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这样说,难道你就有法子?”

“我自然有法子。”俞国振扬了一下下巴:“李岩去过新襄,至少在新襄,他可以看到我的法子有没有效果。”

那女子心中又是一颤,李岩曾经提起过新襄之事,只不过当时是被他当成反例来提的。每每说起时,李岩就会道,新襄安乐,胜于他处,只可惜俞国振有此才能,却是为虎作伥,却替朝廷效力。即使拿新襄当反例,李岩口中也说不出半点新襄治理上的不对来——以往她只当这是李岩心胸器量,扬人之长讳人之过,但现在想来……莫非真是俞国振将新襄治理得极好,让李岩实在挑不出差子?

“我的侍卫本领,你也见识过了,如今在你身后,已经尽是这般的侍卫,你是准备继续冒险行刺于我,还是放下武器束手就擒?”俞国振突然又道。

那女子回过头去,惊讶地发觉,在她身后确实是几十个虎卫虎视眈眈,以她的耳力,竟然没有发现这些虎卫是何时到的。更让她心胆俱寒的是,这些虎卫手中的可不再是冷兵器,一杆杆火枪对着她,她对这种武器也不陌生,便是她身手再敏捷,也不可能在几十杆火枪的击射中脱身!

除非她能制住俞国振,可俞国振身前的那瘦小子,已经让她难以抵挡!

“你骗我,你方才那番话都是缓兵之计!”心中羞愤,那女子厉声道。

“对你我用得着缓兵之计么,不是我喊住启年,你现在已经是死人了。”俞国振噗之以鼻:“我俞某人的声誉一向尚可,却不是背信弃义的流寇,你现在还有三下时间可以选择。三、二、一……”

第十卷五五五、杀气寒光映红衣(三)

那女子在俞国振开始数数之时,心跳得极快。

几个念头在她心里反复纠缠,一会儿是想转身逃走,一会儿想冒死一搏,一会儿又在想俞国振说的话。想到后来,她发觉自己无论怎么选择,都达不到目的,唯有如俞国振所言,放下武器,方能留有用之身,以图后事。

而一想到俞国振的信誉,那女子不得不承认,俞国振还不曾有过背信弃义的先例。她心中也有些奇怪,她绝不是怕死之人,否则也不会走上选择之路,但面对俞国振的要求,她却生不出抵抗之心。

手中的短刃扔在了地上,她愤愤地解开了自己面上的面布,也扯开了被王启年切开的黑衣。她本来就不喜欢这些,若不是为了夜间行事方便,她根本不会穿上。

一身火红的衣裳,与地上寒光闪闪的匕首相映,倒是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俞国振看着这个女人,心中一动:难道她就是许多传奇故事中的红娘子?

“姑娘如何称呼?”俞国振问道。

“红娘子。”

她的回答证实了俞国振的猜测,让俞国振有些哑然,原本以为红娘子纯粹是后来的读书人瞎编出来的,没有想到确有其人。

“好吧,我便称呼你红娘子……”看着这位皮肤有些黑、双眸充满野性的女子,俞国振觉得她有一丝面熟,但怎么也想不起曾经在哪里见到过。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是不是真见过,裹着军大衣他坐了起来:“我们有一件事情。想要向姑娘请教,李闯在保定府都快呆了一个月,他不怕坐吃山空?”

“军有疫疾,又担心你的军队,所以逡巡不前,目前军中有争议,有人说要回军。也有人说要继续等待时机。”

才一回答完,红娘子就意识到不对,她虽然放下武器。却并未投降,为何俞国振问什么她就答什么,甚至连闯军中最机密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让李闯逡巡不前的原因有三。担心俞国振从背后捅一刀,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不重要的一条。李闯以己之心,度俞国振之腹,在他看来,俞国振宁可他杀入京城推翻崇祯,因为这样最符合俞国振的利益。军中疫疾则是内因,他的部队经过黄泛区时,可不像虎卫一样有严格的纪律,不得喝生水不得食冷食。因此攻下保定之后,军中已经小规模地流行起疫疾,这让李闯不得不暂时停止前进。第三个原因则是孙传庭撤退得及时,赶在高起潜出来之前,孙传庭就已经回到了京畿。挡住了李闯继续前进的步伐。若是野战,李闯不惧,但攻击孙传庭据守的坚城,心中犹豫不决的李闯就有些吃力了。

“再等下去,勤王大军就要赶来了,我不信李闯就不担心史可法过来!”俞国振又道。

“史可法朱大典之辈。连徐州都不敢收复,遑论北上勤王,唯有川地秦良玉,才有胆量带兵北上,但她的石柱白杆兵已经被朝廷折腾得没几个了,况且还有张献忠在湖广截道,她来不了。唯一可虑,有能力勤王的,就是南海伯你了。”大约是发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红娘子心头恼怒,说话就又变得不客气:“只不过别人是有心无力,你却是有力无心,你也不想勤王,你同样放任着皇帝完蛋……”

“说完了么?”她的喋喋却没有换来俞国振的愤怒,因此说了几句就停了下来,俞国振问了一句,她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俞国振笑了:“那便该轮到我说了。”

“红娘子,你身手不错,但是这样来行刺我,只怕不是李岩的意思,而是你自己的主意。我想托你替我给李闯传几句话,你好生记住。”

听得他要自己传话,红娘子知道他果然无意难为自己,当下便道:“我记性很好,你只管说。”

“第一,掘河这笔账,我会和他算。”俞国振道:“第二,他与朝廷互相攻伐,百姓何苦,若是有百姓愿意逃难,他不得阻拦。”

这两点轻飘飘的,在红娘子看来,根本没有什么力度,但此时她来不及细想,只想着自己尽快脱身,又念起自己方才想问的问题,便又开口:“你当真有办法……有办法让百姓有条生路?”

“我至少在尽力。”俞国振道:“乘着天色还不算大亮,你赶紧走吧,走晚了,就没那么容易脱身了。”

他这个回答让红娘子极是不满意,但她也知道,她根本无法迫使俞国振回答。因此她深深看了俞国振一眼,然后猛然一个后空翻,人便脱离了王启年刀刃威胁范围。紧接着,她身体灵活地在沟壑之间纵跃跳动,转眼就消失在远方,身手之敏捷,简直不逊于猿猴。

“这娘儿们一定是个耍把式卖艺的,跳得这般……这般快。”王启年嘟囔了一声。

“难怪能避开重重巡哨来到这里。”俞国振也不禁有些惊叹于红娘子的身手了。

红娘子原本就是江湖上卖艺的,她的艺班辗转天下,到处被人欺凌,这个过程中,让她情不自禁地思索一些问题。为何穷困之人,除了读书科考之外,便难有出头之日,甚至忙碌终日,亦难衣食温饱。为何她所到之处,都有不平之事,而那些所谓的清官,却踪影难寻。

正是因为这种思考,让她最终走上了随着李岩一起造反的道路。李岩的名声与所作所为,让她深信这位李公子有办法辅佐名君,解决她的困惑。

但现在,这种信任动摇了。

“闯王当真是天下百姓苦盼已久的明主么?闯王当真爱民如子么?闯王当真有办法救天下于水火之中么?”

在从济南府返回保定的一路上,红娘子心中都纠结着这问题。

初时在虎卫救灾的黄泛区内,虽然一片狼藉,但是人还算井井有条,红娘子看到成百上千的百姓扶老携幼,纷纷向东南行去,为的就是传闻中“南海伯正在济南府收容灾民”,他们身上狼狈,眼中却有希望。

而过了黄泛区便是闯军如今控制和活动的范围,为了戒备虎卫,闯军在这里派有一万精锐——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警戒,就是红娘子也不认为这一万人能挡住虎卫全力进攻。

让红娘子觉得羞愧的是,黄泛区中她没有看到恃强凌弱的现象,即使有,也被维持秩序的虎卫弹压下去了,而在闯军控制的范围内,却看到强征民夫、劫掠民财的事情,那些乡里的游手无赖们,纷纷自称响应闯王,在四野为非作歹,而闯军对此竟然不闻不问。红娘子几次喝问,也都被搪塞过去,甚至到了保定后,当她阻止一伙闯军追杀百姓时,还有人目露凶光欲对她下手。

此情此景,让红娘子心中更是动摇,简直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乃是制将军李岩公子帐下,你们竟敢对我无礼?”她厉声喝斥:“闯王说过,杀一人如杀其父,淫一女如辱其母,你们瞧瞧你们在做什么!”

“制将军李岩公子?好大的官威,这还没有坐朝廷,官威就大得了不得,啧啧,十八子主神器,也不知道这十八子是闯王的李呢,还是制将军的李呢?”她的喝声尚未结束,身后便传来了阴阴的回应,红娘子回头一看,正是牛金星。

被俞国振评价为神经病的牛金星。

“牛军师,你方才的话是什么意思?”红娘子柳眉竖起。

“没什么意思,咱们这些兄弟在保定憋得久了,总要寻些乐子,闯王爱民如子,咱们当然不能祸害老百姓,但是那些跟着官兵勾结的为朝廷效力的奸细,总得收拾收拾吧。无论奸细是崇祯皇帝派来的,还是南海伯派来的,都要好生处置一番……说起南海伯,对了,红娘子,本军师听说,你去刺杀南海伯俞国振了。看你这般得意洋洋训斥本军师部下,想必刺杀得手,又为闯王立了大功吧?”

此番话说得夹枪夹棒,却让红娘子作声不得。

哪怕再迟钝,她也能从牛金星的话语里听出不对劲的地方来。

闯军在保定迁延太久,军中又有疫疾,现在唯有靠杀戮抢掠来维持士气了,这个时候,为何不干脆撤走?

“红娘子,你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刺杀俞国振成功了?”

“哼!”

红娘子性子刚烈,看到牛金星这模样,她一怒之下,直接拔刀,便架在了牛金星脖子上。这突然的变化让牛金星慌了,他是小人不假,可当小人遇上不讲道理的女人时,那就是小巫遇大巫了。

“把那些人放了!”红娘子喝道。

“放了就放了,红娘子,我会去闯王面前参你,还有指使你敢于对本军师不敬的李岩!”

红娘子心中不禁有些悲怆,牛金星还是李岩荐与闯王的,但是现在这情形,看来他已经与李岩彻底反目了。李岩看错了牛金星,那么会不会也看错闯王?

她终究是不能真正动手杀牛金星,在见到那些百姓被放走之后,她挟着牛金星退出百余步,然后推了牛金星一把,自己纵马飞驰,向着李岩的大营奔去。

她只希望,在李岩那里,能解开她心中的疑惑,得到她想要的答案。

第十卷五五六、杀气寒光映红衣(四)

见着她飞奔而去的背影,牛金星没有恼怒,反而阴恻恻地笑了。

“红娘子,李岩,红娘子,李岩……”

嘴中念叨了两句,他便上了轿子,向轿夫命令:“去见闯王。”

红娘子在他眼中根本不算什么,真正让他放在心上的是李岩。虽然李岩一手举荐了他,但在牛金星心中,李岩还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他们还没有进入京城,便已经乘上了轿子,相互之间的矛盾,也显现出来。就眼前来看,是双方的战术方向之间的矛盾,李岩始终坚持广积粮缓称王,一心想辅佐李自成回陕境种田去,而牛金星、刘宗敏等则看到大明的虚弱,并且认为这种虚弱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应当抓住机会,立刻攻入京城取而代之。

双方理念的不同,使得原本掩盖起来的竞争浮上了台面,或许,红娘子的莽撞,能够成为他压制李岩的一个理由。

红娘子见到李岩时,李岩双眉紧锁,忧心忡忡。

“李公子,闯王将士的军纪,怎么和官兵没有什么两样了,你怎么不同闯王说说,这样下去,可是不行!”

她性子爽直,见面劈头盖脑就是一顿埋怨,李岩唯有苦笑,等她说完之后,才问道:“你只留个口信说是去行刺俞国振,可曾见到了他?”

“见到了,不过被发觉,他放我回来了。”

红娘子简单地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特别是俞国振让她给李自成带来的两句话,这让李岩愣了好一会儿,旋即,红娘子又说到方才看到牛金星纵容部下残害百姓之事,李岩闻得此语,霍然站起。

“不对,不对,俞国振哪有那么好心。他怎么会找个借口放你回来!”李岩看了红娘子一眼,脸色变得惨白:“是了,他在施离间计!”

“离间计?”

“你去行剌的事情,就算闯王不知道,俞国振也要将之宣扬得到处都是,闯王怎么会相信他只让你带这么两句废话……俞国振好毒,他是想借着闯王的手来除掉我啊!”

说到这里时。李岩有些失魂落魄。

俞国振用的是阳谋,他根本不怕李岩看破。因为俞国振对闯王和闯王底下这伙人的心态拿捏得极准。缺乏较长时间的积累。李自成和他的手下虽然在这两年里进步很大,但在心态上仍然是一种暴发户。他们的疑心病随着他们地盘的扩大、人手的增多,变得越来越重。如果一直一帆风顺,那么胜利的果实可以掩盖一切矛盾,但若是出了什么挫折,比如说像这一次,他们行军半途出现疫疾。导致无法顺利进军,矛盾就会激化。

俞国振只是往暗火上浇了油。让这矛盾猛然发作便是。

“我去寻闯王解释去!”听得李岩这话,红娘子也意识到不对。俞国振看似坦然宽容之下,却包藏着这般的祸心,她愤然起身道:“我和高夫人关系好,大不了请高夫人代我分说。”

“已经晚了,闯王先入为主,这个时候,牛军师应该已经去找闯王了。”李岩叹了口气:“好在这几年来我为闯王也立有一些功劳,闯王会多问几句,到时你千万忍着,莫要起了冲突。”

“若是闯王真中了俞国振这奸贼的计,也是闯王器度不够!”红娘子快言快语:“他便是进了京城当了皇帝,不过是又一个崇祯,天下的百姓苦难,怕是仍然解脱不得。李公子,你是有大智慧的人,为何不自己去做?”

“噤言!”

听得红娘子这话,李岩勃然大怒,厉声喝了一句。红娘子不满地撇了一下嘴,不过她心中敬重李岩,真的闭嘴不说了。

“这话不可在外说,以后就完全不能说。若是给别人听去,传到闯王耳中,闯王必然会当真。红娘子,切记切记!”

红娘子还没有回应,突然之间,外头传来匆忙的脚步声,紧接着有人高喊道:“制将军李岩何在,闯王有召,令李岩速速前往觐见!”

李岩心中咯登一声,果然来了!

“我随你去!有什么事情,我一人担着,大不了就是被砍头,官府没有把我头砍了,南海伯没有把我头砍了,我看闯王会不会砍我的头!”

“你呆在这,休要胡闹,等我消息!”李岩瞪了她一眼:“现在还可以解释清楚,若你再胡闹,可就是真说不清了!”

红娘子一撇嘴,却还是留在了屋内。李岩快步走出,见来传令的是闯王的亲兵,也是他一贯熟悉的,便笑着问道:“何兄弟,牛军师可在?”

“牛军师早就到了,闯王催制将军快些去。”那姓何的神情倒没有什么异样。

李岩上了马,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红娘子的身影在门前一闪而过,李岩叹了口气,然后催马便向闯王行辕而去。

这保定府衙门破破烂烂的,因此闯王并未住在衙门中,而是将行辕设在了一处财主宅中。李岩到了之后,发觉不只他一个,已经有几位将军都来了。

“闯王唤这么多人来……究竟是什么意思?”李岩心中微凛,如果只是训斥他几句,用不着召这么多人来。

进了李自成居住的院子,便见李自成与牛金星亲热地站在一起说什么。见李岩到了,李自成哈哈笑道:“制将军,有个好消息,崇祯这蠢货将孙传庭罢了,用了高起潜,如今高起潜已出了涿州,正向保定过来!”

“什么?”

这个消息让李岩大吃一惊。

高起潜率大军来攻,对他们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坏消息,而是天大的好消息!

“李岩兄弟,咱们的机会来了,牛军师说得不错,只要拖下去,崇祯皇帝性子急,而且他又是内忧外患,根本等不下去,必然是要出来与我们决战的。虽然他又拼凑了三万余人,加上孙传庭的有约摸五万,但我们可不是八大王那些乌合之众,只要击溃这五万官兵,京城就再无可守之兵了!”

李自成说得眉飞色舞,而旁边的牛金星也兴奋得双颊通红。李岩心中顿时明白,高起潜取代孙传庭督师出兵的消息,显然让李自成、牛金星无暇顾及俞国振的离间之计。

若是俞国振知道他设的毒计这样被破,心中一定很是沮丧吧。

“既是如此,闯王,那便要抓紧时机,高起潜无能之辈,无胆太监,他出兵很有可能就是虚晃一枪,又要缩回城中,咱们得在他缩头之前,将这死太监杀了!”李岩道。

他心中暗暗嘲笑俞国振计策不逞,却不知俞国振这时根本不在乎他这边的情况。高起潜取代孙传庭的消息,这个时候也传到了俞国振的手中,得到这个消息,俞国振便断定,崇祯已经彻底完了。

他自己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退路断掉,若不是看在大明朝二百六十年历史中不为外虏所侮的面上,看在崇祯对于他今后的计划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俞国振根本不会管他的死活。

“很好,崇祯争取要活着救出来,因为他就是一个现成的反面教材,他能教会天下百姓,为何大明这一套不行了。”俞国振心中如此想,然后将此事抛开,反正他此前已经做好了一切计划,自有田伯光等人去执行,他隔着几百里想要操心也操不成,倒不如将手中组织灾民移居大员的事情做好来。

此时在济南城外,已经聚集了远近而来的五十万灾民,仅他们的住宿,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虽然俞国振将这几年囤聚在耽罗准备未来北上作战使用的五万顶帐篷全部运来,也无济于事,因此,主要还是依靠就地挖窑洞来解决。

好在山东的冬日雨水并不多,特别是这些年一直大旱,下雨的日子更少。而济南府周围不缺土山,择地挖土,夯成围墙,作为挡风的第一道屏障,再依山挖出窑洞的主洞作为公共活动和通风场所,然后向两边刨出副洞用于居住。只要用些砖加木板支撑住,这样的低矮的窑洞勉强可以供人居住。

取暖普遍使用蜂窝煤,数万灾民被组织起来,在济南府章丘、青州府开凿煤矿,建了大小数百个矿井。小的矿井只需要十人左右,每日可出五十至一百筐煤,约合一点五至三吨,大井则需用百人,每天产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