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老板出来见客,三十多岁的女郎,长得十分标致,珠圆玉润,穿着正统倭服,汉名叫做山水仙,她用流畅的汉语与杨天生谈笑不忌,但仅对他而已,对其他人则以礼相待,一丝不苟。
该女郎的汉语说得好,还能引经据典与在座的大员们对答如流,再问下去,她居然是倭国一个大名的女儿。
黑色陶器,幽暗的色彩映衬出精致的点心,美女手腕如玉,点炭火、煮开水、冲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们虽是大员,但也风雅,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
“倭国的茶道,确有它的独到之处啊!”杨铖新欣然道。
坐旁边的山水仙微皱一下眉头,但随即舒展。
弱国无交外,山水仙故国是日本,倭国是贬称。
不怪得明朝大臣称呼倭国,盖因他们的颜大龙头,哪怕是纳了幕府大将军之女,也是口口声声地说倭国。
他这一定来,臣民们也就跟着叫倭国了!
茶室中的大臣们说着倭国长倭国短的,山水仙很不开心,假托身体不舒服告退了。
大臣们屏退了侍女来说悄悄话,马士英敬大家一杯,感谢大家的支持。
他感慨地道:“国政骤然艰难,诸君与马某同舟共济,共同解决困难,而不是象前明那样……”
由他主持推行土地新政策,招致动乱,虽然挨弹劾,但内阁里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没有拆他的台!
“换作前明,只怕马某的背脊都被人戮穿了!”马士英嘲讽地道。
前明党争异常激烈,大员们争权夺利,狗咬狗呈白热化,他们或以同乡地域划分党派,或以师生同年始成同盟,或以政治见解左偏右袒,我做不成事也要让你做不成,为反对而反对,严重削弱了明王朝的国力。
新明则不然,做事大家一起来,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人论事,而且,上位者敢于承担责任,这是大臣们最欣慰的地方。
方才,监国公主并不诿过于人,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撑下去,大臣们自然是鼎力相助!
他们边喝茶,边谈论国事,你一言,我一句,说过去道未来,马士英、杨铖新、堵胤锡、阮大铖都是前明官场的过来人,个中滋味实难让外人体会也。
难得啊,换作前明内阁,或许两个阁臣互相帮助,他们是朋友,而与其他阁臣的关系,是敌人,大敌!
马士英拍拍杨天生宽厚的肩膀,发现拍不动,问道:“老杨,你平时还练武吗?”
“当然!”杨天生说道:“每天挥刀一千次,现在太忙,以前是每天挥刀一万次!”
哇噻,听得在场四位文官眼眨眨,阮大铖嘿嘿笑道:“你再能打又如何,好在现在是新明,要是前明,如果给你领兵出征打鞑靼人,你最大的敌人是谁?”
杨天生不假思索地道:“是皇帝,是文官!”
四个文官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出了眼泪!
说来好笑,明朝武将出征打鞑靼人,最凶恶的敌人不是老野猪皮,而是后面的皇帝和文官!
皇帝瞎指挥,文官捅你背脊!
你要是不听话,就断掉你的军粮!
内外夹攻,不败才怪。
马士英再敬大家,新明胜前明,马士英感动啊,将来成事,全靠今天的融洽气氛!
第1244节 他回来了!()
大臣们的夜茶聚会,在早晨时分被情报简报的方式让监国公主朱真真知晓了。
情报简报的来源,新明有东厂、锦衣卫、军事情报局和经济情报局四个情报机构,情报汇聚到东厂,以情报简报的方式,由TJ送进宫来。
情报包括了军政方面、国外、民众生活等等,官员被监视是必然的,昨夜内阁大臣们聚会,兹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立即上报。
“主政官员情绪稳定!”
见到情报写明这是一次普通的聚会,监听到的内容主要是因为评价前明与今明,对今上不胜感谢,谢谢他们对大臣们的信任,这是唱赞歌,朱真真也就放下心。
她读过本朝编撰的《明史》,哪还不知道前明的皇帝与文官是什么样的德性,内阁大臣们有此感慨正常不过。
前明一个老大帝国,本来是家大业大,怎么都败不光,孰料遇到内外贼冠作乱,外加气候反常,本来是情况不妙了,雪上加霜的是大明党争激烈,大家不想着如何解决遇到的难题,而把难题当成打击政敌的大好良机,越是难题越好,不仅不去解决难题,还谁去解决难题谁就倒霉!
大明不是没有人才!
晚明时期忠心耿耿的顶梁柱卢象升,十分愤愤不平:那些骂人的既不懂军事,更不知前线军情,而且从来不顾前线军民的生死辛劳,只是凭着自己的妄自猜度,就胡乱的推测谩骂,最后延误的,还是国家大事。
孙传庭、洪承畴都是一流的军事长官,颜常武自承,相同的军队给他们,他颜某人是打不过的。
而且皇帝奇葩,说起来天启帝玩木工是不务正业都是好事,起码九千岁主政他也怕事情砸在他手里,怎么都得做点事,他是九千岁耶,不怕文官的嘴炮来喷,至少九千岁当政,明朝关外军务还没有彻底糜烂。
崇祯皇帝则越帮越忙,以致于李自成大军逼近京师时,最好方法是迁都,没想到赞同者寥寥无几,反倒是一边倒反对迁都。
崇祯皇帝的为人,大臣们都看透他了……真要迁都南京,将来说起迁都之议,皇帝会说:“不是朕想迁都,而是大臣们怕死,逼朕迁都!”
迁都是丢面子,丢了祖宗社稷,皇帝就诿过他人,其实也不想想,当年朱四爷为什么迁都北京时还保留着南京陪都,不正是为了万一事不谐时,子孙们迁都南京,还有个退路!
说一千道一万,只需要把朱四爷抬出来,哪用听那些文官的唧唧歪歪!
这点连朱真真一个女流之辈都看得清清楚楚,可叹崇祯皇帝瞻前顾后的,最终挂在树上了。
更有利的是,实在不行,她还有船票!
万一输了,敌人兵临南京城下,她坐船就跑,永远不会有歪脖子树等着她。
进可攻,退可守,处于相当有利的形势下。
还有,任何敌人,遇到她的老公,能够成为他的对手?
这就是一直以来,哪怕朝廷得罪了普天之下的地主,哪怕他们再不满,谁都不敢首倡起义,大家都在观望。
谁都怕那个男人啊!
你不干我不干,总得有人干。
桂王朱由榔就是看到谁都怕,没人开头,无可乘之机,无奈之下,就来首义,天下的目光都注视着他,但也将他推入到风头火势中。
就不知道那个男人什么时候回来!
守得很辛苦啊!
公主之心,憧憬着他快一点回来。
朱真真是公主,她没有太平公主那么强烈的权利欲…望,一定程度上,她只是为丈夫守着这个“家”,想着他早点回来,比什么都强。
南京城这几天处于一种微妙的气氛中,一方面,朱家子孙造自家的反,宣布的是二次靖难,想学燕王,臣民中一些既得利益者是义愤填膺,恨不得早点干掉朱由榔,而另一些人则事不关已,认为都是朱家的天下,给谁都行,新上台的人恢复旧土地制度,那不错啊。
这话当然不会明言,敢这么公开说的,都被捉起来了。
内阁奏请监国公主,收紧了对民间舆论的约束,敢胡言乱语的人一概捉起来,最少判罚社会服务令。
社会服务令………这项处罚来自东南国,对于一些轻微罪行,罚扫大街、为市政种花草、做义工等等。
与前明相比,朝廷中没人对于这份惩罚指令敢反对,或许有人腹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是已经没有了前明那样的嘴炮!
新明绝不是专制,监国公主殿下并不强硬,她允许百官畅所欲言,但一旦作出决定后,所有官员都要服从,不得再来反对,否则撤职查办,这就是新明与前明的一个重大区别。
不管怎么样,朝堂的气氛比前明要好得多,官员们为打仗而准备,做该做的事情,军队准备出征。
新明军队如东南军一样分为野战军和守备部队,野战军是正规军,分散到各地,按同一个训练大纲进行训练,组成和火器相同,不再属于哪一个军官所有而是高级军官轮换,所以,打仗时将领直接召集野战军即可,但在南京的部队还是各出动二万人前往广州和北方参战。
而民间则情绪复杂,许多人在帝国不断开拓的商贸活动中赚到了大钱,但惋惜于自己不能买更多的土地!
都说过国人最爱的是土地,只要有可能,谁都想买土地。
朝堂没乱,按部就班地进行,大伙儿还是有信心的。
更大的信心来了,奔马急驰,直驰入帝都,骑士在马上高呼道:“捷报,我军在广州城外大败叛军!”
广州来的八百里加急,露布飞捷,东南军、广州守军在城外大破朱由榔叛军,朱由榔只身逃跑,其舰队被彻底击溃!
果然是行头先死啊。
朝堂上立即变得喜气洋洋,大员们纷至沓来,入宫向监国公主致贺,一些官员心中则更是庆幸朝廷的规矩政令通过后不得出声是件好事,否则公开在朝堂上抱怨,接下来就被打脸了。
换作前朝,哪怕朝廷下了诏令,政敌们依旧拼命地拆台,而新明则没有这种事发生,倒也为大家避免了尴尬。
过多五天的晚上,南京城内突然变得热闹非凡,各大报社人员齐齐上街,发行《号外》,标题俨然是“他回来了”!
大明东南王,东南国国王,帝国领袖颜常武,驾临广州!
整个南京城象被风暴吹过一样,所有的人都低下头看报纸,心忖这一回等着看东南王怎么收拾那些家伙!
市场上板凳、西瓜脱销,大家坐板凳吃西瓜:“有戏看了,有戏看了!”
第1245节 你们这是过家家吗?()
且说东南舰队的分遣舰队广东远海舰队出动,在广州轻取朱由榔叛军,震惊于他们的实力,两广总督陈敏吾不住地恭维舰队指挥官西雷斯马,而这位来华助战洋人也不谦虚地道:“这种战斗简直不值一提,我们以前与红毛番战列舰编队炮战,两颗炮弹在空中相撞,撞碎开来散往四面八方,那还叫激烈哩!”
颜乐同样很口刁地道:“俺都没有动手,他们就倒下了!”
这场战斗打得真是轻松胜借火,施大瑄(就是施琅他爹)私下对颜乐道:“明军真不咋地,我以为新明军会好一点,无论前明军和新明军都一样的德行,难怪当初鞑靼人三百骑敢冲明军万人,还战而胜之!”
这场战斗,叛军在上下九路死伤损失过二千人,其余地方损失千余人,这就是全部的损失。
然后上万人被俘!
这不是战斗,而是哗变。
崩阵之快,让受降的东南军都忙不过来,出现过二名东南军赶着几百名去了装备的叛军俘虏往战俘营地点走去,根本不用怕他们逃跑与反抗,一些战俘还厚着脸皮向东南军要烟抽,大家都是同袍嘛!
不是,以前是,将来也会是!
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当俘虏是耻辱,好歹他们也有个军人的德操吧。
东南军死伤多少?
出动数万人,只战死了十三人,百余人受伤。
一边倒的战斗,胜之不武,大家觉得象郊游一般,颜乐浅笑道:“你以为胜利的是我们啊!他们怕的是我们啊?!”
“如果那些俘虏成为我们的战友,我敢说,你会发现,他们的勇猛程度让你怀疑他们是换了一个人!”颜乐指出道。
“倒也是,倒也是!”施大瑄喃喃地道,明白颜乐所指,东南军有领袖光环笼罩,已军士气上升五成,敌军士气下降五成!
“领袖在,真是我辈武人的福气啊!”施大瑄以手加额道。
东南舰队一直驻扎白鹅潭,以威慑敌对者,给已方打气,这些天来,他们陆战队一直配合着两广总督陈敏吾,他积极整编军队,以东南军海军陆战队军官为军官骨架,重组广东新明军队。
包括任命海军陆战队军官为广东新明军队军官,将一些新明军队军官调整岗位等,步骤还是挺大的。
危急时期,总督有军事专擅权,包括组建新军、调整军官、出兵等权利,但这些权利太敏感,总督们使用时非常小心。
比方说,你可以更换军队中的一些军官,但突击任命军官和大规模地调整军官的话,会被人诘问的。
新军队的指挥官是颜乐,这也是陈敏吾敢于出手的底气所在,颜乐可是领袖之侄,颜氏宗亲,别人绝不会怀疑陈敏吾有什么不良居心。
一般他将命令下达给颜乐,由颜乐部署执行,陈敏吾只要再不多干涉军队,那将来颜乐成功,陈敏吾的功劳还占到首位。
颜乐得到机会,十分珍惜,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各支军队到处跑,视察军队,召集官兵们谈话,忙个不停。
嗯……他下达一道军令,将俘虏兵中的三千人,他们经过整顿、转变后,重新加入了广东新明军队!
这么快的转变,以致于西雷斯马海军上将都看不过眼,不以为然地道:“你们这是过家家吗?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啊!”
这位高官居然懂得“这家家”的概念!他恶狠狠地道:“对于造反者,应该吊死他们,让他们服苦役,领袖什么都好,就是太仁慈了,让他们到海外服役,不加大惩罚,仅此而已。你颜中将更强,居然赦免了他们的罪行,让他们重披上我军军服,就不怕他们造反吗!”
西雷斯马这家伙绝非善茬,他在加入东南国海军前做的是奴隶生意,做过好几年的把黑叔叔贩卖到美洲的买卖,驾驶着奴隶船,视人命如草芥,触犯他的奴隶被他干净利落地丢海里去。
这次要是给他作主的话,只怕要大开杀戒。
事实上,早期加入东南军的白皮没几个是好的,都是奴隶主、海盗、强盗、恶棍级的人物,他们加入东南军是如鱼得水,并无二心,因为东南军的本质就是海盗,只要环境有变,立即正规军转回本职,大干一票!
“赦免他们的罪行,我哪来这么大的权利,西上将,你不要瞎扯蛋!”颜乐叫道,他跟随着陈敏吾总督去称呼西雷斯马。
“臊,我是西雷斯马上将,不姓西!”西雷斯马不满地道。
“他们说以前他们是被胁迫的,并不乐意为叛军效劳,还说要打倒朱由榔,长官,这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而且他们加入的是先头部队,都做了小兵,阵前杀敌,将功赎罪!”施大瑄试图说服西雷斯马道:“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这样可以节省我们的成本。”
颜乐则用闽南话与施大瑄说道:“这红毛番直头直脑的,不能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也知道不会有好话,西雷斯马嚷道:“请讲国语!”
于是施大瑄耐心地对西雷斯马道:“这里是东方——按照东方规则,现在我们赢了,您知道么,先生,我们赢了——是胜者通吃,他们不会再反水,你就等着他们的表现吧!”
……
他们一队高级军官在总督府水冷式空调房里享受着冷气,一边吃井水镇过的西瓜。
他们刚刚就餐完毕,陈敏吾相陪,这家伙会做官,侍奉前两广总督熊大如儿子对爹,现在对于东南军这些丘八,同样是服务到家,不惜把总督府让出来作东南军司令部,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
而驻扎广州的东南军,陈总督派出歌舞团去劳军,给他们送上肥猪和鸡鹅鸭和水果,大家都交口说他的好。
对于这种人,你可以不齿他们的为人,可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有他们的能耐,做得到面面俱到,长袖善舞。
正惬意时,一个海军军官闯进来,报告道:“骑传急报,虎门炮台发现海面上大量桅杆升起来!”
虎门炮台,设置在东莞县虎门镇,扼守珠江口,是抵抗海外防御的第一线。
“什么?!”所有人都一呆,施大瑄急问道:“辩认得出对方是哪里的舰队?”
“海面上有薄雾,难以发现!”军官说道。
西雷斯马下令道:“命令白鹅潭那里的舰队做好启航准备!”
“走!”转眼间,室内的海军军官们走了个精光。
当西雷斯马等赶回白鹅潭启动舰队,花上了一个小时后,陆续开航,旋即爆发出阵阵的欢呼声,让珠江两岸都为之震动不已。
警报解除,到来的正是领袖率领的舰队!
他跨海而来,回到大陆!
第1246节 冷静的力量()
久别多年,颜常武重履中土,人气不减反升。
旗舰驶入白鹅潭,当他的身影出现在甲板上时,人们爆发出来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王爷千岁!”
“领袖千岁!”
人们争先恐后,一睹领袖风采。
民众的情绪都已经被煽动到很高昂了,他们拚命地向前推挤,不顾一切的要争取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1246节 冷静的力量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大明之雄霸海外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1247节 高一功到任()
隔天的傍晚,广州郊外,已是华灯初上,一队骑士还在拼命地跑路,“驾!”骑士们鞭打着已经力竭的马匹,那些辛苦的马匹竭力奔跑。
看他们们的装束正是明军打扮,当中一人,不怒自威,身体结实,肩板上扛了三颗星,表明他是个中将!
明军的军装没有大改,不象东南国那般奇特,而是前明新明一脉相传,而且明军还有各种各样的将军称号,比如奉国将军、定国将军、镇国将军什么的,不过军衔确实有用,一目了然,分清尊卑,所以明军也装备上了。
中将正是高一功,字国勋,原农民起义军将领,后为新明将领,汉川人,李自成妻弟。
从李自成起义,历任威武将军、权将军,封临朐男。
台风巨浪起太平,东南战舰进南京,台湾颜氏入主大明,影响深远。
颜常武招降各路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