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已派李鸿藻去救济灾民了。且拨款十万两白银了!当已显示出我大清朝廷对灾民的关爱之情了!”这李鸿藻虽然与李鸿章只是一字之差,但他们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是个老对头,彼此之间矛盾不断,李鸿章这样在慈禧面前说话,是摆明了不想理这等闲事了。
“这南洋究竟是什么回事?你还得派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去南洋看看,不要让我们大清朝的灾民都聚集到那里去,引来万国贻笑大方!也免得将来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大清朝廷却措手不及。”原来,慈禧真正的目的是对连洋人都能打败的南洋华夏公会实力不放心。怕以后汉人都跑到那里去了,对大清朝廷形成泰山似的压力。
“着,老臣遵旨!”
李鸿章终于明白了慈禧想要干什么,但他极不情愿这样做。
因为北洋水师成军之后,被掌握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翁同龢多次杯葛,水师的预算就一落千丈,别说要保证舰队舰艇武器的更新维护,就是水兵船员的薪水都不能准时发放,舰队中不少战舰被用于在旅顺口至山东烟台之间搭载客商赚取一点微薄的运输费。而水师中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旅顺口、威海卫等地经营一些烟馆、餐馆等营生。
李鸿章知道,派水师舰队去南洋巡视,水师舰艇机械损耗极大不说,那南洋炎热的天气对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北洋水师来说。绝对是一件苦差事。这个时候的船只舰艇和后世的都装上空调不同,开动船只后在蒸汽机房里的温度就已经高达四五十度,再跑到南洋去,那还得了?再加上,李鸿章手上没钱发给水兵们一些赏赐和给付开拔费,这必然会引起一番怨言的。导致北洋水师士气低落,万一真的碰上战争爆发,那情况就更糟糕了。
但慈禧太后作为大清朝廷的最高掌权者,她下的懿旨,李鸿章必须无条件服从。
李鸿章在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下命令的时候说得含糊不清,说要派北洋水师到南洋巡游一番,并没有直接说要达到什么具体目的。
“中堂大人,我们只是到南洋巡航一下这么简单?”这让丁汝昌觉得莫名其妙的,作为一个经常与洋人打交道的海军将领,他当然知道一些关于南洋华夏公会事情的来龙去脉。
“你到了南洋后,一是要查探那里的虚实,二是要震慑一下那个什么华夏公会,让他们不要跑来大清朝弄出什么事端来!”李鸿章虽然说了两个目的,但全都是虚的,根本就没有任何进取性的目标,说到底就是李鸿章不想弄出什么差错来。
“是,中堂大人,禹亭明白!”丁汝昌是从太平天**队中投降清军的,成为李鸿章部下之后,便忠心耿耿地跟着李鸿章三十多年直至北洋舰队战败覆灭身死,对李鸿章的意图当然是此心领神会的。
李鸿章派北洋舰队南下但却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但南洋华夏公会中的人们对此很是紧张,生怕这北洋舰队来南洋是来兴师问罪的。
胡震对此连想都不想,便对此嗤之于鼻:“这大清朝的也有能力远征南洋?省省吧!不知大清朝廷能拨款给北洋舰队多少银两,还是准备因粮于敌,来我们这里掠夺财富的?不过做好开战的准备以防万一是没错的!”
情报部卧底情报人员在北京城打探后发回来的急电称,北洋水师南下果然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一、各舰艇上存储的炮弹严重不足,每门炮的炮弹不到一百发炮弹,而且其中很多炮弹是教练弹,不能用于海战;二、跟随北洋水师南下的只有区区三百余水师陆战队,根本不足于进行有效陆战。
收到这个情报,胡震心中大定,召来海陆军将领,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做好了海军和陆军方面的安排。
军事会议上,很多人叫嚷着说要将北洋舰队全部给击沉了,然后华夏军北上华夏本土,统一整个大华夏。
梁坤日就是叫得最凶的一个:“什么狗屁北洋舰队?全打沉算了!”
崔劲风当然是最支持梁坤日的一个:“是啊,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北洋舰队灭了,这大清朝还有什么可依靠的?”
“都不要说了,我说过,我们要统一大华夏,我们的对手不是这些不堪一击的清军,要拿下清军还不是轻而易举,但在清军的背后是欧洲列强的军队,欧洲列强必然不愿意看到我们大华夏强势崛起的,我们一动手,整个欧洲都会跑来干涉的。我们在有把握大败欧洲列强之前,还是先做好南洋的事情再说吧!只要北洋舰队不惹我们,我们也不动北洋舰队!”
胡震一开口说话,没人敢反驳了,于是,下面的军事应对工作顺利进行。
军事上安排好之后,胡震还和华夏公会的老头子们开了一个会议,将北洋水师的情况向他们作了通报,让大家放心,并请大家必要的时候配合一下,稳住北洋水师官兵,不要让北洋水师在南洋和华夏公会发生任何冲突。
最后,胡震还请来各大企业的老板和高管,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开拓大清朝控制下的华夏本土市场的机会,可以在北洋舰队官兵身上打开一个缺口,让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一个有四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当胡震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北洋水师便缓缓进入南海的海域了。(。)
第171章 我们的敌人是谁()
这一次来南洋巡航,北洋水师为了坚决表示遵守慈禧太后的懿旨,将舰队所属的十艘舰艇全部都带来了
从外人看来,战斗力颇为可观:
铁甲战列舰:
定远号(排水量7335吨,四门305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三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4。5节,刘步蟾……右翼总兵,定远号管带)
镇远号(排水量7335吨,四门305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3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4。5节,林泰曾……左翼总兵,镇远号管带)
装甲巡洋舰:
经远号(排水量2900吨,两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四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5。5节,林永升……左翼左营副将,经远号管带)
来远号(排水量2900吨、两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2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5。5节,邱宝仁……右翼左营副将,来远号管带)
防护巡洋舰:
济远号(排水量2300吨,两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四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5节,方伯谦……中军左副将,济远号管带)
致远号(排水量2300吨,三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四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8节,邓世昌……中军中副将,致远号管带)
靖远号(排水量2300吨,三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四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8节,叶祖圭……中军右副将,靖远号管带)
平远号(排水量2100吨、一门26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一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1节)
碰撞巡洋舰:
扬威号(排水量1350吨,两门250毫米主炮,最高航速15节。林履中……右翼右营副将,杨威号管带)
超勇号(排水量1350吨,两门250毫米主炮,最高航速15节,黄建勋……左翼右营副将。超远号管带)
随舰队前来的有水手官兵两千一百余人和陆战队三百余人。
“如果我们与北洋水师开战,我们有没有把握取胜?”拿到关于北洋水师南巡舰艇实力的情报后,胡震问华夏军副总参谋长、海军舰队司令郑定邦。
面对这南洋岛屿和海洋混杂其间的地形,根据胡震的想法,提出了海军和陆军联合指挥作战的设想,陆军和海军组建了陆海军联合参谋总部,苏文质任总参谋长,郑定邦任副总参谋长。
郑定邦听到胡震的问话,回答道:“以定远号、镇远号的装甲,我们的战舰中没有一艘能将其击沉的。但按照我们的航速和火炮射程、射速的,北洋舰队想歼灭我们也是难于做到的,但如果我们依托海边岸炮阵地,鹿死谁手就未可知了!如果我们在南美洲智利、阿根廷的两艘八千吨战列舰回来,再装上我们独有的炮击指挥仪器,则我们的射击精度至少要比北洋舰队高百分之七十以上,北洋舰队必败无疑!”
胡震在欧洲代购的两艘八千吨级战列舰、十二艘三千至五千吨的巡洋舰、十六艘五百吨级驱逐舰、十六艘鱼雷艇,总吨位达到七万五千吨,但因为担心刺激英吉利人,且因没足够的水手操纵。胡震只是下令将鱼雷艇、驱逐舰、巡洋舰分批接收回来,而那两艘战列舰却暂时不要动。
胡震摇摇头,说让郑定邦大吃一惊的话来:“不,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彻底完败北洋舰队!”
郑定邦惊异地道:“不是吧,这定远、镇远两舰,我们这些舰艇三百毫米以下的火炮就根本打不穿他那厚厚的铁甲,没有三百零五毫米重炮,但定远、镇远两舰上的三百零五毫米主炮,一炮就可以轰碎我们的舰艇。我如何能战胜北洋舰队?”
“你是对北洋舰队的两艘铁甲战列舰心怀畏惧,他们的铁甲厚实、火炮犀利,但他的航速只有14。5节,主炮要一分钟甚至两分钟才能打上一发炮弹,而我们舰艇的主炮却能一分钟打好几发炮弹,而且还有全世界独步的射击瞄准仪,我们的大小炮以密集的炮弹横扫定远、镇远两舰,他们不但速度慢,而且还无法瞄准,恐怕两分钟都打不了一发炮弹,况且他们的露台式炮台根本无法保护炮手,就算定远、镇远不沉,其他的舰艇也一定被我们全部扫沉,到了此时,定远、镇远岂不成了光棍司令了,以那蜗牛一般爬行的航速,那对我们还有什么威胁呢?”
郑定邦听了默然地在心中推演胡震的设想,计算己方二十三艘巡洋舰的火炮投射速度和北洋舰队的火炮投射速度,过了好一阵才说:“先生所言极是,我们的火力投射速度已经超过了北洋舰队的一倍以上,二百一十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超过了北洋舰队的三倍,这样的对比,北洋舰队远远不如我军。那我们是不是要现在歼灭北洋舰队!”
郑定邦的心里,正在燃起熊熊大火,恨不得胡震现在就下令灭了北洋舰队。
但胡震却仍然坚持原定的战略计划:“不,不,在我的计划里,北洋舰队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敌人,相反,有一天北洋舰队上的官兵也许成为我们的同僚,一起在全世界为大华夏的利益而征战!”
“那先生的意思是……?”
“根据情报分析,北洋舰队来南洋的目的不是想打仗的,很明显,是想来震慑我们的,既然这样,那我们就配合一下他们,满足一下大清朝廷那点可怜的**!”
“但是,要对这**无能、丧权辱国的大清朝廷忍耐,恐怕将士们都会心寒的!”
胡震轻蔑地说:“哼,这什么狗屁大清朝廷甚至根本不配做我们的对手,我们真正的对手是英吉利、法兰西、饿国、倭国、米国这些真正的恶狼!”
“先生不担心北洋舰队的实力,是怕我们歼灭了北洋舰队之后,在我们的实力还不足够的时候,引起了欧美列强的注意,引发它们联合派出舰队干涉,那我们就很难实现称雄全世界的宏大计划了!”苏文质跟胡震的时间最长,对胡震的想法最为了解,站出来支持胡震。
“不错,我们要搞清楚我们的敌人是谁,我们现在的敌人不是北洋舰队,甚至连大清朝廷都暂时不是我们的敌人,当然,如果只要我们动手,推翻这个大清朝廷,我们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力气,但为了将来实现我们的战略大目标,现在就先做一点开拓市场的事情吧!”
“开拓市场?”
“对,让北洋舰队的官兵给我们做做广告啊!”
“做什么广告?”一大帮军头听了更是糊涂了。
胡震意味深长地微笑着说:“只要你们服从我的命令不要惹出什么事情来,并且跟着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第172章 北洋舰队的官兵()
当北洋舰队出现在坤甸外海的时候,胡震已经命令派出几艘缴获自荷军的老旧战舰挂满了彩带,在外海列队迎接北洋舰队。
“终于到坤甸了!”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看着海面上华夏军不是那么整齐的舰艇队形,对此甚是疑惑:“这就是曾经大败荷兰两支舰队的华夏军?”
轰隆轰隆的炮声响起。
原来,这是华夏军在鸣放礼炮迎接北洋舰队的到来。
“哦,不错,是二十一响!”丁汝昌知道,二十一响礼炮是最高礼仪,他甚是满意。但他在高兴的时候,却发现华夏军舰艇并不是整齐划一地放了二十一响,而是有的舰艇放了二十二响,更有的舰艇放了二十三响。
“哼,土包子,怎么连这点国际礼仪都不懂!”此时恰好站在丁汝昌身边的一个军官哼了一句。
另一个军官说道:“什么不懂国际礼仪,而是这些土包子根本没有受过训练,连数手指头都不会数,放礼炮放错了。”
真的是这样吗?
丁汝昌没有说话,他只是说:“我们舰队靠上去,看看他们怎么接待我们!”
北洋舰队的官兵当然不可能知道,那是胡震特意安排的,因为北洋舰队中除了华夏人之外,还有很多的洋员,华夏军现在必须在全世界面前示弱,让欧洲人米国人以为华夏军夺取了南洋完全属于意外,降低他们的警惕心理,好获得发展的时间。
胡震表现得非常热情,以华夏军最高指挥官的身份亲自乘坐一艘小艇,来到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上迎接丁汝昌。
北洋舰队的官兵们都大吃一惊,想不到眼前这华夏军统帅竟然如此年轻。
丁汝昌也是吃了一惊,但他毕竟是饱经风雨的人,见胡震一上定远舰,立即拱手作出微微施礼的样子说道:“想不到胡先生是英雄出少年啊!”
胡震赶紧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十分恭敬地弯下腰去向丁汝昌施礼道:“不敢。不敢,丁军门丁大人才是当世的大英雄,从沙场中一刀一枪冲杀出来,哪象我这样靠运气混到今日的呢!”
丁汝昌看胡震一上来就是一副谦卑恭敬的样子。很是高兴,顿时哈哈哈大笑起来:“胡先生言过其实了!我们就不要互相吹捧了。”
胡震从随从手中取出一个锦盒,送到丁汝昌面前,说:“小小一点礼物,不成敬意。请丁军门收下!”
胡震命令铸币厂铸造了一套纪念货币,币值和普通货币一样,但却注明是纪念货币,有金银铜三种币,送给丁汝昌的是一百个金币。
除了丁汝昌之外,胡震还给北洋舰队所有军官送上每人十个金币,所有北洋水师士兵都有两个银币。
“哎哟,这不好啊,无功不受禄啊!”丁汝昌拿着金币掂量了一下重量,在看看送给其他官兵的金币银币。在心中快速计算一下,立即得出胡震这一次至少要使用六七千两白银了,这算是是一份重礼了。
“哪里,哪里,这是应该的,丁军门丁大人辛辛苦苦,不远万里来到南洋,震慑宵小,令我等也倍感振奋,南洋华夏公会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只好送点工艺品给大家留念而已!”
由于大清朝廷中的各派官僚内斗,户部调动资金经常不能及时到位,这导致北洋水师的官兵经常不能定时收到薪水,他们对于到手的钱财甚是敏感。收到胡震所说的“工艺品”,都非常高兴,对华夏公会的敌意立即消弭了五六成了。
但胡震的礼物还远不止这一点,靠泊码头后,胡震命令送给北洋水师所有官兵每人一辆橡胶轮胎自行车。
“自行车!代步工具?”这一次就是连北洋水师中的洋员都觉得稀奇了,因为就是在欧洲。这种自行车都还不多见,只是一些贵族在玩乐比赛中才派上一些用场,而欧洲的自行车是没有橡胶轮胎的,这胡震送来的自行车却是能用来作代步工具的。
洋员中有英吉利人马格禄(Mclure,John)、泰莱(Tyler,WilliamFerdinad)、米国人浩威(Howie)、德意志人瑞乃尔(Sell,TheodoreH)、汉纳根(VonHanneken)等人,第一次来到南洋,对胡震搞出来的东西非常感兴趣。
在码头上,顿时就挤满了学习使用自行车的北洋水师官兵。自行车的铃铛声、摔倒声、人的叫好声响成一大片。
丁汝昌和那些管带等高级军官才不会去和一些年轻官兵凑这个热闹,只是背着手在胡震带领下,前去参观坤甸城区。
对于坤甸城区里的建设,这些北洋水师的将领们,对此根本不敢兴趣,走一走也只是走马观花一下而已,还不到半路就有人不想去了。
胡震只好经过丁汝昌同意后,带着大家回去酒楼大摆筵席,喝得天昏地暗的。
在酒席上有很多北洋水师的军官问起华夏军两次歼灭荷兰舰队的事情,胡震一概予以含糊回答,都只是使用“运气”一词来搪塞,实在挡不过去了,才说自己完全采用偷袭的方法打败了荷兰人。
“偷袭?这是如何做得到的?”
胡震抬头一看,原来是脸上有点麻子的邓世昌。
对于被后世人们誉为民族英雄的人,胡震还是有足够敬意的,不管民族英雄有没有为国家和民族立下多大的功劳,这民族英雄毕竟为这个民族奉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了。
想到这里,胡震恭敬施礼道:“邓大人,确实是采用偷袭的方法打败荷兰人的,这不能说我们有多厉害,关键是荷兰人对于我们这些泥腿子太大意了,以为我们没有海军,没有经过海军训练的人,非常轻蔑我们,才被我们战而胜之的。”
“那么这样说来,你们的战绩完全是靠偷袭得来的?”
胡震再次抬头一看,发现说话的是端着酒杯的林泰曾,便只好向他施礼道:“是的,林大人,如果不是使用偷袭,我们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海军将士,根本打不了这样的海战,这两次战役,一次是在坤甸近海岸边,一次是在巴达维亚近海岸边,如果是在茫茫大海中,我们哪里有机会打败荷兰人?”
“哎哟,林大人、邓大人,我们在酒席上就不要谈这些什么打啊、杀啊的事情了,来,来,我们干杯吧!”
正当胡震为应付林泰曾、邓世昌继续追问而打醒精神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