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驾车的小太监一挥鞭子,马车辚辚出了城门,德龄对着那个首领点点头,“你当差辛苦了,得了空来储秀宫找我,咱们一起喝杯酒。”
“是是是,”那个首领喜不自胜,“这是我的福气,公公慢走,今个都是我当差,公公晚些也是无妨。”
等到德龄的马车远去,那个首领站了身子,站在地上喜滋滋的,一个亲近的侍卫瞧见首领患得患失的样子,不由得开口笑道:“头儿,您这是怎么了?对着一个老棺材瓢子这么热情作甚?昨个内大臣出宫的时候,都没见您这么鞍前马后的!”
“棺材瓢子?”那个首领复述手下人的话,嘿嘿冷笑一声,“你倒是敢小瞧这德龄啊?一个太监,先是服侍皇太后,之后又照拂万岁爷,如今又到了皇后娘娘宫里当差,你说,这宫里最大的三个主子都和他有关,就算他看上去干瘦,似乎风一吹就倒,我可还真不敢小瞧他,嘿嘿,”看着那个手下还一脸懵懂,“有些事说出来怕吓死你,罢了不说这个了,你小子当差谨慎些,如今可是非常时刻,洋人都打到家门口了!皇上和内务府那里都不痛快,肃顺大人正在整顿内务府,你小子别得罪了人,怎么死都不知道,嘴巴不闭紧点,反倒而来连累老子,快站好当差!”
德龄依旧闭着眼坐在马车上,等到马车辚辚朝着西边行去,快到了劈材胡同的时候,德龄淡然开口,“去恭亲王府。”
“是,”那个小太监丝毫没有惊讶之意,一挥鞭子,一声吆喝,调转马头,西行朝南,望着什刹海行去。
丽妃刚睁开眼睛,起身就透着帐子对外头叫着“春儿”,春儿掀开了帐子,对着丽妃说道,“奴婢在呢,主子醒了?”
“阿玛进园子了吗?”
“估摸着这时候也快到了,”春儿扶起了丽妃,“要不叫小太监去盯着?”
“快去,你叫人进来给本宫梳头,你也去园子门口盯着,等到了让小太监领着阿玛来本宫这里,你么去请皇后娘娘来,”丽妃原本只是紧张的声音变得急躁了起来,“这和英国人议和的事情怎么能搀和?皇上这时候倒是记得阿玛了,之前和肃老六起了争执的时候,怎么没见他想起?”
“娘娘,”春儿低低地警告了一声,丽妃这才不再嗔怪皇帝,“阿弥陀佛,这次差事是怕难了,不求有功,就盼着没罪过,本宫就心满意得了!”
“娘娘也别担心,皇后娘娘昨个不是说的很清楚么,这次她要亲自对老大人交代事情呢,面授机宜,想必老大人必定平安无事的,”春儿连忙宽慰丽妃,“上次老爷得了侍郎的位置也不是皇后娘娘授意的吗?”
“如今只能这么想了,”丽妃揉揉太阳穴,“本宫也不算太担心,有本宫和大公主在,又有皇后娘娘照拂,就算阿玛一时失手,也是不怕,你快去吧。”
“是。”(。)
ps: 秀才和光棍、商人喝酒时约定:各人以自己的志愿来行酒令。
商人说:“妄想心,妄想心,但愿西太湖变子(子:语尾助词,无义)密淋禽,每斤卖
二十文。”
光棍接口道:“妄想心,妄想心,但愿沈万三(大财主)
打杀子人,我要诈断伊脊梁筋。”
秀才说:“妄想心,妄想心,但愿试官射瞎子妒眼睛,拿我个屁文章,圈满子(好的文
句都用红笔打圈)考第一名。”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三、天津条约(十一)()
杏贞对着水银镜理了理鬓边的珠花,转过身子到了膳桌前头,小安子刚好把早膳准备妥当,杏贞拿起筷子一看,是崭新的紫金梅花如意凌云筷,微微皱眉,“怎么不是往日的银筷子?”
“内务府新制了这紫金筷子,昨个才得了。”唐五福连忙回答。
“还是换银筷子吧,最近国库艰难,这样金制的东西除了皇上那里,六宫嫔妃哪里除了头饰衣裳,别的也少用些,多了,传旨内务府,入口的东西不许用金制,这玩意有毒,不如银制的,有益身子。”
“是,”五福连忙下去传旨,小安子拿上来了银筷子,杏贞加了个松子春卷刚吃了一口,刚刚出去的五福带着一个宫女进来,“皇后娘娘,丽妃娘娘派人来了。”
杏贞抬头看见是丽妃的贴身婢女春儿,对着春儿点了点,示意她说话,春儿福了一福,“皇后娘娘万福金安,我们娘娘刚刚做了一个赤色鸳鸯肚兜,想着让娘娘去瞧瞧,若是好,就再做一个给大阿哥。”
杏贞连忙吐出了嘴里的半口春卷,“好,本宫即刻过去。”小安子开口:“娘娘总要用了膳再去吧。”
“你懂什么,这叫‘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杏贞鄙视了一番安德海和宫里的人,太没文化了,这么经典的cosplay都没人赞颂,还要自己说出来,别人赞扬你和自吹自擂区别很大的。
杏贞站了起来,“我去丽妃的将就用一口罢了,事情要抓紧办,小安子,德龄怎么说?”
“德公公说今个早上就出宫办事,想必这会子就到了。”
“很好,走,我们去杏花春馆看看丽妃的肚兜成色好不好,”杏贞双眉一挑,率先走出了碧桐书院。
北京城里已经有些乱世的迹象了。米铺前头挤满了人,挥着银票要买米面;路上的马车满载着行李,吵吵嚷嚷的行人和丫鬟,街面上已经有些不怀好意的人在探头探脑。那小太监东张西望看的有趣,忍不住转过头问德龄,“德公公,您瞧着这大街上怎么这么乱?”
“洋人打到天津,这北京人心惶惶也是正常。”德龄淡然开口,丝毫不以为意,“你好好驾车。”
“喳。”
马车到了一个宅院的角门,门边还种着极为茂盛的蔷薇花,德龄跳下了车,环视左右,没发现有人盯梢的情况,走到门前慢慢地叩了三下,又快速地叩了两下,那角门咿呀一声打开了。里面的门子显然是认得德龄,没说什么话,就闪开让德龄进去了。
德龄进了角门,这里是一个抱夏的角落,四下寂静无声,只有远处传来的几声画眉鸟叫响起,德龄侧着耳朵听了一会外头的动静,然后对着那个门子说道:“王爷在哪里?”
“现在和桂良老爷一起在嘉乐堂议事呢。”那门子回道。
正好,两个人都在,倒也不用自己多跑一趟了。德龄点点头,“你带我去,我有急事,要见王爷!”
“是。您老跟着我往这边走,王爷说了,只要您老人家来了,无论何时都不用通报,直接去便是了。”
“王爷,”嘉乐堂里头。一个五柳长须,眼窝深陷的老者朝着奕说道,“如今这抚局,我倒真是没什么主意了,王爷您瞧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岳父大人,”这老者正是东阁大学士瓜尔佳桂良,也是恭亲王的岳父,几年离开朝政,奕有些消沉,原本俊秀的脸上有些暗沉,听到桂良的发问,奕忍不住苦笑了起来,“我怎么能知道皇上的意思,您也不瞧瞧,哪些事儿我是能插上手的!皇上只是让我在上书房读书的。”奕的言下之意,这些事情他实在是不宜插手。
桂良也是白白问问,“老夫怎么不知道,可是这心里实在是没底,皇上只下了要办抚局,可这怎么谈,还没找我们几个人谈,若是对着洋人寸步不让,恐怕激怒洋人,到时候京畿有失,我免不了要成为晁错,抛出去以谢天下;”晁错是汉景帝大臣,他的政治主张就是要削藩,当吴楚七国之乱爆发,进攻洛阳的时候,汉景帝腰斩了晁错来安抚吴王,桂良这么说,也确实是担心日后被皇帝抛出去来安抚洋人的怒火,这些事情,皇家是最会做的。
“若是一味退让,洋人这头是满足了,可天下人的舆论实在是难听极了,就单单瞧瞧先帝朝签订南京条约的耆英、伊里布,伊里布就任广州之后,举城鄙视之,连找几个轿夫都找不到,世人都认为他是卖国贼,不久就忧惧而死了;耆英倒是没死,只是从两广总督掉到四品顶戴,五年的时候还因为儿子的事儿被判了个圈禁,若不是这次又要办洋务,皇上怎么会想得到他!这些前车之鉴,老夫不得不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啊。”
这其中的尺度确实难以掌握,奕还未来得及思索,外头就有人悄悄地禀告,“主子爷,德龄公公来了。”
“快请进来,”奕连忙开口,还马上站了起来,桂良知道德龄的分量,也跟着站了起来,只见外头悄没声地走进了一个穿着普通太监灰色服饰的干瘦小老头,瞧见屋里的的两个人,跪下请安,“奴才给王爷、桂中堂请安。”
“起来吧,”恭亲王倒是也没去扶德龄,只是站着点点头,“德大伴你这会子来本王府里做什么?”
奕让德龄坐下,德龄也没坐下,只是站在地上,垂手恭声说道:“老奴这次出来,是皇后娘娘有话带给桂中堂,”抬头瞧着桂良神情有些迷惑,德龄继续解释,“是有关抚局的事儿,娘娘想给您交个底。”
原本安坐在椅子上的桂良连忙站了起来,素日就闻皇后一步百计,皇上也御口说过其是“女中诸葛”,今个倒要听听真知灼见了。
奕目光隐隐,却也没说话,只是竖起耳朵听着德龄准备抛出什么惊人之语。
室内寂静无声,只有德龄的声音低低地响起。
“皇后娘娘的意思是:通商口岸可加,传教亦可,赔偿损失也可,决不能割地!”(。)
ps: 北方人称百舌鸟为百灵鸟,它乖巧伶俐,各样鸟音,没有一样不会。有个老爷非常喜爱百灵,专门雇了个小佣人喂养,还常常提了鸟笼到街上玩。某日天热,他为百灵洗澡,嘱咐小佣人说:“小心看守好,如落下一根毛,打断你的腿!”说完就出门而去。太太要支使小佣人做事,小佣人说:“小人不敢离开,要是百灵落了毛,要打断我的腿。”老爷一向怕老婆,太太听了便把百灵从鸟笼内提出来,把毛拔光了,扔在笼内。老爷回来,一看百灵成了光皮鸟,大怒道:“这是谁拔的?”小佣人不敢说话,太太应声道:“我拔的,你打算怎样?”老爷堆下笑脸道:“拔得好,这比洗澡还凉快!”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三、天津条约(十二)()
“娘娘,皇后娘娘来了。”小太监进来禀告,原本在偏殿里面和庆海闲谈的丽妃赶紧站了起来,“阿玛快同我迎一迎。”
“是,娘娘。”
人还未踏进永和宫的正殿,杏贞爽朗的声音就在外头响起,“贵客来了,本宫倒是有失远迎了,实在是对不住。”庆海只听得一阵环佩响声过后,袭人的香气随即而来,庆海不敢抬起头看,甩了马蹄袖子跪下,“奴才庆海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安。”
跪在地上的庆海只看到西番莲织金的波斯地毯上走过一双明黄色的花盆底,停在了自己的面前,“快起来吧,何须如此多礼。”杏贞扶起了边上的丽妃,丽妃就着皇后的手起来笑道:“臣妾的阿玛是头一回见主子娘娘,说不得要礼数周全,更何况阿玛在外朝也是托了娘娘的洪福”
“如此说起来本宫倒是不好意思了,都坐吧。”杏贞反客为主,坐在了丽妃殿里的宝座上,挥手让帆儿和安德海等跟着自己来的人退下,远远地守在殿门口,“庆大人何必如此谦卑,”杏贞对着刚刚坐下去的庆海开口笑道,庆海的身子又刷地站了起来,杏贞连忙又请庆海坐下,“请坐下,你是堂堂礼部侍郎,理藩院侍郎,是前朝数得着的重臣,何必一口一个奴才的,八旗虽然都是皇上手里的人儿,但也要分个贵贱轻重的不是?”
“是是,微臣和丽妃娘娘能得皇后娘娘的青睐,真是万分的荣幸,唯有尽心侍奉主上,本分当差,才能报答娘娘恩德一二。”
杏贞微微一笑,“庆海大人如此一说,本宫也是放心了。”春儿带着小丫头上来奉了茶,丽妃挥手让他们退下,仗着自己深得皇后喜欢。开口笑道:“今个娘娘来永和宫,有什么招数也就别藏着掖着了,臣妾的阿玛虽然办事勤快,但愚钝了些。还望着娘娘拿锦囊妙计出来救急呢,皇上最近心里不痛快,要是差事办的不好,”丽妃瞧了一眼坐下自己下首的庆海,美眸中闪过一丝忧色。“恐怕要吃排头了。”
庆海微微点头,稍微抬起了脸,“丽妃娘娘说的极是,皇上在圣旨里面也没说到底要怎么样的一个章程,微臣心里糊涂,想着娘娘深知皇上的心意,所以进园子来问问皇后娘娘的意思。”我好照着皇上的心意办。
这会子我可不会照着皇帝的心意办咯,杏贞心里冷笑一声,脸上却是和煦地笑了起来,“自然。皇上的主意是最重要的,若是皇上满意,这抚局当然是办的下来,可是,庆海大人,”杏贞直视庆海,“所谓抚局自然是洋人有所求,而中枢以前没答应他,这才引来兵祸,洋人的要求若是做不到。想必还要增兵,皇上必然动怒;可皇上的意思办不到,皇上也要动怒,您说。您该怎么办?”
庆海额头上的汗不由得流了下来,连忙跪下,“请皇后娘娘指点迷津,奴才和丽妃娘娘必然是跟随在娘娘身后,唯娘娘马首是瞻。”
“这是作甚,快起来吧。旧年你在与俄罗斯的谈判中做的极好,皇上喜欢这样肯干事干得好的臣子,你这次去天津,别的都可以谈,”杏贞喝了口茶,水蒸汽升起,原本精致的面庞变得模糊,“皇上坚持不许洋人驻京,此事若是谈的下来就罢了,谈不下来也无不可,答应了便是,只是有一样,”庆海耳中原本和蔼可亲的皇后的声音变得强硬了起来,“决不能割地!”
“割地赔款永无宁日,这次洋人借着西林教案和亚罗号事件来趁机发作中国,说起来咱们大清也有一半的责任,这赔款是为了堵住洋人们的嘴,也显示咱们的诚意,”德龄继续说道,丝毫不为恭亲王和桂良的脸色巨变而在意,“可割地不行,今日割一块,明日割一块,将来中国有灭国之危,不得不防微杜渐。”
桂良点点头,却又摇摇头,“德公公的话我是听明白了,可这意思老夫却还是不懂,赔款的数目该是多少,还有一件事,若是洋人一定要公使驻京,这该如何?还请公公示下。”
“娘娘的意思是不赔军费,赔军费就是帮着洋人养士兵来攻打中国,商人的事儿好谈,但也要锱铢必较,如今南边发逆猖獗,国库的银子都要用在刀刃上,先帝爷和洋人议和的时候,赔了两千一百万两,这次么,总在十分之一,就差不多了。”
“是各国合计此数?”桂良连忙追问。
“那必然不能,英法两国均可给予此数,美俄乃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势,不可轻开赔款先河!”
杏贞继续说道,“宣宗时候割让了香港岛,皇上如今还是耿耿于怀,若是这次你们在洋人火枪火炮的威胁下作了这等丧权辱国的事儿,就算本宫也保不得你们,所以这地是决不能割让的,赔款么,自然好商量,可是,庆海大人想必也知道,”杏贞翘着金镶白玉护甲,撇了撇茶沫,“当年宋朝时候檀渊之盟,寇准是怎么对着和契丹签约的曹利用说的话了?”
曹利用临行之前问宋真宗,岁币(其实就是花钱买平安)多少数目合适,宋真宗说,在百万之间也就差不多了。寇准知道宋真宗的意思之后,把曹利用招到自己的帏幄里,和曹利用说:“虽有敕旨,汝所许过三十万,吾斩汝矣。”最后曹利用果然只谈了三十万的岁币回来。
庆海连连点头,杏贞继续说道,“旧年先帝爷签了两千一百万的赔款,如今减到十分之一,本宫瞧着合适,此外,也不要和四国一起谈,一起谈,他们四国狮子大开口,齐心要中国难受,想必你们也没法子去周旋,这四国,俄罗斯绝不可退让!庆海大人也知道,您最近几年是怎么起来的,俄罗斯最喜欢中国的不是银子,而是土地,若是对着俄罗斯退让,北边的国土将不再复中国所有了。”(。)
ps: 一个北方人和一个南方人,都善于吹牛撒谎。两人相互慕名,不辞千里来相会。南方人说:“听说贵地很冷,究竟冷到何种程度?”北方人答道:“北方冷起来,撒尿要带棒棒,一撒就冻,随冻随敲,不然人与墙要冻在一处。浴堂内洗澡,竟连人冻在盆内。”说完,反问:“听说贵地很热,究竟热到什么地步?”南方人答道:“南方热起来,将生面饼贴在墙上,立时就熟。夏天,街上有人赶猪,走不远都成了熟猪。”北方人说:“猪变成这样,那么人怎么受得了?”南方人说:“人早已化为灰尘了。”
。。。。。。。
那个啥,能求下月票吗?已经到月底了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十三、天津条约(完)()
“是,皇后娘娘说的极是,俄罗斯狼子野心,前些日子,微臣和六爷去俄罗斯谈判的时候也就是为了俄罗斯的野心而去的,微臣看天下各国地图,瞧着英法两国离着中国极远,也无需担心他们想着侵占中国,只是这俄罗斯乃是恶邻,确实要小心提防,何况前些年刚刚和俄罗斯商定好国界,这俄罗斯在英法两国发生的事件中也未曾受损,当然无需赔偿,”庆海最近些年,倒是知道了不少洋人的事情,听得杏贞不由得连连点头,“这美国如今没有派兵来中国,除了国力不昌之外,也不想和大清闹僵,微臣以为,这美国也无需赔款,只要多加安抚,多与他们通商便是。”
“很好,”杏贞满意地赞许一声,“可见庆海你确实是下了苦功的,如此办去便可,这样就捅不了大篓子。”
“皇后娘娘谬赞了,微臣愧不敢当,”庆海毫不骄傲,又连忙问计,“如何应对英法两国,还请娘娘示下。”
“如今国事艰难,英法两国船坚炮利,咱们的新军又没练成,那只能是忍辱求全了,”德龄继续说道,难为他把皇后的话复述地如此周全详尽,“赔款少些,可救急,别的那些损害中国的条款,说不得只能饮鸩止渴,暂时先吞下罢了。”
德龄说完了话,不再发声,只是垂手站在地上,桂良捻须思索了一番,点点头,朝着德龄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