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臣-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三国,论起单兵作战能力,魏人毫无疑问居之首位,燕人次之,尚文的庆人,那是最弱的。

“魏军以骑兵为主,最喜欢的就是平原作战。”商钟离抚着胡须道:“而南阳郡恰恰是平原地带,却又是我庆国不可失之地。除了南阳关,幸好还有隆山横亘其中,骑兵不适合山地作战,老夫便是要在隆山布阵,挡住魏国铁骑,搓一搓他们的锐气,也好争取时间,让南阳郡百姓迁徙,更是要抓紧时间将田中谷麦收起,囤积于宛城……!”他冷然一笑:“司马擎天平原作战,无人可敌,便是老夫也不敢与之相争,但是论起攻城,他是不如老夫的,论起守城,他更是不如老夫了。”他握起拳头,肃然道:“老夫虽然是一只脚便要踏进棺材的人,但是这一战,老夫……必要将他挡于南阳郡,令他不能前进半步!”他的声音中,充满着坚定与自信。

云沧澜沉默一阵,终于起身拱手道:“圣将今夜换学生前来,可是因为担心……上京城?”

商钟离含笑示意云沧澜坐下,等云沧澜坐下,商钟离那张苍老的脸庞才显出严肃至极的表情,轻声道:“沧澜,我大庆朝堂的状况,你是看的清楚。老夫此次前往前线,自己都无法确定是否还能回来……魏国大军来袭,司马擎天狡猾多端,老夫只能将精力完全放于前线,这后边的事情,老夫已是没有精力过问了!”

云沧澜听商钟离这样说,便知道今日要交待的事情,必定是非同一般,顿时肃然正坐,仔细聆听。

“我商家自大庆立国以来,世代效忠皇室,更是承蒙历代皇帝恩宠,享亘古未有之待遇。”商钟离坐正身子,正色道:“此一战,老夫必将誓死报效圣上,报效我大庆,只要老夫有一口气在,便要阻挡魏人之狼子野心。”说到这里,商钟离的神情阴霾下来,盯着云沧澜的眼睛,低声道:“但是……朝中有奸人,老夫虽有心除奸,但是……!”说到这里,商钟离长叹一声,无限感慨。

云沧澜似乎猜到什么,眼中划过一道异光。

“八年前,老夫收你为徒,传授武艺兵法,只是因为见你为人聪慧,性情冷静,是个可造之材。”商钟离缓缓道:“这些年来,老夫军务繁忙,教授时日不多,未能传授你太多武技,老夫引以为憾事……只是你天赋异禀,悟性甚高,老夫传授虽不多,你却也是我庆国一等一的年轻才俊,若是上天能够再给老夫五年时间,你必能得老夫精髓,成为一代俊杰……只可惜,已经没有这么长时间给老夫了。”

云沧澜站起身,恭敬道:“老师所授一言一语,俱都是精髓之言,沧澜一直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忘记!”

商钟离微微颔首,继续道:“你也清楚,老夫收你为徒之前,你只是在紫衣卫当差,入门之后,老夫却是让你进入了上京警备营……老夫一开始只是想在警备营中锻炼你,毕竟人才难得,若是悉心培养,你或能成为我大庆军方的栋梁之才。那几年,你确实没让老夫失望,勤学兵书,艰辛学武,老夫都是瞧在眼里的!”

“学生只是想,承蒙老师收录门下,学生再不成器,也不能玷污了老师的威名。”云沧澜看着商钟离,眼内充满感情。

商钟离只是盯着云沧澜的眸子,缓缓道:“老夫也不妨对你直说,那几年,一来是考察你的能力,二来也是考察你的秉性,你……没有让老夫失望!”

云沧澜此时并没有坐下,而是躬着身子,站在一代名将商钟离面前。

“老夫一心想着将你培养成军中猛将,但是五年前开始,老夫的计划就有了变化。”商钟离声音低沉:“老夫扶你登上了上京警备营总制使一职,令你要抓紧警备营的控制权,你都办的很不错……!”

此时,云沧澜的眼角跳了跳。

“沧澜,老夫最迟明日夜里便要离开上京,临行之前,有一件大事要嘱托你,不知你是否愿意替老夫分忧?”商钟离的目光犀利起来,在这一刻,身为名将的气质顿时在这位老者的身上散发出来,那是果敢,那是威猛,那是强硬,那是霸气!

第六七三章   金刀,令牌!

云沧澜看着商钟离,似乎已经想到什么,那张英俊的脸孔上,一片肃然,但是他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闭上眼睛,沉吟片刻,终于拱手道:“学生听凭老师吩咐!”

商钟离凝视着云沧澜,缓缓道:“你是否已经猜到老夫想要你做什么?”

云沧澜没有说话。

“此事关系重大,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商钟离轻叹一声,“若真是做了,只怕要担起身后骂名,更有可能……祸及你云氏一族,老夫不逼你,你可以再思量一番,然后再回答老夫!”

云沧澜眼角跳动,再次闭上眼睛,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这一次他沉吟的时间更长,终于,那一双冷峻的眼睛睁开,握着拳头,横格在胸前,一字一句道:“一切为了……庆国!”

商钟离忽地笑起来,声音颇有些沧桑,却也充满着喜悦,道:“老夫终究还是没有看错人。”随即沉声道:“来人!”

话声落后,门外进来一人,手里竟然捧着一支铜盘,盘上则是掩着黄色的丝绢,一时间看不清铜盘上放着什么。

那人端着铜盘,进了屋内,站在了商钟离身侧。

商钟离向云沧澜道:“掀开黄绢!”

云沧澜颇有些疑惑,狐疑地看着那铜盘,听商钟离吩咐,犹豫了一下,终是上前去,掀开了那黄绢,当看到铜盘内的物事,竟是“啊”地叫了一声,显得异常惊讶。

铜盘之上,放着两件物事,一件金色的弯刀,比匕首稍微大一些,弧度弯曲,倒像是极北之地北蛮人的小弯刀,不过刀身金光闪闪,完全是以黄金打造,纯金刀鞘上,更是雕刻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

另一件物事,则是一块黑铁所制的令牌,看上去也并不如何显眼。

商钟离问道:“这两件东西,你虽没有见过,但是……总该听说过!”

“是!”云沧澜深吸一口气:“免死金刀,大将军令牌!”

商钟离叹道:“皇族对我商家恩宠,这免死金刀,乃是家父在世时,前辈先皇所赐,持此金刀,便是犯下滔天大罪,亦可免除一死!”

“是!”云沧澜点头道:“此事学生很早就听说过,乃是前辈先帝为了表彰圣将一族为我大庆立下的汗马功劳!”

商钟离颔首道:“不错。”顿了顿,轻叹道:“若非魏军入侵,此事老夫也不会让你去做,更不愿意让你来替老夫担上这身后骂名。但是……为了圣上,为了大庆,此事终究是要有人去做的……老夫已经没有时间,只能交给你,你……不会怪老夫吧?”

“能为老师分忧,能为我大庆效命,沧澜无怨无悔!”云沧澜平静道。

“好。”商钟离终是干脆道:“免死金刀,老夫今日便赐给你,有它在身上,日后若是出现状况,你可用上。”指着大将军令牌道:“这面令牌,你也该知道,大将军统兵之虎符和令牌,都可以调动兵马。虎符,老夫留在身上,大将军令牌,你先收起来。日后若是有变,你可以凭借大将军令牌,调动边军和地方州郡的守军……!”

云沧澜震惊道:“老师,你这是……!”

商钟离肃然道:“你听老夫说完。”顿了一顿,才道:“你要记住,不管老夫在前线如何,你都要死死镇守上京城,保护圣上的安危。老夫这一战,自然是必胜无疑,但是……世事无常,兵家更无定然之势,所以有些事情,老夫不得不交待你去做。”他目光如电,缓缓道:“老夫若是在前方有事,朝中奸人必然作乱,到那时候,你第一件事情,便是要稳住上京城,不惜以流血来恢复朝堂的稳定,不要有所顾忌,哪怕是圣上受迷惑出面干涉,你……也无须理会!”

云沧澜神情肃然,静静聆听。

“老夫此战,虽未必能够全歼魏军,但是必定会让他们遭受惨重打击。”商钟离低声道:“依老夫估计,此战胜负难料,但是经此一战,我大庆与魏国必定是国力军力俱都衰弱,老夫最是担心的,就是燕国人会在战后有所动作。所以……若是老夫死在了前面,你一定要记住,如果魏军退兵,战后燕国人有所动作,那么……你可联魏应对庆国,千万不要陷入孤立,被燕国人分兵而食之……!”说到这里,他的眸子里满是冷厉之光,喃喃自语:“萧怀玉……东方之虎,一直是在等待机会的……!”

云沧澜立刻道:“老师,此一战,我庆国必胜!”

商钟离笑道:“这也是老夫所期望的,先前所言,都是老夫心中最坏的打算,未必会走到那一步……!”抬手道:“这两件东西,你且收起来吧!”

云沧澜皱着眉头,一时间却不敢收下。

他知道这两样东西的分量,从某种角度来说,商钟离这就是授权,这位名将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他只是想着在前往战场之前,将后面的事情托付一个可信任有能力的人。

但是云沧澜却也明白,权势有多重,担子也就有多重。

这两件东西,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代表的却是极大的权势和极重的责任,云沧澜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扛得起这份重责。

他更知道,当自己接过这两样东西的时候,就要做好付出巨大代价的准备。

商钟离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老将心中也十分清楚,这份担子确实很重,他也无法确定这个年轻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来,但是在如今的情势下,也只有眼前这个年轻人是最合适的选择。

一老一少都没有说话,屋内是一种死一般的寂静。

许久之后,云沧澜才深吸一口气,珍重地跪倒在商钟离的面前,恭敬道:“学生谢老师厚恩,学生誓死报效大庆,为了庆国,学生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悔!”

他恭敬地接过了装有免死金刀和大将军令牌的铜盘。

商钟离哈哈大笑起来,他的两只脚还在水桶之中,此时却是连脚也不擦干净,而是将两条腿从桶里拿出来,赤脚踩在地上,上前扶起云沧澜,看着自己这名弟子,叹道:“难为你了!”

……

……

韩漠和曹殷自皇宫回到皇家别院之时,已是半夜时分,皇家别院内,却是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礼部官员以及陪嫁的宫女太监们此时都是忙忙碌碌。

皇族的大婚,自然是与众不同的。

“燕公主”此时已经在一帮宫女的服侍下,在随行礼部官员的监督下,开始为紫儿梳妆打扮,编髻,描眉,点腮红,打粉面,含春红,那是一样也不能马虎,还有服饰装束,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既然身在庆国,与庆太子大婚,有些礼仪自然是要遵照庆国的传统来办,燕国礼部方面为了大燕的面子,也是与庆国方面经过多次的交涉,在某些方面还是保留着燕国的传统,毕竟这是一场浩大的燕庆大婚,所以中间不单有庆国的礼仪程序,也有燕国方面的一些细节传统。

双方的操办官员,也就是在这些方面研究了好几天,具体到每一个细节,都是有严格的协定,所以从一开始,紫儿身边便要跟着礼部官员,监督接下来的一切礼仪程序。

第六七四章   太子婚,将军行!

这一日,按照燕国的历法,乃是燕历平光九年八月二十六,按照庆国的历法,则是庆历崇仁十三年的八月二十六,在两国的历法之中,这一日都算得上是极好的日子,宜婚嫁,更宜出行。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庆宫便已经派出了大批的宫女和太监在皇家别院外等候,御林军为了以防万一,在韩漠的亲自带领下,严阵以待。

按照礼仪的程序,卯时一过,公主便要在仪仗队和护卫队的簇拥下,前往祭天之所齐天观,那个时候,庆国的太子和官员都会在齐天观聚集,辰时开始进行祭天仪式。

仪式自然是漫长无比的过程,只是在午时之前,仪式便要结束,随即太子便会护卫公主的大婚车鸾,进宫拜见皇帝皇后,由皇帝册封公主为庆国的太子妃,皇帝皇后更要赏赐大批的财物。

这些仪式过后,公主才会被迎入东宫,进行又一系列的仪式,总体而言,这一场大混下来,操持婚事的官员们固然累的昏天黑地,便是当事人庆太子和燕公主,也会是疲惫不堪。

至于韩漠,则是要率领近百名精锐的燕国武士,在公主入宫之前,都要全程护卫。

皇家别院灯火辉煌,庆国的礼部官员以国舅为首,更有太常寺和鸿胪寺的大批官员,都已经聚在了皇家别院内。

燕国的礼部官员自然是陪同寒暄,昌德候曹殷则是陪着国舅说话。

热热闹闹,等到了卯时,皇家别院门外庆国派来的迎亲仪仗队率先响起了锣鼓之声,锣鼓队,彩旗队,华盖队,礼乐队,都是穿着鲜艳,尽显堂堂大庆国的风采。

宋世清自是令燕国的仪仗队也造起声势来,虽然人数比不得庆国人,但是身在异国,却也不能输了阵仗。

没过多久,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身着礼服的紫儿终于出了来。

上绀下缥,深领广袖,虽身量略显不足,但是愈发显得玲珑娇小,行走之时,却是动作轻缓,透出十足的皇家威仪来。

在场官员,俱都跪下行礼。

踏着长长的红色地毯,在宫女的扶持牵引下,在无数官员的参拜下,这位伪公主,却比真公主更有气质地出了皇家别院,在韩漠率领的燕国武士护卫下,登上了华贵的车辇。

此时天刚蒙蒙亮,但是队伍便已经开始起行。

上京城太过庞大,皇家别院距离齐天观的路途并不算太近,必须在辰时之前,赶到齐天观。

车队在礼乐声中,缓缓前行,一条长龙般,蔓延在上京城的大街道上,那美妙动听的礼乐声,也打破了凌晨的宁静。

从皇家别院通往齐天观的道路上,沿途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上京警备营的精锐武士守卫,衣甲鲜明,劲气寒霜。

沿途的房屋,早都挂上了红绸,透着喜气。

上京城的百姓们,早就知道今日乃是太子大婚,许多人都是起了个早,聚集在路边等着看浩荡的车队,即使是在上京城,这样隆重热闹的场景,却也是并不多见的。

虽然上京城内的达官贵人少不得婚嫁,但是自然没有人敢比皇家的规格气派,皇家的婚事,才是真正的国婚,隆重非凡。

上京警备营的官兵固然严阵以待,韩漠的御林军,却也是手握刀柄,做好了随时应对任何意外的准备。

韩漠骑在马上,神情淡然。

虽然是盛大的婚事,但是对于韩漠来说,这种政治联姻,实在没有让人高兴的理由。

骑马跟在车辇旁边,韩漠却是想到了已经脱离苦海的小公主霜儿,自在送亲半途设计让她脱身,之后便再无那个小丫头的消息,也不知她如今身在何处。

只不过此事既然是秀公主精心策划,那么一切的程序想必都是非常的妥善,倒也不必为小霜儿担心。

只不过,那日一别,今生却不知是否能够再相见?

……

齐天观内的祭天道场,此时已是被精兵环卫,说得夸张一点,也确实是连苍蝇也难以飞进去,上京圣将商钟离一身戎装,豁然在场,而上京警备营总制使云沧澜,亦是亲自在齐天观负责保卫事宜。

军方不少将领都集中在此处,比起前来齐天观的公主车队,此时的齐天观内,却显得很是安静。

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正中间,却有一名身着明黄礼服,头戴金冠的年轻人正安静地坐着,他的长相很普通,若不是一身奢贵无比的礼服,便是属于丢在人群中谁也不会注意的角色。

但是这个人的身份实在不一般。

这位便是今日大婚的主角之一,堂堂的庆国太子。

他的嘴唇很薄,眉毛很淡,身体看起来还颇有些瘦弱,与旁边的商钟离等一帮军方武将相比,实在是瘦弱的很。

庆太子虽然尽量做出镇定之色,但是却显得颇有些紧张,两只手有些拘束不安,一会儿扣在一起,一会儿又是放在椅把子上。

商钟离在旁瞧见,眼中却是显出一丝黯然之色。

国之强弱,与一国之君的才干息息相关。

当今天子,人所共知乃是一代昏君,在位十三年,除了开始两年还作出一副要大干一番的姿态之后,便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酒色生涯之中。

一开始,庆国文有老丞相,武有商钟离,以这二人为首,庆国朝堂亦是有不少能臣干将,整个庆国上下,倒也是安宁昌盛,皇帝倒也乐得逍遥自在。

那时候皇帝立下的太子,亦是聪明睿智,而且能文能武,作为未来之君,庆国有这样一位太子,实乃是大幸之事。

如果一切顺利,庆国不能保持着中原第一强国的地位,而且励精图治之下,很有可能完成一统中原大地的霸业。

但是,玉寒宫的那一场火,改变了庆国本来极其美好的前景。

新的皇后,新的太子……!

当年前太子葬身火海,崇仁帝的子嗣之中,有资格继承太子之位的,便只有皇后所生的二皇子和三皇子。

二皇子与当今圣上一般,乃是一个酒色之徒,不学无术,而且为人阴损狠辣,稍有不顺,便要虐待下人,甚至毫不顾忌地取人性命,朝野上下对于这位二皇子,自然都是满腹怨言。

在新太子之争中,二皇子身边一开始的势力,显然要强国三皇子,而且三皇子性情懦弱,遇事容易受惊,所以不少人都以为新太子将是二皇子的囊中之物。

谁知在最后时刻,商钟离与老丞相竟是一同上书,举荐三皇子为新太子,宫中刚刚被立为皇后的鲁妃,甚至在崇仁帝询问时,也赞同立三皇子为新太子。

这一场太子之争,最终却是出人意料被没有任何实力的三皇子赢得。

三皇子被立为太子之后,二皇子却是在半年之后,被封到了庆国极北部的北地郡,名为封地,实际上则是将其驱逐出京城,免得又起波澜。

虽说新太子背后有商钟离这座大山,但是这位太子,优柔寡断,性情柔弱,稍微遇到一点事情,就神经兮兮,紧张莫名,这让心忧庆国前途的朝臣们,心中总是免不了泛起一阵黯然。

当今之世,实非太平之世,且不说国内已经隐患频现,只说环肆两侧的魏国和燕国,无不是龇牙咧齿,并不掩饰争霸中原之心。

如此懦弱的太子,日后真要是登上帝位,到时候手下倚重的臣子例如商钟离这一类镇国之臣离世而去,是否能够让庆国继续存于中原大地?

商钟离看了太子一眼,收回目光,心中只是叹了口气。

当前他已没有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