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唤邳彤来,是因为他已成婚,将来总会做父亲,这般将心比心地想着总有些不忍。
但如今邳彤也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事不可行,那便就此罢了。
他英俊硬朗的眉眼在灯下轻轻舒展开,“待平了邯郸后,将军还是把家眷从乡下接到身边来吧。
如若有个什么急事,将军也方便照料。”
在信都守将投王昌后,王昌曾捉邳彤全家,威逼利诱于他。
但邳彤不肯就范,他涕泪横流地拒绝了王昌的使者。
幸好信都后被攻下,邳彤全家才得以幸免于难。
经此一劫后,邳彤便把家眷送到了偏僻的乡下。
原是想着安全,但今听了谢躬儿媳的事,他心下不免也担忧起来。
扁鹊医术出神入化到可起死回生又如何?
蔡桓公病入膏肓之时,他不还是无计可施只能逃到秦国去?
人生在世,谁还不会有个头疼脑热的?
倘若老母小儿有何不适,在那缺医少药的乡下,小疾都能耽搁成要命的大病。
到那时,他便是再自觉医术不凡,又有何用?
这般想着,邳彤心下不觉一紧,忙点头道诺。
刘秀微微一笑,举起酒杯来。
“明日还有一场恶战,也不留将军了。
来,再饮一杯后便各自安歇吧。”
邳彤点头,一口饮尽后起身行了一礼撩开帷帐大步而去。
他走后,刘秀又在案前坐了许久,一口一口慢慢喝完了壶中酒。
辛辣的味道在心下升腾回转,他终于觉出了醉意。
撑着条案起身后,跌跌撞撞地回到了榻上和衣躺下。
他的手不自觉地放在胸口上,那里放着他的妻写给他的第一封信。
虽然只有第一句话是写给他的,但他唇边那笑到了梦中仍落不下去。
*****
黎明划破黑夜到来时,邯郸城外的十里兵营早已活过来了。
也不知是不是郭圣通这封信闹得,刘秀这一夜睡的很不踏实,始终都是在半梦半醒的状态。
他一会梦到长安初见时,她双眸灵气逼人。一会又梦到他得了肺痈,她写罢药方后回眸问他“怕吗”。还梦到真定再见时,她恨恨不平地说“不愿嫁”。
好容易磨到破晓,外间一有些微响动,他睁开眼来,再无睡意。
他克制力极好,从不醒了还赖床。
他霍然坐起身来,翻身下了榻。
洗漱着甲用过早饭后,尚且还没到大军进攻的时候,他便站在帐外看日出。
湛蓝的天际边忽地染上了一抹艳丽的红边,那红边一点点往上,太阳的脸终于露了出来。
五颜六色的霞云漫卷了大半个苍穹,直叫人看得移不开眼。
两刻钟后,太阳已轰然跳出地平线,金光灿灿晃得人睁不开眼来,只能眯着眼看着。
自起事后,刘秀便再没有闲情逸致看过日出日落了。
尤其是在长兄惨死后,好长一段时间他的心下都堵得难受。
所思所想,皆是如何为长兄报仇雪恨,皆是如何叫小长安惨死的婶母、次兄和二姊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时光沉淀了伤痛,可每每想起时仍是痛彻心扉。
他从不试图开解自己,好让自己好受些。
他怕时间长了,他会忘记他们。
他怕他会失去向上的动力。
可是时日一长,邓禹又说他的心底太阴暗。
他懂邓禹的意思。
邓禹是说他太功利了,凡事都是为了向上爬。
邓禹怕他将来会和王莽一样变成权利的奴隶。
刘秀自己也怕。
那个时候,他经常彻夜难眠,怎么都睡不着。
直到接到郭况的信知道郭圣通和真定王太子退婚后,他的心间蓦然照进了光来,有什么尘封许久的东西冲破心防而出。
他想等着自己功成名就时,一定要备了活雁请人依足了礼节前去说亲。
不管她肯与不肯,他总要尽力一试,方才对得起自己。
却不想造化弄人,她竟然毫无选择余地地嫁给了他。
谁会愿意身不由己呢?
所以她抵触他,甚至厌恶他都是理所应当的。
但这都没关系,他们有一辈子的时间不是吗?
他其实很想谢谢她,是她在他晦暗的人生中点亮了一束光。
是她,让他想起他还要为了他活着的亲人而战。
唯有彻彻底底地赢,才能护她们一生安宁。
他深吸了一口气,深邃的双眸几乎要把天际望穿。
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也站在这片瑰丽的霞光下?
这个念头刚浮起,就被他笑着否定了。
这会她该是还在睡梦中吧?
他笑笑,理了理身上盔甲,大步而去。
大军已经整肃,预备再次攻城。
…………
金灿灿的日光漫上邯郸城的城墙时,刘秀所部高竖旌旗,踏着紧凑的鼓声轰然向前发动再一次攻城。
银白色的盔甲在日光照耀下反出冰冷的光芒,宛如刀锋割喉。
激昂的号角声中,双军在城下再次交锋。
邯郸城围军被围困了将近两月,始终不见有人来降,士气早已大跌,如何经得住刘秀所部一次次不屈不挠的进攻?
午后时,刘秀所部攻破了南门,忽闻尚书令谢躬在东门处受阻,忙领人前去相援。
一番苦战后,终于攻破。
大军涌进邯郸城城中。
战火烧得邯郸城内处处断墙残垣,遍地狼藉。
刘秀收拢了诸将情况后,方才放心进城。
王昌虽逃,但王霸已前去追击。
他跑不了多远,刘秀并不担心这个。
晚间时,刘秀所部已荡平城中的零星反抗。
诸将全聚在刘秀帅帐中,研究下一步的部署。
正说得起劲时,忽听得帐外有人高声通报道:“尚书令到——”
帐内一静,众人各自回了各自的坐席上跪坐下。
谢躬撩帐而进后,未等说话便行大礼拜下。
离谢躬得最近的部将忙上前止住,刘秀蹙眉问道:“子张兄这是作甚?”
谢躬挥手挣脱那部将,深深躬下身子去,“还请武信侯看在稚子无辜的份上,无论如何请令夫人救我那儿媳一命。”
他和刘秀都是在昨夜得到的书信,虽是事态紧急,但他略加思索后仍是决定等着今天再来求助于刘秀。
刘秀不是想拿这个要挟他吗?
他倒要看看当着这么多人,他如何说得出口?
“吾刚刚得着贱内书信,知道对吾儿媳的病情,令夫人早有良言,只是贱内愚昧无知未能及时采纳。
吾为贱内致歉——”
他说着便躬的更深了,语气真诚,“如今吾儿媳命悬一线,还请武信侯看在稚子无辜的份上,请令夫人不计前嫌施以援手。
武信侯夫妇救命恩德,吾定当衔草结环。”
谢躬此言一出,大帐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刘秀却也不理他,就由着他跪,慢慢踱步回了坐席上跪坐下。
邓禹和景丹见状,忙上前不由分说地搀扶起谢躬来,“子张兄还不知道武信侯的性子吗?向来是最心善的,只要听了前因后果,但凡有一点把握,都定当鼎力助之。”
谢躬知道他们这话是在暗讽他强人所难,可扪心自问,如今也的确只有这一条路了。
那郭圣通既敢风轻云淡地说出吃些药就能好的话来,想必定是对范氏的病胸有成竹。
他理了理思绪,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把事说了。
诸将即便连年征战锻造了副铁石心肠,但也大多都是做父亲的人了。
听得谢躬儿媳极有可能一尸两命,心下如何落忍?
不过因为这谢躬是那更始帝派来监视主公的,方才没有纷纷求情。
殿中愈发静了。
“您请回吧。”刘秀并没有如谢躬想象中那般一听说这事后,便皱着眉关切地问东问西表示好意,而是极其冷淡地下了逐客令。“月余前,内人上门拜访令夫人,不期得知了少夫人抱恙的事,便出于好意前去探望。
内人自幼学医,不敢说和扁鹊文挚齐肩,但也委实从不说大话。
她说能治,便是能治。
她说不能治,便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内人诊断出少夫人患得是症瘕后,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少夫人开药,是令夫人断然拒之。
而后内人抱着医者仁心的想法,再三叮嘱令夫人,这病万万拖不得,倘若想治,半月之内去郭府请她就是。
可令夫人没有,她足足拖到了现在才去。
内人早有言在先,如今这般情形,她委实无能为力了。
还请尚书令另谋高明,万不能再耽误这宝贵的时间了。”
帐中诸将除了邳彤外,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事。
原本还对谢躬抱有同情,待听说主母的半月之期后立时纷纷蹙起眉来。
那谢夫人明摆着不信任他们主母,却又在走投无路之时想起了夫人。
可如今早过了半月之期,主母如何救得?这不是在强人所难吗?
谢躬被这番话说得脸上一阵白一阵红,但既来了,又牵挂着儿媳和长孙安危,究竟不能如此便算了。
他深吸了口气,把脸面丢在一边,再次深深拜下。
“吾知贱内多有不对,令夫人生气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还是那句话。
请您看在还未出生的孩子份上,便是有一丝把握也请令夫人试一试。”
这是在说郭圣通存心为难她们?
刘秀不为所动,“我也还是那句话,您请回吧。
内人实在是无计可施。”
他望向谢躬,说出了常夏和羽年压在心底许久的话:“她是人,不是神。”
诸将颔首,无人肯上前为谢躬分说求情。
谢躬苦求无门,只得无奈告辞。
他回了自个儿营帐后,枯坐良久方才执起案上笔,颤颤巍巍地写了回信。
…………
刘秀帐中,诸将在谢躬走后各自分派到了事务便散去,只有刘秀二姐夫邓晨和邓禹借故留下。
他们想说的话出奇一致,是以彼此对望一眼后,邓晨便示意让邓禹说。
邓禹点头,看向刘秀:“主公难道不知道谢躬有借题发挥之意吗?他想借此和我们之间划清关系。倒不如请主母去看一眼,反将他一军。”
刘秀摇头,“不行。”
郭圣通那般纯善的性子,能断然拒绝已属理智。
倘若他再叫她上门,她定然受不了那范式的泪眼,如何都要尽力一试。
最终的结果,并不会因为她的善心而有所改变。
不是人人都有大难不死的运气。
到那时,谢氏如果蛮不讲理,咬定是她害死了范式母子岂不有嘴都说不起了?
他把这话深埋在心底,只淡淡地道:“还用不着为了谢躬去逼迫我自己的夫人,他虽颇有些才具,但愚忠于更始帝。
与其费尽心力去拉拢他,不如趁早省些力气也好。”
二人点头,便也不准备再就此多说。
正在此时,有兵士掀帐而进。
“主公,尚书令部下文成易不肯听从军令,在城中四处烧杀劫掠,行径令人发指。”
“什么?”
帐中人一起惊呼出声。
第一百九十三章 杀!()
鎏金铜牛灯静静伫立在角落中,晕开一地明亮清浅的光影。
刘秀霍然起身,怒问道:“尚书令谢躬呢?他不曾约束于他的部下?”
来人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摇头。
邓晨和邓禹对视一眼,还未来得及说话,便听着刘秀冷声道:“走,去看看……”
说罢,他便撩了帷帐大步而去。
三人出帐骑了马往城东而去。
刚经了一场血战的邯郸城,弥漫着一股死一般的肃然。
街角处间或能看到一树繁花,在和煦的夜风中摇曳着。
只是,这个春天它注定要寂寞了。
邯郸城里有大半人家如今都在操持丧事,早在城破前半月皇帝就强制抓走了每家的男丁去守城。
如今,那皇帝逃了,这些人家的男丁却大多都惨死了城楼上。
有那侥幸活下来的,也逃不出来,都被俘虏了去。
但也总算有个指望不是?
而死了人的人家却是连哭都不敢痛痛快快地哭,生怕招了祸事上门。
入夜后,隐隐约约有谣言传来,说是那武信侯要屠城。
一时间人心惶惶,可又无计可施,只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天亮。
忽听得门外有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心都被高高揪起。
于是立时披了外衣,蹑手蹑脚地跑到大门处开了点小缝偷偷往外瞄。
却见不过只是三五骑而已,便松了口气,重又回了榻上睡下。
刘秀一行刚到城东,便听得人声嘈杂,哭喊声不绝于耳。
文成易果真在烧杀劫掠!
他细长温柔的双眼迸射出无法遏制的怒火。
他握紧了缰绳,狠狠夹了一下马腹。
文成易本只是想捞点钱花花,毕竟他刚纳了三房如花似玉的美人。
那么一大家子,花销太重。
美人们个个又都是打着跟他吃香喝辣的念头才跟的他,吃用穿戴处处都要顶好的。
时日久了,自然捉襟见肘。
可他能说不行吗?
那以后他在家里还抬得起头来吗?
进城前,那武信侯有严令不许抢劫祸害平民。
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想意思一下便作罢,但等他听说尚书令为了儿媳的病情跪求于武信侯跟前,仍叫那武信侯给拒了,他立时就改了主意。
这武信侯委实欺人太甚!
他要替尚书令出出这口恶气!
武信侯当初被王昌追杀的如个丧家之犬,如今倒还抖落起威风来了,也不看看他还有几天活头。
陛下遣尚书令来,真是为了助他镇抚河北的吗?
还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那刀都悬在他脖子上了都不自知。
入夜后,他领了帐下儿郎们来一家家地搜刮财物。
碰着那不肯配合的,便一刀砍了堆在院子里点一把火烧了。
如此几次后,再没有人敢逆着他的意思了。
动静闹得这般大,尚书令那边也始终没出来说话,显见是默认了他的行为。
文成易眯起眼睛来,眸中闪过一抹冷光。
他倒要看看那武信侯敢不敢露面。
若是不敢,那他从此后就失了威严。
若是敢,真好让他来教训教训他。
不过就那个文弱白净到胜过女人的武信侯,他料想他也是不敢的。
想来他即便知道了,也只能缩在营帐中发脾气。
文成易笑了笑,踱步出了院门。
却听得有刀锋划破空气,笔直落到他跟前。
身后跟着的士兵们倒抽了口凉气,全愣在原地。
文成易抬眼望去,是那个从武信侯孤身北上便跟着他的邓禹。
邓禹身后站着身姿挺拔如松的刘秀,正冷冷地看着他。
文成易笑,用手拨开刀尖:“这大半夜的,武信侯怎么还不歇息?”
刘秀灿若繁星的双眸中冰寒一片,“文成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文成易不以为然地笑笑,“我倒真不知道,您有话就请直说。”
说话间,他就要从刀锋间走开去。
邓禹手腕用力,把刀往前逼近了两寸。
那尖锐冰冷的刀锋立时划破了文成易的肌肤,阵阵刺痛中淌下血来。
文成易蹙眉,“您这就过了吧?”
刘秀笔直望向他,只是那目光却不像落在他身上,而是穿透了他落在极远的地方。
文成易被他看得心下发毛起来,正要再说句话时,刘秀开口了。
他嗓音清冷,语气坚决。
“杀!”
文成易被镇住,有些不可置信地望着刘秀。
“进城前,我曾下过严令。
你既不从军令,便要为三军祭旗,以明正法规。”
他说罢这话,便转过身去上了马。
邓晨趁着人不注意,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压低声音低声说道:“你这便是彻底和谢躬撕破了脸,于大局没有什么好处。
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再等等吧。”
刘秀偏过头来看邓晨,双眸幽邃宛如宁静的大海。
邓晨便由着他瞧,他知道他这个妻弟已经听够了叫他忍耐的话。
但想成大事,便要能屈能伸。
哪能事事都由着性子来呢?
文成易见刘秀怔住,被他那句“杀”惊得扑通乱跳的心又落了回去。
他忍不住抿着唇笑了起来,这个刘秀说的掷地有声荡气回肠的,真叫他做又瞻前顾后起来。
但想想,若不是能忍能让,只怕他也早去地下和他那大哥团聚了。
他抬起脸来,用食指和中指捏住了刀尖往旁边挪。
他轻笑着问邓禹道:“没看出来你家主子不敢——”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得铮然一声脆响。
刘秀霍然拔刀,银白色的刀贯穿了他的身体,嫣红的鲜血飞溅出来。
刘秀笑笑,收刀回鞘中,血溅了他一身,他也毫不在乎。
事情发生的太快,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文成易轰然倒地。
文成易在阵阵剧痛中,只觉得眼前渐渐模糊。
眼前站着的人嘴里一张一合地还在说着什么,但他什么都听不清了。
在意识彻底消失前,他猛然想起他嘴中那个文弱不堪的刘秀是在昆阳之战中以万人破百万的刘秀!
只是他实在生的太好,脾气也好。
时日一长,文成易竟忘了刘秀是浴血奋战杀出来的。
等到谢躬听了回禀,匆匆赶来之时,文成易的尸体已经冷透了。
他积压了许久的怒气砰然就爆发了,他嘱咐人好生收殓文成易后便翻身上马去了刘秀那兴师问罪。
第一百九十四章 读读?()
可刘秀见都不肯见他,只叫人送出话来。
“文成易明知军令严苛,却还犯禁。
若不加以惩处,三军上下如何看我?如何看尚书令?又如何看陛下?”
谢躬被他这“三看”堵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刘秀这是在指着他的鼻子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