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6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点点头,显然是听进去了,“翁师傅,你说的不出,眼下最要紧的就是这件事儿。”

    “不过李鸿章那里,军费要多拨多给,”皇帝说道,“不能够短了,虽然如今咱们不好出兵,也自然不可能和日本人打起来,但是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有备无患,让他的水师费用宽松些,也好为国效力,恩,先拨五十万两,用作开拔朝鲜之费用。”

    “户部的银子素来都是有定数的,每一处都要好生用着,若是贸然增加,臣怕各部院,都会闹着要多申请银子,”翁同龢慢慢的说道,“除却老佛爷要过寿的开支,其余倒是也准备了一部分,只是,怕还要紧着今年的河工和漕运。”

    “钱的事儿,你和胡雪岩想法子,”皇帝不悦的说道,“银行那里不能多发些新币,那就提议军机处,发行债券,务必不能短了李鸿章的。”

    “其实李鸿章有盛宣怀等人坐镇直隶,银钱已经足够了,况且臣听说,”翁同龢慢悠悠的说道,“外头有传言,说什么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讲话,李鸿章奢侈无度,想必是不差钱的”

    “翁师傅,”皇帝眼中有些不高兴了,只是还尊师重道,不好面斥,“朕倒是忘了告诉你一件事儿了,朕已经决定,”皇帝站了起来,翁同龢也连忙站了起来,“纳李鸿章之女李氏入宫为妃,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翁同龢身子一震,雪白的胡子若无其事的抖了一下,“皇上的意思”

    “朕现在要用李鸿章,这是毫无疑问的,你管着户部,朕也不要求你特意照拂李鸿章,只是他在北洋任上,北洋是咱们的门户,无论花多少银子都值得的,这一点,翁师傅你一定要明白。”

    “是,臣知道了。”

    “翁师傅啊,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名利二字,许多人是利字当头,为人做事先讲利益,翁师傅你素来是不讲利的,这一点,朕很明白,可这个名字,翁师傅你还是看不穿啊,名在利前,这也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并没有说重话,但是这一番话已经让翁同龢背心冒冷汗了,皇帝悄然离开,翁同龢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有些惭愧却又有些欣慰。

    直隶总督衙门,威严极大,这里是用的军法管理,若有人不听指挥,必然是要就地正法的,大堂之内,大家伙吵的不可开交,“这会子怎么能和日本动手呢?咱们可是什么都没准备好呢!”

    “就是,中堂!北洋水师这么多年,虽然是炮火弹药都保障了,可这三年里头,片船未增,而日本别的不说,这高速巡洋舰一下子就多了两艘,人家在日新月异,可咱们还是在吃老本。这怎么成?”

    “也不至于要和日本人打,这不是去平叛吗?麻利儿的把叛乱平了,日本人怎么动手?想要浑水摸鱼也不成吧?”

    “就是,你们就是杞人忧天,一下子想的这么远!”

    “南洋水师可是一直在造船呢,这咱们的超级铁甲舰不是已经出来了吗?”

    “出来的东西真不真,能不能放到北边用,”说话的人微微冷笑,“都还是两码事儿!”

    “朝鲜有袁世凯在,还派什么兵啊,咱们这里可没多少兵!”

    “地方军有一些,可中枢那里,若是不给枪炮,咱们拿什么平叛?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装备不给齐全了,咱们可是不能出兵!”

    下头闹成了一团,各人都各有意思,互相争吵不休,李鸿章端坐于上,闭目养神,不发一言,盛宣怀看了看对面的张佩伦,又看了看地下的人闹得不成样子,咳嗽一声,“好了好了!”

    他是天津巡抚,在直隶此地的位置,仅仅在李鸿章之下,又主管招商事务,是妥妥的财神爷,这么一喊,地下的人都停住了嘴,张大眼睛看着上头眯着眼养神的李鸿章,“请中堂大人示下。”

    张佩伦拿着一份电报说:“袁世凯已经连发了好几份电报催促了,日本已经派了四百名海军陆战队员抵达朝鲜,之前说的是警察,这会子倒是又换成军人了!他的意思,如果朝廷还没有反应的话,就是示弱!日本人就会得寸进尺,不光朝廷的面子没地方搁,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他放下电报接着说:“我觉得袁世凯说得有道理,日本人是什么事也干得出来的!”

    盛宣怀沉思,不以为然的说道,“不至于吧?慰亭是不是有一点夸大其辞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我倒也不是说他不好,只是他急于建功立业,总想寻点事出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万事俱备(一)() 
李鸿章慢慢的睁开了眼,他似乎都没有把这两个左膀右臂的话听进去,“慰亭毛病也有,见识也有,对他的话要听,又不可全听。”

    张佩伦疑惑的说道:“那中堂的意思是”

    李鸿章点点头,“兵要派,但不必太多,能对付他四百人足矣。”

    李鸿章的意思倒是和中枢的没什么两样,盛宣怀看了张佩伦一眼说道,“如果真如慰亭所说,日本四百人后面恐有大部队紧随,我们派少了恐怕无济于事吧?”

    李鸿章微微沉思,随即摆了摆手,“这你就不知道了,日本国体制与我不同,像大举出兵这种大事,一定要经过国会批准。但据我所知,伊藤内阁和国会严重对立,在野党六派攻击政府极其激烈,而且他们的国民经济也承受不了,出兵的事肯定得不到国会的批准。”

    “那我们朝廷的意思呢?”

    “我已请了谕旨,上折说明,着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团练一千五百名,赴朝戡乱。一旦内乱平息,即刻撤军回国。”李鸿章这时候倒也还不把日本人的活动放在心上,“袁世凯那里也有些人,端郡王也在,他虽然有些纨绔,但是手里是有些力气的,这三番人马合力,就能够把叛乱赶紧的平掉,到时候咱们就马上回国,不给日本人有机会钻空子。”

    “伍廷芳那里,”李鸿章对着张佩伦说道,“发电报去,要求他即刻对着日本外务省发出声明,表明咱们的谴责之意,真真是开玩笑,国家大事,对外宣称的事儿,怎么说改就改,日本人还号称亚洲最为文明之国,这文明,都文到狗肚子上去了?”

    底下的人哄堂大笑,“中堂大人,”直隶提督叶志超抱拳行礼,“标下一定在朝鲜,好好的把这些人收拾一般,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文明。”

    “也别大意了,”李鸿章点点头说道,“朝鲜的事儿,算不得什么,但若是以为这去了朝鲜,就是为了镇压东学党叛乱么,那就是错了,朝鲜事务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中日两国的事务,和朝鲜,”李鸿章摇了摇手里的烟斗,“那是没多少关系的,若是忘了日本这身后的狼,那就是要吃亏的,你去了朝鲜,凡事多和袁世凯商量着办,他久在朝鲜,知道许多事儿。”

    叶志超很不以为然,论起来,袁世凯可是外围的外围,那里比得上自己是李鸿章嫡系之中的嫡系,他又是新军出身,也是以前淮军的旧部,这渊源可是比那个不知道什么辈分的袁世凯深多了,但是李鸿章如此说,他也不好意思反驳,只是唯唯,“中堂大人,若是担心日本人捣鬼,咱们为何不先下手为强,先把朝鲜的日本人都赶出去再说就是了!”

    “寻常的时候倒也罢了,可这事儿,就没有这么简单,牵一发而动全身,”李鸿章叹道,“以往还要考虑别的,今年更是要注意,今个是老佛爷的六旬大寿,什么闹纷争的事儿,都不能够办,朝廷大典在即,凡事要稳,不能够惹事。”

    李鸿章吩咐完毕,挥挥手,让众人都散了,只留下张佩伦和盛宣怀二人,张佩伦果然已经扶正,成了天津布政使,正把子负责后勤之事,脸上的得色是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住的,他跟在李鸿章的后头,“日本人派了人,朝鲜那边,可是还要多注意一点。”

    李鸿章点了点头,坐在了沙发上,“户部的拨款就要到了,你先给袁世凯一半,一半的银子里头,军械弹药大炮等,就在保定军械制造厂提取折合进去,总不能让他委屈了,其余的,也分批次给叶志超预备着,一起带到朝鲜去。”

    “这个翁同龢,”李鸿章有些疑惑,“今个怎么这么好说话起来,素日里我北洋若是想要多一分银子用一用,他必然都是不肯的,这一次,一下就拨款下来了。”

    李鸿章有些奇怪,倒也不放在心上,他素来是有两个口子可以花钱的,一个是户部拨款,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地方自筹,地方自筹又分为地方的财政以及盛宣怀主持直隶洋务赚来的银子,张佩伦笑道,“中堂执掌北洋多年,这几年可是为朝廷省下不少银子了,翁常熟以前不知道,如今当家了,难道还不知道这柴米油盐多贵吗?”

    “也是有这个道理的。”李鸿章翘起了二郎腿,“这笔钱来了倒是也有个激励的作用。”

    盛宣怀说道,“日本驻天津领事已经登门拜访过了,说是抗议此事。”

    “抗议没有用,”李鸿章吧嗒吧嗒的抽着烟斗,“你接待一番也就是了,若是这外交的交涉有用,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事儿闹出来了。”李鸿章不耐烦的说道,“明明是狼子野心,却还表现出这样一幅文明国家的嘴脸出来,可笑,又可恨啊!”

    管家李三上前,示意有事禀告,他从袖子里拿了一张纸出来,递给李鸿章,李鸿章看了一眼,脸色大变,也不知道是如何,脸上露出了极为复杂的神色,盛宣怀见状连忙问道:“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李鸿章看了张佩伦一眼,摇了摇头,“京中来电报,言明,今个上午,皇上下旨,册封小女菊耦为妃,迎入宫中了。”

    “啊!”盛宣怀闻言大喜,起身连忙行礼,“恭喜中堂贺喜中堂,”他这个时候心里头明镜似的,清楚极了,翁同龢那个抠门鬼,为何突然这样的大方,无非也只是看在皇帝的份上才有这样痛痛快快的给钱。“有了这样外戚的身份,中堂大人再也无需和往日一样,忧谗畏讥了。”

    李鸿章点点头,“这也是了却我的一番心事,菊耦在京中寓居,终身大事没有解决了,我心里头总是不安定,虽然皇家并非什么好去处,后宫之中也是纠纷颇多,但多少也是个归属。”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万事俱备(二)() 
“说来奇怪,小姐也不知道如何,突然改了性子?”盛宣怀笑道,这笑声让张佩伦听着十分的刺耳难受无比。“之前老佛爷属意她入宫,小姐似乎不愿意。”

    “世易时移,也是有可能的事儿,”李鸿章淡淡的看了一眼张佩伦,张佩伦的脸上如同开了染坊一般,各种颜色均有,“人心总是会变得。”

    “中堂大人有了小姐在后宫之中为助力,日后在北洋自然是如臂指使,绝没有什么问题了。”盛宣怀笑道,他假装没有看到张佩伦那十分难堪的神色,自顾自的朝着李鸿章恭喜。自家的恩主乃是皇太后的亲信,这点世人皆知,原本若是两宫有什么冲突,李鸿章是一定要选边站的,可如今又成了皇上的亲眷,这就好说很多了,也不用担心将来慈禧太后千秋老去,李鸿章没有人可以作为靠山。“旨意只怕马上就要下来,还是请中堂大人预备着接旨吧。属下等就不不打扰,去前头告诉大家此事,再好好的热闹一番。以表庆祝之意。”

    张佩伦脸上火辣辣的回到了自己的签押房,一脸的不悦,又有些惶恐不安的感觉,属官把支付给朝鲜袁世凯文书送给张佩伦审批,他是天津布政使又是天津兵备道,军需本来就是归他管理,寻常的时候拨付的手续没有这么快,只是李鸿章那边发了话,故此属官迅速的把文书送来了,张佩伦看了几眼,丢在一边,“且放着吧。”

    属官有些不解,“大人,这”

    “公事有先来后代的顺序,轻易不好改变,袁世凯在朝鲜呆了这么久,已经是朝鲜太上皇了,难不成还差这点银子?”张佩伦微微冷笑,“事有轻重缓急,别的要紧事儿先办吧。”

    “是。”

    东京,内阁总理大臣官邸。“太好了!”伊藤博文一拳击在自己的左掌心,他看到了天津来的电报,喜上眉梢,“李鸿章终于上当了!”

    陆奥宗光也毫不掩盖得意的神情,“现在该看我们的了!”

    伊藤博文对着军部代表伊东佑亨,“马上通知参谋部,混成旅团八千大军,立即开赴朝鲜,扩大事态,让阴云变成暴雨!”

    “哈伊,”军部代表伊东佑亨兴奋的摩拳擦掌,“我们军部的武士们多少年了,只是为了等到这一天啊,这一天!”

    “接下去就请各部做好准备,营建作战大本营,”伊藤博文沉稳的下达命令,“我们所有的准备事务都完成之后,就可以迎接天皇陛下的到来!”

    “哈伊!”

    四月初九,叶志超等人乘坐轮船从天津出海,第二日到达京畿道港口,入朝鲜平叛,载漪在组织了一次东学党对着汉城攻击的反击战大获成功之后,更是洋洋得意,在李朝艺妓们的簇拥下,叫嚣:“大清之光荣必将永久照耀朝鲜,任何企图颠覆朝鲜王室统治的事实都不可能实现!”

    袁世凯进入庆州平叛,求北洋拨付粮草弹药不可得,以此为借口,不尊叶志超号令,叶志超横行朝鲜九道,东学党的叛军不堪一合之敌,月余之间,朝鲜地方差不多已经尽数平定。似乎漂浮在朝鲜半岛之上的战争阴云,已经消散一空。

    东京,帝国议会大厦内,原本应该是彬彬有礼的议员们,这时候变成了一群彻头彻尾的狂徒,他们红着脸,精神亢奋的似乎抽了超量的鸦片,所有人都在呐喊着,都在拼命叫嚣着:

    “中国向朝鲜举兵!”

    “保卫帝国的生命线朝鲜!”

    “向中国开战!”

    “绝不容许让朝鲜,这个日本最为重要的地方,成为清国的武力驻扎地方!”

    议员们激愤的情绪已达到了沸点,一名西装革履留着一撇仁丹胡的议员用手捶得桌子“咚咚”响,唾沫横飞地嚷叫,他的语气又激动又透着一股藐视之情:“胆小鬼政府不敢打仗,就滚下台去!”

    议员们轰然叫好,反对党们本来就对于伊藤博文为首的内阁十分的不满,这个时候刚好可以借机发作出来:

    “赞成!滚下台去!”

    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等阁僚坐在议会大厦的席位上,看看这出他们一手导演的活报剧,陆奥宗光的嘴角都挂着一丝冷笑,而伊藤博文依旧只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稳坐钓鱼台,双眼微微阖上,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似乎,他在等待着什么。

    突然,一个武士模样的青年人冲了进来,也不知道他如何冲破层层警卫,他刷的跪在会场之中,所有的人都看着这个不速之客,青年环视众人,高喊道:“议员大人们!必须向中国开战,吾今剖腹明志!”

    他一边说着,一边拔出长刀,双手倒执刀柄,猛力将刀刃插入自己腹中,还深深一绞,剖开一道l形的口子,顿时鲜血如泉喷涌,青年人一头栽倒在地

    议员们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只听得“扑通!”一声且伴随着惊呼,又冲进来一个青年,依旧是如此动作,又一个人剖腹自杀了!

    陆奥宗光再也坐不住了,探求的表情看着伊藤博文,伊藤博文慢慢站了起来,“马上把帝国的武士们,拉下去救治!”

    “伊藤首相!”反对党愤怒的叫嚣道,“如果你不能够为帝国争取到权益,那么就请你下台吧!”

    “对,无能的政府,下台吧!”

    伊藤博文也不理会,只是将面前文件一拢,说了声“去皇宫吧”,率先离开了会场。

    充满火药味醒目标题的报纸在东京的大街小巷到处纷飞报纸漫天飞舞,伊藤博文看着窗外所有都激动万分的人,和已经被清国刺激的十分喧嚣整个社会,他慢慢的露出了笑容,“时机已经差不多了,民心已经彻底的被挑弄了起来。”

    “那么我们就可以马上开始了吗?”

    “当然,”伊藤博文点点头,“我们必须马上开始,民心和时机都告诉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万事俱备(三)() 
“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清国平叛的速度远远比我们还快,就算我们在东学党里面的间谍再怎么怂恿,他们也不敢去正面对抗那些武装到牙齿的清**队,东学党人,再怎么说,只是一些农民加上读书人而已。”

    “如果等到清军彻底的解除朝鲜的叛乱,那么,我们就无法再保持现在在朝鲜有四百人的部队了,而且现在发动,是最好的时机,”伊藤博文冷静的分析道,“清军正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呢,骄傲和自大,可以成为我们的盟友!”

    “是的,太阁,”陆奥宗光佩服的说道,“外交那边,如果我们先动手,再进行外交交涉,压力虽然大了一些,但是我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先和英俄法美等国联系一下,让他们出面,对清国进行施压。”

    “英国是绝对会帮助我们的,外交上的事情是大臣你去负责的,但是我可以清楚的告诉你一点,就是英国副首相来访的时候,已经很明确的告诉过,会最大程度上的帮助我们日本帝国!”

    “纳尼?”海军大臣西乡大喜过望,不由得惊叫出声,“英国真的会这样的帮助我们日本吗?”

    “是的,没有错,英国对于清国的逐渐强盛十分的担心,这是他在万国大会亲自见过清国的国力之后,对于我们的帮助的理由。”

    伊藤博文说道,“具体的帮助还要再进行沟通,我并不认为英国会直接出兵,但是如果在其他的地方策应我们一下,这能够极大的减轻日本的压力,这是我单独联系的,不能通过任何外交人员经手,请陆奥大臣见谅。”

    “太阁为了国家,外务省绝不敢有任何的怨言,我个人也十分佩服,太阁可以进行这样的首相对首相的直接外交,”陆奥宗光摇头说道,“外务省十分的佩服。”

    “俄罗斯根本就不可靠,”马车辚辚,伊藤博文的话也在慢慢说着,“他们在远东已经被中国人打断了脊梁,又被他们用金钱收买成为了打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