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嘛这么快结束呢,打久一点不好么,起嘛我们可以看场大戏啊!”

    两人志同道合地笑了起来,就让两倭打个痛快,死得越多倭人越好!

第359节 无耻倭人,爷早防着你了() 
    输人不输阵,输阵不输人,德川家光和岛津忠恒遥遥相对,岛津忠恒开口骂道:“尔祖父(家康)英雄一世,想不到你要借明夷来对付大名,将来有何面目去见尔祖父!”

    夷,是汉文化圈子中对于外来不开化民族的统称,这家伙斥正统的明朝是夷,实属胆大!

    他这是往德川家光头上扣帽子,德川家光冷笑道:“颜殿下不是外人,吾父与相识多年,视其为子侄辈,今吾与他结拜为兄弟,借兄弟之力对付叛乱分子,有何不可!”

    这就是颜常武与德川家光结拜的重要性了,德川家光可不傻,不想背上借用外人之力对付本国人的罪名,而颜常武为了减少倭人对他的反感,遂与德川家光约为兄弟。

    岛津忠恒顿时耳塞,然后就开始直斥德川家光的不仁不义,虐待臣下,胡作非为!

    德川家光则反驳骂他早有不臣之心,有意拢乱幕府与东南府的关系,试图挑起战争,罪证确凿,罪不容赦!

    “尔部属桦山久高勾结匪人,行刺东南府特使(衷纪),已有多人指证,不容抵赖!”德川家光义正辞严地道。

    岛津忠恒心中一跳,事情还真是如此!

    桦山久高是很多年前奉了岛津忠恒之命,作为总大将,入侵琉球王团,虏琉球王尚宁等一百人而还,逼琉球签约割让了岛屿,为萨摩藩支配琉球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份功劳让他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到死,没想到在他垂垂老矣时,东南府为琉球王国出头,打败萨摩藩,废约夺回了所失岛屿,彻底地剥夺了桦山久高的所有荣光!

    一生的事业全完了!

    这老头儿以后就变得疯疯癫癫,他对东南府恨之入骨,尤其恨颜常武。

    作为小人物,只能逞匹夫之勇了,作刺客他一点都不怕。

    但是颜大少怕死啊,他老兄的去倭国时从不上岸,舰队重重地环绕落足的岛屿,根本无隙可乘。

    终于给桦山久高找到了机会,谋刺东南府特使陈衷纪,引发了后面的四藩之乱!

    这是事情的来由,作为桦山久高行动的资助者,岛津忠恒知道得一清二楚,但他不能认,冷哼道:“尔所讲之证据,实际上是尔屈打成招所得到的伪证!”

    双方唇枪舌剑,力争大义名份,但肯定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终究得来手上见真章。

    斗将!

    颜常武看着两边的倭人武将办番上阵,他们穿的盔甲,啧啧啧,日本古代的盔甲实在很非主流,姑且不说美丑,确实够奇特。放之世界军事服饰史上,日本人的大铠、胴丸、具足,都个性鲜明得足以令人一见难忘。

    别致得很,比戏服更夸张,就象演大戏一般你来我往的,打来打去,颜常武不由得精神一振,连声叫好!

    那年头娱乐方式匮乏,看这样的“武戏”可是难得,关键是真打!

    见到主君在那里高呼“好!”“杀他!”“哎呀呀,可惜了!”“好枪法!”……嗨得不得了,旁边带来的东南府武将们如左良玉、张守云和周全斌等傻乎乎地以为老大爱看这场面哩!

    于是他们三人出列请战道:“请督军俯允我等出阵,让日本人见识我东南府豪杰的英勇!”

    颜大少的呼喊声嘎然而止:“丢,劳资最喜欢看倭人打倭人,可不是喜欢看我们的人上去耍猴戏!”

    自家人去斗个毛啊,岂不闻英雄好汉,一枪撂倒,如若不倒,再加一枪!

    这话不能当众说,更不能让他们不战,颜常武只好堆起笑容,嘉言道:“好,该当让日本人见识一下我东南府豪杰的勇武!”

    与旁边的德川家光一说,德川家光首先鼓掌道:“让我们见识东南府豪杰的勇武!”

    ……

    首先策马出战的是左良玉,气势很足,但不够人家好看!

    东南军没有古代盔甲装束,看左良玉头顶一个丑陋的水锅头盔,身上就是军装外套着一件防弹背心,马匹身上光秃秃的,再没其它的了,象什么呢?打个比喻吧,似山贼军,他们在茂密的丛林中穿行,装束简单实用。

    而对面的敌骑身披赤色大铠手持朱红色长枪,马甲也漆成红色,象一团烈火般地炫目耀眼。

    不用说对面敌人嘲笑声大起,就连“友军”的那些倭人也是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虽然东南军乱甩枪炮很土豪,但现在出来的战将实在吊丝无比!

    颜大少得给自己头像加了一个以手掩面的企鹅表情,不过呢,他叫人立了一根枪杆插在地上,展示于军前,众皆不解其意。

    接下去的事情,出乎大家的意料!

    三招,那个象只火雀鲜艳的倭将在左良玉手里走了三招,就被他一刀砍死,快到大家都反应不及!

    接着出动的是一个黑漆泛红装足具,手执大斧的倭将,这是专门找出来的大力武将,与左良玉对战,只见左良玉上三刀下三刀中间再三刀,快若闪电,重若千斤,倭将招架不来,惨叫一声,已被他斩落马下!

    又一个倭将出动,那家伙明显是轻敏型的,皮制装甲没那么地夸张,打不到几合就被左良玉砍断了兵器,他调转马头就跑,左良玉在后面追。

    突地,倭将回身一个背射,疾射三箭!

    众人惊呼声中,左良玉眼明手快,用手中大刀,举重若轻,轻松连续挡格三箭,把箭枝打飞。

    那倭将大惊之下,打马欲逃,不想左良玉马快,已经赶到他背后,手起一刀,借着马势,削掉倭将脑袋!

    头颅滴溜溜地打着转,高高飞起,大家跟着脑袋移动目光,直到脑袋落下。

    现场鸦雀无声!

    “谁敢与我一战!”左良玉挥舞大刀耀阵道。

    萨摩藩军诸人面面相觑,他们也有点眼力,看出对方明摆着是大力+高敏,还有招式的战将,这种家伙最难对付!

    岛津忠恒气晕了,他对诸将道:“谁敢去杀了他,赏十个小判金,升三级!”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跳出一人,萨摩藩军识得是自己座下马夫,手执一口熟铜棍,乃是个步将,名叫安倍进二,号称力大无穷,有万夫不当之勇。

    两人交手,刀棍相激,铿锵有声,火星四溅。

    左良玉豪情万丈,刀势尽展,一刀快似一刀,他的力气并不逊色于安倍进二,招式远远强过安倍进二,刀刀只在安倍进二头顶上招呼!

    哪怕安倍进二怒吼连声,也难挽颓势。

    见势不妙,岛津忠恒教旁边一个家伙,名叫做鸠山隼人的用箭射杀左良玉!

    鸠山隼人是个好箭手,躲在岛津忠恒旗帜之后,瞄准马上的左良玉,一箭射出!

    孰料!

    这一箭给左良玉来了个蹬里藏身,闪过此箭!

    而被杀得浑身冒汗的安倍进二乘机撒腿狂跑,回到已阵犹说厉害啊厉害,却没见到主君已是脸色铁青,挨对面明将骂得狗血淋头!

    “无耻倭人,爷早就防着你们这些下流胚了!”左良玉放声大骂道,可顾不上连德川家光一帮人也骂进去了。

    倭人们灰头土脸,无话可说!

第360节 大少看大戏() 
    他们要是射杀了左良玉,则成王败寇,对方怎么骂也没关系,反正已方赚到大便宜。

    可做了坏事,人家没事,还被当场捉住,场面就尴尬无比,任倭人脸皮脸如城墙也觉得挂不住。

    岛津忠恒只得道“给我檑鼓”

    “咚咚咚”大鼓檑响,声震十里

    鼓声响起来意味着斗将的结束,下一步就是双方大战。

    大家兵力调动,而左良玉回阵,接受大家庆贺。

    斗阵得胜,大杀敌人威风。

    他特别鸣谢颜大少,一是颜大少的练兵

    营养好,专注训练。

    所谓马无夜草不肥,人不吃肉就得瘦,东南军的营养奇好,吃肉多,尤其是军官,能吃到牛肉和鹿肉,力气更是强大。

    牛在古代是农家宝,普通人无故乱吃牛肉要挨太公用拐仗打的。

    而东南府专门养肉牛和奶牛以供队伍中的红毛番,还有军官享用。

    至于鹿肉,乃是上等野味,普通人可以吃来打打牙祭,可想长久有得吃却不容易,而在东南府多鹿,也就成为了军官们的美食。

    吃得肉多,训练严格,每天挥刀,又有实战,力压倭人

    二是颜大少的提醒,说起倭人是天下少见的猥琐民族,不可不防

    因此左良玉时刻防着哩,逃过一劫。

    颜常武则说可惜,他叫人立杆,想让左良玉演绎“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的典故,奈何倭人不配合,可惜

    鼓声急促响起,两边首先上阵的都是步兵,一个接一个方阵缓缓向前移动,脚步声、鼓声和呐喊声大作,惊天动地,灰尘高高扬起。

    萨摩藩军队们不断高呼着“天诛国贼”以此给自己壮声势,即时受到东南炮兵的痛击。

    东南军摆在中阵的五十六门火炮打响,先是实心弹,隔得老远,在倭人阵中打出了一条条血路

    倭人们并没有慌乱,麻木地前进,接着遭受了霰弹的攻击,成片成片地被打倒在地上

    然而他们还在前进

    一些伤员,鲜血淋漓,可是依旧前行,留下了一条条的血路。

    倭人的愚忠和狂热,给东南军诸位军官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一些家伙才明白老大为什么不惹倭国的道理。

    真要对付倭国,他们的人太多,地方又贫瘠,抢它来作什么

    或有人说倭国有不少白银啊,可是东南府高官们很清楚争霸天下,重在粮食和马匹,而东南府则是粮食、金属和木头造舰造炮优先,至于白银,可以贸易得到,亦可以抢劫获得。

    东瀛,在有选择的时候,实在不是东南府的菜呵,

    “我们的野战炮还是太少了”颜常武叹息道。

    “对不够粗,不够大、不够硬”甘辉接着道,旁边诸将忍住笑,因为他们老大总是吹嘘自已的家伙比别人的又粗又大和更硬,这回难得他承认不足,看来回去又得加军费了,这是好事。

    五十六门野战炮对于十里长阵,不足以影响胜负,战斗的结局,还得靠步兵好汉们。

    开战仅仅一会儿,前线全面接敌,战线上杀成一团,渐渐混乱,步兵们夹杂在一起,队列消失,杀成一团,每个人都在拼命作战,大声怒吼,周围都是乱兵,刀枪齐下,根本无暇它想,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战”。

    你杀我,我杀你,只有把眼前的敌人杀死了,自己才能安全,这是大家共识,于是下手绝不留情。

    战阵上此时已乱得不成样子,晴天的土路烟尘又大,海风一刮四处弥漫,武将们已经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只看见到处都是人疯狂厮杀,兵器的撞击声、惨叫声和呼喊声让战场成为了一个喧嚣的大蜂巢。

    双方死伤惨重,在一些地方的尸体多到甚至有一人高,鲜血象欢乐的小溪在流淌,就象颜常武现在的心情。

    颜常武脸上保持镇定,心中早就乐开了花,好哇,杀得好哇,死得越多越好,能够看到这样的大场面,这趟俺真的是来对了。

    实在话,他算得上是四藩造反的幕后推动者

    他为琉球王国夺回所失岛屿,让萨摩藩无法在琉球王国身上吸血,萨摩藩心生怨气那是必然的。

    他拦在诸红毛番往倭国的海路上收取水引,让红毛番船往倭国船只大为减少,天高皇帝远的四藩就无法走私,而且他们无法收买明船明人们都受了东南府的警告,只能与幕府贸易。

    四藩的私下海贸生意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忍无可忍,造反了事

    如果没有东南府这么做,四藩还能够通过走私赚取一些好处,能够过得去,自然就不会造反。

    颜大少成功激发了四藩与幕府的矛盾,看他们打得激烈,他乐开了怀,可惜不能大声叫好

    战斗中,萨摩藩中阵方阵崩溃了,露出后面的部队,他们举枪瞄准,铁炮倭人对于火枪的称呼轰然打响

    密集成群的铁炮威力不小,将幕府军打出了一个大缺口,死伤无数

    你有铁炮,我就没铁炮

    幕府军同样出现了火枪方阵,他们不象普通倭兵那样的装束,而是使用了东南军的装备人还是倭人,手执的正是东南军的燧发枪。

    这支部队原是幕府军的铁炮队,使用的是火绳枪,刚刚才换装了燧发枪。东南军带的装备有多

    不得不说火枪比起弓箭有利得多,换上新装备才不久,幕府军已经使用得顺手,立即派上用场,与萨摩藩军演绎一出应该是东方军队首次的“排队枪毙”

    火枪要近距离才能打得中,两边火枪队排队接近,火枪砰砰砰

    在中阵后方的颜常武坐在高头大马上,视线高人一筹,又是高地,通过望远镜看到两边阵地白烟升腾,打得不亦乐乎,直喜得他心中象是有只猴子在那里上蹿下跳的“倭倭,俺要给你们点赞哩”

    顶你个肺

    火枪交战的结果,是萨摩藩火枪兵全线崩溃

    他们发枪速度不及东南军快燧发枪比起火绳枪终究有优势,枪弹难以击穿身穿东南军防弹背心的幕府军,且东南军的子弟威力更大,其实萨摩藩火枪兵阵亡的比例并不高,但正面敌不过时,士卒们会逃跑,一跑就影响士气形势,更多的人一跑阵线就崩了。

    这后面就是岛津忠恒的主阵,见到已方火枪兵败下阵来,老鬼子气歪了嘴,一连砍杀了三个败兵,这才稳定局势。

    只得调下火枪兵,另换其余步兵上阵,不过幕府军也没乘机用火枪兵突击德川家光舍不得把这支技术兵种陷入乱战中,同样用上足轻对足轻,反正足轻不值钱,死多少都不可惜。

    接着,有趣的重头戏开演了,这场戏看得颜大少大呼值回票价了

第361节 甘辉力谏某大少不可光看戏() 
    他们开战在早晨,打到中午时分依旧不分胜负,虽然幕府军装备和训练都胜萨摩藩一筹,但显然萨摩藩军士气更高,毕竟背水一战,不胜就要被赶下去喝海水,想想就要努力奋战,一时间幕府军拿萨摩藩军无奈。

    不过萨摩藩军想打败幕府军也不容易,往时或许有机会,但现在幕府军有“客人”在看着,不能打得太过丢脸,也就咬牙苦战。

    “他X的!这帮倭人真是没用!”周全斌方才斗阵没上,手痒痒地,向颜常武请求道:“督军,让职部上阵吧!”

    “不,不要着急!”颜常武看这场倭人斗倭人的大戏看得是望远镜都舍不得放下,哪舍得这么快来终场,这样的大戏,看上三天三夜都是津津有味啊!

    反正死的都是倭人,不看白不看!

    “大戏”继续,上重头戏了,颜常武差点要给他们拍掌喊上一嗓子了:“台上的,看赏!”

    人喊马嘶,双方骑兵出动!

    他们的骑兵,先说马匹,大多数日本本土马都是矮种马,之所以叫矮种马,是因为其体型却是非常矮小。究竟有多矮?一些成年矮种马只能长到85c高,还是把头也算上的高度。只能到达一个身高1。6的人的膝盖高度,差不多相当于哈士奇的大小!(后来高大的东洋马是引进了外来马种改良的结果)

    倭国古代身材最为“高大”的本土马,差不多是最好的马,叫做“木曾马”。武田信玄骑兵部队叫做赤备队,其御用战马,正是木曾马。成年木曾马大多只有110c高,差不多达到现代普通成年人腰部的高度。

    看上去可就是这种矮小的马,却成就了日本古代最强大的赤备队骑兵,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存在是合理,映入颜大少眼里的倭人与倭马的情景是非常的和谐,毫无违和之感。

    因为骑矮马的是矮人,倭人身高普遍只有1。4至1。5米,至少比中国人矮20c,不就是矮人嘛,以古代日本人矮小的身材,反而更适合骑那种比较矮一点的马。因此矮小的木曾马组成的赤备队骑兵,才能让他的敌人皆丧胆。

    两边矮人矮马相斗,他们的的战马很多达不到“木曾马”的高度,而且骑兵们又穿着画得花花绿绿鲜艳的铠甲,戴着鬼怪一样的头盔,插着五花八门的旗帜,骑狗上阵,说直白点的就是骑着哈士奇去冲锋,还自我感觉良好,一头头的哈士奇骑士奋勇当先,你想想有多美!

    这样的情景实在太美了,太美了,恕笔者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对于缺乏娱乐,苦闷到只好亲自设计战列舰来消遣的颜大少来说,看倭人骑兵战斗,真是人生一大快事,若能当场浮一大白来贺之就好了!

    他看直了眼睛,伸出大拇指点赞,大声叫“打得好”,想说“俺没来错!”

    可笑的是,那些倭人还以为劳资没见过世面,打得更起劲了。

    难怪他们有此想,想当初,万历援朝战场上,那些与大陆风格截然不同的岛国武士,让猝然见到的朝鲜和中国士兵大吃一惊。由此,日本人认为很大的功劳要记在自己牛逼的甲胄上。比如日本史料里,颇为“自豪”的记载了日军小西行长部第一次与明军作战时的情景:“与明军战于安定。旗帜伟丽。人马皆被鬼头狮面。明马骇。行长麾兵蹂之,大胜!……”

    现在,他们以为不可一世的颜大少也给他们镇住了!

    O,yod!愿妈祖娘娘挽救他们这些糊涂的神智!

    ……

    倭人那里杀啊杀嘀,时而足轻正面推进,时而骑狗骑士来回冲突,诸容分呈,精采无比。

    直杀到天黑,双方依旧不分胜负,各自归营,联军后撤,而萨摩藩军入城。

    樱岛火山没有凑热闹,没来大喷发,而东南军作战部队,在后方坐在地上吃着零食,无所事事。

    倒是东南府的军战地医院忙个不停,他们忙着给倭军官兵救死扶伤。

    那个年代的战地医院或许只有东南府的象个样子,幕府军则是好运遇到了东南军的军医部队,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颜常武与德川家光商量军情,双方决定明天继续开战,还是分前后阵容,派了军使去找萨摩藩军约战,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