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众人听到胡震的命令,立即停下了欢呼雀跃,又各自忙碌去了。
按照胡震的要求,华夏军在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地的太平洋航运公司中抽调来一千多熟悉蒸汽机船只的水手,并在婆罗洲中找到了两千多熟练的水手,此刻正在岸边待命,接到胡震的命令,趁着拂晓的一丝蒙蒙亮光,立即登上两百多舢板朝特战队员们夺取的舰艇疾驶而去。
胡震亲自登上一艘小艇,迅速来到阿姆斯特丹号巡洋舰上,临时当起了舰队司令,命令立即启动战舰。
海军战舰与普通的民船不同,以华夏军征集来的民船水手们,能将战舰启动起来就不错了,如果没有经过培训的熟练海军官兵协调一致的操作,还难于使用火炮鱼雷等重武器进行大规模海战。
但是,此刻坤甸港口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海军战舰,能将战舰启动起来对付那些荷军的运输民船就足够了。
第121章 华夏军的旗帜()
停泊在坤甸港区的荷军运输船只,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整个港区海面。
坤甸里的荷军在黑夜中对五六公里外锚地停泊的荷军舰队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当拂晓后冉冉升起太阳的时候,荷军舰队启动了,驶近运输船队外几百米外,并将炮口缓缓地调过来,对准了运输船队。
运输船队不知什么回事,但一些细心的水手很快发现,荷军舰队的旗帜换上了他们不认识的旗帜——红底金龙旗!
“这是大清国的国旗!”有到过大清国的水手惊呼起来,此时的大清国还是有一些力量的,在中法战争中能击败法国陆军,其北洋舰队从外表看是远东最强大的舰队。
立即有细心的水手否定了这个错误的说法:“不对,这不是大清国的国旗,大清国的国旗是黄底蓝龙戏红珠图,而对面的却只是红底金龙旗!”
“那是谁的旗帜,那红底金龙旗总不是荷兰王国的旗帜吧?”
这时候,岸上响起了铺天盖地的枪炮声,冲锋队伍中若隐若现地出现无数面红底金龙旗,运输船队中的水手们才弄明白了:这是华夏军的旗帜,整个荷属东印度舰队已经被华夏军俘虏了!
将红底金龙旗作为华夏军的旗帜,是胡震的主意。
为了定一面醒目的旗帜,胡震使用核潜艇上超级计算选了很多旗帜样式,胡震最初认为使用八卦阴阳图最能代表华夏军民族五千年一脉相承的文明,但在另一个时空却给某一个棒子“宇宙大国”窃取用作国旗,胡震心里想想就不是滋味,最后还是采用了红底金龙旗作为华夏军的旗帜。
接到胡震发动总攻的命令后,陆地上的各部队听闻特战队已经控制荷属舰队的消息,不由得大为振奋,从坤甸的三面发动了猛烈攻击。
胡震亲自坐镇阿姆斯特丹号,使用旗语向荷军运输船队发出命令:立即投降,让我方接受船只!
但还是有些人是不开眼的,有几艘运输船启动蒸汽锅炉,打算趁乱逃跑。
“那是找死,给我灭了他们!”胡震大怒,命令立即使用阿姆斯特丹号上的主炮轰击企图逃跑的运输船。
虽然华夏军现在还不具备大规模海战的能力,但强迫荷军俘虏使用主炮轰击区区几艘运输船却完全没有问题。
这些运输船多是征用来的民船,顶多就是铁龙骨木壳的,就是华夏军陆地上的七十五毫米炮,也能一炮将其船体打一个大洞哗哗进水,哪里顶得住阿姆斯特丹号上的二百六十毫米重炮的轰击?
两发重炮弹砸在一艘运输船前面几米外的海面上爆炸,冲天的水柱便直接将这艘运输船掀得摇摇晃晃的,强大的爆破力量通过海水传递,更是撕碎了那木壳船体,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这艘运输船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沉入海底。
有了这个榜样,再没有人敢反抗了。
华夏军的三千多水手携带着武器顺利登上整个运输船队,控制住了荷军运输船队。
随同胡震登上阿姆斯特丹号的华夏军参谋人员,其中有几个人非常熟悉荷兰文字的,他们在荷军舰队的航行日志及其他资料中,发现了荷军运输船队是一百一十七艘运输船,而此刻坤甸港口停泊了一百零二艘运输船,还有十五艘运输船因掉队而漏网的。
接到参谋汇报,胡震果断下令:“命令马绍豪立即指挥四艘驱逐舰出击,把这十五艘运输船也给我俘虏了,如果胆敢反抗的立即予以击沉,现在不要放跑了一人走漏了消息!”
舰队中有排水量三百五十吨级鱼雷驱逐舰四艘,最高航速二十节,完全可以碾压那些航速最多十节八节的运输船,由马绍豪带着特战队员和水手,押着荷军俘虏驾驶出海去搜索那些掉队的慢船,完全足够了。
胡震正在海上忙于指挥接受舰队和运输船队的时候,迪波尔总督和阿克松中将还搞不清楚出了什么情况。
荷军的基层官兵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回事,华夏军就在陆地三面同时对坤甸发动了猛攻。特别是港口炮台方向,华夏军的进攻最为猛烈。
面对不停涌来的各部求救信使,一文质彬彬的阿克松中将,这次却禁不住暴跳如雷起来:“援兵,我没有了,你们都给我顶住!”
阿克松很快发现了港口炮台方向承受的压力很大,命令:“立即给海面上的舰队司令蒂里斯少将发出信号,要他支援炮台阵地使用舰炮轰击敌人!”
但发送信号的人却看到了他目瞪口呆的情况:舰队正在使用舰炮猛轰荷军陆阵地!
“这是什么回事?什么回事?这个该死的蒂里斯在干些什么?”阿克松此刻恨不得将昨夜还和他喝酒谈如何勾结阿姆斯特丹贵妇人的蒂里斯,现在就送上绞刑架绞死了。
迪波尔在坤甸响起铺天盖地的枪炮声时,没有去和阿克松会合,而是带着一队警卫跑到码头,企图登上他那豪华的邮轮,远离危险的战场,但不料却亲眼看到了荷军舰队换上了华夏军的旗帜,而运输船队也逐一换上华夏军的旗帜。
迪波尔当场就跌倒地上,他百思不得其解:“蒂里斯,亲爱的蒂里斯,你在干什么?你为什么要向那可恶的华夏人投降?”
迪波尔的亲信随从赶紧扶起迪波尔,将他抬到阿克松的指挥所。
“怎么?蒂里斯投降华夏人了?”阿克松闻言大吃一惊,但他是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将,立即否定了迪波尔的这种说法:“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蒂里斯投降的动机是什么?”
迪波尔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说道:“港口所有的船只,都已经换上了华夏人的旗帜了,舰队还在像我们的阵地开炮!蒂里斯不是带着整个舰队投降了华夏人,又有谁能做得到这样?”
阿克松不相信迪波尔说的,亲自跑出去观察,但眼前的实际情况不得不相信了,这让他几乎当场崩溃,如果不是警卫扶住他,当场就率倒了,他似乎得了癔症似的,不停地喃喃说道:“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
第122章 坦克来了()
(第三更。本书持续更新中,敬请收藏推荐投三江票,谢谢啦!)
荷军在坤甸城区和港口集中了七万陆军兵力,华夏军只有不到四万人的兵力。
但华夏军的武器至少领先荷军半个世纪以上,而且华夏军还将荷军的所有舰艇和运输船只都掌控在手上了,荷军已经无路可去了。
荷军实际上是已被华夏军四面包围了,如果荷军中有人读过华夏大智慧结晶的《孙子兵法》,或许还会懂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但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将华夏人的一切东西都视同为野蛮蒙昧愚蠢,不会考虑使用的。
在华夏军的围攻下,仅仅一天一夜的时间,荷军首先丢失了港口炮台阵地,华夏军将埋藏好的两门二百一十毫米大炮、四门一百五十五毫米大炮全部拉出来,居高临下地猛轰荷军阵地。
在海面上的所有舰船也配合着向荷军开炮猛轰,虽然打得不是很准,但给荷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听闻舰队和运输船队已经被华夏军俘虏的惊人消息后,荷军上下顿时全无斗志,纷纷向坤甸主城区退缩。
华夏军趁机大举出击,以勇猛的穿插分割,将溃退中的荷军逐个歼灭,将对坤甸的包围圈大大的缩小。
总督迪波尔此时唯有龟缩在阿克松的指挥所里束手无策,而阿克松使尽浑身解数,对各部荷军进行调度,左挡右拦,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抵挡华夏军的进攻,华夏军包围圈越来越小,眼看着荷军被华夏军象吃香肠片那样一片片吃掉,人数越来越少。
“亲爱的阿克松将军!”迪波尔对阿克松用上了“亲爱的”,这几天只是对蒂里斯使用过,现在他只觉得蒂里斯只是一堆狗屎,而老将阿克松才是可亲可爱的,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我们突围吧!”
“突围?我们往哪个方向突围?”一直忙着指挥荷军左冲右突的阿克松还没来得及想这个问题。
“我们往坤甸的北面突围,那里是英吉利的殖民地,是欧洲文明世界的地盘,野蛮的华夏人一定不敢追进英吉利人的地盘里去的!”在迪波尔想来,那英吉利是世界第一强国,这华夏人无法无天,但对英吉利肯定是忌惮的,如果自己跑进英吉利人的地盘,以后怎么办还不知道,但自己的生命至少是无忧的。
阿克松眼睛盯着地图来回看了一阵,才很为难地说道:“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我原来七万大军,现在的兵力已剩下不到五万了,如果此刻突围必然全军溃散,这可如何是好?”
“我们还有七万兵力时都挡不住华夏人的进攻,现在丢掉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了,哪还能挡得住华夏人的进攻?”在计算双方兵力对比的事情上,迪波尔似乎远比很熟悉军事的阿克松要来得清楚明白,其实这也说明迪波尔此刻面对强大到逆天的华夏军已经没了任何信心了。
其实,从战事发展的进程来看,迪波尔的决定虽然没有一点英雄气派,但却是完全正确的。
“确实如此,但是……”到了此时,阿克松猛然醒悟,为什么是迪波尔当上了总督,而不是他这个在东印度殖民地服役了几乎一辈子的人当上了总督。
“但是什么?现在我们要求各部无论如何都要坚守阵地一天,等天黑后,我们就开始突围,带着精锐白人部队突围!”
迪波尔的意思是抛下残余的五万的荷军,悄悄地带着一支小队趁夜色突围,本来他想自己带着少数卫队一走了之算了,但他想找一个军事指挥上失败的替罪羊,一个有资格代替他为丢失十一万大军和舰队上绞刑架的替死鬼,他便想到了最合适的人选是阿克松这个东印度殖民地最高军事长官,于是提出和阿克松一起逃跑。
阿克松此刻哪里知道迪波尔的心思,他低头沉思了片刻,抬头道:“总督大人,这个方案可行,但为了做得稳妥一点,我们不如指挥这五万军队一起向四面八方突围,让华夏人摸不准我们的突围主方向!”
“亲爱的阿克松将军,这个方案很好,我们就这样办吧!”迪波尔表面上似乎很赞同阿克松的方案,但心里却想:哼,你这个老鬼,我卖了你,你还在帮我数钱!
可是,迪波尔和阿克松两人永远等不到天黑后突围的机会了。
华夏军阵地上来了六个外形奇特的钢铁家伙,屁股上冒着黑烟,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炮塔可以进行圆周旋转,炮塔上装有火炮管子和重机枪管子。
华夏军战士一见,非常好奇地哗啦一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了。
“这全身都是装上了铁甲钢材的,是什么器物?”
“什么器物?这是一种新式机械武器!你没看到他背上的火炮管子和重机枪管子吗?”
“就象舰艇是海上机械武器,这种家伙是陆地上的机械武器,可以防御枪**击,还可以自己快速行走。”
“这种武器叫什么名字?”
“总司令就是管这武器名叫坦克!”
“这叫坦克?总司令怎么用这么古怪的名字?”
“这我也不清楚,据说原本是一个洋文译名,但不知为什么总司令就是用了这名字,现在大家都对他使用上了坦克这个名字!”
“军务要紧,大家都赶紧走开,不要挡住了坦克的去路!”
此时,二支队指挥梁坤日亲自来路边等着坦克,在他的要求下,好奇的战士们才闪开一条路,让坦克过去。
普通的战士不知道这坦克的绝密数据,但梁坤日却很清楚华夏军第一代坦克振华坦克的所有数据资料:
装甲厚度二十二毫米,车重九点五吨,车长五点五米,车宽两米,车高两点三米,采用履带式行进,发动机功率八十马力,最大时速二十五公里,最大行程一百六十公里,乘员三人,采用三百六十度旋转式炮塔,主武器三十七毫米火炮一门备弹一百五十发,火炮射速每分钟八发,七点九二毫米同轴重机枪一挺备弹三千发。
在胡震和核潜艇的干预下,这华夏军的第一代坦克比历史上1910年代一战中出现的英吉利第一代坦克要远远领先。
接到坦克后,梁坤日非常振奋,他立即跑去向胡震请示,要求立即将坦克投入第一次实战中去,和他的二支队步兵相互配合,攻破荷军的阵地防御去。
胡震收到坦克已经到了前线的消息,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说道:“这本来就是要用来对付敌人的,批准立即动用坦克,在荷军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让大军冲进坤甸城去歼灭所有荷军!”
老是在婆罗洲这个蛮荒的岛屿上和一些土著和近乎土著的荷兰殖民军打来打去,胡震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他恨不得立即拿下整个婆罗洲,展开大规模工业建设,再统一大华夏,用更多的坦克集群和欧美列强逐鹿争雄世界。
第123章 坦克破敌阵()
荷军被华夏军压着打了一天一夜,但今天临近中午时分,华夏军不知为什么,竟然突然停止了进攻。
迪波尔和阿克松两人躲在指挥所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心想有了这段喘气的时间,几万荷军坚守坤甸城区阵地到下午天黑后突围应该不成问题了。
谁知,华夏军停止进攻只是很短暂的时间,不过半个小时后,坤甸城荷军阵地四周响起了密集的炮声。
密密麻麻的炮弹冰雹一样砸在荷军阵地上,爆炸声如同连续雷鸣一般,轰隆轰隆响成一片,一直响了二十分钟才停止下来。
荷军土著士兵哪里受过这么猛烈的炮击,很多人精神当场崩溃了,在阵地上跳起来大叫大喊,这导致更多的荷军士兵心烦意乱的,心里都打算在华夏军进攻时,将手中的武器一抛便一跑了之。
这时候,华夏军阵地中突然冲出六个巨大的怪物,屁股冒烟,发出巨大的机械轰鸣声,并且朝荷军阵地开炮开枪扫射。
胡震根据后世的经验,故意将坦克排气消音管给拆除了,造成坦克震天的发动机轰鸣声,对荷军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在白人军官的指挥下,荷军士兵拼命集中单发步枪的火力齐射坦克,但子弹打在铁甲上面叮叮当当响,只是蹭破了一点点漆皮,却连个小小的坑都没有造成便掉下来。
荷军阵中也有几挺加特林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被迅速集中起来向坦克密集扫射,但密密麻麻的子弹射击效果就像蚊子叮咬钢铁巨人似得,这跟单发步枪的齐射相比没什么区别。
这反而惹怒了坦克,冲过来一顿凶猛的炮击加机枪扫射,将荷军重机枪阵地打得一片狼藉,这还不算,坦克还冲过来,来回地碾压,将荷军重机枪阵地连人带重机枪碾得粉碎。
荷军急忙调来很多火炮,瞄准坦克猛轰了几炮,但坦克是移动中的目标,荷军心慌意乱下,哪能轻易击中?
华夏军坦克发现了荷军炮兵阵地,迅速移动闪避炮弹,并冲着荷军炮兵阵地猛烈开火,击中荷军火炮弹药箱,引发殉爆,炸得荷军炮兵阵地一片火海,恼火的坦克兵还冲过去,将荷军炮兵阵地碾压成一片废墟。
荷军用尽办法却对坦克无可奈何!
从欧洲来的白人军官历来自恃见多识广的,但在从来没见过的坦克强大威力面前,被吓得魂不附体,不停地在胸前划十字:“上帝啊,这是什么魔鬼啊?”
“这是华夏人的妖术!”底层的土著士兵更是被吓得屁滚尿流,华夏人历尽磨难却能依靠千年传承来的智慧,在南洋创造出魔术般的种种奇迹再次涌上这些土人的大脑,他们再也支撑不住了,抱着脑袋就不管不顾地跑了。
军官被吓坏,士兵被吓跑,这仗已经就是白人的上帝来了也无法打下去了。
六辆坦克冲锋队形,顺利地在荷军阵地中撕开一道大大的口中,倍受振奋的华夏军战士们从突破口蜂拥而入。
“冲,给我冲进坤甸城里去!”
此刻,梁坤日正在坦克上指挥坦克冲锋。
原来,胡震熬不过梁坤日软磨硬泡的苦苦哀求,只得批准他登上坦克率六辆坦克冲进城内去过一把第一个坦克指挥官的瘾。
梁坤日在一辆坦克上,亲自操纵一挺重机枪,猛烈扫射荷军阵地,但荷军根本不敢与坦克对战,坦克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连滚带爬的逃跑人潮。
坦克一路上碾压着荷军,形成一条血肉之路。
追杀成千上万崩溃的敌人,从背后打倒成片的敌人,坦克手们觉得很过瘾,但这样顺风顺水追杀窝囊的敌人,梁坤日却觉得没什么意思。
虽然梁坤日觉得一点都不带劲,但战斗还要继续下去,他只得指挥六辆坦克追杀逃跑的荷军人群,一路冲向荷军主阵地。
其实,胡震最清楚,以荷军的火炮和炸药,和华夏军的坦克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但荷军从来没人见过这种突击武器,根本不知道怎么对付坦克,更没有这个精气神来和坦克对战,因此坦克所到之处横冲直撞所向无敌。
听到外面阵地一片沸反盈天,迪波尔和阿克松躲在指挥所里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候,一个白人军官气急败坏地冲进门口,没了平时的贵族式优雅敬礼报告,气喘吁吁地直接说道:“总督大人,中将阁下,华夏人不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