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让部属给锅岛光茂松绑,锅岛光茂心头一松,知道这回有希望保住老命,至少保住锅岛家的石高了。

    终究德川家纲忍不住讥笑他道:“肥前藩真的是家学渊源,大有乃父之风啊!”

    锅岛光茂的父亲锅岛胜茂之前在前任大将军德川家光时期也是造反,打不过就无耻地投降,因此德川家纲以此斥责他。

    话有点刻薄,然而锅岛光茂却唾面自干,连连叩头道:“罪臣不敢当,不敢当!”

    不再理这个小人,德川家纲与颜常武一道进入了京都。

    京都于794年定为日本的首都,模仿中国唐朝的首都洛阳营建而成,命名为“平安京=和平与安定之都”。虽历经变迁,京都作为日本的首都而保存下来。平安京修建了众多庄严的宫殿和服侍官廷贵族用的公馆。从9世纪到12世纪中期,达到了权力与荣耀的顶峰。那时,在文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产生了纯粹体现日本式美的众多文学和艺术作品。

    在1467年至1477年的“应仁之乱”中,京都被烧做一片白地。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后,重建京都。

    存在皇宫、东寺、东西本愿寺、二条城、三十三间堂、北野天满宫、清水寺、银阁寺等,整座处于一片幽静中,没受到兵火的侵袭,所以保科正之认为锅岛光茂有大功还是对的。

    街道已经戒严,道路两边每隔五米都有一对士兵站立,另

    民众人员稀少,据锅岛光茂说人员在战乱时逃散了不少,还有公卿们都在二条城候着呢!

    其中的二条城是将军御所,由德川家康所建造,后经德川家光扩建,仿唐朝长安城而建,周围有东西长500米,南北长300米的高大围墙。城的中心是“二之丸”御殿,乃是德川将军的寓所。其走廊铺设了“莺鸣地板”(莺张り),当敌人侵入之时,奔走在地板上,地板就会发出黄莺鸣叫之声。

    这还不错,德川家纲和颜常武一道往二条城进发。

    刚刚投降的锅岛光茂头前引路,点头哈腰,十成十的谄媚小人。

    封建王朝,大臣晋京,都不能回到家中,而应呆在什么贤良寺等侯皇帝接见,但倭国里的倭皇是个小受,德川家纲这样的权臣哪把他当一回事!

    到达了二条城,见到了那巍峨的城池,德川家纲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对颜常武说道:“总算到家了!”

    他们同坐一辆宽敞的大马车,两人地位都非同小可,德川家纲是君临倭国的掌权者,颜常武更是两中华的大龙头,还是德川家纲的叔父,谁先谁后都不好,那就同车。

    马车长驱直入,到达了“二之丸”御殿,殿外有一大群穿着花花绿绿官袍的官员们,那些就是倭国的公卿们了。

    他们下了马车,颜常武在人家的地头,给德川家纲面子,让他先下。

    于是那些公卿过来参见大将军,顺便以同样的礼仪见过大明的东南王!

    颜常武见到那些公卿,多数是骨骼清奇,体格消瘦,不禁莞尔。

    这是饿整的!

    日本古代公卿是指从平安时代以来从公家中升格的从三位以上的贵族,包括什么太政大臣、右大臣、左大臣、内大臣、参议、大纳言、中纳言都属于公卿阶级才能担任的官位。

    平安时代末期最出名的四大姓氏分别是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公卿素被他们把持。

    到了战国时代,地方豪族四起,不但拥有了权利还获得了官位,真是名声盖过了那些贵族。公卿们对于那么地方大名来说只能是些获虚名的工具和吸血鬼而已,当然公卿里面也有不少书画,和歌高手,毕竟贵族没事做,只好做些风雅之事。

    在京都,倭皇都没权利,公卿更不用说,没权利的他们连鬼都不上门,没什么外快。

    等到了幕府时期,倭皇的日子可就更惨了。由于国家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倭皇也就只有个虚名,实际上还得看幕府的脸色。倭皇生活之拮据可见一斑。

    德川幕府给倭皇的石高是十万石,其实一开始更少,只有一万石!十万石您听着也许很高,但这是包括所有贵族一起的俸禄,所以分下来到天皇手头上实在是少得可怜,如孝明倭皇就是这么个倒霉蛋,这位老哥穷到晚餐只有一条小鱼,而且吃完骨头都舍不得扔,留着第二天熬汤喝。。。。。。

    倭皇连饭都吃不饱,公卿则肚里油水都没有,人人都是一副好身材,没有肚腩,真让人羡慕啊!

第1353节 出其不意的刺杀() 
当颜常武与德川家纲一道并肩进殿时,侧边走过来两位身穿东南国海军军装的倭人,一个手上捧了一个精美的盒子,另一个捧了一把剑,正是倭人阿部贤六与石原喜之郎。

    这两人对于倭国立有大功,阿部贤六说东南王出兵,与石原喜之郎先回江户,告知明军来援的消息,大大地鼓舞了士气。

    算得上是近臣,阿部贤六大声道:“臣下见过两位殿下,特奉上太政大臣之印与‘和泉守兼定’宝剑!”

    太政大臣,在倭国官阶中为正一位或从一位,是为“三公”之一,地位相当尊崇,几乎位列文臣之首,之前的三任太政大臣,可是丰臣秀吉(猴子)、德川家康(乌龟)与德川秀忠(德川家纲阿爷)。

    而“和泉守兼定”则是一把倭国名剑!

    即着名的“九字兼定”与“人间无骨”的作者,末古刀最上作,大业物或最上大业物,与孙六兼元齐名的美浓传顶尖刀工。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这句话在倭国战场上很流行,典故来自中华,算得上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噢!”这下德川家纲感兴趣了,欣然让阿部贤六与石原喜之郎近前献宝。

    石原喜之郎持的是“和泉守兼定”宝剑,君前不能弄利器,因此他被德川家纲的侍卫阻住,取过宝剑,另放在漆盘上准备呈进。

    至于阿部贤六送的是太政大臣之印,他来得急,又穿着东南军军装,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宝剑,幕府的侍卫一时间没来得及阻止他,被他近前,打开了印盒。

    突地,他从印盒里取出一物,再将印盒往颜常武面前一抛,内中有一个沉重的金印连同印盒一起飞向颜常武,试图阻着颜常武的眼睛,而阿部贤六取的那物,正是一把暗色的匕首!

    他蹂身急进,扑向颜常武!

    竟是要刺杀颜常武,他是刺客!

    众人惊呼声中,颜常武穿的是军装,动作奇快,伸手扯住德川家纲后背,与他同时往后一退!

    颜常武平时注重身体锤炼,有良好的练武底子,他不贪女色、没什么不良嗜好,作息也很正常,今天就显示了他的能耐!

    金印与印盒没砸中颜常武,原地变成了一个动作矫健、腿长手长的年轻华人侍卫,他一伸手,准确切在了阿部贤六的手腕上。

    阿部贤六只觉得手腕欲裂,那把匕首差点脱手,他有点失神,搞不明白为什么十拿九稳的一击落空。

    马上醒悟过来,怒吼一声道:“挡我者死!”

    继续猛冲,还想刺杀颜常武。

    那个侍卫正是颜常武麾下的得力侍卫之一,武术实打实的,也姓颜,叫做颜庆才,来自闽南海澄,颜氏族人,他们的命运与颜常武息息相关,岂能容忍对方下手害了自家王爷!

    颜常武的侍卫训练有素,他们精通武术技击,绝非舞术,许多人都有人命在身,通过军中历练和杀死刑犯,见过血!

    他们的保安科目有当有人接近颜常武时,无论是谁,侍卫们就全力警戒了,如此收到了良好效果,当然也亏得颜常武反应够快。

    不仅挡着了阿部贤六,就连那个发难冲开幕府侍卫的石原喜之郎也被他们挡着。

    颜庆才以左手腕铁上挂着的一面小盾挡住对方的匕首,就手抽刀,取出了一把二尺二的宽面大剑。

    剑一出鞘,剑光流转,让阿部贤六明白过来,此次行动已经失败。

    他停住脚步,匕首反转,准备自杀时,不料颜庆才猛然一脚,踢在阿部贤六手腕上,匕首飞出,插中了殿左侧的一个武士,说也神奇,那个武士脸色瞬间变青,立即倒地身亡。

    这匕首竟是带了剧毒,见血封喉,如果被它破皮,哪怕是轻轻一下,都难逃一劫!

    阿部贤六失了匕首,还自挣扎,想取身上军刀,哪还来得及,被颜庆才欺身来了一拳,重重一下,阿部贤六象虾米般弓起了身,痛到他连肚里的隔夜饭都吐出来,哪还来得及什么动作,被颜庆才拿下。

    颜庆才动作飞快,接连两下,扳断了阿部贤六手腕,让他再无还手之力,再立即检查他的身体,看看有什么隐藏的兵器或者毒药!

    那边的石原喜之郎同样不堪,也被人拿下,和阿部贤六被侍卫压制在地上。

    他们还在挣扎,阿部贤六更是呼喊道:“明人狼心狗肺,欲害我朝……”

    没喊完一句,就被侍卫们用早就准备好的核桃塞住了嘴,石原喜之郎一样吃了核桃。

    这场刺杀突如其来,平定也快,让人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两位至尊安然无恙,只死了一个侍卫。

    但是,竟然被两个倭人发动刺杀,那还得了!

    周边幕府的侍卫们全部跪地,向大将军请罪!

    德川家纲脸色非常难看,难堪无比,他作梦也没想到阿部贤六这个官二代,朝中大老阿部忠秋的儿子竟然敢刺杀东南王颜常武,这是失心疯了吗?

    还有他被颜常武扯住后背往后退,当着众公卿面前被阿部贤六来这一出,大失将军体面!

    他当然不敢怪罪颜常武,而是雷霆之怒准备发作四周。

    天子之怒,流血千里,德川家纲不是天子,但权柄亦非同小可,让所有的倭臣都在惶恐。

    倒是颜常武神色如常,笑吟吟地道:“小事一件,大将军莫要往在心上!”

    更险恶的情况他都见识过,真不算什么!

    也亏得是他出面,德川家纲的怒火暂息,吩咐保科正之好好看好两位刺客,别让他们死了!

    他与颜常武升殿,也都没兴趣召见倭国公卿,天知道那些家伙有没有卷入这场刺杀中。

    德川家纲扣留了这些公卿,将他们赶到一座偏殿,再摒退无关人等,留下心腹,他与颜常武亲审两位刺客。

    安排了一个传话人………倭国礼仪,大将军地位尊崇,不能与下等人及罪人直接对话,要通过中间人传话。

    问:“为什么要刺杀东南王殿下?”

    阿部贤六回答得爽快道:“东南王压制世界,国内国外,我国也不例外,只要他死了,两中华必乱,乱起,对我国有利!”

    问:“可有同党?”

    阿部贤六回答道:“就我与石原喜之郎!”

    ……

    wxi7

第1354节 阿部贤六心心念念() 
德川家纲亲审阿部贤六,颜常武则心不在焉拿着“和泉守兼定”名剑把玩。

    剑还有些锋利,但与东南国日新月异冶炼技术得出来的剑互斫的话,包保断的是那把所谓的“和泉守兼定”名剑!

    倭国小家子气,一把垃圾剑也当宝,颜常武深为BS之。

    听阿部贤六是有问必答,想来是他知道到了这个地步,那是必死无疑,不如求个痛快!

    颜常武觉得有点稀奇,阿部贤六这小子,当初苦求他出兵倭国,待到功成后,他竟然想刺杀自己?

    主要原因竟然是想让两中华内乱,将来倭国有机会一登大陆,哪怕现在不行,以后总有机会,这种想法貌似很脱线也,一般人难以理解!

    人才啊!

    颜常武却很清楚如果没他神降,保不准真会给倭国登陆成功,给中华带来弥天大劫。

    现在嘛,我有两中华大势在手,什么魑魅魍魉都不足为患!

    想到这里,恰好德川家纲询问他道:“叔父,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颜常武轻描淡写地道:“此事并不值得什么深入追究,想我们完蛋的人多了是,遇到就杀,遇不到就算数,哪能想得这么多!”

    正合德川家纲的心意,如今他班师还朝,准备奖惩大事,不想节外生枝,颜常武不做追究,再好不过。

    于是他吩咐将两个罪犯还押监牢,等待判决。

    ……

    且说阿部贤六之父阿部忠秋是幕府高级文官,为幕府鞍前马后地奔走,立下了不少功劳,这次大胜,他非常开心,没想到一个晴天霹雳下来,他的儿子阿部贤六居然谋逆,欲行刺东南王!

    一时间阿部忠秋眼前一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来通知他的酒井忠胜,阿部贤六也是他看着大的,知书识礼,风度翩翩,很不错的一个孩子,这次他敢于向明国请援,坐快船回来报信,都表明他是幕府的忠实臣子,岂料竟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阿部忠秋嘶哑着嗓子道:“臣有罪,愿以臣本身一切赎罪,请……”

    酒井忠胜摇头道:“你不必多说,他这是行刺东南王,将军必要给东南王殿下一个交代,判处阿部贤六斩立决,现在将军在接见臣民,你暂不用向他请罪,先去见你儿子最后一面吧!”

    这是给他的一个恩典,否则立即推出斩首即可,阿部忠秋一个大鞠躬道:“罪臣谢将军厚恩,谢东南王厚恩,谢谢酒井君!”

    他给儿子准备了一份丰厚的饭菜去给儿子送行,去到牢房里,阿部贤六并没受苦,泰然自若地坐在牢中。

    “儿子,你为何!”阿部忠秋老泪纵横!

    如果阿部贤六没做这样的大事,以他的功劳,在倭国青云直上不在话下,阿部忠秋将会后继有人。

    “有的事情,总有人去做的!”阿部贤六从容地道。

    旁边有人监视,阿部忠秋不能多说什么,唯有取出饭菜,让儿子吃过他人生的最后一餐,再与他依依惜别。

    阿部贤六叩地跪拜父亲,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不能再膝下尽孝矣!

    时间并不长,送别父亲,阿部贤六倍感伤感,但他不后悔!

    别人都说他疯了,但他说自己是个明白人,是倭人中睁眼看世界的不多的明白人!

    倭国地小人多,一场大的灾难就能够让整个国家的民众陷入饥馑中。

    阿部贤六不愁吃不愁穿,但他却知道倭民们终日操劳,许多人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甚至要饿肚子!

    想想连倭皇晚餐只有一条小鱼,还得留下骨头去煲汤,倭皇尚且如此,其他人好得到哪去。

    中华地大物博,本来陆上的大明已经够让人羡慕了,而海上中华更让人眼红,尤其是海上中华之土澳,地大物博人少,简直是人间天堂。

    如果倭国能够得到土澳大陆,那该多好啊!

    倭国不是不努力过,可惜唐朝时的白江口海战和丰臣秀吉,连中国土地边边都没摸到,就被打了回倭岛。

    对比倭国与中华,阿部贤六深深地为自己苦难的祖国而痛心疾首。

    古代圣人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阿部贤六读得书多、见识多,就目前形势他认为,倭国的土地已经没有什么前途,未来只能在大陆!

    但要登上大陆,不容易……且不说海上中华的大舰队,陆上中华的军力雄厚,灭掉鞑靼人,还敢出击漠南,兵锋之盛,如同朱重八与朱老四,这两位皇帝正是吊打外族的雄主,今天的大明东南王与他们比起来,丝毫没有逊色多少。

    他下达敕令曰:“大明北方,皆为明土,直到北冰洋!”

    这条敕令一下达,可怜倭人占据库页岛的土地皆为非法,不得不撤退,回归倭国,多年经营一场空。

    本来,倭国北海道挨近大陆的库页岛,只隔一个宗谷海峡,倭人上岛经营还是很方便。那里的地方并不好,冬天严寒漫长,夏季短暂,不算是大陆地区,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土地,东南王的部属硬生生说这是大明的土地,非常离谱的是威胁倭人的却是东南国的舰队!

    由于倭国的锁国政策,幕府没有支持在库页岛上倭民的声索,强逼他们退回北海道,大明在库页岛上勒石记录,他们称之为“种岛”,就是在岛上种下国碑,显示所有权。

    如果给大明东南王雄霸两中华再来多三十年的统治,人心向背,阿部贤六认为,大明东南王是一代雄主,有他在,有他打下的基础,倭国占据大陆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小。

    阿部贤六曾到达东南国游学,据他所知,东南国国人来自大明各地,五湖四海,起初都说自己是什么我是闽省人、粤人、山东人、河北人……几年下来,都说自己是东南国人,或者是中国人、中华人、大明东南国人等等,国家的观念就此形成,不因自己身处什么海岛而改变!

    阿部贤六正在思忖着,一群人鱼贯而入,进入了他的牢房,当中一人,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有条绳索。

    为首官员宣读了幕府大将军的谕令,由于阿部贤六谋刺大明东南王,犯了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大将军念其以往有功,改为绞立决!

    四人一拥而上,请阿部贤六上路!

    即便是人生的最后一刻,阿部贤六没失体面,从容赴死!

    ……

    监刑的人当中有几个明军军官,当中一位叫安清之,正是与阿部贤六一道坐船去江户报信的人,他回去后,见着杨天生,汇报了行刑经过,阿部贤六已被处死,同时阿部忠秋被一罢到底,幕府保留了他的石高,但让他告老还乡,不再任用。

    “此事到此为止!”杨天生说道。

    安清之进言道:“大人,倭人当中存在对我大陆觊觎之辈,不可不防!”

第1355节 家纲怒了() 
“你说得很对!”杨天生说道:“那个阿部贤六想得也很对,两中华的关键在于东南王!”

    “而东南王的策略最对!”杨天生微微一笑道。

    安清之是参谋出身,头脑灵活,杨天生的话他一听就明白了,连连点头道:“王爷千岁坚决支持幕府锁国,对我大陆有大利!”

    “对,从此没了倭寇!”杨天生指出道:“我们并不怕倭寇,但少一样麻烦更好,毕竟对于我们来说,事情不少,大明要建设国内,对北方用兵,东南国也要建设国内,更要对西亚用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继续道:“倭国地小人多,物资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