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忠武公传奇-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风不实,民风不朴。自下而上是一级骗一级,一直骗到总书记;自上而下是一级压一级,一直压到种田的。哪里还有文死谏、武死战的壮士?居庙堂之高谁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谁忧其君?呜呼!

要相信文学的力量,要把对饱受挫折而仍顽强生活的人的关注作为文学的起点和终点,要坚信百折不挠,愈挫愈奋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文学人,记住戴望舒先生的那条《雨巷》吧,美丽中国让你我倾注一生的爱;记住朱自清先生的那张《背影》吧,父子相承,中国总有不折的精神脊梁,哪怕他被压得像一张弓一样。

写下去吧,老同学。中国需要忠武公,中国人民需要忠武公。嘿嘿,如果你坚决不写要去行尸走肉的话,那就让我继承你的遗志,继续写下去吧!

魔高

二0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有人总结过,说一个人二十岁的时候,他梦想着改变世界。三十岁的时候,他梦想着改变一个国家。四十岁的时候,他梦想着至少要改变一个地区。到五十岁,他反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便只想改变自己的家庭了。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我想我也不能逃脱这个规律,现在也是“奔五”的人了,管它呢,“肉食者谋之”。但是,读完魔高的来信,多少对我有一些触动。魔高这个人一向有些玩世不恭,一生都没说过什么正经话,也没做过什么正经事。这封信可以说是他跟我说的最正经的话了。我七思八想,还是要对得起他的这番正经呐。于是,我在邮箱里给他回复了两个字:遵命。决定继续写下去。

忠武公离开成都,往太白山而去,一路上所闻所见都令他十分寒心。所有的城镇都挂上了大魏的旗帜。守城的官兵都换上了大魏的军装。城门头上都悬挂着“热烈庆祝归顺大魏帝国”的巨幅标语。茶楼酒肆的评书,说的都是《魏武帝演义》,再也没人去说《二十八宿闹昆阳》了。街谈巷议之间,都是对大魏的溢美之词。人们的脸上都是幸福的微笑。驿道上,无论是官差还是百姓,见面招呼一律由“吃饭了吗?”改为一问一答式的“归顺大魏”“幸福无边”。就象二战时期阿尔巴尼亚人民见面都要说“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一样。如果你不这样打招呼,就算你有官府的通关路引,也一律被视着反贼戴枷送官。如果你见面就哈腰并一叠声地说“归顺大魏”“幸福无边”,没有路引也照样能够通关。忠武公身上原是带着蜀汉皇帝御签的特别通行证的,现在自然是不如一张废纸,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他只好用它擦了一回屁股扔进了茅坑。这东西如果留到今天,对一些古代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研究者来说堪称至宝。对一些好古的收藏家来说,就算是从茅坑再捞起来,毫无疑问也是价值连城,但是忠武公却用它来擦了屁股。一路上,他还看见各个城门口和关隘边都在杀人,杀的都是那些不肯说“归顺大魏”和“幸福无边”的犟人。忠武公被逼无奈,一路上通关过隘,吃饭下店,也只好一叠声地说“归顺大魏”和“幸福无边”。

忠武公北越秦岭,再过太白关,看见这边的官兵都无比的傲慢,在南来的蜀汉遗民面前,常有高人一等的作派,就连百姓们的言行之间,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优越感。忠武公想,长安有家也难归啊,便在太白山中寻了一处僻静的地方,结了一座草庐,过起隐士的生活来。

有一天,忠武公正在草庐里午睡,就听见有人拍打柴扉。忠武公打开门一看,篱院中间站着一个彪形大汉,他上身赤裸,胸前纹着一条伸着舌头的狼,手上牵着的也是一条伸着舌头的狼。他恶狠狠地对忠武公吼道,不懂规矩的老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忠武公谦卑地答道,从南边逃难来的。

我们总经理知道吗?(原来总经理一词源于此。)

我不认识你们总经理,也不知道你们总经理衙门在什么地方办公。

交了进山费吗?(原来进山收费自古有之。)

一听说要交费,忠武公想起包袱里还有几张蜀汉银行的银票,便转身进屋拿出来。对方接手一看,说道,这不是大魏的银票,没用。拿现钱来。

我没有现钱。忠武公说。

有硬货也行。

也没有硬货。

你这个老东西,想抗拒执法吗?(原来收钱就是执法也是自古的规矩。)说完,他弯腰拍拍坐在脚边的狼脑袋,命令道,阿雄,上!

那条狼一窜而起,扑向忠武公。就在这时,一只长着弯弯犄角和长长胡子的山羊从忠武公身后跳出,怒目而视。那条狼一见那只山羊,立刻萎靡不振,夹着尾巴呜呜地哭。狼怎么也有怕羊的时候呢?稀罕!那大汉虚张声势地指着忠武公说道,老东西,你等着。牵起那条狼便灰溜溜地走了。

过了几天,又有一个牵豹的大汉带着一帮人来找忠武公。牵狼的大汉也在其列。一见忠武公,他赶忙上前狐假虎威地吼道,老东西,这是我们南山区域经理,快快见过。

忠武公双手一拱,老朽见过南山区域经理。

这时,就有两个小卒搬来一把太师椅。牵豹的汉子稳稳地坐下。那只豹子也端坐在椅子旁边,双目直视忠武公,慢悠悠地甩尾巴玩,就象街上的小混混甩手里的刀子一样,好象是对忠武公的一种无言的警告。又有一个小卒捧上一个紫砂茶壶,牵豹的汉子托着紫砂茶壶轻呷一口,才开口问话。

老先生,从哪里来呀?

南边。

好,好。弃暗投明,欢迎欢迎。不知老先生到本山来有何贵干啊?

只求躬耕山野,终老天年。

哦,先生现在此居住,可曾申报户籍?

没有。¨。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

先生在此结庐,可曾办理宅基地使用许可证、规划选址意见书和建设许可证?(建设凭“三证”古亦如此?)

没有。

牵豹的大汉起身来到忠武公面前,拍拍忠武公的肩膀说道,那就是老先生你的不是了。

他又转身面朝山下,用端着茶壶的手向山下一指说道,老先生请看,巍巍秦岭,自东而西,商洛山、终南山、太白山次第屏列。北眺长安,三山之上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泪湿胸襟啊。先生请看,九万里中原大地,哪一日不是处处狼烟?座座城池,朝夕相易。宝殿之上,奸佞横行,个个都是独夫民贼。负鸿鹄之志者皆隐于三山矣。我们太白荐仕公司的宗旨就是要将隐于山林的有志之士推向历史的舞台,让他们去肩负历史的使命,救国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然而,腐败的吏制却让我们寸步难行啊。为了全面掌握干部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对隐士的择优推荐,我们的总经理花了一千万才在吏部捐到一个从三品的文选司博士,以便于掌握文职官员的使用情况;又花一千万才在兵部捐到一个从三品的武选司博士以便于掌握军队干部的使用情况;还花了五千万才在都察院捐到一个从三品的监察御史,以便于掌握各级官员的贪污腐化行为;还花了五千万才在大理寺捐到一个从三品的人民陪审员,以便于对贪官污吏的及时诛杀,好让更多的隐士有早日出山的机会。为了及时掌握人力资源信息,三省六部的笔试贴基本上都是我们花钱捐的。正三品以上官家的奶妈和婢女都是我们花钱雇的,二奶小三们的费用开销都由我们负责。我们还有一支五百人的耍猴队伍,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名义上是耍猴卖艺,实际上是调查各个地方官员的缺失情况,以便于我们做好隐士们的定向包装和推荐工作。他们还负责收集地方官员的腐败情报,为我们在关键时刻掌控地方官员提供依据。

说到这里,牵豹人又呷了一口茶,长叹一声说,难呐,我们的经营成本何其高也。

牵豹人再次用端着茶壶的手指指山下,对忠武公说,老先生,世风不古啊。你看看,从山脚一路上来,山门、接官亭、半山亭、老子庙、神仙洞、太公堂、四皓寺、品茗阁、论道坛等等等等,要多少钱去建呀。来选仕的官家个个都要排场,送礼请客,车接车送,好不容易把他们哄上山,接待工作要做到滴水不漏。稍有不慎,他拍屁股扭头就走,害得我们前功尽弃呀。还有,为了包装推出隐士,每年还要开办“山花”、“清风”、“红叶”、“瑞雪”四季论坛。届时,各路官家带着朋友引着侍妾,还有二奶小三,成群结队,那花起钱来,真如渭河淌水呀。

牵豹人把头摇得拨浪鼓一般连声说,难呐,难呐。为国选仕,我们总经理年纪轻轻头发都愁白了。唉,朝廷又不拨一分钱。目前,我们还是负债运行。如果大家都不交一分钱,这服务志者,为国选仕的事业就要夭折呀,到那时,更加国将不国呀。

听到这里,忠武公深为所动。牵豹大汉一看忠武公的神态,立时坐回太师椅。举起右手,用拇指和中指打了一个响亮的榧子。就有两个小卒抬来一张条几放在忠武公面前。忠武公一看,上面放着这样一张空白的表格:

太白山隐士情况登记表(雉级)

姓名





年龄

学历

第一学历

家庭成员(上朔八代)

社会关系(岳、舅家,上朔八代)

师门、学派及主要学兄、学弟

有何著述和建树

荐仕成功赞助

承诺

荐为四品赞助额

荐为五品赞助额

荐为六品赞助额

荐为七品赞助额

备注

忠武公览毕,内容基本明了,落脚点还是最终同意出多少钱的问题。只是把此表归类“雉级”不知是个什么套路,实在令人费解。牵豹大汉见状,以为是忠武公正在考虑是否填写的犹豫之时,便又举起右手打了一个榧子。立时就有一名小卒呈上一卷竹简和四张丝帛。牵豹大汉来到忠武公面前,展开竹简说道,老先生,太白荐仕公司可是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呀。我们总经理已经是嫡传第五十八代传人了。你请看,这就是姜太公姜子牙当年隐居太白山时的隐士登记表。

忠武公接过一看,好生了得,还是用象形文字填写的呢。牵豹大汉又给忠武公看了“商山四皓”用小篆在丝帛上填写的“隐士登记表”。从表上登记的情况看,姜太公和“商山四皓”当年登仕下山都各赞助了两千万。

忠武公退回登记表,摇头说道,我不想做官。我也没有一分钱。只求总经理开恩,给我一片立锥之地,能栖身避雨既可。

想不到那牵豹大汉立时翻脸,举起茶壶就朝忠武公砸去,你这个不识抬举的老东西!话音未落,那头豹子带着几条狼就向忠武公扑来。那只山羊又不知从什么地方勇敢地跳了出来。正在双方对峙之际,只听见一声锣响,随后是一声长长的唱喝:总经理驾到——

忠武公朝来者望去,只见一位翩翩少年从轿车里掀帘而下。拉车的非马非牛。而是两只斑斓白额猛虎。那少年款步下车,来到忠武公面前,单膝跪地,抱拳揖道,余老前辈屈驾太白山,晚辈有失恭迎,还望老前辈恕罪。原来,总经理已通过各路眼线,把忠武公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一帮人见总经理对忠武公如此恭顺,便一齐跪倒在忠武公面前。

忠武公见状,慌忙扶起那少年,说道,是老朽无礼,不懂得山上的规矩,冲撞了总经理。择日定当亲赴总经理衙门谢罪。

就这样,忠武公算是在太白山上有了安身之地。忠武公言而有信,第二天就一路打听,找到总经理衙门并得到总经理的热情接待。自此便成了一名入籍的太白山隐士。

在此后的日子里,因为有总经理罩着,自然再也没有什么人敢来打扰忠武公。忠武公也是深有自知之明,心想必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生活,便隔三差五地去拜会总经理,两人一来二去,就有了更深的交流。忠武公慢慢地对太白山的规矩有了一些了解。

原来,这太白山上的规矩十分的森严,管理经营者分虎豹狼猴四个等级。总经理为虎级,所以出门牵着虎,坐的是虎拉的轿车。总经理是商洛山、终南山和太白山三山的总管。下面各个山头的管理者为豹级,所以他们出门都牵着豹。豹下面为狼级,负责巡山执法。他们每人胸前都纹着一条狼,外出巡山也是每人牵着一条狼。最下一级为猴级,他们的工作职责是带着玩把戏的猴子走州过县,搜集情报,并与那些安插在各级衙门里的线人卧底接头,山上山下传递信息。

上山隐居的隐士也不是真隐,一般都是些考场上屡试不第的失意考生。再就是一些官场上的阶级斗争的失败者。还有一些身怀异技怪术,但朝廷的科考却没有专门设科,使他们无法进身官场的人。也有一些杀人越货,身负人命要案的罪人,为躲避官府的缉拿而来。但是,不管属于哪种人,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想另辟蹊径,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忠武公才弄清楚那个牵豹大汉要他填写的“雉级”登记表的真正含义。原来,自愿上山来做隐士,除了要交巨额的进山费、人口登记费、宅基地使用费、规划费、建房许可费、环境污染费、资源消耗费、交通费、公共设施使用费、技能培训费、信息情报费、取仕考察接待费等一系列的费用外,你还要填写表格、签订合同,从“雉级”隐士做起。然后,通过考试考察合格再晋升为“鹿级”隐士。“鹿级”隐士再通过考试考察合格,才能晋升为最高级别的“鹤级”隐士。只有“鹤级”

隐士才有荐仕资格。当然,如果你钱多,也是可以直接捐个“鹿级”或者“鹤级”隐士的。不管你是哪一级的隐士,都要按照规定花一千块钱认购一根藤杖和一只酒葫芦,这是隐士的统一标识。而且,不管你善不善饮酒,每月都要花三百块钱认购公司统一供应的三十壶白酒,这是隐士的义务。隐士间的等级标识也十分严格。如果你被批准为“雉级”隐士,公司就会给你送来一只野鸡,让你拴在门口饲养,当然,你必须要出一万块钱。依此类推,公司还会给“鹿级”隐士送一头梅花鹿,给“鹤级”

隐士送一只仙鹤,但价格自然不同,梅花鹿五万一头,仙鹤十万一只。看来,就等级观念而言,这山上跟山下也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又过了一段时间,牵豹经理牵着一只花豹,花豹的背上单腿立着一只仙鹤来拜见忠武公。他指着花豹和仙鹤对忠武公说,老前辈,这是总经理让我给你老送来的。总经理说你老是要花豹还是仙鹤,悉听尊便。

忠武公答道,花豹我不要,要仙鹤我没有钱。

经理又打个榧子说道,总经理说不要你老人家出钱。只是考虑到山上的规矩,如果你老人家肯加盟本公司,就要认养一头花豹。不然就烦请你老人家认养一只仙鹤吧。

那就把仙鹤留下吧。谢过总经理。

就这样,忠武公带着山羊和仙鹤在太白山上开始了他的隐士生活。

正文二十九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自西而东,太白、终南、商洛三峰连绵,逶迤而下。山岳冰川,泉流秀水,林木参天,草异花奇。“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开始的时候,忠武公过的是纯天然的绿色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忠武公每天带着他的山羊和仙鹤,早观日出,晚看夕阳,流光溢彩,霞光万丈,心旷神怡。白日里,不是在林间摘果采菌,就是去涧里捉鱼摸虾,日子过得好生快活。

忽一日,总经理登门造访,给他带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曹魏为司马所灭,立国为晋。忠武公闻听此言,自然是感慨良多。但是,总经理之乐却并不是忠武公之乐,只见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道,好啊,司马立晋杀了许多曹魏的旧臣,三省六部,郡县衙门大换血,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下我们的生意好做了。

忠武公并不吃惊,他知道司马代曹是必然的事,只是没有想到太公《预知歌》“四十年来又一变,相传马上洞无伴”是如此精准。此时,忠武公最关心的是蜀汉后主的安危。于是,他问道,杀了许多旧臣,我的老朋友后主刘禅情况怎么样?

很好,他安然无恙。总经理说,安乐公真乃大智之人。文帝为了摸清他的思想动向,在一次宴请蜀汉旧臣的宴会上,特意让人演奏蜀地的音乐。随安乐公降魏的大臣们个个听得涕泪横流,悲忿不已,只有安乐公击节而和非常开心。文帝故作伤感地问他,难道你就不思念过去的生活吗?安乐公欣然而答:此间乐,不思蜀。文帝自此无忧。安乐公不但保全了性命,还深得好评,真是大智若愚呀。

闻听此言,忠武公便对总经理说道,总经理,承蒙关照,我在太白山上过的是无忧无虑,无比幸福的生活。只是安乐公是老朽的旧主,今闻他在洛阳安居,十分想念。曹魏已亡,司马立晋,想必我这个蜀汉旧臣、大魏叛贼也没有了性命之虞。我想去洛阳看看故主安乐公。总经理慨然应允,还着公司安排了盘缠路费和通关文碟。于是,忠武公骑羊驾鹤,径往洛阳而去。

忠武公拿着太白荐仕公司的介绍信。介绍信上他的身份是大晋太白荐仕公司“四季论坛”首席大博士兼总经理特别助理。一路上畅通无阻箪食壶浆,使他深切地感受到太白荐仕公司虽然只是一个企业,但名望之高绝不亚于三省六部。以前我总是不理解,为什么许多官员见到总经理或董事长比见到亲爹亲娘还亲热,现在算是略有领悟。董事长和总经理就是粗,原来这也是自古以来的规矩,算不上祖制但绝对堪称陈制,官员们自觉守制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到得洛阳,忠武公自然是轻车熟路,只是一想起五十年前离开洛阳的那个白发三千丈的龙钟老者,心中不免涌起一阵悲凉。到得安乐公府邸,但见一进三重,很是气派,有专门的警卫班,还有专职秘书,想必大晋对安乐公确实不薄。后主一见忠武公,相拥无言,禁不住热泪盈眶,把忠武公引进安乐公府邸,一面着人通知故旧,同时也派出专使禀报晋武皇帝司马炎。忠武公与后主畅叙离别之情自不待言。

立晋之初,武帝司马炎自然是日理万机。但是,百忙之中他还是利用晚上的时间摆下御宴宴请了忠武公。那天晚上忠武公在安乐公和几个蜀汉旧臣的陪同下,又一次走进了德阳殿,只是现在已更名为显阳殿。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进德阳殿也是一个晚上。那一夜,德阳殿上也是灯火通明;那一夜,德阳殿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