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擎明-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消灭这支队伍,不然他们终究会成为所有草原骑兵的心腹大患。

    (本章完)

第589章 橄榄枝() 
古语云:开弓没有回头箭。

    其实马战也差不多,当战马经过加速冲锋之后,它的速度会达到一个极限。

    在这么快的速度下,想要勒住战马停止前进,或者在短时间内转换一个方向,那很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鞑子也并非不怕死,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

    在留下了一堆尸体之后,他们只能通过咆哮的方式,提起自己的胆气,然后继续无畏的冲锋。

    尽管他们畏惧死亡,但是他们又无可奈何。就算是可以撤退,他们也不会退去。

    因为撤退意味着进攻的失败,死去的战士就白白的死去了。

    只有继续冲锋,才有可能不让兄弟们白白牺牲。

    距离更近了,在最前面的骑兵紧紧的握着手里的盾牌,遮挡着自己的身体。身子也尽量的收缩,避免太多的地方暴漏在敌人的视线里。

    同时,他们的队伍之中,擅长骑射的弓箭手,已经抽出了弓箭,从盾牌的缝隙里,不停的射出冷箭。

    只是,让所有鞑子感觉到恐惧的是,明军比他们想象的要恐怖的多。

    时间虽然短暂,但是那一刹那过后,爆豆一般的火铳声再次响起。

    第二排的火铳手,在经过精心的瞄准之后,放出了他们火铳里弹丸。

    尽管那些鞑子的将士依靠铠甲和盾牌做掩护,但是依然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比如说战马的身体,士兵的脖颈,脸,等部位,都是难以护卫周全的。

    第二次明军的火铳齐射,又有二十余人被射翻在地上。这其中还有一位百夫长和数位十夫长,谁让他们是火铳手的重点关照对象呢?

    距离越近,陈生手下的火铳手对鞑子的杀伤力越高。到了最后,就算是这些骑兵手里拿着盾牌,也没有任何意义。

    还有几个精骑想要射箭,给陈生的火铳手造成威胁,却不料陈生一个人,拿着硬弓,瞬间就射死了好几人。

    将士们看见陈生如此神武,顿时噢噢噢噢的呼喊起来,其中内心的那份自豪感,不言而喻。

    陈生的箭法是经过佟钺老爷子特殊训练的,几乎每一箭都能射中敌人的头颅。

    箭头从脸颊射入,从后脑钻出,血雾在战场之上弥漫,不知道有多么吓人。

    弹指一挥间,鞑子就已经阵亡了超过了百人。而且这其中不仅仅是奴隶,还有很多是鞑子辛苦积攒下来的精兵。

    鞑子的百夫长战死了两个,十夫长战死了五个,这已经是极其残酷的损失了。

    鲜血噗噗的往外流,滋润着干旱的土地,想必这里的土地,有了敌人的鲜血滋润,来年肯定有个不错的收成。

    作呕的腥味从战场传了回去,新加入战阵的乡勇们,不停的呕吐者。

    作为领头人的知县老爷,虽然情绪还算是稳定,但是细心的人,可以看出他的手掌在猛烈的颤抖着。

    人活了那么久,第一次见识到如此惨烈的战斗,他怎么能够不激动。

    这么惨烈的战斗,跟他们往日里在县衙大堂里,面对着地图指点江山的味道完全不一样,

    那种将指挥精确到了米,精确到了秒的感觉,如果不亲临前线,永远感觉不到。

    大明太平太久了。太久到了,一个合格的将领,在他们看来,就跟战神一样。

    知县身边的师爷看着圆阵最前沿,不停的腾起一股股白色的烟雾。

    接着便是一股股的鞑子的精锐骑兵摔倒在地上,惊讶的连一句话都说出来。

    “知县老爷,大明何时出了这么厉害的将军了?比起咱们县的那些百户所的百户们不知道要强多少啊。”师爷钦佩的不行说道。

    知县老爷今年看起来五十来岁,身子骨还算是硬朗,宽大的官袍罩着他稍微有些瘦削的身体,有点不搭配。

    但是这知县老爷的眼神里却非常的犀利,他自信的观瞧着在指挥战斗的陈述,良久说道:“如此年纪,如此能力,在加上他手里的虎符,如果我没有猜错,他应该就是这两年风头正劲的忠武侯,征北大将军陈生。”

    那师爷闻言,惊讶道:“不可能啊,征北大将军不是正在前线与花当交锋吗?前两天我在邸报里,还看到了相关内容呢?”

    知县摇摇头说道:“你懂什么?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你前两天听到了八白室大军攻占昌平的县的消息了吗?

    既然鞑子能够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征北大将军为什么不可以。”

    那师爷还是有些质疑道:“县老爷,我还是不敢相信,他如果真正是征北大将军的话,就他身边这点人也敢勤王救驾,那不是杯水车薪吗?”

    知县叹息一声说道:“那我也不知道了,或许大将军有他的打算吧。再说了,不还是有我们吗?”

    知县老爷说完话之后,又对身边一个三十出头,膀大腰圆的军官说道:“世显啊,先不管那位少年将军是不是忠武侯,就凭人家这份本事,你比的了吗?”

    戚景通,又叫戚世显,听了知县的问话之后,颇为羞愧的说道:“启禀大人,卑职虽然已过而立之年,带兵也有些年头了,但是若说真的指挥作战,我拍马也赶不上这位少年将军。或许这位少年将军的成就,是我戚景通一辈子都做不到的。”

    知县点点头说道:“你也不用气馁,你们戚家好歹也是世代相传的军人世家,底蕴在这里。这位将军指挥火器作战厉害,至于其他的,暂时也看不出来。”

    戚景通摇摇头,一脸失落的说道:“这位将军的厉害,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点,仅仅是令行禁止这一条我就做不到。就我们卫所的兵,跟农夫没有什么区别,不然我也不会跟大人来借您的乡勇了。”

    知县叹息一声说道:“卫所制度崩坏,已经到了不得不实施新法的地步。如今圣上欲图新,却遭受到百般阻力,我有心为圣上做些什么,奈何身份低微,能力也着实有限,只能看着那些奸佞小人在朝堂之上肆意妄为。”

    戚景通说道:“知县大人也不必担忧,我听闻征北军中的将士,其中大部分乃是忠武侯临时在家乡招募的青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着实大放异彩。

    将来朝廷若是不解散这支征北军,这就算是开了募兵制的先河了。

    募兵制虽然比我们的卫所制度要耗费钱粮多,但是贵在战斗力强悍。”

    知县点点头称赞的说道:“你看,你刚才还谦虚的说,自己比不过那位少年将军,但是说起军制,不也是头头是道吗?此战过后,我便将军推荐给这位将军,由你率领本县所有的乡勇一起京师作战。

    一是为勤王的大军提供帮助,二是你跟着这位将军好好学学,如今军队里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若是我大明都像是这位将军一样厉害,我看那个蛮夷番邦还敢进攻我们大明。”

    “阿嚏。”

    师爷的喷嚏打断了二人的谈话,只见滚滚的硝烟弥漫而来。

    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个人吸入硝烟,都会感觉到格外的刺鼻,尤其是这硝烟中还伴随着一股股浓烈的鲜血味道。

    前线的军官喊道:“第三队火铳手准备。其他两队后撤。”

    三段式射击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连绵不断的进行设计。前两排的士兵迅速后退,用通管猛烈的戳着火铳的枪杆,倒进纸筒的弹药,然后将火铳放在脚边。

    在这个过程中,队伍没有丝毫的凌乱,士兵甚至来不及去擦拭额头的汗水。

    此时站在最后一排的数十名火铳手,他们在指挥官的指挥下,纷纷上前一步,端平火铳,开始瞄准。

    冲锋在最前面的鞑子距离士兵只有二十多步,不过很多人看着那明晃晃的长枪,不由的有些畏惧。

    悄然的放缓了战马冲锋的脚步,鞑子被明军的火铳手给打怕了,实在是刚才的战斗,让他们死了太多的战友,让他们不得不畏惧明军的火力的强悍。

    那在山坡上指挥战斗的千夫长拔都见状,不由的勃然大怒。他抢过士兵手里的令旗,大声呼喊道:“八白室的勇士们,冲啊!”

    “杀啊!”

    他身边的亲卫们,都是三皇子亲自训练出来的老兵,跟着三皇子征战草原多年。

    战争经验最为丰富,而且不停的胜仗给了他们无穷的自信。在他们的带动下,本来士气有些低落的鞑子的士兵的士气重新有些振奋起来。

    陈生扭头对身边的郑龙涛说道:“考验你本事的时候到了,我在圆阵后方有一支骑兵精锐,你带他们绕到敌人的侧翼,给我狠狠的进攻对面的指挥官队伍,若是能够击杀敌人的指挥官也是极好的。”

    郑龙涛有些担忧的说道:“若是我带走骑兵,那么圆阵的就不完整了。”

    陈生说道:“鞑子已经乱了阵脚,后方不用担忧,交给那些乡勇就好了。”

    郑龙涛点点头说道:“你放心吧。说完,拿了令旗,带着后方的精骑,退出了军阵。”

    有了拔都的加入,剩下来的百夫长们自然不得不卖力上阵。

    他们纷纷齐声呐喊,指挥自己手下的士卒,跟随者自己猛烈的向前发起冲击。

    此外,那些在冲锋队伍两侧的弓箭手,也不停的向外分散,他们从后背抽出弓箭,腰身下放,脚步变成了一个八字形。

    一时间,箭如雨下。

    明军的士兵们自然也不甘示弱,指挥官一声令下,火铳再次齐射,又有二十余名鞑子的骑兵落地。

    不过这一次,是双方后有损伤,第三排的火铳手一下子倒下了二十余人。

    其中有个百夫长的坐骑被火铳击杀,他翻滚落地,被摔得鼻青脸肿。

    但是他丝毫没有,挥舞着手里的斩马刀,大声说道:“冲锋!冲锋!”

    “杀!杀!”鞑子的队伍拼了命的往前冲锋。

    两侧的弓箭手则在弓箭的射程内,不停的游走,射出弓箭,尽可能多的击杀陈生的部下。

    这些人的箭法超绝,短短的时间内,就又射杀了十几个人。给陈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一时间前线的形势有些不稳定起来。

    戚景通大声说道:“大人,你小心点,防线可能要破了,到时候咱们可不能退缩,宁可死,也不能逃。”

    那知县大人手里拿着把小刀,大义凛然的说道:“别看我一把年纪了,真的的拼起命来,我也能捅死个鞑子。”

    知县的胆气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乡勇,大家伙握紧了手里的武器,随时准备冲上去。

    看着有些慌乱的军阵,陈生大声呼喊道:“火铳手后盾,盾兵上前,长枪兵随后。枪盾阵起!”

    军官们听了陈生的命令,陈生的命令被此起彼伏的呼喊着,此时正在厮杀的将士们已经没有时间去看令旗了,只能看军官的盔旗,或者听从命令。

    严阵以待的刀盾手和枪兵迅速上前,而火铳手则迅速弯腰躲进了军阵之后,或作躲在盾牌后面。

    军令如山,没有人敢有丝毫的质疑,每个人都按着陈生的命令,有条不紊的行动着。

    第一排的盾兵和第二排的枪兵瞬间形成了新的阵型,将整个圆阵护卫的严严实实。

    鞑子们不肯放弃,依然不停的射出冷箭。

    士兵们的盾牌像是巨大的防雨罩,任凭箭簇击打在盾牌上发出铿锵的响声。

    而此时几乎所有的火铳手,都将弹药装填完毕,他们躲在盾牌的缝隙里,向外射击。

    又是一阵崩豆一般的声音响起,鞑子们正在冲锋的骑兵没有接触到军阵,就又损失了很多士兵。

    就在鞑子的骑兵队伍,已经呐喊着冲到军阵最前方的时候,军阵之后,忽然激昂的战鼓声响起。

    陈生在军阵之内,大声喊道:“将士们,冲锋!”

    几个代百户挥着手里的武器,在保持军阵完整的情况下,开始向前前进。

    长枪兵和刀盾兵们不敢犹豫,跟着军官们纷纷上前。

    “杀!”

    双方猛烈的碰撞到一起,立刻杀声震天。

    鞑子的指挥官头疼的紧,因为他们本来准备蓄力一鼓作气冲破敌人的军阵。

    却不料敌人的指挥官技高一筹,在自己稍微犹豫的时间内,率先反击,打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战斗实在是太残酷了,到处都是飞舞的血雾,不停的有将士战死。

    (本章完)

第590章 京师不能等() 
八白室作为蒙古守卫皇陵部队,他们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

    他们的战斗纪律更是极其严明的,这一点就连陈生都不得不佩服他们。

    他们在进攻昌平的过程中,战死了那么多人,每个作战单位战死士兵总数超过四成,但是却没有一个逃兵。

    这一点就算是陈生都做不到,但是这么一群蒙古人却做到了。

    但是毕竟是草原上的野蛮人,就算是他们的战斗纪律在严明。他们在战斗中更强调的个人武力的强悍。

    草原的勇士,基本上都是十五岁便踏上战场。在战场上厮杀多年的他们,他们的战斗经验,肯定比陈生手下的老兵要强悍。

    不过,他们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文化的落后,让他们在战斗中,很难强调团队的作用和纪律性。

    士兵们在厮杀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乎是自己在部落未来的发展,自己能够得到多少奴隶,就算是地位高一些的军官,想的最多也是自己本身部落的发展。

    鞑子的勇士们,大局观永远比起明军的将士要差很多。

    陈生练兵,很多经验取自后世的戚继光的练兵法,施行残酷的连坐法。这也导致了将士们更多的在乎团队的默契。

    因为一不小心,整个团队都会遭受到巨大的惩罚。团队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训练的效果,在战场的厮杀上,往往有些难以置信的效果。

    就算是在强悍的勇士,也不愿意一个人去面对敌人。

    往往是一排长枪,去刺杀一个敌人。长枪如林,锋利的枪头冒着寒光,一往无前的气势,死神一般冷漠的神情。

    鞑子一个人就算是再强悍,面对一排排的枪林,在强悍的战斗力也发挥不出来。

    这种战法,是陈生无可奈何下的产物,以前带兵打仗,手下都是精锐的京师十二营,战斗力强悍。

    后来作为征北大将军,统帅着的属下都是新来出来的兵,战斗力则差了很多。

    尽管陈生努力,也不可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成为精悍的战士。

    那么更多的就只能在团队作战上想办法。前些日子用这个方法横行辽东,教训了花当,如今又轮到了八白室的敌人了。

    对待陈生手下将士们的军阵,除非你用同样的堂堂正正的军阵跟他硬碰硬,否则很难彻底破解陈生的阵势。

    但是这种阵势,对待草原民族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不同部落的男子,想要在一起训练军阵实在是太难了。

    而且让他们放弃战马,却演练这种步兵军阵,跟以短比长没有任何区别。

    就算是学了,若是学不到精髓,就跟邯郸学步没有什么区别,那么他们定然会将更多的性命丢在这里。

    陈生指挥作战,越是大规模作战,越能发挥出强悍的战斗力。

    因为人越多,个体武技对整体团队的影响。十个明军将士,未必是十个鞑子勇士的对手,百个明军将士,也有可能被鞑子的骑兵击溃,但是成千上万个明军摆开阵势,千个鞑子的军阵,就无可奈何了。

    在陈生手下将士们的先声夺人下,最前面的鞑子骑兵瞬间被杀的七零八落,剩下的则是一些吓破了魂的鞑子的弓箭手。

    战斗一方,往往是一方气势如虹,另一方闻风丧胆。今日交锋,往日里高傲的鞑子们的气势全都不见了,换成了一个个憋屈到不能再憋屈的怂货。

    看着如狼似虎的明军将士,他们每个人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军官们砍死了一些想要后退的鞑子士兵,但是这却没有任何效用。因为他们自己的内心也是恐惧的,他们自己也不敢死亡往前冲锋。

    自己都做不好,如何要求别人?

    就在鞑子的阵线混乱不堪的时候,鞑子的千夫长拔都率领卫队终于杀到了。

    这些卫队,不愧是三皇子亲自训练过的士兵,一个个盔明甲亮,气势高昂。手里的武器不停的拍打着战马的屁股,发出了震天的呐喊。

    “驾!驾!驾”

    郑龙涛见到陈生手下聚拢起来的老兵就已经佩服的不行了,等到他见识到这圆阵后方的一队骑兵的时候,整个人激动的都开始打摆子了。

    这到底是怎么样一支部队啊。

    他们没有一个人身上没有疤痕,有的士兵没有耳朵,有的士兵少了眼睛,甚至有的士兵少了半个手掌。

    但是每个人的眸子里的杀气,却又是如此的慑人。

    郑龙涛进入骑兵队伍的时候,就感觉整个人进入了冰窖中一样。

    “诸位,征北大将军令,要诸位勇士随我击杀对面的指挥官。”郑龙涛大声说道。

    那些将士看了郑龙涛一眼,都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抱了抱拳。

    “杀!”

    这百余骑兵从圆阵的后方迅速脱离队伍,像是离弦之箭,飞速杀出。

    战场之上,瞬间烟尘四起,马蹄声击打着地面,像是山崩海啸一般。

    “驾!驾!驾!”

    鞑子的卫队正在尽量冲向陈生的军阵,忽然在他们的侧翼,一阵烟尘滚荡,接着就是无尽的百余人的明军骑兵杀了过来。

    拔都指着身边的一个百夫长说道:“你率领三十人,挡住他们。”

    “是!”

    鞑子们卫队分出三十人,朝着郑龙涛迎击过去,这些明军将士们抽出了马刀,呼啸着杀了过来。

    鞑子们见状,丝毫不畏惧,也纷纷抽出了马刀准备来一场热血的厮杀。

    在这些鞑子们看来,明军们跟他们肉搏,简直就是找死,他们一定用手里的斩马刀告诉这些卑贱的明军将士,谁才是马背上真正的勇士。

    只是让这三十个鞑子的士兵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正在前面冲锋的明军将士的队伍中,忽然传出了一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