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牟应才少尉说:“那我们赶紧向上级报告,说倭军要在此地突破我们的防线,赶紧调派更多的兵力增援!”
“已经派了好几拨通讯兵去报告了,但一直都是说,我们在此地节节抗击敌人,如果敌人确实非常强大的话,我们可以自行掌握时机后撤!也许是上级有新的安排!”
“新的安排?是不是要我们诱敌深入?”
“这不清楚,现在对面的敌人已经够强大了,是我们百倍了,我们无论如何都挡不住的,走吧!”
“那我们怎么面对那些刚上阵的新手民兵们,这会严重影响的他们士气的!”牟应才的任务是指挥五百多民兵赶来增援的,但这些人的士气一旦受到影响,他真的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没事,这要向他们说明我们碰到的情况,况且我们又不是抛下武器就逃跑了,而是抓住机会打一阵,打死三五十个倭军或高丽炮灰再走的,这山路狭窄,倭军是抓不住我们的!”
“好了,只能如此了!”牟应才没什么办法,只能听从谢子祥的安排。
三名军官指挥着五百多民兵和三十多名华夏军战士,面对倭军进攻的时候步步后撤,时不时回头给倭军一阵打击。
但是,倭军却变换了作战方式了,将高丽炮灰放在后面,以精锐倭军冲在前面,还企图冲上来抓住三排包围起来,予以歼灭。
幸好,牟应才带来的民兵中,大多数熟悉此地的地形,总能指引着三排在崎岖盘旋的山路中,迅离开险地,将倭军远远地甩在屁股后面。
北上的通道终于打开了,倭军此时绝对不会放弃的,因此,拼了老命跟在华夏军屁股后面追击,三排很难摆脱被追击的命运。
当三排正与倭军周旋的时候,多路齐头并进的倭军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总体来说,大道上的倭军都遇到了强大的阻击,但小道前进的倭军往往能取得突破。
这种情况是倭军将领的预估之中,于是倭军将其预备队全放在这些偏僻的道路中强行突破华夏军的防线。
倭军在偏僻路段上的突破,绕到了华夏军摆在大道中的防御部队的侧后,使得华夏军整体防线不得不步步后撤。
倭军表现出来的这种情况迅报到东北战区总指挥部里去,梁坤日哈哈一笑:“倭军果然上当,全军北进了!”
彭星汉道:“这倭军不北进就没了活路了,他们不能不北进和鄂军汇合!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能带走的就全部带走,不能带走都全部捣毁烧掉,倭军这是要彻底抛弃高丽半岛了!”
“皇上已经下令,由王虎彪和杜力高来掌握对倭军动手的时机,王虎彪有没有说打算什么时候动手?”北面看着几坨敌人,海参崴方向还有一坨敌人,南边还有两百万的倭军及高丽炮灰,虽然东北战区的华夏军兵力已经将近一百万人了,占了华夏军6军兵力的六成了,但梁坤日还是觉得肩膀上的压力极大,恨不得今天就消灭其中一坨敌人,好腾出手来转向其他方向。
“王虎彪认为,还要等倭军前锋再向前一百公里,等其队伍的尾巴也离开高丽半岛中部的时候才是最佳时机!”
“那过了两天之后,天气适合飞艇大规模起飞吗?”梁坤日问了一个气候问题。
“我们的电报网络还不完善,现在暂时还做不到实现天气预报的地步!”
“但愿后天开始天气晴朗吧!”梁坤日觉得这事情只能寄希望于老天爷了。
但是,此时北京的胡震此时收到核潜艇级计算机对气候的预测:未来一周内,高丽北部和吉林、辽宁东部区域将是大雨到小雨的天气。
这可怎么办?
胡震果断出手干预,命令总参谋部,立即在山海关待命的十五万大军全部调往辽东半岛,交给王虎彪指挥,用来堵住倭军突进的道路,同时,命令海军开始突击高丽半岛的海港城市,派出6战队插进倭军的后路,威胁其后边。
谁知到了这个时候,倭军真的不要高丽半岛了,不管华夏军海军6战队怎么切断其退路,就是不曾回头看一下,而是全心全意地向北突进,要打开与鄂军会合的道路。
而此时,天空真的下起了大雨,这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华夏军不管是飞艇还是飞机都难于起飞,就算起飞了也难于在云雾缭绕中找到目标进行精准轰炸!
面对这种情况,似乎万能的级计算机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等待老天爷云散天开,才能让飞艇群和飞机起飞!
一连几天时间,天空都市洒着大雨。
前线阻击的华夏军承受了倭军不计伤亡的猛烈进攻,绵延千里的战线上处处险象环生。(。)
第381章 凌迟处死侵略者()
天空雾罩云绕,连日大雨纷飞,地面道路泥泞,给东北亚厮杀的三国两方几百万大军带来的极大困难。
作为东北战区的总指挥,梁坤日的压力尤为巨大。
他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还在指挥室的地图前来回踱着步,与在南洋征战不同的是,他已经无法到前线和战士们一起冲杀了,但这种在指挥室里思考更加折磨人,梁坤日现自己的头上多了好几根白了。
“总指挥,我们还是先按皇上的意思,集中全力,将黑龙江左右支队灭了再说吧!”彭星汉看着梁坤日不眠不休,心里也很是着急。
“这黑龙江左右支队本来就是要被歼灭的,好,今天就干掉他们,好让我们北边抽出一点机动兵力来!”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建议今天的黎明后的六点钟就开始动总攻吧!”
“好,你马上安排布命令,通知前线各部队,六点开始对黑龙江左右支队动进攻!”
在东北战区的指挥室内三言两语之间,鄂军远东方面军第一集团军黑龙江左右支队几万人马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在东北亚高纬度地区,虽然连日来是大雨连绵,但早上六点钟都已经是天大亮了。
华夏军先集中三百多门重炮,猛轰鄂军黑龙江右支队的阵地半个小时。
无数的炮弹携带着惊人的呼啸声,落在鄂军的阵地上,轰隆隆的爆炸,将鄂军临时构筑的野战阵地炸得稀巴烂。
此时的鄂军黑龙江右支队,炮兵早已经被华夏军消灭,就算还残存有几门火炮,那也是没有炮弹补给的废铁了,根本没有力量对华夏军的密集炮击进行一丁点的反击。
残余的鄂军都龟缩在阵地中泥泞的壕沟里趴着一动不敢动,一些受不了刺激的鄂军疯般冲出壕沟,大叫大喊几句,被华夏军的炮弹撕成血肉碎片,连一个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
集团军副司令、黑龙江右支队司令格里布斯基已经没了任何办法,他也只能在警卫的簇拥下,趴伏在满是污水的壕沟中全身簌簌抖。
这种只能挨打等死、却不能还击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个别鄂军士兵还在不知死活地等着华夏军步兵出动的一刻,好使用步枪、刺刀、马刀与华夏军拼杀。
但是,半个小时后,华夏军的炮击停止,出动的步兵部队却是乘坐着五百多辆履带式装甲汽车碾压过来。
装甲汽车虽不及坦克、全装甲车厉害,但鄂军的步枪子弹却对其装备的防子弹装甲薄钢片无可奈何。
而华夏军的装甲汽车是能以时二三十公里进行移动的,鄂军的步枪子弹更是难于击中车上的战士。
但装甲汽车上的华夏军战士操纵着轻机枪、重机枪、无后坐力炮等大杀器,一些汽车还托带着迫击炮、步兵炮等火炮,对鄂军形成巨大的火力优势。
还有一些鄂军基层军官不甘于就此白白等死,指挥着哥萨克骑兵冲出阵地,向装甲汽车起冲锋。
但鄂军一出动便被多辆装甲汽车形成的交叉火力打得无法靠近,就算靠经了装甲汽车,上面的狙击手对鄂军骑兵开始精准狙杀,以骑兵人高马大的目标,那只能是当靶子的份。
战斗仅仅进行了三个小时,鄂军的最后一丝战斗意志,在哗哗的大雨中全部化为乌有,哥萨克骑兵纷纷扔下手中的步枪、马刀,向华夏军跪下表示投降。
已经在远东趾高气扬了二十多年的格里布斯基,他的警卫全部被重机枪打死,他一个人埋在尸体堆中,计划喘不过气来,最后还是一些哥萨克俘虏,被华夏军战士押着前来搬开尸体的时候,现了他。
格里布斯基被俘的消息迅传到华夏帝国京城去,胡震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传来了一道旨意:“对于这个在远东屠杀华夏居民的刽子手,绝不能饶恕,要组成法庭,召开公审大会,历数此人的罪行和证据,向全世界公布之后,以******罪予以凌迟处死!”
“凌迟处死?”这让梁坤日、彭星汉都惊呆了,还以为是胡震下错了命令,自从南洋华夏公会以来,华夏军已经没搞过了这种残酷的刑罚了。
但最后的确认却是,胡震回复说自己没有下错命令,一定要将这个屠杀了成千上万黄种人的刽子手凌迟处死。
凌迟处死确实是一个非常恶劣的手段,但胡震决心在华夏帝国法律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起来之际,用一用这中酷刑,来震慑那些屠杀华夏人的刽子手,至于这个骂名,就由自己这个皇帝来承担算了,反正自己在全世界已经是被人描绘成青面獠牙的恶魔了,也不差这一条了。
梁坤日对此没有过多关注,反正这是按照皇帝的旨意杀一个侵略者官员罢了,他有专心投入对鄂军黑龙江左支队的进攻中去了。
鄂军黑龙江左支队是步兵居多,被包围之后没有惊惶地左冲右突,保存的实力比右支队要多一些,在华夏军猛攻其右支队的时候,左支队在扎苏利奇将军的指挥下,竟然向华夏军的包围圈动了进攻,企图趁此机会冲出去。
华夏军的包围圈如同铁桶一般,此时想冲出去,那只能是徒增伤亡罢了。
梁坤日接到前线报告,干脆命令在西面放开一个缺口,采用围三阙一的方法来消灭鄂军左支队。
扎苏利奇虽然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不知道华夏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围三阙一的战法,但他知道这条放开的道路绝对不是什么好路,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左支队此时没了任何选择了,既然有道路,鄂军士兵就绝对不会错过了,
结果,在鄂军离开野战阵地后,遭遇了猛烈的打击:先是密集炮火猛轰,然后是装甲汽车的狂飙突击,最后是步兵拉开人肉大网围捕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的鄂军士兵。
扎苏利奇是个很刚烈的军人,他眼见局势已经无可挽回了,便让身边的警卫人员去通知残余的鄂军,说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放下武器投降,以保住自己的性命,等战后回到鄂罗斯家乡去。
扎苏利奇派出身边的警卫人员之后,他使用一支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
扎苏利奇自杀身亡之后,左支队的抵抗就此全部瓦解。(。)
第382章 倭军的二十万伤病员()
解决掉鄂军黑龙江左右支队之后,残余围攻的华夏军连战场都来不及打扫,让后面赶来的民兵队伍打扫战场,便匆匆转向北面,以应对即将南下的鄂军远东方面军第三集团军。
这一部分鄂军被歼灭,但南面与倭军战斗的部队,因为连日大雨,空军无法起飞助战,对着倭军庞大的兵力数量优势,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谢子祥、许天宝、牟应才指挥三排和五百多民兵,一路上往后撤退的时候,又有几支民兵队伍赶来会合,人数不到两天时间便达到了一千六百多人。
牟应才在民兵队伍又挑选了一百多人,三排兵力人数膨胀到一百五十多人,在老兵的带领下,新兵很快就成熟起来,在战斗中打得有板有眼的。
但是,一连几天的大雨磅沱,使得三排转移非常困难,好几次差点被倭军包了饺子,每次都幸好是当地的民兵熟悉地形,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区冲了出去。
大雨给华夏军的行动带来了不便,也给倭军带来的不便,倭军原先还携带着从高丽半岛抢来的财物,但在泥泞的行动中已无法携带,一路上粮食、铜钱、白银、甚至连黄金都扔掉了不少。
一连六天时间,倭军追着三排向西北方向前进。
但在第七天的时候,谢子祥现敌人的进攻突然变得有些奇怪起来:子弹还打得很密,偶尔还会飞来一两枚炮弹,冲锋的人群还是那么密集,但进攻的劲头却远远没有前两天的迅猛了。
当天夜晚,在十几熟悉当地的民兵协助下,谢子祥亲自带人去抓了几个舌头回来,经过熟悉高丽语的战士翻译,审问得知,大部分的倭军在夜里已经不知去向,今日白天进攻的是极少一部分倭军逼着高丽炮灰打的进攻战!
“尼玛的,这倭军是想跑了!”谢子祥下意识地想到倭军就是想逃跑了。
“奇怪,这倭军还能往哪里逃跑?”牟应才有点糊涂了。
许天宝拿出一张皱巴巴的地图来,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阵,说:“肯定是想往老毛子那里跑,然后乘船回东洋老家去!”
“别猜了,这战略上的事情,还轮不到我们去操心,我们赶快向上级报告吧!”既然不是自己操心的事情,谢子祥觉得自己几个基层军官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讨论。
当三排的报告上去之后,各地的华夏军也都现了这个问题,纷纷将情况报告上去,不但在辽东吉林前线的王虎彪收到了报告,东北战区总指挥梁坤日也获悉了情况,就连在京城总参谋部都知道了此事。
皇帝胡震当即断定:“倭军这是要逃跑的节奏!”
总参谋长苏文质对倭军去向这个问题不知思考了多少次了:“倭军还能逃到哪里去?除了逃向鄂军那里去获得补给和船只回倭国去之外,还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的了!”
胡震觉得这其中有问题:“倭军和鄂军东西对进,战区还是大雨连绵,飞艇飞机都不能起飞,我们华夏军放在兴凯湖方向的林志创部队二十万人马受到两大敌人的夹击会有麻烦,原定的计划必须改变了!”
“皇上,如果让鄂军和倭军顺利会师,按照鄂军的习性,两军会师,必然会要求倭军当他们的炮灰,继续向西进攻我们的国土,倭军最多只能以运送伤病员回国的名义送几万人回倭国本土去!”
“那么,我们可以干脆将林志创所部后撤,让出几条道路来,让倭军和鄂军会师,看他们又能怎么样!这可给我们争取时间!”
“但这会给我们解决两大敌人带来极大的困难!”
胡震心中却另有所想:“如果鄂军主力因此远离海参崴,为我们夺取海参崴创造机会,则冒这样一点险还是值得的!”
当胡震在京城谋划的时候,战场上已经生了新的变化了。
三排得到武器弹药的补给补充之后,立即带着一千六百多民兵,向以高丽炮灰为主的倭军起了反冲击,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几千名高丽炮灰在几十名倭军的逼迫下,竟然挡不住三排指挥民兵的反击。
倭军像雪崩一样稀里哗啦地溃退下来,谢子祥指挥着战士和民兵,在泥泞的道路上猛追倭军。
倭军将领获悉这里的情况,立即调来一个精锐联队,拦截此处崩溃的高丽炮灰队伍。
三排的上级知道后,也立即调来了一个营的兵力,与倭军展开对攻。
倭军一个联队的兵力虽然与华夏军一个团的兵力差不多,但是倭军的火力明显不如华夏军,一个营的华夏军就结结实实地挡住了倭军的进攻了。
倭军进攻不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倭军根本没心向华夏军起进攻。
但倭军又不想让华夏军追着打,死守着阵地不让华夏军向前推进,华夏军兵力不足,只好与倭军打成对峙状态。
双方在相持状态中拉扯了两天。
倭军的主力终于在华夏军放开东进的通道中,实现了和鄂军的会师。
山县有朋一见阿列克赛耶夫便提出来:“……我军被围困在高丽半岛大半年时间,现在缺乏武器弹药,请贵军紧急支援我军!”
阿列克赛耶夫身材高大,站在山县有朋面前高出了一个头来,让山县有朋觉得极大的心理压力,他听完翻译说的话语,立即傲慢地答道:“我军有武器弹药,但必须要用来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
他的意思是,倭军必须和鄂军一起向华夏军动进攻,否则鄂军一颗子弹都不会给倭军的,言下之意就是让倭军当鄂军的炮灰。
山县有朋听了翻译说出来的意思后,顿时怒从心起,但又不好作,毕竟几十万倭军现在是寄人篱下,如果失去鄂军支持,恐怕落得全军覆灭的下场,他只好假惺惺地说:
“面对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必须精诚合作共同对敌,我军会与贵军全力与华夏军作战的,但是我军有过二十万的伤病员,需要紧急回国去救治,还请贵国海军提供船只和海军舰队护航!”
“怎么会有二十万伤病员?贵军现在还有多少兵力?”阿列克赛耶夫大为惊讶,能打仗的倭军是他需要的,但一大群的伤病员却不是他想要的。
“司令官阁下放心,我军现在还有近两百万人的大军,只要有足够的武器弹药,那是一支无敌的军队!”
“两百万!我的上帝啊!”阿列克赛耶夫再次吓了一跳,这让他去哪里找那么多武器弹药来装备这些该死的黄皮猴子?(。)
第383章 空军起飞()
山县有朋和阿列克赛耶夫两人见面的时候各自心怀鬼胎。
山县有朋着急要运送倭军回到倭国去,而阿列克赛耶夫因为黑龙江左右支队被华夏军歼灭急得嘴唇起泡,急于翻本,他大部分满足了山县有朋的要求:
立即向倭军提供武器弹药支持,同意倭军第一批伤病员三万人尽快在邻近的海港登船回倭国去。
但是,当鄂军将武器交到倭军的手上时,双方都傻眼了:由于制式口径不同,倭军的枪支火炮根本不能使用鄂军的子弹炮弹。
山县有朋提出要鄂军提供枪支火炮,但鄂军海参崴一地的武器除了当地兵工厂能生产一小部分之外,大部分都是从万里之外的欧洲使用船只运送来的,战争越打越大,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完成之前,这点武器补给连鄂军自己使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