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巡航舰很宽大,许多设施比起红毛番的夹板船有所改变,比方说罗经舰桥设立,就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

    罗经舰桥是一个新概念,它包含了舵轮、罗经箱,使用了一个圆弧状小格间把这小片区域密闭,小格间的四周装设玻璃窗,上有顶,军官可以在里面指挥,舵手在里面操舵,终于过上了不怕太阳和风浪的执勤生活!

    以往舵手和军官的战位是露天的,天气海况不良时就要冒着风雨操舰,极为不容易。

    且慢,那年代的玻璃窗是奢侈的物件,许多人更不懂得圆弧状能够良好地抵御风浪,这是东南府的一个创举,是在领袖的亲切指导下完成,他考虑到远航风浪大,亦多,专门贴心地给了军官和舵手这一待遇,甚至还包括了手动的雨刮!

    姚文启写了他的见闻,中午时分,他与舰长、高级军官们一起在军官餐厅里吃中饭。

    军官餐厅不是很大,但比士兵们吃饭的环境要好得多,东南海军的军官是社会精英,不但有丰厚的薪金,在舰上也享受着相当优越的生活,军官在看得见风景的尾楼里,用精致的银制和铜质餐具战列舰上军官餐厅绝对采用银制餐具,装潢精美,用东南府总理陈衷纪的话来说“比我家的餐厅还漂亮”!

    而水兵们只能在不见天日的下层甲板里,点着油灯,住着吊床,用木制碗盘吃着粗糙的食物………不是能够随便开炮门采光,须知海上无风三尺浪,给海水猛灌进来,先不论船沉的危险,打湿里面,大家都有乐子!

    那时期,玻璃舷窗奢侈,东南战列舰有玻璃舷窗,也很少。

    东南舰队的士兵们比绝大多数同行们幸运的是他们的老大很关心他们的伙食,早上起来就煲的茯苓老火鸭汤,煲到肉烂,汤汁甘洌,官兵们都有份,只是士兵们一人一碗汤,而军官则翻倍或者更多。

    再有新鲜出炉的炒菜,士兵们则开始进食干凉食品,是今早送上舰的软面包和干牛肉,用热汤送还是蛮行的。

    舰上的燃料有限,不能给所有官兵提供热食,有时也提供一些热食,预定快到港口补给时,厨师们才动用更多的燃料提供热食。

    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餐,吃得肚子很饱,以后他的伙食一直非常好,他有点担心,但发现在军舰上吃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节目,也就不再控制他的胃口,吃个痛快!

    姚文启与他的同房好友博物学家陶元藻一起返回他们的小房间,窄小的房间里只放下了二张狭小的床和一张台,至于行李则放床下,但他们心满意足,在军舰上有床一族是令人妒忌的!

    两人不急于休息,姚文启整理他的资料,他使用沾水钢笔来写字,军舰上设计细节不错,墨水瓶是固定的,东西都有固定的结构。

    陶元藻与姚文启年纪相近,他正在保养他的两把手枪和一杆双筒喷子!

    用长杆棉芯沾油,滋润火枪,他做得非常的细致,很有耐心,姚文启看着陶元藻结实的块头,不禁动问道:“你真的是科学家?以前当过兵?看你这么熟练。”

    “不,我没当过兵。”见姚文启不解的目光,陶元藻笑道:“我喜欢游泳,经常潜水到海里打捞标本!”

    “你是志愿来的?”姚文启问道。

    “是的,领袖说过世界多么大,我想看看。大概在二十岁的时候,领袖在学校里开设了生物学,我很感兴趣,就加入了这个行列中。”陶元藻主动介绍道:“我在东南大学里执教,这样我就可以不上前线打仗了。”

    东南军实行全员义务兵役制,所有的十六岁以上六十以下男性子民都有上阵当兵的义务,军队发出征召令的时候,理论上任何男性子民叫到都得上阵。

    不过,除非到最后关头,否则东南军是不会征召大学讲师们上阵的!

    这是一个受豁免的阶级,尊重知识,他们的头脑比起开枪更重要。

    当然,想加入这个阶级,必须有过人的头脑。

    姚文启钦佩地道:”你真聪明!“

    他摇头道:“我则惨了,经常上前线采访,我最远去过马鲁古(香料群岛),我们的军队干得可不赖,包围一座岛,把土著统统都给捉起来卖掉,我见过一个士兵把一个土著给活生生地扔进了燃烧的火山口,不过我不能写!”

    那些土著世代生活在那座岛屿上,东南军种岛、立了块石碑,就变成了华人的地盘,而原主则一概消灭!

    在宣传口上,东南军永远是光芒万丈的形象,私底下的龌龊则不为世人所知。

    根源出在颜大少,消灭南洋土著是一项既定的方针,而象孙承宗、陈衷纪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则助纣为虐。

    “我们的人口有五百万了,台湾有一百来万,东南亚已经四百万人口,这才多久啊?!”陶元藻感慨地道。

    “看着吧,十年后,东南亚就永归我们华人了!”姚文启见多识广,清楚东南府下了多大的本,他说道:“现在最有前途的是儿童医院还有幼儿园!”

    陶元藻会意地点头,他问道:“你会用枪吗?”

    “不怎么会。”姚文启坦率地道。

    陶元藻道:“你最好学多一点好,我们远航,遇到敌情,谁都得上阵!”

    “好的!”姚文启赞同道:“你教教我吧!”

    ……

    远航舰队,相对以往,训练花的时间不多,空闲时间多了一些,如火器训练都是模拟,毕竟补给需要时间,他们得赶时间。

    他们在四天后到达马来半岛的柔佛港,他们没有进港,直接在港外接受补给。

    从舰上望过去,姚文启发现柔佛港淹没在一片东南府的旗帜里,而柔佛王室的王旗则在那些东南府嚣张的旗帜海里并不显眼!

第598节 航行中的美食() 
见姚文启在那里饶有兴趣地东瞄瞄,西看看,陶元藻背倚在舷墙上,懒洋洋地道:“我去柔佛,现在一点都不好玩!”

    “为什么?”姚文启问道。

    “满街的都是我们东南府人!”陶元藻说道。

    “那确实不好玩了!”姚文启放下望远镜道,他想见识一下民国风情的希望破灭了。

    不过很快他就提起了情绪来,嗅到了烧肉的香味儿!

    确切的是烤全羊,一头头烤羊被装在大篮上从补给船上吊上来,水兵们兴奋地围观,嗅着空气中的香味。

    果然,很快水手长代表舰长宣布今晚吃烤羊、一人一斤羊肉,一人一只烤鸡和大量的现榨果汁和水果!

    酒也翻倍供应。

    这酒是从岸上海军仓库送来的,虽然柔佛国禁酒,但东南府租借了一块地盘当海军基地,完全成为了独立王国,爱在里面喝一杯不成问题,只要别跑到人家街道上喝就行了。

    就象过节一般,水手长组织人员在甲板上开餐,摆台放食物,大家笑逐颜开,排队领取自己的一份儿,吃得满嘴是油。

    这时,就可以把桌子椅子给摆到露天甲板上了,大家坐着吃喝。

    军官们占据了艉楼显要位置,开了一长条桌子,邀请了两位编外人员姚文启陶元藻一道用餐,两人注意到军官们吃的是一头整羊,而士兵们同样也是分享整羊。

    经费充足,只要补给上得来,军官和士兵吃一样的食物。

    东南府实行的是从上而下的极权统治,但有一个民主,舰上的伙食受到士兵委员会的监督,他们有权向更高一级的军官投诉本舰的伙食问题!

    如果舰上军官和司务长克扣他们的伙食,那是从重从快从严处理的,这关系到军心!

    士兵委员会是所有士兵选举出来的五人委员会,负责反映士兵们的申诉与要求。

    同时发给的薪水、奖金他们也有权监督与投诉,解决了吃喝与工资问题,那么几乎就可以保证军队的待遇问题了。

    大家畅饮,乐在其中。

    “吃得不错!”烤羊外表金黄油膏,外部肉焦黄发脆,内部肉绵软鲜嫩,香、色、味、美俱佳。

    吃过了羊肉大餐,奇怪的是露天甲板的桌椅没收回去,堆摆在一起。

    第二天天亮时,舰上官兵们发现了又有好东西吃,早餐吃烤羊肉包子和蒸牛肉包!

    烤羊肉包子主料是面粉、鸡蛋和羊肉、辅料是孜然粉、洋葱、姜、油、盐、胡椒粉。

    在明朝,盐和胡椒都是值钱货,至少对于欧罗巴的红毛蕃是如此,一磅胡椒和一磅白银等价!

    蒸牛肉包子热气腾腾,肉质细嫩多汁,口感上乘。

    知道官兵们胃口大,两种包子堆成了小山!

    看起来极为诱人,让人食欲大增!

    配菜是炒生菜,主食是咸猪骨花生粥,这早餐真丰盛,据水手长说了为了准备这餐,岸上的海军供应中心连夜开工,一完成,立即乘热送到舰上!

    “感谢妈祖娘娘赐我食,感谢领袖的关怀!”官兵们由衷地道。

    陶元藻又是吃得饱饱的,肚子滚圆,他对姚文启道:“我真的想加入海军!”

    “东南府海军的伙食是三军中最好的!”

    “东南府海军的伙食,是中国历朝历代中吃得最好的,没有一个朝代的军队伙食能够比得上东南府的伙食!”

    “东南府海军的伙食,是中外诸国中海军中吃得最好的!”

    姚文启一口气说了三个“最好的”,他是记者,曾经对东南府军队的伙食作过专题报道,对伙食有较深的了解。

    “有这样的伙食,何忧军队不能打胜仗,怎么对东南府不忠心!”陶元藻如是说。

    接下来他们的航程中,只要靠岸补给,司务长和水手长都会大肆采购,给舰员们打牙祭。

    说得轻松,送出去的尽是真金白银,要是军队贫穷,那是没有指望的。

    小舰队在马六甲海峡行驶,这条水道开始繁忙起来,东南府商船不断地穿棱航行,天天可见过路船。

    开航后一周的上午,他们见到了对面有一支东南舰队开来,一点数,足足有十二条战列舰和十八条巡航舰!

    战列舰高大巍峨,数量又多,很庞大的力量,对于东南府的土著们那是灭国之力。

    其中两条战列舰和二条巡航舰脱离了编队,向小舰队驶来,姚文启拿了副望远镜观察了一下,递给了陶元藻道:“半人!”

    陶元藻连忙接过望远镜,顺着姚元启指的方向看过去,他看到了东南府的传奇之一:半人程玉。

    这位将军眼瞎,戴了个黑色眼罩,没了一只手,柱着一根黄金手杖,那是领袖特赐给他的。

    此时他正在战列舰的左舷边活动,被陶元藻看到,不由得啧啧称奇,这人真好运啊!

    两边军舰慢慢接近,然后程玉的小编队改变了航向,与他们同行,程玉战列舰与洪熙官巡航舰并肩行进,程玉居高临下,放肆地大声笑道:“洪熙官!你这两个星星是不是假的?看我的二个星星(将星),指挥的战舰是那么的大!”“特m的,你伪造星星,犯了伪造身份罪,劳资当场要逮捕你!”程玉虽然是半人,但充满自信,说话不饶人。

    当然自信,这支舰队由他指挥,负责围攻亚齐。

    “程玉,你很可悲啊,瞎眼不要紧,问题是另一只眼也是瞎的,星星伪造不伪造没什么,没看到劳资打的旗子是镶金边的吗!”洪熙官无情地奚落道。

    战旗镶多边,表示拥有“近卫”的称号,乃是领袖的直属单位,如果连这都伪造,那是不赦之罪。

    他拿程玉的生理缺陷来说讲话,也只有他们这些同龄玩一起的人才敢这么说!

    “你也不用炫耀你的xx镶金边嘛!”程玉狂笑道:“劳资手里拿着的(手杖)是纯金制的,比你的镶金边的xx要强得多了!”

    两人对答让姚文启和陶元藻如果戴着眼镜就会掉海里去了!

    以两个海军少将的尊贵,应该讲些高大上的东西,却没想到是这么的打招呼!

    “你就爽了,杀人放火抢东西,我是奉命出使外国!”洪熙官说道。

    “要去哪里?是莫卧尔帝国还是奥斯曼帝国?”程玉问道。

    “都有!”洪熙官含糊地道。

    “行!”程玉也不追问,转身下令道:“让高雄四十一号、高雄五十七号巡航舰跟随洪将军行动,直到补给不继为止!”

    “哎,不用了!”洪熙官叫道。

    “要的!多一门炮都是好的!”程玉强硬地道:“叫他们执行命令!”

    于是洪熙官的编队里多出了两条战舰。

    

第599节 印度洋的下马威() 
两条巡航舰的长官刘文少校和赵军少校都坐上交通船过来旗舰那里与洪熙官见了面,两个少校表示坚决服从洪少将的命令,为洪少将保驾护航。

    洪熙官也就接收他们进入舰队,并招待他们吃了一顿,席间,问起前路。

    两少校很健谈,把情况说了一次。

    根据东南府领袖的决策,对亚齐使用了铁锤……铁砧战术,我方是锤,不断敲打亚齐,不在意地方得失,只在意杀人!

    “我们采用了强攻和偷袭的办法,快进快出,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杀多杀少都是杀,得到一个战果就是一个战果!”刘文少校手拿一个鸡翅膀,吃得满嘴流油地道舰上杀了三只鸡,做了炸子鸡。

    “很快会转成铁壁合围战术了!”洪熙官自言自语道。

    “对啊!”刘文少校叹息道:“到那时就是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有得爽了!”

    铁锤……铁砧战术和铁壁合围战术都是领袖的创意,用来占领南洋无往而不利,其他海上强国学也学不来。

    东南府有三多,钱多、人多和火器多,不断地烧钱,反反复复地筛洗地方,等到对方灰心丧气时,就大手笔投入兵力,以优势兵力,海量的物资和金钱去淹没对方!

    如此,在数年之内就可以平定一块地盘,以高速向前推进,其他势力根本办不到,象红毛番进攻东南亚,往往使用的是“水磨功夫”和“借力打力”,水磨功夫是慢慢浸透,先是设立商馆,取得立足点。

    红毛番的力量不足以压服原住民势力,他们就勾结原住民的敌人去合攻原住民,从而打倒原住民。

    小舰队平安地通过了马六甲海峡,饱受摧残的的亚齐人已经无力对海峡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作出重大威胁,他们几乎龟缩在内陆地区,沦为了一个可悲的民族。亚齐是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富有反抗精神,无论是哪一个红毛番,都对他们头痛万分。

    红毛番可以打败亚齐,想征服他们却是不可能。

    可惜亚齐倒运,他们遇到了如日中天的东南府,东南府最擅长就是把娃治死,因此亚齐人杯具。

    至于马六甲海峡另一边的小势力,如今东南府凶名卓著,谁敢惹他们啊。

    不过,人治不了东南府,印度洋却给出访舰队来了个下马威!

    出得马六甲海峡,就是浩瀚的印度洋,随着海途沿伸,从司令到小心,大家的心怦怦跳!

    鱼类上浮!

    低频的风暴声波虽然人耳不可闻,但鱼虾却能感觉到,受惊骚动四散逃窜。

    又或者台风前锋海浪到来,海水污浊,泥沙翻滚,鱼类浮头。

    断虹!

    东南舰队主要人员出自闽粤,他们最懂航海看天气,知道“断虹现,天要变!”

    断虹也称半截虹,常在黄昏出现,因为断虹是由于台风外围低空中的水滴折射阳光而成,此时风暴将近。

    长浪现,人心惊!

    台风中心传来的海浪,浪顶是圆的,浪头也不高,但浪头与浪头之间的距离相当长,倒有几百米,这叫涌,就是长浪。这云,好象毛絮一样,卷得很紧。

    种种预兆风暴将近,但当时没有气象雷达,无法选择路径,只好硬着头皮前进。

    果然海上气候变幻莫测,难以捉摸,以前在马六甲海峡风平浪静,但猛烈的西南风骤然刮起,到夜间风向逆转为西风,现在一阵大风正吹起了滔天巨浪,把军舰都浸泡在水里!

    旗舰上不得不用两组收帆索将几张中桅帆和横帆收起,搏击前进。

    汹涌的海浪重重地击在了密闭的罗经舰桥上,海水冲天而起,让呆在里面的军官和舵手齐齐猛地打了个趔趄!

    观测的琉璃窗前尽是白茫茫一片,根本不知身在何处,雨刮也无济于事!当班的水兵们拴着安全绳,穿着雨衣,伏低身体呆在露天甲板上,随时准备应付不良情况。

    不当班的水兵们则纷纷上了吊床睡觉,当然睡不着,他们的吊床随着巨浪猛烈地摆动起来,心中诅咒着那些风浪。

    风浪巨大,人们在吊床上就象荡秋千般被肆意调戏。

    什么都干不成,黑灯瞎火的,军舰上点灯火有严格的管制,设有专门的士官负责此事,毕竟这是木船!

    外面风力强劲,里面则是闷热不堪,所有的通风口都关闭了。

    大家都唉声叹气地,看来马六甲海峡就是妈祖娘娘统治的最外围了。

    貌似我们呆在马六甲海峡那边,都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其实是一个错觉,东南府船员们都有经验,见到风暴前兆之后,纷纷找到附近的东南港口去躲起来,而东南府领袖很舍得投钱,建立众多的港口,港口外都有防波堤,有效的削弱了风暴的力量,锚地立了水泥墩让船只除了下锚,还可以绳系,相对牢固,不会走锚,沉船和破损也就少得多。

    东南府令:台风来,政府和军方承担起抢险救灾的任务,不得疏忽!

    离开了妈祖娘娘的庇佑,大家都有麻烦,一些水兵们咬牙切齿想着:“我们应该打仗,攻下外面的地盘,让妈祖娘娘的神光笼罩我们,保佑我们!”

    很多人在念经,但露天甲板上的人们则提心吊胆,一排令人难以想象的巨浪自右侧猛袭而来,呆在罗经舰桥的人们无不色变。

    狂风怒吼,海浪滔天,大家抹去满脸的咸水!

    舰桥进水了!

    旗舰几乎完全倒向了左舷,除了舵手陈三水之外,舰桥里每一个人都挤到了窗户跟前,大海就在他们的鼻子底下,海水朝着玻璃一冲而起。

    然后什么都看不见了!

    “妈祖啊!”施琅最年轻,沉不住气喊道。

    而洪熙官则指挥若定,不断地下令修正航向,不过,那是无济于事的!

    惊涛骇浪,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