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一组的连坐制度等被实行开来。另外,为了奖励起诉人而制定的褒奖制度,以及天主教血统5代以内的类族改制等诸多方案被采用,下到全国的各个细枝末节,都实行了严格的监管制度。
此时,离江户近的藩属还好一点,对待民众温柔一些,而九州岛上的诸藩对于天主教徒实行残酷而血腥的镇压。极为残暴,天主教徒受到非人的待遇。
自宽永十一年(1634年)起,九州岛的岛原、天草地区连续发生天灾,民不聊生,民众都活不下去了,诸藩却依旧收米!
这样残暴的统治下,终于爆发了江户时代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岛原之乱”。
强者,就是要逆天的!
倭人天草四郎应时而出,在他的领导下,起义军迅速占领岛原半岛南部的岛原城,于城上竖立起十字架,挂上画有十字架和圣像的旗帜。参加起义的岛原、天草农民达数万人。
幕府先后接到岛原、天草农民起义的消息,急派板仓重昌为幕府专使,赴九州镇压起义军。板仓到达九州后,对起义军发动两次进攻,均告失败。
因此,幕府再派松平信纲前往九州督战。获此消息后,板仓认为幕府对自己不信任。宽永十五年(1638年)元旦,在松平信纲到达九州之前,板仓对原城起义军发动了突击进攻。在岛原城义军的奋力抗战下,板仓军队大败,损失万余人,板仓重昌战死。
松平信纲到达九州后,以板仓的失败为教训,改变战术,围而不攻,企图等待城中粮尽,义军自动瓦解。
三月底,天草四郎再度强档出击,于岛原城下大破幕府军,尽管松平信纲本意不想战,但天草四郎骂得太难听,骂他松平信纲没什么,顶多就是唾面自干,可是天草四郎将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百般毁骂,老乌龟老王八老龟公什么的,松平信纲只得出战。
他带来了二千火枪手,装备的是东南府进口的燧发枪,然而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义军使用土坦克,即小车上装了棉被或者烂布絮以及柴草,打湿后推进,再削木为盾,敌住火枪。
这种的对手,最好是开炮轰击,换作东南军带有行军炮,使用实心弹和和霰弹,加上掷弹兵,分分钟教持冷兵器的部队懂得做人的道理。
然而幕府军没有行军炮,就算给他们,他们也不舍得用,太贵了!
天底下只有颜大少这种吃四菜一汤只会穿军装的家伙舍得这样给部队投入!
义军打着十字架,扛着圣像的旗帜,高呼“圣战”的口号,视死如归,幕府军又遭遇惨重失败,被杀死万余人,松平信纲侥幸逃得一命,倒退百里下寨,火枪手阵崩阵,反给义军抢了一千五百杆火枪还有各种军资。
缴获丰厚的义军声势大振,各地民众纷纷前来投靠,发展到拥众十万,有向九州岛扩展之势,各地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起义,整个九州岛形势动荡,其余地方则人心波动,威胁到附近的幕府唯一开埠城市…长崎城,影响到倭国对外贸易。
感觉到问题严重,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一边纠集更多的部队,交由松平信纲担任总大将,继续指挥作战,他这是吸收了板仓重昌的教训,不轻易换帅,以免军心不稳,不过,如果松平信纲再打不赢的话,要不战死,要不就得剖腹自杀以谢将军。
同时,德川家光派出了重臣稻叶千熊丸到东南府找妹夫颜常武求援。
稻叶千熊丸为德川家光的侍童出身,乃是近臣,深受信任,他向颜常武跪下道:“恳请殿下出兵!”
言讫,头伏低低,五体投地。
第542节 做个合格的反派()
以前没派使节,那时东南府管家的是杨氏,向一个女流之辈求援,德川家光丢不起这个面子。
颜大少回来,向他求援属于亲戚间的往来,不算丢脸!
“你赶快回去,向你家将军报告,就说我随后就来!”颜常武根本不多说一句话,而稻叶千熊丸也不多问一句,抬起头说道:“感谢殿下义举!”
头伏低低,五体投地,他绝对相信颜常武的承诺。
那是,杀倭人,颜大少素来都是积极的!
……
东海起征帆,直指倭东瀛!
南海一号战列舰上,动用了十二条战列舰,二十四艘巡航舰,还有大量的补给舰和运输舰,运送补给品,回来时运奴隶,颜大少要大干一票。
露天甲板上,见到颜大少审视着自己的舰队,拧起眉毛,一旁的戴维先生说道:“好象你不满意我们舰队的样子,这可是全亚洲最强大的舰队了!”
“我想做个合格的反派!”颜大少说出自己的平生意愿道。
“反派?”戴维先生动问。
“反派好啊,他们总能拥有最庞大的舰队,追杀他们的敌人,虽然电影里反派老是失败,但我只要不废话,那我就会胜利!”颜大少说着莫名其妙的名词,让戴维先生不知所云!
这就是你做老大的好处,你说的话人家当是时髦,如果你是小兵一枚这么说话的话,人家当你是神经病,请妈祖符水来治疗你!
不过戴维先生很聪明地道:“做正派的船少,力量弱,被追杀,不过总能利用反派说废话的时候反败为胜?”
“对极了!”颜常武说道。
“那还是做合格的反派好了,船多力量大,不多说废话!”戴维先生归纳出来道。
“正确无比!”颜常武觉得戴维先生确实与他合拍,他举起拳头,宣誓式地:“做个合格的反派!”
“做个合格的反派!”戴维先生同样道,两人一起高呼,然后哈哈大笑。
战舰急驶,杀向倭国九州岛!
小小地方,居然敢叫我大中华的九州,今日一战,偶叫他们的名字倒着来写!
……
轰轰轰!
一声接一声的炮响,猛烈地砸在了倭国义军总部所在地…近海的岛原城的城墙上,当中一颗炮弹不偏不倚,正中城门楼,直接把城门楼给摧毁。
炮弹不断下落,落在街道上和庭院中,当中有一处倭国的庭院内,精致的影壁、花卉、盆景、阁楼、画廊、假山……炮弹炸得粉碎,土石碎片四面飞溅。往昔点缀精美造型独韵,以清方淡雅,精细明巧著称的倭国庭院彻底遭受了炮火的无情摧残。
其他地方也好不了多少,到处被砸得破破烂烂的。
战列舰的火力全开,尽情轰击岛原城,它们的炮火无与伦比,倭国义军无还手之力。
城墙的一侧,受到火力攻击较少,义军首领天草四郎仇恨地看着远处海面上的唐船,它们流线型的船身充满了力量美感,可是当它们一旦发炮时,对它们的任何好感就烟消云散。
天草四郎年龄不大,都不到二十岁,却十分老成,从小在各处流浪的他饱尝风霜,已经是个合格的领导者了。
他出身不凡,原本的名字应该是益田,乃是小西行长的家臣益田好次之子。本名益田时贞,父亲益田好次是小西行长的家臣。后来时贞被过继给天草甚兵卫,改名为天草时贞。
天草自小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且外表俊秀。有一位相士曾对天草说:“阁下面相尊贵,本应掌握天下,只可惜生在德川时代,难成大事。”
关原合战后小西行长被斩首,领地遭改易,家臣们纷纷四散成为浪人。
四郎时贞从小就居住在长崎港,虔诚地信奉天主教,并向旅居日本的荷兰人学习过西洋医术——所谓神通广大,能活死人,肉白骨,大概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吧。
就因此他拥有名望,当天主教徒们起事时,他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首领,率领义军二破幕府军,只是现在,他遇到了强敌!
唐人(对华人的称呼)与幕府沆瀣一气,他们的大炮巨舰向着岛原城里倾泻炮弹,打个没完没了,说实在话,实心弹直接砸到人的机会不多,但它们砸碎建筑物会打伤人,同时对士气影响很大它们打得了义军,义军无法还手,心中非常地憋屈。
在十七世纪,火炮是种稀罕物,义军没有,事实上,整个倭国国内除了江户还有火炮之外,其余地方都被幕府仿中国秦王朝统一后收九州之兵化剑为犁了,不过,岛原城的义军们已经饱尝大炮的威力。
天草四郎正在咬牙切齿的时候,突然间一阵脚步声传来,他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传令兵惶急地向着他跑来,手指东方,让他心头一凛。
他匆忙赶到东面,只见到东方尘埃大起,正是曾在岛原城败战的松平信纲卷土重来。
兵员滚滚,遮蔽了原野,似无边无际!
举起了望远镜,天草四郎仔细观察,脸色渐变严峻。
而在幕府军里,身穿红黄马甲的松平信纲眯眼看着远处的岛原城,怡然自得。
虽然有败了就得剖腹的指令,但松平信纲根本不相信他会败阵。
他长得脸尖尖,留了三缕长须,官职为伊豆守,素有智谋,人称“智慧伊豆”。
松平信纲是德川家里一门众重臣,深受信任,这次他指挥幕府军本部、黑田、锅岛、立花、细川、水野、有马等十数家诸侯联军达到十万人,关键在于,后面还有东南军!
想起东南军的装备和他们的精锐,饶是“智慧伊豆”,松平信纲也不寒而栗,想着只怕那一万东南军可以干掉我十万幕府军吧!
好在他们站在我们这一边!
在后方,整整一万五千的东南军队从容不迫地行军,包括一万陆军、二千陆战队和一千炮兵和二千辎重兵,如同一条钢铁洪流,放眼过去,他们身高比起倭人足足一个头,壮实得比倭人能一个顶俩,和倭人相比,就象天兵天将一般。
普遍都是双枪将,士兵长枪和霰弹枪,军官则是霰弹枪加手枪,不止!
成群毛驴托着每一个班的补给品和加装的火枪,不过没人骑毛驴,严禁骑毛驴。
毛驴合适倭人,东南军士骑毛驴实在可笑,有损已军威风。
在东南军当中,出现了颜大少的金色将旗,他亲自上阵,杀倭倭这等美事,怎么能少了他呢。
就算不能亲手杀,看着杀也是爽啊。
第543节 倭倭斗(一)()
两军的战争一下子就到了分胜负判强弱决生死的地步!
义军大举出动,到城外背城而战!
这是天草四郎聪明所在,他敏锐地感觉到来犯的幕府军有大炮!
如此一来,守方就处于劣势,而且城外海上的唐人炮舰不停地轰击城市,义军士气一天天低落,到时连打都不用打就得认输。
城内坐以待斃,出城战斗,就算不胜,杀一个够本,杀二个有赚。
天草四郎向大伙儿贯输这种心思,于是义军士气旺盛地出战。
松平信纲遥望一队队的义军出城在城外集结列阵,不由得大皱眉头。
虽然义军装备简陋,但结成了一个个方阵,这很了不起!
须知在起事前他们只是一个个农民、无业游民还有小贩,连左右都分不清的,现在居然可以排出阵容来。
战斗中有阵容和无阵容是不同的,阵容鼓励已方士气和相互掩护,而没阵容的部队不过是一团散沙!
就他所想,他不想与匪军硬拼,最理想的作战方案就是困死对方,待其无粮时不乱自败,最好就是发挥已方火力强的作用,不作正面交锋,但现在的希望破灭了。
抱着一线希望,他骑马前往东南军,求见颜常武,请他示下。
颜常武在路旁驻马接见他,皮笑肉不笑地道:“你们先与他们打,我们随后就来。”
向颜常武恭敬地行了一把礼,松平信纲说道:“谨遵殿下指示!”
双方不对等,唯有认了!
暗叹了一口气,松平信纲回到已军,立即召集各路诸侯军议。
“军情紧急,如箭在弦,不得不战,众军听令!”松平信纲直截了当地道。
“请大人吩咐!”众诸侯领军人物纷纷道。
松平信纲不愧为智慧伊豆,不虑胜,先虑败,面对着以逸待劳的义军,他摆出的阵势呈宽大正面,广阔纵深,各诸侯军各为一个大方阵,方阵与方阵之间留有空隙。
首先把方阵群排好,列出一个个传自东南府的数字为1、2、3、4、……10,然后写上10个数字的字条,扔进陶罐里搅动。
“打得好看一些,不要让后面的那位殿下小瞧了,并且你们作战的表现,我将如实上报给江户幕府!”
“万一败了,不得冲撞友军,否则格杀勿论!”
“现在,大家来抽签吧!”
如此安排,所有的人诸侯都心服口服,依次上前抽签。
各安天命,抽到的诸侯按照预定位置部署军队。
上午十时许,两军对阵完毕,广袤的大地上,交战双方隔着一公里的距离紧张的对峙着,旗帜飘扬,人集
颜常武的大驾光临幕府军中军,他率领二千海军陆战队进入中军方阵,在松平信纲搭起的三层望楼上毫不客气地占据了中央的座位,另一边坐下的的戴维先生,他们要就近看戏看个真切。
而被抢了主位的松平信纲并无不悦,反倒高兴,他知道此战的战线最后在此!
颜常武作为一个殿下,是不能轻易后退的,如果退了,那将有损他的名声。
此时听到了义军对面传来的祈祷声,声音悠长深邃,慑人心魂,充满了感召力,二万多人的场面浩大!
颜常武用英语与戴维先生对答,他说道:“等打起来,有得这些倭人受的!”
“那是他们命该如此!”戴维先生漠然地道。
“宗教很有用,但不以凌驾于王权之上!”颜常武说道。
“那当然,上帝的归上帝,国王的归国王!”戴维先生来自脱离罗马教皇自立新教的英国,在英国,国王亦是宗教的最高首脑,所以他对于倭国农民信奉的天主教并无好感。
国家收回宗教管理权绝对是件大好事,凭什么我们国内的事要由国外的教宗来指示?!NO!
“宗教如果处理得不好,绝对是个大麻烦!”颜常武说道。
“对于你不是个麻烦!”戴维先生摇头道:“你是开国之君,开国之君最不怕的就是杀人!”
他鼓动道:“你可以借这个机会,把一切不驯服的宗教给铲除!还有,一切的敌人!”
他悠悠地道:“杀一个和杀二个,杀多几个,反正都是杀,不如杀个痛快!杀人要下地狱的话,下一层地狱和下十八层地狱,都是下地狱!”
戴维先生非常了解中华文化,实在不容小觑。
“你真是个危险人物!”颜常武白他一眼道,看这位前英国大贵族风度翩翩的样子,却不折不扣地是个杀人狂。
“如果迟早都会出事,由你干掉他们就好过你的子孙下不了手!早杀就好过晚杀!”戴维先生嘿然道。
“快看,打起来了!”颜常武手指道,结束了两人之间令人心惊肉跳的谈话。
伴随着军鼓打响,号角吹起来,根本不多说一句废话,因谁都知道毫无调和的余地,立即展开大战!
义军高呼着“圣战!”“为了上帝!”甚至是“God will it ”即上帝的旨意,义无反顾地向着幕府军发动进攻!
“冲啊!”两支敌对的部队象两股浊流对冲,红了眼睛,打成一团。
步兵对步兵,很快就打散了,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乱战场面,我中有敌,敌中有我,义军在前线诸侯军方阵前后左右到处是,而诸侯军则三五成群,以小队的形式围歼它们,双方杀成一团,忙中添乱是弓箭乱飞。
得以冲进诸侯军方阵里的义军遭遇群殴,战斗惨烈而野蛮,他们兴奋地挥舞兵器,奋不顾身地将敌人无情地砍死、斩掉、刺死。
兵器打折,立即肉搏,拳打脚踢,戳眼睛,掐脖子,无所不用其极。
鲜血洒遍,青青土地瞬间变为血色
在望楼上的颜常武与戴维先生一人一个大炮筒似的望远镜,看得啧啧有声,不时评论几句。
两人还真的把激战场面当成了看大戏,无所顾忌!
以天地为棋盘而落子。
观战场如看戏!
松平信纲脸色古怪,他沉着地下令,调动各支部队轮翻上阵!
幕府军人多势众,装备精良,而义军则是士气旺盛,奋勇当先,唯恐落后,他们以殉教卫道的情怀,视死如归地向幕府军发动了冲锋!
一刀换一刀,一命换一命,一具具尸体倒了下来,死的时候双方依旧紧紧地缠在一起。
义军杀得幕府军叫苦连天,阵势动摇!
他们事先得过松平信纲的吩咐,也想好好表现,可是义军状似疯虎,让他们难以抵挡!
好在他们有松平信纲,一通鼓响过,第一条战线的诸侯军纷纷后退,从第二条战线的诸侯军方阵之间通道撤离。
又一通鼓响起,第二条战线的诸侯军蜂拥而来,将疲惫不堪的义军击退到他们的前出阵地!
然后义军前排纷纷蹲伏,轰然间枪声大作,诸侯军倒下一大片。
从望远镜看过去,仿佛一陀岩石般的军阵,一下子被凿掉了一大块。
“铁炮!铁炮!”
铁炮即火枪,倭人们惊惶地喊着,阵势即时崩塌,闹哄哄地向后逃去。
义军趁势追击,把幕府军杀得鲜血淋漓,尸横遍野!
第544节 斗倭倭(二)()
颜大少摇头,而松平信纲恨得牙痒痒的,义军所用的铁炮,正是先前抢自他败阵时的燧发枪,当时义军面临燧发枪攻击,却夷然不惧,还打败了幕府的火枪兵,抢得千多杆燧发枪,现在派上用场,反倒把幕府军给击败。
其实倭人最初使用火器的时代并不远,上个世纪中叶,铁炮即欧洲的火绳枪传入倭国,以九州南的种子岛为基地,铁炮和火药的制造方法迅速传遍倭国,并在倭国战国时期应用频繁。
没想到战国结束不久,倭人就不认识铁炮了,松平信纲很清楚,铁炮虽然威力大,但问题也多,幕府军之所以败阵,纯属害怕!
如果不害怕,冲锋上前,千多名训练不足的火枪手何足道哉!
他虽然愤怒,但也知道难责这些吓破胆的乌合之众,下令第三战线的诸侯军上前,进至原本第一战线里,形成方阵,任由败兵从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