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列侯-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小场面完全不够看,刚开国那会儿,长乐宫里诸将争功仗剑击柱让高皇帝烦恼不已还差的远,比起诸吕掌权周勃、灌婴腰胯长剑横眉冷对也差的远,别说打一顿教训个不听话的纨绔,即便打死个把犯忌讳的列侯也不稀罕。

    汝阴侯夏侯赐没上来,他儿子夏侯颇兴拎着两个畏畏缩缩的家伙冲冲的跑上来:“从兄,这两个贼眉鼠眼之辈被我抓来,就是他们俩为陈蟜通风报信。”

    “从弟辛苦了。”曹时笑着点点头,他已故的母亲夏侯夫人就是夏侯赐之妹,前次宴于东阙甲第,嫡舅夏侯赐还曾邀请曹时有闲暇去北阙甲第坐坐,前些日子他才去拜访恢复两家中断几年的来往。

    这两个人是列侯家的庶子,在家中没有地位就自甘作为隆虑侯的走狗,两个人的宗家列侯挂不住面子,当场责罚他们二人开除宗籍为庶民,二人如丧考妣惶惶而走。

    眼看狗腿子被贬斥,陈蟜心里的火苗又窜起来:“你们竟敢这样对待我,难道就不怕天子责罚吗?无故殴打列侯是重罪,你们所有参与者都要免侯!”

    众列侯世子哄堂大笑,灌强不屑地嘲讽道:“你这不速之客闯进来,指使家奴擒拿列侯又该如何计较?口口声声要杀我们又如何计较?不如我们这就去未央宫争出个子丑寅卯,看看天子与窦太后的外孙是怎样的为人?”

    “去就去,我母亲是馆陶长公主,我又岂会怕你们!”陈蟜冷笑三声露出鄙夷之色,仿佛在看一堆冢中枯骨。

    陈何收起马鞭冷笑道:“你这竖子端的好笑,你那乌龟王八爹忍气吞声几为列侯笑柄,你母亲馆陶长公主行为不端,长年私通外人秽乱长安,你与你爹的御婢媵妾私通多年,不知道让那几个御婢怀过几次孽种,只是不知道这孽种被你丢到哪处污水坑里,要不咱们一道去未央宫说清楚,让天子知道你这好女婿的行为举止!”

    “你……你敢污蔑我!我绝不与你干休!你们等着!”陈蟜嗖的一声站起来也不管被打倒的三个狗腿子,捂着受伤的脸颊急匆匆地撞开人群逃出去,几个呼吸间噔噔噔的下楼声消失无踪,跑的竟然比兔子还要快。

    见陈蟜狼狈逃窜,年轻的列侯世子们哄笑散去,堂邑侯家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丁点干净的地方,即便在放浪形骸的列侯集团里也是非常肮脏丑陋,所以列侯们从来都瞧不起这一家子,陈何向曹时拱拱手就带着人下了楼。

    灌强走过来见礼:“惊扰平阳侯的雅兴了,改日定当登门赔罪。”

    “我等列侯一脉不必拘礼,反倒是我要感谢颍阴侯、曲逆侯并诸位列侯挺身而出,震慑隆虑侯使其仓惶而逃,只是我很担心他会报复诸位啊!”曹时满怀担心地说道,馆陶公主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天下敢惹这家人的屈指可数,他也是不敢轻易正面冲突的。

    陈何大剌剌地坐下来:“平阳侯不必担忧,那堂邑侯府见不得光的事情太多,刚才只不过掀开冰山一角,那小子真有胆量挑起事端,我等不介意让堂邑侯一家身败名裂,反倒担心他不敢惹事躲起来舔伤口。”

    夏侯颇笑嘻嘻地走过来:“从兄有所不知,那堂邑侯一家除了老乌龟以外都不是好东西,陈季须怂恿陈蟜与老乌龟的御婢通奸,而且陈蟜也不是老乌龟的种,还有陈阿娇和陈蟜还行过苟且之事……”

    “竖子还住口!”夏侯赐一把拎起儿子“啪啪”两个大嘴巴甩过去,抽的夏侯颇腮帮通红畏惧的钻进人群里逃走。

    刚围过来的列侯世子们干笑几声匆匆的散开,夏侯赐转而瞪了傻不拉唧还坐在原地的缯隰一眼,对曹时说道:“此地不宜久留,平阳侯少时自去便是,莫要让阳信公主在府中多待,日后来我府中自有话与你分说。”

    “嫡舅所言甥儿深以为然,甥儿这会儿正打算离开。”曹时站起来拍拍缯隰的肩膀,对他耳语几句转身就下楼而去。

    缯隰摸摸脑袋:“平阳侯曹时邀我改日过府一叙,今天莫不是出门撞大运了?”

    PS:汉初开国,诸将争功于长乐宫,喝酒吵架仗剑击柱唱楚歌,就连刘邦也是头疼不已,然后才让叔孙通制定朝仪礼制,要不然皇帝开朝会就要变成群殴事发地了。请求书友们投一下推荐票,乌梅拜谢啦!

第37章 桑皮纸

    随着天子诏命而下,有关周亚夫死讯带来的冲击渐渐消散,明智的长安市民放弃继续深讨周家遭遇的打算,没有感到直接受惠的平民永远是健忘的,他们几乎忘记十几年前的忧患,天子与列侯之间的恩怨情仇更像茶余饭后的谈资。

    京师长安的居民们关注另一件新鲜事,侍御史赵禹大闹堂邑侯府,馆陶长公主恶语侮辱,两相大闹惹得满城风雨。

    赵禹这个人可不简单,天子身侧的十五名侍御史排名的第一就属他,自从周亚夫去丞相位以来,常伴君前极得宠信,更难得的是为人忠直,做起事来一丝不苟,让天子依稀看到万石君的影子,被喻为十年之内最有希望晋升二千石的人物。

    要知道赵禹是个无根无据的良家子,并非寻常官僚多少有点达官显贵出身,他的从兄赵瑕以廉洁忠直而被天子提拔为廷尉,年纪轻轻的他也凭着多年为吏的经验得到提拔,绝不是弄权无能的幸佞之辈。

    馆陶长公主跑到长信宫里哭闹,说那侍御史欺辱家门让堂邑侯家上下为此丢尽颜面,口口声声说要严惩赵禹以儆效尤,老太太听着女儿的哭诉心里也不高兴,叫来天子一通训斥责令他惩戒之。

    奈何天子不这样看,他对馆陶长公主在宫外横行的消息一清二楚,早有意敲打不开眼的姐姐,当着老太太的面前含含糊糊的答应下来,暗地里却纵容御史大夫直不疑安抚赵禹。

    从七月里一直闹到八月中,赵禹查案速度急如风火,廷尉府的十名积年老吏经验丰富,趁着赵禹和馆陶长公主吵闹的功夫捋出一条线索,查到堂邑侯府当日家丞安然无恙的返回府内,第二天下午才传来暴毙的消息。

    就在这一天一夜的时间,堂邑侯府里进出的人除了自家人之外,只有隆虑侯府的奴仆最引人注意,那奴仆巧合的就是隆虑侯的心腹,审问当日侯府里的下人排除嫌疑人,确定隆虑侯的家奴嫌疑最大。

    可惜线索查到这里就断了,提审隆虑侯的心腹家奴当天夜里就上吊自杀了,继续指认隆虑侯为幕后黑手变成奢望,廷尉府的属吏们只好从其他方向进攻,捋着捋着查到御史中丞曾于事发前几天去隆虑侯做客,这下没有人敢继续查了。

    平阳侯府全程保持看戏模式,既不出言劝说也没有任何动作,直到侍御史赵禹把陈蟜吓的到处求爹拜娘,生生把御史中丞从肥缺上撵下去,他才在府里偷偷的为“一意孤行”赵禹偷偷鼓掌。

    “君子何故如此开心?”阳信公主捧着描金雕花弓对着箭靶施射,擦掉头上的汗渍不着粉黛的脸蛋上泛着健康的红润,自从夫婿怂恿她在后院里不着颜色,没过几天她就喜欢上素面朝天的生活。

    曹时瞟到十五米外的箭靶中心插满箭矢,笑道:“细君的箭术大涨,二十步以内例无虚发,再练下去须得换三十步箭靶才能提高,若细君持之以恒说不定会成为妇好那样的传奇女将。”

    “君子嘴像抹了蜜,妾迟早要被君子骗的呆傻呢。”阳信公主心情大好,她也没料到射箭天赋竟然不差,训练不到半个月开得五斗角弓,虽然这弓只是未成年的男孩用来练习的玩具弓,可她毕竟是气力不足的女子,有这力气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仆人将草靶向后移动十步,阳信公主试着连发几箭准头大降,须得弯弓如满月才能提高准确度,又发十几矢直到胳膊酸痛放下弓,坐在矮榻上欣赏夫婿射术训练。

    曹时与阳信公主又不同,他惯使一石二斗的硬弓是约合72市斤,这个份量的强弓想要开弓满圆并不容易,未经训练的成年男子大约有一半人能拉开一石弓,但是能拉开一石二斗强弓的人只怕不及百分之十,普通人缺乏拉弓发力的技巧,鲁莽发力不但拉不开弓还很容易伤到臂膀。

    一石二斗的硬弓是汉军射吏的军用标准,射杀野牛大象也是毫无压力,甘父从匈奴草原上带来纯粹的匈奴式射法,拉弓圆满稳定十个呼吸胳膊不颤呼吸顺畅,曹时的箭瞄准天边的鸟群凝视不动如雕像。

    短短几个呼吸仿佛无比漫长,阳信公主的眼睛轻轻一眨再看弓弦已经空无一物,抬头望天看到一只大鸟从天上栽下来,隔着几个院子里婢女们欢呼声,不一会儿拎着不知名的白鸟送过来。

    阳信公主捧着白鸟欣喜地说道:“君子练箭有成,可喜可贺。”

    “比起甘父还的远,有待继续加强。”曹时改用一石二斗硬弓以来,很少尝试用开弓满月的远射,拉强弓要循序渐进的加码,甘父箭术是弓不离手熏陶二十多年,随着右贤王西征大月氏打过不知道多少场恶战,才练就这力发百矢的神技,换做他想复制甘父七八成的射术水准,没有十年八年的磨练是不可能做到的。

    曹时目前能做到一刻钟之内连发百矢,命中率在百分之四十左右,起先三十矢的命中率有十之七八,中间四十矢命中率不断锐减到四成左右,最后三十矢因为气力衰竭命中率简直惨不忍睹。

    “差距好大啊!”曹时气喘吁吁躺在来,脑袋枕着阳信公主的双腿上:“最后十矢,我的手在拼命的颤抖,发箭的准头已经完全没有了,难以想象甘父是怎么做到连发百矢,而且百发百中的。”

    阳信公主取来温水为他擦拭汗水,满心欢愉地夸耀道:“甘父可是年近四旬的壮汉,而君子今年才只有十五岁而已,假若甘父当年与君子相同年岁,是否有君子发百矢的能耐还不一定呢!”

    曹时想想也确实如此,匈奴人在草原大漠上往来驰骋放牧为生,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牛羊奶,要说身体粗壮到的确不假,但是饮食修养绝不会像他这个列侯之尊过的舒服,他今年十五岁身高就有一米七十多,不出一年个头就会超过甘父,力气日益见涨以后会更厉害。

    大漠苦寒虽然身体精壮,但也不易保养,过了四十五岁不用几年体力就会出现巨大滑坡,身形枯槁形销骨立如风烛残年,而后不过数年就会被部落抛弃。

    甘父今年三十六岁,按照匈奴的传统至多还有十来年黄金期,而后体力陡然下降从部落勇士变成被抛弃的负担,他用二十多年磨练的箭术会随着体力下降而变为鸡肋,无法力发百矢而气力不衰,他就会从草原上的英雄变成废物。

    狮王再强可毕竟老了,反而不如曹时营养丰富身体健硕保养得当,稳扎稳打用几年时间达到甘父七八成水准,而后慢慢雕琢用不了多久会逐渐超越他,并保持长时间的巅峰状态。

    造纸工坊拿来一批新纸,以桑树皮为主要原料耗时二十余天制作出来,泛黄的桑皮纸四个方向轻轻撕扯不会断裂,韧性大幅度提高,墨汁滴在桑皮纸上没有大面积的浸染,纸张表面可以做到最基本的光滑。

    但是晦暗发黄的表皮让他甚是不喜,见惯大世面的他又怎么看的上像草纸一样的颜色,曹时放下一摞新纸:“不行,继续重造,你这工艺也太繁琐,二十余日只能造出几千纸,效率低原材料限制大,我让你们试试桑皮不代表只有桑皮能造出高韧度纸,竹纸还要多加把劲,尽快拿出来。”

    纸匠们满怀欣喜的表情顿时垮下来,原以为造出传说中扯不破的赫蹏,最后却得到不满意重做的命令,几个纸匠头僵立在原地苦着脸不知所措。

    阳信公主捧着柔软坚韧的桑皮纸笑着说道:“几位造的赫蹏非常好,君侯对你们要求高也是好意,造出完美无瑕的器物应是工匠的最高追求,想必你们也是立志造出完美的赫蹏,传令下去每名絮纸工匠赏五千钱,学徒二千钱,你们几人就每人一万钱,回去多想想工艺更新,切记管好手下不可走漏消息,否则你们当知道侯府的手段。”

    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随手把匠人们揉扁搓圆,那几人时而喜时而惊,直到阳信公主挥手才如蒙的大赦退下去。

    阳信公主目送人群离开,命令婢女合上门窗,才露出惊喜的表情:“君子造的好东西啊!此物是献予天子的宝物吗?”

    “宝物?还远算不上宝物,这还远远不是赫蹏的完全体。”

    “完全体是什么意思?”

    “完整,完美,无瑕疵的。”曹时拿着狼毫细笔写下一行行蝇头古隶,他手里有一根铁尺矫正字体行序,铁尺表面用刀刻上笔直均匀的刻度再涂上漆,既可以当作简单的测量单位,也能用来对当作齐字体和镇纸的工具。

    阳信公主睁大双眼:“完美无瑕疵的赫蹏,那会是怎样的完美?”

    “洁白如天上的白云,手放在赫蹏上润滑如牛乳,坚韧是桑皮赫蹏数倍,没有讨厌的植物纤维干扰,只要保养得当可以千年不朽。”曹时低着头《老子》五千言一气呵成写下来。

    一双纤手把他的脸颊转过来,阳信公主一脸天真地望着他:“世间真有那样完美的赫蹏吗?”

第38章 太子刘彻

    “这就是赫蹏纸?”

    王皇后捧起一叠新纸,心下略有些纳罕,絮纸在宫廷里并不稀罕,可她从没见过薄如丝絮还有韧度的絮纸,晃动纸张发出脆生生的响动,摸在纸张表面冰如玉滑入丝缎,提笔在上面写下几行小字,墨迹凝而不散翻折过来对着光亮还能看到反面的字迹。

    窦太后眼睛看不到东西,听到新纸的神奇也忍不住拿来摸一摸,听到纸张还有诸多好处心里非常高兴:“平阳侯总算制出一样好东西,竹简木牍太笨重远不如丝帛轻便易用,不知道造纸的成本能不能承受的住?”

    絮纸是用纺纱的边角料制成,排除絮纸先天脆弱的毛病不谈,受限于生丝的供应很难大规模生产,强行提高产量就必须牺牲丝织物来制造絮纸,有点像丢掉西瓜捡芝麻的意思,因而这个时代的人们虽然很看好絮纸的发展前景,却不太赞同大规模制造絮纸。

    窦太后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最担心的是成本太高,又或者受到原材料限制达不到量产,否则即便新纸有千般好处也只不过是宫廷里贵人们的玩赏之物。

    阳信公主笑盈盈地解释道:“皇祖母不用担心,我家君侯试做第一次二十余天制造质量上乘的桑皮纸万余张,质量稍差的竹纸十数万张,桑皮纸用料选自桑木而稍贵一些,竹纸的成本比起开山伐竹造简还要节省许多,还可以省却伐竹制简运输的民力,仔细算算或许成本更低。”

    王皇后半信半疑道:“竟有这么神奇?”

    曹时也不说话,取出竹笥又拿来厚厚的一叠竹纸,又拿出桑皮纸两相对比之下,桑皮纸油光发亮纸张坚韧发出脆响,竹纸色调偏暗缺乏韧度就差出了不少,单从肉眼也能看出纸质的品相差别,即便是丝毫不懂的外行人也明白哪个好哪个坏。

    “我原以为婠儿这丫头在哄我开心,没曾想平阳侯真的制出两种新纸。”王皇后忍不住惊叹起来,她很清楚造出一种新纸可以是巧合,那么造出两种截然不同材料的新纸就是必然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曹时的造纸术并非等闲人家献上几个新奇好玩的事物哄太后开心,一高一低两种新纸的作用和意义也从简单的玩赏器物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昂贵的桑皮纸可以用于官府贵胄们的公文信纸,廉价的竹纸是黔首百姓们也能使用的起。

    细想下去,平民买的起纸张就可以攒钱购买毛笔和松墨,这样岂不是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可以读书识字,人人都可以闻圣人言听天子命,知礼义廉耻晓仁孝忠恕,世上每个人都以君子为榜样,那么天下大治万事太平的目标就更进一步了。

    王皇后心里高兴极了,连忙与窦太后细细分说,不过片刻就让老太太笑容满面:“好好好!平阳侯造纸有功,吾会让天子好好赏赐你的功劳,如果天下的列侯都有平阳侯一半的忠谨可靠,天下大治也就为时不远了。”

    “皇祖母有赏赐就直接给吧!父皇那里,妾再去要一份恩典。”阳信公主两眼发亮,她可比谁都清楚长乐宫里堆积如山的宝物,每位诸侯王到长安拜见天子,都少不得向这位老太太进献金珠宝玉作为献礼。

    窦太后笑骂道:“好你个鬼丫头,总想着从老身这里要赏赐,也罢!吾就赏赐平阳侯一千金,日后多多为天子效忠吧!”

    “多谢太后赏赐。”

    两位大汉帝国最有权势的女人,得到心里想要的满意答复,接下来就是三个女人聊起来,阳信公主见缝插针的夸奖自己家君侯造器能耐,两位长辈面带微笑的听,这年头有公主夸奖夫婿贤良有才的很少见,听听倒也觉得挺有趣。

    正当阳信公主讲的开心,被宫外传来的急促脚步声打乱。

    “什么纸?我要看看。”一道稚嫩的声音从前廷传来。

    说着从外走进来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人,穿着黑红相间的袍服脚步又快又疾,迈入廷中噗通跪下来稽首行礼:“孩儿刘彻,拜见皇祖母,拜见母后。”

    “彻儿快起来。”两位长辈见到皇太子刘彻顿时喜笑颜开。

    阳信公主高兴的与少年打招呼,坐在一旁的曹时才反应过来顿首行礼,十三四岁的少年人就是大汉帝国的太子刘彻。

    刘彻拿起一张桑皮纸,好奇地说道:“吾听说平阳侯造纸有成,而且这新比绢帛还要轻,比竹简还要简便廉价,如此看来果真是一个妙物。”

    “平阳侯还说这新纸还有助于天子教化百姓,若人人知晓礼义廉耻,想必天下大治也是可期的了。”

    刘彻惊喜道:“竟能如此神奇?真是好东西啊!父皇应当重赏平阳侯。”

    太子捧着桑皮纸高兴不已,又仔细询问造纸的若干好处,听了会儿大略的制造工艺,不住的赞叹他匠心独运,做了件利天下的大好事。

    聊了一会儿眼看时辰也不早,刘彻就说道:“平阳侯进献的四轮马车端庄大气,比宫中步辇方便的的多,甚得吾喜,改日到太**吾有话要问你。”

    “喏!”

    太子轻轻颔首,转身朝着窦太后、王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