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曹操的不屑之下,战鼓之声更急,大军的推进速度随之在加快。
而在对面,汉军却并未开动,而是保持着一种御敌的守势。
中军处,方绍骑着白马,远望着魏军徐徐开动,心中的得意愈盛。
在他的眼前,一千余架水炮早已架好,每一架水炮旁边都配备了一锅正在烧开的热水,没办法,在这样严寒的天气,水炮的“弹药”只能现烧现用,所以由此产生的烟火之色也是无法避免的。
方绍开始的时候也担心这样的迹痕会引起曹操的某种警觉,但是现在看来的话,曹操是完全没有看破的迹象,这令他悬着的心方始落下。
片刻之后,在轰轰的鼓点声中,魏军前锋距离汉阵已越过两百步的。为了吸引敌军继续逼近,方绍遂按照正常的作战模式,下令以强弩进行第一轮的远程打击。
随着命令的下达,汉军之中,数千张硬弩应声而动,与此同时,对面前进的魏军也发动了弩攻。转眼之中,只听得千鸟齐鸣之声,半空之中,箭如飞蝗,交织成一张遮天盖地的大网。然后,两军阵中,雨打屋檐的叮叮铛铛之声,还有中箭者的嚎叫声便同时而起。
几轮弩箭之后,双方各有死伤,魏军的推进速度愈快,很快进入弓箭的打击范围,于是双方又以弓箭互射,不过,显然两军都早有准备,做了严密的防备,故而这两轮弓弩的远程打击之下,死伤者并不太多。
很快,魏军已逼近七十余,他们的脚步更快,而在最前方却以巨大的铁盾结成一道铁壁,为的是防范汉军诸葛飞弩近距离的闪电暴雨式打击。
很显然,曹操此回是摸透了汉军的路数,做了充分的准备。
不过,他终究还是没有算到方绍的新计策。
眼见敌军已进入水炮的射程,方绍深吸一口气,下达了准备命令。
士卒们应声而动,先用木桶承满滚烫的开水,然后再迅速的灌入水炮的木膛中,在不到一分钟的准备后,一千余架水炮已尽皆灌满。
“喷水!”
中军处的令旗再次摇动,然后,一瞬之间,千余水炮齐发,无数的热水,仿佛一条条白龙一般拔地而起,冲上半空,向着惊恐万状的魏军倾泄而去。
猎猎的北风,极寒的气温,在两种因素的压迫下,水流尚在半空之中就已凉透,然后,数万魏军感受到了冰凉刺骨的滋味,只一瞬间,所有人都变成了落汤之鸡。
冰冷只是初始的折磨,当他们尚未来得及品味刺骨之痛时,水已成冰,将衣甲和手中的兵器,尽数与肌肤冰结成了一起。见得此状的魏卒大惊失色,赶紧手忙脚乱的试图剥落身上的冰片,但已沾住肌肤的冰片稍一用力,便是将皮肉一同剥下,裸露出来的血肉,被随后又倾下的水入侵冻结,更是钻心的痛苦。
只片刻之间,本是士气昂扬的魏军,就变得混乱不堪,嚎叫之声取代了热血的喊杀,掉头还逃代替了前锋。
溃败,只在一瞬之间。
然而,这并非结束,汉军的水炮无休止的喷击,在巨量水流的冲击之下,惊惶万状的魏军中的大多数,他们来不及逃出喷射的范围,便是被尽数冻僵,无法再动弹。
中军的曹操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他逃过了被冻成冰雕的惨烈,不幸的却是他目瞪口呆的,亲眼目睹了自己仅剩下的一点家底,还尚未与敌人交战,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毁于一旦。
“方绍,方绍……”曹操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方绍的名字,语气之中极尽愤恨,还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无奈。
几轮水击彻底击溃魏军之后,水击停止,汉军转守为攻,在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汉军如潮水般杀出,当先者,正是由姜维率领的五千铁骑。
汉军如摧枯拉朽一般,轻易的撕破了魏军“冰冻”的防线,被冻得无力动弹的魏军,只能任由汉军宰杀,本是冰封的雪原,转眼已为鲜血赤染。
此刻的曹操已无力回天,只能夹杂在败军之中仓皇的南逃,而在身后,雪与土的尘雾正如沙暴一般飞快的卷来,那是汉军的铁骑在迫近,那沙暴所过一片,残逃的魏卒尽被碾碎。
身边的将士渐渐凋零,而在大败的打击下,曹操的身心已是虚弱之极,眼见身后汉军越来越近,他知道,这一次自己是彻彻底底的输了,再逃下去,只会跟其余的士兵一样,屈辱的死在乱军之中。
于是,他索性停了下来,翻身下马,整理好衣冠,面对着北面席地而坐,双目微合,坐待敌人的逼近。
在这样一个大厦将倾的时刻,已没有人顾得到皇帝的生死,当曹操选择留下来时,甚至没人去劝阻一下,惶恐的魏军将士,只是从他的身边擦肩而过,不顾一切的南逃。
几分钟后,汉军的铁骑洪流杀至,在沿途宰杀了那些不幸的魏卒之后,却被席地而坐的曹操挡住了去路。
大多的汉军并不识得曹操的面目,但这样一个席地而坐,全然不惧的人,自然令他们生出些许畏惧与好奇,聪明的人或许已经猜到了此人的身份,于是,几百号人将他团团围住,却没有人敢上前妄动。
过不多时,围团让开一条路来,姜维手持着沾血的银枪驱马入围,枪刃之上尚在滴落着冒着热气的温血,但血一落地,迅速的就冻结成冰。
姜维的脸上没的好奇与畏惧,只有杀戮之后的兴奋,那布满血丝的双目在那席地而坐的人身上扫来扫去,突然间迸发出了难于抑制的惊喜与兴奋。
“你,就是曹操吧?”他怀着欣喜,试探性的问道。
曹操终于睁开了眼睛,看着眼前那年轻的汉将,不以为然的问道:“方绍在哪里,我要见一见他。”
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必是曹操无疑了。
生擒魏国的皇帝,一代枭雄曹操,这注定将是载入史册的奇功,此刻的姜维,眼前俨然已浮现出那无比荣耀的画面。
纵使你曾经如何了不起,今日,也不过是我姜维的俘虏而已,真是不知好歹。
姜维遂收起那份狂喜,冷笑道:“我家大司马现在没空见你,来呀,押解此人回营。”
姜维拨马而回,毫不理会身后脸色铁青的曹操,抬头远望北面,战斗尚在继续。
并非所有的魏军都不堪一击,在崩溃的时刻,于禁所指挥的万余兵马,尚在做着最后的抵抗。不过,这万余残兵并不在姜维的眼里,他的目标只有曹操的一人,故而率军从旁擦过,将于禁留后了随后跟上的步军。
而此时,当曹操被俘之时,于禁手下的兵马已被杀七零八落,四周不到千余残兵,正被两万多汉国步军围攻。
在他血染征袍,将冲上来的汉军斩落时,在不远处,一名年轻的汉将,亦在浴血厮杀,冲开敌群,向着于禁杀来。
那汉将正是邓艾。
当先破敌,擒杀曹操的巨大功劳被方绍安排给了姜维,邓艾的心里自然是憋着一股气。而当用杀戮将心头之气稍消之时,他猛然间发现了敌军中的那名武艺不凡的将领。
‘此人看来是员大将,既然首功与我无缘分,那就斩杀此人,多少捞点功劳吧。’
杀意已下,邓艾纵马狂奔,一柄带血的长枪,犹如一道红色的闪电,直取于禁面门而去。
第三卷 争雄 第四百二十五章 值得尊敬的敌人
于禁觉得自己就是个悲剧。
自曹操平定北方一后,他就随着曹仁坐镇许洛一带,为大魏国守了半辈子的南大门。
于禁感到自己是英雄已无用武之地,就在前不久,刚刚得到与关羽交锋的机会,却被吴军偷袭荆州给搅黄。而今被调北上,终于以为可以一展所长,再建不世之勋之时,却没想到被几股水给逼上了绝路。
而现在,当他想多杀几个汉军,尽可能多拉上些垫背之时,却又碰上了武艺如此了得的一个年轻汉将。
那一柄枪舞得如车轮一般,大开大阖,每一招都有泰山压顶之势,强大的劲道,竟将于禁逼得喘不过气来。
纯论武功,于禁自认在魏国名将中排不上几号,但他还没谦虚到认为自己的枪法烂到敌不过一个后起之秀,但事实上却是,在邓艾排山倒海的攻势之下,于禁渐渐已是力不从心,败相频露。
邓艾可是私下里与关银屏切磋过枪法,而银屏的枪法却又师从于赵云,也就是说邓艾间接的从赵云那里学习了不少枪法之道。
虽然只是略窥门径而已,但赵云在枪法上的造诣已臻化境,就算只学个一招半式,以邓艾的聪慧,竟是从中领悟颇多,由此与自己的枪法相互印证,不出数年,枪艺已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近年以来,更是突飞猛进。
在这种情况下,于禁感到力不能敌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转眼百余招已过,年迈的于禁招式与体力尽落下风,应对之间已是粗喘如牛,而邓艾却是气息平稳,一副气定神闲之状。
几路抢攻,于禁左肩破绽大露,邓艾低虽一声,一柄长枪穿刺而去。于禁急用枪杆回拨,岂料邓艾这一招手法极其诡异,一条枪刺出时急旋不休,巨大的旋转之力轻易的将于禁的枪杆弹开。
噗!
枪刃破甲而入,直抵肩骨。
于禁只觉肩上剧痛,急以手紧扯敌人的枪杆,试图将枪锋从自己的肩上扯开。而邓艾则一声厉喝,双手之力灌入枪上,猛力一摆,竟是生生的将于禁从马上拖下,甩出丈许之外,重重的跌落在雪与血混浊的地上。
邓艾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拨马上前,挺枪便要取他性命。
“住手,住手,我愿投降!”
就在邓艾要痛下杀手之下,滚落在地上的于禁,突然之间大叫着求饶了。
邓艾的枪锋在咫尺之间停止不下,于禁的投降着实让他感到意外,即使他现下不知于禁身份,但凭借其出色的武功,亦判定他并非普通将校。而这样一个人,理应为曹魏殉葬,如今却伏地请降,实在是大大的讽刺。
“原来也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哼,杀你有辱我邓艾的名声。”
邓艾口吐轻蔑之词,杀意已消,但却并不代表就会轻易放过他,蓦地手腕一抖,便在于禁的腿上连刺数枪。
“啊——”
于禁疼得哇哇大叫,手握着腿上的血手痛嘶不停,却再也动弹不得半分,只能等着战斗事结束之后束手就擒。
北阵的方绍默默的观看了整个战役,过程与结局基本在他意料之外,唯一让他稍有意外的,就是在这种恶劣的处境之下,竟然还有数万魏军没有放弃抵抗。
不过,那也无所谓了,当时值黄昏之时,所有顽抗的魏军已被杀尽,他眼前的战场已经变成了冰与雪交融的修罗之地。
魏军败了,彻底的败了。
直到这个时候,方绍才长吐了一口气,心中暗想:“还好我看过《鹿鼎记》,多谢你了,韦爵爷……”
此战一胜,魏国余孽已不足为惧,方绍当天即下令,命黄忠、邓艾率两万兵马东去,扫平东冀州,再顺势渡河夺取青州。
命王平、王濬率军两万,进入西冀州,夺取河内郡之后南渡黄河,与弘农张飞军团夹攻洛阳。
同时令魏延、姜维、马谡等将率五万主力由邺城南下,直取黎阳重镇,然后渡河攻取兖豫等中原之地。西东两路兵马完成任务之后,迅速的会攻徐州,以向吴国施加压力,逼迫其撤荆州之围。
至于方绍,则自将余下兵马坐镇邺城,待打扫战场,抚定新得之地人士之后,再率师南下增援各军。
方绍原以为这一战可能会被曹操逃走,但当战事结束之时,他惊喜的发现,姜维竟然将曹操生擒活捉。
这一消息不仅仅是给方绍,更是给汉军上下带来了巨大的振奋。
那可是曹操啊,自董卓之乱后,击败了多少英雄豪杰,就连曾经的昭武皇帝刘备,也几乎被逼得走投无路,死于其手中。
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枭雄,连刘备都自认武略不及,击败他犹如登天一般困难的人,现下,却成了方绍的俘虏。
凭心而论,此刻方绍的内心确实有一种狂喜的情绪在涌动。
各路大军陆续开拔,方绍却带着他的俘虏暂时还屯邺城,这个时候,这座曾经魏国的都城,在听闻他们曾经的皇帝曹操被擒之后,所有的抵抗之心都冰销瓦解了,一时之间,一切抵抗运动都销声匿迹。
方绍将邺城之战大胜的消息,各将的请功表,还有擒获曹操的喜讯,一并令人用快马送往了长安。
在等待着朝廷如何处置曹操的诏命同时,方绍也没有亏待曹操,曹操被关在了一间豪华的“牢房”之中,每日都有专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般待遇也算是方绍对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的一种敬意罢了。
牢房中的曹操情绪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他唯一想做的就是要见见方绍这个半生的宿敌,在几次拒绝之后,方绍决定见一见曹操。
这日的清晨,方绍终于面对面的见到了这个传说般的人物,尽管眼下已是阶下之囚,但他的身上却仍流露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霸气。
“听说孟德公想见我。”面对着这个手下败将,方绍气定神闲的笑道。
曹操抬起头来,鹰一般的目光直射着方绍,上上下下的扫视了一般,眼神之中流露着几分惊讶,仿佛在说:怎么打败我的人,竟然是这样一个儒生似的家伙,这怎么可能?
“赤壁时,连环计可是你献给周瑜的?”曹操突然开口问道。
“没错,正是我。”
“陇西之战,奇袭潼关,也是你的计策?”
“呵呵,没错。”
“洛水河畔,计斩夏侯妙才,南阳之战,奇袭宛城,平阳之战,诱敌之计……这些,都是出自你手吗?”
曹操一口气列举了诸多让他遭受挫败的战例,似乎就是为了寻求一个答案。
方绍倒是一怔,自言自语道:“原来有这么多,你要不提起来,我倒还记不起来了。”
曹操现下终于确认,那个自赤壁之战起,就让自己从极盛走向衰败,乃至最终落得如此下场,那个“居功至伟”的人,正是眼前这儒生。
此刻,他心中既是无限的失望,也有深深的震撼。
许久之后,他有气无力的叹息道:“了不起,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
曹操连说了三个了不起,这已经算是对方绍实力的承认,也是对眼前这个宿敌最高的评价。
看到曹操那副落寞的样子,方绍忽生奇想,笑道:“曹孟德,其实你也不必这般落寞,之所以能让你落得如此下场,其实是因为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此一语,令曹操顿是一脸的茫然,以他的思维的局限性,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方绍那最后一句话是何意。
这么多年来,方绍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自己真实的身世,即使说了,也没有人会相信,这样一个绝世的秘密守在心底,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犹如一块大石头压堵在心头一样。
现在,方绍将这个秘密告诉了他最大的敌人之时,心中的积郁顿时烟销云散,说不出的痛快淋漓。
“哈哈——”
方绍大笑着转身离去,只将一脸茫然的曹操丢在了那里。
半晌之后,曹操脸上的茫然消烟,冷哼一声,自语道:“原以为他是个人物,没想到却以这等胡言疯语愚弄于我,看来也只是一个运气好的小人罢了。”
…………
徐州,下邳。
曹真目光呆滞的盯着案前雪片似的噩报,眉宇之中散露的是无奈、愤慨,还有绝望。
邺城大败,十万主力尽没,皇帝曹操亦被汉国生擒,东线汉军已入青州,所过之处,州县望风而降,中路黎阳失守,汉军兵锋直逼许都,西线司马懿斩河内太守,以一郡归降汉国,洛阳面临三面夹击,陷落只是迟早之事……
整个大魏帝国,在这个冬末之时,既是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陷入了崩溃的境地。
现在,唯有他曹真尚手握一万精兵,坐拥着徐州之地尚未遭受到威胁,但曹真明白,魏国大势已去,自己的灭亡也是迟早之事。
大厦将倾,独力何支?
难道,我最终的命运,注定只能为帝国殉葬吗?
不,我不甘心,可恨的汉国,我绝不能亡于尔等之手,我要报仇!
突然之间,愁眉尽展,曹真拍案愤然而起,神色间尽是冷肃之色,他环视着案前焦虑的等着他做决定的诸将,毅然道:“本将已决定,以徐州归顺吴国,借吴国之手为大魏复仇雪恨!”
第三卷 争雄 第四百二十六章 捡便宜
诸将没有听错,曹真的确说准备投降吴国。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三条路可选,要么坐等汉军来攻,最后战死,要么索性放弃抵抗,归降汉国,最后一条路自然就是投降吴国。
曹操的被擒,众将心中的精神支柱已没,没有多少人愿为帝国殉葬,等死这一条路,曹真这样的皇族之辈可以选,但在场的诸将只是个打工仔,老板没了,公司垮了,让他们跟着公司一块上西天的路他们当然不会选。
至于归降汉国,这么多年来,汉国一直是魏国最大的敌人,在场的诸将之中,大多数都参加过与汉军的作战,让他们归顺曾经的死敌,心理上这一关当然不容易过去。
而在场的诸将,又有不少都是青徐淮泗籍的将领,与吴国多多少少有些地缘上的联系,而且与吴国之间的战争,无非是寿春、合肥、下邳几次战役,双方所结的仇怨远不及与汉国深,所以,第三条路对于众将而言,其实未尝不是一条最佳的道路。
众将原本早有此意,只是碍于曹真,如今曹真既然率先提出降吴之计,众将当然是异口同声的表示赞成。
鉴于汉军的进攻神速,曹真当天便派了使者赶往江东去见吴主孙权。
此时的孙权,已经移驾至柴桑督战,邺城之战魏国全军覆没的消息,先于曹真的使者传到了柴桑,对于吴国君臣而言,无不感到震惊。
对于魏国的失败,吴国上下其实已经有心理准备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冒着与汉决裂的风险突袭荆州,为的就是重新制造一种三国平衡的局面,或者至少拖延魏国灭亡的时间,为吴国全取荆州乃至巴蜀,全据长江一线争取足够的时间。
但是,他们没料到的是方绍能想出“冰冻”魏军的奇计,一举击垮魏国的主力,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南渡黄河夺取中原腹地。
这般形势,对于吴国君臣而言,已不仅仅是震惊,甚至已是一种打击。
这意味着魏国已经垮台,汉军不旦要尽收北方之地,而且已经能够抽得出兵力增援荆州,而若不能赶在这之前攻下襄阳与江陵要害,那么奇袭荆州的收益将大打折扣。
“陛下,魏国灭亡近在眼前,到时候汉国念及我们入侵荆州之仇,必是加以兵戈,依臣之负,不若就此退兵,与汉国重修旧好为妙。”司徒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