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这信息可能真可能假,但大家都信了,毕竟张凤翼调动他们去大凌河的军令太过离奇,哪有人一下子就把预备队调上去之理。

    想不到我们这样为明朝而战,打生打死,不吝损失,明朝却这样对付我们!

    下一步该怎么办?

    有的激进的军官说打进宁远城,活捉张凤翼!

    &n,毕竟张凤翼只是叫你调动,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勾结后金哦!

    不到迫不得已不能反明,这是东南府设立的一条底线,除非明军现在进攻已军。

    “其实我们参谋部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左良玉遗憾地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他叫副官取出一份命令,大家定睛一看,赫然是东南府参谋部的正式撤军命令,命令他们撤退返回东南府,盖有颜常武的蛟龙玉印章和参谋部的鲨鱼印章,只是没有填写日期!

    左良玉当场把日期填在一个月前,算是现在送达。

    正在处理着,突然间军营值星官来报,外面有人乱扔石头进来,石头上包着纸,值星官送来。

    大家一看,石头上的纸张写着赫然是“小心前路!”

    这下大家再无疑惑。

    ……

    天亮时分,东南军火枪旅出动,但他们行进的方向不是向北,而是向东而去!

    他们绕城边而过,齐唱《杀鞑虏》,歌声豪迈雄壮。

    “东南府豪杰,碧血染蛮夷。

    还我汉河山,誓将建奴灭。……”

    时人问起,火枪旅推说接到了东南府参谋部的撤军命令,不得不执行!

    接到消息的张督师大吃一惊,立即派了中军前去阻拦。

    “你们居然不听张督师之令!”中军愤怒地道。

    “我们是客军,在东南府没有军令下达前,我们听张督师的,但有东南府军令下达,我们将离开宁远,返回东南府。”左良玉就在道左与中军对话道。

    他皮笑肉不笑地道:“天下无不散的筳席,这些日子来,我军多谢张督师的照顾了!”

    中军的语气缓和道:“左将军,督师说了,这只是正常的调动,你们不要多想。”

    “我们想什么呢?我们什么都没多想啊!”左良玉诧异地道:“我们执行东南府军令而已!”

    中军无话可说,回报张凤翼,他召集城里的高级军官们会商此事。

    “究竟是谁对东南军说了什么?”他拍台怒吼道。

    诸将眼观鼻,鼻观心,无人答他。

    一夜之间有这么大的变化,肯定有人说了什么。

    “你们说该怎么办?”张凤翼问起来,手指左手第一位的祖大寿问道。

    见他动问,祖大寿不慌不忙地道:“上任督师在接纳东南军火枪旅的时候,与他们有过约定,只要东南府撤军军令下达,则东南军火枪旅可自行离开。”

    “本帅代表的是朝廷,难道东南府的军令还大过本帅吗?”张凤翼不满地道。

    “督师当然很大……”祖大寿陪笑道。

    “你立即率关宁铁骑出动,把火枪旅给追回来!”张凤翼指示道。

    “末将不敢奉令!”祖大寿不假思索地道。

    “什么?”张凤翼瞪眼道。

    祖大寿立即解释:“末将守大凌河城,曾得东南军火枪旅解围,岂可作恩将仇报之事!”

    古代道德风气的影响远远胜过后世,祖大寿这样做的话,是非常违反道德观念,令人不齿。

    张凤翼真要强人所难,以军令强压,只怕被人笑死他饱读诗书的二榜进士都不懂得什么是知恩图报。

    “赵率教!”张凤翼问右手第一位的赵率教,与祖大寿都是关宁都是关宁三杰之一,战斗力相当强大。然而赵率教双手一摊,说道:“末将在援助通化城,于城外中伏,全赖东南府所送的一千枝火枪才打退北虏,否则早死在通化城下了!”

    他直个摇头,拒绝之意明显无遗。

    张凤翼看着诸将看过去,但凡象样一点的将领,都看地面在仔细研究地上的砖,仿佛那里有什么藏宝图的线索!

    谁都不傻,东南军这么能打,谁敢去惹?

    况且人家后面有人,他家大哥又不是没见过,狠人一个,是个热衷于无事生非和报复的狂人,敢惹他他就敢弄死谁,就连朝中阁老都动不得他,其他人算哪根蒜啊。

    无奈之下,张凤翼气到把惊堂木一拍,退堂!

    诸将躬身,恭敬相送!

第423节 左良玉归来() 
    将官们散开,祖大寿和赵率教对望一眼,各自走开!

    回到后衙的张凤翼怒不可遏地对一同进退的方一藻道:“东南军火枪旅不奉令,也就罢了,都知道他们是化外野人的部队,不值一提!祖大寿和赵率教深受国恩,竟然敢不听军令,那还得了!”

    “火枪旅既然不去增援大凌河,那就派他们去!”张凤翼狞笑一声道。

    相对于在气头上的张风翼,方一藻则冷静得多。

    方一藻,南直隶歙县,崇祯四年十一月丁酉由右佥都御史巡抚宁、锦。

    他对张凤翼分析道:“张督师,我刚才在堂上,看到了那些军官的样子,是‘有恃无恐’!”

    “有恃无恐?!”张凤翼悚然一惊!

    “对,正是这种态度,如果督师逼迫他们过甚,则他们都会投东南府去了!”方一藻说道。

    方一藻不是为将官们说情,他曾与孙承宗共过事,但他不会站在那些将官这边,因为他是文官!

    他阐述这种可能,让张凤翼彻底地冷静下来,他不是傻子,推断到万一惹怒那些大爷们,他们逃到东南府是小事,大事甚至可以做到割掉他张某人的人头,拿人头作投名状到东南府去!

    投东南府真有可能,因为它很有吸引力。

    张凤翼了解过东南军火枪旅的情况,是相当惊奇:他们训练有素,战力强大,作战意志顽强,后勤补给有力,装备精良,吃得很好,薪金按月按足量发到个人身上,从不拖欠,优抚制度完善,当兵的不用担心后路。

    说实在话,连张凤翼都怦然心动,要是自己也能处于这样的环境就好了,那些大头兵更不用说。

    如果向宁远军将官下手,则他们人人自危,又走了东南军火枪旅,只怕关外黄台吉要乐疯了。

    当前不能得罪将官们,还要好好地笼络他们,毕竟鞑子来时,还得靠宁远军来抵抗的。

    泛起一阵无力感,张凤翼恨恨地对方一藻道:“可恨的是那些骄兵悍将,如果都能听令,凛然执行,何惧北虏!”

    他大义凛然,怒责军人不识大局,不懂配合,仿佛只要听他的话,则消灭北虏,指日可待!

    吹这种大牛皮,连打惯仗的颜大少都不敢这么说,要说到颜大少的军队强大在各个方方面面,但每次打仗他都亲临前线,作好备战,听取主官、参谋和侦察兵的意见,每次出战,都以牛刀杀鸡,雷霆万钧之势,确保胜利!

    大明的文官,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以文臣行武事,或许只得一个王阳明才象个样子。

    张凤翼遂不了了之,对于军官们只得客客气气。

    ……

    而东南军火枪旅在宁远码头附近驻扎下来,早有停靠在那里的快船送出消息,不几日,船只纷至沓来,东南府的巡航舰护着大量商船云集宁远码头,把码头挤得满满当当的,火枪旅各部依序下船。

    来得多,来得快,如红毛番一式的夹板船炮舰就有四条之多,停在港口外,这只不过东南府接近“鞭长莫及”的鞭长之处,离东南府越近,他们的海上攻击势力也就越大!

    张凤翼接到之后,暗暗吃惊,想到自己还算稳妥,否则发生东南府与黄台吉一起合攻宁远之事,则他万死难辞其咎。

    他倍加痛恨东南府,有如此巨大的实力和财富,居然不支持皇帝,实非为臣之道,可恨关外黄台吉之事未平,否则他誓提十万雄师,渡海东征,誓灭东南府!

    正在咬牙切齿时,突听到人来报:“东南军火枪旅坐船离开,但他们留下了大量的装备!”

    他们把可以武装五千人的枪枝火药还有护甲都给留下来,送给宁远军。

    听到这个消息,张凤翼心中浑不是滋味!

    ……

    且说左良玉率军坐船南返,他们坐的船只种类乱七八糟,既有本土的巡航舰和运输舰,也有租来的福船和广船,多从天津港开来,还有其它港口的大船,东南府有钱,舍得租大船,搭乘的东南军十分舒服,他们平时也没丢下“业务”,每年都有一个月专门进行海上演习,所以很适应坐船。

    即使分散各船上,军人们并不闲着,他们在船上的时间都花在食堂值班及其他杂务如擦地板等等上,还全副武装地进行海上实弹演习,晚间只是唱歌,再就是没完没了地打扑克,随着航程增加,船舱里的热度和臭味直线上升,唱歌的时间少了,但玩扑克则一点不停地继续下去,可惜的军中不能赌搏。

    他们吃得很好,一到补给的港口,一般不得上岸,但补给船不断驶来,满载着食水、生肉熟肉和蔬菜以及当地特产,既有军队的补给,军人们也自行花钱购买,以致于很多人不瘦反胖,船老大们都羡慕地道:“你们的待遇真不错,不知道你们还收人不?!”

    结果有军人发财了,他们通过收人到东南府,收一个人的介绍费是五算,即600个铜钱,“卖”五个人到东南府,就一个月工资回来了。

    ……

    在高雄码头上了岸,回来的部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颜常武亲自迎接,他对左良玉道:“欢迎回家!”

    左良玉羞赧地道:“报告长官,左良玉有负您的重望,还请执政官责罚!”

    “哎,你们干得很好,达到了扬我军威,锻炼队伍的目的!”颜常武赞扬道,嘱咐左良玉好好总结。

    ……

    部队回来的一周后,颜常武举行了“东南执政府陆军成立仪式”,正式宣布陆军成立。

    给予陆军六个旅的编制,包括张守云、周全斌、颜典、陈乔、左良玉、颜田六将各得一旅,每个旅有三个团,每个团有1500人,一个旅有5000人,东南府轻松松扩大步兵达到三万人之多。

    而邓天彥、颜乐则为陆战一旅和陆战二旅的旅长,成旅建制的陆战旅有一万人,其余上舰的小编制部队过五千人。

    海军过三万人。

    不知不觉中,东南府的正规军接近八万人。

    如果战争爆发,除正规军之外,东南府能够动员三十万人!

    因为他们都接受了后备役的训练,每年都有二个星期的军训,学习队形队列,打枪开炮扔手榴弹,有枪的话,速成没有问题。

    颜常武检阅了他的三种军队,面对着滔滔大海,他充满信心:“东南亚是我的!”

    张守云陆军旅和邓天彥陆战队旅在接受检阅后,直接上船,开赴爪哇。

    而颜典陆军旅也在整装待发,加上已在爪哇的周全斌,这二万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将给东南亚的那些棕皮小伙计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噩梦!8)

第424节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且说孙承宗被罢职,下野回到老家北直隶保定高阳,此时他已经七十有一,这一辈子也没白过,贵为帝师,位极人臣,为国立过大功,享受过泼天的荣华富贵,也不想什么了,不图谋起复,就在家里颐养天年,闭门不出,安心读书。

    虽说去职,但他毕竟地位尊崇,既然他安静,大明的官员们也不想惹他,不打扰他的生活。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天,在他家大门前来了一个奇特的客人,一头白发,却是红光满面,看上去不过人到中年,穿着普通的儒衣,气场强大,如果给督抚官员们见着,都会承认与吾辈同列也!

    他带着两个随从和一队精干的保镖,那些保镖腰间鼓鼓,显然带了家伙,不过他们并不担心路上的差役捕头和守门兵,他们带了两广总督的公文,前往保定公干。

    随从上去打门,门房开了,一个老头探出头来,收到一份烫金拜贴,乃东南府陈衷纪求见!

    此人名声在东南地区是如雷贯耳,大明高层也知道他的名字,但老门房却不知晓,遂挡驾道:“我家老爷不见外客,不是熟人不见!”

    “确实是熟人!”陈衷纪含笑道:“你就说他门生颜常武的叔叔陈衷纪来拜,他肯定见的!”

    门生那又不同,老头说道:“那你等着!”把门一关,老头径去通报。

    不久,中门大开,一个儒雅中年人出来道:“孙钤代家父欢迎陈先生的到来,陈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

    “世兄客气了,有劳!”陈衷纪说道。

    “请!”

    “请!”

    两人谦让一下,并肩入府。

    孙钤者,孙承宗三儿,深得其父教导,为人谦和,有淳淳之风。

    陈衷纪见孙府并不奢华,类似着北国普通地主老财的宅院,却很雅致,隐约有琅琅读书声传出来,暗暗点头。

    诗书世家,名不虚传。

    孙承宗在家中书房见客,他这书房堆满了书籍,连书架上都叠着书本直到屋顶,因此屋内还放了架梯,让陈衷纪意外的是,他扫过书架,见到了东南府所出的一批书籍,乃是物理、天文学、医学、航海学、数学还有颜常武所著的《舰队战》等等!

    这《舰队战》是去年新出,这些年来,颜大少与荷兰人在海上大打出手,屡有心得,写下此书,作为海军的标准读本。

    “晚生陈衷纪见过孙大人!”陈衷纪抢前一步作揖道。

    “下野闲人,哪是什么大人了,陈先生客气了,叫我稚绳公就行了,请坐!”孙承宗手指一张椅子道。

    “谢坐,稚绳公叫我瑞业得了!”陈衷纪说。

    “哦,老夫还是头一回听到陈先生的字,瑞业,瑞业,颜少阳得你相助,真是瑞气十足,伟业必成哪!”

    “稚绳公过誉了,那是我家少爷雄才大略,我不过在他手下混口饭吃而已!”陈衷纪说得非常谦虚地道。

    “瑞业有何见教?你深入内地,过于冒失了!有什么事,可书信一封,差人送来即可!”孙承宗询问道。

    东南府虽说是大明的,但大明官员们都知道他们就是反贼,陈衷纪是二当家,说不定有些正义感过盛的官员想找碴。

    “特为稚绳公而来,衷纪若不亲自来,实属不敬!”陈衷纪取出信封一个,并未封口,恭敬递给孙承宗道。

    孙承宗拆开一看,乃颜常武所写,首先向孙承宗请安,又言述了东南府打下巴达维亚和改制两件大事,然之后欲请先生移驾东南府,早晚也好请教云云!

    这大少爷好生厉害,主意打到了孙承宗的头上,要是孙承宗赴台,那东南府的声誉就会攀上一个新台阶!

    毕竟孙承宗做过帝师,是文坛领袖,虽说下野,但依旧有!

    看过信之后,孙承宗只是笑笑道:“少阳有心了!”

    他不置可否,陈衷纪也不着急,与他闲谈起来。

    “稚绳公请看!此乃东南亚大地图!”

    陈衷纪取出一幅地图,在书桌上展开,孙承宗立即到桌前观阅,陈衷纪指出了大陆、东南府,往下则是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马六甲海峡两边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爪哇岛、马都拉岛、巴厘岛、小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岛、马鹿加群岛等等。

    孙承宗看着地图,感叹道:“世界如此之大,我们都是井底之蛙!”

    “这些岛屿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取之可作我汉人万世之基!”陈衷纪介绍道。

    “我家少爷不对大陆感兴趣,乃是有意攻略东南亚,夺取这些大岛!”陈衷纪说道:“这些地方民众愚昧落后,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家少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务必达到目的,占领整个东南亚!”

    陈衷纪正色道:“为我汉人子孙后代争夺阳光下的地盘,稚绳公岂可坐视不理!”

    “老夫没说不去啊!”孙承宗微笑道。

    “稚绳公同意了?”陈衷纪惊喜地道。

    “正是!”孙承宗慨然应允。

    他承认他看到这幅地图,彻底地怦然心动,若能夺取喏大的东南亚为汉人的地盘,功在千秋!

    老夫聊发少年狂,不理世人之毁誉,管他什么帝师督师和太师的,只要能够夺取东南亚,老夫提刀亲自上!

    他老而弥辣,他的命运本应在崇祯十一年而终止,是年建虏入寇,进攻高阳,70多岁高龄的孙承宗亲自组织守城,力抗建虏,城破后自缢而死。

    但他到东南府去,应该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事,而他的智慧和声望,也将让东南府受益良多!

    当晚陈衷纪留宿孙府,与孙承宗秉烛夜谈,陈衷纪说起东南府的经历,他是主要的参与者,如数家珍,说得头头是道。

    孙承宗多是听,偶尔发问,然后他感触良多: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积极发展经济,让民众得到实惠,收买民心,同时教化民心,不得了啊!”孙承宗啧啧称赞道:“不过你这东南府的成功很难复制,你们有贸易获利巨大,不必盘剥百姓。”

    “不然!”陈衷纪反驳道:“大陆更加有利,人多力量大,若给我家少爷秉政,他会‘集中力量办大事’,别说什么黄台吉绿台吉蓝台吉的,三年即平!”

    对他这种大言不愧的话,孙承宗还真拿不出话来辩他,因为他知道东南军的战斗力。

    两人谈到差不多十二点意犹未尽,还是陈衷纪不敢打扰老人而主动告辞。

    ……

    第二天一早,孙府车队出门,打着往城外山神庙进香的名义,孙承宗带着二个儿子孙钤和孙镐以及三个孙子,欲金蝉脱壳,径奔天津。

    马车急行,但是离城五里后,听到后面马蹄城响起来,有人大叫道:“孙太傅请慢走!”

    定睛一看,同行的孙钤认得是高阳县令邓岩忠,带着一队衙役赶来!8)

第425节 邓岩忠阻止孙承宗() 
    邓岩忠乃安阳人,进士出身,为人知书识礼,身为本地父母官,平时对孙承宗很是恭敬。 X

    他因来得急,乌纱帽都歪歪扭扭了,来不及扶正,向着孙钤拱手道:“本官欲见孙太傅,请世兄行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