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末逐鹿-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妾公见到三人后非常高兴,待见到一袋子阿睹物后更高兴,拍着胸口保证,一定精心照料好绿萝,然后将高恩华和司马雪送到古道边才离去。

    “道长大叔,咱何来接绿萝姐姐走,你不会哄骗她吧?”

    “此事急不得,请神容易送神难,留这么一个大姑娘在身边,可不是一件易办的事儿。”

    “修士不可以隐居山泽洞府吗,咱仨寻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不成么?”

    “宫中有精通术算之士,能依据公主的生辰八字,卜算出落脚外大约方位,近日的平静是借了北府军曲阿大捷的光,不久必会有人前来骚扰公主。”

    “这是什么邪术,难道咱俩日后只能天涯到处遁逃么。”司马雪问道?

    “应当是一种类同巫术的卜算之术,有公主详细的生辰八字,便可以卜算大约方位。”高恩华又勉励道:“道生万物,相生相克,贫道虽不懂如何破解卜算术,但知道只要不在一处呆久,术士是算不准方位的。”

    “大叔,日后咱俩何处安身,难道一直躲在京口嘛?”

    “道家说法随自然,佛家谈因果关系。”高恩华开启师尊清谈模式,开始和稀泥:“公主莫忧,只要顺其自然,日后自能改变这被追踪的因果关系。”

    “嘻嘻,大叔又用道家自然,佛家困果的言词来蒙我开心。”

    “江南太危险,咱换个地方和司马元显的爪牙斗斗怎么样?”两人说笑一阵,高恩华忽然一指北方,豪迈的说:“去燕境找胡帝夺剑!”

    “好好,夺剑、夺剑!。”司马雪登时蹦了起来,眼晴发亮,说:“听说胡人生吃人肉,是真的嘛?”

    “没亲眼见到的事儿,多半是以讹传讹,公主到了燕境可要少说话,免得被胡人抓了去。”

    “嗯,嗯。”司马雪笑道:“我一定乖乖听大叔的话,寸步不离大叔左右。”

    王母山、又名太行山或五行山,神州内有名的灵山,群山纵横千里,山峰高耸入云,壁立千仞,飞鸟难逾。

    青天湛湛,春日艳艳。

    王母山下,一条黄土古道上走来一男一女,两名道士,高恩华眼眸嘴角间、缱綣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在古道两边草木婆娑间昂首挺胸,一路前行。

    “大叔快来看看这是什么,你认得不?”司马雪明眸如水,喊了几声,抬头见高恩华一路走远,娇嗔道:“臭大叔、又不管我了,我生气了。”

    “大叔,你以前来过这里嘛?”

    “大叔,你猜阴阳殿中真会有人找我们捣乱吗?”

    “阴阳殿中人素来收人钱财,便替人出力,他们收了司马元显的银两,近日必定到京口偷袭。”高恩华笑了笑,说:“结果咱到燕境来了。”

    “哈哈,这算在唱空城计么?”司马雪说完,忽然想起空城计是孔明用来吓唬自己高祖父的,立刻换个话头,说:“大叔,咱是去夺燕都中山城外燕人皇帝手中持的那柄短剑么?”

    “当然是,曲阿大战中,孙恩手持轩辕剑,所向披靡,一挥之下,北府军手中坚硬的盾牌不堪一击。”高恩华道:“公主若持了燕人皇帝的剑,遇敌便多一分自保和胜算。”

    “好,好,大叔真好。”司马雪欢声雀跃,心中立刻想起从宫中盗出的太阿剑,司马元显屡屡派人追缉自已,多半与太阿剑有关:“要不要将太阿剑送给大叔呢?可自己身为晋室公主将祖传之物送给高恩华,是否属于不孝?还是等一等再说吧。”

    建康城中,西府内。

    一名待女带着一名术士打扮的男子在殿外站立,殿门帘一挑,有人在殿内喊道:“将军召你进殿。”

    术士皱皱眉,随待女进了殿,见一名待女正在给司马元显搽粉描眉,心中愕然却只能装成没看到,江南的士族豪门年轻男子多喜佩香囊,描眉搽粉,不意司马元显竟也喜此道。

    “长公主有动静了?”

    “长公主星相三日前已进入燕境,方向直奔中山城。”

    司马元显眉毛一挑,身边待女吓的连忙移开眉笔,取过一件斗蓬给司马元显披在肩上。

    “一定又是和妖道一起去的,能算出准确落脚点嘛?”

    术士应答道:“禀将军,下官修为有限,只能大约测算出方向,具体落脚点却是无能为力。”

    “派人催阴阳殿主命人快动手,若将公主与太阿剑带回,酬金加倍。”司马元显伸出苍白手指,抹了抹描过的眉毛,淡淡对术士道:“好好盯紧公主动向,好处少不了你的。”

    “诺。”术士和一名待女一起移步出了大殿。

    神州极西之地,蛮荒大漠中,有一座横断南北的巨大山脉,当地人皆称为神山。

    神山主峰两边一阴一阳,峰南草木茂盛,茂林树尖高达数十丈,直刺青天,鸟飞兽吼,欣欣向荣。

    峰北景色霍然一变,地面荒芜,寒风呼啸,鸟兽绝迹。

    在峰底下,有一处隐密山谷,刺骨的寒风中,谷底上依稀残留不少白雪,一条冰河横贯山谷中,冰河的两岸上青苔遍布,岸边有一个洞穴。

    一名面色枯槁的僧人正在闭目打坐,僧人眼睛深陷,皮肉松驰,寂灭如尸。

    一阵脚步声轻轻响起,僧人蓦地睁开眼,眼神幽绿暴戾,如孤狼般闪烁,向洞穴外看去。

    “索魂圣佛。”洞穴外有人轻声道:“殿主令,目标燕都中山城,你所需要的情况皆在布袋中。”洞外人好似十分忌惮索魂圣佛,放下一个布袋,轻声走远。

    索魂圣佛袍袖一展,将布袋卷了进来,匆匆扫了几眼布袋中的东西,讥笑道:“废物黄云子,血梅扇放你手中当芭蕉扇赶蚊子用嘛?”

    “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一阵阵古老的咒语声中,索魂佛将双手抚在脸上,轻轻移动,面上与头顶的胡须纷纷散落,光滑如剃,一遍过后,又用手细细找了几回。

    一个高鼻深目,皮光肉嫩的年轻胡僧出现在洞中,目光中竟有些羞怯之色:“俗世中人还是喜欢如今这皮囊吧,该死的目标跑中山城干啥,为什么不去建康城呢,好久没吃到建康城中的美味了。。。。。。”

    索魂佛拎起布袋一边喃喃自语,一边走出洞穴,漫不经心的随手一招。

    一个黑色莲花法器从虚无中一闪而出,将索魂佛托起,黑莲台光华闪耀,向燕境中山城而去。

    国无义战,内乱必有外贼至。

    晋室内乱,一直镇守北疆的北府军也引军南下,可晋境和后燕边境一片宁静。

    后燕不趁火打劫,并非忽然转性成了大善人,而是因为北魏国主拓拔珪率兵打过来了,双方在中山城一战,燕军大败,燕帝慕容宝如今已兵败退守龙城。

    燕、魏两国同是鲜卑族人,后燕先建的国,然后帮助魏国吞并草原上的小部落,两国皇族一直互为姻亲,燕主慕容宝是魏主拓拔珪的叔伯辈。

    魏国长成一只大老虎后,与燕国由亲密到相互猜疑,最后变成冲突。

    数年前,两国主力决战参合陂,太子慕容宝当时身为燕军主帅,谋而不断,指挥不当致使后燕军兵败,被北魏坑杀燕兵数万。

    翌年,燕主慕容垂率军北伐,大败魏国斩魏国第一猛将拓拔虔,拓拔珪率军北遁大漠,慕容垂引军归燕,途经参合陂时,念起参合陂中阵亡的数万燕军将士,一时触动情怀病故身亡,太子慕容宝继位称帝至今。

    慕容宝退守龙城后,外患未平,内乱又起。

    族中先后数位皇族叛乱,先是慕容宝之子清河王慕容会背叛,现有慕容宝之弟赵王慕容鳞背叛,在经过两番浴血冲杀后,无数的慕容氏族人脑袋咔嚓、咔嚓、落地,叛变才慢慢平复下来。

    两次族亲的背叛,使慕容宝情绪低落。此时正在龙城无为宫中,与宠妃慕容雪吋相对而立,凝视着面前案上一盆茉莉花。

    茉莉花枝叶茂盛,花相奇异,一般茉莉花是白色单瓣,而面前茉莉花则是双瓣紫色,花片之中紫色中点缀着些许白色,在室内阳光映辉下,神秘华贵,浓郁四溢。

八十四节 慕容氏() 
一股风轻轻掠过,室中烟尘袅袅,慕容宝躬身给案几上的茉莉花根部松了松土。

    “陛下。”慕容雪吋闻了闻茉莉的香味,轻声问“又思念成昭皇太后了吗?”

    “此花乃母后亲手所植,父皇生前珍惜异常,不论身处何地,一直将此花带在身边,言此花轻盈淡雅,乃母后魂魄所化。”慕容宝叹息道:“如今母后与父皇先后辞世,花尚在,燕国却举步维艰,令朕情何以堪。”

    “汉高祖有白登之危,韩信出有胯下之唇,一时胜负,不足言明什么。”慕容雪吋劝慰道:“日后陛下只要不轻信小人,燕国上下君臣一心,必能中兴。”

    “朕屡屡轻信小人,先是参合陂轻信原登飞,后有中山轻信赵王,姨娘段太后曾评朕,遇事谋而不决,非乱世之君,如今看来,字字应言。”

    “赵王与陛下乃亲生兄弟,却屡屡坑骗陛下,堪称坑兄状元,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南狗原登飞可有消息。”慕容宝问道?

    “中山城一战中,此狗趁乱遁逃,以后便没了消息,不知是否死于乱军中。”慕容雪吋顿了顿,说:“老祖在参合陂一战中被王蛮子流云袖偷袭,至今需借助不咸山玄冰寒渊的上古寒气疗伤,无法施展异术卜算其生死。”

    “此狗天生獠性,见利忘义,只怪朕一时心软,没将他一刀砍了。”

    “陛下何必和一条狗生气?”

    “爱妃说不生气,朕便不生气了。”慕容宝笑了笑,说:“若找到他,一定将他千刀万剐。”

    慕容雪吋道:“只要原狗不死,臣妾必杀之。”

    高恩华与司马雪经王母山,一路上悠悠奔中山而来,这一日、两人站在中山城外,仰望中山城。

    中山城墙也是筑土而建,没有建康城高大,墙上处处伤痕累累,半面焦黑、半面暗红、显是火烧和污血所致,护城河中一片狼藉,左一堆,右一团的土包与石块,多半是战后没来得及清理。

    “道长大叔,燕都竟然败落如此,我去看看。”司马雪在春光中跑来跑去,四下查看。

    一只腐烂的断臂从污泥中顽强伸出来,腥臭呛鼻,诉说着对生命的不甘,司马雪骇得大惊,拧身一跳,刚一落脚,土中“啪”的冒出一股污秽水泡,泡沫上爬满蠕动的虫子。

    “啊。”司马雪惊叫一声,一个跟斗,纵到高恩华身边,再也不敢乱走。

    “燕都已然被北魏占了,看那儿。”高恩华指了指中山城头,一面旌旗在风中飞舞,上面用汉隶书绣了一个大大的“魏”字。

    “道长大叔,快走吧,这里臭死了。”司马雪掩着鼻子道:

    高恩华笑道:“既来之,则安之。进城打听一下燕主慕容宝的去向吧。”

    城门口,有两队魏军负责把守城门,检查进出行人。

    魏军队长见高恩华与司马雪一身道装,并说汉话,高兴的说:“两位道长,城中正在招纳懂汉语、会写字的汉人,有空去看看,谋个差事还俗吧。”

    两人过了城门,司马雪笑道:“道长大叔,这些伧胡学不学‘论语’‘孝经’‘女戒’这些我最会背,道长大叔也会背‘道德经’‘解文说字’,咱们去北魏应聘个官儿做,司马元显派来的爪牙多半不敢来魏境多事。”

    “贫道听说,胡人将领均不识字,每次聚兵时,将军们均要背一大包羊屎粒,才能知道自已有多少兵。”

    “大叔又来逗我开心。”司马雪顿时笑得打跌,嘻笑道:“要是下一场雨,羊屎粒都泡烂了,胡将们如何数清自家有多少人马?”

    “他们多半有异法能捂住羊屎粒,公主读书多,会韩信点兵术嘛?”

    “听说韩信点兵,前面三人一排,中间五人一排,后面七人一排,从韩信面前一过,他便能算出士兵人数,百不失一。”司马雪笑道:“但这是算术,却不是法术。”

    两人说说笑笑,身在异国城中,对于司马雪来说,处处都是景儿,一路上不停的东张西望。

    一队兵士持器沿街巡逻,听司马雪一口江南口音,均是十分新奇,无人故意刁难,略略盘问两句,便放行而过。

    “以前在宫中时,曾只听宫女传说,胡人到处掳掠汉民,做奴做婢,还有人说胡人爱吃人肉。”司马雪顿时大感兴趣,叫嚷道:“如今看来全是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魏帝治军甚严。”高恩华想了想,忽然道:“巧了,贫道刚数了一下,前朝曹氏建魏朝,二十年前,汉人中出了一个叫冉闵的人,也建立魏国。”

    “宫中大儒曾夸冉闵,说冉闵自立魏国,发出杀胡令,前后斩杀胡人二十余万,廉台决战中,率一万步军大战燕军十四万众,冉闵骑朱龙,持矛戟,斩燕军三百余人,马倒被俘,死前仍呼:“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

    高恩华道:“冉闵乃汉民的大英雄,千百年后,汉人也许都忘了他的名字,冉闵遇难时,贫道只是一名幼童,若放在眼下,拼了性命,也要救他出来。”

    “大叔不是常说,道生万物,法随自然,人之生死,乃属天道。”司马雪模仿高恩华以前的口气,摇头晃脑的说:“如今不是这样嘛?”

    高恩华见司马雪明眸如烟,尽是狡黠之色,心中不禁一动,忆起第一次在“济世堂”前,初次上门求学的薜姓少年,心中一片温暖,笑道:

    “公主自负聪慧,那你说说,冉闵建国号‘魏’,前朝曹操建国号‘魏’如今又冒出一个‘魏’国,三者之间有何联系?公主若能说得出来,贫道便服了你。”

    司马雪少女心性,登时便被带走了心神,明眸转动,一路上猜了多少个原由,均不得要领,前方出现一间客栈,招牌上写了一个迎宾字号。

    “今天在此投宿,寻些食物填饱肚子。”高恩华笑道:“饭后公主接着猜魏国的来历。”

    司马雪喜道:“我肚子早饿了,进客栈找掌柜问问,为什么全叫‘魏’国,难不成他们事先商量好的不成。”

    中山城不远处,有一座无名土山,土山山头光溜溜的,一片乱石,寸草不生。

    蔚蓝的天空中,突然飘来一团黑影,一个黑色莲台由远而近,光华缭绕,慢慢飘落下来,一名高鼻深目的僧人一跃而下。

    僧人眼窝深陷、目光幽幽,抬头俯视四周空旷的平原,脚下的土山,伸鼻嗅嗅空气中的味道。喃喃自语道:“不错,不错,比谷中洞穴中气味强多了,如果能有美酒,鲜人肉那就更妙了。。。。。。”

    天空蔚蓝,土山孤寂。

    僧人从自布袋中,摸出一根檀香,伸手在香头一捻,香顿时无火自燃,山风中檀香明灭,香味四下弥漫于风中。

    两柱香后,一道赤色光芒划过蔚蓝天际,自中山城方向急促而来,飞到无名土山附近,驱剑降落山头,走下一位相貌普通的灰衣老年人。

    “属下见过索魂圣使,召在下来,有何差遣?”

    “阿弥陀佛。”索魂圣佛合什道:“目标进入中山城,找到后,焚香通知小僧。”

    灰衣老年人道:“禀报圣使,属下前日已得到殿中传来的目标画像,正在四下寻找。”

    “阿弥陀佛、去找人吧,小僧等你消息。”索命圣佛合什目送灰衣老年人远去,又喃喃自语道:“这老家伙不罗嗦,本尊饿了,应当去近处找点好吃的。。。。。。”

    中山城,客栈中,住宿的客商不多,客栈掌柜姓赵,身穿灰色麻衣,懂汉语,稍识汉字,见高恩华与司马雪前来投店,一脸笑容,选了两间最好客房供二人居住。

    司马雪四下一看,见客栈房间简陋窄小,房中胡床只是用些木板搭成,上面铺以杂草和棉布,不论门窗或是墙壁,均是多年未曾粉刷的模样,不禁笑道“中山城是燕国都城,城中这般凋敞破旧,竟不及建康万一,我原来一直认为燕都或许比建康好。”

    “燕国鲜卑族慕容氏乃蛮夷之辈,建国不过十数年,乍得天下,喜好炫耀武力,靠四下掳掠为生。”高恩华笑道:“古人曾云,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天天四处打仗的国家,蔫能不穷?”

    两人饭后,高恩华在房中看书,司马雪心中挂念着三个魏国的问题,便出房和客栈赵掌柜攀谈。

    “小道高雪见过赵掌柜。”

    赵掌柜在中山开客栈多年,熟睹南来北往的客人,见司马雪身材纤秀,眸笼寒烟,未语先笑,心中便有了几分喜欢,连忙应道:“小道长有何使唤?”

    “赵掌柜,我想知道。”司马雪嘻嘻笑道:“为何中山城中的魏军对汉人这般客气,魏军为何称‘魏国’?”

    赵掌柜道:“小道长可问对人了,我和魏国客商曾问过此事,据说北魏国主拓跋珪崇信汉学,使用儒术冶国,因魏字曾是中原大国字号,因此拓跋珪便称魏国。”

    “拓跋珪为什么崇信汉学,说他崇信汉学有什么依据么。”司马雪追问道?

    “魏主拓跋珪在攻陷中山城后,便建立汉制,推行汉学,有一名叫公孙表的学士推荐《韩非子》一书给他,他便依此冶国。”赵掌柜低声道:

    “据说魏王狠着呢,魏军中有一名叫李栗的将军,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拓跋珪封为左将军,结果这李栗因为当众吐痰,拓跋珪说他不守汉制礼仪,将他砍了脑袋。”

    “当众吐痰也能被砍脑袋,拓跋珪好可怕。”司马雪吐吐舌头,向赵掌柜告辞,又跑到高恩华房中,道:“道长大叔,我知道了。。。。。。。”

八十五节 胡茄曲() 
高恩华听司马雪讲述完后,道:“想不到魏主拓跋珪有此雄心大志,竟然以《韩非子》之冶国,日后恐为晋室大敌。”

    “拓跋珪崇信汉学,用《韩非子》冶国,与我们晋室有何关系。”司马雪问道?

    高恩华道:“历观当世所有胡人朝国,从前秦符坚,到燕主慕容垂,后秦姚氏莫不仰慕汉土中原,稍有机会,都会梦想一统神州,他们每做一次梦,都会有上千上万人死亡。”

    “原来晋境是块大肥肉,胡人都想扑上咬一口。”司马雪眸中充满思念,道:“以前父皇在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