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春-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叫进花厅的秦良玉眼神呆滞,看着眼前这一幕,简直不可置信,她家老爹那也是坐过监的贡生,也就是说是在国子监念过书的,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不得了的读书人,她家这一代又是三子一女,她是唯一的女儿,尤被老爹和全家宠爱,非但准许她不裹小脚练武,她老爹还时常给她讲述一些官场上的道理。

虽然限于一个贡生的眼界水准,秦老爹给秦良玉说的东西大多也不过如此,但是,秦良玉起码还是能分辨出蟒袍、斗牛袍、飞鱼袍这些高官服饰的。

眼前这个涕泪满脸跪在地上的太监,一身斗牛妆花过肩,很显然,那起码得是二十四监衙门掌印太监的位置,才能得皇帝如此亲信,赐下斗牛服,可这位皇帝亲信,居然就这么毫无廉耻地跪在国舅大都督跟前哭泣。

如此想来,这位国舅大都督的权势……她忍不住就打了一个寒噤,看着眼前身高也不过到她下巴处的俊美少年,似乎一下子就窜高起来,高到她必须抬头,甚至抬起头来都看不清楚。

这时候国舅爷缓缓就道:“老匡啊!你也甭在我跟前做戏,你这个人,我了解,俗话说,女人都是铁打的脸面纸糊的裤裆,你们太监呢,跟女人也都差不多,这跪拜磕响头的把戏就不要在我跟前耍了……”

国舅爷意思很简单,你以前在苏州就跟我玩过这一招,这一次自然毫无难度,裤子能脱一次就能脱第二次,你以为我看不出来?

匡咏梅犹自哭,“国舅爷,奴婢,奴婢真不是那样儿的人……”乖官轻咳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头,“怎么?你准备试一试我的剑?”

'哏儿'一声,匡咏梅顿时吓得把后面的话全部咽进了肚子里头,看着一手抚在腰间剑柄上,匡咏梅公公内心那个纠结啊!

“我就问你,我这徒弟,可做得广州前卫指挥使么?”乖官脸上露出了些杀气,一手握着剑柄,噌一声,就弹出半截寒光闪闪的剑身来,恶狠狠看着跪在地上的匡咏梅。

想起临行前几位阁老的话,'即便是三品,只要不是方面大员,都许了他就是',匡咏梅又咽了一口口水,哭丧着一张肥白的脸蛋就道:“国舅爷爷的弟子,自然做得指挥使。”

国朝绯袍高官,三品起跳,一般来讲,绝大多数官员,这一辈子都捅不破这三品的高官天花板,穿不得绯袍,但有时候,事情就是那么荒诞,秦良玉不过一个长腿高妹,年岁还没乖官大呢,一下子就成了国朝三品广州前卫指挥使。

乖官哼了一声,缓缓把剑推入鞘中,“如此,等我在广州过了年就去云南。”

第458章 事出有因

匡咏梅公公宣旨完毕,乖觉地走人,自去寻广州知府找地儿住,哪里肯在国舅爷这边找不痛快。至于乖官,当真是不痛快,这朝廷到底是怎么了?怎的如此不可救药,稍微做出点儿成绩,立马儿就一堆人饿狼一般地扑过来抢功绩摘桃子。

他却不想,他到大明朝才多久?即便五百年后邓伟人,搞改革十年,依然有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故此,大可不必如此生气。

“千代,你说,你说,我为大明做了这么许多事情,别人怎么就看不见呢?一个个把我当做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阻挠我做事,即便我做出些成绩来,一个个也要想方设法来摘桃子……”乖官瞪大眼睛,一肚皮的埋怨,却也只能说给誾千代姐姐听了。

“夫君,不值当生气的。”誾千代瞧着自己这个小丈夫如暴怒的豹子一般,忍不住心疼他,安慰他的时候,却也带着一丝丝满足,如今她可算是独霸乖官一人,也可以说是独宠后宫,筑前白梅眼角处不经意流露出的妇人风情,便可说明两人已经是有滋有味睡在一起了。

用大明这时候文艺点的说法叫做新婚燕尔,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恋奸情热,誾千代这时候才觉得做妇人的快乐,连鹿岛流剑法都没以前练的勤了,整日倒有一半的时间是在乖官身边的,想必她也知晓,也就这时候她能如此,日后可就不好说。

遗憾的是,明明天天有滋有味睡在一起,她的肚皮似乎还是一丁点儿变化都没有,这叫臣下们都有些担忧,要知道,在北京的那位三娘子赤兔哈屯,说不准就快要诞下殿下的长子了。

发泄了一会儿脾气,乖官瞧着一身大明贵妇人打扮的誾千代姐姐,下面是'仁义礼智信'五褶裙,上面是一件绣满了梅花的沉香色质孙服,头上髻鬟,用金丝线一扎一扎地绕着,整个打扮已经完全瞧不出扶桑公主的味道了,也只有从她腰间也佩带着的村正,才能猜测出这位不是正统大明贵妇人。

当下他就叹了一口气,唉!或许这就是《易经》中'变'的道理罢,千代姐姐不也是变得跟大明女子差不多了,难道我也要和光同尘?

誾千代被自家夫君这么一瞧,虽然也是每日肌肤摩挲坦诚相见的,这时候却也有些害羞,“妾身这件衣裳不好看么?”

“哪里学来的款式?”乖官随口问了一句。

“姨母大人说贵人当穿质孙,便给妾身做了好些,这一件妾身最是喜欢,就是似乎有些艳了……”筑前白梅说话有些忐忑,身上这件质孙绣着百朵梅花,下面五褶裙却是松柏样式的,姨母说这是百子千孙的好征兆,她觉得颜色搭配实在有些俗气,一直不曾穿着,可跟在乖官身边这么久,前些日子,她身上天葵又来了,分明便是又没怀上,心中有些嘀咕,这才把这身衣裳穿了起来。

“挺好的。”乖官随口回答,若是往日,他说不准要想,千代姐姐似乎被姨母教成了正经八百的大明人了,更说不准要故意去逗一逗她说'红配绿,赛狗屁,红配紫,一泡屎'这等美学欣赏的话,不过这会子的确是没那个心思。

听夫君说话,誾千代明知道这是敷衍,却也有些高兴,转身便去给乖官煮了一杯茶,然后又给了乖官几颗鹿岛神宫秘制的指肚儿大小的鱼肉饭团子,接过小小饭团子在手,乖官依稀有当初两人初识时候的感觉,有些感动,忍不住伸手捏了捏誾千代的手。

誾千代脸上一红,低声道:“夫君,还有人呢!”

乖官听她这么一说,顿时一愣,转身看去,这才发现,那长腿高妹正愣愣站在门口呢!

想了想,他便把秦良玉唤了进来,“你怎么还不下去休息?”

秦良玉呆呆站在国舅爷跟前,讷讷半晌,这才道:“我……我真能做指挥使?”

她不提还好,一提这话,乖官本来有些消下去的气,又泛上来了,瞧她木愣愣站在跟前,真是气不打一处儿来,自己把眼前这个长腿高妹的名字填上去,自然是羞辱朝廷衮衮诸公的,既然是羞辱,那肯定得坐到那个位置上头去,这笨丫头,怎么就这么笨呢?居然站这儿老半天,就问这句话。

他忍不住就大声呵斥道:“鸡栖凤巢,非同其类,出去。”

这正是他跟秦良玉见面时候说的第一句话。

长腿小娘子的眼泪一下子就滚落了下来。

她这一哭,作为女主人兼师母,誾千代就不得不站出来,就把她拉到一边安慰她道:“殿下既然收你为徒,自然是要坐到那个位置上的,你是殿下的第一个弟子,日后总要为殿下挣脸面的,却不能动辄哭泣,平白弱了殿下的威风……”

从誾千代姐姐的话来看,可以确定,这天底下或许有不吃饭的女人,却绝对没有不吃醋的女人,你瞧千代姐姐一口一个'你是殿下的弟子',却是死死就把秦家小娘子的身份给绑定了,要想改变,要想变成殿下的女人,这就不容易了。

乖官那是浪子班头,脂粉领袖,自然听得出誾千代姐姐话中隐藏的意思的,不过他又不是那种看见女人就想收入后宫的,跟秦良玉说实话也就接触了那么一点时间,虽然欣赏她长腿九头身的超级模特身材,却也不代表就得弄到自己房里头有滋有味搞一搞,也就不在意誾千代姐姐那点小手段了。

再则说,女人肯耍这点小手段,才是爱你的表现,若不爱你,自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他坐下吃了两口茶,缓缓平息腹中怒气,这时候外面奥真奈美匆匆进来,“殿下,外头有人求见,是方才殿下骂的那个穿斗牛的身后之人……”

乖官略一皱眉,便让人进来。

没一忽儿,一个小太监弯着腰踮着脚步进来,到了跟前三步处,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奴婢给国舅大都督磕头了。”

乖官先拿腔作势晾了晾他,半晌,才开口道:“你叫甚名字?在哪个衙门办差?来所为何事啊?”

“奴婢卢受,以前在东厂张督公手底下打杂,后来被德妃娘娘赏识,辗转托人,进了内书堂,如今奴婢在都知监办差事。”小太监毕恭毕敬,低着头就说了一番话来。

这番话很有水准,里头信息量颇大,乖官顿时眼睛一亮。

这个叫卢受的小太监的意思是说,他以前跟提督东厂掌印大太监张鲸混的,但混的不怎么地,后来机缘巧合,被乖官的姐姐赏识了,这'德妃'二字,证明他是早早投靠的老人儿,这也算一种资历,至于辗转托人,自然是说别人不知道他是德妃娘娘的人,太监进内书堂,等于进士入翰林院,有了储相的资格,日后有可能做大学士一般,可以为司礼监太监,也就是说前程颇远大,如今在匡咏梅公公手底下办事,可说是卧底了。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儿,乖官听他自承是德妃娘娘的人,自然就要给几分体面,便让他起身说话。

“内阁怕国舅爷反悔,要求设监军,奴婢自请了这个差事,日后还要请国舅爷多多点拨。”卢受起身后脸上全是笑,虽然笑容卑微,却没匡咏梅公公那般全是谄媚的感觉,倒是让人生出此人日后有出息的感觉。

按说,监军是大明的祖制,像是乖官出塞的时候,便有御马监太监吕远吕公公为监军的,不过这一次他南下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朝廷疏忽了还是怎么的,居然没提监军这一茬,乖官自然是闷声大发财,不过,这时候派监军,而且是一个年级不大的,这是什么意思?

卢受瞧着了国舅爷脸上的一丝疑惑,当下就道:“以前内阁就怕国舅爷不乱来,自然不肯派监军……”这话乖官顿时就懂了,自己老老实实不乱来,御史道之类的清流怎么弹劾自己?当下哼了一声,自己却是没想到这一点上头去,内阁这些阁老们,做事也太不地道了。

“如今国舅爷在广州府做了偌大的事情,内阁和司礼监一寻思,还是得派一个监军在国舅爷跟前,奴婢使了银子,又在万岁爷跟前恳求了,好不容易才谋了这个差事。”卢受继续笑着说道。

这是一个聪明人,乖官暗暗点头,当下就道:“可有贵妃娘娘手信啊?”

这是问他要信物了,也不能因为他说是德妃的人就是德妃的人,自然也要看个信物的,卢受坦然一笑,这才小心翼翼从靴子夹层中取出一封信来,恭敬地呈上,并且口中说道:“好叫国舅爷知晓,其实,娘娘已经升皇贵妃了。”

接过卢受递上来的信,乖官心中暗自哼了一声,心说这才差不多。

这证明内阁也是先跟乖官他姐姐做好了交易,这才来抢乖官手上的功劳的。

第459章 忠贞辅国,庆以龙章,进贤定爵,光耀荣昌

国舅爷最大的依仗不是银钱,也不是兵权,而是万历皇帝和其宠妃郑妃,作为郑妃的亲弟弟,万历是非常愿意把小舅子抬出来和群臣打擂台的。

甭看后世影视剧动不动'大明XX年,皇帝昏庸,太监掌权,民不聊生',这些其实就跟清宫剧里头的女人在皇宫里面背着四爷雍正找男人一样,纯属于扯蛋蛋。

中国传统政治,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地不能独裁。而近代的中国学者,偏要说中国的传统政治是专制是独裁。而这些坚决主张的人,同时却对中国传统政治,对中国历史上明白记载的制度与事迹,从不肯细心研究一番。他们也许又会说,不许任何一人专制,是最高明的专制。不许任何一人独裁,是最深刻的独裁。

总之,他们必要替中国传统政治装上‘专制’二字,正如必要为中国社会安上‘封建’二字一般,这只是近代中国人的偏见和固执,决不能说这是中国以往历史之真相。

你若只说中国传统政治只是君权专制,只是高压黑暗,你虽可欺骗现代不读书的中国人,但若使古人复起,他到底要喊冤枉。

所以万历信任郑国蕃是一回事,但这不代表他就处处依靠郑国舅,有时候反手坑一把,那也是正常的。

这就比如万历是孔府家酒,内阁是全国总经销商,万历觉得下面的分经销商全听内阁的,而且赚钱太多,势无忌惮,连对自己这个生产厂商都开始指手画脚了,他就有意换总经销商,或者抬起某强力分经销商跟总经销商别苗头……国舅爷这个跟生产厂商有亲戚关系的地方分经销商让万历很满意,跟他签订了长约。

但是,总经销商在跟强力分经销商和生产厂商打擂台许久后,突然发现这样唱对台戏不划算,而且容易让地方上别的分经销商起了野心,这时候总经销商干脆就生产厂家说,以前一瓶酒一百块,我们是赚的太多了,这么着,你派人到我们总商监督,利润我们再细谈……

那么,得到了总经销商一部分权力的生产厂商,反手坑那个跟自己签订了长约的地方分经销商一把,就很正常了,或许他很内疚,但是,利益当前,而总经销商虽然屡屡吃瘪,但势力明显依然比强力分经销商庞大……

这其中的权谋,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尽,总之乖官可以肯定的是,内阁一定给了皇帝很多好处。

乖官低头吃了一口茶,心思转了许多,放下茶盏来,似乎随意就问了一句,“小炉子,这些日子,北京可有什么新鲜事儿么?”

这卢受果然是一个眼眉通挑的,当即就道:“好叫国舅爷知晓,说起来,北京城的新鲜事儿,还真有两桩,一是孙大司寇办理扶桑公主案,把太后她老人家身边得用的独孤公公给斩了……”

乖官顿时眉头一扬,抬头就看着卢受,卢受倒是不卑不亢地和国舅爷对视了一眼,这才依礼节垂下目光。

这句话里头含义很重啊!

扶桑公主案就是当初太后挑唆顺天府丞把扶桑公主们扣押要笞刑,后来以野原、风间为首的二十四个扶桑武士在顺天府门口切腹,以命赔伤,这才让扶桑公主们得以脱身,之后发生一系列的事儿,但慈圣皇太后一直不肯交出在其中穿针引线的慈宁宫主事公公独孤行在。

大司寇说的就是刑部尚书孙丕扬了,这孙尚书把独孤老公公给斩了,其中意思,耐人寻味啊!

“本督似乎记得,这孙丕扬是大理寺卿罢?”乖官又问了一句。

“国舅爷果然博闻强记。”卢受先拍了乖官一记马屁,这才说道:“可不就是大理寺卿么,朝廷廷推,就成的大司寇了。”

这里头肯定就是有利益交换了,大理寺卿是三品,刑部尚书是二品,大理寺断的案子,要报刑部审批的。

那卢受继续说道:“还一件事情也跟孙大司寇有关,这孙大司寇家有丑妻,据说以前是专门做灶糖的,孙大司寇专门献了灶糖给万岁爷,万岁爷赐名琼锅糖。”

乖官一下就冷笑起来,这不就是说,孙丕扬投靠皇帝,抱紧了万历的大腿?

朝廷六部中,吏部权柄无疑是第一,朝廷廷推,主持人一般都是吏部尚书,户部有钱,礼部有名,这两部喜欢争一争老二的位置,兵部巍然不动,反正再争也没兵部的戏,至于刑部和工部,历来是垫底儿的。

但是,如今孙丕扬抱住了万历的大腿,加上工部尚书李幼滋,也就是说六部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听皇帝的了,虽然这两个部都是垫底货色,而户部尚书毕锵是三朝老臣,宦海几经浮沉,老油条一个,加之万历几次慷国舅爷之慨给户部拨了不少银子,想必毕姥爷多少也是颇倾向万历帝的。

何况孙丕扬经廷推为刑部尚书,这显然证明大九卿中许多人也是倾向于孙丕扬或者说倾向于万历的。

摸着没毛的下巴,乖官忍不住思索起来,卢受抬头看了一眼国舅爷,又微微转首看了看旁边珠帘后面的人影,略一犹豫,就道:“其实,奴婢南来之前,皇贵妃曾有意为王阁老家的小姐谋一个兼祧妻的地位,只是询问了礼部后,礼部说不合礼法,坚拒之。刑部却说,按大明律'其夫若兼祧两房各为娶妻,冀图生孙继嗣,是愚民罔知嫡庶之礼,与有妻更娶不同,止宜别先后而正名分,未便律以离异之条……'”

旁边珠帘忍不住就无风自动,至于乖官,却是坐直了身体来,看了看卢受,卢受却是立刻低头,“这些,都是皇贵妃让奴婢说的。”

卢受的话中意思是说,郑妃想拉拢内阁次辅王锡爵,给王锡爵家的小姐王蓉蓉一个名分,礼部死活不同意,认为宗法社会从来都是一夫一妻制,《春秋》早早就说了'诸侯无二嫡',而刑部则打了一个擦边球,搬出大明律说市井愚民往往不知道礼法,要兼祧两房各为娶妻,应该视情况而定,如果有先后,那么后娶的只能为妾……但里头有陷阱,是说在兼祧两房并且不知道礼法的情况下,可以娶平妻。

旁边珠帘后面的誾千代姐姐来大明也两年了,被乖官的姨母悉心教导,她能不懂里头的意思么?故此心里头焦急。

“皇贵妃为何突然如此拉拢王阁老?”乖官面无表情询问卢受。

卢受沉默了一下,这才道:“国舅爷出京后不久,吏科给事中姜应麟,礼科给事中王三余,吏部员外郎沈璟,刑部主事孙如法,御史孙维成、杨邵成、何卓、钟化民、王慎德等人上疏请立元嗣为东宫……”

元嗣指的是王恭妃给万历生的长子朱常洛,而大明的六科给事中位卑权重,可封还制敕,钞发章疏,稽察违误,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实在是清流中的清流,吏、礼两科又是重中之重,又纠集一帮御史,看起来似乎人少了一点,但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况六科给事中,即便是内阁阁老们,也不敢视之为星星之火,要颇重视的。

这么多人上疏要求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怪不得郑妃如此焦急拉拢王锡爵,更怪不得在不跟乖官商量的情况之下就把云贵川修路的功绩利益给分润了出去。

哼了两声,乖官一时间无话可说,半晌,才说道:“还有什么话要说的么?”

卢受闻言,噗通一声再次跪倒,“恭喜国舅爷爷,贺喜国舅爷爷,漠北钟金哈屯娘娘得李神医诊断,腹中多半是男儿,故此,皇贵妃娘娘早早请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