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头分量还是很重的。”
“是,阿玛我理会得,只是我十分奇怪,皇太后垂帘多年,不会不明白朝廷的制度,怎么会突然要荣禄提出要临朝称制?谁都知道荣禄是皇太后夹带里头的人,他说的就是皇太后的意思!这?”未免有些冲动了吧,临朝称制之女主,都被时人和史书称之为祸害,这点慈禧太后不会不知。
塞尚阿摆摆手,“她到底是女子,青年没有了文宗皇帝,如今大行皇帝又离她而去,她心里有苦,有怨言,还能如常理政,已经是贤德无比了,这发作一番又能如何?太后掌控新军,新军也入大内拱卫了,谁又敢如何?和大家伙商量已经是客气的,但是,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有别的想法主见呢!临朝称制是有些鲁莽,但是如今想想,这是唯一的法子,若是宗亲议政,或者是恭亲王监国,江山绝对会动摇,这是皇太后,李鸿藻,和为父都不愿见到的,只要尝到了权力的甜头,谁都不愿意再放弃,恭亲王也是人,他也不会例外!”
“皇太后也是一样,不会放弃。”(。)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七、天下无主(三)()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五日,同治皇帝驾崩,无子,群臣争议立储之事,不能决,所幸皇后、后宫朱氏均有身孕,皇太后恐有不测之事,故力排众议,临朝称制,以待嗣皇帝诞生,临朝称制,用“慈禧皇太后之宝”下达旨意。
十二月六日,大行皇帝停灵乾清宫,上庙号“英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端皇帝”。
十二月七日,二等承恩公、礼部郎中崇绮上折,求进慈禧皇太后徽号,不许。
十二月初八日,大朝会,慈禧皇太后着全套朝服御养心殿正殿,端坐于皇帝宝座之上,不再垂帘面见群臣,群臣山呼千岁,慈禧太后下旨勉励群臣忠于国家。
初九日,不入八分辅国公觉罗克明上折子请明年起改元,慈禧太后大怒,“大行皇帝虽然驾崩,可新君未定,如何擅定年号!”下诏宗人府商议其罪过,罚俸半年。
初十日,荣安公主才得知同治皇帝驾崩一事,哀哭不绝,原本怀着身孕就已经心力交瘁,又遭此大哀,姐弟情深,大哭一场,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泪,病入膏肓,丽贵太妃得知,跪求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命其出宫亲自照料,奈何悲伤过度,以致小产,小产之后居然和大行皇帝一般,也是得了天花!
十二月二十八日,临近年关,荣安公主已经药石无救,太医不肯再开方子了,慈禧太后得报,亲临公主府视疾的时候,荣安公主已经昏迷不醒,丽贵太妃在边上哭的如同泪人一般,慈禧太后喊了几声“大姐儿大姐儿!”
荣安这才悠悠醒转,双眼失神,看了许久才看到慈禧太后的脸庞,“皇额娘,”荣安公主双手拉住了慈禧太后,“皇阿玛让我陪着弟弟去呢。”随即放手,就此香消玉殒咽了气。府里的人禀告皇太后:病中呓语,道是文宗相召,命她与大行皇帝同行,一起追随于泉台。
这宫里头的伤心人又多了一个,丽贵太妃和皇太后抱一起哭的死去活来,现在一看,文宗皇帝一子一女,尽数早夭,世间再也没有文宗皇帝的血脉了。
但是所幸还有两位后宫有了身孕!这确实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太医来报,两个人脉象甚好,这不免给人有了新的希望。
这个年自然是过得满眼凄凉,宫里头一片愁云惨雾,除夕日要合宫夜宴,取消了,年初一要在乾清宫赐宴群臣,如今大行皇帝的灵柩还在乾清宫,怎么赐宴?一概也是取消了,只是赐给礼物,亦不用入宫朝贺,过年过的这样,实属是大清朝开国以来第一次。
过了年,在二月份把大行皇帝奉安到田村,这才稍微能解脱了一番,慈禧太后素日里忙的不可开交,日日见军机,见大臣,批折子,下旨,似乎这样忙一点,可以让自己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伤心事,因皇后要安心养胎,复又把内廷大权交给慈安太后代为打理,这样一来,似乎又回到了同治初年的场景,仿佛这十几年的时间从未流逝过,只是岁月催人老,慈禧太后的脸上也有些细碎的皱纹出现了。
三月份,又是一年春意盎然的时候,皇后和瑛贵妃脉象平稳,只是太医来报,说是皇后只是郁郁寡欢,长此以往,必然会于胎儿不利,太后思索良久,决意去圆明园,让山水之色安抚众人悲伤之心,困在宫里头狭隘的地方,人的心情怎么会好呢?
于是一干太妃太嫔和英宗皇帝的后宫们一齐去了圆明园,还带上了道光皇帝的常太妃,她原本应该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候惊惧而死,却没想到这么多年在后宫雍容将养,居然现在还精神十分抖擞,其实算起来也不过是五十出头的年纪,到了圆明园里,鸟语花香,一副春光美景,果然让人心顿时安宁下来,又怕皇后住在原来的地方触景伤情,不让其住在原来的九州清晏,让她住在了镂月开云,瑛贵妃住在了山高水长,皇太后自己住在了澹泊宁静,就是俗称的田字房,四周都是风景可看。
清明节时候原本就是感伤,加上前几日常太皇太妃在澹泊宁静和皇太后闲聊的时候,叹道:“如今咱们这三代后宫都齐聚一块,算得上是杨门女将了。”
这话透着不吉利,慈禧太后犹可,别的人却是听着刺心,丧女不久的丽贵太妃眼中就要泫然欲泣,慈禧太后连忙拉住宽慰,这丧女之痛靠着话语无法排解,只能是用时间慢慢冲淡,所以咸丰朝的后宫之间素来亲厚,在这深宫之中,也是一件可以聊以慰藉的事儿了,常太皇太妃见到几个人的惨淡脸色,顿时知道自己失言,于是有些讪讪,略坐了坐,也就散了。
慈安太后慢慢的走出了澹泊宁静,走到了一处亭子上,那里已经有一个太监在候着了,亭子上写着“稻香亭”三个字,慈安太后看了一眼梅馨,梅馨点点头,将伺候的太监宫女都拉到了远处,那个太监打了个千,“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你怎么进园子了?”慈安太后坐在了廊下,看了看田字房,“宫禁不是很严吗?”
“只是进宫说个话,不会有人在意一个太监的,”那个太监笑了一声,低声说道,“外头让奴才进园子来问太后娘娘什么时候才是好时候?”
“如今还不是好时候,”慈安太后见到那个太监的笑声,不免微微皱眉,淡然说道,“你等信儿罢。”
“可入园子十分不易”
“可你也不是进来了?”慈安太后站了起来,打断了他的说话,“可见有你的门路,园子中有人主事,不能方便,只能是等待最好的时候,你等信就是!”
太监看了看左右,“那奴才就告退了,希望娘娘不要忘记了和我家主子的约定,要知道,这可不容易做的事儿。”
不知名的太监退下了,梅馨上前,担忧的喊了一声:“太后,奴婢以为,这样风险也太大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七、天下无主(四)()
“没什么的,梅馨,”慈安太后坐在廊下,就看着亭子下面的流水潺潺流过,上面还有许多桃花的花瓣,随着流水慢慢远去,慈安太后出了一会神,才悠悠回转,“不要告诉我,你没受够这样被忽视的滋味,既然她可以如此,我为何不能如此?”
慈安太后站了起来,脸上的犹豫和忧伤消失不见,复而出现了往日一样淡定从容的姿态,梅馨扶住了慈安太后,两个人慢慢的朝着西边踱步走去,“外头的那个人真的相信您有那物件?”
“当然信,不管我是否真的有,他们可以宣称我有,”慈安太后露出了一丝微笑,“他们只是需要这么一个由头,不是吗?我不用多管,只看戏就罢了。”慈安太后慢慢走到了镂月开云,这里头的牡丹台亦如往昔,恰逢春天,满园的各式名贵牡丹花含苞待放,引得蜂飞蝶舞,几个太监捧着盒子进了牡丹台,慈安太后扬了扬脸,“咱们去见一见皇后。”
皇后的身子已经很重了,如今已经是六个多月的身孕,正是肚子最难受的时候,慈安太后刚进来就瞧见皇后的脸色极差,雪白一片,连忙上前拉住了准备起身行礼的皇后,关切的问,“还闹什么虚礼,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今个有不舒坦的地方吗?有没有叫太医?”
皇后气喘吁吁,勉强笑道,“不碍事,只是午膳用了一点荤腥的,没想到这会子尽数都吐完了,这身子到底是不好,吃什么吐什么。”
“会吐也是要吃的,不然肚子里的孩子怎么能长大呢,”慈安太后爱怜的看着皇后,“你的孩子这么折腾你,想日后必然是一位健康活泼的皇子呢!”
皇后温柔的低头摸着自己的肚子,“若是有这样的福气,我日后也不会无颜去见英宗皇帝,如今我就盼着能平平安安给英宗皇帝留下血脉,别的什么都不强求了。”
鸣翠在边上笑道,“皇后娘娘的肚子又圆又尖,宫里头的嬷嬷瞧过了都说必然是一位太子爷呢!不比瑛贵妃,那肚子小小的,看上去就是没福气。”
“说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还不把茶给太后娘娘拿来!”皇后淡然说道,“若是有福气自然就好,没福气也不能强求。”
鸣翠献上了茶,给皇后献了一碗酸梅汤,慈安太后惊讶的说道,“怎么你素日是不喜欢酸的,怎么地今日要喝酸梅汤了。你刚吐了,这时候空着胃,喝酸的伤胃。”
“也不知道怎么的,”皇后说道,“这些日子,就想吃酸的东西,鸣翠都笑我宫里头都是酸味呢,别的东西吃不下,倒是这些酸梅汤,山楂,还能入口。”
慈安太后双手合十,念佛不已,“酸儿辣女,你这一胎必然是吉兆,且要好好将养才是。”
“太后娘娘日日来看儿臣,儿臣感恩戴德,必然要好生养着的,”皇后笑着说道,只见她摸着自己的肚子,脸上露出了圣洁的母性光辉,那种幸福感不禁让慈安太后有些失神,鸣翠又在插话了,“瑛贵妃倒是没有娘娘多思,舜芳书院那边传来消息,听说瑛贵妃每日吃好睡好,一点都不但相信呢,也没有孕吐,实在是奇怪。”
“这是她的长处,不多思,母后皇太后也是表扬的,”慈安太后回过了神,“还有云妹妹在那里头照顾,万事妥帖,我只要顾及到这里就好了,再怎么说你是皇后,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慈安太后让皇后安心,皇后点点头,“也就是底下的人瞎担心,我实在是不在意这些,英宗皇帝好不容易才有这两个血脉留下来,无论是谁诞下龙子,我都只有高兴的份儿,绝不会有别的心思,若是我有这个福气,自然是好,若是瑛妹妹也能诞下皇子,我也替她高兴。”
“你能这么想,想必是真的爱惜英宗皇帝,”慈安太后有些唏嘘,“不然谁都有那一份嫉妒的心,凡事只是看在大行皇帝的面上吧。”
皇后到底是有了身孕,凡事总是抛开了些,这就是有孩子的好处,慈安太后微微出神,若是没有一个孩子,这深宫寂寞,到底要怎么熬过去呢?皇后昔日伤心成那样,如今几个月过去,惦记着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松快了不少。
慈安太后又叫人上饽饽和汤水,皇后最近吃酸,于是就上了一碗酸汤荠菜笋丁馄饨,倒是吃了不少,慈安太后看着皇后吃的开心,自己也陪着喝了半碗薏米粥,说了一会子话,慈安太后让皇后休息,起身回到了长春仙馆歇息了。
如此风花雪月过了几日,桃花刚刚谢了的时候,慈禧皇太后突然生病了。
慈安太后到了淡泊宁静殿的时候,太医们已经都到齐了,正在暖阁里头给太后诊脉,丽贵妃住在武陵春色,来的早,慈安太后就问丽贵太妃,“怎么回事?怎么好端端的就说身子不好了?”
“昨天夜里住在我那里,或许是着了凉,”丽贵妃咬着下嘴唇,担忧的说道,“早起起来就说有些头晕,我劝太后娘娘今日就不要见军机了,歇息一日,她非是不听,结果回来还没用上午膳,身子就发烫了,烫的吓人,我一见不好,就连忙请太医过来了。”
“这是发烧了?”慈安太后心里咯噔一下,似乎突然跑了很久的样子,心脏扑通扑通直跳,“也不知道要不要紧?”
合宫嫔妃都到了,慈安太后突然想到什么,“叫皇后和瑛贵妃在自己宫里头好生休息,不要来这里,”她对着丽贵太妃说道,“母后皇太后想必也是这样想的。”
丽贵太妃点点头,太医不一会就出来了,见到慈安太后在,打千请安,慈安连忙问,“皇太后怎么好端端发烧了?怎么一回事?”
当面的还是李德立,“回娘娘的话,母后皇太后是外邪侵体,内里不调,心思过重,这几个月一直在忙着朝政,加上又忧伤大行皇帝逝世,面上却不肯露出来,这五内郁结,加上今年春天时气不好,这就病倒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八、夺宫之变(一)()
慈安太后一呆,“总是担忧大行皇帝的缘故,所以才病倒了,”丽贵太妃对着慈安说道,慈安太后点点头,让太医们下去开药方,“咱们进去瞧瞧。”
几个太妃太嫔并慧妃珣嫔等进了暖阁,只见到慈禧皇太后盖着一床天青色的棉被,仰面躺着,如云的青丝散落在连云锦的枕头上,闭着眼一言不发,慈安等人抢着上前,见到慈禧太后蜡黄的脸之中透着红润,眉心皱成了一团,显得十分痛苦,头微微摇晃,喃喃细语,丽贵太妃靠近了昏睡的慈禧太后,摸了摸额头,“哎呀怎么这么烫?”
慈禧太后喃喃细语,丽贵太妃贴近了慈禧太后,把耳朵靠在了她的嘴边仔细聆听,听了几句,起身的时候眼眶已经红了。
“这是怎么了?”云贵太妃问丽贵太妃,“好端端的,太后说什么呢。”
“喊着皇帝,还有皇上,”丽贵太妃用牌子拭了拭眼角,“必然是想他们了。”
几个人默默无语,慈安太后想了想,让丽贵妃在这里头伺候,“别的人都散了吧,人多反而乱,”慈安太后对着唐五福说道,“告诉外头,太后身子不好,朝政就先停一日,明日见太后好了些再传吧。”
唐五福应了下来,慈安太后又坐着看着给慈禧服了药,这才起身出了澹泊宁静,梅馨见到慈安太后出殿,跟着她身后慢慢走向前,“母后皇太后病倒了,这时候还在昏睡之中,”慈安太后边走边转过头对着梅馨吩咐道,“这几日怕是好不了了。”
“娘娘的意思是”
“传出去吧,”慈安太后脸上露出了决绝之色,“这可是个好机会!”
三月十五的晚上,明月如玉轮一样照耀在空中,圆明园的一处小门外面,有十多人穿着黑衣,悄悄的靠近了这里,巡视的八旗侍卫见到了这里的动静,低声喝道:“什么人!”
为首的人丝毫不惧声色,拿出了一道腰牌,“内务府洋灰厂,奉安公公进圆明园办理差事。”
“深更半夜的,做什么差事?”侍卫狐疑的接过了那腰牌,穿着太监服侍的人后头几个人抬着箱子,他笑着说道,“是要弄一处亭子,洋灰厂所以运了这些洋灰进来,是傍晚时候园子里传出来的,说明早就要见到,主子急,自然我们也要连夜当差干活了。”
侍卫验了腰牌,挥挥手让他进去,进了宫门,随即是内门 ,内门的太监统领就是难说话了,他打着哈欠,一脸不耐烦,“内门已经落钥,除非皇太后的懿旨,不然谁来都不会开,就算是安德海亲自来了,也是一样,更别说你们这些内务府的工人了。”
“我手里巧了,正好有太后娘娘的懿旨。”为首的人一脸从容,从袖子里头拿了一道旨意出来,“不然我也不敢来此地。”
那个太监接过了那卷绸布,摊开一看,眼神一凝,“怎么是东太后的懿旨?慢着”他脸色骤变,“这里头写的是什么!”
为首的人抽出了袖子里的小刀,一刀就把那个太监的喉咙割破了,噗的一下,鲜血溅满了那个首领的满脸,“是的,就是来送你上西天,都给我杀了!”首领下令,“守住这次宫门!”
身后陆续小跑进了不少满身盔甲精壮彪悍的士兵,大约在几百人之数,大家守住这宫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圆月渐渐的被乌云掩盖了,山花野木变得如同怪兽一般黑漆漆的面目狰狞,慢慢的有一个人拎着死气风灯走进这里,后面走进来了两个穿着四团龙补服的亲王模样,首领等人连忙跪下,“叩见主子!”
“办的不错!”为首那个留着短须,面色阴沉的亲王难得的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干净利落,这处宫门拿下,咱们就有希望了!”
边上一个亲王稍微年轻些,原本极为跋扈的脸上惨白,哆嗦着嘴巴,“我说,三哥,咱们这事儿靠谱吗?弟弟我心里怎么这么怕呢?”
“怕什么,咱们可是拨乱反正,不是忤逆君上的作乱之事,不用怕,你不是也瞧见了吗?”年长些的安慰这个担惊受怕的亲王,“咱们有太后娘娘的懿旨呢!”
“东边儿的在宫里头从来都是一个说不上话的人物,我实在是难相信,也不敢,三哥您是知道的,我是多怕西边那位。”
“不用怕,东边儿的不是消息都传出来了?西边儿今个病的不清呢,不知道还能不能醒过来,今个是咱们最好的机会,老六,咱们都到这里了,还杀了这么几个人,”他在年轻亲王的耳边低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想回头也就没有希望了!”
年轻人哆嗦着嘴下定了决心,“就听三哥的!咱们进园子!”
一行人举着火把灯笼进了圆明园,走在山水之中,他们如此明目张胆,一下子就惹起了守园士兵的注意,一小队士兵拦住了这些闯入者,“什么人!”
那个阴沉脸的亲王排人而出,面对着守园士兵说道,“本王豫亲王,奉太后旨意入圆明园,尔等退下!”
“太后旨意?”士兵队长喝道,“是哪一位太后?”
“慈安太后!”
“无母后皇太后懿旨,无人可擅入圆明园!”队长喝道,“豫亲王你擅自入园,意欲何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