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忠武公传奇-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宫画册来维持生计。《余最抚西》的发行,洛阳书局只提供了一个书号也坐收渔利一夜暴富。几个老朽事后深为将印刷发行业务外包而懊悔不已。礼部的实惠是按照日常标准的几十倍来征收管理费。吏部的实惠最大,由于书价定得高,各州郡县衙门都把征订《余最抚西》当做政治任务来完成,支票、现金把吏部灌得盆满钵满。除了支付稿费、书号费、印刷费、管理费外,还有丰厚的节余。这一年,吏部官员的奖金格外的高,福利格外的好。服装费、通讯费、车马费、加班费、书报费、洗理费、营养费等,发钱的名目出奇的多,真是不怕发不到,只怕想不到。尽管吏部没有一名女官员,甚至还造表发了脂粉费。至于福利,柴米油盐总揽全包,还分期分批组织了苏杭天堂一月游。就是这样,吏部的干部们还是不满足。如今还是一样,很有一部分人对一些部门单位滥发钱物深恶痛绝。听说一些富得流油的单位,发起钱来几十上百万不说,就连女人的胸罩、底裤、卫生巾都发,于是就愤愤不平。其实这又有什么稀奇呢?有人经过认真考证,说这样的待遇与后汉蜀主刘备发奖金的记录比,那还是小巫见大巫。刘备曾一次性对个人发放特殊贡献奖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现金五千万,蜀锦一千匹。你看,毕竟这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呀。如果有谁想改变它,除非你不想活了差不多。

各州郡县衙门也是实惠多多,吏部按书价的九折批发,各州郡县按书价的十成收费。上面要求各州郡县乡村里亭什伍的各级干部都要人手一册。这样一来,各级衙门的厕所里就都堆满了《余最抚西》。官员们拉屎再也不用蔑棍揩屁股了,一律改用《余最抚西》,只有皇上的御笔题词不敢撕。而且一些仕途不畅的官员,总是首先就撕有忠武公绣像的那一页。他们还一边拉屎一边对着忠武公的绣像恨恨地说,余最啊余最,你吃我屎吧!为此,忠武公便不知道吃了多少人的屎。一些内眷在衙门里看见了《余最抚西》,柔软的丝帛远胜于粗糙的麻布,便毫不犹豫地拿回家,做卫生巾夹在裤裆里。为此,忠武公又不知道吃了多少官眷的经血。有一个年轻的官眷,看见绣像上的忠武公如此英武,便生了暗恋之情,不管来不来月经,天天都把忠武公夹在裆里,让忠武公喝着她快乐的体液。而这些悲惨的遭遇,忠武公自己一点也不知情。

由于吏部所得实惠最大,第二年便决定再版《余最抚西》。由于各级衙门的首长都得到了实惠,这个建议一提出便一呼百应。洛阳书局的几个老朽为了增加页码好提高书价,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大的实惠,便在正文的后面收编了三公九卿们的读后感,同时还增加了一些半色情的插图。例如,在庄重严肃的忠武公旁边再画上一个半裸的娼妓来表现忠武公的作风严谨正派;在疾恶如仇的忠武公旁边再画上一个地痞强暴民女来表现忠武公除暴安良的凛然正气等。为此,再版后的《余最抚西》更受大家欢迎。据出版界有关专家考证,《余最抚西》的版次和发行总量,在近两千年的出版史上一直高居榜首,远远超过了《诗经》和《论语》的总和。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语录》出版发行,才以五十亿册的印数超过《余最抚西》。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时候大汉天朝的人口太少啊。

总之,忠武公成了一位举国上下妇孺皆知的人物。为了媚上,地方各级官员纷纷撰写学习心得向皇上献忠。一时间,大汉天朝掀起了向余最同志学习的高潮。这个运动的初期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前方积极备战伐蜀,后方努力发展经济,各条战线涌现出许多英模人物。但是到了后来就有些滥情,这里一个标兵,那里一个劳模,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天上人间”的一个妓女,就因为一天接了一百多个客人而始终保持微笑,也被评选为“感动洛阳”年度十大优秀人物。搞得“天上人间”车水马龙,真正是“五陵年少争缠头”。再到后来,因为运动要求都要向忠武公看齐,特别强调“没有原因,不问过程,只要结果”。致使前方打仗蛮干成风,不管能不能打赢,官佐们都把士兵赶鸭子一样往前赶,害得大汉天朝多了许多寡妇,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寡妇们都把帐记在忠武公头上,洛阳城里就有寡妇团打着“没哥只有妹,日子没滋味”、“有妹没有哥,生活困难多”的条幅游行示威。她们还拖儿带女找上门来哭哭啼啼。还有许多寡妇把孩子按在地上给忠武公下跪磕头,坚决要求认他做干爹,害得忠武公愧疚难当。

一千九百六十三年,举国上下再掀学习高潮,不过这次学的是一个部队的司机。他比忠武公小了整整一千九百四十岁,是一个苦大仇深的孩子,五岁死了爹,七岁死了娘,哥哥弟弟都因家庭贫困冻馁早夭。是人民政府和善良的邻里乡亲供他上学,把他教育成人。这个青年知恩图报,回馈社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把每一分钱都寄给灾区人民,把每一份爱都献给同志战友。大家说他是“因公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就是这样一个模范青年,在他二十二岁的时候却因公殉职撒手人寰。恶噩传来,人们无不痛心疾首。他下葬的那天,十万民众自发扶柩相送,场面感人至深。伟大领袖也为之动容,三次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高潮自此而起。不管是那个单位,都有一本做好人好事的台账。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有一本好人好事记录本。那是一个“我在马路边,拣了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纯真时代。这年,忠武公刚刚从这个青年所在部队的师宣传科长的岗位上转业来到地方工作,还担任着一个县的副县长。在一次中心组专题学习讨论会上,他头脑一热,作了一篇惊世骇俗的发言:我跟他是一个部队的,还写过他的先进事迹材料,对他非常了解。他不是神,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品质优秀的青年人。我们要学习他的是品德,是精神,不要形而上学,片面追求做好事的数量,对这个优秀青年更不能去神化去非饰。大家说,哪有白天打手电筒看“宝书”的?我最清楚,那枪不是他的枪,那车也不是他开的那辆车,纯粹是为了摆“坡士”,这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

说到这里,大家都用惊悸的眼光看着他。但他越说越激动,接着说,形式主义害死人哪!前天山背乡一个孕妇洗衣滑进池塘,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奋不顾身地跳进池塘救人,哪里救得上来呢?结果死了两个。不!准确地说是死了三个。建武十一年,我也按中央要求到处作报告,全国人民都学我,唉,结果不知道学死了多少人。说到这里,大家更是云里雾里,还是书记政治敏感性强,立刻宣布休会。第二天,专案组就来找忠武公,对他施行隔离审查,好在这年不兴打,否则他至少又要被打断三根肋骨,但副县长自然是没得做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章节十五

随着《余最抚西》的一版再版,整个洛阳城一时间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上至三公九卿,下至郡守县令,年纪大的将要致仕的官员都在组织秘书班子写自传和回忆录。年轻的官员则刻苦钻研业务撰写学术论文。一时间,上级为下级题写书名,同级间相互作序,下级给上级写读后感蔚然成风。洛阳书局的生意火爆得不行,大家都排着长队等着领取书号。因为建武年间的印刷技术还不先进,都是雕版印刷,所以雕版技工十分吃香,版子的价格也是一日三涨,先是按块数计价,后又按平方寸计价,再后来是按字数计价。一些急不可待的官员干脆就把雕版技工请到衙门里去做专职的雕版师。纸张更是千金难求,这就是“洛阳纸贵”一词的由来。在这批人中还有得到领导赏识而转业当了国家干部的也不在少数。

关于对官员著书撰文之风的看法,我的观点是一分为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礼部的官员都写一部《礼记》,每一个兵部的官员都写一部《孙子兵法》。也不能要求他们写出《论语》、《离骚》、《物种起源》、《人口论》、《伤寒杂病论》和《天工开物》等经典之作来。所以说,许多文章还是应该写的,许多书还是应该出的。但是也有许多是滥竽充数之作,好像你写了我没写就是我没水平。更有甚者是纯粹为了名利。我还有一个推测,这一风气的形成是不是跟中国的薪金制度有关?特别是在古代,政府发的是米。但是,除了皇上以外,所有的官员都有无数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开销。逢时过节,冰敬炭敬,迎来送往,升迁做寿,娶妻纳妾,嫁女接媳等等等等。场面上的事都要应付,比喻说你的上司家里有什么喜庆活动,人家都是拿着支票去祝贺,你总不能挑一担米去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手上没几个活钱怎么行呢?著书撰文自然是主要途径之一。当然,也有只为敛财的,但这是让人深恶痛绝的行为。

在这段时间,每天清早忠武公一打开大门,一大帮人就苍蝇赶屎一样涌进他家,有请他作报告的,有请他题字的,有跟踪采访的,有拉赞助募捐的。特别是那个日夜把他夹在裤裆里的少妇,每天第一个冲上来把鼻涕眼泪糊他一脸,使他毫无招架之功。于是,他只得闭门谢客,整天呆在家里胡思乱想。这一想就想起了胡杨林里的那段美好时光,想起了每当他烦燥不安的时候,叶茂莲对他的温情抚慰。为了帮他排遣一个个臃长的冬日,叶茂莲还发明了一种斗叶的游戏,因地制宜用胡杨树的叶子来两人对斗,大者为胜。一段时间玩腻了之后,聪明的叶茂莲便又在胡杨叶上画上一些符号,实际上就是今天世人百玩不厌的麻将的前身。为了取悦忠武公,他拿着“筒”子符号的树叶羞怯地对忠武公说,大人,这是奴家呢。拿着“索”字符号的树叶对他说,大人,这是大人您呢。再拿着写了“万”字的树叶对他说,大人,这是钱呢。这就是麻将的雏形。最初的玩法是索压筒筒压万万压索循环相克,也就是男人管女人女人管钱钱管男人。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今世还是这个道理。如今,世俗的男女打起麻将来夜以继日,却还不知道这就是一场金钱与男女生殖器的斗戏呢,悲哀啊。

在这段时间里,为了纪念叶茂莲,也是为了躲避那些无休无止的纠缠,忠武公便与三个侍妾天天躲在洛阳的府第里打起麻将来。开始打的是纸麻将,后来觉得纸质易损,忠武公又做了技术革新,改纸质为骨质。开始是两人相搏,但忠武公是一个博爱的人,只要打麻将三妾之间总有两个被冷落,于是,干脆改两人对搏为四人相戏。

当时的洛阳城已是繁华似锦,官员百姓也十分富足,美中不足的是都觉得整天的唱歌跳舞吃酒狎妓十分腻味。于是,一股赌博歪风悄然兴起,但苦于没有什么好的赌法,整天就是围着瓦罐掷骰子,押大小,押单双,一点品位也没有。一些红眼的赌徒常常是一手提钱一手提刀,稍有意见操刀便砍,搞得洛阳城娱乐协会挨了综治委很多批评,为此十分烦恼。当时,洛阳城的社会治安是由键哥管着,键哥一听忠武公还会这般游戏,而且正在做麻将普及工作,立马登门,要他去“天上人间”开办麻将培训班。经过几个月的培训,洛阳城里的男女差不多都会打麻将了,大街小巷,夜夜灯火。因为是四人对坐而戏,大家都文质彬彬,而且一局牌要打上十多分钟,胜负不是立见分晓,所以搓麻的人也不易因激动而拔刀相向。因为大家都对麻将爱不释手,没人有时间去偷鸡摸狗打架斗殴,一时间,洛阳城夜不闭户,社会治安空前好转,年底忠武公还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忠武公还把麻将培训班的讲稿汇编成册,为了纪念叶茂莲,将此书命名为《叶子戏经》,并特别注明:谨以此书献给爱妾叶茂莲女士。

关于麻将是谁发明的,后世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实都是以讹传讹,真正的发明者是忠武公余最,或者说最原创者是巾帼英雄叶茂莲。

遗憾的是,这样一项溶娱乐、社交、启智、搏奕和性文化于一炉的国粹却被后人玩得面目全非,庸俗无比。用着赌具,以此敛财,借此行贿,甚至还有用着色情的媒介。武不戍边,文不理政,打得老婆背靠背,打得山河全破碎。忠武公认为,发明麻将是他对国人犯下的不赦之罪,在此后的一千九百多年里,他不下万次地自责,我为什么要发明麻将呢?我为什么不发明地动仪呢?我为什么不去算圆周率呢?我为什么不发明麻沸散呢?我为什么要写《叶子戏经》呢?我为什么不写《齐民要术》呢?我为什么不写《本草纲目》呢?我为什么不写《孙子兵法》呢?我为什么要教他们打麻将呢?我为什么不去挖京杭大运河呢?我为什么不去修赵州桥呢?我为什么不去开都江堰呢?但一切的一切都是覆水难收。忠武公,这个麻将鼻祖,他发誓不摸麻将。有时,他看到因自摸一筒或自摸二索的男女喜不自禁搂着亲的蠢相,他睿智的眼里分明看见那些蠢货是在做肮脏的**呢。

一千九百六十八年;一帮破四旧的闯将在一次批斗会上要清算他的滔天罪行;对这次斗争他是心服口服;特摘如下斗争记录相佐:

问:你最大的罪行是什么?

答:发明了麻将。

问:什么时候发明的?

答:建武十二年。

问:为什么要发明麻将害人?

答:为了纪念叶茂莲。

问:害了多少人?

答:不计其数。

问:害死了多少人?

答:不计其数。

问:害死了多少贫下中农?

答:不计其数。

这次批斗虽然又打断了他三根肋骨,但忠武公说,打得好!关于《叶子戏经》一书他也从来不提,历朝历代都有人要出高价买他的版权。他都说,那不是我写的,可能是一个与我同名同姓的人写的。因而,此书是否存世,已不可考。

章节十六

自从麻将在洛阳城里得到了普及以后,男女老少都在打。白天你从街上走,街市两边摆满了麻将桌。买东西的人都很自觉,要等老板和完一局牌后才说,老板,麻烦拿包烟。这已成了例规。衙门里也是一样,工间操的时间改成了打麻将。城建部门为了便于大家赶场子,还专门在街道上安装了溜索,上面悬吊着无数个篾兜。赶场子的人可以直接从自家二楼的窗台上坐进吊兜,双脚一荐就到了另一家的窗台。也有在途中撞得眼冒金星或跌落在青石板街上的,但是为了赶场子也不争吵打斗,跌落的那个骨折了就自己去医院,轻伤的就掸掸衣服又从人家的窗台上坐进吊兜继续前进。为了便于大家晚上也能打,城建部门还把街道上的路灯间距由三十米改为十米,灯芯也由一根改为了两根。只要不刮风下雨,整个洛阳城夜夜灯火辉煌,通宵达旦。增加的路灯灯芯费和油费怎么办?城建部门提出通过“抽头子”来解决。因此,每根路灯杆上都挂着一个铁皮盒子,不管是谁,每自摸一把都要自觉地往铁皮盒子里丢一个铜板。打麻将的人也乐意,城建部门更高兴。打麻将“抽头子”这个规矩便一直延续到今天。

忠武公预测到,这个麻将可能是要害人误国的。他找到禹哥要求政府明令禁止打麻将,但禹哥不同意。禹哥给他看一份《洛阳城治安情况通报》,自从麻将普及以来,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数都是零,就连民事纠纷也同期下降了八十个百分点,而且调处调成率达到百分之百。因为双方往往都等着赶场子,因此,双方都对调解员说,你怎么说就怎么好,那边三缺一,我们还要赶场子呢。鉴于麻将对社会治安的突出贡献,禹哥还要求忠武公指导洛阳城娱乐协会,就一百番的“七仙女”到一番的烂和,共计八十一种麻将的和法编写一本《麻将的和法及番数计算标准》,用于指导大家提高麻将技艺,避免因番数计算的分歧酿成争执和打斗,切实巩固社会治安工作成果。

忠武公没有答应禹哥的要求。为了尽快摆脱麻将的纠缠,他给吏部写了一份《关于请求尽快安排本人工作的报告》,详细说明了敦煌赴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说到敦煌副太守中央已另委他人,西域太守及抚西大将军也非中央任命,还说到建功立业雄心不减,强烈地要求吏部尽快给他安排工作。

按照大汉吏制的规定,官员是一年一述职,三年一考察。这些程序没有走,档案里就没有记载,档案里没有记载,那么官员的黜陟就没有依据。吏部收到忠武公的报告不敢作主,只好转呈秀哥。秀哥便问忠武公,你想做点什么呢?忠武公吃足了外放的苦头,也为指导大家打麻将的事而悔恨交加,更担心禹哥要他去编写什么《麻将的和法及番数计算标准》。于是,他回答道,还是干点务实的事吧。秀哥便说,那你去工部吧,那里事情多。又经过一番述职、考察、调查、研究之后,忠武公被任命为工部侍郎兼营缮司郎中。

工部是个大单位,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节慎库、制造库等司局级单位很多,还有料估所、琉璃窑、皇木厂、管街厅等一大批二级单位。但营缮司是工部第一司,其主要职责就是城市建设和维护,说具体些就是搞京城洛阳的工程建设和维护。莽叔说了算的时候京城在长安,秀哥移都洛阳,加上在秀哥说了算的这十几年里,一直忙于征战,关东关中,南阳陇西南征北战,哪里顾得上洛阳城的建设。现在只剩下一个益州没有平定了,京城的建设便自然摆上了议事日程。

工部的最高首长是大司空,但他兼着军职,根本没有时间管工部的事,只是偶尔来开开会,批评批评人,所以日常工作都是由忠武公负责。他一到工部,秘书就送来一本《洛阳城总体规划》和一份《洛阳城建设方案》。他一看规划和方案就大了头,街道要拓宽,单车道要改二车道,土面街道要改石板街道,全城的主要街道都要实现“黑改白”;洛水要整治,一河两岸要绿化亮化;市容要整治,主街店铺至少要两层,立面必须是青砖,房顶不能盖茅草;还有公厕、候车亭、垃圾站等等。一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