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什么有心人发觉了,追查下来知晓了事情就不好了。只是这件事情也不宜太过拖沓了,毕竟咱们这是去‘帮助’那些扶桑人的,太过拖沓的话,可就显不出咱们的诚意了。”

“这……这倒也是。”杨博听张凡这么一说,一时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他也不是蠢人,只是一时之间还不明白张凡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者说是没想到张凡会这么说。但是他转眼一想,想通了其中的乾坤之后,也是笑了。

既然已经打算好了,张凡便告辞了杨博,离开了杨府。不过张凡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衙门中,找来了自己的手下。

这件事情即便是连自己的手下,张凡也不想要太过宣扬,知道的人除了当时跟着赵显德以及王喜亮他们一同出海的那百多名厂卫之外就并没有他人所知了。就连赵显德手下的那些跑船的人也不知道,那些人只知道他们当初在扶桑停船之后,是从穿上卸下了一批货物,但是那批货物包裹的严严实实,根本就看不见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那些人还以为只不过是一些普通的东西罢了。

张凡找来了王猛、梁超和王喜亮这三人之后,便将事情的前前后后对他们说了一遍。三人也是,听到了张凡将事情办妥了,也很高兴。

不过随后,张凡跟他们提起了方才和杨博的那一番话之后,便开口让他们去找替死鬼回来去当那倒霉的倭寇了。对此,几人都是有些不解。

“大人。”首先开口的是王猛,“既然当人已经跟杨大人商议过了,也同意杨大人所说的,此事并不着急。如今为何是让卑职等人马上去找那替死鬼?这不是有些太过急躁了吗?”

其他几人也是点了点头,显然是心中有着跟王猛同样的疑问。

“现在让你们去找人,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要把这件事情给奏上去啊。”张凡说道。

“大人的意思是……”显然,这几人还并不是完全明白张凡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让你们先去找人,为的是先早点做好准备。”张凡说道,“这件事情如何做其实不难,难就难在应该如何把握这时间上面。倘若是上奏的太迟了,即便是太后娘娘同意了,但是派去的人马迟了,让江南的百姓再有什么损伤,那可就不好了。

“但是倘若我上奏的太早了,太后娘娘早早地久派出了军队,却是在那里等候多日却无所事事的话。太后若是问起我来,我又应该如何回答呢?

“最好是能够,大军刚刚到达江南,刚刚做好准备,那些倭寇就来了。这么一来最好,我也就不用交代了,甚至于太后也会更加重视倭寇的事情。”

“可是大人……”梁超面有难色,说道,“卑职等人心中也是明白,这样的话自然是最好了。但是这种事情,却是如何能够做的如此准确呢?要知道,咱们距离扶桑远的很,虽然说那里若是有了什么消息的话,咱们都能知道。可是这一来一去,时辰上面就差了很多啊!”

其他两人也是点头。

“这个我自然是考虑过。”张凡说道,“这件事情自然是不能做的如此准确,但是大差不离还是能做到的。”

“大人的意思是……”王喜亮不由得问道。

“咱们只要在将那批火枪派人运到扶桑的时候,向李太后上奏便行了。”张凡说道,“想来那里,加上打仗的时间,应该正好才是。”

“嗯,大人说的是。”王猛说道,“只是,咱们先前卖给那织田信长的那一批火枪,这怎么算呢?”

“这倒是没有关系。”张凡想了想说道,“毕竟如今,那织田信长正处于劣势,就算是哪一场仗打输了,却也是不会有什么散兵游勇逃出来祸害咱们的。只不过等到咱们的这一批火枪运过去,虽然也不过就是两、三千条的数目,不过对于那扶桑来说,可就是不同凡响了。等到那个时候,咱们就必须马上上奏太后娘娘了。”

“大人,卑职明白了。”三人齐声说道。

“嗯,那么你们现在就去给我找人吧。”张凡说道,“最好去大牢里面找那些死囚来。不过即便是死囚,若是选了他,也要好生照顾好他的家人才是。切记,此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万万不可以随便抓人,冤枉了好人,可就枉费了咱们的初衷了。”

“大人请放心,卑职明白。”三人再次齐声说道。

第505章 家中烦恼

如今,通过兵部尚书杨博所亲手签发的文书,以及杨博本人亲自带着圣旨与文书去面见工部尚书朱衡,那三千条出口的军火正在不紧不慢的制造过程中。

这件事情虽然说只要有心人想要查询,还是十分方便就能够得知其中内情的。但是偏偏,这件事情被保密的非常好。锦衣卫当中,张凡的几名手下自然是能够管得住自己的嘴巴,不会到处去宣扬。而张凡和杨博两人,自然也是不会将这件事情给透露出去的。所以说,虽然外人很容易就能查得到,但是对于一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来说,自然是没有查询的必要。

而工部那里,那些匠人和督工为朝廷做事做了很多年,最起码的一点,那就是不要在乎自己在干什么,什么都不要说,只要埋头干活就可以了。将来万一有了个什么麻烦,只要不是自己惹出来的,那么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其他弱势出了什么事情,那可跟他们没有关系的。

现在来说,唯一一个有可能泄露这件事情的人,反而是朱翊钧这位皇帝了。毕竟如今的朱翊钧不过十岁,对于一个十岁的孩童来说,特别是在他做出了人生的这么一个决定之后,通常都是兴奋的很。万一一个说漏了嘴,将事情在不经意之间说了出去,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凡自然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他和朱翊钧还特意好言交代了一番。而朱翊钧,显然是对于在自己心中保守一些小秘密而更加感到有兴趣,自然是满口子答应了张凡的要求。

而如今,知晓事情的人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工部尚书朱衡。要说朱衡这个人,嘉靖十一年的进士,知县、刑部主事、提学副使、布政使、巡抚等等官职全都做过,算是一个靠着资历与政绩慢慢升起来的人。为人也算是本分,而且对于整治河道颇有心得。

朱衡这个人做了几十年的官,而且始终最底层的官员开始做起,说起来,朝廷里面的事情,包括那一些明争暗斗偶,阴谋诡计他可谓是全都一清二楚的。如今,杨博前来找他做这件事情,他虽然不能完全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却也是能够猜测一个大差不离。

然而对此,朱衡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过,毕竟不管杨博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他的手中毕竟是有着圣旨。不管这道圣旨是怎么来的,也不管杨博平日里的为人究竟如何,总之一点,杨博再过大胆,也还没有到胆敢伪造圣旨的那份上。

总之在朱衡看来,这道圣旨既然是已经加盖了玉玺,那就是真实有效的,他也就没有理由去拒绝。再说了,就算是将来出了什么差错,他只要将这道圣旨拿出来也就没事了。剩下那些扯皮的事情,都跟他没有关系了。

所以,拿到圣旨的朱衡既没有跟杨博询问什么,也没有打算私自扣下来而向上面求证什么。而且朱衡这一次根本就没有找任何副手,直接是找到了下面的工匠头子,向他们下了命令。那工匠头子也是个老实人,只不过随意地问了问为何还要制造那些已经过时了的火枪。对此,朱衡也是扯出了一大番根本就毫不相干的话题来搪塞他。

总之一点,如今事情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而且这保密措施做得实在是好。

这件事情搞定之后,张凡就要开始等着火枪制造好之后的行动了。王猛这边,也是已经将替死鬼找到了。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提来了一个死囚来。那人据说以前乃是个绿林大盗,而且在江湖中的本事和名声也是不小,却是因为不知道得了什么失心疯,竟然打起了抢劫运送的官银的主意。

结果是可想而知,同伙是当场就身亡了,而他也是中了一箭而被抓了起来。不过由于一些别的原因,他被移交给了锦衣卫,如今才会这么方便地就被王猛找到。

这人犯下了如此罪状,即便是没有审判,却也是难逃一死。好在他之前也算是识相,并没有多做抵抗,这才是免除了大刑之苦。如今,王猛找来他,与他做了一笔交易,只要他能够按着王猛等人的要求去做的话,虽然还是难逃一死,但是他死了之后,家人可以得到一比不菲的银子。

这笔买卖自然是划算的,毕竟他不管怎么样都已经是难逃一死了,如今还是能够“发挥余热”,给家人赚取一比安家费,自然是高兴的。

而张凡,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过问什么,或者说是他不想要过问。

总之,准备的工作也已经是完成了。

如今,张凡再一次是清闲了下来。如今,也不知道是朱翊钧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还是说张居正要求的,总之,如今的经筵是再一次改变,已经变成了一条一次小经筵。而对于张凡来说,虽然他不知道这么频繁的话对于朱翊钧来说究竟是不是好事,他究竟能不能够听得进去。但是起码,对于张凡来说,他每天就有了更多的时间空闲出来。

而空闲出来的时间,出了要处理锦衣卫当中的事物之外,也就没什么别的事情了。毕竟,就算是锦衣卫,每天有着无数的事情发生,但是真正需要张凡去亲自处理过问的也并不多。

所以这段时间下来,张凡又再次清闲下来了。如果不是朱翊钧的传召,现在除了早朝之外,他就连皇宫都不需要去了。

本来,这段时间里面,张凡打算好好过问一番西南那边的事情,但是奈何,西南那边如今也是没有什么消息。倒不是说张凡派去,如今已经打入了张勇和王新这两个反派内部的人没有什么消息,如今那些人已经是得到了这两人的极大信任。

就在上个月,张凡安排了一场“事故”。事情是简单的很,那就是“据说”,朝廷有一批银子。不,不能说是朝廷的,而是某个官员的。总之,反正这一批银子的来路是有些“不正”的。而张凡的人便是将这个消息通报了张勇和王新二人。

对于几个刚刚才进入自己势力的新人来说,想要急于表现自己的心情他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他们所说的这个消息,张王二人自然是会有着怀疑的。毕竟,几个新入伙的人而已,看起来也不太像是有什么背景的模样,如今却是说出了这么一个消息来,自然是会让人觉得怀疑。

不过,不得不说这一次老天爷也是帮了忙的。这一次正好是碰到这些造反之人正是缺钱的时候。

说起来,这也并不是什么巧合。当年,张勇和王新等人是跟着那韦银豹一同起兵叛乱的。只不过,韦银豹的目的很简单,当地的少数民族多年来受到汉人统治王朝的压迫,而韦银豹所要做的,实际上也就是想要为他们讨个公道罢了。

只不过韦银豹的这番初衷是好的,但是发展到后面,攻城略地,他也已经是不能够控制了。

而张勇和王新这两人,一开始跟着韦银豹的时候,其目的也是和韦银豹一样的单纯美好。但是所谓的人心不足,等到韦银豹的“事业”渐渐做大的时候,组织内部也就自然会产生分歧了。韦银豹自然是会坚持己见的,但是他的手下可就不会了。张勇和王新二人就是其中的代表,看到自己打下了一片基业之后,就想要收手不干了。奈何韦银豹的号召力在当时实在是太强了,他们没有能力违背。

没有能力正面违背韦银豹,那就从侧面。而实际上,他们所谓的侧面,也就是搞些小动作,中饱私囊之类的罢了。

等到韦银豹被朝廷杀害,张勇和王新二人是逃了出来。但是匆忙出逃的他们并没有带出来多少钱财,若是守着不做什么,最终只会是坐吃山空罢了。因此,他们二人决定干起老本行来,再弄一次造反。然后凭借着自己曾经跟过韦银豹的资历来聚集一些人,再狠狠捞上一笔。

不过显然,这两人前期倒也是有些本事,行动诡秘之下,居然连东厂和锦衣卫都没有察觉到什么。不过等到张凡的人打入他们内部,才发现实际上他们里面是混乱不堪。

如今,他们的钱财也已经是快花干净了,又有了那么多人,平日里的小抢小劫已经无法满足了。

正在这个时候,张凡给他们“送”去了这么一份厚礼,他们也就不再多心了。

最终,这些银子是顺利地到了他们的手中,而张凡的人也是得到了进一步的信任。

不过事情也就到此一步,后面的几个月来,西南的消息从来都没有断过,但是却没有什么新鲜事情了。

为此,张凡也不得不暂时放下了那里的事情。

而此刻,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张凡自己家中的情况。而说是家中的情况,实际上如今张家的一切都好的很,两个孩子健康成长,骆灵儿又有了身孕。只有两个人不高兴,映月和昭雪。

而映月倒是不怎么急,但是昭雪已经是坐不住了。

对此,本来张凡打算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可是偏偏这个时候,他的岳父陈文川来了。

第506章 岳父到来

当年,隆庆初年,也就是张凡刚刚来到这大明朝的这一年,王崇古被任命为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四地的军务。而王崇古虽然是个读书人的进士出身,但是其喜爱兵书军法、善言兵事,且对于大明边疆的情形非常熟悉。

这位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军务也是了得,嘉靖三十四年之时,为常镇兵备副使,初次接手军务的王崇古便是大举击溃倭寇与夏港。从此以后,展现出了军事才能的王崇古也是一头扎进了军队当中,且治军有方不说,还能够多次立功。

自从王崇古被派往大明北疆戎守边关之后,不仅是身先士卒,就连修葺守战工事都能够亲力亲为。当年他巡抚宁夏之时,从不放弃对于地方的侦查,只要已有机会,他就会主动率兵书籍,直击敌人巢穴。犹豫王崇古的这些功绩,当年俺答曾经是多次命人前来此处劫掠。但是偏偏的,不论其他地方有多么重的损失,然而每一次朝廷得到的战报之上都会有这“宁夏独完”这么一句。这可算是一件相当了不得的功绩了。

所以,因为如此的功绩,之后的王崇古更是总督四地的军务。当年俺答能够与明廷议和,王崇古也是贡献巨大。如若不是他擅自决定将把汉那吉引入大明的话,将来又会是一场纷争。总之,王崇古的贡献,朝中无人能够否定。

如今,双方封贡互市已开,边疆趋于安宁。再加上如今又有戚继光亲自领兵驻守几处险要之地,以防鞑子突然撕毁条约,前来闹事。王崇古也就是清闲了下来。

虽然说王崇古功绩无比,武功无双,但是他也毕竟是老了,今年是隆庆六年,如今的王崇古也已经是五十七岁的高龄,再有几年就要步入花甲之年了。即便是他如今还是神采奕奕,还能够领兵打仗冲锋,但是人的岁数摆在那里,老了就是老了,不服不行。即便是王崇古本人,嘴上不说,但是他心里明白,自己早已不能再像过去那般了。

今年年初,隆庆还没有病倒的时候,王崇古前来京中道贺,隆庆见了他也是大家赞赏,随即便让他改为总督山西、宜大军务。

对此,王崇古并没有觉得什么委屈,毕竟他明白,这是隆庆在照顾自己。而且他也知道,如今封贡互市日趋平稳,没有那么多需要担心的东西。再说了,王崇古本就是山西人,人人都说落叶归根,虽然他还没有到那个时候,但是他也并不会反对。

总之,王崇古是回到了山西老家,而且官位不变,并且还加了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的官衔,当真可谓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了。不过王崇古可不是如西楚霸王项羽所说的那样“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的这种显摆的人,但是这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就连他的家人也是对此十分高兴。

而随着王崇古一同回来的,自然还有他的那一干部下了。其中一个最让人关注的,可就算是陈文川了。

说起来陈文川,知道他的人都明白,也是个有大才的人。虽然比不上王崇古那么出色,但是也并没有逊色多少。而他没有王崇古如此的功绩,实在是因为当年的他家中虽然是有些关系,但是陈文川为人太过正派,不屑于使用这些东西来帮助自己上位。

这些情况王崇古自然是明白的,而对于陈文川本人他也是非常欣赏的,正是打算要重用于他。可是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张凡娶了陈文川的女儿陈茹雪。

不,实际上还不是这样,应该是说陈文川的女婿张凡以才刚刚进入朝廷的身份,居然是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并且加以重用。短短的时间里面,张凡就是平步青云,而且前程似锦。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毕竟赏识张凡的人是皇帝,这可不是说张凡用些什么手段就能够做得到的。再说了,这天底下想要取悦皇帝的人多了去了,却又有几个人能够成功的呢?而且,虽然一开始很多人对于张凡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不过张凡之后做的几件事情都很出色,渐渐的也就没有人对张凡另眼相看了。

可是,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让王崇古没有对陈文川加以重用。原因也是简单的很,王崇古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势力,因为陈文川的女婿飞黄腾达就重用他。或许说起来,这对于陈文川有些不公平,但是陈文川对此却也是毫无怨言。

不过在那之后,陈文川也是靠着自己的功绩,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如今已经是在王崇古之下担当一个指挥佥事了。陈文川的这个职位到手可谓是实至名归的,无人可以争议。而且,须知道如今并无战事。倘若是有战事,升官快;但是不打仗的时候,能有陈文川的这一番升迁,那是相当不易的。

总之,王崇古没有因为张凡的原因对陈文川放水,茹雪和昭雪两姐妹、亦或是陈文川也没有找张凡谈过这件事情,而张凡也没有在背后做什么小动作。

如今,王崇古改总督山西,陈文川自然也是跟着他一同前往山西供职了。到得山西一地,熟悉地方军务用去了很长时间,之后便没什么事情了。王崇古这回总算是考虑了陈文川的私人原因一回,给他放了假。而陈文川家中除了两个女儿之外也就没有亲人了,他自然是前往京城看望自己的两个女儿。

对于此事,张凡本来自然是应该非常欢迎的,而事实上,张凡对于岳父的到来也是很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