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擎明-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看这失望的父亲,心里突然感觉很不舒服。

    做儿子的,那个不是希望父亲以自己为骄傲,那个愿意让自己的父亲失望呢?

    “哼,你们这群坏人,太子哥哥是怕作出诗来,让你们没有面子,你们却这样看太子哥哥,真的是枉费我太子哥哥的一番苦心。”

    朱长宁虽然小,但是小孩子才是真正最敏感的,他能感觉到暖阁里,这些大臣们失望的表情。

    “长宁,不许胡闹,还不退下。”朱祐堂训斥说道。

    长宁公主委屈的站到朱厚照身后,狠狠的瞪了杨慎一眼。

    朱厚照突然感觉,自己不能让家人对自己失望。

    本来就算是不想继续出风头了,他们这样的看自己,讽刺自己,挖苦自己,自己为了给家人争脸,也必须争一争。

    部位自己,也要为皇族的荣誉,为了父亲的面子。

    突然朱厚照想起了陈生跟自己一起偷看为了家里的小儿子卖笑的李寡妇洗澡时候,跟自己说的一句话,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

    就在所有人对朱厚照感觉到失望的时候,朱厚照很是认真的开口了。

    朱厚照淡定的说道:“儿臣之所以不想作诗,实在是因为儿臣觉得自己实在是年幼无知,见过的风雨实在太少,弱在诸位大人面前作诗,实在是有卖弄之嫌,故而一直未曾开口。”

    听了朱厚照这么一说,诸位大人内心稍稍有了些原谅的意味。

    太子说的没错吗?年纪轻轻的,懂什么人生经历,做出来的诗,也不过是矫揉造作罢了。

    一时间对太子有什么不满,也就忘记了。

    杨慎刚要开口,被杨延和狠狠的瞪了一眼,骂道:“还嫌不够丢人?”

    朱厚照继续说道:“既然父皇想要斧正儿臣的拙作,儿臣自然不敢违逆皇命,既然是以咏雪问题,儿子便做一首《沁园春·雪》先给父皇吧。

    大臣们顿时纷纷惊讶的看着太子。

    本来以为太子顶多会用一首打油诗来糊弄一下了事,谁都没有想到,太子竟然要写一首词,而且还是颇有难度的沁园春。

    太稀奇了,太子才十四岁,难道真的是才华横溢到不行?

    还是说太子感觉才是太丢面子了,难道是准备打肿脸充胖子?

    一定是后者。

    不少人带着看笑话的心思看着朱厚照。朱祐堂对于朱厚照的话,隐隐有些担忧,“朕素闻杨大人并不善词,太子还是不要勉强自己了。”

    朱厚照认真的说道:“儿臣毕竟才十四岁,选一个难点的词牌,如果做不好,诸位臣工也不会笑话我,若是选一个简单的,最后还是最不好,那岂不是贻笑大方,儿臣还请父皇准许。”

    见到朱厚照坚持要那么做,想到先前是自己一直要求太子作诗,如果最后却不允许做了,反而害了他的自尊心。

    当下说道:“既然如此,你将你的作品念来。”

    朱厚照突然起身,说道:“既然唱词,岂能没有伶人助兴。”

    朱祐堂是一个朴素的皇帝,自然不太在乎这个,见到太子突然提起要有伶人助兴,众大臣便要上前进谏。

    却被朱祐堂用眼神制止了,并吩咐叫来几名负责敲击乐器的伶人。

    见到朱厚照摆出了那么多大的架势,杨慎暗暗的得意道:“接着折腾,折腾的越热闹,到时候越丢人。”

    朱厚照吩咐几个太监,打开宫门,寒风猛然袭来,冻得不少大臣直哆嗦。

    一脸怨气的看着太子,心里埋怨陛下,任凭太子胡折腾。

    就在这时,耳边雄浑的唱腔传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就这样被朱厚照唱完了。

    中间没有一丝停顿,伶人敲击乐器配合的也纹丝合缝,古声古韵,让所有人都无比的震惊。

    屋檐的雪依然会被寒风吹落,洒在大人们的头上,一会遮白了头。

    所有人的失望和轻蔑之色全然变成了惊讶。

    刚才出言讽刺的杨慎,更是一脸的羞红。

    刚才还在酝酿的下阕也直接没了。没脸想了。

    许久之后,朱祐堂深深的呼了一口气,脸色无比的激动。

    “好诗,这才是帝王之诗,太子能作出这么空前绝后的诗,将来定然能成为一代明君,诸位臣工,还不举杯相庆?”

    列位臣工纷纷举起手中的酒杯,随朱祐堂一饮而尽,口中喊道:“恭贺圣上。”

    至于作诗一事,整个酒宴,再也没有人敢提起。

    朱厚照安静的回到自己的座位,默默的拿起一条烤鱼,看着那些震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大臣们,心里突然感觉。

    人生,寂寞的果然像是一场冬雪。

    (本章完)

第111章 父子谈心() 
今日的宴会。

    完美的展现了太子朱厚照的个人素质。

    震惊了京城所有有头有脸的大人,出尽了风头。

    太子朱厚照化身学霸的消息,不消一日,便会传遍四九城的每一个角落。

    到时候,那些单身的富家小姐,肯定会暗暗的在墙角摆一副香炉,对着月亮暗暗的许下一千零一个相同的愿望。

    赶快给太子选妃吧。我要嫁给他。

    想想自己继承成为万千少女心目中的完美郎君。

    想想自己以后在书生心目中的伟大而光辉的形象。

    朱厚照默默的抽了抽鼻子,做一个偶像好苦。做一个完美的太子偶像,更苦。

    如果非要让我选,我还是喜欢香香姐姐那样成熟一点的。

    拉着朱长宁的柔弱无骨的小手,朱厚照又想到了自己铁杆兄弟陈生。真的很难明白,他怎么会喜欢朱长宁这种小孩子。

    他这是一种病啊。

    刚要离开暖阁,却被朱祐堂淡淡的叫住了,“以后陈生作出那么绝佳的新作,先拿来跟父皇分享一下,让这种绝世好作沉在你们两个肚子里,真的是可惜了。还有以后再想显摆了,事先跟父皇通个气,你这让父皇为你提心吊胆的,多不好。”

    此时的朱祐堂那里有一点身为皇帝的威严,更像是一个慈祥的父亲。拍着朱厚照的肩膀,笑容是那么和蔼可亲。

    朱厚照止住了脚步。

    表情有些凝固,像极了一只偷腥被抓的小猫。

    对朱长宁挤了挤眼睛之后,看向了朱佑樘,装作一副很迷茫的样子,道:“父皇,儿臣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朱佑樘笑着拿来两个软垫,夫子二人并肩坐下。朱长宁自己在暖阁里跑来跑去。

    朱佑樘道:“这里有没有别人,你又何必在父皇面前说谎呢?拒朕所知,这首词应该是陈生前些日子在雪亭里做的吧。”

    朱厚照摇摇头说道:“怎么会,明明是好几个月前做好的。”

    话刚刚说完,朱厚照捂着嘴,一副后悔的表情。

    朱佑樘笑道:“你看看,还是露馅了吧。”

    朱厚照苦闷着小脸,低着头,小声说道:“对不起父皇,让您失望了,我不是有意说谎的,我只是不想让您失望。”

    朱祐堂摸了摸朱厚照的头,“傻孩子,父皇怎么会怪你,这一段时间,你进步已经很大了,儒家经典,你半年学了三本,而且学的都那么好,父皇又怎么怪你,至于作诗作词,那只不过是小道,你没见陈生都不怎么在意诗词之道吗?所以纵然今日你做不出绝佳的诗词,父皇也不会怪罪于你,倒是你跟陈生学着去农户家帮工这件事情,做到真正的了解民间疾苦,这才是作为太子应该做的事情,朕心甚慰。”

    朱厚照撅着嘴巴道:“父皇,您怎么可以派人监视我和陈生,我倒是无所谓,陈生如果知道了,他会不开心的。”

    朱佑樘看这个他,沉默了片刻,笑道:“痴儿,你怎么会认为这是监视呢?这是对你们两个小家伙的保护啊,不然任凭你们胡作非为,我却一点都不知道,万一捅出篓子,父皇都不知道怎么帮你担着。”

    朱厚照的心里泛起了感激的涟漪。

    从小到大,不管自己闯了多大的祸事,父皇都替自己担着。

    “父皇,儿臣没有您说的那么不堪,儿臣已经渐渐长大了,等孩儿在长大一些,就能帮着父皇分忧了。”

    朱厚照垂首恭敬道。

    朱祐堂看着朱厚照,欣慰的说道:“父皇都知道。父皇也不急着让你为父皇分忧,你只要好好的长本事,将来做一个伟大的帝王就好了。”

    朱厚照越发的感激父亲,心里说不出的感慨,沉声道:“父皇您放心,儿臣一定会努力的。”

    朱祐堂无比欣慰的点点头。

    这一次太子在外面呆了半年,他能清楚的感觉到太子身上的变化。这种改变既让他高兴,又让他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皇帝虽然很努力,但是作为一个父亲,却很不称职。

    但是帝王有帝王的无奈,他不可能将自己治理国家的时间,用在教育孩子身上。

    但是对于那个叫做陈生的少年,朱祐堂很是感兴趣。

    “朕听说你整日里和那陈生称兄道弟,勾肩搭背。那陈生真的是太放肆了,朕一定要找个机会治他的罪。”

    朱厚照毕竟才十四岁,不知道朱祐堂在跟他开玩笑。担心父皇真的惩罚他,毕竟二人在一起的时候,从来不分什么尊卑。

    朱厚照的眼珠转的飞快,焦急的说道:“父皇,陈生对儿臣有授业之恩,杨夫子的课深奥难懂,往日里都是陈生给儿臣补课讲解,让儿臣明白圣贤大义。而且陈生教了儿臣很多做为储君、作为儿子应该懂得的道理,可以说陈生对儿臣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儿臣恳请父皇原谅他的罪过。”

    朱祐堂笑着看着紧张的朱厚照,知道自己玩笑开得过分了,儿子紧张的不行。

    便笑道:“朕知道你们兄弟之间情深意重,但是你毕竟是君,他毕竟是臣,在私下你们如何亲近朕不管,但是以后进了京师,就必须恪守君臣之道,尤其是在外人面前,一定要做到,明白吗?”

    朱厚照沉默一会,苦着脸说道:“儿臣知道了。”

    见到朱厚照垂着头,不开心的样子,朱祐堂说道:“你不要以为是朕古板,朕这是对他好,如果帝王对臣子太过于亲近,臣子便逐渐失去了对君王的尊敬之心。臣子对君王没有了尊敬之心,那么他离死也就不远了。”

    朱厚照摇摇头说道:“陈生才不是那种人,父皇您嘴里的尊敬,只是大臣们表面上的伪装,我不认为杨慎那样的口蜜腹剑的人,对君王有什么尊敬。就算是朝堂的很多大人,表面上恭敬,内地里也不知道可恶。倒是陈生虽然表面上跟儿臣嬉戏玩闹,但是他从心底尊重儿臣。比那些口是心非的人,强一万倍。”

    朱祐堂摇摇头,他知道如果自己再说下去,只能起到反作用。

    而且根据锦衣卫的探子回报,陈生这个人品性不错,而且待太子也很真诚。

    太子这种品性,也需要一个真心实意的朋友帮助他,所以也就没有制裁陈生的意思。

    而是问道:“听你这么说,你跟陈生那小家伙的感情真的很不一般,不如我直接召他入京,封他为太子侍读,这样她就可以天天在你身边了,你看如何?”

    朱厚照脑海里突然冒出了陈生那张无比自信的脸,很是认真的说道:“父皇,陈生那么自信的人,怎么会愿意做传奉官呢?科举才是他扬名立万的途径。我虽然喜欢和他在一起,但是也不能强人所难。”

    朱祐堂开心道:“太子真的长大了,你能这样想,过了年便继续去沧县读书吧。京师这里太喧嚣了,大人们的嘴巴事情也太多了。”

    (本章完)

第112章 老爹雄起() 
年关将近,陈生的生活也悠闲下来。

    偶尔会被老爹拉倒义塾去客串两节课的夫子,亦或者跟着老娘盘着腿在炕头上查账。

    陈生浑然不查自己已经被朱祐堂纳入了太子近臣中去,感觉浑浑噩噩的做一个二代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自己才十二岁,何必那么辛苦的去拼搏,老爹又能挣来那么多银子,自己如果能够多抽点时间陪陪老娘和妹妹那多好。

    陈生两世为人,自然知道儿女辛辛苦苦,争权,争钱,最后往往会忽视最重要的东西,那便是亲情。

    亲情这东西对于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亲情,他就算是家财万贯又与乞丐有什么区别。

    至于当官,其实陈生并没有放在心上。当初说去考状元,也是为了满足母亲对于儿子成为大英雄的渴望。

    在农家人眼里,考上状元,就是最风光的事情了。

    而陈生也知晓,做官到底有多么不容易。仅仅是一个刘瑾,就能做到能屈能伸,做事情滴水不漏,那些在历史上斗倒下刘瑾的人岂不是更加可怕。

    如今官场场直臣当道,像是自己这种非主流的日子肯定不会很好过。在加上朱厚照这个不靠谱的小黄人,自己跟着他混,多半会被当做奸人砍死。然后遗臭万年。

    就算是没出什么事,顺风顺水的,进了朝堂做了大官,那也是不能做自己,摆布别人,或者被别人摆布。

    亲情什么滴,再想去维系,就困难了。

    对于陈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亲情。

    《幼学琼林》写完了,事情似乎暂时停歇了,陈生开始写自己的新书,是一本宋朝时期的故事,一个来自大漠的高富帅,背叛自己初恋女朋友,爱上了一个岛主闺女的故事。

    没错,就是射雕英雄传。

    而陈生不仅仅是写下射雕英雄传,他还用漫画的形式画下来。反正年关前时间长的很。义塾的孩子们,本来以为他们在刻完活字之后,就暂时没有事情去做了。

    没有想到,休息了没有两天,新的任务又下来了。

    这一次是做雕版。

    每一副雕版,只要检验过关,就可以领取一百文。不过雕版比起去刻字来说,复杂了很多,很多人要三四天,才能做好一副雕版。

    课堂上的孩子们有一门绘画课,他们要将陈生画好的漫画画在自己的小本子上,然后根据要求,画属于自己的任务。

    事情就这样慢慢的发展下来,陈广德骂了陈生两次不务正业,最后也就懒得管了。

    因为陈老爹也喜欢上了这个傻乎乎的****生。

    没错,就是那么无耻,陈生又无耻的改了主角的名字。

    “你怎么能始乱终弃呢?人家华筝姑娘很不错嘞。”陈广德气呼呼的对陈生说道。

    母亲李氏坐在一边查看账务,瞥了一眼陈广德说道,轻飘飘的说道:“就你这种爱管闲事的性子,难怪活不过三章。”

    陈广德将手里的书翻了一页,撇着嘴说道:“你好,挺着大肚子到处跑。对了儿子,你说咱们家是宋朝大思想家陈亮的后人,你是考证来的吗?等你考上状元,要不去认祖归宗试试,没准咱们真的是一家嘞。”

    陈生放下手里的笔,淡淡的说道:“爹,你想多了,我是吹牛-逼的。”

    一家人吃喝不愁,坐在炕头上读书聊天,品茗卧谈,是很惬意的事情。

    听了陈生的话,陈广德亢奋的心情又凉了不少。

    “哎,我猜也是,不过咱们祖祖辈辈也不是没出过名人,老祖宗据说跟毕生关系不错,帮着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陈广德自我安慰说道。

    陈广德的目光深邃,仿佛穿破了时空,为祖先的荣光而感觉到骄傲。

    “孩儿认为您有着胡思乱想的时间,还不如寻思寻思,怎么将我这《射雕英雄传之****生传奇》想办法印刷出来。”

    陈广德看向陈生的目光有些希冀:“能让你老爹复活不?比如说老爹掉入悬崖,练成不是神功,或者隐姓埋名,考上状元,驱除朝廷弊病,成为一代贤相也是极好的。”

    没想到老爹其实也有一颗躁动的内心啊,李栋而已不好意打击一个有梦想的老爹。

    抱着陈广德的肩膀说道:“老爹,你还年轻,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担子都放在儿子的肩膀上,要不您去科举吧,家里的生意交给我,我保证成为超越沈万三的男人,我用挣来的银子,帮你铺一条康庄大道,让你入阁为相,而儿子做一个混吃等死的衙内,其实也是极好的。”

    陈广德瞪了瞪眼,气呼呼的说道:“我就算是当了宰相,你也得努力奋斗,混吃等死,岂是陈家儿郎该做的事情。”

    “爹,我就知道您是有志气的,孩儿更认为你该去科举了,你这些年的积淀够了,家里也不差银子,总比靠县令让人过关弄个监生强多了。”

    陈广德淡淡的说道:“你柳姨娘还是要入门的。”

    陈生一脸黑线,这个固执的老爹,非得纳妾。

    娘亲李氏黑着脸说道:“读书越多越忘恩负义。你要是当了大官,我们娘俩没准就得去要饭了。”

    陈生单刀直入说道:“爹,您要纳妾,孩儿不管了,不过这科举孩儿认为您还是要去的。”

    陈广德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默默的忖度了一会,犹豫的说道:“你二伯和三伯都是当官的,我如果也科举做官了,谁来伺候你祖父和祖母?你大伯父是个木匠,没什么本事,家里要是遇到什么事情,他也解决不了啊。”

    看到老爹犹豫不决的样子,陈生决定继续努力忽悠下去,自己如果不想去参加明年的科举,留在家里做一个安静的衙内,必须有一个厉害的老爹啊。

    “爹,你想不想娶柳姨娘过好日子了。”

    陈广德瞪着眼说道:“少在你娘面前提起你柳姨娘。还过不过日子了?”

    “爹,你想过没有,你连秀才都不是,却娶一个知县的女儿做妾,以后过日子,你在他面前抬得起头来吗?老娘都是朝廷加封的命妇,您儿子也是朝廷户部的官员,就剩下您了,哎以后您在家里的地位又要下降了。”

    听陈生那么说,陈广德有些傻眼。家里最没有地位的人?

    貌似夫人都是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