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计较已定,黄台吉着阿济格和莽古尔泰为前锋攻打后面的明军,将功赎罪,就暂时不作处罚。
至于佟养性,则降级使用,同时罚羊三百只,着他用心办事,再铸大炮。
黄台吉兵马八万,大凌河城每面分二万兵,他集结了东西南三面共六万人进攻明军后军!
马蹄齐响,后金军大举出动,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第304节 赵率教智激吴家父子()
且说主帅赵率教、监军张春引军四万五千,加上夫役五千共五万人走在后面,他们暂无前军信息不可能派小队骑兵,鞑子的游骑兵厉害,但没见到前军败阵的迹象,感到欣慰。
须知鞑靼人军队可不是吃素的!
果不其然,眼看着距离大凌河城越来越近,到得离城三十里地时,鞑靼军大至!
首当其冲的是总兵吴襄率领的前锋部队五千,他受到了阿济格的猛攻!
阿济格先前败了一阵,心火大盛,亲率三百巴牙喇兵呈箭头冲锋,后面跟随着二千铁骑!
他们毫不吝啬马力,马队不断地加速,数千匹战马轰轰隆隆的践踏着大地,疯狂的朝前猛突。原本密密麻麻的队伍在奔跑中不住分散,很快就分出了数十支小队伍,四面兜转,烟尘大起,有如大军突击,又似猛兽欲噬,声势惊人之极。
他们疯狂的奔驰射箭,每每不是射向当面,而是灵活地射往明军侧面,让人防不胜防!
明军队伍中的惨叫不断,都不知道箭从何处来,他们本来就心里打鼓的,鞑靼人来回奔驰的队伍宛如一条慢慢绞紧的绞索,狠狠地套向他们,明军官兵们惊恐不已,出发前的坚定作战决心不知飞哪了!
他们有战车,但害怕中手脚缓慢,始终无法结阵,带着的火器打响,都不知打哪去了,手脚颤抖,居然无法再次装填!
这怎么还能打仗呢!
眼看着鞑靼人越来越近,吴襄一看就知道要糟糕,他牙一咬,决定施展“战前转进坑队友”大术,抢先逃跑,把敌人留给后面的兄弟们去对付吧,我看好你们喔,这功劳就不抢你们了!
这家伙能够在前二次出兵救援大凌河城都全身而逃,脚底抹油功夫第一,他的部下也很清楚他的为人,不必多说,熟练地调转马头,准备出逃。
不料,后面一骑突来,大呼道:“报!”
是个传令兵,找着了吴襄道:“赵将军率教有话,说南兵敢战,北兵也敢战乎?他叫你摸摸下面,还有没有东西?”
“什么东西?”吴襄一征道。
“赵将军叫你摸摸下面,还有没有东西?”传令兵原话照讲。
大家都明白了,众人想笑却又不敢,吴襄呼呼喘大气,气到两眼发征,不想做孬种但又怕死,还没有作出决定时,旁边一个小将受激不过,大喝道“儿郎们随我来!”
呃晕,居然是吴三桂,他主动迎击鞑靼人!
吴三桂是吴襄儿子,本来老子行事,儿子跟随,逃得快就有世界捞,前二次都是如此,但今时不同往日。
因为东南府火枪旅加入了战团!
吴三桂年龄稍小于东南府老大颜常武,对于颜常武是颇不服气的!
照他看来,自已是将门世家子弟,对方才是小海贼一枚,出身哪比得上他?
可是看看人家颜大少,做出了什么事业?
年纪大他吴三桂一点点二岁,已是省级的大豪,坐拥大舰队,雄兵数万,一省之地,人传他的银子比皇帝还多!敢与二任督师袁崇焕和孙承宗这等位极人臣的大将侃侃而谈,坐而论道,而他吴三桂哪能这等的牛叉!
这次出战,前军没败,反倒是自家要败阵了,两下一对比,吴三桂脑海里电闪石火,想起了颜常武,他知道,只要他这一拨马而逃,那就是彻底地败了!
将门虎子?
犬子!
不,绝不能败给海贼之子!
吴三桂也怕死,但给赵率教这一激,于是吴三桂站了出来大声呼叫“兄弟们给我顶住!”
气到吴襄冲过去,给他一记重重马鞭,冀将他打醒,怒骂道:“你发什么疯?!”
吴三桂气虎虎地道:“爹,我不走,要走你走!”
两父子如斗牛般地瞪着眼,感觉到儿子的坚定,吴襄软了下来道:“好儿子,我知道你想什么,你要争一口气,做父亲的怎么能不成全你呢!”
他惨笑道:“罢了,就让我们两父子死一起吧!”他双眉一竖,吼道:“今日我吴家军谁都不许退,有死而已!”
将是兵中胆,将领不退,兵多不会退!
明代兵为将领私用现象严重,许多兵沦为将领的家丁兵,不听其他人命令,只怕家主命令,当家主不退,他们也不敢退,退了,家人会受苦的!
鞑靼人箭如飞蝗,吴家军死伤极多,前列原本密集的队形变得稀疏了很多,不时有中箭者血流如注,大声惨呼着被后队拖下去,又或者是一头栽倒,再不能说话。
见到鞑靼人挨近,吴家军一起开火,三眼铳和虎蹲炮齐射,砰砰作响,如中流砥柱般敌住鞑靼兵!
大将在场给他们带来的胆量,官兵们动作起来,似乎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手不抖了,他们飞快装弹,不停地发射。
明朝火器说厉害不厉害,说不厉害也厉害,三眼铳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能连续施放,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骑兵。
加上鲁密铳、虎蹲炮齐射,打得嗨了,一群群鞑靼军倒下马去!
阿济格简直要气疯了,明军抱成团,疯狂射击,火器威力大盛,将他的部队阻挡在阵外!
明军越战越明白,渐入佳境,他们发挥了战车的作用,用以阻敌和攻击,鞑靼军虽勇,但冲到战车前无法突破,稍一迟滞,结果给火器打得他们人马俱倒!
鞑靼军前进受挫,面对明军坚阵,部队有动摇之势,那些想逃的鞑靼人给军官砍倒,攻势稍复,绕阵而走,当天狂射箭矢,箭如雨落在阵中。
吴襄正在指挥部队,一箭从他部属重重保护的盾牌缝隙落下,透过衣甲,箭伤左胁,血流如注!
他怕影响到军心,只说道:“这帮龟儿子的,什么地方不好射,居然射劳资的屁股!”
低声叮嘱亲卫包扎伤口,其他部下以为他伤得不重,军心遂安。
至于吴三桂小子,上蹿下跳的,到处打枪,哪里危险就往哪赶,都司吴可琪是吴府老人,劝他道:“少将军可安定些,只要你们父子在,这战败不了!”
他无意中说出胜败的成因,吴三桂稍停,明军有吴家父子督阵,终究不败,人人开枪打炮,阿济格竟冲不进来!
第305节 芝麻开门()
事实证明,前军不败,对于这支明军影响巨大!
前军受先受攻,其他明军则有了准备时间,他们装好战车,火铳和小炮对外,待到黄台吉引军四面杀至时,正好迎头痛击!
前军没退,后军更不可能退了,黄台吉见到对方阵营整齐,不敢轻近,只教军队当空射箭,却给战车和盾牌挡着,明军死伤并不多。
莽古尔泰急于洗刷耻辱,派出悍将屯布禄率精骑上千径冲明军左营,
明将宋伟负责守左营,妙的是他同样收到了赵率教派人来传话“你下面的东西还在不在?”
要是张春派人来问,这等羞辱,只怕宋伟一刀砍了那个传令兵!
但赵率教就不同了,他是军中大佬,和大家有煲同捞的那种,端刀子上阵见真章,有资格说这话!
宋伟与吴襄同守锦州,一样清楚“战前转进坑队友”大术,施展起来毫无心理负担,可是他不得不想到万一已军胜利了,那他不能再呆军营,而要去大内侍奉崇祯皇帝了!
要是大家都是北军,也就罢了,你二哥莫笑大哥的,而南军打头没败,自己败了,岂不是南胜北!
同样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宋伟终究没退,见到鞑靼军气势汹汹而来,急中生智,他教诸人伏于战车厢里不得轻动,又教小部队装成惊慌失措逃跑的样子逃开。
鞑靼军以为明军是原形毕露,不由得意狂笑,怕明军逃了,打马狂冲,直扑而来!
他们不射箭,抽出马刀,想的是享受用刀子割肉出血的快感。
追上去,一刀砍下,人头飞天,快哉快哉!
等到明军突然冒出头来,向着他们举枪射击时,他们才知道大势不妙,轮到对方爽歪歪了。
宋伟指挥部队道:“开火,开火!”
枪炮齐齐轰响,正面扫出一片扇形的火力网,冲前的屯布禄见机得快,把马勒起,结果,战马代他而死,被打得马身上不知道多少个血洞喷血!
他就象他主子那样,飞跌下马。
再无丝毫的大将风范,屯布禄连滚带爬地往后逃去。
子弹不长眼,屯布禄不敢冒险。
回去见莽古尔泰,跪地面禀,气到莽古尔泰一脚把他给踢倒,真想拨刀杀了他!
一片片鞑靼军倒下,红了眼睛的鞑靼军愤怒无比,这才记起弓箭,朝天抛射,漫天箭矢,但明军头顶用盾牌,前面靠战车,弓箭难以奏效!
战斗全面打响,黄台吉亲率正黄旗主力攻击明军后军!
见到对方旗帜煌煌,军势汹涌澎湃,知是当世大凶驾到,明军无不战栗,!
关键时刻监军张春赶到,高呼道:“下面没有的,可以逃,下面有的,跟本官顶住!”
大家闻言,真是哭笑不得,无奈之下,硬着头皮留下作战。
诸军无一败阵,谁也不想先逃!
只要有人逃开,明军就会军心大乱,否则来杀一个够本,杀二个有赚的战法,明军早就磨死八旗军了!
明军战车防御严密,黄台吉亲自擎弓放箭,部下箭如雨下,却给战车所挡。
箭矢钉在战车上,明军得以不动如山。
让黄台吉懊悔地道:“佟养性误我!”
如果大炮在,搬来开炮,什么坚阵早就被打成齑粉,破阵百分百!
鞑靼军的大炮是仿明军的红夷大炮,虽说达不到真正红夷大炮的指标,但比明军随行的火炮要厉害,用来破阵,不在话下。
说到底还是怪他自己,要不是他过于信任阿济格和莽古尔泰,以为集两凶之力,加上大炮,可以一战定局,没想到对方如此强横,以致大炮失守,统统给毁了!
不过鞑靼人天生是猎人,有耐性,他们就象一头头的恶狼般,守在明军大阵外面,耐心地找寻可乘之机!
而赵率教与张春不断巡视军队,为他们打气。
双方暂时僵持。
……
且说东南府火枪旅打败拦路鞑靼人,高高兴兴地进到了大凌河城下,不想,城上守军不但不开城门,还喝令他们停止前进,否则放箭了!
不信他们是来援明军!
原来黄台吉用假装援军之计骗过祖大寿一次,鞑靼兵们穿上明军将士的衣甲打着明军的旗帜,高喊着铺天盖地杀向鞑靼大营。祖大寿在城头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冲了出来,欲里应外合,突出重围。他哪里知道黄台吉已设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杀出城,眼看要与援军汇合时,援军突然变成鞑靼兵,直接奔他而来。祖大寿大惊失色,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诱敌之计,急忙后撤。但他已陷入重重包围中,好在部下们都英勇无比,拼命厮杀,总算没有被活捉,狼狈地逃回城中,但好些忠勇部下都为救他而战死了。
他心灰意懒之下道:“不信这世上有能够野战打败建奴,前来增援我们的明军!”
不怪他如此绝望,明军对战建奴,野战极少能胜。
所以哪怕火枪旅在城下叫喊,上面的大兵都是二楞子,居然不去通传,把头摇得象个拨浪鼓地:“不信,俺们不信,俺们就是不信!”
颜田亮出身份,取出印信证明,对方居然说谁知道你是不是被擒失节投降建奴来诈城的!
他们自以为是地道:“回去吧,别辛苦了,来骗过一次,还想骗第二次吗?”
气到火枪旅官兵差点想去攻城!好在没有受到敌人急攻,要是敌人急攻时,需要进城时被城内拒绝,真会气死自己去了。
他的,等我们进城……馋死你们去!
不给你们吃好喝好的!
“怎么办?”几个高级军官会集一起商量,还是左良玉机灵,说道:“唱歌吧!”
“唱歌?”
“对,唱歌!”
于是,几千人一起合唱,声音响亮,场面震撼无比!
“东南府豪杰,碧血染蛮夷。
还我汉河山,誓将建奴灭。
为汉邦愿将枪炮定江山。
存浩气丹心,报国灭仇敌。
复国邦,称英雄。
赤胆忠心昭日月!”
第一遍唱完,大凌河城墙头寂静无声!
第二遍唱完,大凌河城上高级武官齐现。
待到第三遍唱完,大凌河城门大开,祖大寿亲自出迎!
第306节 地域黑()
祖大寿是前辈,颜田是小辈,但祖大寿与他携手并肩而行,感谢他的来援!
他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被人雪中送炭的滋味!
大凌河城军民高兴万分,一些人甚至喜极而泣!
“怎么?我们怎么说说唱个歌就信了?”颜田谑道。
“十个人可以假唱,百个人可以假唱,几千人一起唱,唱得这么有感情,真要是假的,我也认了!”祖大寿大笑道。
双方交谈,说起战事来,听闻东南军打败了阿济格和莽古尔泰,又摧毁了鞑靼人的火炮,大凌河诸将惊叹不已。
大将何可纲伸大拇指道:“能够野战打败敌人,本将军服了!”
颜田说道:“我们颜将军教导我们:敌人是铁,我们是钢,只要我们英勇,就没有敌人的顽强!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们就算是死,也要在敌人咬下一块肉,看他们怕不怕!”邓天彥豪迈地道。
祖大寿认识的左良玉是意气风发,想当初他不过是小兵头一枚,诺大的人见到大官时畏畏缩缩,现在却是从容淡定地道:“我们军队教诲就是‘遇敌必战’!”
好一个遇敌必战,北军感觉到南军的气质不同,原因或许来自此。
连死都不怕了,自然是挺起胸膛做人,而这样的胸襟,反过来又影响他们的为人处世!
这次来援军队带来了酒和干肉,送给祖大寿等将领,让他们十分高兴,虽说大凌河城不缺乏吃的,但实行伙食管制,大伙儿的嘴里都淡出鸟来,东南府的特产朗姆酒和干鹿肉还是不错的。
东南军声明不得给墙头的守军吃喝,北军将领们不由得大笑。
祖大帮高兴地招呼大家准备开宴庆祝时,何可纲问道:“你们的后军主力怎么样?”
颜田摇头道:“敌人游骑兵肆虐,我们没与他们有联系。”
话音刚落,有兵士来报:“城外南面动静不小!”
大家霍然一惊,齐拥到南面观望,只见远处尘埃大起,黑烟滚滚,伴随着无限喧哗!
祖大寿的脸色变了。
何可纲的脸色变了。
大家的脸色都变了!
想到一个可怕的情况,万一后军主力败了?!
颜田二话不说,厉声道:“副官,命令部队准备出发!”
“还要准备战车吗?”副官问道。
“不,跑步前进!”颜田说道。
“是!”
命令下达,听着南军官兵此起彼伏,没有丝毫犹豫,他们迅速地集结起来,北军的军官们脸色精彩!
起初北军军官无人出声,祖大寿的dd祖大弼忍不住叫道:“集结(我)本部兵马,我与南军兄弟们并肩作战!”
祖大寿与何可纲对视一眼,何可纲点点头,祖大寿高呼道:“取我披挂来,我们与南军兄弟们一起出动!”
下面的北军官兵们轰雷似的应和,准备出动不提。
很团结?很河蟹的一幕?
如果以为祖大寿这帮悍将这么好说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要奇怪,地域黑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南军不服气北军,北军不服气南军,地方官不服气客军,客军看不起地方军,反正各种瞧不起,进而狗咬狗!
就象东南府里的漳州人与泉州人,两地相邻,之前颜常武没得官身前明知泉州有人做海贼,但他就是不出动清剿,还不是怕给泉州人扣上“漳州人(颜大少是漳州人)欺负我们泉州人”的罪名。
嗯,说起来之前提到的“浑河之战”,川兵和浙兵打得很英勇,但是他们是各自为战,甚至只相隔一河,结果被敌各个击破。
为什么不互相援助?
道理简单,两支部队的将领不和。
再有他们外围的北军,更没有拼命援助他们,坐看他们被围,被消灭!
到辽东作战的客军有许多,英勇者不在少数,都被后金打败了,他们发现,明明外面有许多的友军,可是无人来援!
只有强力的统帅,才可以压住各个山头主义,就象现在颜大少的军队里,女军官陈玉雪都知道要讲“中国”和“东南府”而不能说我们什么什么地方的人。
为了攻略北军,东南府给出的公关费实在不少!
逢年过节给高级军官们送礼,家中老人诞辰和夫人生日,统统送礼,这才混了个熟脸。
加上颜常武大走上层路线,与上任督师袁崇焕相熟,又得现任督师孙承宗赐字“少阳”,认了个干亲长辈。
颜大少就没有长辈了?他干嘛要给老孙头面子?让他赐字,万一他赐个不好的字,那要还是不要?
而且颜田早早到了北军下功夫,态度谦虚,不抢功劳,加上左良玉等投东南军的原北军官兵,北军官兵又顾忌着颜大少有钱有势,有能力做大家的后路(事不谐时撤向台湾),这才与北军打成一片,否则的话,祖大寿岂会这么好说话!
南军北军协同作战,南军原封不动出动(伤员除外),北军祖大寿亲自带了四千精兵,合计九千人出城往援已军主力。
离城十里的大道上,他们受到了鞑靼人大酋岳托的伏击!
鞑靼兵两万人,分左右两侧,蜂拥而起,如两团黑恶浊流一般,疯狂欲噬了明军!
所谓女真不满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