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宠妻如命-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存心给人添堵,大蒋氏撇撇嘴,向燕老夫人福上一福,开口说:“母亲,你收拾东西我也帮不上忙,我就先去忙其他的事儿了,让他们跟你一起去门的,留下来陪你好了,顺便还能商议一下行程事宜。”

    出去的时候狠狠瞪了燕靖一眼。

    燕靖看着大蒋氏远去的背影无奈地挠了挠头。

    楚氏和燕鸿飞不同,她和燕靖之间没有血缘这个天然的纽带做联系。

    话说燕靖和楚氏成婚的时候只有十五岁。在他们住的那个小县城里,也有早熟的孩子男孩子在那个年纪已知道向心仪的姑娘家献殷勤、表达情意。可是燕靖在这方面,是个晚熟的。那会儿他一门心思跟着武馆里的师傅学功夫,他能毫不费力地分辨得出,每一把刀、每一把剑、每一根棍的区别,可是女孩子对他来说,其实都差不多,顶多能区分一下谁脾气太臭、模样太臭——还都是听兄弟们聊天时说的。

    那个小县城里,大家都没什么钱,日子虽然清苦,却也一成不变,大家成婚都早,十五岁的时候,燕靖的小兄弟们,九成已经成了亲。所以燕老夫人给他相中了铁匠家的姑娘,他也没想过反对。

    洞房花烛的时候,燕靖喝醉了酒,稀里糊涂的把事办完就睡着了,连新娘子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

    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就跑出门去,像往常一样和兄弟们喝酒练武。结果有个兄弟哭诉,说跟自己定情的姑娘被县令的小儿子抢了去做妾。

    燕靖是个讲义气的,当天夜里就翻墙进了县衙后院,准备替兄弟出气,谁知道县令那儿子一点不经打,不过三拳两脚就断了气儿。这回祸闯大了,燕靖不想死,更不想连累家人,于是干脆一走了之。

    在外闯荡的时候,他是一直记着自己家里有妻子的,不过这种记得,就像一个萝卜一个坑,知道那个位置上有这么特定的一个人,可是想起来的时候,连面孔都是模糊不清的,又怎么可能有多么深刻的感情。

    当年蒋国公府和燕老夫人两边相持不下的时候,是燕靖私下要求楚氏站出来破局。

    他知道自己对不起楚氏,可是既然已经对不起了,也就不在乎再多对不起一次。或许这样做真的特别混账,但事有轻重,人的感情也是一样。当年以为全家人都死了的时候,他娶了大蒋氏为妻,于是整个世界上,他就只有这么一个亲人,所有能释放出来的感情,都是释放在大蒋氏身上。所以,他半点也不愿意伤害大蒋氏。

    楚氏非常明白燕靖的心意,她一直清清楚楚地记得他那时候说过的话。

    “我非常感激你这些年来对我父母的照顾,也感激你,给我生下一个像鸿飞这样聪明懂事的儿子。我知道我对不起你,我可以用其他的任何事情来补偿你,包括金银财帛,也可以保证你后半辈子衣食无忧,安逸度日。但是,我绝对不可能再把你放在正妻的位置上,或许你会怨恨我,但我宁愿被你怨,也不愿意让她来恨我。”

    楚氏倒是不用怕的失去燕靖,这十几年下来她早就习惯了没有丈夫的日子,就算一辈子这样下去,她也不在乎。

    她唯一害怕的,是燕家不肯再留下她。

    楚氏娘家的爹娘弟弟们,都在战火里死光了,全家只剩她一个人,若是,在燕家待不下去了,她连可以投靠的人都没有,更别提要如何讨生活。所以,楚氏答应了燕靖的条件。

    这时楚氏自然乐得大方,帮燕靖劝说燕老夫人:“娘,相公他有官职在身,哪能就这样走了呢,还是我和鸿飞陪你去吧,反正铺子里面的事情有掌柜们看着,出不了大错,正好沿途也可以巡视一下各地的分铺。”

    要说燕老夫人还能听进去谁的话,第一个绝对是宝贝大孙燕鸿飞,第二个就是懂事的好儿媳楚氏。

    所以即便初时她仍然有些不乐意,但楚氏又劝过几回之后,燕老夫人便答应下来。

    只不过,这一回,完全出乎燕靖的意料,第二天一大早,燕老夫人还真的带着楚氏和燕鸿飞一起,坐着马车离开了。

    燕老夫人前脚离开国公府出了城,小南宫里夏侯旸后脚便得了信儿。

    “她真走了?”夏侯旸有点不信,“你有没有向燕家的下人打听是为了什么事?”

    替夏侯旸在燕国公府外面盯梢儿的太监叫小顺子,他听了夏侯旸的问话,得意洋洋地回禀说:“殿下别急,我在后门跟他们家里进进出出的婆子们打听了半天。那些婆子上了年纪,嘴碎话多,好讲是非。她们都说是因为出游的时候老夫人吃了燕世子未婚妻的亏,所以反对起燕世子的婚事,可是燕世子十分忤逆,不但不听话,还和老夫人吵了起来。老夫人一气之下,就让燕家大公子陪着她一道儿回老家去了。”

    夏侯旸听着,心里越来越高兴,脸上表情绷不住笑起来,那嘴巴几乎裂到耳根子后面去。

    他回来的有点晚,那时已经是正月,孟珠和燕驰飞已经定了亲。他断然不可能看着他们两人顺顺利利地成亲,于是设计了上元节时的那一出,令孟珠落水他自己去救,到时候孟珠不想嫁给他也不行。只是可惜没能成功。

    上巳节那天他到山上去,当然也不是为了报复孟珠。

    他本是想故伎重施,没想到躲在树丛里时听到燕老夫人没完没了地数落孟珠。那是他心爱的姑娘,将来要做他的皇后,那个死老太婆凭什么教训她。夏侯一生气,手上的弹弓射出时便改了目标,至于后来,肯现身帮孟珠解围,也纯粹是见不得她被别人冤枉受委屈。

    事后回到小南宫,他还有些懊悔一时冲动,错过了自己的大事,没想到反而歪打正着。

    真是老天爷都在帮他,看来也是时候再做点什么了。

    “快去给我备马车。”夏侯旸吩咐小顺子,我要去丹阳姑姑府上。

    东宫。

    夏侯芊身着一袭淡青色的齐胸襦裙,手臂间抱着几枝桃花,欢快地走进小蒋氏住的宫院里,春日明媚的阳光倾洒下来,映衬得她比桃花还要娇艳。

    “殿下,娘娘正在里面和长公主殿下说话呢。”守门的嬷嬷告诉她,话语中似乎有些阻拦的意思。

    夏侯芊十分不满,真是没有眼力见儿,母亲有什么是不能让自己知道的。

    “你瞧见这些花儿没有,这是我专门摘来送给娘的,桃花最娇,若是不立刻送到里面插瓶,很快就要枯萎了。你现在不让我进去,等一会儿花谢了,惹娘不开心,你负得起责任吗?”

    她喝退了那个嬷嬷,自顾自的走进去,刚走到次间的门外就听见屋里面说话的声音传了出来。

    “不是吧?你还真要管这件事啊!”这是她娘,太子妃小蒋氏。

    “哪里算是管呢,不过是请孟夫人过来传个话而已。”这回说话的是丹阳长公主。

    小蒋氏感叹说:“说起来小南宫那位还真是够痴心的。”

    丹阳长公主全不赞同:“这算什么痴心?巴巴的等着人家婚事出变数,然后急不可待地往上扑。真正痴心的人,可是宁肯自己痛苦一世也要让心上人幸福快乐的。

    小南宫?他们在说她那个没排进序齿的叔叔夏侯旸吗?

    可是那又关孟公国夫人什么事?

    夏侯芊把这两桩事情联系在一起,在脑子里转了一转,很快便下明白过来——夏侯旸看上了孟珠,而且还打算请小姑奶奶出面,牵线搭桥当媒人。

    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夏侯芊再顾不得送母亲花,脚不沾地跑出来,急匆匆回到了自己房里,一口气,写了四封帖子两封信。

    燕老夫人等人离开后,燕国公府一切如常,似乎在家中少几个人,也丝毫不影响大家的日常。

    唯有乔歆一个人例外。

    燕秋一直没有回泉州的打算,总是想办法让乔歆去参加那些勋贵人家的聚会,并试图让她出头露脸。因此,平时便格外严格的督促她习练各项才艺。

    没了向来护短的外婆罩着,乔歆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难得的休沐日,一旬才一天,可是他依旧不能出门游玩,甚至根本不能休息,被他娘关在屋子里弹琴。

    谁能来救救她?

    或许佛祖听到了她诚心诚意的请求,及时送来了夏侯芊的一封信,解救了她。

    来信附在一张邀请乔歆下个休沐日,也就是三月二十日未时到绿柳居聚会的帖子后面。

    信上的内容主要是夏侯芊向她提及举办这次聚会的目的:一来是因为之前同她说过的,希望能通过乔歆的帮助,得意同蒋沁缓和关系。二来则是她的堂妹夏侯惠已经进了书院读书,夏侯芊特地将她也邀请来,希望让她和乔歆、蒋沁、还有孟珠三个人熟识些,请她们以后在书院里能够多照顾她一些。

    同一个时间里,人在孟国公府的孟珠也收到了来自东宫的帖子。

    她靠在引枕上打开看,上面工整地写着:

    三月二十,申时,绿柳居相聚。

第40章 城36() 
第四十章:约定

    身为一名主母,万氏每天需要处理的不止是琐碎的家务事,还包括孟国公府与其他勋贵官宦府上的人情往来。十几年平均算下来,她每个月需要经手的请贴和礼单没有几百也有几十,技能娴熟自然不在话下,也对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见怪不见,可说任何时候都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从来没有一次像今日收到丹阳长公主邀她过府的帖子那忐忑。

    长公主好热闹,府上总是频繁地以各种名目举办宴会。邀约的对象,则大多都是年轻未嫁的小姑娘。其中的缘由不难明白,年轻的女孩子们活泼俏皮,充满朝气,寡居又怕冷清的长公主当然喜欢多和她们相处。至于像万氏这样早已嫁人生子、有了些年纪的妇人,又与长公主并无特别的交情,自然从来不在她邀约赴宴的人选范围内。

    可今日,长公主不光邀她过府一叙,还清楚写明了是单独邀约,并无其他客人,请她务必前来,莫要失约。

    万氏得了婆婆的首肯,依约前往。

    两人见面后,长公主开门见山说:“今日请孟夫人过来,是想为我们家中的一位后辈向你的女儿孟珠求亲。”

    万氏心里一阵狂跳,果然是被她猜中了么,正月里那次赏花宴,人人都传说是太子妃给明王选妃,虽然传言不能尽信,但今次收到长公主帖子后,她就不可避免地想起这件事来——难道孟珠被太子妃看中了?

    一般人家若到此时定然欣喜若狂,万氏却不,她一点也不想让孟珠嫁到复杂又多争端的皇家去。从女儿落地那天开始,她和孟云升就给孩子规划好了未来,最好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若是不行,哪怕低嫁都无所谓。女婿有出息有本事当然好,就算没有,反正有孟国公府这个靠山在,小两口怎么也不可能吃苦受罪,总之最重要的是孟家能够护得住孟珠,保她一世平安喜乐。

    于是,万氏只是礼貌的笑笑,照实直说:“长公主殿下,孟珠她已许了人家,只怕定是要辜负对方的美意了。”

    “这一层我听说过。”丹阳长公主一身绯红宫装,端坐在紫檀镶螺钿的罗汉榻上,“我还听说最近她的婚事有点阻滞。说句为你们着想的话,若是对方家中长辈不喜,她嫁过去难免要受磋磨。我家中这位后辈就不同了,他母亲出身低,素来为人谦恭,断不会在孟珠面前拿婆母的架子,成婚后自然不用会受气,我觉得你们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万氏听到后面,觉得这话不大对劲儿。

    明王生母确实出身低,只是东宫的洒扫宫人而已。但她早早亡故了,又何来会不会摆婆母架子一说。

    何况就算她如今还活着,也不过是个名号好听些的妾室,虽则太子的妾室总是比一般人家的高贵些,但东宫的女主人是太子妃,这点和平常人家并没有什么不同,太子所有的子嗣名义上都是太子妃的孩子,嫁过去的女儿家首先要侍奉的婆母便是国公府出身的小蒋氏,那么长公主适才说的话便全不能成立。

    万氏迷惑不解,索性开口问起:“殿下,敢问一声,您是受哪位殿下所托?”

    “这事儿说来可就话长了。”丹阳长公主从夏侯旸的身世讲起,把来龙去脉全向万氏解释过后,又殷殷劝说,“我知道孟家是重承诺的人家,所以他第一次托我时,我直接便拒绝了。但这会儿看,两个孩子未免完全没有缘分。当然,我没有要求你们做任何事的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们,这儿还有个好人选,若先前那桩婚事真的不行了,就考虑我们看看。而且,话说回来,你们也千万莫因为他如今的处境就小瞧了他去,到底是龙子凤孙,谁知道他将来的前程究竟如何,对不对?”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断然拒绝势必要得罪人,但万氏也绝对不敢轻易吐口应承下来,只一再谢过那位皇子殿下厚爱,又表示事关重大,自己得回去和婆婆、相公商量。

    幸而丹阳本来也不过是卖夏侯旸人情才愿意替他传话,没有非要把事情办成的决心,并不十分勉强万氏,遂转开话题,说起衣裳首饰一类女人间最平常的话题。

    万氏回家后把此事分别告诉丈夫和婆婆,三人倒是意见一致,并没有打算改弦易撤,让孟珠另择佳婿。

    燕老夫人的事情他们都听闻过,虽不能说一点不为孟珠担心,但归根究底,燕国公府的爵位是燕靖自己挣来的,并非从父辈承继,两种情况表面看起来无甚差别,但内里微妙。说明白些,燕老夫人能有今日尊贵的身份,被人称一句“夫人”,全靠沾儿子的光,燕家最硬气的当然是燕靖,燕老夫人在家中的影响力远不如儿子儿媳,是以只要燕靖和大蒋氏看好孟珠,燕驰飞又对她中意,未来便不需发愁。

    商定之后,便由万氏写了帖子,定下再次拜访长公主的日子,婉言谢绝了夏侯旸的美意。

    小女儿桃花不断,大女儿却枯坐庵堂空耗年华,孟云升难免心中不忍,趁机向孟老夫人提出是否可将孟珍接回来,也好为她相看婚事。

    孟老夫子自从之前大病后,腿脚不便,精神也较从前不济,这时半倚在引枕上,由两个丫鬟一左一右地用小木槌敲击双腿经脉,活血舒缓。

    她叹着气说:“你以为我真的狠心不管她?当初把她送走,我特意吩咐过不能张扬,就是为了将来不影响给她说亲事。可是,你看看她自己都做了些什么?我让她反省自己的错误,她却一门心思胡乱钻营,私自跑出庵堂去长公主府上参加宴会,还因为赛诗作弊被赶出来,出了那么大的丑。这件事已经传遍了晋京,无人不知。平心而论,谁家选媳妇不讲究德言容功,她倒好,品德有失,满嘴谎言,一次把前两样都丢干丢净,哪有好人家会要她?”

    孟老夫人嘴上说得严厉,其实心中也痛惜不已。

    因为孟珍生母早亡,孟老夫人对她一直事事关心,花费在她身上心血比当年抚养两个儿子只多不少,更是另外三个孙辈远不能比的。原看着她一日日长大,出落的聘婷美丽,又品学兼优、才华出众,自然无比欣慰。

    其实以孟珍之前的名声、容貌与才学,一旦孟国公府透露出要为她相看亲事的消息,必定能够一家有女百家求,最后寻到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出色且与她匹配的乘龙快婿。

    偏这孩子像中了邪一般,总是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急于求成,心思不正,还倔得十匹马都拉不回来,最后自己把自己毁到这般境地。

    “我原只是想关她一阵子,等她想明白了,就把人接回来。现在这样,她回来也只是受人耻笑而已,倒不如就待在那儿,回头再择一门远离晋京,不了解情况的人家,远嫁了事。”孟老夫人说出自己的决定。

    孟云升试图再次求情:“母亲,若当真要将她远嫁,那或许一辈子都难再见面,更应在出嫁前将她早早接回家中来,好生教导一番,免得她将来越走越偏。”

    孟老夫人闭目凝思,室内静默得只能听见木槌敲击在腿上的闷响,时间久得孟云升以为她一定不会答应了,谁知她却开口说:“也罢,就听你一次,过了清明之后便将人接回来好了。”

    傍晚是书院学生们最轻松自在的时候,一天功课结束,可以尽情休息玩乐,如今天气渐暖,姑娘们自然也不会总是躲在室内,三三两两的在斋舍前的广场上进行各种游戏。

    乔歆找了一大圈,最后才在屋子里找到蒋沁,她趴在窄榻上,双腿翘起,支起的双臂前放着一本打开的书册,正看得聚精会神。

    “你可收到容安郡主的帖子了?你会去的吧?”乔歆问。

    蒋沁心不在焉地抛出两个字:“不去。”

    “为什么?”乔歆不解,又因为受了夏侯芊的托付,难免有些心急,索性把事情全都告诉她,“她写了一封信给我,说她约我们,主要是为了同你修好,还说”

    话还没说完,就听蒋沁嘟囔道:“无聊!”

    乔歆瞪大了眼睛:“唉,我可是为了你好!”伸手抽掉蒋沁前面的书,一看却是个侠客劫富济贫的话本子,“你就只顾看闲书,都不能好好跟我说话了吗?”

    “就是去见她很无聊,所以不想去。”蒋沁跪坐起来,双手平放膝头,唇角微翘,目不转睛地盯着乔歆,“你看我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很认真很专心的同你说话?可以把书还给我吗?”

    乔歆把书拍在她胸前:“你都要做明王妃了,难道你家里都不让你修习些有用的?”

    蒋沁侧躺回去,说:“你这是被你娘折磨得太过凄惨,所以看不惯我悠闲么?”停了停才反应过来,又问她,“谁说我要当明王妃了?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怎么会不知道?”乔歆奇怪地问。

    “那你怎么会知道?”蒋沁学着她的语气反问。

    “是夏侯芊告诉我的。”乔歆一点也不瞒她,“她说因为你将来会成为她的嫂嫂,所以才想找机会和你修好,还希望我能帮助她。”

    蒋沁撇嘴:“打算的挺好,不过我是不会像小姑姑那样嫁到皇家去的,太累太拘束。”她笑嘻嘻扬扬手中的书册,“我要做侠客,劫富济贫!”

    听她言之凿凿,如果没有最后那句,乔歆绝对信个十足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