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主宾多年,彼此也有默契,张化枢犹豫了一会儿,骆会已经凑到了他耳畔:“闻全维少说有二三十万两的家财!”

张化枢浑身一抖,脸色却阴沉如故。

他反应可能没有骆会快,但论及当官,十个骆会也比不上他。他冷哼道:“证据本官自然要严加勘辨,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但是俞国振,你闹出这么一遭,聚集如此多人众,莫非就不怕出事么?”

俞国振含笑道:“大人教训得是,我思虑不周,还是大人考虑得周全。”

他一边说一边向着高二柱示意,高二柱推了贾太基一把:“喏喏,让围观之人都散了吧!”

贾太基喝斥民壮差役驱散人群,人群热闹凑到这时,已经尽兴,而且见知州都来出面收拾残局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转眼之间,众人便散去,就连那个被拖来充当闻全维侄女的粉头,竟然也乘乱逃走——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她的口供已经被这么多人听到,任何人也翻不了案了。

“俞国振,你当真让本官刮目相看!”见闲杂人等已经散去,张化枢盯着俞国振,忍不住开口道。

“多谢知州大人夸奖。”俞国振却满脸都是笑。

“你……”

张化枢心中恼怒,可偏偏发作不得,就在他准备再敲打一下俞国振的时候,俞国振却抢先开口:“闻逆事败,知州大人与骆先生功劳也不小,若不是二位将那通东虏的贼人案子转到闻逆处,那么……”

说到这,俞国振闭口不语,而张化枢、骆会则是满脸苦涩了。

第二卷七六、不速之客

“此子州中无人可制矣,放在乱世,便是绝代枭雄之姿!”望着俞国振远处的身影,骆会叹息着道。

张化枢脸上的苦涩还没有散去,他微微点头:“而且,我们还得替他收尾,他方才那话……分明是威胁!”

“此子胆大妄为,大人,学生现在想想还是后怕,若是当初未曾将那案子推给闻全维,只怕,只怕……”

两人都明白,闻全维不可能是什么闻香教余孽,更不可能勾连闯贼流寇,他之所以会死,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对俞家的财富起了觊觎之心。

“没有料想,这俞家幼虎……不仅是只虎,也是只狡狐。仲季,今后这无为州的知州,怕是不好做了……”

“大人何必担心,闻全维身后站着的可是温育仁,他是阁老温体仁的亲弟,俞家幼虎再奸诈凶残,总斗不过当朝阁老!”骆会道:“反正消息会传到温育仁那儿去,大人仍然只需观望就是。像如今一样,无论谁胜谁负,总少不得大人的那一份子。”

“俞幼虎给我们的那一份,不过堪堪堵嘴罢了,况且……”说到这,张化枢微微摇头闭嘴不语。

骆会认为俞国振斗不过身为阁老的温体仁,可实际上,因为俞国振,已经倒掉了一位阁老周延儒,再倒掉一位阁老,也算不得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

如果张化枢知道俞国振已经吓死了一位阁老周道登,一定会更为感慨,此人乃是阁老天敌吧。

他们打什么算盘,俞国振根本不在意,经此一役之后,俞国振虽然还没有任何名头,可是在无为州内,再也没有人敢捋他虎须。

“果真是大贪……一个小小州判,家中蓄有的资财就足足是十七万两!”

忙了小半天,闻全维的家财大致计算出来了,负责计算的是俞国振大伯俞宜简,他主管当铺多年,因此熟悉这些东西。

“这还只是现钱与古玩珍物的价钱,那些房契地契奴契都未计算在内,若是这些算进去,闻全维家当不少于三十万两。”听到俞国振的话,俞宜简啧了两声:“无怪人人都想当官,官啊,官啊,上下两只口,吃得脑满肠肥!”

“房契地契奴契全部给知州送去,我们不要这些难出手的东西。”俞国振道:“而且,他们接过去,总得替我们分担一些。”

提到分担,俞宜简脸上还是露出了忧色:“他们只会将担子推到我们俞家身上,半点都不会替我们分担吧?”

“将闻全维的案子做成死案,这就足够了,我所担心的,是朝廷,不是一位阁老。”俞国振笑道:“大伯你只管放心,这些古玩字画之类的珍物,你想个法子变现,我们现在,正急需银钱!”

“哪里这么急需,卖种珠之术的银钱还在吧,国振,积攒家当不易,你要省着点花啊。”

俞宜简一般不过问家中的事务,他虽然最年长,可是庶出,这一点上非常自觉。但自从俞国振将出售种珠之术的银钱也分了一份给他之后,他便开始热心起来,而且俞国振也发觉,自己这个闷闷的堂伯,眼光还是很毒,就是小家子气了些,看得也不够长远。

“用钱的地方多呢,就算加上这些,我还是担心不够用。”

就在这时,叶武崖一脸跑了进来:“小官人,有个人求见,问他是什么身份,他就是不肯说,只是让你出去迎他。”

“让我出去迎他?”俞国振觉得有些好笑,在无为州,现在竟然有人有这个胆量,让他出去迎接!就算是知州张化枢来了,也不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吧!

“国振,出去瞧瞧吧,胆敢如此,必有所恃。”俞宜简道。

俞国振来到别院之外,来人衣着倒是不显,但俞国振发觉他虽然有喉结却没有胡须时,心中猛地一动。

“你就是俞国振俞幼虎?”那人大大咧咧地问道。

“是我。”俞国振伸手相引:“这位先生,请入内叙话。”

那人咯咯笑了起来,没有拒绝,跟着俞国振就进了别院。俞国振心中隐约猜到了对方的身份,虽然并没有太大的歧视,可也不想在正堂或者书房中见他,便引领着他向着别院一隅行去。

“早就听说俞幼虎之名,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这玩意儿是做什么用的?”那人大大咧咧地指着一个器械问道。

俞国振笑了,这家伙的好奇心也太过旺盛了些,不过这正好,或许自己可以通过这家伙,建立起某条直接的联系。

“大牛!”他大声喝道。

齐牛原本带着模范伙在活动手脚,他现在肩上的领章已经有三条红线了,这意味着他的衔由二级升到了三级。这是他最近连番立功的结果,若不是他做事还欠了些脑子,俞国振都有意再提拔他一下。

“小官人!”一到俞国振面前,他大声敬礼,声若奔雷,吓得那个来访之人脸色都变白了。

来访之人身高比起俞国振还要矮半个头,站在齐牛面前,更是矮了一个头多,因此他仰头看着齐牛,缓过气后赞道:“好一条汉子……愿不愿意跟咱家去享受荣华富贵?”

“不愿!”齐牛瞪了他一眼,瓮声瓮气地道。

那人有些惋惜地啧了两声,俞国振笑着对齐牛下达命令:“向这位先生展示一下吊环的用途!”

“是!”

齐牛应声之后,稍助跑了几步,一跃而起,挂在了那吊环之上,然后一个回荡,便倒立了上去,又是几个空翻腾跃,动作极为熟练。

“这些器械,都是锻炼体能用的,要保持战力,必须勤练,而单一枯燥的军阵训练容易引发惰性,器械训练则可以弥补这个。”

“啧啧,果然,了不起,难怪水贼教众都奈何不了你啊。”

来人凑近了些,他身上隐隐有股腥臊味,俞国振心中略有些不爽,脸上不动声色:“不过是学着戚公的一点皮毛罢了,当不得先生如此称赞。”

“这些都是锻炼器械?”

“正是。”

“为何我未曾见到箭靶啊?”那人环视一周,然后奇道:“莫非你们练习射箭并不在这里?”

“我们没有射箭这一项。”俞国振道:“不过是为了护卫乡梓,我才练得这些家卫,要想练成神射,没有五年功夫做不到,而五年……我可得不及啊。”

那人点了点头,深有同感:“五年太长……不过若是不练弓箭,真正上得两军阵前,必定会吃亏。”

俞国振心里冷笑,这是他故意的安排,少年家卫看起来似乎有明显的弱点,就是远程攻击能力极弱,除了四杆缴获来的鸟铳之外,几乎从来不练习弓箭。这样朝中就算有人攻讦他私练精兵图谋不轨,他也有话可辩。

而且,俞国振也有些担心,现在凭他的一点点实力,在南方欺负一下水贼山匪还成,面对成千上万呼啸而来的流贼就力不从心,至于到东北去与后金东虏交战,那更不是时机。若是他展示出来的实力太强,北京城里那位刚愎自用的皇帝小子突发奇想,要调他去剿贼或者杀虏,那他可就惨了。

“将那些器械也演示与咱家瞧瞧。”那人又道。

齐牛没有理他,只是看着俞国振,得了俞国振的命令之后,他便将那些器械一一演示。单杠、双杠这些就不说了,障碍攀爬、绳网独木,这些齐牛都是信手拈来。

“好,好,好!”

来访的那人看到这些,只觉得像是看杂耍一般,连连叫好,齐牛将一套器械耍完之后,那人还掏出个荷包似乎是要打赏,却被俞国振劝住:“这是壮士,不是街头耍把戏卖艺的,这位先生赞过便可。”

那人哈哈一笑,将荷包又收了起来,啧啧了几声,看着齐牛行礼过去之后,他对着俞国振道:“咱家是什么人,你也应该猜出来了吧?”

“约摸猜出一些,只是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咱家是南京镇守司听命奔走的,姓范,单名一个闲字,闲云野鹤的闲。”

“原来是范公公。”俞国振抱拳施礼:“失敬,失敬。”

“没啥失敬的,咱家是刑余之人,晓得你这般的少年英雄是瞧不上的,你也别给咱家来那套虚伪。”范闲脸色沉了下来,颇为不悦地道。

“果然,太监被割了那活儿,身体内的激素不平衡,喜怒无常。”俞国振心中暗想,脸上却正色道:“范公公这是什么话,这世上胯下有鸟心中无种的太多了,而虽是中官却满是男儿气概的也不少。远的不说,本朝几位中官内贵,三宝太监扬威海外,那可是班超班定远、马援马伏波都比不上的丰功;内相冯公定鼎匡扶,那是周公、伊尹才担过的伟业。”

“嗯?可是本朝亦有王振、刘谨、魏逆之辈啊。”范闲似笑非笑地看着俞国振:“就是冯保,最后的下场也不怎么样!”

“这死太监,拍他马屁他还不欢喜!”俞国振心中暗恼,口中说道:“范公公当在下是那些读书读迂了的酸丁么?郑和、冯保的功勋,是他们自己拼出来的,而王振、刘谨和魏逆之辈,他们就像是藤萝,之所以会祸难朝纲,是因为他们所依附的大树……”

说到这,俞国振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笑着盯住范闲。

第二卷七七、是否想造反

有明一时,虽然历代皇帝中不乏脾气刚愎暴躁的,但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对骂皇帝之人还是颇能容忍。

也正是因此,所谓“清流”便发现出一条出名的捷径,抓住皇帝大骂一顿,然后骗到廷杖,接下来当然就是声名远扬,为自己积累了“刚直敢言”的政治资本了。

因此,俞国振敢于在这个内监面前委婉批评,权阉祸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权阉身上,而是在于任用权阉的皇帝。

范闲听了之后愣了一愣,他倒是没有想到俞国振如此大胆,明知他身份,却还说出这番话。转念一想,这话就他们在场的二人,俞国振也不怕他告发,毕竟不是批评当今天子。

“好大的胆子!”范闲嘴角微微抽动,算是笑过了。

俞国振有些头痛,他对明末历史有些了解,但这个时期著名的太监他只知道曹化淳与王承恩,这个范闲根本是无名之辈,可他却如此难缠!

“咱家喜欢直爽的人,你也用不着拍咱家的马屁,咱家只是个奉命奔走的,帮不了你什么忙。”范闲嘴角稍稍翘了一下,然后又道:“咱家是奉提督东厂司礼监禀笔太监曹公公之命,来问你一句,你是不是想造反。”

当听到这个范闲是曹化淳派来的人时,俞国振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主意,他摇了摇头,沉声道:“范公公也瞧见了,我这里就百余号人,今年准备再招募些流民,最多也就三百号人,这点人手,又无弓弩甲胄,莫说扯旗造反,就是想要清剿一下附近的水匪山贼,也需要我多方布置设计。”

范闲嘿嘿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茬,俞国振心里又暗骂了一句,这死太监果然就是难缠,比起欲令智晕的王好贤、闻全维都要难对付得多。

不过好在他手中还握有对付太监的大杀器。

“范公公,曹公公除了这话,可还有什么吩咐的?”

“瞧你这模样,倒是迫不及待地要赶咱家走啊?”范闲慢悠悠地道:“咱家就这般面目可憎么?”

俞国振真的很想承认,这死太监在他心中确实是面目可憎。他向来讨厌阴阳怪气的家伙,他甚至已经开始琢磨是否要弄个法子将这死太监弄死。

但终究还是罢了,这死太监虽然阴阳怪气,可毕竟没有露出太明显的敌意,现在还只是在试探他。

“范公公何来此言,在下可是巴不得能多听一听范公公的指点。”俞国振口中说道,就在这时,高不胖走了过来,将一叠东西交给了俞国振,俞国振拿起最上的两张,递给范闲:“范公公远来辛苦,回去后总得要换双鞋底。”

范闲哼了一声,接过那两张,他原本以为是宝钞,如今大明的宝钞可不值钱,与废纸相差不多了。但接过后看了一眼,却发现竟然是两张契据,一张是无为州城里的一幢宅院,另一张则是两百亩桑田的地契。

“咦?”范闲眼睛里顿时闪闪发光:“哈,哈哈,这鞋底不错,不错,咱家喜欢!”

那两张契据瞬间就不见了,俞国振知道,自己给这死太监准备的大杀器果然奏效了。

反正这些契据原本是准备交给知州张化枢处置的,现在将之给范闲,俞国振丝毫没有心痛。

“很好,很好。”范闲收了契据连连点头,他虽是曹化淳的心腹,可是被打发到南京镇守司来,实在不是什么紧要的位置,打秋风敲竹杠这类的好事,可并不常遇到,俞国振一出手便是一幢宅子两百亩桑田,他自己当然不能来此打理,可是派个管家来,每年总得有两三百两银子入手。

而且这是长期的,不是短时间的,这让他更为欢喜。

“你这人很懂理,嗯,咱家瞧你渐渐顺眼了。”

俞国振淡淡笑了,那叠纸还在他的手中,他又挑出两张递了过去:“想来范公公会觉得在下更懂理了。”

范闲迫不及待地接了过去,定睛一瞧,就算他强自镇定想要矜持,可是看到这两张纸时还是忍不住喜笑颜开:“乌程……那可不是湖州辖下之地?那可是好地方,苏湖熟,天下足啊!”

这同样是一处宅子和一张田契,不过位置却不是无为,而是湖州府乌程县,那是出了名的富庶之地,范闲估计,这田宅加起来,少说可以换得三千两银子孙俞国振笑问道:“范公公是不是觉得在下更懂理了?”

“那是自然,有礼就有理,哈哈,哈哈哈……”范闲这次笑得那个热情洋溢,全然不是初时那种皮笑肉不笑了。他的目光还在俞国振手上打着转儿,因为俞国振手中还有至少八张纸,想来都是良田美宅。

俞国振又递了两张过去:“范公公奉曹公公之命来这小地方,想来深得曹公公信重,前面是慰劳公公此行辛苦,这个则是有事要请公公帮忙。”

“哈哈,你果然懂理,像你这般懂理的人,少见,少见!”范闲已经喜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这些东西,是在下敬奉给曹公公的,在下俗名,竟然入了曹公公之耳,实在是惶恐至极。”俞国振将剩余的契据全都递了过去。

一听是给曹化淳的,范闲眼睛猛然跳了跳,他点点头,将这些契纸另外装好来。俞国振见他似乎有些不甘,慢悠悠地又道:“曹公公要侍候天子,这些契据全是南直隶附近的,只怕曹公公无暇来看顾,范公公何不为曹公公分忧,要么将这些卖了换成银子送入京城,要么每年将田里的收息折成银子给曹公公送去。”

此话一出,范闲的眼睛又是一跳,俞国振给他的两个选择,每一个都意味着他可以中饱私囊,对于只爱财的他来说,这可是再好不过的主意。

而且凭借这个,可以让他与曹化淳的关系更进一步,或许,曹化淳会把他调回京城,成为天子近侍!

想到这,范闲觉得浑身舒爽,每个毛孔都似乎在向外头透着喜气。

“好,好,不就是两个晋商么,不就是一个州判么,此事情,咱家……必定如实回禀曹公公,有曹公公给你担待,你什么都别担心!”范闲虽是兴奋,却终究是宫内那种地方出来的,直到这个时候也没有把话说满来。

俞国振现在手中全部加起来有近二十万两银子,这笔钱短时间内够用了,因此,他需要一段时间来积累和发展自己,为了换取时机,他还有最大的一个计策没有拿出来。

最后犹豫了一下,俞国振看了范闲一眼,还是再确认一下这厮身份为妙。

“范公公,在下是乡野之人,从未见过范公公这般大人物,范公公既是自南京镇守司出来的,应当有腰牌吧?”

“嗯?”若是一开始俞国振提到此事,范闲少不得呵责两句,可现在得了这许多的好处,就算是翻脸不认人的宫里内监,也不好直接骂过去,因此他从怀里掏出一枚玉牌来:“也罢,便让你见识一下。”

这是一枚圆形像牙牌,俞国振稍稍摩挲,便还给了范闲。他当初冒充锦衣卫去找周道登麻烦时,也曾经伪造过锦衣卫的腰牌,不过别的可以伪造,这人的太监味儿,却是伪造不出的。

“范公公,在下失礼了,因为事关重大,不得不谨慎。”俞国振道:“在下虽然身处江湖之远,可也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如今我华夏内忧外患,当今天子虽然勤政俭朴,可花钱的地方多,进钱的地方少,一昧节流终究不是办法。在下将一份种珠之法献与当今天子……范公公觉得如何?”

范闲腾的一下站得直直的,眼睛勾勾看着俞国振。

他当然知道俞国振的种珠之法,也动过这种珠之法的心思,可是俞国振将种珠之法卖出后,等于是十几方结成了利益同盟,他无论动哪一家,都有可能要得罪其余,除非他能将十几方势力全部摆平,否则很难得手。

他也知道俞国振准备了两份种珠之法送人,自忖身份不足,不可能得到俞国振的赠送,却不曾想,俞国振竟然要将种珠之法送给当今天子!

即使是十余家联手,这种珠之法大成之后,一年几万两的收益还是能确保的。当今天子每日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