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末逐鹿-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宅院很大,朱漆大门以内,整个一个庞大的山林庄园。

    庄园方圆大小数十余里,分内宅和外宅,外宅道路皆用青石铺彻,每一进院落中风景各不相同,或楼榭亭阁、或池沼碧波、或奇花异草,整个庄园错落有致,湖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林,鱼跃荷塘。

    府邸曲径之幽致,设计之精奇,连司马雪都看直了眼。

    一道高高的墙垣,将内宅和外宅分隔开来,墙垣十分厚重,秦砖堆彻,每个拐角处皆有一个哨斗,哨斗中人影缓缓游走晃动。

    “一处大院子,为何用道大墙隔开。”司马雪也是头一次进入士族豪门府内,好奇询问?

    绿萝答道:“小道姑有所不知,墙两边是外宅和内宅,外宅是主人家的贱民与佃户居住,里面还有田地和各种作坊,大部分生活物品均能自产,关上府门也能自给自足。”

    “士族豪门比皇宫还要阔气。”司马雪道。

    “小道姑去过皇宫嘛?”,绿萝吃吃笑道:“相比江南别家士族豪门,主人家的宅院还算不最大的呢。”

    内宅有如世外桃源,处处奇花异草,绿松翠竹,各种美貌女子来往不断,个个如花似玉,只是在衣着各不相同,有女子着裙襦,有女子着短衣,其中一名女子身着银甲,英姿飒爽。

    “世传王内史封女儿为贞烈将军,果真有此事么。”司马雪询问?

    绿萝答道:“贞烈将军近日没有出门,待会说不准还能见到她呢。”

    绿萝将三人引到一处殿堂门前,殿堂高檐拱脊,厚实殿门紧紧关闭,殿前除了有女兵挎刀巡逻外,地面摆有十余双崭新布鞋,陈列得十分整齐。

    “门前布鞋有何用处?”

    “小道姑有所不知,这是主人家的规矩。”绿萝微笑答道:“来访的客人需换鞋进屋,客人走后,鞋子便被扔掉了,请三位在此稍侯,奴婢进去禀报。”

    绿萝进殿后,司马雪道:

    “一位小小前任吴郡内史,府中规矩与奢侈丝毫不逊皇宫,今日连本公主也跟着开了眼。”

    三人在殿外面等了约有一柱香的时间,原认为王廞身处服丧期间,有些繁琐礼节也是正常的,不想王廞态度极为傲慢,根本不接见三人。

    “主人说已看过王恭将军的书信,并写了一封回信,让高道长带回京口转交王大将军。”绿萝自殿内转出来,手持一封书信,说:“在府门处可领赏银。”

    高恩华道:“请绿萝姑娘替贫道谢过王内史。”

    三人在绿萝的护送下,又顺着来时路,一路护送到朱漆大门前,绿萝吩咐女兵取来几两碎银子,递与高恩华,然后说声一路辛苦,拱了拱手,转身返回朱漆大门中。

    “王廞一个吴郡前任内史,好大的官威,竟然比王国舅还讲派场,实在可恶!”司马雪看看紧闭的朱漆大门,声音饱含嘲讽。

    高恩华笑问:“要不咱仨重新上门拜见,这次报上长公主的大号如何?”

    “大叔又来取笑我,王廞这般倨傲之徒,我才不想和他见面呢。”

    “公主莫要动怒,越是小官吏,越要摆足派头,以提醒身边人,他们的身份尊贵,如今连贫道也慢慢明白,为何世人皆想巴结讨好士族豪门。”

    “公主师妹,一个普通士族之家的生活便如此奢侈气派。”王存忠又忍不住好奇的询问:“皇宫中的生活能辉煌豪华成什么模样?”

    “若真要对比的话。”司马雪想了想,说:“宫中除了巍峨气派的太极殿,地方比王府要大些,有些地方还稍逊王府,可王廞府中的生活绝对要比宫中奢侈太多。”

    绿萝送走高恩华三人后,王廞将王恭的亲笔信仔细看了几遍,确认无误,心情复杂,当晚令人紧闭府门,将府内亲信汇集起来,将王恭书信中的内容讲了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

    王廞府内三位部曲将领,一位由女儿王贞担任,另外二位部曲首领是王廞的二位待妾,分别叫金牡丹、银芙蓉,乃王廞花重金筛选而来,个个花容月貌,莺声燕语。

    “舅父要从京口起兵清君侧,令我在吴郡举兵策应,大家认为如何应对此事。”王廞发问?

    “恭喜大人啊,大人爷爷王太傅在世时,世从皆道‘王与马共天下’。”金牡丹挺支持,说:“舅父大人手握北府精兵,竖旗一呼,剪除司马太傅爷俩,为安帝立下大功,大人也可趁机名闻天下,名利双收。”

    银芙蓉性情精明练达,说:“起兵事大,若事成叫‘清君侧’,大人以后可成为晋室权臣,若事败则叫叛逆,族人受到诛杀,大人可要想明白。”

    王廞生于士族豪门,一生一帆风顺,只有一件事,心中一直不爽,自己不论书法词赋,家世名气皆被同族王右军父子所压制,同姓一个王字,世人只提王右军父子,无人提及王廞大名。

    “舅父的忙我要帮,一举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王廞认真说道:“舅父在京口起兵时,我便在吴郡召集人马策应,一举拿下建康,诛了司马太傅父子一对奸佞之臣,日后晋室岂不是又要‘王与马共天下’吗?”

    “大人,起兵非是儿戏,你可有详细的计划?”

    “尚无详细计划,不过舅父只要求凑足万名士兵壮个声势就成,又不是让我等真正上阵博杀。”

    银芙蓉道:“如果先前只是差人手,妾身倒有个想法,不知成与不成?”

    “芙蓉说来听听?”

    “舅父让大人召集万余人马在吴郡策应配合。”银芙蓉道:“只是如今天寒地冻,三吴旧地,无有流民可召,各大士族家的农户或部曲,更是万万动不得的。”

六十二节 北府军() 
江南多年规矩,只有在春暖花开,清明节前后时才有大量北方流民进入江南扛活赚银子,眼下王府便是肯付再多银子,也凑不出一万兵员。

    “确实如此。”王廞点点头,笑问:“芙蓉能大变活人?”

    “妾身变不出活人,确能找出一万名活人来。”

    “当真?”

    “大人忘了一件事,妾身是天师道吴郡冶头大祭酒,天师信徒在三吴旧地约有数万之多。”银芙蓉甜甜一笑,接着说:“只要本教师君允许,既可能轻松召集起一万人马。”

    “芙蓉,这事能办成吗?”王廞有些动心。

    “只要孙师君同意,大人肯把银钱使足,妾身在一旁协助,此事必成。”

    “这事可有些风险,孙师君真能同意嘛?”

    “大人有所不知,米教分甘苦两派,妾身属甘派,归执事长老孙大眼管,孙长老只认银子,只要银子够数,孙长老敢翻天。”银芙蓉笑了笑,又说:“何况这事只是充个人数,在吴郡摇旗呐喊,到时按人头领银子,这是好事。”

    “牡丹感觉这事能成么?”王廞扭头询问金牡丹。

    金牡丹嫣然一笑:“妾身对天师不甚熟悉,只晓得府内的部曲女兵,平时操练一番,博大人一笑尚可,若真想拉出去吓唬人,确是吓不住人。”

    “哈哈。”王廞想了想将府中女兵拉出去摇旗呐喊的模样,自己不禁先笑了起来。

    “大人。”,银芙蓉问道:“同不同意妾身说的意见?”

    王廞沉吟道:“舅父起兵日期日近,也只能向天师道借兵一用。”

    “好,妾身立刻联系执事长老。”

    “行,越快越好,若不行也好有个应变的时日。”

    孙大眼巴蜀人氏,曾在后汉国任郡县言事官,恒温灭后汉国时,孙大眼随流民进入晋境,加入天师道,因为人能说会道,一路升迁至执事长老,管理天师道甘派信徒。

    彭城近几日天降大雪,万里冰封,寒风凛冽。

    天师道大宅院中,火盆中炭火熊熊炽热,天师道师君孙泰与教中四大长老围火盆而坐。

    孙泰五短身材,唇间一字胡,头扣一顶高纱冠,手晃着银芙蓉传来的书信,开口问道:“吴郡祭酒银芙蓉传书的事儿,大家说个看法,那位长老先说?”

    “我先说。”传功长老为人心直口快,道:“本教自张天师创教后,至今数百年,处处以济世助人为本,从不涉及庙堂之争,如今晋室朝堂士族和皇族之间的争斗,本教不宜参入。”

    “传功长老说得对!”执法长老表示迎合支持。

    “执法长老和传功长老反对参入。”孙泰一扭头,看看孙恩,问:“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我想先说一说。”天师道掌财长老卢循忽然插了一句话。

    “说,卢长老有说直说。”孙恩是孙泰的侄子,卢循是孙恩的妹夫,一直在天师道中掌管钱财,在天师道中颇为势重,孙泰果然笑着点头应允。

    “师君与各位长老。”卢遁语气十分肯定:“在我看来,银芙蓉捎来的这封书信,对本教来说是一个绝大的好机会,百益而无一害。”

    孙泰目光一亮,询问:“卢长老详细解释一番,何为百益而无一害?”

    “本教和银子没仇,只领银子的事儿为啥不干?”卢循进一步说道:“这事很明白,就是出个人头,在吴郡喊两嗓子,向好了说,王氏胜了,本教相助有恩,向坏了说,王氏败了,这事有吴郡王廞顶着,与本教无任何关系。”

    “此事真不会牵扯本教么?”孙泰仍然有些担心。

    “能牵扯啥?”卢循直言不讳,说:“教众也是晋民,他们自己愿意跟着王氏干,与本教何干?本教信众遍布晋室,比如荆州瞎子哥也是本教祭酒,他是先帝宠臣,多半和王恭是一伙的,他若参入搅和,算不算和本教有关系?”

    “这个嘛、”孙泰一时没了主意,看了看孙恩,孙恩眉宇中一片凝重,显然正在想着什么,却没有立刻表明态度。

    “卢长老的话对,如今晋室无人不信天师道,如司马道子,四大士族中的王氏和庾氏,荆州刺史等人都信本教。”孙大眼接着说下去:“本教又不是独自扯旗造反,司马道子忙着和士族斗法,那有空管本教闲事。”

    “也有些道理,我炼制的丹药便是托人送给司马太傅呢。”孙泰见卢循和孙大眼愿意参入,便又问孙恩:“这事你怎么看?”

    “如今安帝登基,但皇权实由太傅司马道子把持,京口王恭要提北府军叩关清君侧,实际上属于相与将不和,以北府军的战力来看,此战王恭稳操胜算。”孙恩分析道:“从大势上看,本教大可卖个人情给王氏,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王恭绝对稳赢?”

    “那当然,北府军威震天下,当年以燕主慕容垂之能,都不敢逆其锋芒。”孙恩道:“司马道子那边有啥?唯有一座建康城可守,况且城中百官和士族多与司马道子离心离德。”

    “传功和执法长老可有话说?”孙泰仍有一丝担忧。

    传功长老和执法长老相互看了一眼,苦派在教中原本不如甘派人数多,声势众,眼下孙恩也表明想参入,两人不再反对,心中却打定主意,苦派教众可不参入此事。

    孙恩见传功和执法长老不反对,便说:“叔叔莫忧,本教派出这一万名健者,只暗助王廞成事,在吴郡摇摇旗助助威,绝不出吴郡冲杀,折损不了一名人手,何况赚来的银子,日后用来搞‘义合’也能多买些粮食。”

    “那咱小步稳走,稳赚银子到手再说。”孙泰拍板同意。

    数日后,雪后天霁,天气转暖。

    银芙蓉接到孙大眼的回复;天师道同意支持王廞起兵,但有两个条件,一是天师教众足不出吴郡,二是要事先付一半银两。

    “大人,大人,教中来信了。”银芙蓉急忙向王廞禀报:“但是提了两个要求。”

    “这两个要求,全部照准,原本咱也不会出吴郡半步。”王廞大喜,迅速写出一封书信,派人送往京口建威将军府。

    王恭打开信一看,纸上只有八个字;万事俱备,只差东风,心中登时明白王廞在吴郡已准备妥当,便派人召来参军何澹之,问:“刘牢之部尚须多少时日能到京口?”

    “刘牢之部已在北地集结,待冰雪稍化,便拔营南下。”何澹之应声道。

    “哦,那就再等等。”王恭捻须说道。

    十数日后,刘牢之率全族老少,集合北府军,大军挥师南下。

    北府军乃太傅谢安在世时,令侄子谢玄在京口召集南下庶族和流民人口建军,京口原称北府,便一直称为北府军,军中兵器、马匹、人员均是兵中之精,曾力抗前秦百万大军而取胜,威震天下。

    孝武帝后期,北府军由建威大将军王恭的管辖,镇守北疆边地,防范燕军胡人南袭,如今忽然挥军南迁,天下为之侧目。

    蓝天湛湛,一只飞鹰在空中自由翱翔,

    一处古道上,北府军大将刘牢之顶盔挂甲,骑着一头高大的黑色战马,威风凛凛屹立于一个山头上,看着下面的军队行进。

    北府军旌旗烈烈,战马嘶鸣沿着古道,如长龙般蜿蜓向京口方向而去,前进时步伐如一,撼得大地微微颤抖。

    “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驰来,刘牢之循声一看,刘敬宣与外甥何无忌驰马奔上山峰来,奔到刘牢之数丈远处,一齐勒住战马跳下来。

    刘敬宣道:“我与无忌已与王大将军会过面,大军再前行一日,便能赶到王大将军指定的营寨汇合,营寨中粮草备足,只待大军驻扎。”

    刘牢之道:“无忌去传本将之令,命大军加速前行。”

    “末将领命。”何无忌应了一声,干脆利索的跃上马背,一路飞驰而去。

    “此番应王大将军之令,北府军不守北疆,悉数南归,合乎朝廷礼法吗。”刘敬宣问道?

    “哈哈、”刘牢之大笑道:“合乎个鸟,为父替晋室朝廷看了半辈子门,前些年想着让手下兄弟们发点财,抢了点财物,便一直被贬在彭城隐居,若不是王恭一纸将令,还得在彭城蹲着晒太阳呢。”

    “王大将军此次‘清君侧’,实为谋反,会不会毁了父亲一生的威名?”

    “威名有个毛用,银子才重要。”刘牢之棱眼一瞪,喝道:“咱一直蹲在北疆守边,天冷油水少,这次兵发建康,一来让军中兄弟们沿途发财,二是在建康给你讨名士族豪门的俊俏女子做妾,以后咱也是士族豪门。”

    “父亲,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刘敬宣劝阻道:“北府军本是晋室兵甲,一直受晋室供奉,听王大将军之命清君侧还有个说头,若纵兵掳掠乡绅,那与胡人何异?”

    刘牢之大怒,大喝:“给老子滚蛋,滚的远远的,读了几天破书,竟然敢给老子上起课来,敢乱说话,老子打烂你的屁股。”

    “不用待父亲动手,儿子自已滚,滴溜溜的滚到不惹父亲烦心的地方去。”刘敬宣言出必行,骑上马,绝尘而去。

    “读书多了是傻子,什么贫学儒、富学玄全是骗人鬼话。”刘牢子望着刘敬宣的背影,恨恨的想:“这小子如果不识字,多半更能听老子的话。”

六十三节 王师兄() 
京口一处宅院中,几颗梨树枝丫横斜,绿意萌生,绽放着一片春的活力。

    “大叔,等这树上结出梨儿时。”司马雪手执一根短木棒,棒柄缠着布条,棒杆上削的滑滑溜溜的,目光扫了扫高恩华,问:“咱们能在那里?”

    高恩华道:“到那时,王将军一战功成,公主已搬回皇宫中居住。”

    “大叔竟时刻盼望我回宫?”

    “贫道与存忠一直四处游历,人在那家便在那,在建康还有个‘济世堂’能略略做个落脚处,如今日日风餐露宿,公主如何能受得这般苦?”

    司马雪心中忽生愧疚,自己一时率性而为,把高恩华原本安身立命的济世堂给搅黄了不说,还成了逃犯,如今天天陪着自己在江湖上博命,日后还不知结局如何。

    “公主。”高恩华见司马雪神色变幻,便问:“因何发愣?”

    “大叔,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司马雪回过神来,挥挥手中木棒,说:“先教我练习剑术,最少让我有一丝的自保能力。”

    “修士克敌制胜的因素很多,术法运用,灵力强弱,谋算策略等等,都要一一的学和练,”高恩华说:“眼下先练第一步,练习勇气与眼力,先练出遇敌一刀劈来时,不慌不闭眼。”

    “好。”司马雪挥挥手中短棒,问:“用这个木棒练习吗,它有什么妙处?”

    “木棒打在身上仅仅一痛,要是刀剑劈在身上。。。。。。”

    “明白了,怎么练?”

    “先由存忠陪练,一招一式的陪你折招。”高恩华笑道:“今日存忠先充当晋安郡山上的独眼匪首,你练习进攻他,练一会儿后换过来,由存忠进攻你,你练习格档。”

    王存忠站在司马雪对面,手中也执了根一模一样的短棒,满面淳厚之色。

    “王师兄,一会只许我打你,不许你还手。”司马雪嘻皮笑脸:“知道么?”

    “恩,知道。”王存忠点头应道:“只要师父同意,让公主师妹打两下,也没有关系的。”

    “存忠,公主道法浅薄。”高恩华没注意司马雪的神情,郑重的说:“试练中短棒打击到公主身体之际,一定要收收力道,免得打伤了她。”

    “放心吧。”王存忠应道:“不会伤着公主师妹半分的。”

    王存忠性情淳朴,修练太玄诀道法一直在空之境界后期转悠,也曾随高恩华到处游历,实战经验与司马雪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司马雪刚将太玄诀修至空之境界中期,却无丝毫实战经验。

    天气明媚,春意灿烂,一群燕雀在天空自由的掠过。

    “王师兄,你不可还手打我哦!”司马雪挥起短棒,笑嘻嘻说道。

    “恩,不打。”

    “嘻嘻,那我放心了。”司马雪短棒一挥“呼”一声,向王存忠当头抽去,王存忠脚下一纵,已避开司马雪的一击。

    “王师兄,停步!”

    “停步?”王存忠一愣,司马雪的短棒却没停步,直击而来,刚欲纵身躲避,慢了一下,“啪”一声,脑门上挨了一木棒子,好在司马雪手劲不大,顿时气血震荡,眼飞金星。

    “嘻嘻、王师兄小心!”司马雪笑的花枝乱颤,短棒一起,“呼”一声,又朝王存忠脑门打来,王存忠这次有了防备,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