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虎啸-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闲聊,李啸方得知为何吴三桂会深夜至此。

    原来这段时间,全部明军都在登州围城,只等水师从北面作好合围之势后,方一举对登州进行攻击。只是这样日复一日的枯燥围城,让跟随吴三桂前来登州的吴之菡顿感百无聊赖,遂央求吴三桂带其去龙山打猎。吴三桂多次以军务在身,岂可擅离拒绝,怎奈吴之菡反复央求,无奈之际,只得答应。故今日带着妹子和一些亲随骑兵前往龙山行猎,因追逐猎物,不觉错过了日头,一行人乘夜色而归,因皆不熟路径,没有找到北向回归军营之路,却误打误撞地转头向东,来到了李啸的高龙堡。见此处城墙上四处张挂灯笼,吴三桂方想到前几日副总兵刘泽清已派安东卫总旗官来此守卫,故连忙行到堡前,以求借宿一晚。

    “哈哈,各位到此,确是缘份啊,李某得识吴将军与令妹,何其幸甚!两位稍坐,待李啸现去安排酒食,与诸位边吃边聊。”李啸笑着起身,便欲向帐外唤人。

    吴三桂起身摆手制止李啸道:“李总旗,此刻众军皆已歇息,我等就不必打扰他们了,不如将我等所获之猎物,就地烤食,佐酒而聊,亦是极好。”

    李啸尚未回答,一旁的吴之菡已是拍手欢笑:“二哥此议极好,我这就去把那头我射到的最大的肥鹿带过来帐中烤食,让你们好好尝尝我的手艺!唉,李啸,你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取酒和调料来呀。”

    李啸与吴三桂相视大笑,在吴三桂的摇头中,李啸笑着出帐取酒,吴之菡亦随着他出帐,跑到自已的马前,取下那头硕大的肥鹿,便欢笑着倒提鹿腿一路小跑复入帐中。

    此时吴三桂亦已出帐,让那些在帐外守卫冻得直跺脚的亲随骑兵们,将其他所获之猎物在帐外烤食。他的安排让亲随骑兵们个个一脸喜色,立刻开始架火烧柴烤食不提。

    李啸命人同样送了些水酒与调料给那些亲随骑兵后,便提着一大壶酒、三个大酒杯与一大包各色油盐酱料复入帐中,微笑着交给了喜孜孜迎上来的吴之菡。

    已脱去骑装,解下长刀的吴之菡一身紧身便服,身姿更显矫健妖娆,一脸汗水的她用一根硬直木棍穿过已剥皮刨去脏腑下水的鹿身,放在那已熊熊燃起的火堆上的木架上,一边细心地翻转烤制,一边用随身的锋利小刀给鹿身割开一道道深缝,细心而均匀地给鹿身抹上调料,很快,原本暗红色的鹿肉在火焰的舔舐下,滋滋地冒起油烟,慢慢地变成了诱人的金黄,那烤熟鹿肉的诱人香味顿时在整个帐中四处弥漫,闻之垂涎。

    离火堆稍远处,吴三桂亦脱了盔甲,与一旁的李啸一样,身穿便服,与李啸盘腿围坐在火堆旁聊天。

    两人都感觉这种方式的闲聊,让彼此距离拉近了许多,谈话也变得越发自然而随意。

    “李啸,对于现在局势,你有什么看法。”吴三桂以一种不经意的语气问李啸道。

    “吴公子,朝廷不是说了大局已定,叛贼旋灭在即么?”李啸脸色平静地回答。不知不觉中,他对吴三桂的称呼已变成吴公子,这却让两人都感觉到彼此的关系更热络了一些。

    “咳,你我之间,何必说此官面之话,今日你我定要畅所欲言,不必如此拘谨。”吴三桂脸露不满之色责怪道。

    “那吴公子认为局势会如何发展呢?”李啸目光直盯着吴三桂的双眼,又把皮球踢回给了他。

    吴三桂低头沉吟了一下,然后缓缓地抬头说道:“我看,孔贼等未必会如此顺当地束手就擒,若作困兽之斗,朝廷未必可竟得全功。“

    “吴公子之见,与某之意深合,然我更忧虑那孔有德非但不得彻底剿灭,更有可能窜逃入海,最终投入鞑子怀抱,此才是深为可忧之处啊。”李啸眼神中显出一丝黯然,长长地叹了口气。

    吴三桂脸上亦蒙上一层灰色,李啸这段话让他深有感触,只是他在心里却不能接受李啸如此悲观的论调,毕竟李啸说这段话,是凭着他作为穿越者的优势,才能说得出来的局势最终判断,而这是眼下的青年吴三桂所绝对不会理解的。毕竟在吴三桂看来,朝廷的4万大军已经牢牢地将登州铁壁合围,北面出海口亦有大明水师封锁,孔贼虽会作困兽之斗,还会让大明朝再受流血战乱之痛,但最终还是会全部消灭的。

    只是包括他吴三桂在内,上自崇祯皇帝,下至普通士卒,都恐怕不会想到,即将发生的现实会比想象更荒谬。

    吴三桂摸了摸鼻子上那道淡淡的不起眼的疤痕,他这个微小的动作,没有逃过李啸敏锐的目光,知道他不想再就这个话题就下去了。

    史载,他这道疤痕,是他年少时,冲阵救父时被后金兵所砍所致,幸得他年轻恢复得快,疤痕也不太明显。后来,吴三桂言语不合或不耐烦之际,便会自扪其鼻,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他死去,这也几乎成了他的朋友与部下判断他心情的晴雨表。

    吴三桂叉开话题,笑着说道:“我等微末之人,说之再多亦是无益。只盼天命眷顾,皇上洪福,让叛贼早灭,山东早定吧。”

    李啸脸上亦是露出苦笑神情,摇了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李啸看得出来,在表面谈笑风生的吴三桂心中,其中却有无尽的苦涩与难过。

    去年大凌河一战,他的父亲吴襄兵败逃回,崇祯皇帝大怒,正欲斩之,幸得大太监高起潜极力劝谏,方打消圣怒,只是投入狱中了事。而自已为了报高起潜之恩,同时也是为了博得更好的个人前程,拜了时任剿贼监军的高起潜为义父。并积极跟随他前来山东,参加这次的镇压叛军的征战,以期通过自已的英勇表现,打动上面的皇帝与官员,最终得以让父亲早日出狱。

    这些事情,吴三桂永远不会对李啸说出来,只是他不知道,读过历史的李啸其实早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当然,吴三桂不谈,李啸也绝不会说一个字。

    随着谈话的深入,吴三桂对这个同样英俊雄健的年轻总旗官越发欣赏,他发现李啸这人虽言语不多,但看问题每每有独到深入之处,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可能比自已更透彻而明白。

    吴之菡银铃般的声音响起:“哇,终于熟了,二哥,李啸,都来吃吧。”

    温暖的火堆旁,三人席地而坐,一起就着水酒,大吃烤得滋滋冒油外焦内嫩的肥美鹿肉,彼此谈笑,言语晏晏。

    随着彼此的交谈渐近,尽管吴之菡对李啸依然言语不恭,但李啸发现她在望向自已的眼神中,其中的傲气似渐渐消失,而取而代之是一种亲近而欣赏的神色。

    是夜,三人尽欢而散。随后,李啸给他们专门安排了房间入睡。

    “二哥,你觉得李啸这人如何?”告别李啸后,在一起走近休息的房间前,吴之菡搂着吴三桂的胳膊撒娇地问道。

    “此人英武豪迈,见识非凡,绝非池中之物。”一脸深思状的吴三桂缓缓地说道。

第七十章 吴之菡的心事() 
第二天卯时。

    随着冬天的到来,天色开始越来越亮得晚。这不,当李啸全军燃着火把,开始晨起吃早饭之际,天地间依然一片黑暗。

    饭后,各队长哨长开始带队训练。这时,正在视察军队操练的李啸看到吴三桂、吴之菡一行人才走出帐篷。此时,天边的鱼肚白才刚刚出现。

    走出帐外的吴三桂,立刻看到不远处那些排成笔直直线训练军姿与阵列的战兵,心下是莫名的震撼。

    “鸡鸣即起,严格训练,李啸治军,却是有些狠厉之处。”吴三桂见此军容,心下暗赞,随后他想到现在那些松松垮垮浑噩度日的围城明军,两者的强烈对比,又不由得在心中暗自惋叹。

    李啸注意到,相比神采奕奕的吴三桂,吴之菡似乎没休息好,她的眼皮明显浮肿,经过李啸身边时,望着他的眼神有种不可言说的神色。

    吴三桂等人匆匆吃过李啸早以安排好的早饭,便随着李啸参观高龙堡。

    高龙堡现经整修,城墙的漏洞早以补好,堡内各军营,马铺、医所、武库,粮仓等均初具规模,刘扬壮与关质正带着工匠们四下忙碌。此时的高龙堡,和当初李啸率军入堡时那死气沉沉的样子相比,给人一种焕然一新之感。见到这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吴三桂等人边看边称赞不已,偶尔还会问些相关问题,李啸皆一一简要回答。

    李啸对吴三桂的称呼已改回成吴将军,吴三桂明白,这是李啸要在众人面前刻意展示对他的尊重,毕竟昨夜之聊是私情,今天的参观则可称为公事,吴三桂暗想,这倒是个心细之人。

    随后,一行人先在堡内看过枪盾兵及辅兵的阵列训练,随后出堡看了番哨骑队与突骑队训练,最后登上城墙,看已将十三门炮放好在四面城墙之上的火炮部队,在赵杰的指挥下,练习射击操作。

    吴三桂突然感觉内心一阵羞愧。

    他原本是个自视甚高的人,嘴上虽不明言,但心中一直以军中第一青年将领自许。只是,今天在这里看了李啸的军队训练后,他突然感到自已的自信心受到了沉重打击。

    这个与自已同龄的李啸,虽然军中职位远不如自已,却能把这一千二百多人的军队训练得如此严整有序,而且堡内各项工作均安排得井井有条,他的管理与统率能力,让自已不得不佩服。

    自已来这里之前,根本不会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年轻总旗官李啸,会在这样一个曾经废弃的千户堡中,完全靠自已,将一只一千几百号人的军队练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换了自已,他能在这样没靠山,没助力,近乎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拉起这样一只强健的军队吗?

    不能。

    如果自已不是凭将门子弟的身份,不是靠认了大太监高起潜作义父的优势,光凭他自身努力,想在20岁的年纪做到游击一职,几无可能。

    这些自已的优势,是完全从草根位置向上爬的李啸所根本不可能具备的。只是,在李啸实打实的成绩面前,自已的这些优势很有些黯然失色,甚至让吴三桂更觉得心中有种莫名羞愧。当然,他是个极有城府之人,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之色。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吴三桂内心翻涌种莫名复杂的情绪,其中,有欣赏,有嫉妒,还有淡淡的失落与不安。

    “李总旗练兵严整,管理有方,吴某实是佩服。”吴三桂一脸真诚的微笑,大声向李啸说道。

    与吴三桂不同,随同参观的吴之菡,她那原本充满傲气的眼神,虽在昨天的交谈中改变了不少,但在今天的参观过程中,望向李啸的眼神,更是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崇拜之情。

    这个英俊勇武,言谈得体,一脸热烈微笑的年轻总旗官,他的一言一行,仿佛有种魔力一般,让她这样一个胆大而颇有些野性的姑娘,那原本自视甚高的心灵中,有一种甘愿为之低身俯就的卑微之感。她那颗十八岁的少女芳心,砰砰敲打得有如一面鹿皮小鼓。

    莫非,自已已经喜欢上了这个总旗官不成,唉,害臊死了。

    吴三桂等人把注意力放在观看堡内外军情与布置上,吴之菡则把全部的心思放在那个在前引路的李啸身上,只是,每每当他那饱含热情的眼神迎向自已时,自已却再无昨日的镇定,只能匆匆移开望向别处,只是为什么脸上却悄悄地泛起了燥热的感觉呢。

    二个多时辰后,参观完毕的吴三桂等人,准备回登州大营。李啸原本欲留其吃过中饭再走,怎奈吴桂执意不肯,说已在外太久,恐延误军情,需早点回去。李啸只得依他。

    “李啸,我等承蒙你热情款待,不胜感激,你如有甚么吴某帮得上忙之处,尽管开口便是。”吴三桂笑着对李啸说道。

    李啸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向吴三桂问道:“吴将军,登州大营之处,可有武器铺子?”

    吴三桂一怔,连忙说道:“当然有,4万围城大军,没有武器铺子打造修理兵器可不成,登州大营中,有十多处武器铺子呢,让了让他们安心干活,朝廷每个月还给工匠月钱,眼下战事渐缓,那些武器铺子倒也无甚事,咦,李啸,你问这事做甚?”

    李啸心下不由得暗骂副总兵刘泽清,这家伙什么情况都不和自已说,不明情况的自已找遍了杨家店与孙喬镇之地,都未找到武器铺,弄得自已打造武器都甚困难。今天若不是吴三桂告诉自已,自已怕是一直得不到兵器补充了。

    “吴将军,我军现在招了不少兵士,苦于武器不足,你也看到了,相当多的枪兵没有长枪,都得用骑兵的骑枪训练,更有一部分士兵连最基本的刀剑都缺乏。所以,在下想,请吴将军作为介绍,我让我军将领与你同去,在那武器铺定做些兵器回来。”李啸诚恳地说道。

    “此是小事,吴某举手之劳而已。等下你便让人随我前去吧。”吴三桂笑道。

    “李啸,到时兵器做好了,我来带回给你。”一旁的吴之菡那银铃般的声音快速响起,她一脸兴奋的神色,为自已又找到了个接近李啸的理由而高兴。

    “那我就先谢过之菡了。”李啸笑着拱手说道。

    李啸刻意省略前面的姓,顿时让吴之菡感觉自已与李啸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她露齿一笑:“李啸,我每天没事,就帮你监督下工匠吧,保证不会让他们偷工减料,一定做得又快又好!”

    吴之菡说完,李啸还没来得及说句感谢的话,在旁边的那些亲随骑兵的窃笑声中,吴之菡脸一红,赶紧走开了。

    在吴三桂他们收拾东西的时候,李啸把枪兵哨长雷傲叫来,叫他带上一面定制的4米长枪和一块定制大盾,随吴三桂他们同去,要求定做500根长枪,100面大盾。并给了他300两银子作为定金,到时做好后一起拉到高龙堡,再把余款全部付清。为了打消雷傲的顾虑,李啸告诉他,现在有吴三桂这层关系,那些工匠定不会嫌定金太少,也没胆子偷工减料,一定会又快又好地完成。

    雷傲大喜,随即安排了两名在牛蹄墩时招的两名老兵,现在已分别是副队长的人选继续带队训练,随后便挑了枪盾样板,随吴三桂等人而去。

    回登州大营的路上,吴三桂与吴之菡两个人并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雷傲则与那些亲随骑兵一起,与他俩隔了段距离跟在后面。

    吴三桂与吴之菡两个人脸上都是笑意盈盈,尤其是吴之菡,她一只手握着缰绳,另一只手里却紧紧地攥着李啸临别时送给她的小礼物。

    一个约半两重的足金小锞子。

    其实吴三桂也得到了李啸所送的一个同样的金锞子,不过他早已揣在怀中,却不象吴之菡这般捏在手里,反复把玩与摩挲。

    “这个李啸,倒是会做人,这样一个足金锞子,现在这个年头,值七八十两银子呢。看来,这李啸倒是有点刻意交好我等之意。也许,此人会成为我日后一大助力,却也未可知。”吴三桂脸带笑容,心下颇为得意地想着。

    他转头望向自已的妹妹,这个少女一边骑马一边痴痴看那手里已摩挲得光亮可鉴的金锞子,她的专注神态,吴三桂默默看在眼里。

    他心下明白,自已这个颇有野性的妹妹,看来真的喜欢上了这个李啸了。

    “之菡,告诉二哥,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上那个李啸了。”吴三桂以一种半开玩笑的语气问道。

    “哥,你好讨厌,乱猜什么呀。”吴之菡不满地嘟囔,脸上却霎时浮起一片飞红。

    见她这副娇态,吴三桂哈哈大笑,心下更明白了**分。随后,他收起笑容,脸上却淡淡地浮起一种凝重之色,他以一种语重心长的口气,缓缓地低声说道:“妹妹,那李啸英武豪迈,为人随和义气,是个极好的将官之材。但有一点,哥想对你说,经昨天至今的言谈了解,哥认为,李啸此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孤傲耿直,绝非甘屈人下和光同尘之辈。我在想,他之所以刚到登州,就被驱遣至此废堡驻扎守卫,定是不得上司刘泽清之欢心,而被穿小鞋之故。现在的大明朝内,处处结党营私,他这样的人,只怕是虽有才能,却难得重用,甚至极可能郁郁此生!所以,吾妹若真的心向此人,为兄心下甚忧,只恐李啸这人,最终会牵累耽误吾妹啊。”

    “我自已的选择,我自已承受,若得我心,他便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我亦生死相随!”吴之菡脸露倔强肃然之色,低声地吐出这句话,随后,她银牙一咬,怒喝一声:“驾!”便直直地驱马快速前冲而去。

    吴三桂表情复杂地望着妹妹那娇俏矫健的身影,脸色深沉,随即他长叹了一声,也怒喝道:“驾!”驱马追上妹子的坐骑。

    身后的亲兵亦纷纷夹磕马肚,紧紧跟随。

    没有人看到,有两颗清澈晶莹的眼泪从吴之菡的眼眸中悄然而落,滴在她手心中那颗小金锞子上。

第七十一章 海商蔡守() 
送走吴三桂的下午,李啸得人禀报,有位商人前来拜访。

    “此是何人?来此何事?”李啸心下颇疑,问来禀事的士兵问道。

    “禀总旗,此人名叫蔡守,据他自已所说,乃是辽东一名海商。他求见总旗,却是为了商务之事。”

    李啸沉吟,自已驻守这高龙堡,可是贫瘠之地。周围村户集镇皆相离遥远,也无甚当地特产,却不知此人前来目的为何?

    “唤他来见我吧。”李啸最终还是同意见他。不管怎么说,与此人谈谈也不是什么坏事。

    最后,一名不到四十年纪,身穿名贵的暗纹富寿蝙蝠盘花湖绸长衫,头戴滚珠盘银叠山抹巾,脚穿千层底衮丝关缝犀皮圆靴,身量不高,却极为壮实,一张似乎满是沧桑的暗黑色圆脸上,有一双眯缝般的双眼,不时闪出精明的光泽,他脸上堆积着如同程式化般的恭维笑容,向每个看到的军士都打着哈哈,在刚才禀告的士兵的带领下,走进了李啸的中军帐内。

    此人见到李啸,连忙捋了下下巴上的三缕微须,一边下跪一边向李啸拱手行礼道:“小人蔡守,见过总旗大人。”

    “免礼,看座。”李啸微笑着向他虚扶了一下。

    蔡守神情恭谨地将自已屁股坐了一半在椅子上,望向李啸的笑容便是更加的灿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