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其他的大臣都还没有会过意来,李斯道:“国尉,韩大将军,能够说得详细一点吗?”
韩腾道:“国尉大人己尽知我意,还是请国尉大人向大家详解吧。”
尉缭也没有客气,道:“大王,汉楚两国无边界相连,因此三国如果组成合纵大军,就只能在齐国集结,然后再向我秦国进攻,而这一来,合纵大早就必须要经过大梁,而我秦国只用在大梁集结兵力,倚坚城而守,就足以挡住合纵大军,而合纵大军的人数虽众,但粮草物资,运送补济数额巨大,只要是我们能够在大梁坚守年余,恐怕合纵大军就会支撑不住,自动退军,我秦国就可以无忧。”
众人听了,也才都恍然大悟,大梁城是天下有数的坚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只要是城中屯集有足够的粮草物资和必要的兵力,足可以抵挡住百万大军的进攻,当初秦国就是在大梁城里吃过大亏,后来使用水攻之法,耗废了近年余的时间,才算是攻克了大梁。
不过马上就有人想到,当初秦国用水攻之法,攻克了大梁,那么合纵联军也同样可以用水攻之法,来对付秦国。因此也立刻有人提了出来。
尉繚道:“当然我秦国用水攻之法,攻克大梁,仍是因为我秦国首先攻占了灵渠的入黄口,才能挖开大渠,引黄河水灌城,因此只要我们守住入黄口,就可以使大梁免遭水淹之灾。”
王绾道:“大梁城高墙厚,易守难攻,但入黄口却是无险可守,如果合纵联军首先全力攻取入黄口,再引黄河水灌城,我们又当如何抵御呢?”
尉缭怔了一怔,一时也答不上来。
幸好这时韩腾道:“如果合纵联军用丞相之计,确实可以引黄河水灌入大梁城,但如此一来,耗时长久,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我秦国可以分兵两路,一路守住大梁,一路分袭汉楚两国,那时汉楚的精锐尽在大梁城前,国内空虚,必然回兵相救,合纵也就将不攻自破;而就算合纵联军攻下了大梁,也必将精疲力竭,无力再西进,必将罢手停战,如果要强行进军,我秦国正好可以逸待劳,给合纵大军迎头一击,就可以返败为胜。”
李斯点头道:“高原精通兵法,如能攻取大梁,便是以获不世之功,恐怕不会再轻易西进,而我秦国失去大梁,那就只能退守洛邑,整个魏地将全都难保,就算是己经罢战,也对我秦国不利,只能汉齐楚三国休养几年,恢复实力之后,再度联军西进,我们又如何抵挡呢?”
韩腾道:“长史不要忘了,现在魏国已亡,如果汉齐楚三国能够尽得魏地,将如何分配,由其是谁能够得到大梁,必然国势大张,成为三国之首,因此恐怕汉齐楚三国恐怕都欲染指大梁,那时我秦国再从中分化离间,不难分解合纵,只要是三国合纵瓦解,就都不是我秦国的对手了,我秦国再进行逐个击破,就可获全胜。”
方才大臣们之间讨论,秦王政一直都没有做声,只是静坐在王位上听着,只到韩腾说完之后,秦王政的心里才有了一点底,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应对合纵之后,秦国上下也都十分湥С献莸幕∈乔毓耐玻挥星毓鞴频角浇牵鞴呕崞胄男Φ暮狭Χ钥骨毓灰俏;杂薪獬突崃⒖倘诵幕辽ⅲ退闶腔棺槌珊献荩彩歉骰彻硖ィ葱亩方牵荒讯愿叮虼饲毓膊⒉皇峭耆挥信拼颍疃嘁簿褪鞘ノ旱兀郧毓壳昂吞辶浚ノ旱兀膊换嵘私疃牵灰悄芄换獾羧献荩チ宋旱兀不故悄芄恢匦略俣峄乩础
因此秦王政也点了点头,道:“卿之言极是,看来大梁确实是我秦国对抗合纵大军之处。”
秦王政这样一说,也就算是基本为秦国和三国合纵的战争定调,因此众官员们也都不再争论,而是立刻归班位站好,听候秦王政的布置。
秦王政这才道:“姚卿。”
姚贾赶忙出列,道:“臣在。”
秦王政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防,故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莫大鄢,因此卿此去齐国,关系重大,需要万分小心。寡人拔给卿五千镒黄金,白璧二千对,珍珠五百颗,用以资助卿此行之用。”
虽然说己经做好了军事应对合纵的计划,但如果能不打仗,当然还是不打仗为好,毕竟这一战真的打起来,秦军的胜算确实不大,因此秦王政首先还是把希望寄于在姚贾身上,如果姚贾能够成功诛杀了田克臧,分化三国合纵,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而姚贾此行,除了诛杀田克臧之外,还要拉陇收买齐国的大臣,再扶植一个亲秦的齐国大臣掌权,免得干掉了一个田克臧,又有第二个田克臧再出现,而想要收买拉陇齐国的大臣,钱财宝物自然是免不了的,而秦国在这方面,也一向不吝啬。
姚贾赶忙跪伏叩谢道:“多谢大王,臣立刻着手准备,马上动身赶往齐国。”
秦王政又道:“不过战事准备亦不可放松,王丞相,你立刻准备,马上向大梁运用各种物资,至少要保证大梁城中的物资可以支撑一年以上。”
王绾忙道:“臣尊大王之令,立刻照办?”
秦王政又道:“王贲。”
王贲出列道:“臣在。”
秦王政道:“你立刻赶回大梁,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守卫大梁,抵御合纵大军。”
王贲道:“臣尊令。”
秦王政这才点了点头,道:“散朝。”
第八零二章 扶苏督军
散朝之后,秦王政的心情也好多了,因此下令车架,到自己最宠爱的郑姬宫里去休息。自从知道齐楚两国的使臣聚集在灵寿,商议组成合纵的消息之后,给秦王政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心里压力。虽然历次合纵有胜有败,但每一次合纵都会给秦国造成巨大的压力,毕竟各国联军,实力绝对在秦国之上。
而且除了最后一次甴赵将庞暖组织的合纵之外,秦国能够击败合纵大军,基本都是用的非军事手段,即通过挑拔离间,威逼利诱,让合纵大军从内部瓦解,而一但遇到这些手段不起作用,秦国就只能以失败告终了。而这一次合纵,显然是用挑拔离间,威逼利诱的手段难以取得效果,因此秦王政感觉到压力,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经过了这一次朝会之后,总算是找到了应对合纵的办法,当然只能说秦国的国力确实太强大了,因此能够抗得住相当程度的打击,秦王政自然心情大好,同时心里也在盘算,瓦解了这一次合纵的危胁之后,那么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将对付谁,是北方的新汉国,还是南方的楚国。
秦王政一边想着,车驾己经来到了郑姬宫前,只见郑姬带着扶苏、荷华,还有扶苏的夫人蒙灵一起在宫前迎接秦王政的大驾。
秦王政笑道:“原来你们都在啊。”
郑姬忙道:“他们都是来探望妾身的,不想大王今日散朝的早,到妾身宫里来了。”
秦王政点了点头,笑道:“既然都来了,那就不要走了,就在这里用晚膳吧,都起来,进宫里再说。”
众人一起进宫,分列坐好,秦王政才道:“郑姬,天气己经转凉了,你的身孑骨不好,要小心一些,去年寡人赐给你一件红胡狸皮祅呢?找出来预备穿上。”
郑姬道:“多谢大王关爱,妾身定会照料身体。”
秦王政又对荷华、扶苏等人道:“这段时间寡人的事务有些多,你们若是无事,就多来看看郑姬,陪她说话聊天,也注意一下郑姬的身体。”
扶苏垂首道:“儿臣尊令。”
郑姬笑道:“妾身这边的宦官、侍女众多,就算是没有他们,妾身也不会无趣的。”
秦王政摇了摇头,道:“胡说,宦官、侍女怎么能够和自已的子女相比吗?”
这时荷华道:“父王,其实陪同母妃的事情,有我和灵儿就够了,到是扶苏巳经成年了,父王不该还把他关在宫里,应该给他安排一些正经事情做才是。”
秦王政的心里也一动,虽然他还没有立扶苏为太孑,但在扶苏成亲之后,秦王政就命令扶苏管教王宫里除荷华以外的所有公孑、公主。这时秦王政已有二十余位公孑、公主,虽然大部份都还未成年,但也都有十几岁,确实需要有人来管理他们,而扶苏是秦王政的长孑,因此也自然也不二人选,不过秦王政这样安排,实际也就确认了扶苏在众公孑之中地位。
而扶苏令命之后,做的确实不错,不仅对所有的弟妹们都十分友爱关心,从来不以兄长或监管者的身份欺压他们,但如果有人犯错,也会毫不留情的按律处罚,但处置公平得当,因此让所有的公孑、公主都十分服气,把他们管得到是服服贴贴。
扶苏对众公孑、公主的管理,秦王政自然是一清二楚,他之所以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孑,就是担心扶苏的性格有些柔弱,恐怕难以统治好秦国,而且秦王政正当壮年,而且孑女众多,因此还希望能够再考查一下,确定最合适的人选。让扶苏管理众公孑、公主,也未偿不是对扶苏的一次考验。不过从扶苏的表现来看,到是有些出乎秦王政的意料,这个看似柔弱的长孑,似乎并洠в凶约合氲哪敲慈砣酢
因此荷华建议秦王政,给扶苏安排一些正经事情做,也让秦王政有些动心,毕竟扶苏己有二十三岁了,确实是可以给他安排一些事情来做。
于是秦王政想了一想,才道:“扶苏,你准备一下,随王贲将军去一趟大梁,代替寡人去督阵劳军,并且监督秦军在大梁城布防。”
扶苏赶忙起身,道:“儿臣尊命。”
秦王政点了点头,道:“开膳吧。”
吃过了晚饭之后,荷华转回自已的房间,还在想着刚才秦王政对扶苏所交待的话,扶苏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但荷华的心里却是明白,如果这一次扶苏的大梁之行没有大的纰漏,那么秦王政很有可能就会立扶苏为太孑。
荷华知道,在另一时空里,秦王朝的灭亡,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秦始皇洠в屑钡牧⒎鏊瘴樱饩透死钏埂⒄愿叩热擞锌沙弥院ゴ娣鏊眨晌赝醭亩阑实郏峁醭戳嗽帜研缘暮蠊蛭蘼凼谴幽芰Α⒉胖恰⑼拧⑷送雀鞣矫胬纯矗鏊斩荚对诤ブ稀R虼擞胁簧倮费Ъ叶既衔绻厥蓟仕篮笫怯煞鏊战尤位实郏赝醭故怯邢嗟贝蟮幕崮芄谎有氯ァ1暇沟笔鼻毓淙晃;姆痘姑挥械讲豢赏旎氐牡夭剑绻簧弦桓鱿喽晕潞汀⒖砗竦幕实郏故怯泻艽蠡崮芄煌旎氐酃奈;
而来到这个时空己有七八年的时间,加上又继承了荷华以前的记忆,荷华当然知道,扶苏的性格虽然洠в星赝跽敲锤找慵岫ǎ谌屎瘛⑽潞头矫嫒丛谇赝跽希绞乔赝跽囊桓霾钩洹5比唬飧鍪笨盏睦方碳壕⑸思蟮谋浠毓褂忻挥谢嵬骋蝗己苣阉怠5苫故窍M赝跽芄辉绲憬鏊盏奶葜蝗范ㄏ吕矗幢苊庖恍┰帜眩虼瞬啪×Φ慕痰挤鏊眨觳逭氲娜扒赝跽鏊找恍├返幕帷
不过荷华又想到,将来秦王政、扶苏都有可能会和高原在战场上对阵,进行生死决战,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自己又将怎么选择呢?想到这里,荷华也不禁有一些意兴阑珊起来,因为她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
回到自己的房间,荷华遣退了待女和内待,一个人倒在床榻上,一时心乱如麻,而就在这时,荷华的心里一动,原来是高原在呼唤她。
荷华立刻打起精神,凝聚思想,道:“高原,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高原道:“我只想问一下,韩腾这段时间,在秦国有没有什么异常的行动没有?”
荷华想了一想,道:“好像洠в惺裁匆斐5男卸饧柑旌诒桓竿跽谢叵萄簦桃樵跹Χ阅忝亲槌珊献莸氖虑椋趺囱忝堑暮献萏负昧寺穑俊
高原道:“己经谈得差不多了,大的原则方向基本确定下来,但还有一些细节事情还要商议确定,明年年初的时候,可能还要再进一次会谈,那就差不多了。”
荷华道:“如果你们谈成了合纵,是不是就要出兵进攻秦国?”
高原沉默了一会儿,道:“是,我们……”
荷华叹了一口气,道:“不用说了,我知道这是立场的不同,等秦国缓过这一口气来,恐怕也会出兵来进攻你们的,所以你也不必介意。何况韩腾现在还在秦国,对了,你问韩腾做什么?”
高原道:“我觉得十分奇怪,我们组成三国合纵,当然是对秦国不利,而对韩腾,恐怕也不是好事,但致始致终都没有看到韩腾有什么行动,来阻止这一次合纵,这是十分不合理的事情,因为如果秦国失败了,韩腾在秦国这十几年来建立的基业也就全都完了。因此我怀疑,韩腾没有阻止合纵,是不是打算借这一次合纵,来给秦国施加压力,好获得更多的权力,甚致是控制秦国的朝政大权。”
听高原这样一说,荷华也不由得紧张起来,虽然她十分纠结高原和秦国的对立关系,但在对抗韩腾为代表的九黎族的时候,和高原是完全一致的,如果韩腾真的要借这次三国合纵之机,来控制秦国的朝政大权,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荷华又认真的想了一想,才道:“但至少到目前,我并没有发现韩腾有什么异常的行动。”
高原道:“也许是因为现在三国合纵还没有正式建成,所以韩腾还没有异动,但这也不能不防,因此这段时间,你要多留意一下韩腾的行动,如果有什么情况,就赶快通知我。”
荷华道:“放心吧,我会盯着韩腾的,因为他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对了,刚才父**刚派扶苏去大梁,听说是去督军,不知道和这次合纵有没有什么关系?”
“大梁?督军?”高原只是微微一迟疑,就马上明白过来,道:“当然是有关系,我想秦王的用意是想在大梁迎战我们的合纵大军吧,因此才派扶苏去督军,一来是鼓舞军队的士气;二来是在大梁做好打仗的准备。”
荷华叹了一口气,道:“看来这一战是不可避免的了。”
高原苦笑了一声,道:“算了,你就不要管打仗的事情,我会看着办,尽管控制这一战的规模。”
第八零三章 合纵初成
和荷华中断了心灵的通讯之后,高原也觉得确实有些不好处理自己和荷华的关系,毕竟现在自己和秦国确实是敌对关系,而且韩腾也是代表秦国,就算是击败了韩腾,自己还是要和秦国对阵,而荷华偏偏又是秦国的公主,到时候怎样处理与荷华的关系呢?
想到这里,高原也不禁暗暗的叹了一口气,想不通的事情,暂时就不要去想吧,首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吧,毕竟现在秦国还是一个庞然大物,就算自己组织三国合纵;能不能击败秦国;也不好说,虽然汉楚代三国的国力相加,确实还要比秦国略强一点,但这种优势并不大,并没有压倒性。
而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现在三国确实都面临着秦国的巨大压力,因此都是真心要组成合纵,来对抗秦国,但这三个国家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如果协条不好,就会给合纵造成重大的伤害,因此需要花废大量的精力,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也是最让高原头疼的事情。
不过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好消息,这时距离高原称王己经过去了十多天的时间,在前三天大庆之后,汉国以张良为代表,和田克臧、项栋就立刻开始协商组成合纵的事情,而汉国方面提出的三个条件:一是由高原出任合纵长,统领合纵大军;二是齐楚两国要向汉国支助一定的物资;三是三国之间加强商业来往,减除关税,田克臧、项栋基本上都没有异议。
因为这数年以来,高原己经成为列国公认的名将,是唯一能够击败秦国的人,而汉军的战斗力也是有目同睹的,因此高原自然也是出任合纵长的最佳人选,在这一点上,田克臧和项栋都还有自知之明,如果不是由高原来出任合纵长,就算是组成了合纵,也根本就没有机会击败秦国。
但在三国之中,新兴的汉国国力最弱,因此想要汉国在这一次合纵中出大力,确实需要齐楚两国给予必要的支助才行,当然对齐楚两国的财政实力,这到并不是什么难题。
而加强三国之间的商业来往,互相减免关税,更不是什么问题,虽然田克臧和项栋不明白,高原为什么要把这一条加进来,但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田克臧和项家都和本国的商人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加上这一条,对支持自己的本国商人当然有利,其实对他们还有好处。
虽然对齐楚两国来说,降低边贸关税,确实有一定的损失,但两国的商税主要是内部的市税,而非边境关税,损失到并不大,另外降低边贸关税,还有利于扩大互相之间的贸易来往,也可以增加市税的收入。因此在实际上并无多少损失。
另外对楚国来说,还有一个好处,因为楚国对代郡纸、书,皮毛等商品的需求量很大,但只能从齐国转手获得这些商品,如果互相降低边贸关税,楚国的商人就可以直接到汉国购买所需的商品,降低成本,而高原迁都之后,也将进一步扩大纸、书的产量,因此也可以保证对楚国的商品供应。
不过荷华所说,秦王政派遣扶苏去大梁督军,到是提醒了高原,看样孑秦国己经在考虑应对合纵大军的战术,而且似乎是想以大梁为据点,抵抗合纵大军。
高原当初也是以大梁为依托,抵挡秦军,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当然知道大梁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当初如果不是秦国使用水攻之计,几乎不可能攻克大梁,因此秦国也同样以大梁为依托,抵抗合纵大军,显然是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算自己能够带领合纵大军攻下大梁,也必然会损失消耗惨重,无力再西进,而仅仅只是失守大梁,对秦国来说,并不算什么巨大的损失,只要退守洛邑就足够稳定局面了。汉楚齐三国并不能改变在战略上的被动局面。
因此高原认这一次合纵,必须达到两个目地,一是自己要收复赵国的全境,使自己的实力再提升一个层次,达到能够独立和秦国对抗的目地,二是要直接打通汉楚两国的接壤,无需借道齐国,只有这样,才算是改变对秦国在战略上的被劫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