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就十分混乱的黄巾军,听到张宝死讯以后,失去了最后的斗志。
他们呐喊着,奔跑着,想要离开满是大火的营寨。
“将军有令,投降者不杀管饭!”
就在此时,官兵居然停止了杀戮,反而开始齐声呐喊起来。
本来还满脸惊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黄巾军,闻言全都呆愣当场。
“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继而,无数黄巾军丢掉武器,大声喊着投降二字。
特别是那些,曾经被官兵击败、俘虏,却又安然无恙逃回来的黄巾军,更是如此。
纵然是其余黄巾,此时也都有心投降。
虽说那些被俘虏过的黄巾,被张宝单组组成一军,为的是防备关羽攻心之策。
然而,逃回来的黄巾实在太多。
哪怕张宝将这些人集中起来,仍旧有风言风语传到其余黄巾耳中。
这段时间,他们虽不似高正等人,受到了不公平对待,且粮草克扣严重。
奈何黄巾极度缺粮,这些黄巾也根本不能吃饱饭。
假如官兵此时只喊投降不杀,这些黄巾军也许会犹豫,绝大多数却未必会投降。
可惜的是,‘管饭’二字好像拥有魔咒般,攻破了黄巾军最后的心理防线。
“地公将军,地公将军!”
高正捂着受伤的左臂,抱住死不瞑目的张宝,眼中隐隐有泪光闪烁。
此时,黄巾军大多数要么逃走,要么投降。
只有那些张宝亲信,仍旧有些茫然的站在原地,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嗤!”
高正拔出猛然扯掉衣服,将其包扎在自己左臂上面,而后脸色坚毅的站了起来。
他对着张宝茫然的亲卫喝道:“地公将军不幸殒命,然我等受将军知遇之恩,纵然拼上性命,也绝不能让地公将军尸体被官兵所得。”
“有感念地公将军恩义者,当随某带着将军尸体,杀出重围!”
言毕,高正背起张宝尸体,口中咬着一柄钢刀,毫不犹豫朝着外面冲去。
“纵然身死,也绝不让将军尸体落入官兵之手。”
能够担任张宝亲卫者,忠诚度基本都不会有问题。
才开始,他们只是因为张宝的突然死亡,才会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现如今,高正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很快就让这些亲卫找到了厮杀下去的理由。
“誓死守护地公将军尸首!”
紧接着,先后又有两千余黄巾军,脸色坚毅的跟在高正身后,朝着外面杀去。
黄巾军中,并非所有人都贪生怕死。
真正信仰太平道,并且忠于张宝的黄巾军,仍旧不在少数。
若非黄巾此时极度混乱,高正可能会聚集更多人跟随左右,带着张宝尸首突围。
数日之后,冀州大捷的消息传遍天下。
北中郎将关羽,以三千骑兵击破八万黄巾,斩杀贼首张宝,俘虏五万黄巾的事迹,震惊九州。
此时,黄巾军尚且势如劈竹,杀官破城,占据州郡。
冀州大捷的消息传扬出去,当即让各方震动,给汉室平定叛乱以极大信心。
反之。
正气势如虹的黄巾军,却遭遇当头棒喝,不少想要加入黄巾的百姓,此时都有些犹豫不定。
豫州,颍川郡,长社。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
却说皇甫嵩朱儁二人,调发北军五校及三河骑兵,同时招募精壮之士,共计四万多人,前往颍川讨伐黄巾。
奈何黄巾势大,且官兵很多乃是新招募之人,战斗力堪忧。
朱儁与黄巾交战,被波才率领的黄巾军击败,只能与皇甫嵩退守长社。
长社被围,官兵士气低落。
朝廷唯恐二人兵败,雒阳遭到黄巾兵锋威胁,急忙遣骑都尉曹操统兵前往支援。
长社城内,朱儁看着手中战报,不由喟然长叹。
“我以前还觉得,那关羽年少成名,只是运气使然罢了。”
“此次黄巾叛乱,陛下将其封为北中郎将,与我和义真地位等同,我本来还心中不服。”
“如今我等被黄巾贼人击败,困守长社城内,关君侯却能以三千骑兵,大破八万黄巾,真是让我自愧不如。”
皇甫嵩闻言,也是脸色默然。
其余诸将,却并不如此服气。
有些人说道:“难保对方不会虚报战功,夸大战果。”
皇甫嵩却是摇头道:“张宝之死,做不得假。”
“下曲阳黄巾虽众,若张宝被杀,关将军凭借三千骑兵,未尝不能大破八万贼寇。”
“依我看,这份战报应该属实。”
诸将闻言,皆不再言语,眼神无比复杂。
唯有佐军司马孙坚,面露敬重之色。
而后,孙坚起身厉声喝道:“关君侯仅率三千兵马,就能大破八万黄巾。”
“我等四万精锐,却被黄巾击败,而后困守长社。”
“我等若不奋死,必成天下笑柄矣。”
“末将不才,愿领五千精兵,出城与黄巾贼人决一死战!”
朱儁却是说道:“文台勇武,其志可嘉,然黄巾势大,我军不可轻动,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看着举荐自己随军讨伐黄巾的朱儁,孙坚张了张嘴,仿佛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无奈叹息,闭口不语。
却说曹操正率领大军,前往颍川支援皇甫嵩等人,免得二人兵败颍川,神都雒阳受到黄巾威胁。
途中,曹操忽然接到关羽大破黄巾的战报。
待看完战报内容以后,曹操不由感叹道:“天下英雄,不出关君侯左右。”
“如此豪杰,我曹操早晚定要结交一番。”
幽州,涿郡。
刘备领着麾下百余乡勇,此时显得有些落魄。
没有了关羽、张飞作为左膀右臂,哪怕面对黄巾军,刘备也没有太大建树。
此时,他刚刚从校尉邹靖那里,得知关羽大破黄巾的消息,当即久久不语。
想当初,关羽折节下交,本来想和刘备、张飞结为兄弟。
奈何,刘备有鸿鹄之志。
他不愿屈居人下,这才出言婉拒,并且没有跟随关羽前往云中。
现如今,不仅关羽名震天下,张飞之勇亦逐渐为人所知,唯有刘备名声不显。
“我当初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
刘备叹息,看着身后百余名乡勇,眼中闪过迷茫与落寞。
第146章 上表收俘虏()
雒阳,皇宫。
“好,好,好!”
刘宏看着战报,已经愁眉不展许久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笑容。
由于太过兴奋,他居然有些失去了方寸,接连说出了三个好字。
“关羽果真是朕的霍去病,不枉我如此器重与他。”
刘宏笑容灿烂。
这段时间,因为黄巾起义的缘故,刘宏每日都能听到各州郡急报。
特别是前段时间。
当他听闻朱儁兵败,官兵被黄巾围困于长社的消息后,更是面如土色。
颍川郡毗邻河南尹。
假如皇甫嵩等人兵败,黄巾军只要攻破了轩辕关,不需几日即可围困雒阳。
正是因为颍川如此重要,刘宏才调遣大汉精锐,让皇甫嵩、朱儁二人统帅,前去剿灭颍川黄巾。
至于冀州黄巾,虽然也声势浩大,终究距离雒阳太远。
这也是为什么,刘宏并未给关羽调拨太多兵马,只是令其自行征召了。
朱儁兵败的消息,当时真的有些吓住了刘宏。
朱儁、皇甫嵩率领的可是大汉精锐,对手却只有颍川黄巾,并非冀州张角。
假如大汉精锐,连颍川黄巾都无法剿灭,那么大汉真的可能要灭亡了。
知晓其中严重性,刘宏毫不犹豫紧急征调士卒,让曹操带领前往颍川支援。
饶是如此,刘宏仍旧每日担惊受怕。
他却没想到。
自己并没有抱多大希望的关羽,却在这个关头,带来了如此泼天的大好消息。
以三千骑兵击破八万黄巾,并且斩杀黄巾贼寇张宝,俘虏黄巾五万余。
如此辉煌战果。
既让刘宏看到了关羽的才能,也让他认清了,黄巾军乃乌合之众的本质。
担惊受怕许久的刘宏,得到这个大捷战报以后,内心焦急终于慢慢平复下来。
“陛下,关君侯除了派人送来战报,还附带有一封书信。”
中常侍吕强双手捧着一封书信,恭敬的递了过来。
这个时代。
因为关羽的缘故,再加上刘宏知道吕强忠义,对其比历史上更为看重。
当初在云中郡,吕强传完圣旨准备离开的时候,关羽言辞恳切,希望对方能在天子面前多多照拂。
历史上的卢植,正是因为小黄门左丰进谗言之故,才被刘宏罢免官职,而后押往雒阳受审。
接受卢植兵权与张角作战的董卓,却是遭逢大败,收买宦官才得以保全自己。
关羽正是知道这些事情,才会未雨绸缪,让吕强多在天子面前照拂。
好在吕强虽是宦官,为人却十分忠义,知道关羽一心为国为民,自然满口应允关羽的恳求。
此次关羽大获全胜,不仅上表请功,还私下给吕强写信,让其帮忙说服天子赦免黄巾俘虏之事。
“哦,关卿居然还有其余书信。”
刘宏打开书信,看着里面的内容,脸上笑容却逐渐收敛起来。
黄巾叛乱,差点让大汉覆灭。
任何帝王,对于造反的叛逆都持有零容忍态度,刘宏自然也不例外。
本来以刘宏的想法。
将所有逆贼尽数斩杀,震慑九州,令天下心怀不轨之辈胆寒,才是上上之选。
他却没想到,关羽居然为那些黄巾俘虏求情,希望自己能够赦免他们的罪过。
先不谈刘宏不愿降旨赦免。
就算刘宏有这个想法,以朝廷如今的财力,也根本没有能力安置那么多俘虏。
更何况。
刘宏也有些担心,留下这些俘虏会不会养虎为患。
他也担心,这些俘虏无人看管,日后再度起兵叛乱,那可就真是大汉的悲哀了。
正是考虑到这些,刘宏才会脸色阴沉。
“陛下。”
吕强看到刘宏脸色不善,轻轻唤了一声。
“陛下可知,关君侯此次为何能以三千骑兵,大破八万黄巾,而己方损失微乎其微?”
听到吕强的话,刘宏顿时来了兴致。
每个男人,都有纵横沙场的梦想。
哪怕刘宏乃大汉天子,仍旧渴望能够统帅三军,扫平八方六合。
只可惜,他不懂兵事,大环境也不允许刘宏亲自领兵。
饶是如此,刘宏听到吕强之言,仍旧被转移了注意力。
“难道不是因为云长骁勇,官兵精锐,黄巾贼寇不堪一击么?”
刘宏如是说道。
吕强对曰:“依关君侯所言,并非如此。”
“关君侯虽勇,终不能以一敌千,更不能以个人勇武左右战局。”
“官兵虽然精锐,却只有三千之众,若无奇谋,断不可能击破八万黄巾。”
“黄巾虽乃乌合之众,却人数众多,也不缺乏勇武敢战之士,绝不容小觑。”
刘宏听到这里,好奇问道:“既如此,云长如何做到这些?”
吕强答道:“只因攻心二字。”
“攻心?”
刘宏面露狐疑之色。
吕强解释道:“关君侯认为,黄巾虽众,却大多数都只是百姓因为活不下去,才投奔黄巾想要吃饱饭。”
“说到底,绝大多数普通黄巾士卒,并没有造反之心。”
“关君侯作战,扬言不杀俘虏、不杀黄巾逃兵,并且声称只要战事结束,就会赦免投降的黄巾罪行。”
“如此一来,本就为了能够活命,才投奔黄巾的百姓,自然不愿死战。”
“是以关君侯大军所过之处,黄巾军要么投降,要么逃走。”
“纵然冥顽不灵之辈,亦被关君侯以雷霆之势斩杀,方有如此大捷。”
“君侯以为,堵不如疏,杀不如放。”
“且黄巾人多势众,陛下若不赦免黄巾俘虏罪行,纵然以武力剿灭黄巾,终究还会有余孽逃走。”
“这些人没办法得到赦免,又失去约束,肯定会啸聚山林,危害地方,后患无穷。”
“黄巾所求者唯活命耳,只要陛下降昭赦免黄巾俘虏罪行,必能瓦解贼人抵抗之心。”
“如此,黄巾可破,天下可定也。”
刘宏闻言,沉默许久。
足足过了半盏茶时间,刘宏才忧虑的说道:“话虽有理,然爱卿如何保证,这些俘虏日后不会再度叛乱?”
“且国库空虚,想要朝廷供养黄巾俘虏,绝无可能。”
“这些俘虏没有粮食供给,必定心生怨念,早晚再生事端。”
吕强闻言,却是心中大喜。
他急忙说道:“陛下无须担忧,我有一策,可安黄巾俘虏之心。”
第147章 危机()
“卿有何良策?”
却说刘宏听吕强说,对方有解决黄巾俘虏隐患之策,顿时来了兴致。
吕强答曰:“云中地广人稀,又是北方边陲,且有关君侯这等良将驻守。”
“陛下可将黄巾俘虏,尽数迁往云中。”
“如此,地广人稀的云中既能得到开发,又有关君侯威慑黄巾俘虏,令其不敢再度叛乱。”
“退而言之,纵然黄巾余孽贼心不死,真的再度叛乱,却也只能在边疆作乱。”
“想必以关君侯之神威,区区黄巾贼寇将不足为虑。”
刘宏闻言,暗自点头。
不过很快,他就再度皱眉道:“话虽如此,然安置如此多黄巾俘虏,所耗钱粮必定甚巨。”
“朝廷如今财政状况,卿想必知之甚祥,如何有余力安置这么多俘虏。”
吕强凑了上来,低声说道:“国库虽然空虚,世家大族却积粮甚多,只要陛下应允,关君侯即可不废朝廷丝毫钱粮,就能安顿好黄巾俘虏。”
刘宏眼神微动,道:“难道云长想对世家大族下手?”
刘宏虽然也不待见世家大族,知道这些大族钱粮甚多,却也不敢明抢。
哪怕刘宏眼馋,也只能通过卖官行为,变相从世家大族哪里收刮财物。
因为刘宏深知,世家大族的实力究竟有多么恐怖。
故此,当他觉得关羽可能向世家大族动手以后,顿时皱起了眉头。
此举无疑是自寻死路。
世家大族真要闹起来,哪怕刘宏身为天子,恐怕也很难保全关羽。
吕强压低声音说道:“世家实力虽强,就连陛下都要避其锋芒,然而黄巾叛乱,不仅危害大汉江山,对于这些世家大族也是极其沉重打击。”
“黄巾叛乱以来,遭受最沉重打击者,莫过于有黄巾逆贼所在地域之豪强大族。”
“陛下心有顾忌,不会明目张胆对世家大族动手,黄巾贼人岂会有此顾忌?”
“黄巾所过之处,世家大族被劫掠一空,两者之间仇深似海,士族恨不能早日平定这场叛乱,保全自身利益。”
“关君侯若以此为由,向世家大族征调钱粮,所获必定十分丰厚。”
说到这里,吕强闭口不语。
刘宏闻言,却是眼神闪动,若有所思。
“话虽如此,然世族底蕴深厚,能人辈出,未尝不能看出云长所想,如此恐难成事。”
吕强再次低声说道:“若征调钱粮不得,则黄巾难平,黄巾贼寇难保不会攻破邬堡,掠夺钱粮。”
听到这里,刘宏眼睛瞪得溜圆。
沉吟许久,刘宏脸上忽然露出浓烈煞气,喝道:“此事,朕允了。”
“然关羽必须不能将朕牵扯其中,且所得钱粮,除了供给黄巾俘虏以外,都要上缴国库。”
对于世家大族兼并土地,藏匿人口,躲避税收的种种举动,刘宏知之甚祥。
然天下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哪怕朝廷国库无比空虚,刘宏也不敢轻易对世家大族动手,否则只会自取灭亡。
这却并不代表,刘宏没有那个心思。
假如关羽真能从世家大族那里,搜刮到许多钱粮,又不会牵扯到自己的话,刘宏自然也会默许。
不过经由此事以后,刘宏对关羽越加信任、器重。
只因此事可谓胆大包天,关羽完全可以私下行事,没必要通过吕强告知自己。
结果却是,关羽选择毫无保留的信任刘宏,选择把所有事情上报。
“愿卿能够成为朕手中利刃,无论剪除叛逆也好,除掉毒瘤也罢,都能无往不利。”
刘宏遥望冀州方向,忽然变得豪情万丈。
冀州,巨鹿郡,瘿陶。
官兵营寨,主帅大军之内。
“军师,你说陛下会不会怪罪于我。”
信使离开已经数日,这段时间关羽除了收拢俘虏以外,每日都是战战兢兢。
与敌交战,哪怕战况再如何凶险,关羽都丝毫不惧。
然而对于朝堂争斗,还有已经掌管天下权柄的刘宏,关羽多少有些敬畏。
别看关羽如今很风光。
可是只要刘宏下达一道圣旨,顷刻间就能让其一无所有,甚至人头落地。
“不会。”
贾诩却是微微一笑,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犹豫半晌,关羽终究还是问道:“此事不太光彩,本来也是只能做而不能说。”
“我想不明白,军师为何要执意不远千里,通过中常侍吕大人,将此事告知陛下?”
很显然。
从世家大族那里收刮财物,用以供养黄巾俘虏,乃是贾诩所献之策。
这个计策并不光彩。
可惜,关羽除了采纳这个办法,根本没有其余计策,能够安置必将越来越多的黄巾俘虏。
才开始,关羽准备私下做这种事情,没想过要告诉天子。
毕竟,这种事情怎么看都不对,说不得刘宏知道后反而怪罪自己。
贾诩闻言,脸色忽然变得郑重起来。
“主公觉得,私下做出这等事情,能否不泄露丝毫消息?”
关羽顿时哑然无语。
他虽然信任自己属下,却也知道世家大族不能小觑。
哪怕关羽行事再如何隐秘,早晚也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