者随口编出些有的没的来,拖累了她的名声怎么办?”

    “不能吧?”怜珠眉尖微蹙,“去问的人说那几个人都老实巴交的,穿得也还算整齐,不像是骗子。”

    简莹是看着别人被骗的新闻长大的,防备心可比怜珠重多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

    顿了一顿,又问,“来的人里面有女眷吗?”

    “有。”怜珠答道,“说是总共来了三个人,一个二十来岁的男人,一个十二三的小姑娘,还有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

    “人现在哪里?”

    “在正门的门房候着呢。”

    简莹点了点头,便喊人进来,逐一吩咐道:“元芳,你去正门门房,将那妇人和小姑娘带到这儿来。晓笳,你去葛覃院请了萍姨娘过来。”

    待两人答应着去了,又喊了奶娘来,将并排躺在一起呼呼大睡的三个孩子全部抱到隔壁去。

    不一会儿的工夫,君萍就到了。听说有人上门寻亲,极有可能是来找她的,脸色登时变得煞白……

    ——(未完待续。。)

第284章 还有什么记号?

    简莹叫苏秀莲陪君萍待在里间,略略收拾一番,便带着怜珠去外间见人。

    元芳的动作很快,不到两刻钟的工夫就把怜珠口中的妇人和小姑娘带了来。

    两人都穿着半新不旧的粗布棉衣裤,用灰蓝色的帕子包头,收拾得很是素净整齐。那妇人从头到脚没有一件首饰,那小姑娘耳朵上倒是戴了一双细细的银耳环。一路走过来吹了冷风,脸颊和鼻头都红红的,平添了几分俏丽。

    细细端详,两人的五官有那么两三分相像,想来是一对母女。

    元芳把人领到近前,指点她们给简莹磕头。

    简莹见她们面相和善,进了门都老老实实地低着头,并不四处乱看,确实不像骗子。然谨慎起见,不愿从一开始就对她们太友好,受了她们的头,也不叫她们起来。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她端着茶盏,慢条斯理地问道。

    “俺们是打黄河北边儿来的。”那妇人伏在地上答道,说完没听见下文,只当这富家太太不满意自己的答案,赶忙补充了一句,“俺们是焦庙镇小榔头村儿的。”

    简莹淡淡地“哦”了一声,又问:“你们姓什么?”

    “俺婆家姓何,娘家姓柳。”妇人答了话,指了指身边的小姑娘,“这是俺小闺女,叫玉豆。”

    简莹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你们是来寻亲的?”

    “对对对。”何柳氏一迭声地答道,“俺是来找俺大闺女的。俺大闺女叫暖苗。”

    “暖苗,暖苗……”简莹有意将这名字念了两遍,“我们府里好像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人呢。”

    “有的有的。”何柳氏生怕被赶走一样,急急地道,“猛子跟了一路,亲眼瞧见俺家暖苗坐着马车进了这家的大门,错不了的。”

    玉豆听何柳氏前言不搭后语,忍不住插话道:“娘,猛子哥不是说俺姐好像改名儿了吗?”

    “对对对。”被女儿这么一提醒,何柳氏才想起这茬。忙对简莹说道。“俺大闺女是改了名儿的,不叫暖苗了。”

    “那你们知道她现在叫什么名字吗?”

    “不……不知道。”何柳氏表情有些惭愧,“俺们只知道她进了这家的门儿,是这家的人。

    啊。对了。猛子说她盘着头。打扮得光鲜鲜的,身边还跟着好些个丫头婆子,像是嫁给这家的哪位老爷做了夫人。”

    不等简莹说话。雪琴便“噗嗤”一声笑了,“我们王府成婚的男主子只有王爷、世子爷和二少爷,能称得上夫人的也只有王妃、世子妃和你们眼前这位二少夫人,分别出自京城方家,曲阜孟家,济南府简家。

    你那大闺女即便改了名字,也改不到这几家去吧?”

    何柳氏讷讷地说不出话来,玉豆伶俐地接起话茬,“是姨娘,猛子哥听别人喊俺姐姨娘来着。”

    雪琴沉了脸儿,“姨娘和夫人差着一大截呢,可不能乱叫。”

    “俺说错了,不是夫人,是姨娘,是姨娘。”何柳氏赔笑道,“俺是粗人,不懂大户人家的规矩,你们莫要俺一般见识。”

    “这我就不懂了。”简莹揣着明白装糊涂,“做姨娘改名字并不稀奇,可如果你那大闺女真是我们府里的姨娘,你们作为她的家人,连她改了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这事儿就有点儿稀奇了。

    ‘暖苗’该不是你们胡乱捏造出来的吧?然后装作寻亲跟我们要人,我们交不出,你们就要诬赖我们弄丢了你家闺女,狠狠地讹我们一笔银子……”

    “不是不是。”何柳氏连连摆手,急得满脸通红,“俺们不是来讹钱的,俺真有个大闺女叫暖苗。几年前村里闹土匪,好些个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给抢走了,俺家苗儿也叫他们抓了去。

    后来官府去剿匪,救回来一大半儿。俺家苗儿没回来,俺们都当她死了。

    今年夏天猛子到南边儿来扛活,回去说是在庙里瞧见苗儿了,俺们这才知道她还活着……”

    简莹不知道焦庙镇小榔头村在哪儿,可听她的口音想必距离府城也没多远,再看这母女两个眼神便不自觉地带上了两分审视,“既然夏天就知道她还活着了,为什么到现在才出来找?”

    “俺也想早点儿来。”何柳氏声音哽咽起来,“猛子回去的时候,俺家孩儿他爹刚咽气……”

    听到这一句,站在里间门内的君萍蓦地瞪大了眼睛,身子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

    苏秀莲一把扶住她,压低了声音问道:“萍姨娘,你没事吧?”

    君萍胡乱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事。

    苏秀莲瞄了瞄她煞白如雪的脸色和泛红的眼圈,感觉她不像是没事的样子,却识趣地没有追问。

    玉豆见简莹并雪琴等人都盯着她和何柳氏的胳膊瞧,抢着解释道:“俺爹真没了,猛子哥说大户人家讲究多,怕冲撞了,叫俺们摘了孝布再进来。”

    说着从袖子里拽出一方绣着“孝”字的黑纱,抖开了给简莹等人看。

    何柳氏忍住眼泪,接着往下说,“村里有规矩,家里死了人一年不能出门。可眼瞅着要过年了,没见着苗儿,俺这心里不踏实。好说歹说的,三叔公才放了俺们娘俩出来。”

    简莹心知何柳氏挑这个时候过来,不仅仅是想见闺女,还有打秋风好过年的意思。

    又细细问了哪一年丢的闺女,闺女多大了,问完基本可以确定这母女两个就是君萍的家人了,于是吩咐元芳把人扶起来,叫她们在下首落了座。因她们的容貌跟君萍半点儿不像,依旧心存疑虑,不好贸然叫君萍出来相见。

    便又试探地问道:“你真的能够确定,你的大闺女就是我们府里的姨娘?会不会是那个叫猛子的认错人了?”

    “不会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