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突击营-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男人一边说,一边就要端起酒杯去碰杯。袁静紧紧拉着罗毅的手,苦劝道:“罗子哥,你真的不能再喝了,喝多了,伤身体的。要不,今天就喝到这,以后咱们再和何部长喝,好不好?

罗毅伸出一只手把袁静的手推开,用训斥的口吻说道:“你懂什么!什么以后?以后大家还有没有在一起喝酒的机会还不知道呢。你知道何兄为咱们突击营作出了多大的牺牲,你知道他要去什么地方吗?

“不是去缅甸吗?那里是后方啊……袁静被罗毅的神情吓住了,她可是知道罗毅发脾气的样子的,现在又带着酒劲,她可真有些害怕。

“什么后方!罗毅打断了袁静的话,他用不知是嘲讽还是无奈的语气说道:“呵呵,后方,后方,不出一年,那里将是整个亚洲最残酷的战场。远征军。野人山,几万中华民族的精英尸骨无存,全都是精英啊!他说着说着,忍不住泪水纵横。在前世里,他曾读过远征军老兵写的回忆录,而且屡屡为兵败野人山那一仗的惨烈而痛惜不已。想到何继春马上就要去缅甸,也许也会落一个魂断野人山的结果,他心如刀绞一般。

“罗子哥,你说什么呀,这怎么可能呢?袁静这一次是被罗毅描述的场景吓住了,她不知道罗毅说的是什么,但隐隐能够感觉到,罗毅已经预见到了一场残酷的战争,而何继春恰恰要前往那个残酷的战场。

何继春拍拍罗毅的手:“罗兄弟,如果真如你所说,那将是愚兄最希望出现的情况。慷慨赴国难,尸骨埋沙场,这是中华男儿最荣耀的事情。如果愚兄真有那样一天,请罗兄弟遥对西南洒上三坛酒,就算是愚兄在天上与罗兄弟共饮了。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何兄,即使真有那样一天。小弟也是拿三坛子倭寇的血来与何兄共饮啊。罗毅豪迈地说道,也不管这话是否吉利了。

“好!我们先喝了这杯,日后再共饮倭寇血!何继春端起杯子道。

“何部长……袁静被两个男人相互之间的临别赠言感动得泪流满面,在她的记忆中,何继春从来没有过这样张扬的时候,“小妹陪你一起喝这杯酒。

何继春哈哈大笑:“好啊,罗老弟,你和弟妹的喜酒,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喝了,今天就借这杯酒,祝你们白头偕老吧!

“干!罗毅痛快地说。

“干!袁静也高高地举起了杯子。

得知何继春将要去西南。许良清、陆双勇、苏晓峰等人也都纷纷过来向何继春敬酒,大家心里的想法其实都有些相通,那就是不知道这杯酒喝完,是否还有机会喝下一杯酒了。何继春也想到了这一点,对于前来敬酒的突击营官兵完全是来者不拒,一直喝到坚持不住了,瘫倒在椅子上,众人才作罢。袁静喊来两名士兵,把何继春架回房间去,回头再看罗毅,发现他已经躺在地上睡着了,眼角却还挂着泪花。

何继春这一通大醉,足足睡了一天才缓过来。等他终于能够自己站起来的时候,国防部派来接他的汽车也已经到了,他恢复了往日的矜持神态,向突击营的各位拱手告别。

“各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等抗战结束的时候,咱们再聚。何继春说着场面上的告别语。

“何兄,一路保重。罗毅握着何继春的手道。

何继春笑着说:“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的,别小看你何兄的军事素质。

罗毅拿出几本册子,递给何继春:“何兄,这是我过去写的一些心得,还有一些是昨天匆匆忙忙赶出来的,是有关热带丛林作战的一些想法,供你参考。

何继春随手翻了翻,只见里面写着种种丛林作战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从战术战法,到后勤保障,应有尽有。他惊讶地看着罗毅:“罗老弟,你竟然早有准备?

罗毅淡淡一笑:“热带丛林作战,是一个我们绕不过去的问题。有一些知识,我也不太清楚,你到云南之后,务必找当地的军民多了解。然后把这些知识编入训练大纲,让那边的部队严格进行训练。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丛林条件下如何识别方向,如何生存。其实,在热带丛林中,有各种各样可以吃的东西,包括动物和植物,只是咱们的士兵不了解这些知识,所以守着一座自然宝库而无法利用。像捉蛇、生吃虫子之类的技能,如果不提前训练,事到临头就来不及了。

苏晓峰在一旁笑着说:“何部长,你有所不知,罗子当年训练我们突击营的时候,也是拿着这套大纲要求的。别的不敢说,现在我们的士兵如果困在大山里,三两个月的肯定饿不死。

“罗兄弟,你提醒得非常对。何继春道,“我到云南之后,一定向杜长官建议,把第五军的弟兄拉到大山里去进行轮训,做好丛林作战的准备。

“这样最好了。罗毅说,“此外,要多储备一些热带使用的药品,包括治疗腹泻、疟疾、湿疹之类的药。热带丛林作战,疫病是影响战斗力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会打一个报告,让部队大量采购,并且建立起储备的。何继春可谓是言听计从。从罗毅这一套缜密的设想来看,他对于缅甸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事,应当是进行过充分的考虑的。

“还有一点。罗毅压低声音说,“多找一些向导,了解一下缅甸境内的地形和地貌,尤其是要多研究一下……野人山!

(第四部完)

正文 361 打劫江轮

长江边的马口镇有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几条水道直接与长江相连。在芦苇荡里,隐藏着十几条小舢舨,一群突击营士兵正坐在舢舨上,等待着从九江溯水而上的一条日军江轮。一天前,他们接到营部发来的电报,命令他们务必截下这条江轮,并把江轮上运输的物资完好无损地缴获下来,送回浠春的大本营。

这种在江上打劫的事情,突击营已经有很长时间不做了,现在突然有了这样的任务,让突击营的水兵们都兴奋异常。

“葛队长,这都快到中午了,怎么鬼子的船还没到啊?突击营的游泳第一高手方桂山有点焦急地问负责的副支队长葛岳,“不会是情报有误吧?

葛岳摇着头:“不会的,这是营部从鬼子的电报里得到的情报,绝对不会有错。

“这小鬼子的电报,怎么会让咱们得到了?方桂山大惑不解。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是我们细伢子从美国学到的本事,能够听懂鬼子的电报呢。水上运输队长雷雄自豪地对方桂山说,他和周希亚是一个村子的,论辈份,周希亚是要叫他做叔叔的。周希亚能够破译日军密码的事情。在突击营里也保不了密,不过大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这个小伙子是从美国回来的,本事极大。

方桂山在朱山镇的时候也认识周希亚,知道他是营长很看重的一个小神童,听到雷雄这样说,方桂山也感慨地说:“唉,当年这个细伢子长得瘦瘦的,头比身子还大,想不到几年不见,还真出息了。希望他这次从鬼子哪里听到的情报没有出错才好。

“队长,前面发现鬼子的江轮。一名了望哨划着小舢舨过来向葛岳报告道。

葛岳一摆手:“各就各位,准备战斗。

方桂山和雷雄早就脱得只剩下一条短裤了,古铜色的皮肤透着一股杀气,他们的身上背着各种应用的装备,眼睛上还戴着潜水镜,这些都是罗毅从美国采购来的。听到葛岳的命令,方桂山和雷雄纵身从舢舨上跳进了水里,向着江心游去。在他们身后,另外几名水兵也紧紧地跟了过去。

远处的江面上隐隐地传来了突突突的引掣声,接着,一艘江轮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江轮的甲板上架着两挺重机枪,不过枪口上还戴着防水帽,显然负责押送的日军并没有什么警惕性。目前,从上海到宜昌一线的长江河道都在日军的控制之下,长江两岸的游击队也很少会去打这些有武装押运的江轮的主意。押船的日军只派了一名哨兵站在船头了望,其余的人都缩在客舱里聊天、睡觉。

方桂山等人在日军江轮开到之前就已经游到了江心的航道上。他们嘴里叼着橡胶管沉到了水面以下,没有露出一点痕迹。

突突突的声音越来越响,在水下的突击营水兵们已经能够感觉到江水的颤动了。紧接着,他们头顶上像是涌来了一片乌云,他们知道,这是日军的江轮开到了。

几名水兵没有一点迟疑,他们在水下举起一根长竹杆,把一大团鱼网塞到了江轮的螺旋桨上,只听得一阵刺耳的扎扎声响过之后,头顶上的引掣声嘎然而止,被鱼网缠住的螺旋桨完全停止了转动,江轮的发动机熄火了。

押船的日军一下子全惊了,他们从船舱里跑出来,端着枪向四面张望,想看看发生了什么情况。他们现在是逆水行舟,螺旋桨一停,船就停了下来,然后在江水的推动下,打着转向下游漂去了。

“船长先生,这是怎么回事?日军小队长木谷来到驾驶舱,向船长问道。他刚才已经观察过江面了。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所以他也就放松了警惕,觉得这只是一起机械故障而已。

“木谷君,没什么事,可能是螺旋桨缠上东西了。船长倒是很有经验,他从引掣在此前发出的声音就判断出了问题所在。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

船长答道:“也不是经常,只是偶尔发生罢了。一般情况下,可能是缠上了中国渔民的鱼网。这些渔民完全不懂什么规则,他们经常会在主航道上放鱼网捕鱼的。

“那现在怎么办?

“要马上派人下去把鱼网割掉,否则我们的船失去了动力,随着江水往下漂,是很危险的。船长道,“这些事我的水手能解决,木谷君还是休息去吧。

“那就快吧。木谷吩咐道。他走出驾驶舱,对自己的士兵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仍然回到舱室里去,这仅仅是一次行船中意外,不用这样如临大敌的。

江轮上的水手对于这种情况倒也并不陌生,在木谷和船长对话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把锚抛进了水里,使江轮停了下来。接着,一名水手在船尾搭了一个软梯,一直垂到水面,然后,他脱了上衣,在嘴里叼着一把刀,双手攀着软梯从船舷上下来,准备去修复螺旋桨。

方桂山等人早就靠在船底附近等着了。船上的水手刚刚下到水面,突然觉得两只脚踝像被两只铁钳夹住了一般。不由自主地向下坠落。他惊惶地张开嘴,嘴里叼着的刀子掉到了水里,没等他出声,人就已经完全没入了水中。一名突击营的水兵死死地掐着日本水手的脖子,一直到他不再挣扎为止。

“上!雷雄轻轻招呼一声,率先攀着软梯向上爬。几名水兵紧跟其后,手里握着打开了保险的汤姆逊冲锋枪。

在船尾的甲板上,一名日本水手正等软梯边,准备给下水的那位同伴帮点忙。见到同样光着膀子的雷雄上来,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同伴,不禁嘀咕了一声:“怎么这么快……

他的话音还未落地,只见一道寒光闪过,雷雄手里的匕首已经划过了他的脖子。一条血线喷涌出来,日本水手哼了一声就栽倒了。

“有敌人!站在船头负责警戒的日军士兵发现了船尾的异象,大声地叫了起来。

“抨!雷雄的枪响了,日军士兵应声倒地。

“哒哒哒!方桂山手里的冲锋枪响了起来,死死地封住了客舱的门,把木谷和他的士兵都堵在客舱里了。其余几名水兵也纷纷登上了船尾,配合着雷雄和方桂山压制日军的冲锋。江轮上的空间十分狭小,几支冲锋枪足够把敌人死死压住了。

“快冲出去!木谷疯狂地喊叫着,逼迫士兵往外冲。日军士兵刚一冒头,就被撂倒了好几个,余下的只能伏在舱门口。拼命地向外开枪。

埋伏在江边芦苇荡里的葛岳一直在观察着江上的动静,看到水兵们得手了,他手一挥,十几只小舢舨从芦苇荡里划出来,箭一般地冲向停在江心的江轮。

“快,快去控制重机枪!木谷指挥着几名日军士兵拼死冲出船舱,向着支在船头上的重机枪冲去,他们已经发现了从江边赶来的突击营部队,知道一旦这些部队登上船,自己就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现在能够挽救败局的,只有那两挺重机枪了。

“抨!抨!舢舨上的突击营士兵纷纷举枪射击。几名日军士兵没等跑到重机枪跟前,就一个接一个地中弹倒地,有的直接掉进了江里。葛岳带领的这支小分队一直是作为水上力量进行培养的,根据罗毅的练兵原则,士兵们都是用成箱的子弹来进行练习的,现在他们站在起伏不定的小舢舨上射击,和站在陆地上没有什么区别。

“冲啊!

突击营的小舢舨贴上了江轮,士兵们举着挠钩把一个个软梯搭上江轮的船舷上,从两侧同时登上了甲板。驾驶舱里的日本船长见势不妙,拔出随身佩带的手枪准备还击,结果不知从哪射来一排乱枪,让他身上平添了十几个窟窿,死于非命。其余的日本水手也未能幸免,在突击营士兵的枪口下先后倒地。

葛岳等人登船后,船上的局面已经毫无悬念了。押船的日军只有两个班20多人,而且被压制在船舱里,根本无法冲出来。一阵枪战过后,突击营士兵逼到了船舱门口,向船舱里连扔了七八颗手雷。只听得轰轰地几声巨响,船舱的顶篷掀开了几个大口子,日军的断臂残肢飞得满处都是,里面的人一个活着的也没有了。

“快,找船上运的物资!葛岳大声地吩咐着,“雷老大,快让弟兄们把鱼网撤了,把船开到江边去。

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周围的日军听到枪声很快就会赶来增援,所以突击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活干完。雷雄交代一名水兵下水割掉了缠在螺旋桨上的鱼网,然后重新发动引掣,把江轮开进了芦苇荡里。

趁着这会工夫,葛岳带着士兵们已经打开了江轮的货舱,里面除了一些粮食、衣被等物品外,还整整齐齐地码着30个铁皮箱,葛岳知道,这就是营部让他们务必要拿到的东西。

“这是什么玩艺?方桂山好奇地问道。

葛岳走上前,拧开一个铁皮箱上的封口铅,打开了箱子盖。只见在箱子里。摆着一台崭新的机器。

“这是鬼子的军用电台,整整30部,现在都归我们了。葛岳得意地说。

第三卷 保卫长江 362 情报中心

“希亚,这回你该满意了吧?罗毅看着一片密密麻麻的天线。笑着对周希亚说。

打劫江轮的事情,是周希亚要求的。他回到浠春之后,便向罗毅提出,要建立一个情报中心,专门搜集日军的电报,进行破译之后,全面掌握日军的动向。罗毅当然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听到周希亚这个建议,自然是满口答应。

要建立这个情报中心,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几十部电台连续不断地侦听日军的往来电文,这一点可把罗毅难住了。突击营在国共两党的部队里,都算是装备最好的了,但也没有这么多闲置的电台能够拿来给周希亚使用。罗毅想了半天,牙一咬,当即就要安排人去采购新的电台了。结果,没等他下单,周希亚嘻嘻笑着找他来了:

“罗哥,电台有着落了。

“什么着落?罗毅诧异地问。

“昨天我监听鬼子的通讯,无意中得到一条情报,说有30部电台要经长江送到武汉去。罗哥这么大能耐,应该能把这30部电台弄到手吧?周希亚油腔滑调地说。

“尽给我出难题!罗毅恶狠狠地瞪着周希亚说。不过心里倒是挺高兴的,以后缺点什么东西,就让周希亚去找好了,反正打家劫舍这种事情,对于突击营来说的确不算是什么难事。

于是,便有了葛岳打劫江轮这一仗,葛岳把船上的其他物资都留在自己手边用了,但派人把30部电台火速地送到了浠春。

罗毅专门找了一个小山坳,作为情报中心的场地,四周布下岗哨,严禁闲人进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情报的保密,二是便于隐蔽。日军的飞机偶尔也会飞到浠春来骚扰一番,如果情报中心建在空旷处,难免会被发现。

周希亚向罗毅要了100名士兵,亲自指导他们布设天线,把30台电报机都架设起来。所有的天线都用树枝进行了伪装,从天上看下去,不过就是一片平平常常的小树林而已。

情报中心的建筑物是几间低矮的茅草房,但这也仅仅是一种伪装,真正的建筑是在地下。突击营不缺乏工兵,很快就建好了一批宽敞的地下工事。为了给这些电报机供电,在不远处的山洞里还专门支有两台柴油发电机,轮流开动,所发出的电全部归情报中心使用。

突击营原本就有一些电报员,周希亚又招募了一些人,亲自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搜索日军的电台信号,并把收听到的电报码记录下来,以供破译。武汉沦陷后,有一些城里的学生逃难到了浠春,周希亚招募的人主要就来自于这些学生,他们文化程度比较高,接受新鲜事务也比较快。

破译密码的工作,暂时还只有周希亚自己能做,这其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太多,周希亚也没信心教别人学会。自从30部电台到位之后,周希亚的工作量骤然增加,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分析那些截获的电报,希望能够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罗毅对于破译密码这项工作觉得很神奇,他专门跑到周希亚的工作室去参观,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吓了一跳。

“希亚,你就这样破译密码?罗毅的嘴张得能放进一个鸡蛋,因为他发现周希亚的破译工具居然是算盘,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算盘要长得多,是用两把算盘绑在一起做成的。

周希亚嘿嘿笑着说:“怎么啦。罗哥,你觉得奇怪吗?

“算盘也能破译密码?

“破译密码也是靠计算啊,我的西方同学,有的是用手摇计算器,有的是用计算尺,只有我是用算盘的。我曾经跟他们比试过,最后发现,最快的就是我这个算盘。周希亚自得地说。

“怎么没人用计算机啊?罗毅诧异道,在他的脑子里,破译密码这样的高级工作,怎么也得有几个专门软件啥的吧?

“电子计算机?周希亚一愣,“罗哥,你怎么也知道这个东西?

“这个……我是猜的。罗毅有些语塞,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才问世的,他现在问这个问题,实在有些超前了。

“罗哥,你猜得可真准。宾夕法尼亚大学有一帮人正搞这个东西呢,听说如果搞成了,一秒钟能够完成5000次运算,神奇吧?周希亚神往地说。

“这个,咳咳……勉强算是神奇吧。罗毅像被呛着似地咳了几声,每秒5000次运算,好可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