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官人发的书,你还敢看了打瞌睡,无怪乎就只能当个小兵!”大柱恨铁不成钢:“书里说了,为何将闯贼、献贼等称为流贼而不是义军,或者说,古往今来流贼与义军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义军所为是为了建立公正合理的秩序,而流贼所为则纯粹就是破坏一切秩序。义军的这种本质,决定他们对百姓是关心爱护,而不是裹挟逼迫;流贼的本质,则决定了他们无论打出什么‘替天行道’还是‘劫富济贫’的口号,都不能组成普通的纪律部队……”

《论流贼》乃是俞国振面对襄系统内部发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同襄百姓和虎卫当中某些同情流寇、认为是官逼民反的思潮划清界限。在宋献策来到襄后不久,俞国振便撰写此文,而且重要的是,这篇文章是用此时的白话所写,这就使得那些通过夜校学会识字的普通民众,也能懂文章中的意思。

宋献策并不知道,正是他的到来促使俞国振写这篇文章,反而在看过这篇文章之后,他大加感叹,觉得困扰自己多年的一个问题迎刃而解。而且他还从这篇文章之中,看出俞国振某种未曾明说的意思:如今大明被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所统治,流寇只知道破坏这种秩序,用无序来代替有序,而唯有襄,是在试图建立一个符合华夏长远发展的秩序。

这便是所谓“受命于天”,这便是所谓“奉天承运”!

“小官人当真这样说了?”那虎卫咂舌道:“料敌于千里之外……那本书回去之后,我要好生看看了。”

“磨磨蹭蹭,先回去做准备吧,如今还只是第一环,我看这伙流寇当中,还是有极狡猾之人,要想真让他们彻底上当,还得再努几把力气!”

他们离开不久,流寇便冲入了营寨之中,在营寨里倒是发现了大量建造营寨的物资,可流寇们渴望的金银宝货却根本没有什么。

当然,也没有白文选担心的埋伏。

不等他们停下享受这座半成品的营寨,便有斥侯传来消息,各路分道掳掠的官兵会合在一处,遇到了败下去的同伴,得知营寨被夺后,官兵大乱,相互争执不休,甚至险些内讧,打翻了几辆大车,滚出来的全是一个个玻璃瓶,除了曾经见过的狄公酒外,还有别的据说会安的物产!

这消息顿时让罗汝等人部下兴奋起来:有利可图!

第七卷四零七、忽忽烽火连湘汉(五)

“连抢了六车东西了,但金银宝货还是不见”

流寇纷纷叫骂,他们连着赶走了几伙官兵,抢了六车东西,但官兵每见逃不过,便扔下一车物资,而流寇便停步不追,争夺起车上的物资,虽然车上不过是些酒啊、香皂啊或者女人用的小圆镜之类的东西,再就是些布匹绸缎之类,不值大钱,可却也足以吊起这些流寇的胃口了“逃得倒快”白文选身边一个贼将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他们相当不喜,由于白文选的约束,他们即使冲在最前夺下了大车,白文选也不准他们去触碰,只怕其中有火药结果便是他们夺了两辆大车,却被别的人将战利品抢了走白文选此时也已经怀疑,自己是不是谨慎过头了这伙官兵对于决战,似乎没有丝毫准备,相反,他们的逃命完全是不遗余力,看模样,他们是准备逃到公安城去而据白文选所知,在从此往公安的途中,虽然有些树林,却没有大山,根本不存在好的伏击之所就在他琢磨着当如何处置的时候,突然间前方一阵骚动,紧接着,一队快马向前直冲而去“是曹操部,曹操亲自上来了”有人惊呼道却是罗汝才接到部将传回的军报,亲自上前帅军前进他身份不同,因此没有将白文选放在眼中,径直领着三千骑突前虽然这六车不是什么太好的东西,可放在罗汝才眼中仍然是珍宝那玻璃器皿可是张献忠花了大气力,令汪兆麟从南直隶买来的那些布匹绸缎,可以用来给部下制衣裳而那些狄公酒、各类果脯,也是此时难得的奢侈品对于每日里抢到啥吃啥的流寇来说,那都是珍馐美味罗汝才的狡猾,或许比张献忠、李自成逊色一些,却绝对在高迎祥之上,故此高迎祥死了,他却还活得好好的而且如今张献忠在流寇中实力排名第一,他就绝对是第二但他的贪婪,则胜过张李诸人在确认官兵确实是在一路逃奔之后,他便亲自上来这队骑兵一突出去,其余诸贼顿时哗然流寇中以高迎祥部骑兵最多,张献忠等也不少但在连续被俞国振打败之后,他们马匹骑兵的补充也很艰难,现在不少人骑的是驴、骡子甚至牛,像罗汝才手中有几千骑兵,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张献忠自己手中的骑兵也不过是五千人,他拨给白文选的,只有五百至于其余诸贼,骑兵就是不足这也是他们为何狂追了近十里却一直没有抓着明军的原因但现在罗汝才精锐尽出,分明是去抢胜利果实了众人如何不暴怒甚至有人便破口大骂,也有些贼带着几十骑百余骑的便个个向前冲去转眼间,数万人的部队,就分成了两部,一部是骑马的大约有三千骑,另一部则是步卒数万这数万人只能远远地吃着灰,一个个叫骂不休,白文选却沉着脸,召呼着诸军继续前进他心中的不安,这个时候达到了顶点“白将军,还急着做什么,让曹操去抢去,好东西都被他夺走了,咱们早去晚去都是一回事,从未曾听过曹操抢到手的会漏出一星半点来……”

旁边一将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白文选几乎忍不住要拔刀去砍他,实在听不下去了便厉声道:“前方必有埋伏,曹操此去……”

“曹操中了埋伏与我等何干,他抢了东西也不见分润”那贼将撇了撇嘴,然后压低声音:“八大王只怕也巴不得曹操兵少些?”

此语一出,白文选心中一动,从张献忠的角度来看,他现在与罗汝才、贺一龙、马守应等的关系,确实有些微妙他实力虽然最强,诸酋也以他马首是瞻,但他却指挥不动这些寇酋,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各部之间的小磨擦是不断,时不时便会有火拼这其中,罗汝才是最难对付的,若是他真吃了败仗而实力大损,甚至他死在埋伏之中,那么他的数万人马,自然而然就该归八大王所有这事做得好的话,他白文选便能独领一军了这念头在白文选脑子里转了转,然后便被他抛开孙可望当初便是打着这样的主意,结果轻军冒进,被俞国振击杀,这前车之鉴,无论如何他都忘不掉“前进,加紧”他厉声下令道可是他再怎么催促,其余流寇眼见冲上去未必会有什么好处,一个个无精打采,再加上此前为了争夺财物跑得快,如今是没有气力又走了才不足半里,便有人扔了刀枪坐下歇息,嚷嚷着要埋锅造饭,而且不止一个任白文选如何喝斥,他们就是起不来,他就算用鞭子去抽打,抽起这个,那边又坐下两个当白文选为此一筹莫展之时,消息也经斥侯传到了高大柱眼中,得知流寇步卒果然如蜗牛爬一般,顿时喜道:“果然如此”

“大柱哥就是厉害”旁边那虎卫挑起拇指赞道“不是我厉害,我说了,小官人都在《流寇论》中分析过了,流寇无纪,又无长远打算,易为眼前小利所动,彼此不过是苟合于一处的乌合之众,相互间并无同生共死的情谊……”高大柱对俞国振的崇敬可以说是近乎盲目,俞国振文章中的话语,他甚至能一字不错地背出来,故此说得那虎卫一愣一愣的见他这模样,高大柱意犹未尽地住嘴,然后叹了口气:“多瞧些小官人的文章,便是不在虎卫里做了,对你以后也有好处”

那虎卫嘿嘿笑道:“我知道,但我天生便不爱看书,便是小官人教的,也只是爱听人讲,自己一瞧就打瞌睡……”

高大柱挥起鞭子就抽了下来:“看小官人的书你也敢打瞌睡”

这一鞭抽得狠,在那虎卫身上直接就抽出了一道血痕,那虎卫愣了愣,一直以来,高大柱虽然严厉,却绝少有不违犯军纪而体罚之举,也能和人开开玩笑,却不曾想他只是说了句看俞国振的文章打瞌睡便挨了鞭子高大柱哼了一声,不再理他,径直上前去那虎卫犹自愣愣的,旁边另一虎卫拍了拍他的肩:“大柱哥是最恨有人不把小官人放在眼中的,你啊你,想来这些日子见他性子宽厚便有些得意了,什么玩笑都敢开”

挨打的虎卫有些委曲:“便是小官人定的虎卫条律里,也只有官兵一体只有职分区别并无人身高低,我只是说了一句,他为何便打人?”

“你小子,小官人这句对你有用的话就记着了,可为何看着小官人的书就打瞌睡?”那劝的虎卫摇了摇头:“还有,你这脾气……莫要学霍彦,他如今可是在杭城去修路了”

挨打的虎卫缩了一下脖子,显然,霍彦的下场,让他心有余悸有关霍彦的处理决定,是公开向全体襄虎卫发布的在人事问题上,俞国振尽可能做到公开,他不觉得在自己真成就大业之后,便可以一纸命令让所有制度公开,唯有在建立基业之初,便着手往这个方向努力,花上十年二十年时间,才能养成公开的习惯罗汝才全军突进,又是抢了一车丝绸,然后便看到前方官兵列阵而立,人数倒是不多他见官兵周围是一圈大车,不由得大喜:这足有十余辆,哪怕上面装的都是狄公酒之类的货物,全抢来也是一大笔财富不过他既以曹操自居,当然也有着曹操的多疑,又观察了一番后喜道:“不是埋伏,那车里并无火药”

“大王何出此语?”身边一贼问道。

“若是有火药,岂敢放在阵前充当阻拦之物,只要我们一杆鸟铳或者一枝火箭射中,他们不就全完蛋了?”罗汝才笑道:“儿郎们,冲啊”

他呼喝一声,手下的骑兵顿时从两翼开始包抄楚地也是水网密布河道纵横,骑兵这一展开,便觉不对,因为他们两边都是水,在东边为长江,烟波浩渺自不待言,在西边则是一条与长江并行的湖,水面虽然不阔,但也有数十步,而且根本不知水深如何在这中间,则是不足百步的道路流寇并不知道,当长江涨水之时,这并行之湖往往与江水连通,如今是秋天枯水之时,所以才会露出中间的道路来官兵一路上丢弃大车,便是要将他们从官道引到此路上来罗汝才意识到不对,他也果决,顿时下令:“回头”

但他的部队夹于江水与湖水之间,才待回头之时,在他们身后,突然发出呐喊之声只见江岸的芦苇之中,纷纷钻出一群又一群的官兵,他们上岸之后将一圈圈的线推了出来,然后迅后退,在罗汝才后路上放下长达二十余步的铁线圈这样密集的铁线圈,即使罗汝才他们凭借骑兵的优势要冲阵,也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这个时候,铁线圈之后的明军,又开始布下枪阵罗汝才情知中计,心念一转,便想着要去冲车阵,与此同时,高大柱举起手,下令道:“射”

连片的火枪声,夹杂着弓弦的嗡嗡声响了起来湖广军并不是虎卫,甚至也不是俞国振大力支援的登莱军,因此他们的虎卫乙型火枪数量并不多,也就是五百多枝,全部集中在高大柱的部下手中多的官兵使用的还是明军的鸟枪,还有用弓箭者。

第七卷四零八、忽忽烽火连湘汉(六)

罗汝惊骇欲绝。

他知道现在自己面临着巨大的麻烦了,对方果然布有陷阱!

让他骇然的,是这里的地势环境,原本是极不适合布陷阱的,可是官兵只是用十余辆大车加上一堆铁丝圈,便布成了一个杀局!

那铁丝圈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若是军纪严明的部队,还可以不顾牺牲,以人力将之扯开,可是对于流寇来说,要他们做到这一点就太困难了。

发觉被伏击之后,流寇便乱成一团,罗汝能约束的,也不过是身边数十骑罢了。而火枪齐发中,流寇们惊恐地发觉,自己身边的同伴一排排倒下,转眼间便是百余人不能再起。

冷兵器时代军队,能伤亡百分之五而不动摇的部队,已经是极合格的了,只有精锐的、纪律为严明的部队,能在伤亡重大的情形下继续保持战斗力。故此,流寇在发觉了自己的同伴大量伤亡之后,顿时开始四散。虽然来去的路都被堵上了,但水边浅滩还可以趟过,顺着这浅滩,总是条出路!

“所有的流寇,都习惯于投降或者逃跑,从来没有坚定的反抗意愿。所以,在战斗中遇到困难时,他们很容易动摇,如果官府开出的条件合适,他们甚至愿意将刀对准过去的伙伴,为的就是搏一个‘招安’,《荡寇志》中的宋江,便是流寇的代表,虽然他们以梁山泊为基地,实际上却并没有任何关于秩序的建设,既不曾发展民生,又不曾关心生产。所以,当有人伸出招安的旗帜时,他就迫不及待地投降了……”

这一连串的文字在高大柱心头闪过,这些文字仍然是俞国振《流寇论》中的分析,而将之与眼前的罗汝等一对应,便觉得,俞国振所言,当真是真知灼见!

“幸而苍天有眼,为我华夏生出小官人这般人物!”高大柱心中的敬仰,当真是无以复加,从俞国振将他一家自死亡线中救出起,他便极是尊重俞国振,但那种尊重是因为救命之恩,此后则慢慢因为俞国振的能而生出敬仰,直到现在,发觉俞国振一言一语中都含有深意,便是崇拜至极了。

那些马一踏入浅滩,顿时嘶叫起来,不一会儿,一匹匹都倒入水中。看似较为安全的水下淤泥之中,早就埋有铁钉蒺篱,水半浅不深的根本看不清,故此避无可避,那些流寇纷纷只有下马,弃马泅水逃生。

深秋的长江之水,倒不是很凉,但岸上的火枪却要人命,罗汝眼见着自己身边一团团都是血圈,他身边忠心耿耿的护卫也被击杀得差不多了,顿时明白,今日只怕是脱不了身了。

“愿降,愿降!”他大声呼道。

“愿降,饶命,愿降,饶命!”

周围哭嚎声一片,虽然流寇也用火铳弓箭进行反击,也射伤射死了百十名官兵,但相对于他们自己的伤亡来说,对官兵的这点杀伤根本不值一提。

“果然,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投降……”

高大柱轻蔑地扫视了众贼一眼,然后下令道:“接受投降,喊话,不降者杀!”

战斗就如疾风骤雨一般,当白文选抵达战场时,除了尸体之外,就是一滩滩的血迹,战场被打扫得极干净,甚至连死去或者重伤的马都没有剩余。

“这是……”

白文选大惊失色,战败并不令他意外,令他意外的是几乎没有一人逃脱,他观察周围地形,实在想不出,在这种地形之下,官兵如何伏击全歼罗汝带领的几千骑兵!

就在他犹豫间,突然四周一片声起,无数火把、旗帜迎风展开,远远望去,似乎有千军万马从各处河汊、水渠中过来。白文选抬头望去,便看到一面巨大的旗帜,上书“大明南海伯俞”六个字!

俞国振!

白文选立刻明白,自己遇到的是什么对手,无论乎一声不响就将罗汝几千兵马吞了下来,原来是俞国振!

当初只凭几百骑,便让孙可望折戟、张献忠败北,只凭一千余骑,就将高迎祥生擒的俞国振!

流寇中识字的虽然不多,但只要识字者,无人不知这六个字的意思。

流寇中的核心是惯寇,而惯寇同时也是在南直隶被俞国振打怕了的,寇便是没挨过打,却也经常听同伴说起“俞幼虎”,见着这旗帜,又见了周围那声势,众贼哪能不心惊胆战!

而白文选是拨转马头,面色惨白,当先逃走。

他不要和孙可望一般的下场!

无怪乎罗汝败得如此彻底,无怪乎战场打扫得如此干净,这可都是俞幼虎的拿手好戏!

“献贼休走!献贼休走!”

听得四面八方全是这样的呼喊声,白文选知道对方将自己当成了张献忠,他是拼命扬鞭抽马,跑得了。

张献忠两次毁了俞国振在襄安的细柳别院,两人间可谓结成了死仇,对方既然认定他是张献忠,便不会轻易放过,他不加紧些逃命,必是死路一条!

他一带头退,周围的兵是鬼哭狼嚎一般逃命,相互间践踏踩倒者便数以千计。几万人在这狭长的地方,原本就容易出现踩踏事故,逃命之时,是顾不得那许多。

就是导演了这一幕的高大柱,看到这种情形,也呆呆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乌合之众!”

“咱们小官人威名竟然至此!”一个虎卫感慨地道。

众人听得分明,流寇逃跑时许多人都在喊“幼虎来了、幼虎来了”,简直可谓闻风丧胆。他们这边虚张声势出来,原本只是想吓退流寇,结果流寇不是退,而是大败了。

这样的机会,自然不可错过,高大柱便是不擅机变,也不会忘了下令追击。而且不灭他多说动员,官兵们自然兴高采烈地追了上去,痛打落水狗谁不会?

这一追就足足追了十里,高大柱出于谨慎,收兵回来。经此一战,流寇士气必然崩坏,接下来战守就都好办了。

然而就在这时,后方却来了一军,不一会儿,便有人来报:“方军门来了!”

此时天色渐晚,高大柱已经下令择地扎营,听到方孔炤赶到,不免有些惊讶,他匆匆来迎,见着方孔炤,便发觉这位湖广巡抚的脸色相当难看。

“见过军门。”高大柱以为他是心忧战事,向他道:“我遣人向军门告捷——军门莫非未见到?”

“大柱,你做得好,生擒罗汝,这是大功……可惜,你的大功,却抵不过别人的犯蠢!”

高大柱愣了愣,这种突然来的变化,让他有些不明就里:“军门之意?”

“我在公安城中,顺着江水飘来无数船只和死尸,后来又见到一艘败下的战船……熊总理、左良玉吃了个大败仗!”

“什么?”高大柱讶然。

熊文灿支使不了左良玉,左良玉甚至逼得熊文灿不得不将自己招募的擅使火枪的广东兵解回原境,又不得不向朝廷请调边军,像是陈洪范领的登莱兵,还将方孔炤辛苦练出的兵抽出了一万多。而左良玉骄横之名,高大柱也听说过,在安庆之时他与陈洪范合击击败了张献忠,张献忠挟众再入英霍山中,他不但不听史可法之令入山进剿,反而在驻地纵兵劫掠百姓,夺人财物淫人妻女,所作所为,与流寇别无二致!

就是这样的人,东林党还是视之为军事上的依靠,颇为优容,朝中便是有人弹劾,也被安抚下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东林党还真是只有党派利益,没有是非之分,就是其内部矛盾,也是以地域或者关系远近来决定立场,而不是国家利益!

正是在东林有意无意的纵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