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只慢慢靠上前,中年商人笑眯眯地将一锭黄金双手奉上,卓兆接过黄金,只轻轻一掂,便心中了然,他呵呵一笑,转身吩咐城上士兵,“开闸!”

    这是要开启第二道栅门,商人的眼睛里已经闪烁着一丝得意的亮色,只要进了瓮城,区区五守军也拦不住他们了。

    就在这时,城头上传来一声大喊:“不可放他们入城,他们是江东军!”

    这一声大喊如奇峰突起,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卓兆也听见了,心中一愣,怎么会是江东军。

    但商人反应比他更快,藏在袖中的一把匕闪电般刺出,卓兆看见了刺来的匕,想躲闪已来不及,雪亮的匕‘噗!’地刺进了他的胸膛。

    卓兆惨叫一声,倒地而死,惨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数十名江东士兵从船舱里冲出,中年商人大吼一声,踏着卓兆的尸体,挥刀顺着甬道向城头冲去。

    这时城头上的士兵也反应过来,当当地敲响了警钟,满城惊响。

    两里外的漕河口,余艘江东船只也清晰地听见了城头传来的警钟声,徐盛脸色大变,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生了,一定是那对逃脱的男女报了警,使他们功亏一篑。

    徐盛恨得心如滴血,但再恨也没有用了,他狠狠一跺脚,大声喝令道:“所有船只杀上去,务必抢夺水门。”

    他们没有携带攻城武器,那么水城门就成了江东军争夺的关键,一二十余艘伪装成商船的战船一起杀出,他们撕去了伪装,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千军队手举火把,挥舞战刀,将漕河水面映照如白昼。

    水城门处的争夺已呈白热化,当值屯长已死,刘璟毅然接过指挥权,指挥着七十几名士兵和江东军激战。

    由于第二道铁栅门没有打开,双方的争夺便集中上城通道之上。

    水城们狭窄的通道内挤满了数十名江东士兵,通道只有一人宽,二十余步长,所幸的是,并非直接通向城头,而有一个转折弯,正是这个转折弯成为了江东军士兵的噩梦。

    窄道内死尸堆积,惨叫声此起彼伏,为的矮胖商人也倒在血泊之中,身上中了箭。

    短短的二十几步甬道,几乎成了死亡通道,十几名荆州军手执弓箭守住通道口,不断向里面放箭,同时也不断有箭矢从里面射出。

    另外七八人手执长矛,守在出口,一旦有手执盾牌的敌军露面,他们便毫不犹豫从四面戮杀。

    洞口,一名士兵躲闪不及,被一支冷箭射中脸庞,血光四溅,他惨叫一声,仰面摔倒。

    这时一名身材魁梧的敌将从洞口一跃跳出,他手执盾牌和大刀,用盾牌挡住了从两边刺来的长矛,大刀劈砍而过,一名士兵被斩断头颅,尸体栽倒。

    此人勇猛异常,左劈右砍,又一连杀死名荆州士兵,在他的掩护下,甬道内的江东士兵开始过向外奔涌,又冲出两人。

    形势万分危急,刘璟大喊一声,挥枪扑上,一连两枪,将两名冲出的江东士兵跳翻。

    敌将大怒,挥刀向刘璟劈去,刘璟的长枪同时刺出,就在长刀离他的头顶还有一尺时,他的长枪已刺穿了敌将的咽喉。

    大刀当啷落地,刘璟双臂较力,长枪一摆,将敌将尸体挑入甬道,正好砸翻了两名即将奔出的江东士兵。

    形势骤转,惊魂稍定的荆州士兵一拥而上,用弓弩和长矛一连杀死了七八名敌军士兵,迫使江东军又退回甬道的另一面。

    “璟公!”

    几名士兵奔来,他们挑着十几筐干草和树枝,刘璟当即命道:“把它们点燃倒进甬道。”

    片刻,干草和树枝被点燃,士兵们推进了通道,通道内顿时浓烟滚滚,刺鼻的烟雾弥漫,江东士兵被呛得无法忍受,纷纷从甬道内奔逃而走。

    刘璟忽然心中一动,他想到了一招对付江东军的妙计。

    “张伯长,你负责守住甬道口,就用烟熏火燎,或者用巨石直接堵死甬道,我下城去看看!”

    刘璟转身向城下飞奔而去。

    瓮城内的水门处也同样生着激战,十余名荆州军士兵手执弩箭向水栅后的城洞放箭,而城洞内也不断有箭矢疾射而出,荆州军士兵不时惨叫倒地,已有十名士兵被流矢射中,倒在血泊里。

    水道内一艘大船堵死了城门洞,大船两边同样死尸漂浮,十几名水性好的江东士兵用盾牌顶住铁栅栏,形成了一道盾牌墙。

    而水中不断传来一声声闷响,这是有士兵在水中用巨斧砍砸铁栅栏。

    “璟公,形势有些不利。”

    为伯长忧心忡忡道:“好像已经砍断了一根铁条,这样下去,最多一刻钟,根铁条砍断,他们就能钻过来,我们用箭射进水中也没有用。”

    “找几个水性好的弟兄潜下去,用长矛刺杀砍砸之人。”

    一句话提醒了伯长,他立刻命令名水性好的士兵手执长矛潜入河底,去刺杀砍砸铁栅栏的敌军。

    刘璟又大声对士兵们喊道:“用火箭射船!”

    这无疑是一个绝妙的办法,几十支火箭从盾牌墙上方射入城洞。

    很快,大船被点燃了,火势迅蔓延,城门洞内浓烟滚滚,火光熊熊,船上士兵无处可逃,纷纷跳水逃命,连水面上也是一片火光,哭喊声响成一片。

    这时,数名守军终于赶到,他们奔上城头,一起向城下放箭,在密集的火矢和箭雨之下,又有几艘船被点燃。

    城东最高处的烽燧也点燃了,夜晚,柱火光熊熊燃烧,向远方的武昌县求援。

    江东军的进攻节奏被打乱,徐盛见偷袭无望,不由长叹一声,不得不下令向后撤退,随着江东军的撤退,被他们骗开的第一道铁栅门也轰然落下。

第135章 出人出钱

    、、、、、、、、、、

    柴桑县有驻军一千人,军政统一,县令和牙将都是同一人,名叫周凌,他是黄氏家族的女婿,也是柴桑本地人,是柴桑第一大族周家弟。【】

    但这次刘琮受伤,周凌临时调派五军队护送刘琮赴武昌医治,使得城中守军只剩下五人,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柴桑遭遇了江东军的进攻。

    周凌脸色阴晴不定,怔怔地望着远处的江东军船队,很显然,江东军没有放弃攻打柴桑,只是暂时后撤,在准备下一次的进攻。

    这时,刘璟缓缓走到他身边,沉声道:“估计江东军会在凌晨时动第二次进攻。”

    “公说得不错,他们今晚只是偷袭,准备并不充分,既然偷袭无望,他们就会重新部署,这需要一点时间,我们也要抓紧时间加强防御。”

    说到这,周凌感激地对刘璟道:“多亏璟公及时现江东军的阴谋,否则柴桑已经不保。”

    刘璟笑了笑,“这是应该的,柴桑城破,对谁都没好处。”

    周凌想到自己只有五人,忍不住忧心忡忡道:“璟公临危不乱,指挥得当,恳请璟公继续留下协助我指挥防御,说实话,我一个人压力大了。”

    “我没有问题,只是柴桑的兵力确实不足,周县令有没有想过什么应对之法?”

    周凌看了一眼东城的烽火,叹了口气道:“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向武昌求救,烽燧点燃,一个时辰后能传到武昌,那么最少两天,援军必然会赶来,关键是我能不能守住两天,我们只有五人,唉!”

    刘璟沉思片刻道:“求援肯定需要,不仅是武昌,我也可以写一封信,命手下送去阳新县,请甘宁率军来援助,另外,柴桑几大家族都有家兵,训练有素,可以动员家兵来参与防御,至少有一千余人了。”

    “向甘宁求救当然可行,只是柴桑世家的家丁。。。。。”

    周凌显得很为难,他知道柴桑几大的世家都是两边倒,尤其是陶家,和江东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们派家丁参与防御,恐怕不现实。

    刘璟明白他的担忧,当机立断道:“无妨,我去和陶家谈!”

    。。。。。。。。

    刘璟匆匆来到了陶府,刚进大门,却迎面遇到陶湛,陶湛一直在担心刘璟的情况,她已经托管家去打听了,自己却又坐立不安,所以跑到门口等管家消息,不料正好遇到刘璟回来。

    她顿时长长松了口气,拍拍胸脯,上下打量他一下,笑盈盈道:“正在担心你出什么事呢!还好,没有断胳膊少腿。”

    刘璟感受到了她对自己的关心,心中一股暖意涌来,挠挠头笑着问她,“你回来没有被父亲为难吧?”

    陶湛掩口低低声笑道:“没有呢!府中乱成一团,父亲还顾不上我,说不定他还不知道我又回来了。“

    “那你父亲在哪里?我想找他商量借用陶府家丁之事。”

    走了几步,刘璟又回头问:“你觉得有多大可能?”

    陶湛低头想了想,摇摇头,“父亲就在中庭,你可以去和他谈一谈,不过我感觉可能性不大。”

    刘璟点点头,快步向中庭走去,陶湛望着他背影走远,心中却在盘算,怎么助刘璟一臂之力。

    。。。。。。。。

    果然不出周凌的担忧,陶胜听了刘璟派家丁助战的请求,半天没有说话,他的府上确实有四余家丁,个个武艺高强,训练有素,但陶家从来不参与孙、刘两家之争。

    原因自然是人人皆知,现在刘璟要求他出家兵参与城池防御,着实让陶胜感到为难,如果被江东知道自己派兵防御,那么陶家将来在江东怎么立足?

    可是有些话他又不得不说,“璟公对陶家的大恩,陶家铭记于心,公的请求,陶家自然要全力满足,只是陶家也有苦衷,璟公应该也了解一二,除了派家丁以外,陶家愿全力支持守城。”

    陶胜的言外之意就是说,陶家愿出钱出粮,就是不能出人。

    刘璟半晌没有吭声,他心中着实有点不高兴,现在已经什么时候了,陶家还在考虑两头靠。

    刘璟淡淡道:“既然陶家为难,那我就不勉强了,至于其他支持,暂时还不需要。”

    刘璟话音刚落,院里传来陶烈洪钟般的声音,“谁说陶家不愿出人!”

    在两盏灯笼的引导下,陶烈快步走进房间,后面跟着陶湛,陶湛既然已经把心给了刘璟,她自然一心一意替刘璟考虑,她知道父亲十之**不会答应,只有找祖父来才能改变父亲的决定。

    陶胜见父亲进屋,吓得连忙站起身,却又看见女儿跟在后面,眼中更是惊讶,她不是已经离开柴桑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陶胜心中乱成一团,千头万绪的事情堆在他眼前,他也暂时顾不上女儿。

    “父亲怎么亲自来了?”

    陶烈对他冷冷哼了一声,对刘璟抱拳道:“璟公亲自上门来协商,这个面陶家一定会给,璟公请坐!“

    刘璟感激地瞥了陶湛一眼,陶老爷在关键时候赶来,必然是她的通风报信,正好陶湛也向他望来,眼睛里充满了调皮和得意。

    几人坐下,陶烈叹息道:“若不是九娘告诉我,我还不知道江东军进攻柴桑了,看来我真是一个坐吃等死的老朽了。”

    陶胜听出父亲语气中的不满,连忙解释道:“孩儿也是刚刚得知,只是现在还不到五更,不敢去惊扰父亲休息。”

    陶烈没有睬他,又对刘璟道:“我也不隐瞒璟公,当年我与刘景升及孙台都达成过默契,无论两家怎么交兵,陶家都保持中立,假如我给了荆州五万石粮食,那也必须给江东五万石,所以这么多年,陶家一直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刘璟点点头,“我理解陶家的难处,所以我也不强求。”

    “不!不!”

    陶烈连忙摆手,“我刚才说了,璟公的面,陶家不能不给,人一定会借给公,只是要变一个方式。”

    不仅刘璟愣住了,连陶胜也不理解父亲的意思,怎么变一个方式法?

    陶烈微微一笑,“公可在柴桑城内竖旗募兵,所有钱粮陶家来出,不仅如此,我会安排陶家家丁以募兵方式加入璟公的队伍,这样就是他们的个人所为,和陶家无关。”

    刘璟这才恍然,暗暗佩服陶烈,姜还是老的辣。

    。。。。。。。

    刘璟和陶湛离开了房间,房间里只剩下陶烈和陶胜父二人,陶胜这才忧心忡忡道:“父亲虽然用变通的方法出家兵助刘璟,恐怕此事还是瞒不过江东。”

    陶烈冷冷道:“我当然知道瞒不过江东,但瞒不过又怎样,孙权就会因此打击陶家吗?除非他每年的钱粮不想要了,你觉得他会为这点小事和陶家撕破脸皮吗?”

    陶胜低头不语,他已经明白父亲的意思了,孙权自会权衡利弊,只要陶家不公开助荆州军,孙权也会睁一眼闭一眼,装作不知这件事。

    陶胜叹了口气,“还是父亲思虑深远,孩儿远远不如。”

    陶烈看了他一眼,这才语重心长道:“我是刚刚才想通一件事,这次刘表派刘璟来江夏的真正目的,恐怕就是要和黄祖争夺江夏控制权,一旦刘璟成功,那么他将成为江夏之主。”

    陶胜沉吟一下道:“父亲,孩儿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有什么话就直说。”

    “孩儿觉得,或许刘璟能帮助陶家解决刘琮受伤的危机。”

    陶烈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如果一定要选择,我宁可把赌注压在刘璟身上,说实话,我一点也信不过黄祖。”

    。。。。。。。。。

    刘璟从中庭出来,转脚又去了东院,找到了徐庶和十几名手下,尽管天还没有亮,但东院的几乎每一扇窗前都点燃了灯,江东军夜袭柴桑的消息早已传遍东院,使东院内弥漫着一种不安的骚动。

    “公,情况怎么样?”一进院门,徐庶便急着问道。

    “我们去房间里说话。”

    刘璟快步向房间走去,又把王泰也一并找来,刘璟坐下,喝了一口茶,对两人道:“江东军的偷袭失败,暂时后撤,估计天亮后会继续攻城,这一次我不想置身事外。”

    徐庶点点头,“柴桑是江夏门户,若柴桑城破,江夏形势危矣!公既然受州牧重托,当然不能置身事外,如果有可能,我建议公把指挥权抓到手上。”

    说到这里,徐庶微微笑了起来,“公不觉得这其实是一次机会吗?”

    刘璟若有所思,徐庶总是能在纷乱的局势中,看清问题实质,从而能准确地切在关键之处。

    这时,王泰在旁边道:“公,那我能做什么?”

    刘璟收回思绪,对王泰笑道:“你可以替我做两件事,我会写一封信,你立刻让侯五送去阳新县,交给甘宁,其次,我打算在柴桑城竖旗招兵,所需钱粮都由陶家出,你带上弟兄们替我招募私兵曲部。”

第136章 夺权

    、、、、、、、、、、

    天还没有亮,柴桑城内便响起了一队队士兵奔跑的脚步声,他们手执火把,挨家挨户敲门,动员青壮参与守城。【】

    包括柴桑各个有名望的家族,也在动员各自利益相关的民众参与防御,这无疑比官府的劝说更有用,一时间,柴桑青壮踊跃报名。

    在柴桑的南北城门处也各竖起两面大旗,上写‘募兵’二字,这是刘璟在以优厚的待遇,募集他的私兵曲部,所需钱粮皆有陶家负担,所需武器盔甲则由柴桑兵器库出。

    柴桑城内早已一片沸腾,每个人都处于一种不安和动荡之中,尤其是青壮男,要么加入民夫参与守城,要么报名参加璟公的曲部,相比之下,刘璟给出的待遇明显高于民夫,甚至还过了正规军。

    一时间,在南北城门两个募兵处排起了长队,很快便过了两千余人,而刘璟只打算招募一千私兵曲部。

    对刘璟而言,这是一次机会,他可以利用江东军进攻柴桑的机会,开始展自己曲部私兵,同时得到陶家在钱粮上的大力支持。

    城头上,周凌目光复杂地注视着刘璟招募曲部私兵,他也感觉到了一点不对,按理,刘璟只是来柴桑参加陶家的寿辰,只是一名过客。

    但此时,他竟在城内开始招募士兵,那么这场战役结束后,这些私兵曲部又该如何处置?

    刘璟还会不会离开柴桑?周凌不由想起黄祖的担忧,他起初还觉得黄祖是杞人忧天,可如今看来,黄祖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

    “将军,应该是军队募兵,怎么变成了璟公私人募兵?”

    一名心腹屯长忧心忡忡道:“我们该不该制止他这种越权行为?”

    周凌摇摇头,“等以后再说吧!”

    他心事重重,想到了另一件大事。

    。。。。。。。。。

    天渐渐亮了,江东军也做好了进攻的准备,江东军尽管没有携带云梯等重型攻城武器,但并不意味他们就无法攻城,江东军用了一夜的时间,砍伐了数根高壮笔直的竹,每根竹木都长达六七丈,远远高于城池。

    他们用扎竹筏的方式,扎了十余只排筏,又用大铁钉将一根根粗壮的木头固定在排筏之上,使双脚能够踩踏攀登,这样便形成了一座座简单的登城竹筏梯。

    天边亮起鱼肚白,晨曦青明,一层薄薄的晨雾环绕在柴桑城头,徐盛站在船头之上,凝视着不远处高大坚固的城墙,对方使用了火攻,攻打水城门已经变得不现实。

    他决定分两进攻,一为主力,直接攻城,另一辅助,依旧攻打水门,东方不亮西方亮,他相信总有一边能奏效。

    “徐将军!”

    一名军士飞奔来报,“潘将军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

    潘将军便是大将潘璋,他和徐盛职位一样,都官任别部司马,但潘璋是北方人,而徐盛虽也是北方琅琊郡人,但他妻陆氏却是吴郡本地名门,本土人脉要强于潘璋。

    孙权最终便任命徐盛为主将,潘璋为裨将,责令两人拿下柴桑。

    徐盛缓缓点头,毅然下令:“传我的命令,擂鼓聚兵!”

    ‘咚!咚!咚!’

    巨大的战鼓声敲响,千江东士兵迅在漕河边集结,盔甲鲜亮,长矛如林,虽然偷袭失败,但并没有影响到江东军的士气,他们依旧士气高昂,杀气腾腾。

    城头上,五士兵执弓持矛,已严阵以待,除了五士兵,还有二千余名穿着白衣的民夫,协助军队守城。

    周凌手握刀柄,忐忑不安地望着远处的江东军,天色微明,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江东军的情形,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